若非周家阿早已有言在先,見到這一幕還道是終于狠下心來打算發賣周大囡了。
饒是知曉真相,陸續歸來的周家人也很是有些茫然,當然也包括聽了這話忙急急到周家大伯娘后的周大囡。
偏那老婆子似是完全沒注意到周大囡面上的驚惶之,只急急的湊上前來認真打量著周大囡。許是因著天將晚略有些看不真切,那老婆子還手將周大囡過過來,就著夕上下前后的細細瞅著。
“你是誰?走開,別我!阿娘,阿娘!”
要不怎麼說周大囡就一窩里橫呢?被家里人收拾了那麼多回依舊我行我素,可人家老婆子這會兒不過是拿眼瞅著,旁的甚麼都沒做,就已經功的將嚇了個魂飛魄散,只忙不迭的喚娘。
這會兒,周家大伯娘也是心慌慌的,偏又不敢正面杠周家阿,只好手扯了扯自己男人的胳膊,哀求道:“爹,你看這事兒……”
周家大伯皺了皺眉頭,卻并未立刻開口阻止,而是像在考慮甚麼似的,沉了起來。
這檔口,那老婆子似乎終于看夠了,略帶著些失的道:“這也太瘦了。我怎麼記得周家大妹子你這孫以往長得白白胖胖的?唉,咋就瘦這樣了,回頭得吃多東西才能補回來?”
“白送的還嫌這嫌那?”周家阿沒好氣的道,“我不要你一文錢的聘禮,喜宴辦不辦都隨你,回門禮也免了。就這樣你還矯個啥?不要拉倒,自有別人家要!”
“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那老婆子急急的擺手,遲疑了一下,又扭頭去細瞧周大囡。
像楊樹村這一帶,多年來都是男多的,加上不人家都著能將閨嫁到鎮上去,剩下適齡的姑娘家就更了。要是像杏花村那等較為富庶的村子,興許沒幾個。可像楊樹村這幾個依山而建的山村里,打的人多了去了。
這不,跟周家阿過來的老婆子,就是從附近山坳坳里過來的。倆會認識,也是因著老婆子的侄多年前嫁到了楊樹村周家族里,七彎八拐的也能扯上點兒親戚。正好,這廂周家阿不得立馬將周大囡弄走,那廂老婆子家有個二十好幾還沒娶上媳婦兒的大孫子,倆人一拍即合。
其實,按說周大囡的五、段都不差,只要好生養養,再給仔細打扮一番,也算是楊樹村里較為出挑的人胚子了。哪怕好吃懶做的名聲早已傳開,可因著娶媳婦兒難,頂多尋不到好的親事,卻不至于真的嫁不出去。
周家阿沒這個耐心幫慢慢尋親事,左右就唯一一個要求,早點兒將人領走,有事沒事都別往周家跑就是了。
就這麼點兒要求,老婆子自是滿口子答應,至于周大囡好吃懶做等缺點,則完全不放在心上,大不了領回家慢慢教嘛!
考慮清楚了,老婆子回頭就沖著周家阿笑得一臉褶子:“大妹子你說得對,那我這就把人給領回家去?”
“去罷。”周家阿隨口應著,卻連個多余的眼神都沒往周大囡那頭瞧。
聽著這番話,又見那老婆子手就要來拽,周大囡早已嚇得涕淚橫流,直接哭出聲來:“不不,我不要跟走,我不要啊!救命啊,阿娘快來救救我,阿娘!!!”
盡管還不大清楚來人究竟是個甚麼路數,可周大囡也不至于蠢到家。就方才那番話,哪里是打算將自己嫁出去,分明就是送瘟神嘛!雖不介意出嫁,卻絕不要剛出狼窟又虎口。
尤其一想到家里的姐妹都這般金貴,憑甚麼獨獨一人要吃勁苦頭?阿娘還說三囡開春以后勤快了不,可再勤快,周家人還能讓三囡下地春耕不?都說懶,可今年開春李家那幾畝地全是耕種的,不單要犁地,還要播種、秧、施,這些活兒周蕓蕓和三囡全沒做過!!
還有之前在杏花村時,也沒聽人提起周家發財了,原本還有將信將疑的,可等回家一瞧,滿院子的家禽、所有人都穿上了細棉布新裳、每天每餐都是大魚大的……
好嘛,這分明就是吃苦的時候非要拽著一起,等該福時偏就將一腳踹開,哪里有這麼惡毒刻薄的家人!!
眼見那老婆子手過來拽,周大囡索一咬牙,抬腳就踹了過去,直接將人踹翻在地:“你滾開!我才不會跟你走,你個該死的腌臜老婆子!我、我可是將來要嫁到鎮上去福的,才不會配給鄉下泥子!”
這話一出,莫說被踹翻在地的老婆子了,連周家人都不由的呆住了。
周家阿:這得多瞎多傻才能瞧得上你這種貨?
周家大伯、大伯娘等大房的人:真沒想到大囡的志向居然那麼高!
二房、三房等人:……是嫁給鎮上的乞丐嗎?
就在周家眾人愣神之際,那老婆子忽的喚了起來:“哎喲我的啊!哎喲我的腰啊!周家要殺人了!天殺的我干啥事兒了,你們就要往死里折騰我這把老骨頭啊!殺人了!!”
