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31章

第31章

他的笑容真誠不作僞, 好像一個耍賴的年郎。

于是執嗯了一聲,任由他牽著、靠著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到了屏塌邊上。

“朕要打太傅和方懿和的板子。天地可鑒,朕待你從來都只有一心一意, 從沒有半分利用的心思。從他裏說出來的話,好似朕是天底下第一大惡人。”齊楹很喜歡把下靠在執的肩窩上, 說話的時候他的下頜就輕輕地著他的肩頭。

他們倆的長發糾纏在了一起,片刻之後, 齊楹嘆息一般說:“若朕當真想要利用你,朕便永墮阿鼻地獄, 不得好死。”

擡手去堵他的:“怎麽好端端的, 陛下要發這麽毒的誓。陛下說的話, 臣妾自然是願意相信的。”

肩頭那人卻沉默了一會,聲音沉沉地笑開:“朕也是在說給自己聽, 若對你辜負了半分, 朕自己也不能原諒自己。”

他側臥在床上,又向裏挪了挪。

被褥向下陷了幾分, 執便平臥在他旁邊。

“陛下哪裏覺得難, 要不要臣妾搭脈瞧瞧, 或者是徐平來也好。”眉宇間帶著憂,齊楹搖頭:“不礙事的,朕只想安安靜靜地同你待一會,麽?”

不說話了, 齊楹手去拉的指尖,像是央求一般輕輕搖了兩下:“一會朕徐平來就是了。”

已經到黃昏了,在這些周而複始的日子裏, 有時也會讓執生出一恍惚的錯覺,好像坐在這座未央宮裏, 和千秋萬代的每一個皇後都沒有區別。

星移鬥轉,白雲蒼狗。

若說有不同,那便是邊這個男人的不同而已。

“離朕近些。”齊楹擡起一條手臂。

遲疑著,一點一點挪近他的臂膊裏,齊楹畔彎起一個細微的弧度,將一點點摟在了懷裏。

的臉著他口,他的心跳聲震耳聾。

齊楹滿足的喟嘆了一聲。

“這是朕一日中,最寬的時候了。”

他指尖停留在執的臉上,這張洗盡鉛華的臉像是剝了殼的荔枝,咬一口都似能掐出水來。

的臉微微發燙,齊楹的手指覺察出了赧,卻笑:“怎麽這麽容易?”

他握著的手,指尖順著袖口向裏,輕輕的手臂。

覺得,下意識要躲,齊楹的聲音溫人沉落:“別怕,朕不會把你怎麽樣的。”

黃昏的餘暉照在床上,殿的一切,都被日拉長了影子。

兩盞燈座,一左一右地立在屏塌旁邊,小黃門們一日六次地添燈油。

“執,朕為你布置一樁任務。”他的氣息徐徐地在耳畔,“待朕回來時,你要將朝中秩一千石的員都記住,不單單是記得名姓,還得對得上臉才行。”

秩一千石的京擢發難數,執咬著,小聲說:“若記不住呢?”

齊楹無聲莞爾:“你能行的。朕信你。”

說罷兩人沉默了一會兒,齊楹循循善:“若你做到了,等朕回來賞你。”

“賞賜由你來定,只要不是去摘星星月亮,朕都應你。”

他的聲音低而,兩人得這般近,在這嶙峋的秋日裏人從心底升起了幾分暖意。

齊楹的手從袖中出,掌心有一下沒一下地拍著的胳膊,像是在哄不肯睡的孩

“聽話。”他笑著說完最後一句。

不知是何時睡去的,再醒來時已經是翌日清晨,天大亮。

猛地從床上坐起來,屏風旁邊的木施上,已經不見了齊楹的朝服。

今日是他南下去殷川的日子,外頭的天已經照進了朱戶。

承明宮安靜得如同只剩下一個人。

穿上鞋繞過屏風,對著鏡子重新梳頭發,作太急,就連頭發都扯斷了一

上的服沒有換過,就是昨日睡前時穿的那一件,上頭有了些褶皺,好在不怎麽起眼。

承明宮外的日頭明晃晃地,照得人眼睛都要瞇起。

卻玉看見,微微一愣:“娘娘怎麽沒奴婢。”

“陛下呢?”執問。

“陛下的儀仗一個時辰前便走了。”

