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一十【夜襲】

對于聰明人而言,有些道理一點就通。

王用士、費映環、魏劍雄等人,完全陷了思維誤區,只想著如何防守縣城,卻沒考慮過可以主出擊。

畢竟這是崇禎元年,農民起義還沒為普遍現象。

作為知縣,王用士第一次遇到農民軍,而他手里只有數衙役,守城都還得連夜招募鄉勇。

趙瀚獻策,純屬臨時起意,甚至不清楚敵軍報。

當時,他看到李主簿的頭顱,被人拎著沿街示眾,這才下定決心賭一把。

能殺主簿平民怨,知縣是個狠人啊!

既然是狠人,那就給出冒險計策。這看人下碟,也問客殺

若換一個庸碌之,趙瀚肯定獻保守之策,他才不會自討沒趣呢。

再次返回縣衙,待遇又不一樣,有吏員全程護送引導。

趙瀚雖然立下大功,卻并未沾沾自喜,態度恭敬的拱手說:“敢問老先生尊姓大名。”

估計是王知縣殺人立威,趙瀚又得知縣賞識,這個文吏不敢怠慢,賠笑著回答:“免尊,姓楊,喚作守中,縣衙禮房一小吏而已。”

“原來是楊先生。”趙瀚恭維道。

文吏忙說:“不敢當先生之稱。”

一路閑聊,漸至縣衙大門口。

大門西側設一門亭,地面明顯磨損嚴重,想必平時經常有人進出。

趙瀚隨口詢問:“那是什麼所在?”

文吏介紹道:“此乃申明亭,專用于和解小案。”

趙瀚頗興趣,忙問其細節。

經過文吏一番解釋,趙瀚的固有認知被顛覆,原來明代審案不是直接擊鼓升堂。

縣衙大門西側,必建有申明亭。

財產糾紛、打架斗毆等民事案件,得先到申明亭進行勸解。

案件雙方的里甲長,還有縣衙的相關文吏,一起對當事人陳說利害。若能庭外和解,則用不著打司。若雙方都不肯讓步,那就擬狀擊鼓立案,由縣太爺親自升堂審理。

是不是非常悉?

司法調解啊!

這玩意兒是朱元璋首創的,可以把各地州縣長,從蒜皮的小事里解放出來。

當然也有缺陷。

隨著大明吏治敗壞,縣衙主們開始怠政,啥事兒都讓文吏去理。文吏可以和里甲長勾結,在司法調解階段,威當事人讓步,導致弱勢方總是吃啞虧,許多積年老吏甚至因此掌控民事大權。

既然穿越回到古代,就必須了解各種社會況,否則今后打司都不知道該走哪扇門。

見趙瀚問這問那,似乎對縣衙很興趣,文吏主客串起了導游。

他指著縣衙的第二道門說:“此乃儀門,并不常開。只有知縣上任、迎接貴賓、祭祀慶典……此類喜慶日子,才會打開儀門出。”

趙瀚立即領會:“禮儀之門。”

“小公子正解,”文吏又指著儀門東側的偏門,“此乃人門,又稱喜門,供縣尊及親隨出。”

趙瀚指著西側的偏門問:“那道門呢?”

文吏解釋:“那是鬼門,又稱絕門。用于提審重犯,或者押解死囚赴刑。”

趙瀚說道:“晦氣。”

“可不正是晦氣嗎?靠得近些都風陣陣。”文吏笑著說。

儀門之是大堂,知縣升堂審案的地方。

大堂東西兩側,是錢糧庫和武備庫,縣衙六房分置左右。錢糧庫由縣丞負責,相當于財務室兼檔案室;武備庫由典史負責,里頭放著刑、兵及其清單。

“前面便是宅門,在下不便再送。”文吏止步道。

趙瀚拱手說:“多謝。”