其實說句良心說,周大囡就沒能耐傷人,就這麼踹一腳推搡一把,還不如被大花狠狠啄一口來得嚴重呢。然而,這并不妨礙人家老婆子訛人,那一聲聲喚別提有多可憐了。
眼瞅著那老婆子邊拍打著膝蓋邊賣力哭喊,周家阿頭疼不已的道:“趕把人領走,回頭你想怎麼收拾都。”
“哎喲我的……我的斷了啊!!”
“閉,帶上人立刻走!我連聘禮都不要了,你還想怎樣?”周家阿也是惱了,自認為已經吃大虧了,連摳門的本都改了,只盼著早日將周大囡轟出家門。
由此可見,周大囡已經糟心到何等地步了。
不等那老婆子開口,先前一直待在屋檐下對周大囡窺視許久的大花,忽的就撲騰著翅膀殺過來了。
這下可好,久違的你追我逃戲碼再度開演,一時間周大囡那凄厲至極的慘聲響徹云霄,完全蓋過了老婆子的哭喊。
于是,周家大院里,前有周大囡慘連連的奪命狂奔,中間是大花殺氣騰騰的極限追究,后頭則是三囡又又跳的攆著,再有院子中間不知曉該繼續罵還是該看戲的傻眼老婆子,以及站在院子四周已經徹底麻木了的周家眾人。
饒是被追殺,周大囡仍不忘表達自己的意見:“我不走,我絕對不要走,死也不走!!”
先前半年多的經歷,對于周大囡來說也算是個寶貴的人生經驗,起碼讓懂得了一個道理,哪里都沒有家里好。
即便隔三差五的被大花啄了個遍鱗傷,周大囡依舊執著的要求留下。說起來,執著算是周大囡極的優點之一,當然這個特質得視況而定,盡管在大部分的況下,執著是一種缺點,跟優點毫無關系。
亦如去年冬日,周大囡死活都要跟李氏走,而今個兒卻是寧死不走。
面對擺出了一副寧死不屈模樣的周大囡,周家阿真心很想去死。可等看到自家長子面上的神后,到底還是松了口:“不同意這家無妨,可在月底之前,必須嫁出去。”
如今已經是五月中下旬了,離月底不超過十日。
“行行,怎樣都行。”周家大伯娘一疊聲的應著,還不忘拿手肘搗鼓男人。沒奈何,周家大伯也只能帶著一臉悲涼,沉默的點了點頭。
比起娶媳婦兒,嫁閨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當然那種指著嫁閨發一筆橫財的不算在。周家這頭,連阿都放棄了,那就表示沒人指周大囡給家里賺哪怕一文錢,而在不要聘禮的況下,尋一門親事更是再容易不過了。可惜想要尋一門合心意的,尤其是合乎周大囡心意的親事……
那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完的任務。
至晚間,待眾人用過晚飯略歇會兒后,就各自回了房里。其他人自是早早的睡,畢竟明個兒還有活兒要做,唯獨大房那頭遲遲無法安眠。
周家大伯坐在炕上,一言不發的看著跪在地上的閨,畔的周家大伯娘更是不停的垂淚嘆氣。
“阿爹阿娘,我不是不肯嫁人,只是……那人是誰呢?我見都沒見過,還不打算給聘禮不想辦喜宴,連回門禮都省了,哪里有這樣做事的?”
周大囡委屈極了,試問哪個姑娘不曾幻想過自己親時的盛況?雖說楊樹村位山間鄉下,可當地人卻還是很在意嫁娶的,有錢人家會辦流水宴,普通人家也會邀請親朋好友來吃酒作樂,至于聘禮更是分為小定、大定,完全按著三六聘的流程走。
當然,這是在正常況下,要是遇到年景不好,隨便給些糧就能換個婆娘回家,這種自是懶得辦喜宴的。再有就是類似于賣兒或者換親的,也會盡可能的節省開銷。
可這種況終究是數,尤其嫁閨可以摳門一些,可娶媳婦兒卻不能如此,尤其是給大孫子娶媳婦兒,更是往往會傾盡全家也要辦得熱鬧妥帖。
周大囡也是個有夢想的人。
在很早以前,就有仔細思量過將來要嫁給怎樣的人。
村里的孟秀才是年時最中意的人選,可惜孟家老倆口死在了去年冬日的雪崩里,這讓一下子就心灰意冷了。村里人都知曉有公婆多方便,能下地干活,能收拾家務,能豢養牲畜,也能幫著照顧孫子孫。沒了孟家老倆口,就孟秀才一人,等將來嫁過去了,豈不是啥都要自己來持?畢竟,誰也不能指堂堂秀才公去田間地頭干活罷?
撇開已經被周大囡無拋棄的孟秀才不提,如今最心儀的就是張里長他們家。
當然不是張里長本人,而是他家長子。據說,當年張里長也有送他家長子去鎮上念私塾,時間是不長,也沒讀出甚麼名堂來,可最起碼也是識字的。且張家有錢有地,加上張里長倆口子極為勤快,連年過六旬的張老爹也沒閑著,每逢趕場子都會駕牛車賺個辛苦錢。
周大囡中意張里長家的長子,除了因著張家有錢有田,家里人也勤快外,最最重要的一點是,里長算是吏,比不得當的起碼也是小有全是,至在楊樹村那是獨一份的面人。到時候,也勉強算是家媳婦兒了。
越想越,周大囡索厚著臉皮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同時哀求道:“……你們尋個中人幫我問問唄。”
一時間,周家大伯以為自己已經老邁到雙耳失聰了,下意識的側過臉去看自家婆娘,見也是一副活見鬼的模樣,這才苦笑著自嘲道:“張里長家?你爹我可沒這個本事!”