泛起一,執怏怏地哦了一聲,扶著柱子在回廊上坐了下來。

卻玉從袖中取出一封信,沒有用火漆封口,想來是才寫好的。

“陛下走時給奴婢這個。說娘娘醒了,就拿給娘娘。”

照在上如同絹一樣

背對著,將信紙拆了出來。

是張通的字,他已經跟著齊楹一起南下了。

字只寫了兩行:

傾蓋如故,白首如新。

但逢良辰,目窕心與。

薄薄一頁紙,執看了兩回,重新裝進了信封裏。

舌下的酸楚淡了兩分,這封信沉甸甸的,好像握著的就是那男人的心意。

*

未央宮的前殿添了一道簾子,執便在這道簾子後面設了座。

這座奢靡恢弘的宮闕經年累月地熏著降真香,縷縷的氣息都滲進了一桌一椅。

齊楹上沾著的熏香,也是這座帝闕的鑒證。

數不盡的席墊鋪在殿,鱗次櫛比的燈案擺得如出一轍。

晨曦漸漸清明,號角聲裏,章華門向外開,大臣們浩浩然從兩側掖門走了進來。

大臣們站滿了眼前這座原本空空的大殿,尚存和方懿和站在西側最前,東側還站了司徒、太常等大臣。

初次踏前殿時,只會對這裏的高大巍峨生出一恐懼,殿宇空曠得好似能被煙塵填滿。

待到坐在這裏,群臣濟濟。心裏的懼,漸漸會被旁的什麽東西取代。

逸興遄飛,俯瞰衆生,果然權利人從來都不是假話。

朝會比執想象得還要熱鬧,要面對的不是案牘卷宗,而是七八舌的大臣。

他們有的須發皆白,有的各自結了兒姻緣,關系複雜程度超出了執原本的認知。

這些大臣裏有不人執都聽過名字,卻很難一時間對上臉來。

幸好這樣的大朝會,本也不需要說什麽話。

離京前要理的大事小,齊楹已經做完了七七八八。

今日說起的無非是大裕十個州的蝗災。

已經平定下來,還餘下些善後收尾的瑣事。

司徒名賀齊:“大裕總共只有十三州,如今有十州都了蝗災之困,臣請朝廷增設賑災之銀兩,以備無虞。”

“銀兩一增再增,前前後後已添至數十萬兩。如今朝廷還在打仗,海一般的銀子也喂不飽下頭幾萬張。這些銀子能到災民手中的,只怕一半都不剩,層層盤剝下去,何日才是個頭?”

這件事在朝堂上說了大半個時辰,誰也不能說服誰。

最後,賀齊終于向了垂簾後的那個人:“還請娘娘定奪。”

這句話一說出口,空氣中安靜得連呼吸聲都能聽見。

衆大臣面面廝覷,裏各自腹誹著:連大臣們都衆說紛紜的事,難不當真要這深宮婦人做主,還是大司徒別有居心,想這個還不到二十歲的小皇後當衆出醜?

也沒料到當真有要定奪的朝政。

隔著一道垂簾,大臣的神都看得不甚真切,尚存和方懿和從始至終都沒有開過口。

他們二人對了一道眼神,都在想著如何補救。

垂簾後面的人微微肩膀。

清淡的聲音緩緩響起:“我記得,大裕每年都要收租米?”

賀齊點頭:“回娘娘,是要收租米的。”

所謂租米,便是十三個州府向佃戶們收取的糧食,屯在各州各郡之中。

“可否將揚州、蘇州等地的租米調去乾州、長州?”執頓了頓,又繼續說,“我在江陵時隨我父親見過屯租米的糧倉,許多米存得時間太久,或是被蟲蛀或是被鼠,每年浪費的糧食便是萬千之數,江南各州糧食充足,先挪來他們的租米救濟災民,待到年時再歸還。一來解了燃眉之急,二來也了折耗與浪費,三來也不用從國庫額外撥銀子下去了。”

賀齊與太常對視一眼,臉上都出一分訝異。

“這道也不失為一個折中之法。”賀齊如是道。

大臣們又議了片刻,一直到了日上三竿,最終由太傅一起敲定了這個法子。

那日散朝之後,執離開了前殿。

輦上覆蓋著一層燕飛,細碎的流蘇在眼前晃啊晃的。

擡轎的小黃門止了步子,卻玉小跑著上前來:“娘娘,方大人在前頭。”

方懿和。

去,方懿和一袍立在夾道一側,對著行了個禮。

“方大人沒回去?”

