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nbsp;nbsp; 張通amp;卻玉
◎戲篇幅不多,大家酌訂閱~◎
淨之後的好幾年時間裏, 張通依然還能記得父親的臉。
那一夜燭火將盡,只餘下一抹茍延殘的幽,一會兒跳在父親的眼皮上, 一會兒又凋謝在他的眉骨上。
“不宮, 就是死路一條。”他糙的手有些抖,先是了張通的頭發,然後又了他的臉,“你會怪爹爹麽?”
張通懵然不知將要發生什麽, 只輕輕搖頭:“不管發生什麽事, 我都不會怪爹爹。”
只這一句話,聽得他父親老淚縱橫,接連說了三個好字。
那一夜,油燈的影、破敗的房屋、呼嘯的北風還有父親流淚泛紅的眼睛, 都深深印刻在了張通的記憶裏。
剛宮時,他還不太理解淨這兩個字意味著什麽。
他年紀小,子活潑又好爭強, 難免與人有口舌之爭, 那些人辯不過他, 就會指著他的下半,出一副鄙夷嫌惡的臉說:“我不和閹狗共事。”
漸漸的,張通終于明白。
所謂淨,只是一層模糊的遮布。
只要提到這兩個字, 他天生便會矮人半截。
府監裏有頭臉的大太監,都會置地娶妻,更有甚者一連納了四五房妾室。為的也并不是解決需要, 更多的是為了證明自己依然是個“男人”。
男人。
張通花了四五年的時間, 都沒有想通, 什麽才是男人。還是真如世人所說,那塊從他中剝離開的,便足以判定他究竟是不是一個男人。
他喜歡思考,也一心向學,宮裏有頭臉的人都認識他,但願意教他讀書識字的人寥寥無幾。有人背地裏譏諷他說一個殘廢竟然想要識字,張通不由反相譏:“我好手好腳,哪裏殘廢了?”
那幾人立刻諱莫如深地笑起來。
這是頭一回,張通氣得臉頰泛紅。
那時張通的活計是負責在湖上撐船,也就是俗稱的黃頭郎。夏天更忙些,到了秋冬之後就清閑下來。一個負責掃院子的老太監住他,說願意教他認字。
張通聞言大喜,馬上想要跪下拜師。
老太監擺手,嘶啞著嗓子:“不是拜師,是拜幹爹。”
老太監姓李,單名一個順字。奴才的名字很多都是進了宮再改的,為的是選一些吉利討喜的話,主子們聽了心裏頭也是舒坦。
張通有些不解,李順咧著笑:“我這歲數,黃土埋到腰了,要那麽多徒子徒孫的沒什麽用,我只想找個人給我養老。我也不用你改名改姓,就現在這個也好的,只要你心裏拿我當幹爹,我也不會虧待了你。”
張通也沒有猶豫,恭恭敬敬地跪下來,給李順磕了一個頭。
于是,年過半百的李順有了一個十三歲的兒子。
他時常著張通出神。
偶爾也嘬著牙花子,手召張通過來:“猴崽子,你來。”
張通放下掃帚小跑著到李順面前:“幹爹。”
李順喜歡聽這一聲幹爹,熨帖得四肢百骸都覺得舒展,他聽得眼睛都微微瞇起:“好孩子,你說要是我沒進宮,孩子是不是也有你這麽大了?”
這話張通不知道怎麽答,李順也沒指他回答。他們一老一小坐在一起,看著噴薄的紅日一點點西沉下去。
秋風瑟瑟,黃葉卷地。
“要是沒進宮啊……”李順的目飄得很遠,“我應該在當個教書匠吧。”
李順原本是宦人家出,昔年家道中落,他被賣為奴,宮時已經十五六歲了。這位昔年讀書識字的年輕公子,如今宮三十多年,最的就是一口地瓜燒。這酒太烈,不好口,但勝在便宜。
李順喝了幾杯,也願意給張通講一講過去的事,講他有多恨那些在朝為的貪污吏,講他年輕時如何躊躇滿志,講那次淨是何等慘痛,險些奪去他的命。說到最後,李順苦笑著說:“這就是咱們的命,活該一輩子如此。”
張通在一旁聽著,心中很是茫然。
因為他很會想到以後。
李順看著他懵懂的眼睛,低聲說:“我原本,也是有一位要親的青梅竹馬的。”
見張通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神,李順便繼續講了下去。
“我原本不李順,這個名字是宮裏人給我後改的,至于我原本什麽,不提也罷。”
“和我門第相當,我們見過一面,卻沒有機會說上一句話。那是個春天,穿著鵝黃的衫子,帶著一對黃玉做的耳環,跟在祖母後遠遠地了我一眼。”哪怕過了三四十年,李順依然記得那個場面,眼神微,“像是一枝白茶花。”
“然後祖母對著我打趣,說要把嫁給我。”話停在這,剛好是個郎有妾有意的佳話。
“後來呢?”這話口而出,張通隨即便後悔了,“我……”
李順輕輕搖了搖手:“後來我們全家下獄,托人給我送了點銀兩,我怕牽連,本不敢收。能做到這個份上,我已經對千恩萬謝了。哪裏再敢貪圖太多呢?”
一壺地瓜燒見了底,張通起去給燈添油。
外面朔風拍打著窗戶紙,嘩啦啦的一聲又一聲,像是在磨著人的骨頭,葉子落了一地,只怕明早起來又要掃地了。
日子應該會周而複始,像每一個今天那樣,一不變的過下去。
後,李順喝完了最後一滴酒,高聲對著張通的背影說:“聽著,無論如何都不要和前朝那群大臣們沾上關系,他們看似磊落坦,其實和蛆蟲沒有區別,不過是一群冠禽罷了!”
“他們口口聲聲罵我們是閹豎,他們又何嘗比我更高尚?”
張通知道李順喝醉了,所以并不接話,只是扶著他,想要送他到床上去。李順卻抓著他的胳膊不松開:“張通,你向幹爹起誓,這輩子都不會和那群人混在一起。”
張通垂下眼:“是,兒子向您起誓。”
李順松了口氣,口中喃喃:“好,好……”
他帶著一酒氣睡著了,夢中屢次喃喃,不知在說什麽。
而張通走出門,著未央宮高大巍峨的宮闕樓頂,久久不能回神。
這些年裏,李順從牙裏攢下了一些錢,為的是等告老之後,能給自己在京城裏買個小宅子容,頤養天年。每旬休假之日,他總會出宮去外頭看房子。
一連折騰了幾個月,最終定下了一宅子。李順上張通和自己一道去找牙人付定錢。
張通出宮的機會,出了宮門後忍不住地四下張,看什麽都覺得分外新鮮。
這套宅子也不過是個再簡單不過的一進院,離最繁華的地段還要走上快一個時辰才到。院子當中種了一棵老槐樹,看著起碼有五十年樹齡了。李順著這棵樹,對著張通道:“我老家的院子裏,也有這麽一棵樹。人啊,到了這個歲數,總是想念舊。”
張通知道李順的親人已經都在獄中死了,哪怕回了故鄉,見到的也不過是斷壁殘垣罷了。
李順圍著這棵老槐樹,裏裏外外轉了兩圈,手指輕輕著樹皮上的紋理,終于擡起頭看向牙子:“還能再便宜點嗎?”
