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40章

第40章

鋸子很快就被拿了來, 張通在尚方司時本就習慣了和這些玩意打道,三兩下的功夫就把銅鎖鋸了開,他將木門向裏推開, 只聽得年久失修的吱吱呀呀聲伴著簇簇煙塵,空空的長秋塔就展現在了眼前。

接過了張通手中的油燈, 用手護著火苗。

細白的指尖攏在一起,橙黃的火苗跳躍在的掌心裏, 這幅畫面單看著便是極的。

長秋塔裏的空氣都要比外面更冷些,站在門口一陳舊的味道混著黴味飄來, 除了冷外, 還能覺到幾分荒涼。

這樣的地方總得有著香火和人氣才能顯得熱鬧。

齊楹的手輕輕落在執肩上, 用了一分力:“走吧,朕跟著你。”執側過臉, 那雙骨節廓很好看的手就肩膀上, 看似是在借力,其實是在靠來指引方向。

齊楹很久都不用盲杖了, 只要和在一起, 他就喜歡像這樣依靠

依靠。

那個強大得讓人忽視缺陷的男人, 卻總是在面前袒出自己的那一分脆弱。

或是無心,或是有意。

他潛意識裏的放心,已經漸漸融進了他的

出一個弧度。

“你們都不必跟著了。”齊楹不知執心裏在想什麽,依舊正地吩咐張通他們。

一盞燈照亮了這座長秋塔, 牆上畫著彩繪和壁畫,離得太遠看不清上面畫了什麽。

他們沿著木質樓梯緩緩向上,齊楹的手指落在扶手上, 再擡起時掌心落了厚厚一層灰。

這個過程中,齊楹走得很慢, 他在用一種自己的方式,這座塔的一切。從氣味再到覺,甚至是讓人都變得敏銳的黑暗。

走到塔頂,齊楹推開了木質的窗戶,在這裏可以俯瞰整個未央宮,甚至連長安城的街巷都能看出阡陌縱橫的廓。

迎面吹來的風,將二人的袍都吹得鼓起,齊楹的神分外平靜,他的長發被風吹起,吹到執的頸側,有些的。

“執,這還有一封信,你來替朕讀讀。”他從懷中取出一個信封,緩緩遞給執

上面寫了陛下親啓四個字,落款就是尚存。

封口都沒有拆,只是已經被挲地有些模糊,想來是在齊楹手中拿了良久。

“你先看看,再決定要不要讀給朕聽。”齊楹靠著牆壁,慘白的照進來,他的臉頰明昧織。

將信紙拆開,上面只有簡短的兩行字。

善者善終,惡有惡歸。

決意赴死,切勿悲傷。

猶豫了片刻,還是將信上的容讀給了齊楹。

齊楹沒說什麽,只是將信收回來,重新放回到了懷裏。

“和朕想得差不多。”他的聲音卻是很平靜。

“大長公主會知道嗎?”執問。

“不會。”齊楹的聲音自寂靜傳來,“赤城離并州太遠了,而且朕也不會讓知道。”

他對著執出手,與十指握,他們并肩站在窗前,執仰起頭,只能看見天際翻卷著的白雲和群山婀娜的廓。

湛藍的天,白的雲,在這冰冷又沉的長秋塔上,隔著一道軒窗,像是一幅靜謐的圖畫。

可以想象到的是,昔年先帝與孝寧皇後站在這裏,看到的也會是和所見到的一般無二的景象。

“并州是不可能打下來的。”這是齊楹下的定論,“不論是誰,尚存還是薛伯彥,都是白費功夫。”

“那怎麽辦?”執憂心忡忡,“咱們會輸嗎?”

齊楹笑:“你怕嗎?”

點頭:“臣妾害怕會輸。”

木質的牆壁上刷了一層泥土,黃褐的伴著彩繪的牆畫,對照著窗外彩如此鮮明清晰的遠景,齊楹輕輕從背後將執抱在懷裏。

“不要怕。”他的下落在發頂,“就算輸,也不會輸得太糟。”

著齊楹腔的震,片刻之後,執低道:“陛下心裏難過嗎?”