地笑,看不出一一毫的棱角。

“本來是要出宮去的,順路路過這,恰好上了娘娘。”

這裏離章華門南轅北轍,執卻也不想拆穿他。

“嗯。”執頷首。

年輕的皇後穿著石榴紅的緞面氅,這老了些,襯不起水蔥一般的年紀。只是這莊重,得住氣勢,也更能襯托出三分的矜貴來。

方懿和的目撞上的笑,猛地錯開眼去,不敢再看。

“娘娘今日說得極好。”他低聲說完,而後頓了頓才繼續,“唯有一樁,臣還得與娘娘再斟酌一二,揚州太守同長州太守私不好,平日裏頗多齟齬,如今朝廷要揚州的租米,只怕揚州太守很難心甘願地調撥糧食過去。過去那些年,因著這一層緣故,但凡有災,長州那邊的日子都不大好過。揚州是重鎮,其餘各州都不願得罪揚州太守,因而長州的日子總不大好過。”

治大國如同烹小鮮,待方懿和走後,執仍在思考著這件事。

朝政國事,哪裏是書本上白紙黑字那麽一目了然。

冗雜的政治或許能撥繭,人世故卻還得思索拿

拿著中常侍擬定的單子,執重新勾了幾筆,為這次賑災定了幾名欽差。

派去長州的是朝中幾位剛正的老臣,名字都是方懿和寫好之後送進來的。

有些名字執也有些印象,知道的確是正直端方的人,能擔得起這一份重任。

日子便流水一天一天地溜走了,執每日坐在垂簾後,一面聽著大臣們討論國事,一面悄悄去記他們的名字,手裏握著一個本子,時常在上面勾勾畫畫,除了名字,偶爾還會記錄一些他們說過的話。

剛進十月的一天,執靠著廊柱溫習著自己記錄的冊子。

照得人很是暖和。

鄭秦從外頭進來,煙墩帽還掛著一層霜,臉上卻帶著喜,先是磕了個頭,而後端端正正地捧起一個托盤:“娘娘,陛下來信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88章

碎玉

第31章

第31章

他的笑容真誠不作僞, 好像一個耍賴的年郎。

于是執嗯了一聲,任由他牽著、靠著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到了屏塌邊上。

“朕要打太傅和方懿和的板子。天地可鑒,朕待你從來都只有一心一意, 從沒有半分利用的心思。從他裏說出來的話,好似朕是天底下第一大惡人。”齊楹很喜歡把下靠在執的肩窩上, 說話的時候他的下頜就輕輕地著他的肩頭。

他們倆的長發糾纏在了一起,片刻之後, 齊楹嘆息一般說:“若朕當真想要利用你,朕便永墮阿鼻地獄, 不得好死。”

擡手去堵他的:“怎麽好端端的, 陛下要發這麽毒的誓。陛下說的話, 臣妾自然是願意相信的。”

肩頭那人卻沉默了一會,聲音沉沉地笑開:“朕也是在說給自己聽, 若對你辜負了半分, 朕自己也不能原諒自己。”

他側臥在床上,又向裏挪了挪。

被褥向下陷了幾分, 執便平臥在他旁邊。

“陛下哪裏覺得難, 要不要臣妾搭脈瞧瞧, 或者是徐平來也好。”眉宇間帶著憂,齊楹搖頭:“不礙事的,朕只想安安靜靜地同你待一會,麽?”

不說話了, 齊楹手去拉的指尖,像是央求一般輕輕搖了兩下:“一會朕徐平來就是了。”

已經到黃昏了,在這些周而複始的日子裏, 有時也會讓執生出一恍惚的錯覺,好像坐在這座未央宮裏, 和千秋萬代的每一個皇後都沒有區別。

星移鬥轉,白雲蒼狗。

若說有不同,那便是邊這個男人的不同而已。

“離朕近些。”齊楹擡起一條手臂。

遲疑著,一點一點挪近他的臂膊裏,齊楹畔彎起一個細微的弧度,將一點點摟在了懷裏。

的臉著他口,他的心跳聲震耳聾。

齊楹滿足的喟嘆了一聲。

“這是朕一日中,最寬的時候了。”

他指尖停留在執的臉上,這張洗盡鉛華的臉像是剝了殼的荔枝,咬一口都似能掐出水來。

的臉微微發燙,齊楹的手指覺察出了赧,卻笑:“怎麽這麽容易?”