牙子早看出他是個太監,面上不顯,上卻是淡淡的:“這套宅子今天已經來了三位老爺來看,您若是嫌貴,不如咱們再看看別的。”
話裏話外只有一個意思,這套宅子本不愁買主。
李順看了看房檐上的青瓦當,又看了看這棵樹:“買吧。只是我手裏的現錢不夠,只怕還要請櫃房過來。”
所謂櫃房,就是放貸的人。
牙子立刻來櫃房的人來。
李順拿來文書通讀,張通百無聊賴地在院子裏閑逛了一圈,院子外面有個賣糖畫的攤子,他便走出去跟著人群一起看熱鬧。
看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張通就聽見院子裏起了爭執。
他走回院子,就聽李順破口大罵:“你們的心肝脾肺都是黑的,我不過只是借一百兩銀子,五年還訖之時竟然要我歸還二百兩?還有沒有王法了?”
聽他這麽說,櫃房的人皮笑不笑:“咱們這定的向來是這個價,您要是嫌利高,不如去找錢莊。”
錢莊這樣的地方,向來是不會放貸給宮裏的太監的。
李順聽完這句話,人像是霜打的茄子。
他攢了大半輩子才攢了一百五十兩,若是想拿五年攢二百兩銀子,簡直是癡人說夢。
“不買了。”李順道。
他拽著張通快步往外走,本不再回頭看這宅子一眼。
後傳來牙子測測的聲音:“就說這太監不是男人,還總想讓人拿他們當個人看。摳摳搜搜也就算了,還偏偏打腫臉充胖子。”
張通聽著心頭火起,回就要理論。
李順拉著他:“算了算了。”
他的目落在自己的鞋面上:“宮裏本就不許咱們在外頭買宅子,鬧大了沒有好果子吃。再說,他們說得又有什麽錯呢……”
李順嘆了口氣:“回吧,回吧。”
“幹爹。”張通他,“我最近也攢了十五兩銀子,可以拿去給您先用著。”
李順聽他說完,拍了他腦袋一下:“幹爹有錢,你這猴崽子。”
一路無話,回到宮之後,李順把自己隨的一百五十兩銀子重新妥帖放好,順便還安了張通幾句:“那宅子也不太好,往後我再看看,等我老了就把你接出來,咱爺倆一起住。”
張通不點頭也不搖頭,李順踢了他一腳:“怎麽?不高興?”
“幹爹。”張通了他一聲,“咱們一輩子都是這個命了嗎?”
李順笑了:“想要人前顯貴,就得人後罪。你比幹爹聰明,以後一定也能比我更出息。”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李順都沒再提起買房置地的事,專心教張通讀書認字。
太監是不許識字的,一來害怕將宮中事傳出去,二來也怕他們書讀得太多胡思想,容易生出些不臣之心。
可張通想識字,他想給父親寫一封信,問問家裏災還嚴不嚴重,銀兩還夠不夠花。李順雖然願意教他認字,但總得夜深人靜時,白天的時候張通總要在僻靜無人悄悄練習,以免自己忘。
只是某一日他閑來無事寫字時被劉常侍抓了個正著。
張通不是死板的人,心眼也活絡,劉常侍步步之下,他也當真是惱了:“尚方令大人你給尚婕妤打一套新家,你橫推豎推,還將花梨木換酸枝木,裏外裏貪了二百七十八兩銀子,不如一并去見了尚方令,橫豎一起死。”
這些事劉常侍無從抵賴,氣得說不出話來。
等劉常侍走了,張通才站在原地嘆了一口氣。這樣的事鬧出來,以後哪怕要習字也得更背著人了,怕只怕李順為了避嫌,不願意再教他。
心裏頭這麽想著,又在原地站了好久。
便聽見一個子的聲音:“喂,你過來。”
宮好多年了,張通從來不敢和宮們說話,這些宮都是良家子,不敢說哪個有了造化便會了主子,也不敢說日後哪個宮放出宮後,又會有什麽樣的前程。
他不敢擡頭,只行禮:“奴才張通,請姑娘安。”
“就是你,來和我過去一趟,我們主子想見你。”這聲音又脆又亮,像是秋日裏剛摘下來的桃子,脆甜的,散發出的水果香。
只是這句話聽得張通頭暈目眩,險些站立不穩。
不由得小心翼翼地試探:“不知姐姐的主子是哪個?”
那宮說:“哪裏這麽多話,你跟我去就是了。”
于是張通只好亦步亦趨地跟在後。
的步子又輕又快,像是一只翩躚的蝴蝶。
那一日,張通跟在卻玉後頭一次見到了大裕的皇後娘娘。高貴雍容,讓人見之難忘。
皇後娘娘說要教他讀書認字,這簡直是從天而降的餡餅。
他惶惶不安,幾次跪下謝恩。
“卻玉,你去給他找件幹淨服,以後晚飯後來椒房殿侍候吧。”
卻玉。
張通也把皇後娘娘邊侍的名字也記在了心裏。
待到夜前,張通正提著桶往值房門口的地上灑水,就聽見了一陣腳步聲。
他知道是誰來了,于是連忙將手中的水桶放下。
“卻玉姐姐。”他小心地了一聲。
時下正值黃昏,稀薄的殘將人照得朦朦朧朧。
卻玉穿著褐紫的衫子,婷婷裊裊。的眼睛又圓又亮,哪怕在這漸漸昏晦的傍晚,也能漾開一細細的。
“這是給你的服。”手裏拿著托盤,緩緩遞到了張通手上。
張通小心接過,有意避開卻玉的之間,以免有所接:“有勞。”
卻玉送完了東西卻不急著走。
的目掠過這兩排值房,又落在張通臉上。
“有幾句話,本不該我多說,但我今日還是要告訴你。”卻玉的語氣平靜,卻又帶著不容拒絕的嚴厲,張通忙低頭:“是。”
“如今要你伺候的人是誰你心裏明白,你當差的地方也不是誰都能去的。既然讓你近伺候,自然有娘娘的用意,但這份用意不是你這個份可以揣測的。好好做你的差事,不能生出半分不臣之心,如若不然,即便是死,也要給你千百種死法。”
張通點頭。
“這件事,管好你的舌頭,不許隨便聲張,也不許做一一毫對娘娘不利的事。”卻玉說完,又看向張通,“你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張通答完話下意識擡起頭,目恰好與卻玉撞在一起。
張通慌忙垂下眼。
卻玉被他這樣子逗笑了:“我很嚇人?”這聲輕笑帶了兩分調侃,聽起來沒有那麽刻板嚴肅,倒多了幾分風靈。
“沒有。”張通小聲答。
“好,既然如此我就先回去了,一會別忘了去見娘娘。”卻玉收起笑臉,踅走了出去。張通擡起頭,著漸漸走遠的背影,又緩緩收回了目。
“張通,張通!”李順隔著一層窗戶他。
張通答應了一聲,一路小跑著來到李順面前。
李順端著茶杯,正往裏面添茶葉:“誰在和你說話?”
張通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撒謊,把白日裏遇見皇後娘娘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順。
張通知道李順的心思,故而說話間格外小心翼翼。李順聽聞之後沉片刻,面雖略有不虞,到底是輕輕點了點頭:“也罷,皇後娘娘那邊倒也是份好前程,你既然得了娘娘的青眼,一定要好好伺候主子,記得了嗎?”