宅門隔絕外,有門房看守,想見知縣必須通報,不給錢一般不讓進,俗稱“走門子”。

宅門之是二堂,知縣真正的日常辦公場所,穿過二堂才到知縣的起居宅。

趙瀚一路走走停停,牢記縣衙布局。

這玩意兒是制式的,南北通行,記住一個就記住全部。

“小公子,你回來啦,”侍笑道,“醫館剛把藥送來,我正準備去煎煮呢。”

趙瀚忙說:“讓姐姐費心了。”

談幾句,侍自去煎藥。

趙瀚來到病床前,手小妹的額頭,還是有些發燙,但溫已經降下來。

就怕又反復,忽起忽落,讓人揪心。

趙瀚起走到窗前,推開窗戶看外面景,心里想的卻是夜襲是否順利。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五百壯士很快募集,而且還多出來幾十個。

王用士將這五百多壯士,臨時編為十二伍。

又挑選二十四人,分別擔任伍長、伍副。也不做旗令訓練,只說擊鼓便前進,聽到敲鑼就撤退。

戰場出錯無所謂,反正他們的敵人更爛。

殺豬造飯,填飽肚子,再喝一碗壯行酒,王用士就親自率領部隊出發。

打著火把前進,王用士邊走邊說:“大昭兄,還打算繼續科舉?”

費映環一手握著劍柄,一手高舉火把,嘆息道:“吾弱冠之年便中舉,會試已考了二十年,總不可能半途而廢吧?”

“若一直科舉不第,難不還要再考二十年?”王用士勸道,“別再考了,使錢去吏部走門路,以你費氏先祖的蔭澤,輕輕松松就能弄到一個知縣。”

費映環嘀咕道:“我考進士,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整個鉛山費氏。”

王用士不再說話,覺費映環怪可憐的。

鉛山費氏,在第六代、七代和八代達到頂峰,每代平均兩個進士,舉人和秀才更是無數。

叔侄連登一甲,父子并中五魁,兄弟同為閣部。

何其風

可從第九代開始,鉛山費氏開始衰落,竟連一個進士都不出。

第十代更慘,全是些秀才,費映環屬于唯一的舉人。

他是全族的希,費氏主宗,還有分出去的橫林費氏、河口費氏、烈橋費氏、鵝湖費氏……都指耀家族,費映環怎敢不繼續考下去?

費映環道:“休提這些,今日酣暢殺賊,也算沙場建功了。”

王用士搖頭慨嘆:“這算哪門子的沙場建功?一群得走投無路的民而已。大昭兄打仗在今夜,愚弟打仗卻在今后,造福一方才是我的戰場。靜海縣百廢待興,不知得耗多,才能夠恢復些許生氣。”

費映環安道:“你安民,我讀書,與君共勉吧。”

“噠噠噠噠!”

黑暗中,一騎奔來。

魏劍雄翻下馬:“縣尊,公子,快將火把滅了。”

王用士問道:“敵如何?”

魏劍雄譏笑道:“那賊首踏破天,本就不會打仗。別說派出哨探,竟連營寨都不扎,賊散住于鎮民房,只在鎮外扔出幾人守夜。”

王用士瞬間安心,此戰必然勝利,當即下令道:“火把全部熄滅,前后抓住同伴腰帶,里銜著筷子噤聲行軍!”

五百多勇士,漸漸接近獨流鎮。

費映環、魏劍雄主仆倆,帶二百多人埋伏于鎮南待命。

王用士親率二百多人,繞去鎮東準備突襲。

鎮西是運河。

鎮北留給民潰逃。

王用士悄然繞去小鎮東側,稍許歇息準備,對背著大鼓的陳典史說:“你來擊鼓!”

“遵命!”陳典史頗為忐忑,又有些興

王用士又說:“傳令下去,點燃火把!”

“咚咚咚咚咚!”

“殺呀,平賊寇!”