他握著的手,指尖順著袖口向裏,輕輕的手臂。

覺得,下意識要躲,齊楹的聲音溫人沉落:“別怕,朕不會把你怎麽樣的。”

黃昏的餘暉照在床上,殿的一切,都被日拉長了影子。

兩盞燈座,一左一右地立在屏塌旁邊,小黃門們一日六次地添燈油。

“執,朕為你布置一樁任務。”他的氣息徐徐地在耳畔,“待朕回來時,你要將朝中秩一千石的員都記住,不單單是記得名姓,還得對得上臉才行。”

秩一千石的京擢發難數,執咬著,小聲說:“若記不住呢?”

齊楹無聲莞爾:“你能行的。朕信你。”

說罷兩人沉默了一會兒,齊楹循循善:“若你做到了,等朕回來賞你。”

“賞賜由你來定,只要不是去摘星星月亮,朕都應你。”

他的聲音低而,兩人得這般近,在這嶙峋的秋日裏人從心底升起了幾分暖意。

齊楹的手從袖中出,掌心有一下沒一下地拍著的胳膊,像是在哄不肯睡的孩

“聽話。”他笑著說完最後一句。

不知是何時睡去的,再醒來時已經是翌日清晨,天大亮。

猛地從床上坐起來,屏風旁邊的木施上,已經不見了齊楹的朝服。

今日是他南下去殷川的日子,外頭的天已經照進了朱戶。

承明宮安靜得如同只剩下一個人。

穿上鞋繞過屏風,對著鏡子重新梳頭發,作太急,就連頭發都扯斷了一

上的服沒有換過,就是昨日睡前時穿的那一件,上頭有了些褶皺,好在不怎麽起眼。

承明宮外的日頭明晃晃地,照得人眼睛都要瞇起。

卻玉看見,微微一愣:“娘娘怎麽沒奴婢。”

“陛下呢?”執問。

“陛下的儀仗一個時辰前便走了。”

泛起一,執怏怏地哦了一聲,扶著柱子在回廊上坐了下來。

卻玉從袖中取出一封信,沒有用火漆封口,想來是才寫好的。

“陛下走時給奴婢這個。說娘娘醒了,就拿給娘娘。”

照在上如同絹一樣

背對著,將信紙拆了出來。

是張通的字,他已經跟著齊楹一起南下了。

字只寫了兩行:

傾蓋如故,白首如新。

但逢良辰,目窕心與。

薄薄一頁紙,執看了兩回,重新裝進了信封裏。

舌下的酸楚淡了兩分,這封信沉甸甸的,好像握著的就是那男人的心意。

*

未央宮的前殿添了一道簾子,執便在這道簾子後面設了座。

這座奢靡恢弘的宮闕經年累月地熏著降真香,縷縷的氣息都滲進了一桌一椅。

齊楹上沾著的熏香,也是這座帝闕的鑒證。

數不盡的席墊鋪在殿,鱗次櫛比的燈案擺得如出一轍。

晨曦漸漸清明,號角聲裏,章華門向外開,大臣們浩浩然從兩側掖門走了進來。

大臣們站滿了眼前這座原本空空的大殿,尚存和方懿和站在西側最前,東側還站了司徒、太常等大臣。

初次踏前殿時,只會對這裏的高大巍峨生出一恐懼,殿宇空曠得好似能被煙塵填滿。

待到坐在這裏,群臣濟濟。心裏的懼,漸漸會被旁的什麽東西取代。

逸興遄飛,俯瞰衆生,果然權利人從來都不是假話。

朝會比執想象得還要熱鬧,要面對的不是案牘卷宗,而是七八舌的大臣。

他們有的須發皆白,有的各自結了兒姻緣,關系複雜程度超出了執原本的認知。

這些大臣裏有不人執都聽過名字,卻很難一時間對上臉來。

幸好這樣的大朝會,本也不需要說什麽話。

離京前要理的大事小,齊楹已經做完了七七八八。

今日說起的無非是大裕十個州的蝗災。

已經平定下來,還餘下些善後收尾的瑣事。

司徒名賀齊:“大裕總共只有十三州,如今有十州都了蝗災之困,臣請朝廷增設賑災之銀兩,以備無虞。”

“銀兩一增再增,前前後後已添至數十萬兩。如今朝廷還在打仗,海一般的銀子也喂不飽下頭幾萬張。這些銀子能到災民手中的,只怕一半都不剩,層層盤剝下去,何日才是個頭?”

