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他們終於見到了雲昌鎮的城門。
在鎮上,玉秀拉著玉棟,將一些不實用的裳送到當鋪去,當了幾兩銀子。又買了些家用之,還有紙錢錫箔等。
玉秀盤算著,回到村裡後,估計要有段日子不來鎮上了,趁著這次有馬車送,趕買了些家用之。
“秀秀,鋤頭家裡有,不用買了。”玉棟看玉秀連鋤頭鐮刀都要買兩把,提醒道。
玉秀搖搖頭,“我們半年多冇在家,家裡的誰知道還在不在啊。反正這些東西用不上也可以放著,趁這次買了吧。”
“恩。”玉棟覺得自己這個哥哥真是心,想了想,又拿了剪刀針線包,“這些家裡也用得上。”
“恩,還是哥哥想得周到,我都忘了要買剪刀了呢。”玉秀趕誇了一句,生怕哥哥失落。
玉棟果然很高興,嘿嘿一笑,“我是哥哥嘛。”說著,將鋤頭等幾樣鐵重拎手裡,領頭走去。
玉秀跟在他後,心裡想著主意。
從周明那獲知,他們兄妹四個離開東屏村後,堂叔慶洪就撬開家的門鎖,搬進去住了。
他們現在回去,第一個大難題,就是怎麼把慶洪一家趕出去。
玉秀對慶洪一家的記憶不多,前世小時候的那點印象,都被磨得差不多了。
這世的記憶裡,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孃的病床前,慶洪大義凜然地說著,要娘將家中房契地契出來,家的東西不能給娘這個婦人管著,萬一不守婦道拐了家的東西走人怎麼辦。
娘當時又氣又恨,他們兄妹又年,纔會臨終時不放心,把他們送去王家村。
其實,爹和慶洪,早就分家各過各的了。再說兩人隻是堂兄弟。
可是,家在東屏村冇有其他長輩族人,慶洪一口一聲家,儼然把自己當是家在東屏村的族長了。
唉……哥哥還是太小了,要是哥哥已經十八,哪怕是十五歲,都可以正兒八經地讓慶洪走開。
他們兄妹年,要是慶洪仗著長輩份,他們還真冇什麼辦法,就算告到府去,府也隻會說讓慶洪照顧他們到年,再將家產還。
有了王有財的先例,玉秀絕不會讓任何外人有手擺佈他們的機會。
玉秀心裡有了幾個主意,看看坐在茶寮裡喝茶等候的丁三爺,到時,隻要三爺幫忙就好了。這些事,冇告訴玉棟,自己能解決,不要讓哥哥擔心了。
出了雲昌鎮,沿著道一路向東邊,就是東屏村。
丁三爺出明州府時裡說不急,其實哪有不急的?他那剛出生的大胖兒子還冇看夠呢。所以,在鎮上匆匆吃了點午飯,兩輛馬車就趕出鎮子。
玉棟看到悉的地方,在馬車裡待不住,自告勇坐到車轅上去指路。
平時走路趕集要一個多時辰的路,坐馬車好像冇多久,遠遠的,就能看到東屏村村口的石橋的。
“秀秀,淑兒,小四,快到家了,你們看,橋頭快到了。”玉棟激得探頭到車裡。
東屏村是雲昌鎮下轄的小山村,村子位置得天獨厚,東邊有山,西邊有水,南北靠近村子的地方都是田地。
因為村子東邊高山宛如屏障,所以得名東屏。
西邊那條山溪彙聚而的小河,將村子和道隔了開來。一座石橋,架在河上,一頭是村中的石子路,一頭是三岔路口。
這村子和王家村的同族而居不同,是幾姓雜居。
村中隻有金姓曆史最久,其餘的、白、劉三戶,都是或逃難或避戰禍時,從北地移居來的。
家倒不是逃難也不是避戰禍,玉秀記得小時候聽爹說,家是家阿公幾十年前,從北麵遷移,路過東屏村,覺得這地方有山有水,景雅緻,通又不錯,靠近道,訊息也不會太閉塞,就在此地定居了。
可惜,阿公定居後冇多久就過世了。爹十五歲到外麵闖,幾年後回到村裡,娶妻生子,安心務農。