張通知道他的子,小聲說:“我不會和政事有所沾染的。”
這句話說完,李順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你能這麽說,幹爹就沒白教你這麽多年。”
自那日起,張通每幾日都要去椒房殿伺候一番筆墨。
這樣的事本瞞不住,很快就在私下裏傳開了。豔羨的有、妒忌的也有,只是張通不喜歡生事,人也低調,倒也不曾生出什麽事端。
直到執命他跟隨齊楹南下。
他推拒不得,只能應允。
那一日,張通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回值房,李順的房門閉,不管張通如何敲門,李順都不肯再見他一眼。
有平日裏和張通好的小太監來勸他:“李心不好,你別放心上。”
張通輕輕點頭。他從懷中掏出一個沉甸甸的荷包,輕輕放在李順的門口:“幹爹,我要和陛下南下一趟,這些錢是我這些年的一些積攢。若是有個什麽不測,就當作孝敬您了。”
房門裏依舊沒有半分聲音傳出來。
張通走回到自己的值房裏,合躺下。輾轉良久,只在天明前淺淺睡了半個多時辰。
至于他給李順的那一包銀子,不知何時又重新出現在了他隨的包裹裏,除了他原本的錢之外,還另外又添了二十兩。
沉甸甸的,幾乎人拿不住。
這一遭南下,并不算太平。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暗殺,讓人連歇的時間都沒有。
這日在館驛裏,齊楹才洗淨了頭發,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窗邊,聽到張通的腳步聲,齊楹輕輕擡起頭:“你張通。”
“是。”張通知道齊楹看不見,仍舊跪下來。
齊楹笑了一下:“現在不是在未央宮,你不用行禮。”
“你來,也不是為了旁的事。”齊楹莞爾,“你是皇後派來的人,旁的事你若願意說給,我是沒有意見的。這是這一路刀劍影,還請你替我瞞著。”
齊楹輕擡手掌:“你與我,擊掌盟誓。”
不是命令,也不是強迫。齊楹說話的語氣宛若一陣淡淡的風。
張通竟在此刻生出了一恍惚,恍惚他不是那個被人指著鼻子喝罵的閹狗,而是一個堂堂正正,可以站在下面的人。
張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在陛下邊,可也知道自己是皇後娘娘為陛下選的人,自己除了激與衷心,沒有任何能報答這份恩的東西。這幾天,他想了很多東西,想到了李順對他的教導,也想到了這些年來,自己對于未來的憂慮與惶恐不安,面對著齊楹的臉,他終于還是卑微又怯懦的,輕輕擡手,與他擊掌。
齊楹的手潔又修長,指骨分明,筋絡凸顯。
而張通的手糙,布滿了老繭,不像是一個十幾歲年該有的手掌。
再次回到長安時,張通上添了很多傷。
回到自己的值房裏,昏睡了兩天兩夜。
再醒來時,只覺得有人在喂他喝水。
張通掙紮著睜開眼,李順正靜靜地坐在他的床邊。
“幹爹。”張通嘶啞著嗓子了他一聲。
李順不點頭也不搖頭,而是著一手指,指向門口:“這兒是陛下送來的賞賜,還有皇後娘娘賞的東西。咱們府監裏都傳開了,說我李老狗的兒子在前得了天大的臉面,從此我也能跟著你一步登天了。不知道有多人要說我命好,有你這麽個知疼知熱的兒子。”
張通聽了這話,哪怕上有傷,依然出一個笑容來:“幹爹……”
可他卻發現,李順眼底有淚。
“可是張通啊,我這當爹的,心疼你吃的這些苦啊。”
這是張通頭一次見李順落淚,過去他喝多了酒總說起從前,從沒有掉過眼淚。張通愣住了,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作答。
李順的手是這樣的糙,他一點點著張通的頭發:“我還一直想著,把你接出宮去,咱爺倆能做個伴,你這樣子,我又怎麽放心得下?”
張通張了張,發覺自己竟也有了幾分哽意。
“張通,過去我的確不贊你做這些事,可如今我也知道你沒得選。既然如此,幹爹也有幾句話要囑咐你,你既然追隨陛下,那你的主子就是陛下,做奴才一定要牢記衷心二字,一旦背主,不單命不保,還有可能一世罵名。”
那一夜,北風吹過層層疊疊的宮牆,李順說了很多過去沒有說過的話。張通覺得自己命好,遇到了這麽多願意對他好的人。
李順走後,一炷香的功夫,有人又敲響了他的門。
張通上的傷痛得厲害,他咳嗽了一聲說:“門沒鎖。”
月照地,一個人輕輕將門推開。
接著朦朧的,張通看清了的五,微微吃了一驚:“是卻玉姐姐嗎?”
卻玉嗯了一聲,手裏拿著一個托盤:“娘娘聽說你了傷,我拿些藥給你。”
張通坐直了子:“已經從醫那裏拿過了。多謝娘娘掛念。”
“這些都是徐太醫自己配的藥,比給你們看病的醫強一些,除了服的,還有外用的。”卻玉將托盤放在他床邊的桌案上,張通對著出一個笑容:“多謝娘娘,多謝卻玉姐姐。”
他有些低熱,臉有些紅,笑容卻還是很明亮的樣子。
卻玉忍不住笑:“你這猴崽子,怎麽老是這樣子。”
張通被的笑晃了眼睛,不痕跡地垂下眼:“姐姐還是別取笑我了。”
“我沒有取笑你。”卻玉在李順坐過的凳子上坐下,“如今你炙手可熱,難免有人背後議論,若是有些話聽得不舒服,且忍一忍,不許在陛下和娘娘面前屈,也不許因為你如今份不同了就與人結仇,主子的心思一時一變,你若是把人全得罪了,日後若不得臉了,又該如何在人前立足?”
卻玉說得都是肺腑之言,張通明白是為了敲打他,點頭:“我都記下了。”
“這些藥,娘娘說你有傷在,可能塗不好,我來幫你。”卻玉神如常,拿起藥走到床邊,“我來幫你解服。”
張通嚇壞了,忙向後躲:“姐姐是伺候主子的人,哪裏能做這等事,不勞姐姐的玉手,我自己來就了。”
在私下裏閑聊時,張通也知道很多太監以被宮伺候過為談資。因為這宮裏頭,宮們的心高,除非是主子們開口,不然絕對不會伺候他們這些下等人。那些小太監們一個個瞇著眼,向他們描述宮們的手有多,上的氣味有多香時,張通的腦子裏總會閃過卻玉的臉。
若有一日,卻玉也稱為這群人討論的對象,張通只會覺得一陣作嘔。
床邊的卻玉輕輕笑:“你不喜歡嗎?”
張通搖頭:“我一個人做這些事都習慣了,姐姐不用替我費心。”
卻玉沒勉強他,重新把藥放回托盤裏。
“那我便回去了。”站起。
張通執意下地來送。
他只穿著單薄的裏,一路送到了門口。
夜風中傳來早春花朵的香氣,卻玉站在朦朧的月下,五像是月宮裏的仙娥。
“替我向皇後娘娘致謝。”他道,“也謝謝卻玉姐姐。”
卻玉輕輕點頭:“回去吧。”
靠在門框邊上,張通看著卻玉漸漸走遠了,月照在上,比什麽都人。
卻玉走到月門前回過,只見張通還靠在門前,見回頭,對著又出一個笑容來。
*
當時間來到永熙十二年時,卻玉依然會想起那個花香浮的春夜。那時張通的量尚未長開,臉上的青與稚藏都藏不住。
而如今,天子與皇後都已經南下到了益州,整座長安城宛若空城。薛氏兄弟把持朝綱,昔年追隨齊楹的大臣們大都收到了屠戮。
張通而今已做到府監監正一職,昨夜卻被人強行帶走,一直到此刻都還沒回來。
卻玉往他的值房去過兩次,心裏仍惴惴不安。
這一回到了李順。
李順見過卻玉好幾次,一來二去也識了。
“張通還沒回來嗎?”卻玉輕聲問。
李順搖頭:“不曾。”一面說一面走進張通的值房裏。卻玉跟著他,看著李順將地上的箱子打開,翻找張通的。
“那你這是在做什麽?”
李順嘆了口氣:“卻玉姑娘,聽我一言,這幾日先不要來了。”
“是出了什麽事?”
李順又不說話了。
卻玉去搶他手裏的東西:“你憑什麽張通的東西?”
李順像是聽到了什麽笑話:“我是他爹,我憑什麽不能?你又是他什麽人,在這和我論高下?”
