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對不起。”才醒來,聲音還在發。只是這男人語氣溫和,人漸漸安定下來。
“朕早就醒了,該早點你的。”這話不知是不是安,齊楹擡起手,撥開黏在額頭上的發。
他的手指和溫熱,溫言絮語間,好似能靈魂深的褶皺。
執面頰微熱,不由得咬住下:“臣妾替陛下更。”
齊楹莞爾:“不用了,你去床上睡吧。”
他在屏風後重新換過服,這一天子袞服穿在他上,齊楹又變了那個疏離淡漠的天子。執向他的背影,只一瞬間便覺得隔絕開一整個天塹。
走至椒房殿門口,卻玉正巧帶著人回來,素馨花的幽微香氣緩緩飄來,齊楹足下微微一頓。
似是怔忪了一下,元小聲喚他:“陛下。”
“走吧。”齊楹回神,平靜道。
執在原地坐了好久才發覺,自己手中仍攥著齊楹的那一方帕子。
上面殘存著一降真香的氣息,染在指尖,經久不散。執把帕子重新折好,收進了博古架上,這種東西怕是沒必要再還回去了。
卻玉對著福了福:“扶風園早就不種素馨了,花房倒是還有兩株,說若是娘娘喜歡,晚膳前便為娘娘送來。”
執的視線仍停留在齊楹方才站過的地方。
一刻鐘前,他便是這般赤著腳站在這。
屏風外面,冰鑒中的冰已經化了大半,細的水珠粘在銅盆外側,彙聚在一起,宛若小溪一般滴落在地上,宛若淋淋的淚。
*
承明宮裏聚了很多大臣。
大司馬薛伯彥的長子薛則簡午後險些遇刺。
是在長安南十四街上,一家酒肆的門口,馬車剛走出一箭之地,便被了篩子。
車簾掀起,死的人只有左中郎將家的公子,以及一位肖似薛則簡的小廝。
大司馬盛怒之下,仍下令腰斬了兩名郎中令。
他高坐明堂,手掌生殺,待齊楹走進來時,才終于站起對著他草草行禮:“陛下。”
齊楹頷首:“朕驟然聽聞變故,亦心有戚戚。”
“若不是早有風聲傳出,犬子只怕難逃一死。”薛伯彥將一本折子擲在地上,盛怒道:“這群執金吾簡直是一群吃飯的慫包,陛下許他們厚祿,卻不能為君分憂。臣已下令今日當值的執金吾皆重辟,刑死無咎。”
齊楹沒說話,在首位上跽坐下來。
見他不語,薛伯彥也漸漸冷靜下來,他喊了聲來人:“吩咐下去,靜輕點,別真打死了。”
來傳令的中謁者出如喪考妣的神:“回大司馬的話,方才已經打死了三個。”
薛伯彥嘖了一聲,說了句短命鬼,而後揮手:“他們停手,都擡回去養傷吧。每人再停三個月俸祿。”
三條人命灰飛煙滅,薛伯彥猶不解氣,卻也不想再落個乖戾不仁的名頭。
他重新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看向齊楹:“聽說陛下選妃?”
薛伯彥漫不經心地將自己的袍袖整理好:“是臣這侄伺候得不夠好麽?”
“食也,人之大倫。”齊楹平淡地開口說道,“這與皇後無幹。”
“既如此,陛下可有中意的子?”
齊楹抿而笑:“怎麽,大司馬對朕喜歡什麽人興趣?”