尚存的死,以及太多難以完的事。

他聽罷沉沉一笑:“很多事,朕來不及難過。”

怎麽會不難過呢,尚存的死訊傳來時,他一個人在承明宮裏坐了很久,不到時的流逝,甚至無法判別一天中的十二個時辰,直到張通問他要不要掌燈,他才知道已經了夜。

這些年和尚存相的細節,像是走馬燈一般在他的腦子裏走過。

尚存死了,那麽過去的那一部分齊楹也跟著一起死了。

只是漸漸的,他就想通了。他覺得自己很快就會去另一個世界見尚存了,想到這一重時,他竟然發自心地到了釋然。

“老師在教朕讀書時,有一句話常常喜歡掛在邊。”齊楹換了個舒適的姿勢,牢牢將執圈在懷中。他的兩只手落在窗沿上,左右手臂為了的堡壘。

他開辟出這一塊方寸之地供,好像可以替一切風雨。

“今天,朕想把這句話也說給你。”

“用國者,義立而王,信立則霸,權謀立而亡。”

這是《荀子》中的一句。

齊楹說完後,又為解釋說:“為人君,既要樹立道義,又要講求信義,唯獨不能只用謀略。”

頓了頓,他又說:“就像方懿和,他追隨朕,從來都不是因為朕用什麽手段,而是當日你救他命的恩。他跟隨朕,是為了報你的恩。”

報恩。這是執沒想到的。

“臣妾,也只是舉手之勞。”小聲說,“沒有想著要靠這份功勞來要他回報。”

“朕知道,方懿和他也知道。”齊楹怕執覺得冷,將抱得更,“但這兩者并不沖突。”

山風吹得人也有幾分慵懶,齊楹擡起手,輕輕撥弄著執鬢角的頭發:“朕的小君記得了嗎?”

君。

垂下眼,輕聲問:“陛下為何用這個稱呼喚臣妾?”

不只是一次半次,齊楹將這個稱呼堂而皇之地掛在邊,如今幾乎所有人都默認了這個稱呼,當作是齊楹對皇後的寵信。

齊楹笑:“朕記得自己從殷川回來那一日,才走到椒房殿的門口就聽見你在訓斥明堂丞。中氣十足的樣子,只怕是人人都要敬你畏你,這不是君又是什麽?”

說完後,又補充:“一個稱呼而已,不要想那麽多。”

群山、藍天、白雲。

還有長安。

齊楹看不到,卻在用心著風裏的味道。

除了冬日裏的冷冽外,還有執發上的淡香。

“朕會下一道旨意,將老師葬在螓山上。”

螓山?”

“嗯。”齊楹的臉轉向南方,“那是殷川最高的山,也許在天氣晴好的日子裏,可以見從赤城飛來的大雁。”

南北相隔,路遠音疏。

“執。”

“嗯。”

“朕想帶你再去看一個東西。”

他握著執的手,緩緩向長秋塔東側走去。

黃褐的牆壁滲出陳舊的味道,以及依稀的殘餘的檀香。大亮的天也很難將這裏照得通,齊楹帶著,走到了一面牆的前面。

舉起燈,牆上掛著一幅畫。

是一個秾麗人的子,靠著八仙榻,一只手拿著團扇,神安寧沉靜。

上面有題字,畫中的人正是孝寧皇後。

作畫的人并不是宮中的畫師,上面印著的是先帝的私印。畫工并不算極致的巧奪天工,卻將畫中子眼底眉梢的神韻畫出了十十。一筆一畫間的意是做不得假的。

“朕有些忘記的樣子了。”齊楹看不見,卻仍仰著臉,面向著畫的方向,“你來替朕講講,好嗎?”