卻玉哽了一下:“我……我是……”
李順笑了一下:“我知道你們倆私下裏關系好,他過去桌上隔三差五擺著的點心,我不是沒見過。可你看,你連自己是什麽份都不敢認,現在這個時候,自然是越撇清關系越好。”
卻玉盯著他的眼睛:“張通出事了?”
李順嗨了一聲:“也不是什麽大事,過幾日就好了。”
說罷,又要往外走。
卻玉攔著他:“你把話說清楚,張通他到底怎麽了?”
李順拿眼睛掃了一番:“姑娘,我李順不妨把話跟你說清楚,這不是什麽面的事,說出來丟他的臉,也髒你的耳朵,我勸你別問那麽多。他如今再得臉,也是個閹人,離不開這未央宮半步,姑娘你不一樣,你是清白又面的人。”
“過去,我不贊你們倆的事,但也從不攔著你們來往。如今我把話說明了,你們倆不合適。長安現在這麽,張通他不知道哪天腦袋就落地了,到那時能給他收的也只有我一個,你和他繼續來往下去,對他對你都不好。”
這一席話說得卻玉臉上微燙:“我與他……不是你想的那樣。”
李順皮笑不笑:“我半輩子活過來,什麽沒見過,姑娘你回去吧。”
卻玉咬了咬牙:“我不走,要走也得是張通趕我走才行。”
“你這丫頭。”李順咬牙,“那我說了,你可別膈應。”
見卻玉點頭,李順才繼續說:“太監每年都要驗,若那長得不好,就得重挨一刀。只是這好與不好,全憑驗那人一個人說了算,他若是想修理你……”
點到即止。
卻玉難以置信地瞪大了雙眼:“你是說張通……”
李順既不點頭,也不搖頭。
卻玉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一路走到蠶室的。
手裏拿著張通的裳,指甲一直進了裏。
李順打開門,張通醒著躺在草席上,卻沒回頭,啞著嗓子喊了一聲幹爹。
李順把手裏的食盒遞給卻玉,卻玉便一步步走了進去。
在張通邊跪下,輕輕了他的臉。
張通睜開眼,緩緩對焦在的臉上。
一時間,氣翻湧。
“李順!”他惱了,“這是怎麽回事?”
張通和過去不一樣了,人更清瘦些,皮也帶著一種不見天日的白。
“是我自己要來的。”卻玉小聲答。
張通上蓋著毯子,房間裏又冷,卻玉眼裏含著淚,小聲問他:“疼嗎?”
張通面泛紅,不知是因為疼還是因為,他將聲音得很低:“你知不知道這是什麽地方?趁著沒被人發覺,還不快走!”
“憑什麽李順能來,我就不能來?”卻玉的眼睛圓圓的像是瑪瑙一樣亮,“出了事,又憑什麽你只告訴李順,就不告訴我?”
張通閉了閉眼,嗓音喑啞:“卻玉,我是個閹人。”
“我知道。”
“薛氏兄弟想要致我于死地,我不能再讓你搭上一條命。”他不願睜眼看,語氣平淡,“快走,聽話。”
卻玉拉著他的手不肯松:“張通,我不會留你一個人的。咱們都是從永熙年間就認識的人,整個宮裏,我也唯獨和你認識得最久,不論你說什麽自厭自棄的話,我都不會再聽。張通,讓我留下陪你,好嗎?”
張通緩緩睜開眼,他的眼仁,倒映著卻玉的臉。
他就這般靜靜地看了很久,然後出一個淡淡的笑:“昨夜,我夢到了好多年前,才認識你的時候。我那時整日裏想著,這個姐姐好大的氣勢,哪裏想到今時今日,能有這般同你說話的時候。”
“卻玉姐姐,咱們的關系不一般,我心裏頭明白。只是再明白,也只能裝作不明白。每次想到你時,我都盼著,若我不是個閹人該多好,若我能堂堂正正地同你說話該多好。可若真如此,我又哪裏有機會能認得你。由此可見,不完滿的才是命運。”
“長安得很,我心裏也怕得很。不是怕我自己的命運,而是怕耽擱了你。我這些年掌管著府監,私下裏也有不存餘己,我怕等我死了,這筆錢也要被抄檢,不如你先替我收著,替我寄給家裏人,行嗎?”
卻玉流著淚搖頭,張通卻緩緩對著出手:“算我求你這回,行不行?”
張通笑:“答應我,姐姐。”
這聲姐姐的又輕又,聽得人腸百轉。
卻玉咬著,終于點了點頭。
張通松了口氣:“一會兒趕回去,別在這兒待著。若你出了事,就再沒人能幫我給家裏寄東西了。”
卻玉終于站起:“你好好保重。”
張通閉著眼笑:“別再來了。”
卻玉吸著鼻子走到門口,張通輕聲說:“把眼淚。”
卻玉拿袖子掉眼淚,飛快地走了出去。來到張通的值房,按照他說的位置,從一本舊書裏翻出了一個信封,裏頭有不銀票,還有一張字條,上頭寫著一行字。
【府監西側值房的八寶格後面是暗道,你拿著錢從這裏出城吧。】
沒有留落款,也沒有寫紙條是留給誰的。
卻玉捂著,不敢落淚。
片刻後,把信封裏的銀票和字條折好,收進了袖子裏,若無其事地走了出去。
三日後,張通的值房果然被抄了,所有的東西都被翻了個底朝天。
據說是有人供出他通敵,想要去找他的罪證。
那幾日,卻玉心急如焚,私下裏去找過一次李順,卻發現他也不知去向。
一連過了七八日,卻玉聽說要在東司馬門外將叛徒斬首示衆,幾乎站立不穩。猶豫了幾次,還是決定去宮門口看上一眼。
沒料到被捆在木樁上待斬的人竟是李順。
隔著人群,李順看到了卻玉,不痕跡地對著微微搖頭。
李順是在為張通頂罪。
想到這一重,卻玉的眼淚便止不住地流下來。
縱然李順有千百個厭惡這裏的理由,卻還是願意為了張通而死。
鮮流淌在黃土上,漸漸滲進了土壤深。
卻玉無法為他收,只能任由其曝于野。
就在李順死後的第三天,益州傳來消息,齊楹已經帶兵攻了函谷關,很快將會重回長安。
張通被放出來時,人瘦得相。
想來早已得知李順的死訊,故而只肯著白。
卻玉守在亭部外迎他。
見第一眼,張通站定了子,語氣很輕:“卻玉姐姐。”
卻玉上前去拉他的手,張通退後半步,將手藏在後。
“你為何不肯?”卻玉問他。
張通用只他們兩人能聽到的話輕聲說:“有李順作例,你還不怕嗎?”
“陛下要回來了。”卻玉對著他的目不閃不避,“再不會有人能欺負我了。”
張通不說話,卻玉執意上前一步,將他的手握在掌心裏:“張通,你別那麽懦弱。”
張通輕輕垂下眼,看著他們握在一起的手,眼尾泛起一不易察覺的紅。
(番外完)
【作者有話說】
欠了大家好久的番外,終于寫完了!
這一篇番外主要是為了填補一些張通卻玉間的空白,關于他們的故事,大家還可以再重看一下84章結尾部分。
至此,這篇文章就徹底完結啦,下本書開《在長安》和《聽見星辰》
《在長安》有可能會換梗,我一直是冷門cp好者(捂臉)
《聽見星辰》這本書其實是我簽約jj之前寫的,我最近翻出來重看了一遍,還是覺好喜歡這個梗,所以求大家收藏一下,給我一個能寫它的機會!
三次元一直有事,這本書拖到今天才正式完結,非常的抱歉,評論區會掉落紅包給大家。
謝大家的鼓勵,咱們下本再見啦!