薛伯彥剛殺了幾個人,并不想在這個節骨眼再和齊楹起齟齬,所以便順著他往下說:“臣與先帝在外論君臣,在論兄弟。陛下也算是臣看著長大的,臣如此說也不過是關懷一二,還請陛下勿怪。”
齊楹頷首。
薛伯彥沒再繼續這個話題,倒是同祿丞一同說起今年的鹽務來。
朝臣散去,齊楹坐在空無一人的承明宮裏,聽到窗外雷鳴聲起。
夏日裏本就多雨,今年夏之後,整個長安時常布雲。
他手中的茶早就冷了,元想要替他換一杯,齊楹擡手止了。
一杯冷茶,冰得五髒六腑都移了位。
這批執金吾都是他昔年王府舊邸的府兵,東西各宮的執金吾,齊楹大都識得。因為此等莫須有的罪名,連損三人。
他本不是喜怒形于的人,唯獨如元這般跟隨他多年的人,才懂他此刻的悲愴。
“陛下……”他擔憂地喚了聲。
齊楹緩緩道:“今日死于非命者,皆支百金贈與家眷。餘下刑者,亦贈白銀百兩。”
他手握拳:“將死者名姓報與朕聽。”
“徐懷仁、季仲禾、王且憑。”
齊楹的聲音帶了幾分抑的克制:“朕都記下了。”
*
雨天本不適合出門,只是府卿才擬定了幾間宮舍,以備新妃冊封後居住。執出門時本還未曾下雨,待一切都定好之後,又同鈎盾令協同安排下有哪些宮闕要重新修葺。
雨聲愈響,明渠水漲。
坐在府監的明間裏,執隔著朦朧的煙雨,看向高聳巍峨的雙闕。
未央宮本就建在龍首山上,這般居高臨下,俯瞰衆生,好似離九重天宮也只有一步之遙。
輝煌華麗,明臺高佇,卻又進退不得,搖搖墜。
歌臺依舊,盛世晚景。
執本也不是個多愁善的人,故而待卻玉拿著傘回來時,已經收拾好了自己的心。
“織室令大人送來了一些綺羅和紗,奴婢覺得樣子還不錯,也鮮亮,便做主給娘娘留下了。”
卻玉撐傘走在執後半步,一面絮絮地說話:“今年應該是要重新刷牆的,只是雨水多,府監那邊也掐算不好日子。約麽就在等這場雨過去,要不然到了秋天再刷,更是不方便。”
天暗淡,黃昏垂垂。盛夏的雨水不僅沛,且連綿不絕。
卻玉一手拿著六角宮燈,一手撐傘。玉骨的油傘在雨中左奔右突,執便替拿著燈,好讓能兩手握著傘。
雨水在燈火依稀間飄飄搖搖,像是拉長的線。
一行人從東司馬門外的東闕走來,起先離得有些遠,恍恍惚惚看不清來人。待走得更近些,執才看清是幾位文。
為首的那人廣袖褒,腰佩紫綬,是秩比三公的尊貴。
那行人走至執面前,隔著一簾煙雨,執微微致意。
尚存的目自臉上掃過,輕蔑的一哼,與錯肩而過。
餘下數人面面廝覷,到底還是對著長揖行禮:“皇後娘娘。”
“為何要對行禮?”尚存掖著手,雨聲依稀,他的聲音仍有幾分穿力,“你可知大司馬今日大開殺戒,腰斬兩名中謁者,杖斃三名執金吾。先帝在朝尚能寬刑獄,輕問刑,大司馬一聲令下,五位屬命喪當場。若我是皇後,必得佛前簪,以謝薛氏之罪。”
他言語不敬,有幾名郎小心地去拉他的袖子:“大人,何必開罪于……”
“為何怕?”尚存冷笑,“若是死,先砍我尚存首級便是。”
黃昏的風吹得宮燈搖晃,執聽了他一番話,緩緩走到了尚存面前。
“我為何要謝罪?”執玉骨窈窕,眸若點漆,“我上無愧于君,下無愧于民。你們今日因我姓薛而治我的罪,明日豈知又會給我冠上何等罪名,我承擔不起。”
“你們若當真覺得大司馬有罪,且去與他鏖戰斡旋,何必要與我一子擅作威福。”執姿態平靜,說話不疾不徐,餘下幾位文,都在黑白分明的目注視下,漸漸回避躲閃起來。
“尚大人,咱們走吧。待見過陛下,還要急著出宮呢。方才承明宮才來問過,別讓陛下等急了。”
“再等一刻!”尚存冷冷凝睇,“朝中尚有連坐之罪,自然不能因為娘娘是子便免牽連。娘娘若是委屈,不如先去問問大司馬刀下亡魂,他們委不委屈!”
