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宗踽踽到承德殿。
他現在獨掌重權,萬人之上,年紀越大,腰板反而越發直了。以往伺候皇上,總要小心翼翼低著腰,弓著,現在不必了,小皇帝量還不十分高大,時常讓他有種俯視的覺。
不過這小崽子年紀不大,心眼兒卻異常的多。他厭惡自己,宗知道。
小皇帝從來不懼怕當眾表這一點,幾次在朝上駁回他的意見。
他說南,他偏要往北,他說要殺,他偏說要活。他要殺了拓拔叡,蘭延等人,他偏偏要護著。
宗發怒,背地里暗示他,不要忘了自己皇位是怎麼來的,小皇帝卻反問他,說:“中常侍大人,朕是不是君?”宗說:“皇上當然是君,君王也不能隨心所。”他說:“朕既然是君,你便遵旨吧。你若想自己做主,朕不做這個皇帝,朕給你讓位置,讓你來做,如何?”
宗當時心驚膽戰,無言以對。事后一想,雖心有余悸,卻也不太害怕小皇帝上厲害,但不見得真敢怎麼樣。
他現在是孤家寡人,離不得自己。
宗拿漢人的故事做比,認為小皇帝是漢獻帝,自己是曹。漢獻帝敢殺曹嗎?不敢。曹雖然討厭雖然壞,但是殺了曹,誰幫漢獻帝穩定大局?曹雖然壞,也還是“匡扶漢室”,和皇帝一條船上的。殺了曹,誰知道不會有李,王冒出來?李王攬起權來,說不定比曹更狠更壞,更無哩。
宗始終認為,小皇帝不能拿他怎麼樣。
宗不知道,在拓拔余眼里,他并不是曹。
曹一代英雄,你一個太監,狗一樣的東西,也好意思自比為曹?
你也太會高估自己了。
拓拔余知道宗乃是特別的崇敬曹,原因麼,一個是因為宗仿佛認為自己現在所干的事業,正也是——挾天子而令諸侯。而且還有一點,因為聽說曹他祖上,也是個太監,這不得不讓宗產生一種惺惺相惜的同類之。可見人的高低不是生來就有的,哪怕是個太監,只要你兒子出息了,當了皇帝,也能給你追封一個文武高皇帝。拓拔余窺見他這種心思,就覺得很好笑。一個太監,讀了幾本三國,就真覺得自己窺見皇權的真相了。你以為你是曹,其實你只是趙高。
曹做出了驚天地的事業,你做出了什麼事業?也好意思做比。
天子是人人都能挾的嗎?你想挾,你也得有那個本事。
拓拔余,實際上,是很不將宗放在眼睛里的。漢獻帝殺了曹,興許會被曹的下屬沖進宮來砍了腦袋,他殺了宗,大臣們只會稱頌皇上英明的。
拓拔余私底下召見了他祖父,杜元寶,商議對策。他親祖父,也厭惡宗,自然是支持他的行的,并為他試探了朝中大臣們的心思。得知大臣們也支持他誅殺宗,拓拔余便開始行了。
他選了個時機。這日離宮,到東廟祭祀。
他準備趁機擒拿宗。
他先是寫下了一封下令誅殺宗的詔書。他自己筆,自己組織的令詞。他自從李益學書,蒙漢人詩書之訓,寫這樣的東西并不是難事。他在詔書中例數了宗五大罪,下令捉拿。
然后,他寫了十多封赦令。
這個東西是非常重要的。宗現在權勢鼎盛,隨行有很多支持者,如果他殺了宗,這些人必定要恐慌。為了不讓將領們因為恐慌而生變,他需要提前寫下赦令赦免他們。這些人看到形勢變化,皇帝又不追究他們先前的罪過,自然就會倒戈順服。
宗邊有一群太監,死士,他們都是犯下弒君大罪的人,就算皇帝下旨誅殺,這些人也不會束手就擒的,必定會魚死網破。這將會是一場腥的搏命,可能會引起對方劇烈的反撲。
不能小覷他們的力量。
亡命之徒,什麼都做得出來的。
他需要一擊即中,他必須要調衛軍,將他們一網打盡。他又寫了一封給衛軍將領的手令,取來虎符,讓心腹去傳令衛軍。整個過程都在謀中進行,參與的全都是他的心腹,只要其中有一人背叛他,向宗泄了,整個計劃就會功虧一簣。不過他對自己的安排有自信,沒有人會向宗去告的。
心腹們持著手令,地,從各個宮門,四面八方地,紛紛出了行宮,按照計劃去行事了。拓拔余坐在殿中等待。
他腦子里在思索很多問題。
會有人泄嗎?