這件事在朝堂上說了大半個時辰,誰也不能說服誰。

最後,賀齊終于向了垂簾後的那個人:“還請娘娘定奪。”

這句話一說出口,空氣中安靜得連呼吸聲都能聽見。

衆大臣面面廝覷,裏各自腹誹著:連大臣們都衆說紛紜的事,難不當真要這深宮婦人做主,還是大司徒別有居心,想這個還不到二十歲的小皇後當衆出醜?

也沒料到當真有要定奪的朝政。

隔著一道垂簾,大臣的神都看得不甚真切,尚存和方懿和從始至終都沒有開過口。

他們二人對了一道眼神,都在想著如何補救。

垂簾後面的人微微肩膀。

清淡的聲音緩緩響起:“我記得,大裕每年都要收租米?”

賀齊點頭:“回娘娘,是要收租米的。”

所謂租米,便是十三個州府向佃戶們收取的糧食,屯在各州各郡之中。

“可否將揚州、蘇州等地的租米調去乾州、長州?”執頓了頓,又繼續說,“我在江陵時隨我父親見過屯租米的糧倉,許多米存得時間太久,或是被蟲蛀或是被鼠,每年浪費的糧食便是萬千之數,江南各州糧食充足,先挪來他們的租米救濟災民,待到年時再歸還。一來解了燃眉之急,二來也了折耗與浪費,三來也不用從國庫額外撥銀子下去了。”

賀齊與太常對視一眼,臉上都出一分訝異。

“這道也不失為一個折中之法。”賀齊如是道。

大臣們又議了片刻,一直到了日上三竿,最終由太傅一起敲定了這個法子。

那日散朝之後,執離開了前殿。

輦上覆蓋著一層燕飛,細碎的流蘇在眼前晃啊晃的。

擡轎的小黃門止了步子,卻玉小跑著上前來:“娘娘,方大人在前頭。”

方懿和。

去,方懿和一袍立在夾道一側,對著行了個禮。

“方大人沒回去?”

地笑,看不出一一毫的棱角。

“本來是要出宮去的,順路路過這,恰好上了娘娘。”

這裏離章華門南轅北轍,執卻也不想拆穿他。

“嗯。”執頷首。

年輕的皇後穿著石榴紅的緞面氅,這老了些,襯不起水蔥一般的年紀。只是這莊重,得住氣勢,也更能襯托出三分的矜貴來。

方懿和的目撞上的笑,猛地錯開眼去,不敢再看。

“娘娘今日說得極好。”他低聲說完,而後頓了頓才繼續,“唯有一樁,臣還得與娘娘再斟酌一二,揚州太守同長州太守私不好,平日裏頗多齟齬,如今朝廷要揚州的租米,只怕揚州太守很難心甘願地調撥糧食過去。過去那些年,因著這一層緣故,但凡有災,長州那邊的日子都不大好過。揚州是重鎮,其餘各州都不願得罪揚州太守,因而長州的日子總不大好過。”

治大國如同烹小鮮,待方懿和走後,執仍在思考著這件事。

朝政國事,哪裏是書本上白紙黑字那麽一目了然。

冗雜的政治或許能撥繭,人世故卻還得思索拿

拿著中常侍擬定的單子,執重新勾了幾筆,為這次賑災定了幾名欽差。

派去長州的是朝中幾位剛正的老臣,名字都是方懿和寫好之後送進來的。

有些名字執也有些印象,知道的確是正直端方的人,能擔得起這一份重任。

日子便流水一天一天地溜走了,執每日坐在垂簾後,一面聽著大臣們討論國事,一面悄悄去記他們的名字,手裏握著一個本子,時常在上面勾勾畫畫,除了名字,偶爾還會記錄一些他們說過的話。

剛進十月的一天,執靠著廊柱溫習著自己記錄的冊子。

照得人很是暖和。

鄭秦從外頭進來,煙墩帽還掛著一層霜,臉上卻帶著喜,先是磕了個頭,而後端端正正地捧起一個托盤:“娘娘,陛下來信了。”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