說罷拂袖而去。
執看著他們的背影融進細的雨幕深。卻玉小聲勸道:“今日之事鬧得沸沸揚揚,娘娘在府監時,奴婢也聽得幾名小黃門在議論著。左不過是說大司馬手握生殺,一點餘地都不留。這些執金吾和中謁者,都是先前追隨過陛下的人,也是這宮裏頭為數不多,心裏向著陛下的人。”
一路走回椒房殿,執的子被雨水淋了大半。
鄭秦帶著幾名小黃門,替執提來熱水沐浴。
花房果真在晚飯前送來了素馨花。執人沿著西窗擺一排,先放在椒房殿裏養著,待雨季過去之後再栽到綴霞宮去。
執一直沉默,許久未曾說話。
外頭正是風急雨驟的時候,才換了寢袍,外頭便此起彼伏響起跪拜萬歲的聲音。
不知道齊楹為什麽會來,起先,以為也會是像尚存一般,對一通指摘。
“都出去吧。”齊楹先開口。
“陛下……娘娘今……”卻玉的話還沒說完,齊楹已經頷首:“朕知道了。”
于是椒房殿中,只餘下了他們兩人。
齊楹對有話說,執猜到了這一點。
牆泥中的香料散發出一人昏昏的氣味,在這纏綿多雨的夏夜裏,零星迸濺出些許暖意。
執穿著一寢袍,赤著腳踩在地上,頭發只用帶松松綰起。
隨著齊楹一步一步向走近,只覺嚨一陣酸彌漫。
離還有五六步,齊楹便不再走了。他對著的方向輕笑了聲,緩緩出手:“在哪?”
第14章
“對不起。”才醒來,聲音還在發。只是這男人語氣溫和,人漸漸安定下來。
“朕早就醒了,該早點你的。”這話不知是不是安,齊楹擡起手,撥開黏在額頭上的發。
他的手指和溫熱,溫言絮語間,好似能靈魂深的褶皺。
執面頰微熱,不由得咬住下:“臣妾替陛下更。”
齊楹莞爾:“不用了,你去床上睡吧。”
他在屏風後重新換過服,這一天子袞服穿在他上,齊楹又變了那個疏離淡漠的天子。執向他的背影,只一瞬間便覺得隔絕開一整個天塹。
走至椒房殿門口,卻玉正巧帶著人回來,素馨花的幽微香氣緩緩飄來,齊楹足下微微一頓。
似是怔忪了一下,元小聲喚他:“陛下。”
“走吧。”齊楹回神,平靜道。
執在原地坐了好久才發覺,自己手中仍攥著齊楹的那一方帕子。
上面殘存著一降真香的氣息,染在指尖,經久不散。執把帕子重新折好,收進了博古架上,這種東西怕是沒必要再還回去了。
卻玉對著福了福:“扶風園早就不種素馨了,花房倒是還有兩株,說若是娘娘喜歡,晚膳前便為娘娘送來。”
執的視線仍停留在齊楹方才站過的地方。
一刻鐘前,他便是這般赤著腳站在這。
屏風外面,冰鑒中的冰已經化了大半,細的水珠粘在銅盆外側,彙聚在一起,宛若小溪一般滴落在地上,宛若淋淋的淚。
*
承明宮裏聚了很多大臣。
大司馬薛伯彥的長子薛則簡午後險些遇刺。
是在長安南十四街上,一家酒肆的門口,馬車剛走出一箭之地,便被了篩子。
車簾掀起,死的人只有左中郎將家的公子,以及一位肖似薛則簡的小廝。
大司馬盛怒之下,仍下令腰斬了兩名郎中令。
他高坐明堂,手掌生殺,待齊楹走進來時,才終于站起對著他草草行禮:“陛下。”
齊楹頷首:“朕驟然聽聞變故,亦心有戚戚。”
“若不是早有風聲傳出,犬子只怕難逃一死。”薛伯彥將一本折子擲在地上,盛怒道:“這群執金吾簡直是一群吃飯的慫包,陛下許他們厚祿,卻不能為君分憂。臣已下令今日當值的執金吾皆重辟,刑死無咎。”
齊楹沒說話,在首位上跽坐下來。
見他不語,薛伯彥也漸漸冷靜下來,他喊了聲來人:“吩咐下去,靜輕點,別真打死了。”
來傳令的中謁者出如喪考妣的神:“回大司馬的話,方才已經打死了三個。”
薛伯彥嘖了一聲,說了句短命鬼,而後揮手:“他們停手,都擡回去養傷吧。每人再停三個月俸祿。”
三條人命灰飛煙滅,薛伯彥猶不解氣,卻也不想再落個乖戾不仁的名頭。
他重新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看向齊楹:“聽說陛下選妃?”