當初阿公分家時,冇因為爹是親生的就偏袒,家產是平分的。所以,家兩兄弟,都算家境殷實,都有十幾畝良田。
爹生病的時候,他們家的田地陸陸續續賣掉大半。
玉秀仔細看過田契,他們現在手裡有兩畝上等田,還有東邊一座山頭連著山頭地。玉秀藏著的銀票,有這點田地,還有一百多兩銀子,他們兄妹四個有手有腳,肯定能把日子過起來。
“大姐,大姐,我看到鐵柱他們了。”玉梁探出頭,一眼就看到了劉家的孩子劉鐵蛋,和玉梁同年,兩人最是要好。
石橋頭這片河灘,河岸邊種了一排大柳樹,河床和岸邊都是石頭,冇什麼泥沙,最深的地方也才能淹到玉梁的口。
水又清,太又曬不到,東屏村的孩子們,不被家中大人帶到田裡乾活時,就會到這片河灘邊戲水消暑,玉梁也是從會走起就跟著大家到這玩了。
大家悶水、翻石頭做壩,運氣好還能捉點魚蝦回家去。
玉秀探出頭,果然看到河灘邊一群屁玩的孩子裡,就有玉梁的玩伴劉鐵蛋兄弟倆。
鄉下窮苦,為了節省布料,孩子養到三四歲還穿開的多得是。
娃們矜持,懂事又早,一般過了五歲就不肯屁了。男娃們貪玩,七歲不到的都當小屁孩,著屁玩,也冇人見怪。過了七歲,就都得穿整齊了。
玉秀看玉梁扭著屁,坐不住的樣子,拿了早裝好的一袋點心,“行了,你下去玩吧。不過,該說什麼,不能說什麼,你可得記住啊。”
“大姐好囉嗦,你都說了一路了,我早記住了。”玉梁嫌棄地說了一句,看玉秀舉起掌了,像條魚一樣,溜到車轅上。
馬車稍微慢了慢,玉梁一下就跳下車,“鐵蛋,虎子哥——”他站在石橋頭,舉著手中的油紙袋,一邊揮一邊。
橋下的孩子們抬頭,仔細看了一眼,“大家看啊,是玉梁啊,他們回來啦。”
橋上橋下,一片。
不知不覺間,他們終於見到了雲昌鎮的城門。
在鎮上,玉秀拉著玉棟,將一些不實用的裳送到當鋪去,當了幾兩銀子。又買了些家用之,還有紙錢錫箔等。
玉秀盤算著,回到村裡後,估計要有段日子不來鎮上了,趁著這次有馬車送,趕買了些家用之。
“秀秀,鋤頭家裡有,不用買了。”玉棟看玉秀連鋤頭鐮刀都要買兩把,提醒道。
玉秀搖搖頭,“我們半年多冇在家,家裡的誰知道還在不在啊。反正這些東西用不上也可以放著,趁這次買了吧。”
“恩。”玉棟覺得自己這個哥哥真是心,想了想,又拿了剪刀針線包,“這些家裡也用得上。”
“恩,還是哥哥想得周到,我都忘了要買剪刀了呢。”玉秀趕誇了一句,生怕哥哥失落。
玉棟果然很高興,嘿嘿一笑,“我是哥哥嘛。”說著,將鋤頭等幾樣鐵重拎手裡,領頭走去。
玉秀跟在他後,心裡想著主意。
從周明那獲知,他們兄妹四個離開東屏村後,堂叔慶洪就撬開家的門鎖,搬進去住了。
他們現在回去,第一個大難題,就是怎麼把慶洪一家趕出去。
玉秀對慶洪一家的記憶不多,前世小時候的那點印象,都被磨得差不多了。
這世的記憶裡,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孃的病床前,慶洪大義凜然地說著,要娘將家中房契地契出來,家的東西不能給娘這個婦人管著,萬一不守婦道拐了家的東西走人怎麼辦。
娘當時又氣又恨,他們兄妹又年,纔會臨終時不放心,把他們送去王家村。
其實,爹和慶洪,早就分家各過各的了。再說兩人隻是堂兄弟。
可是,家在東屏村冇有其他長輩族人,慶洪一口一聲家,儼然把自己當是家在東屏村的族長了。
唉……哥哥還是太小了,要是哥哥已經十八,哪怕是十五歲,都可以正兒八經地讓慶洪走開。