88nbsp;nbsp; 張通amp;卻玉
◎戲篇幅不多,大家酌訂閱~◎
淨之後的好幾年時間裏, 張通依然還能記得父親的臉。
那一夜燭火將盡,只餘下一抹茍延殘的幽,一會兒跳在父親的眼皮上, 一會兒又凋謝在他的眉骨上。
“不宮, 就是死路一條。”他糙的手有些抖,先是了張通的頭發,然後又了他的臉,“你會怪爹爹麽?”
張通懵然不知將要發生什麽, 只輕輕搖頭:“不管發生什麽事, 我都不會怪爹爹。”
只這一句話,聽得他父親老淚縱橫,接連說了三個好字。
那一夜,油燈的影、破敗的房屋、呼嘯的北風還有父親流淚泛紅的眼睛, 都深深印刻在了張通的記憶裏。
剛宮時,他還不太理解淨這兩個字意味著什麽。
他年紀小,子活潑又好爭強, 難免與人有口舌之爭, 那些人辯不過他, 就會指著他的下半,出一副鄙夷嫌惡的臉說:“我不和閹狗共事。”
漸漸的,張通終于明白。
所謂淨,只是一層模糊的遮布。
只要提到這兩個字, 他天生便會矮人半截。
府監裏有頭臉的大太監,都會置地娶妻,更有甚者一連納了四五房妾室。為的也并不是解決需要, 更多的是為了證明自己依然是個“男人”。
男人。
張通花了四五年的時間, 都沒有想通, 什麽才是男人。還是真如世人所說,那塊從他中剝離開的,便足以判定他究竟是不是一個男人。
他喜歡思考,也一心向學,宮裏有頭臉的人都認識他,但願意教他讀書識字的人寥寥無幾。有人背地裏譏諷他說一個殘廢竟然想要識字,張通不由反相譏:“我好手好腳,哪裏殘廢了?”
那幾人立刻諱莫如深地笑起來。
這是頭一回,張通氣得臉頰泛紅。
那時張通的活計是負責在湖上撐船,也就是俗稱的黃頭郎。夏天更忙些,到了秋冬之後就清閑下來。一個負責掃院子的老太監住他,說願意教他認字。
張通聞言大喜,馬上想要跪下拜師。
老太監擺手,嘶啞著嗓子:“不是拜師,是拜幹爹。”
老太監姓李,單名一個順字。奴才的名字很多都是進了宮再改的,為的是選一些吉利討喜的話,主子們聽了心裏頭也是舒坦。
張通有些不解,李順咧著笑:“我這歲數,黃土埋到腰了,要那麽多徒子徒孫的沒什麽用,我只想找個人給我養老。我也不用你改名改姓,就現在這個也好的,只要你心裏拿我當幹爹,我也不會虧待了你。”
張通也沒有猶豫,恭恭敬敬地跪下來,給李順磕了一個頭。
于是,年過半百的李順有了一個十三歲的兒子。
他時常著張通出神。
偶爾也嘬著牙花子,手召張通過來:“猴崽子,你來。”
張通放下掃帚小跑著到李順面前:“幹爹。”
李順喜歡聽這一聲幹爹,熨帖得四肢百骸都覺得舒展,他聽得眼睛都微微瞇起:“好孩子,你說要是我沒進宮,孩子是不是也有你這麽大了?”
這話張通不知道怎麽答,李順也沒指他回答。他們一老一小坐在一起,看著噴薄的紅日一點點西沉下去。
秋風瑟瑟,黃葉卷地。
“要是沒進宮啊……”李順的目飄得很遠,“我應該在當個教書匠吧。”
李順原本是宦人家出,昔年家道中落,他被賣為奴,宮時已經十五六歲了。這位昔年讀書識字的年輕公子,如今宮三十多年,最的就是一口地瓜燒。這酒太烈,不好口,但勝在便宜。
李順喝了幾杯,也願意給張通講一講過去的事,講他有多恨那些在朝為的貪污吏,講他年輕時如何躊躇滿志,講那次淨是何等慘痛,險些奪去他的命。說到最後,李順苦笑著說:“這就是咱們的命,活該一輩子如此。”
張通在一旁聽著,心中很是茫然。
因為他很會想到以後。
李順看著他懵懂的眼睛,低聲說:“我原本,也是有一位要親的青梅竹馬的。”
見張通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神,李順便繼續講了下去。
“我原本不李順,這個名字是宮裏人給我後改的,至于我原本什麽,不提也罷。”
“和我門第相當,我們見過一面,卻沒有機會說上一句話。那是個春天,穿著鵝黃的衫子,帶著一對黃玉做的耳環,跟在祖母後遠遠地了我一眼。”哪怕過了三四十年,李順依然記得那個場面,眼神微,“像是一枝白茶花。”
“然後祖母對著我打趣,說要把嫁給我。”話停在這,剛好是個郎有妾有意的佳話。
“後來呢?”這話口而出,張通隨即便後悔了,“我……”
李順輕輕搖了搖手:“後來我們全家下獄,托人給我送了點銀兩,我怕牽連,本不敢收。能做到這個份上,我已經對千恩萬謝了。哪裏再敢貪圖太多呢?”
一壺地瓜燒見了底,張通起去給燈添油。
外面朔風拍打著窗戶紙,嘩啦啦的一聲又一聲,像是在磨著人的骨頭,葉子落了一地,只怕明早起來又要掃地了。
日子應該會周而複始,像每一個今天那樣,一不變的過下去。
後,李順喝完了最後一滴酒,高聲對著張通的背影說:“聽著,無論如何都不要和前朝那群大臣們沾上關系,他們看似磊落坦,其實和蛆蟲沒有區別,不過是一群冠禽罷了!”
“他們口口聲聲罵我們是閹豎,他們又何嘗比我更高尚?”
張通知道李順喝醉了,所以并不接話,只是扶著他,想要送他到床上去。李順卻抓著他的胳膊不松開:“張通,你向幹爹起誓,這輩子都不會和那群人混在一起。”
張通垂下眼:“是,兒子向您起誓。”
李順松了口氣,口中喃喃:“好,好……”
他帶著一酒氣睡著了,夢中屢次喃喃,不知在說什麽。
而張通走出門,著未央宮高大巍峨的宮闕樓頂,久久不能回神。
這些年裏,李順從牙裏攢下了一些錢,為的是等告老之後,能給自己在京城裏買個小宅子容,頤養天年。每旬休假之日,他總會出宮去外頭看房子。
一連折騰了幾個月,最終定下了一宅子。李順上張通和自己一道去找牙人付定錢。
張通出宮的機會,出了宮門後忍不住地四下張,看什麽都覺得分外新鮮。
這套宅子也不過是個再簡單不過的一進院,離最繁華的地段還要走上快一個時辰才到。院子當中種了一棵老槐樹,看著起碼有五十年樹齡了。李順著這棵樹,對著張通道:“我老家的院子裏,也有這麽一棵樹。人啊,到了這個歲數,總是想念舊。”
張通知道李順的親人已經都在獄中死了,哪怕回了故鄉,見到的也不過是斷壁殘垣罷了。
李順圍著這棵老槐樹,裏裏外外轉了兩圈,手指輕輕著樹皮上的紋理,終于擡起頭看向牙子:“還能再便宜點嗎?”
牙子早看出他是個太監,面上不顯,上卻是淡淡的:“這套宅子今天已經來了三位老爺來看,您若是嫌貴,不如咱們再看看別的。”
話裏話外只有一個意思,這套宅子本不愁買主。
李順看了看房檐上的青瓦當,又看了看這棵樹:“買吧。只是我手裏的現錢不夠,只怕還要請櫃房過來。”
所謂櫃房,就是放貸的人。
牙子立刻來櫃房的人來。
李順拿來文書通讀,張通百無聊賴地在院子裏閑逛了一圈,院子外面有個賣糖畫的攤子,他便走出去跟著人群一起看熱鬧。
看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張通就聽見院子裏起了爭執。
他走回院子,就聽李順破口大罵:“你們的心肝脾肺都是黑的,我不過只是借一百兩銀子,五年還訖之時竟然要我歸還二百兩?還有沒有王法了?”