薛伯彥漫不經心地將自己的袍袖整理好:“是臣這侄伺候得不夠好麽?”
“食也,人之大倫。”齊楹平淡地開口說道,“這與皇後無幹。”
“既如此,陛下可有中意的子?”
齊楹抿而笑:“怎麽,大司馬對朕喜歡什麽人興趣?”
薛伯彥剛殺了幾個人,并不想在這個節骨眼再和齊楹起齟齬,所以便順著他往下說:“臣與先帝在外論君臣,在論兄弟。陛下也算是臣看著長大的,臣如此說也不過是關懷一二,還請陛下勿怪。”
齊楹頷首。
薛伯彥沒再繼續這個話題,倒是同祿丞一同說起今年的鹽務來。
朝臣散去,齊楹坐在空無一人的承明宮裏,聽到窗外雷鳴聲起。
夏日裏本就多雨,今年夏之後,整個長安時常布雲。
他手中的茶早就冷了,元想要替他換一杯,齊楹擡手止了。
一杯冷茶,冰得五髒六腑都移了位。
這批執金吾都是他昔年王府舊邸的府兵,東西各宮的執金吾,齊楹大都識得。因為此等莫須有的罪名,連損三人。
他本不是喜怒形于的人,唯獨如元這般跟隨他多年的人,才懂他此刻的悲愴。
“陛下……”他擔憂地喚了聲。
齊楹緩緩道:“今日死于非命者,皆支百金贈與家眷。餘下刑者,亦贈白銀百兩。”
他手握拳:“將死者名姓報與朕聽。”
“徐懷仁、季仲禾、王且憑。”
齊楹的聲音帶了幾分抑的克制:“朕都記下了。”
*
雨天本不適合出門,只是府卿才擬定了幾間宮舍,以備新妃冊封後居住。執出門時本還未曾下雨,待一切都定好之後,又同鈎盾令協同安排下有哪些宮闕要重新修葺。
雨聲愈響,明渠水漲。
坐在府監的明間裏,執隔著朦朧的煙雨,看向高聳巍峨的雙闕。
未央宮本就建在龍首山上,這般居高臨下,俯瞰衆生,好似離九重天宮也只有一步之遙。
輝煌華麗,明臺高佇,卻又進退不得,搖搖墜。
歌臺依舊,盛世晚景。
執本也不是個多愁善的人,故而待卻玉拿著傘回來時,已經收拾好了自己的心。
“織室令大人送來了一些綺羅和紗,奴婢覺得樣子還不錯,也鮮亮,便做主給娘娘留下了。”
卻玉撐傘走在執後半步,一面絮絮地說話:“今年應該是要重新刷牆的,只是雨水多,府監那邊也掐算不好日子。約麽就在等這場雨過去,要不然到了秋天再刷,更是不方便。”
天暗淡,黃昏垂垂。盛夏的雨水不僅沛,且連綿不絕。
卻玉一手拿著六角宮燈,一手撐傘。玉骨的油傘在雨中左奔右突,執便替拿著燈,好讓能兩手握著傘。
雨水在燈火依稀間飄飄搖搖,像是拉長的線。
一行人從東司馬門外的東闕走來,起先離得有些遠,恍恍惚惚看不清來人。待走得更近些,執才看清是幾位文。
為首的那人廣袖褒,腰佩紫綬,是秩比三公的尊貴。
那行人走至執面前,隔著一簾煙雨,執微微致意。
