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39章 出行

第39章 出行

對于木蘭秋狝的印象, 程婉蘊還停留在《還珠格格》裏乾隆率領衆皇子在草原上策馬奔騰的景象,咦,好像暴了年齡。

不過, 來到大清那麽些年, 也對這項活也有些許了解。“木蘭”一詞為滿語,即為“哨鹿”之意,秋狝更是字面含義, 古人將秋天打獵稱為狝、春天打獵為蒐、夏天打獵為苗、冬天打獵為狩,秋狝自然就是秋天進行打獵的日子。

但木蘭秋狝仍是清朝獨有的活,其實也不全是皇室單單為了打獵才設立的制度, 主要還肩負著許多政治目的,既有加強武備、綏服蒙古、安定邊境、鞏固邊防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對八旗兵的一次重要檢閱活

從京城通往木蘭圍場的路上,康熙在沿途設置了大大小小的行宮數十座,以供一行人馬歇腳,其中最重要、最大的便是熱河行宮(之後更名為承德避暑山莊), 這也是太子願意讓程婉蘊一并同去的原因,這條通往熱河的路工部年年維護, 平坦開闊, 一路上既不會風餐宿, 也不至于疾行數百裏,所以還算舒服。

因此收拾東西的時候,也有很多東西可以不帶, 日常所需行宮裏都有, 只帶自己覺得最必要的就行, 可以輕裝上陣、開開心心地等著旅游了。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蒙古,連上輩子都沒去過呢!

牛呀羊啊, 串啊,來了!

出發之日天朗氣清,白雲舒卷,是個舒服的好天氣。

康熙朝,皇太子所乘馬車與其他皇子有著明顯區分,雖說皇子皆可乘坐朱車,但外頭的裝飾據品級有青藍紅等諸多不同,因此程婉蘊被太監恭敬地引到一輛金頂金蓋紅帷的超大朱車面前時,還是在心裏小小地哇了一聲。

這馬車外表華麗,還是難得的四馬車,平時太子爺不坐這車,因為太大了,如今是為了要帶去,才專門從吃灰的庫房裏找出來,又車把式提前上了油、重新上了漆,如今出現在程婉蘊面前就是一輛簇新簇新的大馬車了。

據說這車是康熙二十四年,從大不列顛國進貢而來的西洋馬車改造的,既可以轉向,也已有了減震裝置,裏頭是寬敞的箱式,不僅有小塌,還能擺桌子!

程婉蘊被青杏攙扶著上去後大開眼界,這車真的很寬敞,有種坐高鐵商務座的覺,碧桃膛,十分驕傲地說這種四車,就是宮裏也難得,沒有多輛的,旁的皇阿哥親眷坐的都是兩車,這四車是萬歲爺獨獨賜給太子爺的!

就跟一溜大衆、田裏頭塞了一輛蘭博基尼似的。

非常惹眼!

程婉蘊覺自己上車的時候都被一堆羨慕嫉妒恨的視線包圍了。

太子爺只在快出發時打馬過來瞧了一眼,聽見響,便開車簾朝外探頭去,只見遠紅日低垂,如游龍一般蜿蜒不知盡頭的車馬長隊之間突然掀起風浪,一人一騎披著熱烈的,向奔赴而來。

太子穿杏黃蟒袍,金鞍駿馬,眼眸被日籠上一層淺金,在臨近馬車時,他勒馬而立,那雙眼眸又好似化作波粼粼的月下湖泊,裏頭的溫都漫了出來。

“阿婉。”他沒有下馬,就這樣彎腰的臉龐,“等累了嗎?一會兒前頭靜了街,咱們就能出宮了。”

程婉蘊將臉頰在他因握鞭磨得發紅的掌心,應了一聲:“不累。”

“這會兒還不能陪你,若是累了,便躺著睡一覺,歇一歇,大概要坐兩個時辰的車,若有什麽急事只管人到前頭尋我。”胤礽囑咐了幾句,便得回康熙駕所在之,除了日常伴駕打卡之外,他也是日常批閱奏折的工人。

康熙的勤政是出了名的,在歷朝歷代的皇帝裏頭也能排的上號,除了赫舍裏皇後的忌辰和過年封印休息幾日,他其他時候不是在理政事就是在理政事的路上。

你瞧,他出門打獵,還命專人專車運折子給他批閱呢!