十幾個人參與的謀,已經是盡量的保了,但是他還是不可能保證每一個人都絕對忠誠。只要有一個看走眼,只要其中有一個細,他就會失敗。
衛軍會聽他的嗎?
如果衛軍不聽他的,不肯執行他的命令,或者暗地里和宗通消息,或者故意延誤執行命令,宗就會立刻察覺出端倪,立刻會組織力量反撲。
還有許多,其他,不可預知的因素。
都會導致失敗和死亡。
他盡量計劃周,將所有危險都納其中,但是他知道他的力量有限。皇帝下面有無數的人。人是人,不是只會聽號令的羊群,人人都有腦袋,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思考,人人都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誰也保不準變故來臨,他們會做何打算。他們會選擇支持誰,又背叛誰。他不可能控制每一個人。
他是君王,他做每一個決定,都是在跟所有力量的代表在博弈。
當這場博弈的各方勢力相當,誰也不占絕對優勢時,結局就很難說了。
勝者難料。
他不可能面面俱到。
他此時能坐的,唯有等待。
死亡,或者黎明。
宗這夜,意外地沒有在自己住。他到承德殿,皇帝的行宮,想找皇帝談談心。
隨便談點什麼。明天的祭祀啊,天氣啊,近幾日下大雪,回宮的路恐怕要艱難呢。或者草原的雪災啊,旱啊,朝中的人事啊,軍事啊,政事啊。雜七雜八的,皇上懷疑他,他有必要多同皇上親近一點,緩和一下矛盾。
拓拔余正在沉思中,小太監突然地,急匆匆走進來,向他耳語了幾句。
拓拔余有些驚慌。
這一步,不在他的預料之中。他不曉得宗這個時候怎麼吃飽了沒事干,跑來要見他。難不是泄了?
他覺不像,應該不會。
他站了起來,拿不準要怎麼辦。
他讓宦請了宗進來。
承德殿中的陳設一如太華殿,皇帝在,太監王沖也在,燈燭點亮,富麗,溫暖而明。
沒有任何異像。
其實還是有一些不同的,皇帝邊,很多宦都被派出去了,此時顯得有點空的,怎麼那麼冷清。
宗如果注意到這一點,順一問,拓拔余答不上來,就要餡了。但是宗也不曉得怎麼的,沒往那方面去想。他走進殿中,看見拓拔余孤零零的一個人坐在大殿中央,高高在上,凄清寂寥,很像一個孤獨無助的小皇帝。
他的龍袍上著暗紋,臉孔在昏暗不定的蠟燭芒中若若現,他背后是高大的殿廊柱,涂著金漆,裝飾著金龍。他旁是沉沉垂下的帷幕,猩紅的,黑暗中,很像是干涸的。他像一副濃墨勾勒的,定格在畫像中的人。
那景兒,也不知怎麼的,就和他很稱。以至于宗心生慨,就忽略了幾個很重要的問題。這麼晚了,皇上怎麼還沒睡?還坐在這呢?這麼晚,服都沒換。這殿中怎麼這麼冷清呢?其他人都去哪兒了?怎麼一個人都瞧不見?
他全都沒注意。
宗道:“皇上還沒休息?”
他現在對拓拔余有些客氣,不太敢得罪他,說話的口氣也盡量地克制。
拓拔余道:“中常侍有事?”
拓拔余面無表說著話,心中在盤算著,在此地擊殺對方的可能。如果他知道宗今夜會來,他應該提前在殿中埋伏一群武士,直接殺了他。
但是他沒有預料到。宗突然來了,他也沒有準備。眼下殿中就只有自己,其他宮太監,都是綿羊,一驚就會四散奔逃。臨時安排已來不及。
如果自己手呢?
能不能殺了他?
他自小習武,他是會殺人的。然而衡量自己的實力,他不敢手。
十二歲的年,五十歲的老翁,哪個力氣更大,誰更可能殺了誰呢?
他不敢去賭這個。
“老臣只是想,來看看皇上。近些日子,朝中發生了許多事。”宗說:“老臣怕皇上憂心,想陪皇上說說話。”
宗接著就說了很多話,拓拔余聽明白了,心中想,來討和來了。
這是沒有用的。
沒有哪個皇帝能容忍邊有一個弒君者。那是罪無可恕的。
拓拔余道:“朕知道了。”
宗說了一番話,莫名的口干舌燥。拓拔余看他,問道:“中常侍大人要喝水嗎?”
