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11頁

趙福忠見狀,抿了抿,將頭緩緩低了下去。

罷了,主子一向克制有分寸,哪得到他心。

兩人之間的界限,就像二姑娘床前那道帷幔。

徹哪怕再寵這個妹妹,也不會越過那道屏障。

……

翌日,令頤醒來的時候,徹已經不在了。

小手眼,糯糯道:“哥哥呢?”

芳菲道:“大公子寅時就宮了,臨走前特意吩咐,不許吵醒姑娘。”

令頤小聲嘟囔:“哥哥沒有等我啊……”

還想著能和哥哥一起用膳呢。

從前在彬江的時候,哥哥總會等一起用早膳,有時賴床,他還會親自來抱

令頤人氣還刁,徹就變著花樣給他做好吃的,他的廚藝正是那個時候練出來的。

現在,別說想吃也吃不到,就是兩人一起用膳都困難。

啊,好想念哥哥做的飯啊……

芳菲見小臉垮了下來,連忙聲安哄。

“大公子雖急著走,可早膳卻是一樣不落地吩咐廚房備好了,蟹黃小籠包,蝦餃,杏仁茶,全是姑娘吃的,這會兒還在灶上溫著呢。”

令頤“唔”了一聲。

想起哥哥昨夜那番話,心里那一時涌上的委屈便消散了。

其實是個很好滿足的小姑娘,被人哄兩句就不難過了。

*

一連數日,徹每日都在忙著理公事,令頤只有在晚上睡前才能見到哥哥。

徹會耐心把哄睡,再安排第二日的膳食,之后才去理公事。

初二這日,令頤像往常一樣來同文館,卻見館已是人滿為患,還有不穿布的百姓。

“祝師姐,今日怎麼這麼多人呀?”

祝頌然訝異:“今日先生開壇授課,整個安城都知道,先生竟沒告訴你嗎?”

令頤瞪大了眼睛。

芳菲在一旁憋笑。

“姑娘,昨夜大公子就同您說了,您當時正專心啃那只燉豬腳,連頭都沒抬,所以沒聽見呢。”

令頤如遭雷擊。

好像、好像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哎呀!”

急得原地轉圈:“這麼重要的事我怎麼能沒聽到呢!”

祝頌然和芳菲捂笑了起來。

三人穿過熙攘的人群往講堂去時,令頤忽然瞥見個悉的影。

高高舉起小手揮舞:“羨文師兄!”

年輕

郎君正指揮雜役擺放團,聞聲回首。

此人面容俊逸,姿拔,雖通清貴氣,卻全然沒有世家子弟的輕浮

笑起來時,劍眉下那雙笑眼明亮如星。

學堂里,除了祝師姐,令頤最喜歡的便是宋嘉策,的羨文師兄。

羨文師兄經常帶他們這些小輩出去玩,跟他待在一起永遠不會覺得無聊。

宋嘉策挑眉道:“小令頤,怎麼你哥哥來講學,我在這里忙前忙后的,你倒悠閑?還不快來幫我一塊干活?”

令頤微張:“啊?師兄還需要我干什麼,我、我現在就干!”

說著就要去搬旁邊的矮幾。

旁邊一個學子笑道:“令姑娘別聽你師兄胡說,他逗你呢,活兒都快干完了。”

宋嘉策故作委屈地嘆氣:“唉,現在連小令頤都不心疼師兄了。”

說著令頤的發頂,把心梳好的發髻都了幾分。

令頤連忙護住頭發:“師兄又拿我取笑!”

兩人打鬧了一陣,令頤忽然想起什麼,問道:“師兄,哥哥今日要講什麼?”

宋嘉策作沉思狀。

“這個嘛……大概,講某個貪吃小姑娘餞的故事?”

“師兄!”令頤腮鼓起,作勢要打他。

兩人正胡鬧著,卻見祝頌然不知何時松開了令頤的手,微笑看著他們。

令頤眨了眨眼。

總覺得,祝師姐和羨文師兄之間有種說不清的古怪。

在令頤眼里,羨文師兄待人接溫潤如玉,談吐又風趣,像是把潯之哥哥和伯聿阿兄糅合在了一起,所以非常非常喜歡同羨文師兄相

可祝師姐和恰恰相反。

平日里雷厲風行、快人快語的師姐,每每遇到羨文師兄,就會變得異常沉默。

有次令頤分明看見,羨文師兄不過遞了杯茶,祝師姐便不自在低下了頭,臉上泛起微紅。

令頤想不明白。

莫非,因為羨文師兄是祝師姐最早帶的學生?