聽他這麽說,櫃房的人皮笑不笑:“咱們這定的向來是這個價,您要是嫌利高,不如去找錢莊。”
錢莊這樣的地方,向來是不會放貸給宮裏的太監的。
李順聽完這句話,人像是霜打的茄子。
他攢了大半輩子才攢了一百五十兩,若是想拿五年攢二百兩銀子,簡直是癡人說夢。
“不買了。”李順道。
他拽著張通快步往外走,本不再回頭看這宅子一眼。
後傳來牙子測測的聲音:“就說這太監不是男人,還總想讓人拿他們當個人看。摳摳搜搜也就算了,還偏偏打腫臉充胖子。”
張通聽著心頭火起,回就要理論。
李順拉著他:“算了算了。”
他的目落在自己的鞋面上:“宮裏本就不許咱們在外頭買宅子,鬧大了沒有好果子吃。再說,他們說得又有什麽錯呢……”
李順嘆了口氣:“回吧,回吧。”
“幹爹。”張通他,“我最近也攢了十五兩銀子,可以拿去給您先用著。”
李順聽他說完,拍了他腦袋一下:“幹爹有錢,你這猴崽子。”
一路無話,回到宮之後,李順把自己隨的一百五十兩銀子重新妥帖放好,順便還安了張通幾句:“那宅子也不太好,往後我再看看,等我老了就把你接出來,咱爺倆一起住。”
張通不點頭也不搖頭,李順踢了他一腳:“怎麽?不高興?”
“幹爹。”張通了他一聲,“咱們一輩子都是這個命了嗎?”
李順笑了:“想要人前顯貴,就得人後罪。你比幹爹聰明,以後一定也能比我更出息。”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李順都沒再提起買房置地的事,專心教張通讀書認字。
太監是不許識字的,一來害怕將宮中事傳出去,二來也怕他們書讀得太多胡思想,容易生出些不臣之心。
可張通想識字,他想給父親寫一封信,問問家裏災還嚴不嚴重,銀兩還夠不夠花。李順雖然願意教他認字,但總得夜深人靜時,白天的時候張通總要在僻靜無人悄悄練習,以免自己忘。
只是某一日他閑來無事寫字時被劉常侍抓了個正著。
張通不是死板的人,心眼也活絡,劉常侍步步之下,他也當真是惱了:“尚方令大人你給尚婕妤打一套新家,你橫推豎推,還將花梨木換酸枝木,裏外裏貪了二百七十八兩銀子,不如一并去見了尚方令,橫豎一起死。”
這些事劉常侍無從抵賴,氣得說不出話來。
等劉常侍走了,張通才站在原地嘆了一口氣。這樣的事鬧出來,以後哪怕要習字也得更背著人了,怕只怕李順為了避嫌,不願意再教他。
心裏頭這麽想著,又在原地站了好久。
便聽見一個子的聲音:“喂,你過來。”
宮好多年了,張通從來不敢和宮們說話,這些宮都是良家子,不敢說哪個有了造化便會了主子,也不敢說日後哪個宮放出宮後,又會有什麽樣的前程。
他不敢擡頭,只行禮:“奴才張通,請姑娘安。”
“就是你,來和我過去一趟,我們主子想見你。”這聲音又脆又亮,像是秋日裏剛摘下來的桃子,脆甜的,散發出的水果香。
只是這句話聽得張通頭暈目眩,險些站立不穩。
不由得小心翼翼地試探:“不知姐姐的主子是哪個?”
那宮說:“哪裏這麽多話,你跟我去就是了。”
于是張通只好亦步亦趨地跟在後。
的步子又輕又快,像是一只翩躚的蝴蝶。
那一日,張通跟在卻玉後頭一次見到了大裕的皇後娘娘。高貴雍容,讓人見之難忘。
皇後娘娘說要教他讀書認字,這簡直是從天而降的餡餅。
他惶惶不安,幾次跪下謝恩。
“卻玉,你去給他找件幹淨服,以後晚飯後來椒房殿侍候吧。”
卻玉。
張通也把皇後娘娘邊侍的名字也記在了心裏。
待到夜前,張通正提著桶往值房門口的地上灑水,就聽見了一陣腳步聲。
他知道是誰來了,于是連忙將手中的水桶放下。
“卻玉姐姐。”他小心地了一聲。
時下正值黃昏,稀薄的殘將人照得朦朦朧朧。
卻玉穿著褐紫的衫子,婷婷裊裊。的眼睛又圓又亮,哪怕在這漸漸昏晦的傍晚,也能漾開一細細的。
“這是給你的服。”手裏拿著托盤,緩緩遞到了張通手上。
張通小心接過,有意避開卻玉的之間,以免有所接:“有勞。”
卻玉送完了東西卻不急著走。
的目掠過這兩排值房,又落在張通臉上。
“有幾句話,本不該我多說,但我今日還是要告訴你。”卻玉的語氣平靜,卻又帶著不容拒絕的嚴厲,張通忙低頭:“是。”
“如今要你伺候的人是誰你心裏明白,你當差的地方也不是誰都能去的。既然讓你近伺候,自然有娘娘的用意,但這份用意不是你這個份可以揣測的。好好做你的差事,不能生出半分不臣之心,如若不然,即便是死,也要給你千百種死法。”
張通點頭。
“這件事,管好你的舌頭,不許隨便聲張,也不許做一一毫對娘娘不利的事。”卻玉說完,又看向張通,“你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張通答完話下意識擡起頭,目恰好與卻玉撞在一起。
張通慌忙垂下眼。
卻玉被他這樣子逗笑了:“我很嚇人?”這聲輕笑帶了兩分調侃,聽起來沒有那麽刻板嚴肅,倒多了幾分風靈。
“沒有。”張通小聲答。
“好,既然如此我就先回去了,一會別忘了去見娘娘。”卻玉收起笑臉,踅走了出去。張通擡起頭,著漸漸走遠的背影,又緩緩收回了目。
“張通,張通!”李順隔著一層窗戶他。
張通答應了一聲,一路小跑著來到李順面前。
李順端著茶杯,正往裏面添茶葉:“誰在和你說話?”
張通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撒謊,把白日裏遇見皇後娘娘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順。
張通知道李順的心思,故而說話間格外小心翼翼。李順聽聞之後沉片刻,面雖略有不虞,到底是輕輕點了點頭:“也罷,皇後娘娘那邊倒也是份好前程,你既然得了娘娘的青眼,一定要好好伺候主子,記得了嗎?”
