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七月初七。
這是永熙十一年的盛夏,風裏飄著的不僅僅是幽幽的花香,更多的是稀薄的腥氣與繚繞不散的煙火彌漫。
大裕最年輕的皇帝將要迎娶大司馬的侄,這并不是喜聞樂見的盛事,在世人眼中,這不過是一場飾太平的權柄接。
長安城鋪滿的紅妝之下,埋葬著累累枯骨。
新君與皇後,也不過是政權間的一枚棋子。
冗長又繁瑣的儀式之後,執獨自坐在椒房殿的架子床上。
紅綢遮擋著的視線,執的目只能再一次落在自己的擺上。
那只金的凰鳥依然鮮煥,振翅飛。那些金的繡線纏繞著它,可它仍仰著頭顱,仿佛下一秒就能發出高的鳴聲。
執的手指落在它上,只覺得像是可以到它糲的羽。
清淺的足音聲響起時,執的手剛好到凰鳥的眼睛。
外面響起此起彼伏的唱和聲,執下意識擡起頭去。
眼前仍是一片暈紅,腳步聲徑直向走來,如履平地。
一桿玉如意挑開執覆面的紅綢,擡起眼睫,向那個年輕的男人。
他的臉上仍系著縧,玄底的婚服上金龍盤旋,許是這滿目耀眼的紅襯托得那個清冷的人雙腮微紅。明知他看不見,執卻總覺得那縧之後,是一雙尤擅察人心的眼睛。
執緩緩站起,對著齊楹行了大禮。
“妾薛執,拜見陛下,伏惟安康。”
齊楹沒有起,執便一直跪著,過了幾瞬,齊楹終于清淡地開了口:“平吧。”
他倆從來沒正經說過什麽話,此刻空氣中一派安靜,兩人同時沉默下來,只能聽見燈花噼啪的燃聲。今夜本就不該屬于房花燭,而是一場關乎權利的儀式。
倒是齊楹先開口了。
“府監已將這椒房殿整飭一新,一應所需你可以隨時人報與府監。皇後的金冊印璽你好生收好,後宮事自今日起歸于你管,無需報朕。”
“你是薛家人,朕不會薄待你。無論朕的後宮日後有誰,你都是正位中宮的皇後。”齊楹說得很平淡,“但朕既不會寵幸你,也不會讓你誕育子嗣。若薛伯彥倒行逆施,朕亦無法保全你,你可知曉了?”
執沒有說話,而是走至桌邊,從酒壺中倒了一杯酒來。
吉銘鏤刻在杯盞之上,冷冽的酒倒映著滿室的紅。
執端著酒杯款款上前。
“請陛下飲此合巹。”
齊楹未,執的手便一直懸在半空。
“你在意這些虛禮?”齊楹問。
輕飄飄的一句話,像是劃破窗紙的利刃,眼前那絢麗奪目的椒房殿乍然了短刃接的戰場。沒有煙塵,卻撕破淋漓的,將這原本就不夠旖旎的房花燭,變得愈發像是一場易。
杯中酒滿,清暉淺淺。
執擡起眼睫,緩緩看向齊楹。
“是,陛下。”
燈照亮了的眼眸,盛妝的執得驚心魄。
“從今日起,陛下便是妾的夫君,福禍相依,休戚與共。”
齊楹突然擡起手,指尖準地落在了執的額頭上。他的手指緩緩向下,過的眉宇、眼睛、鼻子。最後停留在了的朱上。
塗了口脂,齊楹的指腹到了那膩的覺。除此之外,還有細膩潔的皮,的雪腮,輕的眼睫。
這是齊楹第一次知這個人,除了的名字、聲音外,還有對的覺。
的、細膩的人。的聲音宛若鶯啼燕轉,似是甜的謊言。
他接過了手中的酒杯。
甘洌的酒氣撲面而來,齊楹想到的卻是數日之前,那個想要給他下毒的宮。
也是這般端著茶盞,假稱這是大長公主為他送來的茶。
大長公主名齊徽,是齊楹的姑母。
這杯酒是宮的佳釀,花果香馥郁甘甜,這一切都遠遠比那一日的茶更來得人。
只不過那杯茶中是穿腸的鴆毒。
來之前齊楹已經喝了不酒,席間觥籌錯,大司馬喜形于,仿佛他才是那個即將房的新郎。齊楹對此不置可否,卻也多飲了幾杯。
杯盞上停留著執指上的餘溫和淺淺的清芬。齊楹仰頭飲盡了杯中的酒。甚至有一瞬間,他希這杯酒裏一如那日,浸了鴆毒。