周家大伯娘這會兒也緩過神來了:“白日里聽你說要嫁到鎮上福,這會兒你又改了主意。閨,咱們不逗樂子,說正經的,嗎?”
“哪個跟你逗樂子了?阿娘,難不你覺得張里長家不好?”周大囡不干了,梗著脖子瞪向親娘,仿佛只要親娘說半句不是,就要上前拼命似的。
憑良心說,張里長家確實沒啥可挑剔的。是水田就有一百多畝,旱田則更多,且他們家在鎮上還有房舍,還是當年送長子去鎮上念私塾時順勢買下來的,之后也沒賣,仿佛是賃出去了,一年下來多也能賺幾個錢。除此之外,張里長家還是整個楊樹村唯一一家有牛的,要知道牛的價錢也不低,只看村子里多半人家都養了豬,獨張家有牛,就知曉牛有多金貴了。
關鍵是,哪個不知曉張里長家好?可他不瞎啊!
周家大伯頭疼的著眉心,有心想勸兩句,可一看到自家閨梗著脖子的倔強模樣,到了邊的話又給生生的咽了下去。
既然都鐵了心的要鉆牛角尖,再跟講道理有用嗎?這要是口舌如簧的人興許還能試一試,可惜周家大伯那口才也就比他三弟略好那麼一些,真要爭辯起來,他一準不如他閨。
“阿爹,你明個兒一早就尋人幫我去張家說合說合,萬一去晚了,給人家搶了先可咋辦?還有阿娘你也是的,我都回家那麼多天了,咋還不給我做新裳?我去年帶走的裳都被該死的李家人搶走了,一件都沒給我留,你呀,趕幫我做新的,再不然你大嫂把那給我好了。”
周大囡也是真敢說!
之前周家賣五彩粽子大賺了一筆,周家阿難得大方一次給全家都買了細棉布,這男丁自是沒啥好說的,料子雖好可兒也就那幾種,眷這頭卻是不得了。兩匹紅紅火火的大花布,還有一匹格外出挑的桃紅小碎花,前者是給周家其他眷的,后者是獨給周蕓蕓準備的。單是這三匹料子,就足以買幾十匹土布了。
周家大伯娘穿的就是紅紅火火大花布做的上,子卻是拿男丁的靛青細棉布做的,又因著心細,怕裳壞得快,拿以前剩下的土布包了袖口領口以及手肘等容易磨損的位置。這麼一來,裳還是好的,就是樣式略有些土氣了。本人是不嫌棄的,可周大囡卻嫌棄得要命。
大山媳婦兒就不同了,本就比周大囡大不了兩歲,正于俏的年紀,做了一花布裳,還特地收了腰,又用拿手湛的繡工在袖口、領口繡了不花紋,連盤扣都是費了好大心力做的。這還不算,因著周蕓蕓央幫自己做一靛青打底碎花布做襯的裳,之后一些碎布頭也沒拿走,就用這些碎布頭拼了些花樣逢在了腰間、腳上。
總之一句話,大山媳婦兒那一新,每回周蕓蕓瞧見都有種辣眼睛的覺,然而人家就是好這口,起碼周大囡的審就跟嫂子如出一轍。
周大囡一張就提了要求,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
見狀,周家大伯當下就呵呵了,扭過頭不再去看他閨,索合躺在了炕上。周家大伯娘則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眉頭皺得仿佛能夾死蒼蠅:“大囡,就算當娘的求求你,別再折騰了。回頭娘幫你尋門合適的親事,你趕嫁出去,好生同人家過日子。”
“是啊,我也是這麼想的。”周大囡點頭附和著,“那阿娘你要記得幫我準備嫁妝,新被褥新裳新鞋子,再阿爹打幾樣家給我。對了,親那日要穿的嫁就不用做了,左右也趕不及,就嫂子把那一給我穿。”
這番不要臉面的話一出,氣得原本已經躺下來的周家大伯霍然起,抓起一旁的枕頭惡狠狠的砸了過去:“老子索打死你個蠢貨!!”
想嫁到張家,還想要自家嫂子的新裳,甚至還指周家給出一份嫁妝,白日做夢!
枕頭當然打不死人,況且周家阿爹也沒打算真把他閨打死。一通鬧騰后,周大囡垂著頭一臉的憋屈,既認為自家阿爹重男輕不在意,又覺得阿娘和嫂子也有不對,哪有們都穿新裳偏就眼瞅著穿破裳的?誰都知曉,黃花大閨要尋親事自是該好生打扮打扮,阿娘都這把年紀了,嫂子也都嫁人了,講究那些作甚?