很多東西是可以靠反複重申加深印象的,而有些卻不能。

一字一句地描述完孝寧皇後的容貌之後,齊楹微微搖了搖頭:“朕還是想不出。”

他嘆了口氣:“不是你的錯,朕那時候,還是太小了。”

忘了便是忘了,再也無法挽回,任憑山崩地裂,都彌補不了忘的代價。

他擡起手,用指尖這幅畫。

“你說,這幅畫、這座塔,甚至是整個未央宮,千百年後會是什麽樣子?”

“臣妾覺得,”執順著他的指尖看向畫中的人,“大概是滄海變桑田了吧。”

齊楹仰著臉,笑意淺淺的:“敗的人死了,贏的人也死了。忠臣死了,臣也死了。不論是朕、是你、還是別的誰,都是會死的。這座塔、這幅畫,還有未央宮,都是留不住的。”

說到這,他又轉過臉,朝向的方向,任由執手上的燭照亮他整張臉。

眼上的縧上繡著銀的竹紋,在下微微發亮。

“每次想到這些,朕就會非常坦然。坦然地面對生,也坦然地面對死。”

他又笑:“執,你呢?”

“臣妾不喜歡生離死別。”執看著他的臉,“但臣妾從來沒有怕過。因為害怕是沒有用的。”

上前一步,輕輕將頭靠在齊楹懷裏,手臂環住齊楹清瘦的腰:“陛下,我們會一直這樣下去,對嗎?”

齊楹沒說話,他沉沉地笑,過了很久他終于說:“不論如何,我們終會在有明的地方重逢。”

又在塔上站了良久,齊楹與執向樓梯走去。

留給齊楹的時間越來越,每每想到這裏,他都會想要把一分鐘當作兩分鐘來用。

想做的事太多,他又害怕自己給執留下太多忘不了的回憶。

那些沉甸甸的念頭盤桓在他口。

站在一個轉角,齊楹最後一次擡起頭“”向孝寧皇後畫像的方向。

他在心裏說:“母後,薛執。”

待我很好,好到讓我不知該如何報答。”

嚨中湧起一的酸楚。

“我很喜歡。”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88章

碎玉

第40章

第40章

鋸子很快就被拿了來, 張通在尚方司時本就習慣了和這些玩意打道,三兩下的功夫就把銅鎖鋸了開,他將木門向裏推開, 只聽得年久失修的吱吱呀呀聲伴著簇簇煙塵,空空的長秋塔就展現在了眼前。