請注意,這裏的單位是“車”。

程婉蘊滿懷深切同了太子一眼。

胤礽沒讀懂的眼神,只是溫將垂落的碎發掖到耳後,低低地說了句:“等出了古北口,便能到克什營行宮和兩間房行宮,到時我來接你。”

顯然這位毫不自知的社畜大冤種對于被康熙抓去996,已然習慣了。

胤礽的確習以為常。

自小他便在奏折堆裏長大,康熙有時自己去外頭接見大臣,便留他一人在暖閣裏筆疾書,為此他還學仿了康熙的字,練就一手端重藏鋒的筆法。

程婉蘊當然也知道這事兒,朝堂外沒人就不知道的,著太子漸漸沒在刺眼裏的背影,有時候真覺著諷刺的,如今的康熙如此深信太子、深太子,可未來卻又因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治罪于他,康熙親手將他樹立一桿讓全天下人都仰的高高旗幟,又親手將它折斷,任由其跌落泥沼。

當年,立儲的詔書寫著:“謹告天地、宗廟、社稷。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授胤礽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康熙也是這樣做的,他在所有皇子中破格樹立了太子權威,從前幾年開始便特別允許他接江南文人乃至外國傳教士,如今毓慶宮的太子屬裏有不江南的文人幕僚,而太子的側福晉、格格也盡數都出自漢軍旗。

皇太子是漢家正統才有的制度,滿人以前是“八旗共治天下”可沒有立儲這事兒,康熙對太子這樣的安排頗有深意。

太子也不負衆,他給漢人和洋人都留下了極好的印象,邊聚攏了不漢臣,聽說太子還能用番邦話跟徐日升一類的宮廷傳教士說上幾句話。

等到所謂一廢太子時,康熙卻又細數他結黨營私、妄議國事的罪過。一邊罵太子行為乖謬、不仁不孝,一邊又與大臣們嘟嘟囔囔:“胤礽儀表、學問、才技俱有可觀。”

就真的很矛盾,好像曾經那個故意用太子拉攏漢人穩固政局、願意讓太子代批奏章的人不是他康熙本人似的。

程婉蘊坐在馬車裏,碧桃在小桌上擺滿了果脯餞、茶湯幹,便倚靠著後厚實的織錦引枕,抓起一把瓜子“咔咔”磕著,心想,康師傅此舉,可不就是典型的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麽!

不過,康熙已是清朝為數不多文治武功、政外、文化品都做到王者段位的明君了,當初順治留給他的是怎樣一個爛攤子啊?所謂人無完人,他想必也不能預料到晚年會出這樣的事吧?

吃著吃著,碧桃又把近來吃的“每日堅果”找了出來,一把收走桌上的瓜碟,道:“格格別用那麽些瓜子,您不是說吃核桃、腰果更好麽,奴婢都給您帶來了!”

“知我者,碧桃也。”程婉蘊笑瞇瞇捧了過來。

為了這趟出行,程婉蘊其實準備了不還用面包窯烤了不蔬果幹帶了來,這些藏得更深,不敢拿出來。

可憐見的,要知道之前暴在外的零可都被太子爺無沒收了!太子覺著吃那麽多零點心不好。倒不是怕和王格格似的吃多了,而是胃口不算很大,零吃多了,正常用膳就吃的,承襲了養生達人康師傅的養生觀念的太子爺便認為這是本末倒置的壞事兒,會影響,從此每日都讓邊伺候的人約束

青杏老實,不敢違拗聽太子的話,但碧桃就向著,知道悄悄替藏點。

“碧桃!”果然,青杏剛下車解手,回來一瞧見就氣得了起來,“你這都什麽時候夾帶來的?太子爺不是吩咐了格格飲食上要克制些麽?這種炒貨上火著呢!你不知道輕重呀?回頭挨了板子,我可不保你!”

碧桃吐了吐舌頭:“我的好姐姐,格格不是說了,這裏頭有什麽素,這東西對肚子裏的小阿哥好著呢!我不是那沒腦子的渾人,一定盯著格格每日只吃一袋,這總行了吧?你可快別念叨了!”

青杏這才不說了,只是臉上還有些不滿。

程婉蘊和碧桃暗暗對視一眼,都有種松了口氣的覺。

碧桃趁青杏又下馬車倒水的功夫,湊過來小聲吐槽:“格格,不得了,青杏這做派越發像老媽子了!”