好在,被自家阿爹劈頭蓋臉一通打罵后,周大囡略老實了一點,這些話只在心里打了個轉兒,并未真的說出口。
……
沒兩日,周家大伯娘還真就幫著尋了一門瞅著還算不錯的親事。對方是村頭丁寡婦家的兒子,樣貌周全年歲合適,唯一的問題就是家里頭窮了些。想也是,人家年輕喪夫,獨自拉扯著一兒一長大,能把日子過這般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不是誰都有周家阿那本事的。
可惜,周大囡一點兒也不滿意,只囂著看上了張里長家的長子。
頭一次聽說這事兒的周家眾人再度驚呆了,不得不佩服周大囡眼界之高令人咋舌。
其他人多還會看在周家大伯的面子上留點兒口德,唯獨周家阿嗤笑一聲:“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個甚麼德行,還指嫁到張家去,能耐得你!”
周大囡才不管周家阿的冷嘲熱諷,認為自己哪哪兒都是好的。
瘦了點兒,多吃一些好的就能養回來。黑了點兒,只要不出門曬太總能白回來的。再說張家是好,周家也不差呢,只要阿多給準備一些陪嫁,怎麼就配不上張家長子了?
這麼想的,也是這麼說的。
“阿,說起嫁妝,我不求跟蕓蕓一個樣,我……”
“呸!就你還能跟我的好乖乖比?趕滾回屋里去,再說看我不撕爛你的!!”周家阿連一個字都不想聽,當下就一臉兇相的將周大囡吼了回去,“屁個嫁妝,再提嫁妝老娘直接分家!”
分家?!!!!!
周家阿這話如同一聲驚雷響徹上空,直接將所有在場的人都震傻了。
憑良心說,分家在鄉下地頭很常見,畢竟又不是甚麼大家族,等兒子們年了自過自的是很尋常的,且在鄉間一般有兩個習慣。
一種是父母長輩跟著長房子孫過,當然絕大部分家產都要留給長房,其余平分給剩下的兒子們。
另一種則恰好相反,兒子們一旦娶妻就直接分家單過,作為父母長輩會給他準備房舍和一些錢糧,之后就當普通親戚來往,長輩們的生老病死以及大部分家產則留給最小的兒子。
在今個兒之前,誰也不知曉周家阿究竟會選擇哪種方式,又因著周家大伯都這把年歲了都還沒離家,大部分人還是覺得更傾向于跟著長房過的。
結果……嚇死個人啊!!!!!!
周家大伯噗通一聲跪下來:“阿娘,這好端端的,咋就想到這事兒了?我不分家。”
甭管是出于貪財還是孝順,反正周家大伯完全沒有考慮過分家的問題,他這輩子都是跟在親娘后,他娘說甚麼就是甚麼,乍然要他帶著婆娘兒離開周家,哪怕給他再多的錢財,恐怕心底里的惶恐都無法消散。
然而,周家阿卻只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決絕的道:“月底之前,要是周大囡還沒嫁出去,你就帶著你那一房人給我分出去單過!”
大房諸人的臉都變了,全是一模一樣的面無,其中又以周家大伯娘為重。誠然,疼閨,可更在意自家男人和兒子們,區區一個周大囡是絕對沒法與其他人相提并論的。
只一瞬,周家大伯娘就做出了選擇。
“不用到月底,三天之大囡就會嫁出去,嫁給村頭丁寡婦家的兒子,沒有嫁妝,當然也不會有聘禮,阿娘你覺得咋樣?”
還能咋樣?周家阿就沒理會,只轉徑直離開。
周大囡這會兒早已哭開了,可惜整個周家唯一一個在意的人已然叛變,其他人包括親爹、親哥都只一臉漠然的四下散去。
倒是三囡喜得眉飛舞的,還特地跑到大金跟前笑道:“這下不用再擔心把坐死了,正好過兩日就趕場子,咱們要不要一起去鎮上買點兒好吃的?”
“我不買吃的,就只買崽子和鵝崽子。”大金不是三囡,他對于吃食完全沒有執念,是屬于給他吃的他會吃,不給他也不會惦記著的那種。況且,他如今一心盼著壯大家禽的數量,除了隔兩日拿個蛋沖蛋水給他爹喝外,其他的全攢起來,準備賣錢買小崽子。
三囡想了想,覺得這話也有道理,可不惦記吃的顯然有些不切實際,思考良久后,就跑去尋周蕓蕓求救:“阿姐阿姐,我又饞又想像大金那樣把所有的蛋都攢下來,該咋辦?”
周蕓蕓之前目睹了周大囡那出糟心的戲碼,就算知曉阿言出必行,這會兒心里頭也有些悶悶的。及至看到三囡顛顛兒的跑過來找拿主意,這才笑了出來:“魚和熊掌安能兼得?”
“啥玩意兒?”三囡茫然了。
“咳咳,我的意思是,這世上沒有兩全其的事,很多時候你只能選其中一個好。”
這回三囡倒是有些聽懂了,只是如此一來就更犯愁了:“吃掉?全攢起來?”
“要不然這樣好了,左右你是貪,又不是非要吃蛋不可。我教你個法子,正好先前阿說,月底趕場子以后要再熬一鍋糖漿做些糖塊留著備用。到時候,你可以留一些蛋跟阿換些糖塊吃。你想想,是一天吃一個蛋好,還是把蛋換好幾塊糖,留著慢慢吃?”