尚存的目自臉上掃過,輕蔑的一哼,與錯肩而過。
餘下數人面面廝覷,到底還是對著長揖行禮:“皇後娘娘。”
“為何要對行禮?”尚存掖著手,雨聲依稀,他的聲音仍有幾分穿力,“你可知大司馬今日大開殺戒,腰斬兩名中謁者,杖斃三名執金吾。先帝在朝尚能寬刑獄,輕問刑,大司馬一聲令下,五位屬命喪當場。若我是皇後,必得佛前簪,以謝薛氏之罪。”
他言語不敬,有幾名郎小心地去拉他的袖子:“大人,何必開罪于……”
“為何怕?”尚存冷笑,“若是死,先砍我尚存首級便是。”
黃昏的風吹得宮燈搖晃,執聽了他一番話,緩緩走到了尚存面前。
“我為何要謝罪?”執玉骨窈窕,眸若點漆,“我上無愧于君,下無愧于民。你們今日因我姓薛而治我的罪,明日豈知又會給我冠上何等罪名,我承擔不起。”
“你們若當真覺得大司馬有罪,且去與他鏖戰斡旋,何必要與我一子擅作威福。”執姿態平靜,說話不疾不徐,餘下幾位文,都在黑白分明的目注視下,漸漸回避躲閃起來。
“尚大人,咱們走吧。待見過陛下,還要急著出宮呢。方才承明宮才來問過,別讓陛下等急了。”
“再等一刻!”尚存冷冷凝睇,“朝中尚有連坐之罪,自然不能因為娘娘是子便免牽連。娘娘若是委屈,不如先去問問大司馬刀下亡魂,他們委不委屈!”
說罷拂袖而去。
執看著他們的背影融進細的雨幕深。卻玉小聲勸道:“今日之事鬧得沸沸揚揚,娘娘在府監時,奴婢也聽得幾名小黃門在議論著。左不過是說大司馬手握生殺,一點餘地都不留。這些執金吾和中謁者,都是先前追隨過陛下的人,也是這宮裏頭為數不多,心裏向著陛下的人。”
一路走回椒房殿,執的子被雨水淋了大半。
鄭秦帶著幾名小黃門,替執提來熱水沐浴。
花房果真在晚飯前送來了素馨花。執人沿著西窗擺一排,先放在椒房殿裏養著,待雨季過去之後再栽到綴霞宮去。
執一直沉默,許久未曾說話。
外頭正是風急雨驟的時候,才換了寢袍,外頭便此起彼伏響起跪拜萬歲的聲音。
不知道齊楹為什麽會來,起先,以為也會是像尚存一般,對一通指摘。
“都出去吧。”齊楹先開口。
“陛下……娘娘今……”卻玉的話還沒說完,齊楹已經頷首:“朕知道了。”
于是椒房殿中,只餘下了他們兩人。
齊楹對有話說,執猜到了這一點。
牆泥中的香料散發出一人昏昏的氣味,在這纏綿多雨的夏夜裏,零星迸濺出些許暖意。
執穿著一寢袍,赤著腳踩在地上,頭發只用帶松松綰起。
隨著齊楹一步一步向走近,只覺嚨一陣酸彌漫。
離還有五六步,齊楹便不再走了。他對著的方向輕笑了聲,緩緩出手:“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