畢竟,祝師姐教導晚輩一向以嚴厲著稱,連一個錯字都要罰抄百遍的。

這麼想來,兩人見面時拘謹些倒也正常。

令頤目前只能想到這種解釋了。

一陣清越鐘聲傳來,人群如水般向講堂涌去。

宋嘉策道:“要開始了,我們快席吧。”

說罷,他看了祝頌然一眼,祝頌然卻徑直拉著令頤走了,沒有看他。

……

半個時辰后,書堂座無虛席。

徹今日未著服,只一襲月白鑲青長袍加,襯得他愈發溫潤清雅。

墨發垂至腰際,只在發尾系了绦。

臺前圍滿了慕名前來的人,熙熙攘攘的人群前,他手持書卷端坐在那里,說不出的沉穩靜逸。

授課時,聲如冷泉漱石,溫得令人陶醉。

風華絕代,大抵便是這般模樣。

“李生,若正于府衙當值,見儒子落井,當如何?”

史府的李公子被點名,慌忙起

“回先生,當、當稟明上。”

徹道:“差矣。”

“見孺子井,首先要找救人方法。譬如手烈火,豈會先思量是否該回?此乃良知當下呈現,若遲疑不決,便是失了本心。”

“譬如諸位日日讀《論語》,可曾親見鄉野老農如何‘耦而耕’?可曾試過‘三月不知味’?”

臺下眾人齊聲:“學生教。”

祝頌然微微側,對旁的令頤低聲道:“先生最不喜空談,常說‘知行合一’才是正道。”

“學而時習之,令頤可懂?”

令頤雖半懂不懂,卻還是小啄米點頭。

忽而想起什麼,眼睛一亮,扯了扯師姐的袖子。

“就像令頤昨夜只顧啃肘子,今日便嘗到‘不知而慌’的后果,這便是‘習’的教訓!師姐,令頤說的對嗎?”

祝頌然忍俊不

“這倒奇了,我教你三日的文章總記不齊全,偏偏先生教的一學就會,還能舉一反三。”

令頤甜甜一笑,吐了吐舌頭。

只要是哥哥說的話,教的事,記得比經文還牢。

*

徹開始講學,同文館的學子皆是苦不迭。

這位年輕的司業大人素以嚴苛著稱,不僅要求學生通四書五經,涉獵諸子百家,更要求他們六藝皆通。

更令學子們痛苦不已的是,徹還時常設置各種實務考校。

或是讓他們理衙門積的文書案卷,或是命他們為賑災籌款出謀劃策。

一片哀嚎聲中,唯獨令頤歡天喜地。

而言,最期待的不是聽哥哥授課,而是能和哥哥一起上下學。

有時徹公務繁忙,會提前離開,但只要得空,必定會等一同回府。

時不時會給帶一包桂花糖,或者琥珀核桃。

這日散學時,暮已濃。

徹整理著案上的文書,對令頤道:“令頤,你先回府,我還要見幾位大人。”

令頤撅起小

“哥哥已經好幾日沒和令頤用晚膳了,昨日的鱸魚羹膳房熱了三遍哥哥都沒回來。”

徹聞言輕笑,從一旁拿出個油紙包遞給

“這個,不知道能不能收買一個小姑娘。”

令頤眼睛一亮。

樂樓新出的雪酪和糯米紅豆餅!跑了好幾日都沒買到!

高興到要蹦起來,接過紙包時卻故意板著小臉:“那,哥哥也要記得用晚膳,不然對胃不好!”

說罷,從袖中掏出個歪歪扭扭的花圈,不由分說套在徹手腕上。

柳條編織的環上纏著幾朵鮮艷的野,歪歪扭扭地編在一起。

這是今日午后,蹲在同文館后山折騰了半個時辰的杰作。

“這個送給哥哥,這樣哥哥看到就記得吃飯了。”

令頤說罷就抱著零一溜煙跑了。

遠去的背影,搖頭失笑。

不多時,邵、魯二人踏

近來徹一派與閹黨相安無事,但兩邊誰也沒松下那弦。

徹道:“鄭康安此番吃了暗虧,必不會善罷甘休。你們且將家中老小安置妥當,若他狗急跳墻,還需提前有準備。”

邵玉與魯贄對視一眼,齊齊行禮。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99章

枕邊嬌色

第11頁

趙福忠見狀,抿了抿,將頭緩緩低了下去。

罷了,主子一向克制有分寸,哪得到他心。

兩人之間的界限,就像二姑娘床前那道帷幔。

徹哪怕再寵這個妹妹,也不會越過那道屏障。

……

翌日,令頤醒來的時候,徹已經不在了。

小手眼,糯糯道:“哥哥呢?”