張通知道他的子,小聲說:“我不會和政事有所沾染的。”
這句話說完,李順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你能這麽說,幹爹就沒白教你這麽多年。”
自那日起,張通每幾日都要去椒房殿伺候一番筆墨。
這樣的事本瞞不住,很快就在私下裏傳開了。豔羨的有、妒忌的也有,只是張通不喜歡生事,人也低調,倒也不曾生出什麽事端。
直到執命他跟隨齊楹南下。
他推拒不得,只能應允。
那一日,張通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回值房,李順的房門閉,不管張通如何敲門,李順都不肯再見他一眼。
有平日裏和張通好的小太監來勸他:“李心不好,你別放心上。”
張通輕輕點頭。他從懷中掏出一個沉甸甸的荷包,輕輕放在李順的門口:“幹爹,我要和陛下南下一趟,這些錢是我這些年的一些積攢。若是有個什麽不測,就當作孝敬您了。”
房門裏依舊沒有半分聲音傳出來。
張通走回到自己的值房裏,合躺下。輾轉良久,只在天明前淺淺睡了半個多時辰。
至于他給李順的那一包銀子,不知何時又重新出現在了他隨的包裹裏,除了他原本的錢之外,還另外又添了二十兩。
沉甸甸的,幾乎人拿不住。
這一遭南下,并不算太平。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暗殺,讓人連歇的時間都沒有。
這日在館驛裏,齊楹才洗淨了頭發,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窗邊,聽到張通的腳步聲,齊楹輕輕擡起頭:“你張通。”
“是。”張通知道齊楹看不見,仍舊跪下來。
齊楹笑了一下:“現在不是在未央宮,你不用行禮。”
“你來,也不是為了旁的事。”齊楹莞爾,“你是皇後派來的人,旁的事你若願意說給,我是沒有意見的。這是這一路刀劍影,還請你替我瞞著。”
齊楹輕擡手掌:“你與我,擊掌盟誓。”
不是命令,也不是強迫。齊楹說話的語氣宛若一陣淡淡的風。
張通竟在此刻生出了一恍惚,恍惚他不是那個被人指著鼻子喝罵的閹狗,而是一個堂堂正正,可以站在下面的人。
張通從沒想過自己會跟在陛下邊,可也知道自己是皇後娘娘為陛下選的人,自己除了激與衷心,沒有任何能報答這份恩的東西。這幾天,他想了很多東西,想到了李順對他的教導,也想到了這些年來,自己對于未來的憂慮與惶恐不安,面對著齊楹的臉,他終于還是卑微又怯懦的,輕輕擡手,與他擊掌。
齊楹的手潔又修長,指骨分明,筋絡凸顯。
而張通的手糙,布滿了老繭,不像是一個十幾歲年該有的手掌。
再次回到長安時,張通上添了很多傷。
回到自己的值房裏,昏睡了兩天兩夜。
再醒來時,只覺得有人在喂他喝水。
張通掙紮著睜開眼,李順正靜靜地坐在他的床邊。
“幹爹。”張通嘶啞著嗓子了他一聲。
李順不點頭也不搖頭,而是著一手指,指向門口:“這兒是陛下送來的賞賜,還有皇後娘娘賞的東西。咱們府監裏都傳開了,說我李老狗的兒子在前得了天大的臉面,從此我也能跟著你一步登天了。不知道有多人要說我命好,有你這麽個知疼知熱的兒子。”
張通聽了這話,哪怕上有傷,依然出一個笑容來:“幹爹……”
可他卻發現,李順眼底有淚。
“可是張通啊,我這當爹的,心疼你吃的這些苦啊。”
這是張通頭一次見李順落淚,過去他喝多了酒總說起從前,從沒有掉過眼淚。張通愣住了,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作答。
李順的手是這樣的糙,他一點點著張通的頭發:“我還一直想著,把你接出宮去,咱爺倆能做個伴,你這樣子,我又怎麽放心得下?”
張通張了張,發覺自己竟也有了幾分哽意。
“張通,過去我的確不贊你做這些事,可如今我也知道你沒得選。既然如此,幹爹也有幾句話要囑咐你,你既然追隨陛下,那你的主子就是陛下,做奴才一定要牢記衷心二字,一旦背主,不單命不保,還有可能一世罵名。”
那一夜,北風吹過層層疊疊的宮牆,李順說了很多過去沒有說過的話。張通覺得自己命好,遇到了這麽多願意對他好的人。
李順走後,一炷香的功夫,有人又敲響了他的門。
張通上的傷痛得厲害,他咳嗽了一聲說:“門沒鎖。”
月照地,一個人輕輕將門推開。
接著朦朧的,張通看清了的五,微微吃了一驚:“是卻玉姐姐嗎?”
卻玉嗯了一聲,手裏拿著一個托盤:“娘娘聽說你了傷,我拿些藥給你。”
張通坐直了子:“已經從醫那裏拿過了。多謝娘娘掛念。”
“這些都是徐太醫自己配的藥,比給你們看病的醫強一些,除了服的,還有外用的。”卻玉將托盤放在他床邊的桌案上,張通對著出一個笑容:“多謝娘娘,多謝卻玉姐姐。”
他有些低熱,臉有些紅,笑容卻還是很明亮的樣子。
卻玉忍不住笑:“你這猴崽子,怎麽老是這樣子。”
張通被的笑晃了眼睛,不痕跡地垂下眼:“姐姐還是別取笑我了。”
“我沒有取笑你。”卻玉在李順坐過的凳子上坐下,“如今你炙手可熱,難免有人背後議論,若是有些話聽得不舒服,且忍一忍,不許在陛下和娘娘面前屈,也不許因為你如今份不同了就與人結仇,主子的心思一時一變,你若是把人全得罪了,日後若不得臉了,又該如何在人前立足?”
卻玉說得都是肺腑之言,張通明白是為了敲打他,點頭:“我都記下了。”
“這些藥,娘娘說你有傷在,可能塗不好,我來幫你。”卻玉神如常,拿起藥走到床邊,“我來幫你解服。”
張通嚇壞了,忙向後躲:“姐姐是伺候主子的人,哪裏能做這等事,不勞姐姐的玉手,我自己來就了。”
在私下裏閑聊時,張通也知道很多太監以被宮伺候過為談資。因為這宮裏頭,宮們的心高,除非是主子們開口,不然絕對不會伺候他們這些下等人。那些小太監們一個個瞇著眼,向他們描述宮們的手有多,上的氣味有多香時,張通的腦子裏總會閃過卻玉的臉。
若有一日,卻玉也稱為這群人討論的對象,張通只會覺得一陣作嘔。
床邊的卻玉輕輕笑:“你不喜歡嗎?”
張通搖頭:“我一個人做這些事都習慣了,姐姐不用替我費心。”
卻玉沒勉強他,重新把藥放回托盤裏。
“那我便回去了。”站起。
張通執意下地來送。
他只穿著單薄的裏,一路送到了門口。
夜風中傳來早春花朵的香氣,卻玉站在朦朧的月下,五像是月宮裏的仙娥。
“替我向皇後娘娘致謝。”他道,“也謝謝卻玉姐姐。”
卻玉輕輕點頭:“回去吧。”
靠在門框邊上,張通看著卻玉漸漸走遠了,月照在上,比什麽都人。
卻玉走到月門前回過,只見張通還靠在門前,見回頭,對著又出一個笑容來。
*
當時間來到永熙十二年時,卻玉依然會想起那個花香浮的春夜。那時張通的量尚未長開,臉上的青與稚藏都藏不住。
而如今,天子與皇後都已經南下到了益州,整座長安城宛若空城。薛氏兄弟把持朝綱,昔年追隨齊楹的大臣們大都收到了屠戮。
張通而今已做到府監監正一職,昨夜卻被人強行帶走,一直到此刻都還沒回來。
卻玉往他的值房去過兩次,心裏仍惴惴不安。
這一回到了李順。
李順見過卻玉好幾次,一來二去也識了。
“張通還沒回來嗎?”卻玉輕聲問。
李順搖頭:“不曾。”一面說一面走進張通的值房裏。卻玉跟著他,看著李順將地上的箱子打開,翻找張通的。
“那你這是在做什麽?”
李順嘆了口氣:“卻玉姑娘,聽我一言,這幾日先不要來了。”
“是出了什麽事?”
李順又不說話了。
卻玉去搶他手裏的東西:“你憑什麽張通的東西?”
李順像是聽到了什麽笑話:“我是他爹,我憑什麽不能?你又是他什麽人,在這和我論高下?”