執亦將酒水喝盡。
“今夜臣妾與陛下新婚,臣妾恭祝陛下天命所佑,萬世長吉。”執知道他看不見,依然盈盈一拜。
聽聞此言,齊楹握著茶盞的手驟然一。
飲了酒的執,雙腮泛紅,一雙眼睛澹澹生波。
齊楹一直都知道,他與薛氏的婚約不過是一場鬧劇。是薛伯彥控制他、乃至控制全天下的把戲中的一環。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易,甚至是一場單方面的威,他刻意抑住自己心中一閃而過的容。
“不必了。”
“你我之間,死生禍福,各不相幹。”
說罷,齊楹將手中空了的酒杯放在憑幾上,而後走到了門口。
“你先睡吧。”
門軸一開一合,夜風穿堂而過,齊楹已經走了出去。
見他出了椒房殿的門,卻玉忙進了殿。
執正欠將憑幾上的酒杯收起來,這玉杯華璀璨,反出星星點點的金影。
“陛下沒走遠,只是去了偏殿。”卻玉輕聲說,小心打量著執的神,見并未有自怨自艾的神才稍稍放心,“娘娘不,奴婢拿了些胡餅和雁巾羹。”
執點頭,卻玉便拿銅盆端水來為淨手。
胡餅還是熱的,執吃了兩口,又喝了些湯便停了下來。
“太子立後了。”卻玉輕道,“瑯琊王氏家的兒。”
這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執道:“是他們家三姑娘麽?”
“是,娘娘還記得。”
“早幾年見過一回。”執回憶著說,“我記得比我還要小三歲呢。”
“是。今年才滿十四,過了年及笄後再宮。除了這位王姑娘,還冊了兩位婕妤,都是重臣家的小姐。”
“早前我也以為自己會嫁給他。”執走帶妝臺前,卻玉給拆去冠,“你瞧,他若是真心想娶,哪裏會一拖再拖。”語氣中倒也并未有什麽不甘,“大司馬那邊是怎麽說的?”
“左不過是太子竊國,再連發數道檄文。約莫是要戰,只是怎麽打還不大清楚。娘娘,若是真要打起來,您心裏頭向著哪頭?”
看著銅鏡之中自己依稀的容,執想了想:“我希誰也別贏。”
“太子要是贏了,我豈非了階下囚。若大司馬贏了,只怕大裕更早一日分崩離析。”笑了笑,“可一直戰下去,不知道要死多人。所以,我本不知道該怎麽選,索不選了,這是他們男人的事,我連自己的命都管不了,哪裏管得了天下事。”
*
在椒房殿的西偏殿裏,齊楹正在聽元為他讀奏折。
這些是沒經過大司馬手的奏折,三名藏在夾中送進來的,講的是西陲的軍務,這些人都是昔年齊楹掌管府監時的舊人,不甚惹眼但卻十分忠心。
在元的聲音裏,齊楹的思緒卻難得地一陣恍惚。
薛執。
逆賊薛伯彥的養。
他今夜飲了酒,在酒意上湧間,再一次想到了這個子。
這于他而言本就算是破戒,可他卻無端想到那日陵翁主對著的那番哭訴。
陵翁主尖刻地對說:換你嫁給他,換你這富貴,如何?
那人說:昭王并沒有那般不堪。
方才椒房殿中,他有心想去問:如今你可後悔說過那些話?
想想卻作罷了。
胃中的酒帶著縷縷的痛,齊楹擡手示意元停下。
“樂平王到了禹州?”
“是。”
“他不要來長安,去益州見齊桓吧。”齊楹道。
“陛下……”元愣了一下,“樂平王是來投靠陛下的。”
“我知道。”齊楹停了停,“益州那邊缺能打仗的人,樂平王最合適。他若是進了長安,只怕不出半月,他手下的兵權便會悉數落盡薛伯彥手裏。”
“可若樂平王到了益州,豈不是要與陛下為敵?”
“這江山社稷本就是齊桓的。”齊楹忍著疼,聲音仍平靜,“我要這天下做什麽?”
待元將所有的折子全部讀完,已經又過了近一個時辰。
“陛下要回承明宮去麽,奴才命人去傳肩輿?”