接過了張通手中的油燈, 用手護著火苗。

細白的指尖攏在一起,橙黃的火苗跳躍在的掌心裏, 這幅畫面單看著便是極的。

長秋塔裏的空氣都要比外面更冷些,站在門口一陳舊的味道混著黴味飄來, 除了冷外, 還能覺到幾分荒涼。

這樣的地方總得有著香火和人氣才能顯得熱鬧。

齊楹的手輕輕落在執肩上, 用了一分力:“走吧,朕跟著你。”執側過臉, 那雙骨節廓很好看的手就肩膀上, 看似是在借力,其實是在靠來指引方向。

齊楹很久都不用盲杖了, 只要和在一起, 他就喜歡像這樣依靠

依靠。

那個強大得讓人忽視缺陷的男人, 卻總是在面前袒出自己的那一分脆弱。

或是無心,或是有意。

他潛意識裏的放心,已經漸漸融進了他的

出一個弧度。

“你們都不必跟著了。”齊楹不知執心裏在想什麽,依舊正地吩咐張通他們。

一盞燈照亮了這座長秋塔, 牆上畫著彩繪和壁畫,離得太遠看不清上面畫了什麽。

他們沿著木質樓梯緩緩向上,齊楹的手指落在扶手上, 再擡起時掌心落了厚厚一層灰。

這個過程中,齊楹走得很慢, 他在用一種自己的方式,這座塔的一切。從氣味再到覺,甚至是讓人都變得敏銳的黑暗。

走到塔頂,齊楹推開了木質的窗戶,在這裏可以俯瞰整個未央宮,甚至連長安城的街巷都能看出阡陌縱橫的廓。

迎面吹來的風,將二人的袍都吹得鼓起,齊楹的神分外平靜,他的長發被風吹起,吹到執的頸側,有些的。

“執,這還有一封信,你來替朕讀讀。”他從懷中取出一個信封,緩緩遞給執

上面寫了陛下親啓四個字,落款就是尚存。

封口都沒有拆,只是已經被挲地有些模糊,想來是在齊楹手中拿了良久。

“你先看看,再決定要不要讀給朕聽。”齊楹靠著牆壁,慘白的照進來,他的臉頰明昧織。

將信紙拆開,上面只有簡短的兩行字。

善者善終,惡有惡歸。

決意赴死,切勿悲傷。

猶豫了片刻,還是將信上的容讀給了齊楹。

齊楹沒說什麽,只是將信收回來,重新放回到了懷裏。

“和朕想得差不多。”他的聲音卻是很平靜。

“大長公主會知道嗎?”執問。

“不會。”齊楹的聲音自寂靜傳來,“赤城離并州太遠了,而且朕也不會讓知道。”

他對著執出手,與十指握,他們并肩站在窗前,執仰起頭,只能看見天際翻卷著的白雲和群山婀娜的廓。

湛藍的天,白的雲,在這冰冷又沉的長秋塔上,隔著一道軒窗,像是一幅靜謐的圖畫。

可以想象到的是,昔年先帝與孝寧皇後站在這裏,看到的也會是和所見到的一般無二的景象。

“并州是不可能打下來的。”這是齊楹下的定論,“不論是誰,尚存還是薛伯彥,都是白費功夫。”

“那怎麽辦?”執憂心忡忡,“咱們會輸嗎?”

齊楹笑:“你怕嗎?”

點頭:“臣妾害怕會輸。”

木質的牆壁上刷了一層泥土,黃褐的伴著彩繪的牆畫,對照著窗外彩如此鮮明清晰的遠景,齊楹輕輕從背後將執抱在懷裏。

“不要怕。”他的下落在發頂,“就算輸,也不會輸得太糟。”

著齊楹腔的震,片刻之後,執低道:“陛下心裏難過嗎?”

尚存的死,以及太多難以完的事。

他聽罷沉沉一笑:“很多事,朕來不及難過。”

怎麽會不難過呢,尚存的死訊傳來時,他一個人在承明宮裏坐了很久,不到時的流逝,甚至無法判別一天中的十二個時辰,直到張通問他要不要掌燈,他才知道已經了夜。

這些年和尚存相的細節,像是走馬燈一般在他的腦子裏走過。

尚存死了,那麽過去的那一部分齊楹也跟著一起死了。

只是漸漸的,他就想通了。他覺得自己很快就會去另一個世界見尚存了,想到這一重時,他竟然發自心地到了釋然。

“老師在教朕讀書時,有一句話常常喜歡掛在邊。”齊楹換了個舒適的姿勢,牢牢將執圈在懷中。他的兩只手落在窗沿上,左右手臂為了的堡壘。

他開辟出這一塊方寸之地供,好像可以替一切風雨。

“今天,朕想把這句話也說給你。”

“用國者,義立而王,信立則霸,權謀立而亡。”

這是《荀子》中的一句。

齊楹說完後,又為解釋說:“為人君,既要樹立道義,又要講求信義,唯獨不能只用謀略。”

頓了頓,他又說:“就像方懿和,他追隨朕,從來都不是因為朕用什麽手段,而是當日你救他命的恩。他跟隨朕,是為了報你的恩。”

報恩。這是執沒想到的。

“臣妾,也只是舉手之勞。”小聲說,“沒有想著要靠這份功勞來要他回報。”

“朕知道,方懿和他也知道。”齊楹怕執覺得冷,將抱得更,“但這兩者并不沖突。”

山風吹得人也有幾分慵懶,齊楹擡起手,輕輕撥弄著執鬢角的頭發:“朕的小君記得了嗎?”