宗心驚了一驚,頓虛道:“不必了,臣不,臣先告退了。”
拓拔余道:“去吧。”
深夜,宗踽踽到承德殿。
他現在獨掌重權,萬人之上,年紀越大,腰板反而越發直了。以往伺候皇上,總要小心翼翼低著腰,弓著,現在不必了,小皇帝量還不十分高大,時常讓他有種俯視的覺。
不過這小崽子年紀不大,心眼兒卻異常的多。他厭惡自己,宗知道。
小皇帝從來不懼怕當眾表這一點,幾次在朝上駁回他的意見。
他說南,他偏要往北,他說要殺,他偏說要活。他要殺了拓拔叡,蘭延等人,他偏偏要護著。
宗發怒,背地里暗示他,不要忘了自己皇位是怎麼來的,小皇帝卻反問他,說:“中常侍大人,朕是不是君?”宗說:“皇上當然是君,君王也不能隨心所。”他說:“朕既然是君,你便遵旨吧。你若想自己做主,朕不做這個皇帝,朕給你讓位置,讓你來做,如何?”
宗當時心驚膽戰,無言以對。事后一想,雖心有余悸,卻也不太害怕小皇帝上厲害,但不見得真敢怎麼樣。
他現在是孤家寡人,離不得自己。
宗拿漢人的故事做比,認為小皇帝是漢獻帝,自己是曹。漢獻帝敢殺曹嗎?不敢。曹雖然討厭雖然壞,但是殺了曹,誰幫漢獻帝穩定大局?曹雖然壞,也還是“匡扶漢室”,和皇帝一條船上的。殺了曹,誰知道不會有李,王冒出來?李王攬起權來,說不定比曹更狠更壞,更無哩。
宗始終認為,小皇帝不能拿他怎麼樣。
宗不知道,在拓拔余眼里,他并不是曹。
曹一代英雄,你一個太監,狗一樣的東西,也好意思自比為曹?
你也太會高估自己了。
拓拔余知道宗乃是特別的崇敬曹,原因麼,一個是因為宗仿佛認為自己現在所干的事業,正也是——挾天子而令諸侯。而且還有一點,因為聽說曹他祖上,也是個太監,這不得不讓宗產生一種惺惺相惜的同類之。可見人的高低不是生來就有的,哪怕是個太監,只要你兒子出息了,當了皇帝,也能給你追封一個文武高皇帝。拓拔余窺見他這種心思,就覺得很好笑。一個太監,讀了幾本三國,就真覺得自己窺見皇權的真相了。你以為你是曹,其實你只是趙高。
曹做出了驚天地的事業,你做出了什麼事業?也好意思做比。
天子是人人都能挾的嗎?你想挾,你也得有那個本事。
拓拔余,實際上,是很不將宗放在眼睛里的。漢獻帝殺了曹,興許會被曹的下屬沖進宮來砍了腦袋,他殺了宗,大臣們只會稱頌皇上英明的。
拓拔余私底下召見了他祖父,杜元寶,商議對策。他親祖父,也厭惡宗,自然是支持他的行的,并為他試探了朝中大臣們的心思。得知大臣們也支持他誅殺宗,拓拔余便開始行了。
他選了個時機。這日離宮,到東廟祭祀。
他準備趁機擒拿宗。
他先是寫下了一封下令誅殺宗的詔書。他自己筆,自己組織的令詞。他自從李益學書,蒙漢人詩書之訓,寫這樣的東西并不是難事。他在詔書中例數了宗五大罪,下令捉拿。
然后,他寫了十多封赦令。
這個東西是非常重要的。宗現在權勢鼎盛,隨行有很多支持者,如果他殺了宗,這些人必定要恐慌。為了不讓將領們因為恐慌而生變,他需要提前寫下赦令赦免他們。這些人看到形勢變化,皇帝又不追究他們先前的罪過,自然就會倒戈順服。
宗邊有一群太監,死士,他們都是犯下弒君大罪的人,就算皇帝下旨誅殺,這些人也不會束手就擒的,必定會魚死網破。這將會是一場腥的搏命,可能會引起對方劇烈的反撲。
不能小覷他們的力量。
亡命之徒,什麼都做得出來的。
他需要一擊即中,他必須要調衛軍,將他們一網打盡。他又寫了一封給衛軍將領的手令,取來虎符,讓心腹去傳令衛軍。整個過程都在謀中進行,參與的全都是他的心腹,只要其中有一人背叛他,向宗泄了,整個計劃就會功虧一簣。不過他對自己的安排有自信,沒有人會向宗去告的。
心腹們持著手令,地,從各個宮門,四面八方地,紛紛出了行宮,按照計劃去行事了。拓拔余坐在殿中等待。
他腦子里在思索很多問題。
會有人泄嗎?