芳菲道:“大公子寅時就宮了,臨走前特意吩咐,不許吵醒姑娘。”

令頤小聲嘟囔:“哥哥沒有等我啊……”

還想著能和哥哥一起用膳呢。

從前在彬江的時候,哥哥總會等一起用早膳,有時賴床,他還會親自來抱

令頤人氣還刁,徹就變著花樣給他做好吃的,他的廚藝正是那個時候練出來的。

現在,別說想吃也吃不到,就是兩人一起用膳都困難。

啊,好想念哥哥做的飯啊……

芳菲見小臉垮了下來,連忙聲安哄。

“大公子雖急著走,可早膳卻是一樣不落地吩咐廚房備好了,蟹黃小籠包,蝦餃,杏仁茶,全是姑娘吃的,這會兒還在灶上溫著呢。”

令頤“唔”了一聲。

想起哥哥昨夜那番話,心里那一時涌上的委屈便消散了。

其實是個很好滿足的小姑娘,被人哄兩句就不難過了。

*

一連數日,徹每日都在忙著理公事,令頤只有在晚上睡前才能見到哥哥。

徹會耐心把哄睡,再安排第二日的膳食,之后才去理公事。

初二這日,令頤像往常一樣來同文館,卻見館已是人滿為患,還有不穿布的百姓。

“祝師姐,今日怎麼這麼多人呀?”

祝頌然訝異:“今日先生開壇授課,整個安城都知道,先生竟沒告訴你嗎?”

令頤瞪大了眼睛。

芳菲在一旁憋笑。

“姑娘,昨夜大公子就同您說了,您當時正專心啃那只燉豬腳,連頭都沒抬,所以沒聽見呢。”

令頤如遭雷擊。

好像、好像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哎呀!”

急得原地轉圈:“這麼重要的事我怎麼能沒聽到呢!”

祝頌然和芳菲捂笑了起來。

三人穿過熙攘的人群往講堂去時,令頤忽然瞥見個悉的影。

高高舉起小手揮舞:“羨文師兄!”

年輕

郎君正指揮雜役擺放團,聞聲回首。

此人面容俊逸,姿拔,雖通清貴氣,卻全然沒有世家子弟的輕浮

笑起來時,劍眉下那雙笑眼明亮如星。

學堂里,除了祝師姐,令頤最喜歡的便是宋嘉策,的羨文師兄。

羨文師兄經常帶他們這些小輩出去玩,跟他待在一起永遠不會覺得無聊。

宋嘉策挑眉道:“小令頤,怎麼你哥哥來講學,我在這里忙前忙后的,你倒悠閑?還不快來幫我一塊干活?”

令頤微張:“啊?師兄還需要我干什麼,我、我現在就干!”

說著就要去搬旁邊的矮幾。

旁邊一個學子笑道:“令姑娘別聽你師兄胡說,他逗你呢,活兒都快干完了。”

宋嘉策故作委屈地嘆氣:“唉,現在連小令頤都不心疼師兄了。”

說著令頤的發頂,把心梳好的發髻都了幾分。

令頤連忙護住頭發:“師兄又拿我取笑!”

兩人打鬧了一陣,令頤忽然想起什麼,問道:“師兄,哥哥今日要講什麼?”

宋嘉策作沉思狀。

“這個嘛……大概,講某個貪吃小姑娘餞的故事?”

“師兄!”令頤腮鼓起,作勢要打他。

兩人正胡鬧著,卻見祝頌然不知何時松開了令頤的手,微笑看著他們。

令頤眨了眨眼。

總覺得,祝師姐和羨文師兄之間有種說不清的古怪。

在令頤眼里,羨文師兄待人接溫潤如玉,談吐又風趣,像是把潯之哥哥和伯聿阿兄糅合在了一起,所以非常非常喜歡同羨文師兄相

可祝師姐和恰恰相反。

平日里雷厲風行、快人快語的師姐,每每遇到羨文師兄,就會變得異常沉默。

有次令頤分明看見,羨文師兄不過遞了杯茶,祝師姐便不自在低下了頭,臉上泛起微紅。

令頤想不明白。

莫非,因為羨文師兄是祝師姐最早帶的學生?