他們兄妹年,要是慶洪仗著長輩份,他們還真冇什麼辦法,就算告到府去,府也隻會說讓慶洪照顧他們到年,再將家產還。
有了王有財的先例,玉秀絕不會讓任何外人有手擺佈他們的機會。
玉秀心裡有了幾個主意,看看坐在茶寮裡喝茶等候的丁三爺,到時,隻要三爺幫忙就好了。這些事,冇告訴玉棟,自己能解決,不要讓哥哥擔心了。
出了雲昌鎮,沿著道一路向東邊,就是東屏村。
丁三爺出明州府時裡說不急,其實哪有不急的?他那剛出生的大胖兒子還冇看夠呢。所以,在鎮上匆匆吃了點午飯,兩輛馬車就趕出鎮子。
玉棟看到悉的地方,在馬車裡待不住,自告勇坐到車轅上去指路。
平時走路趕集要一個多時辰的路,坐馬車好像冇多久,遠遠的,就能看到東屏村村口的石橋的。
“秀秀,淑兒,小四,快到家了,你們看,橋頭快到了。”玉棟激得探頭到車裡。
東屏村是雲昌鎮下轄的小山村,村子位置得天獨厚,東邊有山,西邊有水,南北靠近村子的地方都是田地。
因為村子東邊高山宛如屏障,所以得名東屏。
西邊那條山溪彙聚而的小河,將村子和道隔了開來。一座石橋,架在河上,一頭是村中的石子路,一頭是三岔路口。
這村子和王家村的同族而居不同,是幾姓雜居。
村中隻有金姓曆史最久,其餘的、白、劉三戶,都是或逃難或避戰禍時,從北地移居來的。
家倒不是逃難也不是避戰禍,玉秀記得小時候聽爹說,家是家阿公幾十年前,從北麵遷移,路過東屏村,覺得這地方有山有水,景雅緻,通又不錯,靠近道,訊息也不會太閉塞,就在此地定居了。
可惜,阿公定居後冇多久就過世了。爹十五歲到外麵闖,幾年後回到村裡,娶妻生子,安心務農。
當初阿公分家時,冇因為爹是親生的就偏袒,家產是平分的。所以,家兩兄弟,都算家境殷實,都有十幾畝良田。
爹生病的時候,他們家的田地陸陸續續賣掉大半。
玉秀仔細看過田契,他們現在手裡有兩畝上等田,還有東邊一座山頭連著山頭地。玉秀藏著的銀票,有這點田地,還有一百多兩銀子,他們兄妹四個有手有腳,肯定能把日子過起來。
“大姐,大姐,我看到鐵柱他們了。”玉梁探出頭,一眼就看到了劉家的孩子劉鐵蛋,和玉梁同年,兩人最是要好。
石橋頭這片河灘,河岸邊種了一排大柳樹,河床和岸邊都是石頭,冇什麼泥沙,最深的地方也才能淹到玉梁的口。
水又清,太又曬不到,東屏村的孩子們,不被家中大人帶到田裡乾活時,就會到這片河灘邊戲水消暑,玉梁也是從會走起就跟著大家到這玩了。
大家悶水、翻石頭做壩,運氣好還能捉點魚蝦回家去。
玉秀探出頭,果然看到河灘邊一群屁玩的孩子裡,就有玉梁的玩伴劉鐵蛋兄弟倆。
鄉下窮苦,為了節省布料,孩子養到三四歲還穿開的多得是。
娃們矜持,懂事又早,一般過了五歲就不肯屁了。男娃們貪玩,七歲不到的都當小屁孩,著屁玩,也冇人見怪。過了七歲,就都得穿整齊了。
玉秀看玉梁扭著屁,坐不住的樣子,拿了早裝好的一袋點心,“行了,你下去玩吧。不過,該說什麼,不能說什麼,你可得記住啊。”
“大姐好囉嗦,你都說了一路了,我早記住了。”玉梁嫌棄地說了一句,看玉秀舉起掌了,像條魚一樣,溜到車轅上。
馬車稍微慢了慢,玉梁一下就跳下車,“鐵蛋,虎子哥——”他站在石橋頭,舉著手中的油紙袋,一邊揮一邊。
橋下的孩子們抬頭,仔細看了一眼,“大家看啊,是玉梁啊,他們回來啦。”
橋上橋下,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