君。

垂下眼,輕聲問:“陛下為何用這個稱呼喚臣妾?”

不只是一次半次,齊楹將這個稱呼堂而皇之地掛在邊,如今幾乎所有人都默認了這個稱呼,當作是齊楹對皇後的寵信。

齊楹笑:“朕記得自己從殷川回來那一日,才走到椒房殿的門口就聽見你在訓斥明堂丞。中氣十足的樣子,只怕是人人都要敬你畏你,這不是君又是什麽?”

說完後,又補充:“一個稱呼而已,不要想那麽多。”

群山、藍天、白雲。

還有長安。

齊楹看不到,卻在用心著風裏的味道。

除了冬日裏的冷冽外,還有執發上的淡香。

“朕會下一道旨意,將老師葬在螓山上。”

螓山?”

“嗯。”齊楹的臉轉向南方,“那是殷川最高的山,也許在天氣晴好的日子裏,可以見從赤城飛來的大雁。”

南北相隔,路遠音疏。

“執。”

“嗯。”

“朕想帶你再去看一個東西。”

他握著執的手,緩緩向長秋塔東側走去。

黃褐的牆壁滲出陳舊的味道,以及依稀的殘餘的檀香。大亮的天也很難將這裏照得通,齊楹帶著,走到了一面牆的前面。

舉起燈,牆上掛著一幅畫。

是一個秾麗人的子,靠著八仙榻,一只手拿著團扇,神安寧沉靜。

上面有題字,畫中的人正是孝寧皇後。

作畫的人并不是宮中的畫師,上面印著的是先帝的私印。畫工并不算極致的巧奪天工,卻將畫中子眼底眉梢的神韻畫出了十十。一筆一畫間的意是做不得假的。

“朕有些忘記的樣子了。”齊楹看不見,卻仍仰著臉,面向著畫的方向,“你來替朕講講,好嗎?”

很多東西是可以靠反複重申加深印象的,而有些卻不能。

一字一句地描述完孝寧皇後的容貌之後,齊楹微微搖了搖頭:“朕還是想不出。”

他嘆了口氣:“不是你的錯,朕那時候,還是太小了。”

忘了便是忘了,再也無法挽回,任憑山崩地裂,都彌補不了忘的代價。

他擡起手,用指尖這幅畫。

“你說,這幅畫、這座塔,甚至是整個未央宮,千百年後會是什麽樣子?”

“臣妾覺得,”執順著他的指尖看向畫中的人,“大概是滄海變桑田了吧。”

齊楹仰著臉,笑意淺淺的:“敗的人死了,贏的人也死了。忠臣死了,臣也死了。不論是朕、是你、還是別的誰,都是會死的。這座塔、這幅畫,還有未央宮,都是留不住的。”

說到這,他又轉過臉,朝向的方向,任由執手上的燭照亮他整張臉。

眼上的縧上繡著銀的竹紋,在下微微發亮。

“每次想到這些,朕就會非常坦然。坦然地面對生,也坦然地面對死。”

他又笑:“執,你呢?”

“臣妾不喜歡生離死別。”執看著他的臉,“但臣妾從來沒有怕過。因為害怕是沒有用的。”

上前一步,輕輕將頭靠在齊楹懷裏,手臂環住齊楹清瘦的腰:“陛下,我們會一直這樣下去,對嗎?”

齊楹沒說話,他沉沉地笑,過了很久他終于說:“不論如何,我們終會在有明的地方重逢。”

又在塔上站了良久,齊楹與執向樓梯走去。

留給齊楹的時間越來越,每每想到這裏,他都會想要把一分鐘當作兩分鐘來用。

想做的事太多,他又害怕自己給執留下太多忘不了的回憶。

那些沉甸甸的念頭盤桓在他口。

站在一個轉角,齊楹最後一次擡起頭“”向孝寧皇後畫像的方向。

他在心裏說:“母後,薛執。”

待我很好,好到讓我不知該如何報答。”

嚨中湧起一的酸楚。

“我很喜歡。”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