寂靜深夜,沉悶的鼓聲響起,一支支火把被點燃,同時伴隨激烈的喊殺聲。

鎮南方向,費映環立即率眾響應。

幾百臨時招募的勇士,將三千多支火把在地上,又揮舞著火把嘶聲大喊,瞬間造千軍萬馬的假象。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768章

一十【夜襲】

對于聰明人而言,有些道理一點就通。

王用士、費映環、魏劍雄等人,完全陷了思維誤區,只想著如何防守縣城,卻沒考慮過可以主出擊。

畢竟這是崇禎元年,農民起義還沒為普遍現象。

作為知縣,王用士第一次遇到農民軍,而他手里只有數衙役,守城都還得連夜招募鄉勇。

趙瀚獻策,純屬臨時起意,甚至不清楚敵軍報。

當時,他看到李主簿的頭顱,被人拎著沿街示眾,這才下定決心賭一把。

能殺主簿平民怨,知縣是個狠人啊!

既然是狠人,那就給出冒險計策。這看人下碟,也問客殺

若換一個庸碌之,趙瀚肯定獻保守之策,他才不會自討沒趣呢。

再次返回縣衙,待遇又不一樣,有吏員全程護送引導。

趙瀚雖然立下大功,卻并未沾沾自喜,態度恭敬的拱手說:“敢問老先生尊姓大名。”

估計是王知縣殺人立威,趙瀚又得知縣賞識,這個文吏不敢怠慢,賠笑著回答:“免尊,姓楊,喚作守中,縣衙禮房一小吏而已。”

“原來是楊先生。”趙瀚恭維道。

文吏忙說:“不敢當先生之稱。”

一路閑聊,漸至縣衙大門口。

大門西側設一門亭,地面明顯磨損嚴重,想必平時經常有人進出。

趙瀚隨口詢問:“那是什麼所在?”

文吏介紹道:“此乃申明亭,專用于和解小案。”

趙瀚頗興趣,忙問其細節。

經過文吏一番解釋,趙瀚的固有認知被顛覆,原來明代審案不是直接擊鼓升堂。

縣衙大門西側,必建有申明亭。

財產糾紛、打架斗毆等民事案件,得先到申明亭進行勸解。

案件雙方的里甲長,還有縣衙的相關文吏,一起對當事人陳說利害。若能庭外和解,則用不著打司。若雙方都不肯讓步,那就擬狀擊鼓立案,由縣太爺親自升堂審理。

是不是非常悉?

司法調解啊!

這玩意兒是朱元璋首創的,可以把各地州縣長,從蒜皮的小事里解放出來。

當然也有缺陷。

隨著大明吏治敗壞,縣衙主們開始怠政,啥事兒都讓文吏去理。文吏可以和里甲長勾結,在司法調解階段,威當事人讓步,導致弱勢方總是吃啞虧,許多積年老吏甚至因此掌控民事大權。

既然穿越回到古代,就必須了解各種社會況,否則今后打司都不知道該走哪扇門。

見趙瀚問這問那,似乎對縣衙很興趣,文吏主客串起了導游。

他指著縣衙的第二道門說:“此乃儀門,并不常開。只有知縣上任、迎接貴賓、祭祀慶典……此類喜慶日子,才會打開儀門出。”

趙瀚立即領會:“禮儀之門。”

“小公子正解,”文吏又指著儀門東側的偏門,“此乃人門,又稱喜門,供縣尊及親隨出。”

趙瀚指著西側的偏門問:“那道門呢?”

文吏解釋:“那是鬼門,又稱絕門。用于提審重犯,或者押解死囚赴刑。”

趙瀚說道:“晦氣。”

“可不正是晦氣嗎?靠得近些都風陣陣。”文吏笑著說。

儀門之是大堂,知縣升堂審案的地方。

大堂東西兩側,是錢糧庫和武備庫,縣衙六房分置左右。錢糧庫由縣丞負責,相當于財務室兼檔案室;武備庫由典史負責,里頭放著刑、兵及其清單。

“前面便是宅門,在下不便再送。”文吏止步道。

趙瀚拱手說:“多謝。”