齊楹站起:“不必。”
推開門,庭院中仍帶著稀薄的花香。是金葉梨,清香中帶著一苦。
齊楹看不到椒房殿的正殿仍亮著燈,他依舊擡步向椒房殿正殿走去。
第8章
七月初七。
這是永熙十一年的盛夏,風裏飄著的不僅僅是幽幽的花香,更多的是稀薄的腥氣與繚繞不散的煙火彌漫。
大裕最年輕的皇帝將要迎娶大司馬的侄,這并不是喜聞樂見的盛事,在世人眼中,這不過是一場飾太平的權柄接。
長安城鋪滿的紅妝之下,埋葬著累累枯骨。
新君與皇後,也不過是政權間的一枚棋子。
冗長又繁瑣的儀式之後,執獨自坐在椒房殿的架子床上。
紅綢遮擋著的視線,執的目只能再一次落在自己的擺上。
那只金的凰鳥依然鮮煥,振翅飛。那些金的繡線纏繞著它,可它仍仰著頭顱,仿佛下一秒就能發出高的鳴聲。
執的手指落在它上,只覺得像是可以到它糲的羽。
清淺的足音聲響起時,執的手剛好到凰鳥的眼睛。
外面響起此起彼伏的唱和聲,執下意識擡起頭去。
眼前仍是一片暈紅,腳步聲徑直向走來,如履平地。
一桿玉如意挑開執覆面的紅綢,擡起眼睫,向那個年輕的男人。
他的臉上仍系著縧,玄底的婚服上金龍盤旋,許是這滿目耀眼的紅襯托得那個清冷的人雙腮微紅。明知他看不見,執卻總覺得那縧之後,是一雙尤擅察人心的眼睛。
執緩緩站起,對著齊楹行了大禮。
“妾薛執,拜見陛下,伏惟安康。”
齊楹沒有起,執便一直跪著,過了幾瞬,齊楹終于清淡地開了口:“平吧。”
他倆從來沒正經說過什麽話,此刻空氣中一派安靜,兩人同時沉默下來,只能聽見燈花噼啪的燃聲。今夜本就不該屬于房花燭,而是一場關乎權利的儀式。
倒是齊楹先開口了。
“府監已將這椒房殿整飭一新,一應所需你可以隨時人報與府監。皇後的金冊印璽你好生收好,後宮事自今日起歸于你管,無需報朕。”
“你是薛家人,朕不會薄待你。無論朕的後宮日後有誰,你都是正位中宮的皇後。”齊楹說得很平淡,“但朕既不會寵幸你,也不會讓你誕育子嗣。若薛伯彥倒行逆施,朕亦無法保全你,你可知曉了?”
執沒有說話,而是走至桌邊,從酒壺中倒了一杯酒來。
吉銘鏤刻在杯盞之上,冷冽的酒倒映著滿室的紅。
執端著酒杯款款上前。
“請陛下飲此合巹。”
齊楹未,執的手便一直懸在半空。
“你在意這些虛禮?”齊楹問。
輕飄飄的一句話,像是劃破窗紙的利刃,眼前那絢麗奪目的椒房殿乍然了短刃接的戰場。沒有煙塵,卻撕破淋漓的,將這原本就不夠旖旎的房花燭,變得愈發像是一場易。
杯中酒滿,清暉淺淺。
執擡起眼睫,緩緩看向齊楹。
“是,陛下。”
燈照亮了的眼眸,盛妝的執得驚心魄。
“從今日起,陛下便是妾的夫君,福禍相依,休戚與共。”
齊楹突然擡起手,指尖準地落在了執的額頭上。他的手指緩緩向下,過的眉宇、眼睛、鼻子。最後停留在了的朱上。
塗了口脂,齊楹的指腹到了那膩的覺。除此之外,還有細膩潔的皮,的雪腮,輕的眼睫。
這是齊楹第一次知這個人,除了的名字、聲音外,還有對的覺。
的、細膩的人。的聲音宛若鶯啼燕轉,似是甜的謊言。
他接過了手中的酒杯。
甘洌的酒氣撲面而來,齊楹想到的卻是數日之前,那個想要給他下毒的宮。
也是這般端著茶盞,假稱這是大長公主為他送來的茶。
大長公主名齊徽,是齊楹的姑母。
這杯酒是宮的佳釀,花果香馥郁甘甜,這一切都遠遠比那一日的茶更來得人。
只不過那杯茶中是穿腸的鴆毒。
來之前齊楹已經喝了不酒,席間觥籌錯,大司馬喜形于,仿佛他才是那個即將房的新郎。齊楹對此不置可否,卻也多飲了幾杯。
杯盞上停留著執指上的餘溫和淺淺的清芬。齊楹仰頭飲盡了杯中的酒。甚至有一瞬間,他希這杯酒裏一如那日,浸了鴆毒。
執亦將酒水喝盡。
“今夜臣妾與陛下新婚,臣妾恭祝陛下天命所佑,萬世長吉。”執知道他看不見,依然盈盈一拜。