卻玉哽了一下:“我……我是……”
李順笑了一下:“我知道你們倆私下裏關系好,他過去桌上隔三差五擺著的點心,我不是沒見過。可你看,你連自己是什麽份都不敢認,現在這個時候,自然是越撇清關系越好。”
卻玉盯著他的眼睛:“張通出事了?”
李順嗨了一聲:“也不是什麽大事,過幾日就好了。”
說罷,又要往外走。
卻玉攔著他:“你把話說清楚,張通他到底怎麽了?”
李順拿眼睛掃了一番:“姑娘,我李順不妨把話跟你說清楚,這不是什麽面的事,說出來丟他的臉,也髒你的耳朵,我勸你別問那麽多。他如今再得臉,也是個閹人,離不開這未央宮半步,姑娘你不一樣,你是清白又面的人。”
“過去,我不贊你們倆的事,但也從不攔著你們來往。如今我把話說明了,你們倆不合適。長安現在這麽,張通他不知道哪天腦袋就落地了,到那時能給他收的也只有我一個,你和他繼續來往下去,對他對你都不好。”
這一席話說得卻玉臉上微燙:“我與他……不是你想的那樣。”
李順皮笑不笑:“我半輩子活過來,什麽沒見過,姑娘你回去吧。”
卻玉咬了咬牙:“我不走,要走也得是張通趕我走才行。”
“你這丫頭。”李順咬牙,“那我說了,你可別膈應。”
見卻玉點頭,李順才繼續說:“太監每年都要驗,若那長得不好,就得重挨一刀。只是這好與不好,全憑驗那人一個人說了算,他若是想修理你……”
點到即止。
卻玉難以置信地瞪大了雙眼:“你是說張通……”
李順既不點頭,也不搖頭。
卻玉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一路走到蠶室的。
手裏拿著張通的裳,指甲一直進了裏。
李順打開門,張通醒著躺在草席上,卻沒回頭,啞著嗓子喊了一聲幹爹。
李順把手裏的食盒遞給卻玉,卻玉便一步步走了進去。
在張通邊跪下,輕輕了他的臉。
張通睜開眼,緩緩對焦在的臉上。
一時間,氣翻湧。
“李順!”他惱了,“這是怎麽回事?”
張通和過去不一樣了,人更清瘦些,皮也帶著一種不見天日的白。
“是我自己要來的。”卻玉小聲答。
張通上蓋著毯子,房間裏又冷,卻玉眼裏含著淚,小聲問他:“疼嗎?”
張通面泛紅,不知是因為疼還是因為,他將聲音得很低:“你知不知道這是什麽地方?趁著沒被人發覺,還不快走!”
“憑什麽李順能來,我就不能來?”卻玉的眼睛圓圓的像是瑪瑙一樣亮,“出了事,又憑什麽你只告訴李順,就不告訴我?”
張通閉了閉眼,嗓音喑啞:“卻玉,我是個閹人。”
“我知道。”
“薛氏兄弟想要致我于死地,我不能再讓你搭上一條命。”他不願睜眼看,語氣平淡,“快走,聽話。”
卻玉拉著他的手不肯松:“張通,我不會留你一個人的。咱們都是從永熙年間就認識的人,整個宮裏,我也唯獨和你認識得最久,不論你說什麽自厭自棄的話,我都不會再聽。張通,讓我留下陪你,好嗎?”
張通緩緩睜開眼,他的眼仁,倒映著卻玉的臉。
他就這般靜靜地看了很久,然後出一個淡淡的笑:“昨夜,我夢到了好多年前,才認識你的時候。我那時整日裏想著,這個姐姐好大的氣勢,哪裏想到今時今日,能有這般同你說話的時候。”
“卻玉姐姐,咱們的關系不一般,我心裏頭明白。只是再明白,也只能裝作不明白。每次想到你時,我都盼著,若我不是個閹人該多好,若我能堂堂正正地同你說話該多好。可若真如此,我又哪裏有機會能認得你。由此可見,不完滿的才是命運。”
“長安得很,我心裏也怕得很。不是怕我自己的命運,而是怕耽擱了你。我這些年掌管著府監,私下裏也有不存餘己,我怕等我死了,這筆錢也要被抄檢,不如你先替我收著,替我寄給家裏人,行嗎?”
卻玉流著淚搖頭,張通卻緩緩對著出手:“算我求你這回,行不行?”
張通笑:“答應我,姐姐。”
這聲姐姐的又輕又,聽得人腸百轉。
卻玉咬著,終于點了點頭。
張通松了口氣:“一會兒趕回去,別在這兒待著。若你出了事,就再沒人能幫我給家裏寄東西了。”
卻玉終于站起:“你好好保重。”
張通閉著眼笑:“別再來了。”
卻玉吸著鼻子走到門口,張通輕聲說:“把眼淚。”
卻玉拿袖子掉眼淚,飛快地走了出去。來到張通的值房,按照他說的位置,從一本舊書裏翻出了一個信封,裏頭有不銀票,還有一張字條,上頭寫著一行字。
【府監西側值房的八寶格後面是暗道,你拿著錢從這裏出城吧。】
沒有留落款,也沒有寫紙條是留給誰的。
卻玉捂著,不敢落淚。
片刻後,把信封裏的銀票和字條折好,收進了袖子裏,若無其事地走了出去。
三日後,張通的值房果然被抄了,所有的東西都被翻了個底朝天。
據說是有人供出他通敵,想要去找他的罪證。
那幾日,卻玉心急如焚,私下裏去找過一次李順,卻發現他也不知去向。
一連過了七八日,卻玉聽說要在東司馬門外將叛徒斬首示衆,幾乎站立不穩。猶豫了幾次,還是決定去宮門口看上一眼。
沒料到被捆在木樁上待斬的人竟是李順。
隔著人群,李順看到了卻玉,不痕跡地對著微微搖頭。
李順是在為張通頂罪。
想到這一重,卻玉的眼淚便止不住地流下來。
縱然李順有千百個厭惡這裏的理由,卻還是願意為了張通而死。
鮮流淌在黃土上,漸漸滲進了土壤深。
卻玉無法為他收,只能任由其曝于野。
就在李順死後的第三天,益州傳來消息,齊楹已經帶兵攻了函谷關,很快將會重回長安。
張通被放出來時,人瘦得相。
想來早已得知李順的死訊,故而只肯著白。
卻玉守在亭部外迎他。
見第一眼,張通站定了子,語氣很輕:“卻玉姐姐。”
卻玉上前去拉他的手,張通退後半步,將手藏在後。
“你為何不肯?”卻玉問他。
張通用只他們兩人能聽到的話輕聲說:“有李順作例,你還不怕嗎?”
“陛下要回來了。”卻玉對著他的目不閃不避,“再不會有人能欺負我了。”
張通不說話,卻玉執意上前一步,將他的手握在掌心裏:“張通,你別那麽懦弱。”
張通輕輕垂下眼,看著他們握在一起的手,眼尾泛起一不易察覺的紅。
(番外完)
【作者有話說】
欠了大家好久的番外,終于寫完了!
這一篇番外主要是為了填補一些張通卻玉間的空白,關于他們的故事,大家還可以再重看一下84章結尾部分。
至此,這篇文章就徹底完結啦,下本書開《在長安》和《聽見星辰》
《在長安》有可能會換梗,我一直是冷門cp好者(捂臉)
《聽見星辰》這本書其實是我簽約jj之前寫的,我最近翻出來重看了一遍,還是覺好喜歡這個梗,所以求大家收藏一下,給我一個能寫它的機會!
三次元一直有事,這本書拖到今天才正式完結,非常的抱歉,評論區會掉落紅包給大家。
謝大家的鼓勵,咱們下本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