“那我要跟阿換糖塊吃!”三囡還是會算的,前提是跟好吃的扯上關系,“到時候阿姐幫我把糖塊切小小的好不好?那我就能吃久點兒。”
“噗!行。”周蕓蕓是真沒想到三囡還會舉一反三,當下憋笑著答應了下來。
若非周家阿早已有言在先,見到這一幕還道是終于狠下心來打算發賣周大囡了。
饒是知曉真相,陸續歸來的周家人也很是有些茫然,當然也包括聽了這話忙急急到周家大伯娘后的周大囡。
偏那老婆子似是完全沒注意到周大囡面上的驚惶之,只急急的湊上前來認真打量著周大囡。許是因著天將晚略有些看不真切,那老婆子還手將周大囡過過來,就著夕上下前后的細細瞅著。
“你是誰?走開,別我!阿娘,阿娘!”
要不怎麼說周大囡就一窩里橫呢?被家里人收拾了那麼多回依舊我行我素,可人家老婆子這會兒不過是拿眼瞅著,旁的甚麼都沒做,就已經功的將嚇了個魂飛魄散,只忙不迭的喚娘。
這會兒,周家大伯娘也是心慌慌的,偏又不敢正面杠周家阿,只好手扯了扯自己男人的胳膊,哀求道:“爹,你看這事兒……”
周家大伯皺了皺眉頭,卻并未立刻開口阻止,而是像在考慮甚麼似的,沉了起來。
這檔口,那老婆子似乎終于看夠了,略帶著些失的道:“這也太瘦了。我怎麼記得周家大妹子你這孫以往長得白白胖胖的?唉,咋就瘦這樣了,回頭得吃多東西才能補回來?”
“白送的還嫌這嫌那?”周家阿沒好氣的道,“我不要你一文錢的聘禮,喜宴辦不辦都隨你,回門禮也免了。就這樣你還矯個啥?不要拉倒,自有別人家要!”
“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那老婆子急急的擺手,遲疑了一下,又扭頭去細瞧周大囡。
像楊樹村這一帶,多年來都是男多的,加上不人家都著能將閨嫁到鎮上去,剩下適齡的姑娘家就更了。要是像杏花村那等較為富庶的村子,興許沒幾個。可像楊樹村這幾個依山而建的山村里,打的人多了去了。
這不,跟周家阿過來的老婆子,就是從附近山坳坳里過來的。倆會認識,也是因著老婆子的侄多年前嫁到了楊樹村周家族里,七彎八拐的也能扯上點兒親戚。正好,這廂周家阿不得立馬將周大囡弄走,那廂老婆子家有個二十好幾還沒娶上媳婦兒的大孫子,倆人一拍即合。
其實,按說周大囡的五、段都不差,只要好生養養,再給仔細打扮一番,也算是楊樹村里較為出挑的人胚子了。哪怕好吃懶做的名聲早已傳開,可因著娶媳婦兒難,頂多尋不到好的親事,卻不至于真的嫁不出去。
周家阿沒這個耐心幫慢慢尋親事,左右就唯一一個要求,早點兒將人領走,有事沒事都別往周家跑就是了。
就這麼點兒要求,老婆子自是滿口子答應,至于周大囡好吃懶做等缺點,則完全不放在心上,大不了領回家慢慢教嘛!
考慮清楚了,老婆子回頭就沖著周家阿笑得一臉褶子:“大妹子你說得對,那我這就把人給領回家去?”
“去罷。”周家阿隨口應著,卻連個多余的眼神都沒往周大囡那頭瞧。
聽著這番話,又見那老婆子手就要來拽,周大囡早已嚇得涕淚橫流,直接哭出聲來:“不不,我不要跟走,我不要啊!救命啊,阿娘快來救救我,阿娘!!!”
盡管還不大清楚來人究竟是個甚麼路數,可周大囡也不至于蠢到家。就方才那番話,哪里是打算將自己嫁出去,分明就是送瘟神嘛!雖不介意出嫁,卻絕不要剛出狼窟又虎口。
尤其一想到家里的姐妹都這般金貴,憑甚麼獨獨一人要吃勁苦頭?阿娘還說三囡開春以后勤快了不,可再勤快,周家人還能讓三囡下地春耕不?都說懶,可今年開春李家那幾畝地全是耕種的,不單要犁地,還要播種、秧、施,這些活兒周蕓蕓和三囡全沒做過!!
還有之前在杏花村時,也沒聽人提起周家發財了,原本還有將信將疑的,可等回家一瞧,滿院子的家禽、所有人都穿上了細棉布新裳、每天每餐都是大魚大的……
好嘛,這分明就是吃苦的時候非要拽著一起,等該福時偏就將一腳踹開,哪里有這麼惡毒刻薄的家人!!
眼見那老婆子手過來拽,周大囡索一咬牙,抬腳就踹了過去,直接將人踹翻在地:“你滾開!我才不會跟你走,你個該死的腌臜老婆子!我、我可是將來要嫁到鎮上去福的,才不會配給鄉下泥子!”
這話一出,莫說被踹翻在地的老婆子了,連周家人都不由的呆住了。
周家阿:這得多瞎多傻才能瞧得上你這種貨?
周家大伯、大伯娘等大房的人:真沒想到大囡的志向居然那麼高!
二房、三房等人:……是嫁給鎮上的乞丐嗎?
就在周家眾人愣神之際,那老婆子忽的喚了起來:“哎喲我的啊!哎喲我的腰啊!周家要殺人了!天殺的我干啥事兒了,你們就要往死里折騰我這把老骨頭啊!殺人了!!”