畢竟,祝師姐教導晚輩一向以嚴厲著稱,連一個錯字都要罰抄百遍的。

這麼想來,兩人見面時拘謹些倒也正常。

令頤目前只能想到這種解釋了。

一陣清越鐘聲傳來,人群如水般向講堂涌去。

宋嘉策道:“要開始了,我們快席吧。”

說罷,他看了祝頌然一眼,祝頌然卻徑直拉著令頤走了,沒有看他。

……

半個時辰后,書堂座無虛席。

徹今日未著服,只一襲月白鑲青長袍加,襯得他愈發溫潤清雅。

墨發垂至腰際,只在發尾系了绦。

臺前圍滿了慕名前來的人,熙熙攘攘的人群前,他手持書卷端坐在那里,說不出的沉穩靜逸。

授課時,聲如冷泉漱石,溫得令人陶醉。

風華絕代,大抵便是這般模樣。

“李生,若正于府衙當值,見儒子落井,當如何?”

史府的李公子被點名,慌忙起

“回先生,當、當稟明上。”

徹道:“差矣。”

“見孺子井,首先要找救人方法。譬如手烈火,豈會先思量是否該回?此乃良知當下呈現,若遲疑不決,便是失了本心。”

“譬如諸位日日讀《論語》,可曾親見鄉野老農如何‘耦而耕’?可曾試過‘三月不知味’?”

臺下眾人齊聲:“學生教。”

祝頌然微微側,對旁的令頤低聲道:“先生最不喜空談,常說‘知行合一’才是正道。”

“學而時習之,令頤可懂?”

令頤雖半懂不懂,卻還是小啄米點頭。

忽而想起什麼,眼睛一亮,扯了扯師姐的袖子。

“就像令頤昨夜只顧啃肘子,今日便嘗到‘不知而慌’的后果,這便是‘習’的教訓!師姐,令頤說的對嗎?”

祝頌然忍俊不

“這倒奇了,我教你三日的文章總記不齊全,偏偏先生教的一學就會,還能舉一反三。”

令頤甜甜一笑,吐了吐舌頭。

只要是哥哥說的話,教的事,記得比經文還牢。

*

徹開始講學,同文館的學子皆是苦不迭。

這位年輕的司業大人素以嚴苛著稱,不僅要求學生通四書五經,涉獵諸子百家,更要求他們六藝皆通。

更令學子們痛苦不已的是,徹還時常設置各種實務考校。

或是讓他們理衙門積的文書案卷,或是命他們為賑災籌款出謀劃策。

一片哀嚎聲中,唯獨令頤歡天喜地。

而言,最期待的不是聽哥哥授課,而是能和哥哥一起上下學。

有時徹公務繁忙,會提前離開,但只要得空,必定會等一同回府。

時不時會給帶一包桂花糖,或者琥珀核桃。

這日散學時,暮已濃。

徹整理著案上的文書,對令頤道:“令頤,你先回府,我還要見幾位大人。”

令頤撅起小

“哥哥已經好幾日沒和令頤用晚膳了,昨日的鱸魚羹膳房熱了三遍哥哥都沒回來。”

徹聞言輕笑,從一旁拿出個油紙包遞給

“這個,不知道能不能收買一個小姑娘。”

令頤眼睛一亮。

樂樓新出的雪酪和糯米紅豆餅!跑了好幾日都沒買到!

高興到要蹦起來,接過紙包時卻故意板著小臉:“那,哥哥也要記得用晚膳,不然對胃不好!”

說罷,從袖中掏出個歪歪扭扭的花圈,不由分說套在徹手腕上。

柳條編織的環上纏著幾朵鮮艷的野,歪歪扭扭地編在一起。

這是今日午后,蹲在同文館后山折騰了半個時辰的杰作。

“這個送給哥哥,這樣哥哥看到就記得吃飯了。”

令頤說罷就抱著零一溜煙跑了。

遠去的背影,搖頭失笑。

不多時,邵、魯二人踏

近來徹一派與閹黨相安無事,但兩邊誰也沒松下那弦。

徹道:“鄭康安此番吃了暗虧,必不會善罷甘休。你們且將家中老小安置妥當,若他狗急跳墻,還需提前有準備。”

邵玉與魯贄對視一眼,齊齊行禮。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