十幾個人參與的謀,已經是盡量的保了,但是他還是不可能保證每一個人都絕對忠誠。只要有一個看走眼,只要其中有一個細,他就會失敗。
衛軍會聽他的嗎?
如果衛軍不聽他的,不肯執行他的命令,或者暗地里和宗通消息,或者故意延誤執行命令,宗就會立刻察覺出端倪,立刻會組織力量反撲。
還有許多,其他,不可預知的因素。
都會導致失敗和死亡。
他盡量計劃周,將所有危險都納其中,但是他知道他的力量有限。皇帝下面有無數的人。人是人,不是只會聽號令的羊群,人人都有腦袋,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思考,人人都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誰也保不準變故來臨,他們會做何打算。他們會選擇支持誰,又背叛誰。他不可能控制每一個人。
他是君王,他做每一個決定,都是在跟所有力量的代表在博弈。
當這場博弈的各方勢力相當,誰也不占絕對優勢時,結局就很難說了。
勝者難料。
他不可能面面俱到。
他此時能坐的,唯有等待。
死亡,或者黎明。
宗這夜,意外地沒有在自己住。他到承德殿,皇帝的行宮,想找皇帝談談心。
隨便談點什麼。明天的祭祀啊,天氣啊,近幾日下大雪,回宮的路恐怕要艱難呢。或者草原的雪災啊,旱啊,朝中的人事啊,軍事啊,政事啊。雜七雜八的,皇上懷疑他,他有必要多同皇上親近一點,緩和一下矛盾。
拓拔余正在沉思中,小太監突然地,急匆匆走進來,向他耳語了幾句。
拓拔余有些驚慌。
這一步,不在他的預料之中。他不曉得宗這個時候怎麼吃飽了沒事干,跑來要見他。難不是泄了?
他覺不像,應該不會。
他站了起來,拿不準要怎麼辦。
他讓宦請了宗進來。
承德殿中的陳設一如太華殿,皇帝在,太監王沖也在,燈燭點亮,富麗,溫暖而明。
沒有任何異像。
其實還是有一些不同的,皇帝邊,很多宦都被派出去了,此時顯得有點空的,怎麼那麼冷清。
宗如果注意到這一點,順一問,拓拔余答不上來,就要餡了。但是宗也不曉得怎麼的,沒往那方面去想。他走進殿中,看見拓拔余孤零零的一個人坐在大殿中央,高高在上,凄清寂寥,很像一個孤獨無助的小皇帝。
他的龍袍上著暗紋,臉孔在昏暗不定的蠟燭芒中若若現,他背后是高大的殿廊柱,涂著金漆,裝飾著金龍。他旁是沉沉垂下的帷幕,猩紅的,黑暗中,很像是干涸的。他像一副濃墨勾勒的,定格在畫像中的人。
那景兒,也不知怎麼的,就和他很稱。以至于宗心生慨,就忽略了幾個很重要的問題。這麼晚了,皇上怎麼還沒睡?還坐在這呢?這麼晚,服都沒換。這殿中怎麼這麼冷清呢?其他人都去哪兒了?怎麼一個人都瞧不見?
他全都沒注意。
宗道:“皇上還沒休息?”
他現在對拓拔余有些客氣,不太敢得罪他,說話的口氣也盡量地克制。
拓拔余道:“中常侍有事?”
拓拔余面無表說著話,心中在盤算著,在此地擊殺對方的可能。如果他知道宗今夜會來,他應該提前在殿中埋伏一群武士,直接殺了他。
但是他沒有預料到。宗突然來了,他也沒有準備。眼下殿中就只有自己,其他宮太監,都是綿羊,一驚就會四散奔逃。臨時安排已來不及。
如果自己手呢?
能不能殺了他?
他自小習武,他是會殺人的。然而衡量自己的實力,他不敢手。
十二歲的年,五十歲的老翁,哪個力氣更大,誰更可能殺了誰呢?
他不敢去賭這個。
“老臣只是想,來看看皇上。近些日子,朝中發生了許多事。”宗說:“老臣怕皇上憂心,想陪皇上說說話。”
宗接著就說了很多話,拓拔余聽明白了,心中想,來討和來了。
這是沒有用的。
沒有哪個皇帝能容忍邊有一個弒君者。那是罪無可恕的。
拓拔余道:“朕知道了。”
宗說了一番話,莫名的口干舌燥。拓拔余看他,問道:“中常侍大人要喝水嗎?”
宗心驚了一驚,頓虛道:“不必了,臣不,臣先告退了。”
拓拔余道:“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