其實說句良心說,周大囡就沒能耐傷人,就這麼踹一腳推搡一把,還不如被大花狠狠啄一口來得嚴重呢。然而,這并不妨礙人家老婆子訛人,那一聲聲喚別提有多可憐了。
眼瞅著那老婆子邊拍打著膝蓋邊賣力哭喊,周家阿頭疼不已的道:“趕把人領走,回頭你想怎麼收拾都。”
“哎喲我的……我的斷了啊!!”
“閉,帶上人立刻走!我連聘禮都不要了,你還想怎樣?”周家阿也是惱了,自認為已經吃大虧了,連摳門的本都改了,只盼著早日將周大囡轟出家門。
由此可見,周大囡已經糟心到何等地步了。
不等那老婆子開口,先前一直待在屋檐下對周大囡窺視許久的大花,忽的就撲騰著翅膀殺過來了。
這下可好,久違的你追我逃戲碼再度開演,一時間周大囡那凄厲至極的慘聲響徹云霄,完全蓋過了老婆子的哭喊。
于是,周家大院里,前有周大囡慘連連的奪命狂奔,中間是大花殺氣騰騰的極限追究,后頭則是三囡又又跳的攆著,再有院子中間不知曉該繼續罵還是該看戲的傻眼老婆子,以及站在院子四周已經徹底麻木了的周家眾人。
饒是被追殺,周大囡仍不忘表達自己的意見:“我不走,我絕對不要走,死也不走!!”
先前半年多的經歷,對于周大囡來說也算是個寶貴的人生經驗,起碼讓懂得了一個道理,哪里都沒有家里好。
即便隔三差五的被大花啄了個遍鱗傷,周大囡依舊執著的要求留下。說起來,執著算是周大囡極的優點之一,當然這個特質得視況而定,盡管在大部分的況下,執著是一種缺點,跟優點毫無關系。
亦如去年冬日,周大囡死活都要跟李氏走,而今個兒卻是寧死不走。
面對擺出了一副寧死不屈模樣的周大囡,周家阿真心很想去死。可等看到自家長子面上的神后,到底還是松了口:“不同意這家無妨,可在月底之前,必須嫁出去。”
如今已經是五月中下旬了,離月底不超過十日。
“行行,怎樣都行。”周家大伯娘一疊聲的應著,還不忘拿手肘搗鼓男人。沒奈何,周家大伯也只能帶著一臉悲涼,沉默的點了點頭。
比起娶媳婦兒,嫁閨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當然那種指著嫁閨發一筆橫財的不算在。周家這頭,連阿都放棄了,那就表示沒人指周大囡給家里賺哪怕一文錢,而在不要聘禮的況下,尋一門親事更是再容易不過了。可惜想要尋一門合心意的,尤其是合乎周大囡心意的親事……
那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完的任務。
至晚間,待眾人用過晚飯略歇會兒后,就各自回了房里。其他人自是早早的睡,畢竟明個兒還有活兒要做,唯獨大房那頭遲遲無法安眠。
周家大伯坐在炕上,一言不發的看著跪在地上的閨,畔的周家大伯娘更是不停的垂淚嘆氣。
“阿爹阿娘,我不是不肯嫁人,只是……那人是誰呢?我見都沒見過,還不打算給聘禮不想辦喜宴,連回門禮都省了,哪里有這樣做事的?”
周大囡委屈極了,試問哪個姑娘不曾幻想過自己親時的盛況?雖說楊樹村位山間鄉下,可當地人卻還是很在意嫁娶的,有錢人家會辦流水宴,普通人家也會邀請親朋好友來吃酒作樂,至于聘禮更是分為小定、大定,完全按著三六聘的流程走。
當然,這是在正常況下,要是遇到年景不好,隨便給些糧就能換個婆娘回家,這種自是懶得辦喜宴的。再有就是類似于賣兒或者換親的,也會盡可能的節省開銷。
可這種況終究是數,尤其嫁閨可以摳門一些,可娶媳婦兒卻不能如此,尤其是給大孫子娶媳婦兒,更是往往會傾盡全家也要辦得熱鬧妥帖。
周大囡也是個有夢想的人。
在很早以前,就有仔細思量過將來要嫁給怎樣的人。
村里的孟秀才是年時最中意的人選,可惜孟家老倆口死在了去年冬日的雪崩里,這讓一下子就心灰意冷了。村里人都知曉有公婆多方便,能下地干活,能收拾家務,能豢養牲畜,也能幫著照顧孫子孫。沒了孟家老倆口,就孟秀才一人,等將來嫁過去了,豈不是啥都要自己來持?畢竟,誰也不能指堂堂秀才公去田間地頭干活罷?
撇開已經被周大囡無拋棄的孟秀才不提,如今最心儀的就是張里長他們家。
當然不是張里長本人,而是他家長子。據說,當年張里長也有送他家長子去鎮上念私塾,時間是不長,也沒讀出甚麼名堂來,可最起碼也是識字的。且張家有錢有地,加上張里長倆口子極為勤快,連年過六旬的張老爹也沒閑著,每逢趕場子都會駕牛車賺個辛苦錢。
周大囡中意張里長家的長子,除了因著張家有錢有田,家里人也勤快外,最最重要的一點是,里長算是吏,比不得當的起碼也是小有全是,至在楊樹村那是獨一份的面人。到時候,也勉強算是家媳婦兒了。
越想越,周大囡索厚著臉皮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同時哀求道:“……你們尋個中人幫我問問唄。”
一時間,周家大伯以為自己已經老邁到雙耳失聰了,下意識的側過臉去看自家婆娘,見也是一副活見鬼的模樣,這才苦笑著自嘲道:“張里長家?你爹我可沒這個本事!”