聽聞此言,齊楹握著茶盞的手驟然一。
飲了酒的執,雙腮泛紅,一雙眼睛澹澹生波。
齊楹一直都知道,他與薛氏的婚約不過是一場鬧劇。是薛伯彥控制他、乃至控制全天下的把戲中的一環。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易,甚至是一場單方面的威,他刻意抑住自己心中一閃而過的容。
“不必了。”
“你我之間,死生禍福,各不相幹。”
說罷,齊楹將手中空了的酒杯放在憑幾上,而後走到了門口。
“你先睡吧。”
門軸一開一合,夜風穿堂而過,齊楹已經走了出去。
見他出了椒房殿的門,卻玉忙進了殿。
執正欠將憑幾上的酒杯收起來,這玉杯華璀璨,反出星星點點的金影。
“陛下沒走遠,只是去了偏殿。”卻玉輕聲說,小心打量著執的神,見并未有自怨自艾的神才稍稍放心,“娘娘不,奴婢拿了些胡餅和雁巾羹。”
執點頭,卻玉便拿銅盆端水來為淨手。
胡餅還是熱的,執吃了兩口,又喝了些湯便停了下來。
“太子立後了。”卻玉輕道,“瑯琊王氏家的兒。”
這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執道:“是他們家三姑娘麽?”
“是,娘娘還記得。”
“早幾年見過一回。”執回憶著說,“我記得比我還要小三歲呢。”
“是。今年才滿十四,過了年及笄後再宮。除了這位王姑娘,還冊了兩位婕妤,都是重臣家的小姐。”
“早前我也以為自己會嫁給他。”執走帶妝臺前,卻玉給拆去冠,“你瞧,他若是真心想娶,哪裏會一拖再拖。”語氣中倒也并未有什麽不甘,“大司馬那邊是怎麽說的?”
“左不過是太子竊國,再連發數道檄文。約莫是要戰,只是怎麽打還不大清楚。娘娘,若是真要打起來,您心裏頭向著哪頭?”
看著銅鏡之中自己依稀的容,執想了想:“我希誰也別贏。”
“太子要是贏了,我豈非了階下囚。若大司馬贏了,只怕大裕更早一日分崩離析。”笑了笑,“可一直戰下去,不知道要死多人。所以,我本不知道該怎麽選,索不選了,這是他們男人的事,我連自己的命都管不了,哪裏管得了天下事。”
*
在椒房殿的西偏殿裏,齊楹正在聽元為他讀奏折。
這些是沒經過大司馬手的奏折,三名藏在夾中送進來的,講的是西陲的軍務,這些人都是昔年齊楹掌管府監時的舊人,不甚惹眼但卻十分忠心。
在元的聲音裏,齊楹的思緒卻難得地一陣恍惚。
薛執。
逆賊薛伯彥的養。
他今夜飲了酒,在酒意上湧間,再一次想到了這個子。
這于他而言本就算是破戒,可他卻無端想到那日陵翁主對著的那番哭訴。
陵翁主尖刻地對說:換你嫁給他,換你這富貴,如何?
那人說:昭王并沒有那般不堪。
方才椒房殿中,他有心想去問:如今你可後悔說過那些話?
想想卻作罷了。
胃中的酒帶著縷縷的痛,齊楹擡手示意元停下。
“樂平王到了禹州?”
“是。”
“他不要來長安,去益州見齊桓吧。”齊楹道。
“陛下……”元愣了一下,“樂平王是來投靠陛下的。”
“我知道。”齊楹停了停,“益州那邊缺能打仗的人,樂平王最合適。他若是進了長安,只怕不出半月,他手下的兵權便會悉數落盡薛伯彥手裏。”
“可若樂平王到了益州,豈不是要與陛下為敵?”
“這江山社稷本就是齊桓的。”齊楹忍著疼,聲音仍平靜,“我要這天下做什麽?”
待元將所有的折子全部讀完,已經又過了近一個時辰。
“陛下要回承明宮去麽,奴才命人去傳肩輿?”
齊楹站起:“不必。”
推開門,庭院中仍帶著稀薄的花香。是金葉梨,清香中帶著一苦。
齊楹看不到椒房殿的正殿仍亮著燈,他依舊擡步向椒房殿正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