宅門隔絕外,有門房看守,想見知縣必須通報,不給錢一般不讓進,俗稱“走門子”。

宅門之是二堂,知縣真正的日常辦公場所,穿過二堂才到知縣的起居宅。

趙瀚一路走走停停,牢記縣衙布局。

這玩意兒是制式的,南北通行,記住一個就記住全部。

“小公子,你回來啦,”侍笑道,“醫館剛把藥送來,我正準備去煎煮呢。”

趙瀚忙說:“讓姐姐費心了。”

談幾句,侍自去煎藥。

趙瀚來到病床前,手小妹的額頭,還是有些發燙,但溫已經降下來。

就怕又反復,忽起忽落,讓人揪心。

趙瀚起走到窗前,推開窗戶看外面景,心里想的卻是夜襲是否順利。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五百壯士很快募集,而且還多出來幾十個。

王用士將這五百多壯士,臨時編為十二伍。

又挑選二十四人,分別擔任伍長、伍副。也不做旗令訓練,只說擊鼓便前進,聽到敲鑼就撤退。

戰場出錯無所謂,反正他們的敵人更爛。

殺豬造飯,填飽肚子,再喝一碗壯行酒,王用士就親自率領部隊出發。

打著火把前進,王用士邊走邊說:“大昭兄,還打算繼續科舉?”

費映環一手握著劍柄,一手高舉火把,嘆息道:“吾弱冠之年便中舉,會試已考了二十年,總不可能半途而廢吧?”

“若一直科舉不第,難不還要再考二十年?”王用士勸道,“別再考了,使錢去吏部走門路,以你費氏先祖的蔭澤,輕輕松松就能弄到一個知縣。”

費映環嘀咕道:“我考進士,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整個鉛山費氏。”

王用士不再說話,覺費映環怪可憐的。

鉛山費氏,在第六代、七代和八代達到頂峰,每代平均兩個進士,舉人和秀才更是無數。

叔侄連登一甲,父子并中五魁,兄弟同為閣部。

何其風

可從第九代開始,鉛山費氏開始衰落,竟連一個進士都不出。

第十代更慘,全是些秀才,費映環屬于唯一的舉人。

他是全族的希,費氏主宗,還有分出去的橫林費氏、河口費氏、烈橋費氏、鵝湖費氏……都指耀家族,費映環怎敢不繼續考下去?

費映環道:“休提這些,今日酣暢殺賊,也算沙場建功了。”

王用士搖頭慨嘆:“這算哪門子的沙場建功?一群得走投無路的民而已。大昭兄打仗在今夜,愚弟打仗卻在今后,造福一方才是我的戰場。靜海縣百廢待興,不知得耗多,才能夠恢復些許生氣。”

費映環安道:“你安民,我讀書,與君共勉吧。”

“噠噠噠噠!”

黑暗中,一騎奔來。

魏劍雄翻下馬:“縣尊,公子,快將火把滅了。”

王用士問道:“敵如何?”

魏劍雄譏笑道:“那賊首踏破天,本就不會打仗。別說派出哨探,竟連營寨都不扎,賊散住于鎮民房,只在鎮外扔出幾人守夜。”

王用士瞬間安心,此戰必然勝利,當即下令道:“火把全部熄滅,前后抓住同伴腰帶,里銜著筷子噤聲行軍!”

五百多勇士,漸漸接近獨流鎮。

費映環、魏劍雄主仆倆,帶二百多人埋伏于鎮南待命。

王用士親率二百多人,繞去鎮東準備突襲。

鎮西是運河。

鎮北留給民潰逃。

王用士悄然繞去小鎮東側,稍許歇息準備,對背著大鼓的陳典史說:“你來擊鼓!”

“遵命!”陳典史頗為忐忑,又有些興

王用士又說:“傳令下去,點燃火把!”

“咚咚咚咚咚!”

“殺呀,平賊寇!”

寂靜深夜,沉悶的鼓聲響起,一支支火把被點燃,同時伴隨激烈的喊殺聲。

鎮南方向,費映環立即率眾響應。

幾百臨時招募的勇士,將三千多支火把在地上,又揮舞著火把嘶聲大喊,瞬間造千軍萬馬的假象。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