周家大伯娘這會兒也緩過神來了:“白日里聽你說要嫁到鎮上福,這會兒你又改了主意。閨,咱們不逗樂子,說正經的,嗎?”
“哪個跟你逗樂子了?阿娘,難不你覺得張里長家不好?”周大囡不干了,梗著脖子瞪向親娘,仿佛只要親娘說半句不是,就要上前拼命似的。
憑良心說,張里長家確實沒啥可挑剔的。是水田就有一百多畝,旱田則更多,且他們家在鎮上還有房舍,還是當年送長子去鎮上念私塾時順勢買下來的,之后也沒賣,仿佛是賃出去了,一年下來多也能賺幾個錢。除此之外,張里長家還是整個楊樹村唯一一家有牛的,要知道牛的價錢也不低,只看村子里多半人家都養了豬,獨張家有牛,就知曉牛有多金貴了。
關鍵是,哪個不知曉張里長家好?可他不瞎啊!
周家大伯頭疼的著眉心,有心想勸兩句,可一看到自家閨梗著脖子的倔強模樣,到了邊的話又給生生的咽了下去。
既然都鐵了心的要鉆牛角尖,再跟講道理有用嗎?這要是口舌如簧的人興許還能試一試,可惜周家大伯那口才也就比他三弟略好那麼一些,真要爭辯起來,他一準不如他閨。
“阿爹,你明個兒一早就尋人幫我去張家說合說合,萬一去晚了,給人家搶了先可咋辦?還有阿娘你也是的,我都回家那麼多天了,咋還不給我做新裳?我去年帶走的裳都被該死的李家人搶走了,一件都沒給我留,你呀,趕幫我做新的,再不然你大嫂把那給我好了。”
周大囡也是真敢說!
之前周家賣五彩粽子大賺了一筆,周家阿難得大方一次給全家都買了細棉布,這男丁自是沒啥好說的,料子雖好可兒也就那幾種,眷這頭卻是不得了。兩匹紅紅火火的大花布,還有一匹格外出挑的桃紅小碎花,前者是給周家其他眷的,后者是獨給周蕓蕓準備的。單是這三匹料子,就足以買幾十匹土布了。
周家大伯娘穿的就是紅紅火火大花布做的上,子卻是拿男丁的靛青細棉布做的,又因著心細,怕裳壞得快,拿以前剩下的土布包了袖口領口以及手肘等容易磨損的位置。這麼一來,裳還是好的,就是樣式略有些土氣了。本人是不嫌棄的,可周大囡卻嫌棄得要命。
大山媳婦兒就不同了,本就比周大囡大不了兩歲,正于俏的年紀,做了一花布裳,還特地收了腰,又用拿手湛的繡工在袖口、領口繡了不花紋,連盤扣都是費了好大心力做的。這還不算,因著周蕓蕓央幫自己做一靛青打底碎花布做襯的裳,之后一些碎布頭也沒拿走,就用這些碎布頭拼了些花樣逢在了腰間、腳上。
總之一句話,大山媳婦兒那一新,每回周蕓蕓瞧見都有種辣眼睛的覺,然而人家就是好這口,起碼周大囡的審就跟嫂子如出一轍。
周大囡一張就提了要求,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
見狀,周家大伯當下就呵呵了,扭過頭不再去看他閨,索合躺在了炕上。周家大伯娘則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眉頭皺得仿佛能夾死蒼蠅:“大囡,就算當娘的求求你,別再折騰了。回頭娘幫你尋門合適的親事,你趕嫁出去,好生同人家過日子。”
“是啊,我也是這麼想的。”周大囡點頭附和著,“那阿娘你要記得幫我準備嫁妝,新被褥新裳新鞋子,再阿爹打幾樣家給我。對了,親那日要穿的嫁就不用做了,左右也趕不及,就嫂子把那一給我穿。”
這番不要臉面的話一出,氣得原本已經躺下來的周家大伯霍然起,抓起一旁的枕頭惡狠狠的砸了過去:“老子索打死你個蠢貨!!”
想嫁到張家,還想要自家嫂子的新裳,甚至還指周家給出一份嫁妝,白日做夢!
枕頭當然打不死人,況且周家阿爹也沒打算真把他閨打死。一通鬧騰后,周大囡垂著頭一臉的憋屈,既認為自家阿爹重男輕不在意,又覺得阿娘和嫂子也有不對,哪有們都穿新裳偏就眼瞅著穿破裳的?誰都知曉,黃花大閨要尋親事自是該好生打扮打扮,阿娘都這把年紀了,嫂子也都嫁人了,講究那些作甚?
好在,被自家阿爹劈頭蓋臉一通打罵后,周大囡略老實了一點,這些話只在心里打了個轉兒,并未真的說出口。
……
沒兩日,周家大伯娘還真就幫著尋了一門瞅著還算不錯的親事。對方是村頭丁寡婦家的兒子,樣貌周全年歲合適,唯一的問題就是家里頭窮了些。想也是,人家年輕喪夫,獨自拉扯著一兒一長大,能把日子過這般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不是誰都有周家阿那本事的。
可惜,周大囡一點兒也不滿意,只囂著看上了張里長家的長子。
頭一次聽說這事兒的周家眾人再度驚呆了,不得不佩服周大囡眼界之高令人咋舌。
其他人多還會看在周家大伯的面子上留點兒口德,唯獨周家阿嗤笑一聲:“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個甚麼德行,還指嫁到張家去,能耐得你!”
周大囡才不管周家阿的冷嘲熱諷,認為自己哪哪兒都是好的。
瘦了點兒,多吃一些好的就能養回來。黑了點兒,只要不出門曬太總能白回來的。再說張家是好,周家也不差呢,只要阿多給準備一些陪嫁,怎麼就配不上張家長子了?
這麼想的,也是這麼說的。
“阿,說起嫁妝,我不求跟蕓蕓一個樣,我……”
“呸!就你還能跟我的好乖乖比?趕滾回屋里去,再說看我不撕爛你的!!”周家阿連一個字都不想聽,當下就一臉兇相的將周大囡吼了回去,“屁個嫁妝,再提嫁妝老娘直接分家!”
分家?!!!!!
周家阿這話如同一聲驚雷響徹上空,直接將所有在場的人都震傻了。
憑良心說,分家在鄉下地頭很常見,畢竟又不是甚麼大家族,等兒子們年了自過自的是很尋常的,且在鄉間一般有兩個習慣。
一種是父母長輩跟著長房子孫過,當然絕大部分家產都要留給長房,其余平分給剩下的兒子們。
另一種則恰好相反,兒子們一旦娶妻就直接分家單過,作為父母長輩會給他準備房舍和一些錢糧,之后就當普通親戚來往,長輩們的生老病死以及大部分家產則留給最小的兒子。
在今個兒之前,誰也不知曉周家阿究竟會選擇哪種方式,又因著周家大伯都這把年歲了都還沒離家,大部分人還是覺得更傾向于跟著長房過的。
結果……嚇死個人啊!!!!!!
周家大伯噗通一聲跪下來:“阿娘,這好端端的,咋就想到這事兒了?我不分家。”
甭管是出于貪財還是孝順,反正周家大伯完全沒有考慮過分家的問題,他這輩子都是跟在親娘后,他娘說甚麼就是甚麼,乍然要他帶著婆娘兒離開周家,哪怕給他再多的錢財,恐怕心底里的惶恐都無法消散。
然而,周家阿卻只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決絕的道:“月底之前,要是周大囡還沒嫁出去,你就帶著你那一房人給我分出去單過!”
大房諸人的臉都變了,全是一模一樣的面無,其中又以周家大伯娘為重。誠然,疼閨,可更在意自家男人和兒子們,區區一個周大囡是絕對沒法與其他人相提并論的。
只一瞬,周家大伯娘就做出了選擇。
“不用到月底,三天之大囡就會嫁出去,嫁給村頭丁寡婦家的兒子,沒有嫁妝,當然也不會有聘禮,阿娘你覺得咋樣?”
還能咋樣?周家阿就沒理會,只轉徑直離開。
周大囡這會兒早已哭開了,可惜整個周家唯一一個在意的人已然叛變,其他人包括親爹、親哥都只一臉漠然的四下散去。
倒是三囡喜得眉飛舞的,還特地跑到大金跟前笑道:“這下不用再擔心把坐死了,正好過兩日就趕場子,咱們要不要一起去鎮上買點兒好吃的?”
“我不買吃的,就只買崽子和鵝崽子。”大金不是三囡,他對于吃食完全沒有執念,是屬于給他吃的他會吃,不給他也不會惦記著的那種。況且,他如今一心盼著壯大家禽的數量,除了隔兩日拿個蛋沖蛋水給他爹喝外,其他的全攢起來,準備賣錢買小崽子。
三囡想了想,覺得這話也有道理,可不惦記吃的顯然有些不切實際,思考良久后,就跑去尋周蕓蕓求救:“阿姐阿姐,我又饞又想像大金那樣把所有的蛋都攢下來,該咋辦?”
周蕓蕓之前目睹了周大囡那出糟心的戲碼,就算知曉阿言出必行,這會兒心里頭也有些悶悶的。及至看到三囡顛顛兒的跑過來找拿主意,這才笑了出來:“魚和熊掌安能兼得?”
“啥玩意兒?”三囡茫然了。
“咳咳,我的意思是,這世上沒有兩全其的事,很多時候你只能選其中一個好。”
這回三囡倒是有些聽懂了,只是如此一來就更犯愁了:“吃掉?全攢起來?”
“要不然這樣好了,左右你是貪,又不是非要吃蛋不可。我教你個法子,正好先前阿說,月底趕場子以后要再熬一鍋糖漿做些糖塊留著備用。到時候,你可以留一些蛋跟阿換些糖塊吃。你想想,是一天吃一個蛋好,還是把蛋換好幾塊糖,留著慢慢吃?”
“那我要跟阿換糖塊吃!”三囡還是會算的,前提是跟好吃的扯上關系,“到時候阿姐幫我把糖塊切小小的好不好?那我就能吃久點兒。”
“噗!行。”周蕓蕓是真沒想到三囡還會舉一反三,當下憋笑著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