可不是,程婉蘊嚴肅地點頭,後世管這媽系閨,就是比親媽還嘮叨的閨

其實堅果是個好東西。

這“每日堅果”是程婉蘊提前炒制、曬幹再混合搭配好的,裏頭有葡萄幹、榛子仁、腰果仁、幹核桃、扁桃仁等,再等量分出一份一份來,用油紙仔細包好封,又便利又營養。

程婉蘊之前見過懷孕的同事天在辦公室啃堅果,還說裏頭有優質脂肪和足量維生素,如今便也學以致用,果然這種不占肚又解饞的東西,非常適合

一不留神就炫了一包。

正想和碧桃暗送秋波,讓暗度陳倉再拿一包,就聽遠遠傳來靜鞭聲,隨即便傳來車馬隆隆之聲,沒一會兒,乘坐的馬車也緩緩駛出朱紅宮門。

京城街市喧鬧之聲傳耳中,程婉蘊竟然有種恍若隔世之悄悄掀起車簾,看到了被威武的軍攔著跪在兩邊的平頭百姓,他們行駛的街上再沒有其他車馬和行人,那吆喝、嘈雜的聲音似乎是隔牆另一頭的集市上傳來的,但也讓頗為懷念了。

轆轆,塵囂土上,很快那些挨挨的沿街店鋪都看不見了,眼前聳立著高大的城樓,城樓兩邊也被商販占據了擺設攤位,但這些攤位上都沒了人,現在人全跪倒在地,被軍遠遠隔開。

等出了太子口中的古北口,車外的景一下就開闊了起來。

古北口其實是山海關和居庸關之間的長城要塞,扼守著遼東和蒙古通往中原的咽,正是萬裏長城的衆多關口之一。

而去,能見峰巒疊嶂逶迤險峻的燕山山勢中一座座沉默的烽火臺,如今腳下寬敞的道如一條玉帶延到目之盡頭,但這裏的景致卻沒有程婉蘊設想的這般荒無人煙,河,河上大橋兩邊竟然也有不廟宇、商鋪,若非軍開路驅趕,應當可設想此那游人如織的景象。

河西還能看見駐守的營盤,想來便是康熙設立的柳林營了。

再走上一個時辰,便到了克什營行宮,只聽太監們來回高聲傳話,不一會兒車馬便停住了,青杏碧桃一齊將馬車上的東西都收起來鎖進小榻下頭的櫃子裏。

天已經黑了,但行宮門前整齊排列著手持煌煌火把的兵,將這漆黑的夜都照得猶如白晝,大福晉伊爾覺羅氏乘坐的車架緩緩隨著前頭的隊列停了下來,在宮太監的攙扶下,小心地下了馬車。

一下車,就看見了前頭那輛在火把的照映下越發金閃閃的四馬車。

那是太子車架。

大阿哥的馬車挨著太子爺後頭,太子爺是半君,這樣安排理所應當,但誰都知道太子爺整日在萬歲爺的車裏,這輛車裏坐的只是個不流的小格格……

大福晉站了會,便有大阿哥邊的太監過來接了,心裏舒坦,高傲地仰著頭就要饒過去,誰知遠突然傳來一陣

原本站得筆直的軍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太子爺千歲!”

軍士們甲胄與刀劍撞,發出鏗鏘之聲。太子爺騎著馬疾馳而至,掠起的風將兩旁八旗旗幟吹得呼呼作響。

大福晉默默止住了腳,也半福下,心裏卻頗有些不耐,當初若不是太子爺橫一腳,也不用現在還和幾個妾室同住了,如今大阿哥那院子都還沒開工呢!真是氣煞人也!

只見太子翻下馬,太監們立刻上來伺候著把馬牽走了,他卻徑直走向了金馬車,掀起簾子對裏頭的人,笑道:“阿婉。”

一只纖纖素腕先了出來,接著便是一蔥綠鑲水紅邊的旗裝,腰上佩著一只晶瑩剔的白玉貓兒墜,竟和太子腰上佩得是一對,接著,那格格的臉了出來。

杏眼桃腮,明眸善睞,將手給太子爺,彎起眼睛一笑,在忽明忽暗的搖曳火中,更似神出水般明豔驚人。

太子爺握住了的手,另一只手卻穿過彎,直接將人抱了下來。

那小格格摟著太子爺,害地將臉埋進了他的肩頭,太子爺在耳邊不知低聲說了什麽,那小格格更是連脖頸都紅了。

大福晉雖看不上那狐樣子,卻還是不嘆:如此容貌,怨不得太子爺心心念念,恨不得日裏栓腰帶上。

等太子一行先進了前頭的克什行宮,大福晉這才隨大阿哥打發來接的太監收拾好東西,換了頂小轎子,繞到另一邊進了兩間房行宮分屬大阿哥的院子。除了萬歲爺和太子,其他阿哥都住兩間房,這也是讓大福晉略有些不滿的地方。

誰不知道,克什行宮更新更寬敞啊!

這一肚子牢,進了院子才發現大阿哥還沒回來呢!

太子爺都過來了,說明萬歲爺那邊已安置好了,說不定都已經歇下了,結果大阿哥還不見蹤影?

大福晉蘊含怒火的眼睛如利劍紮在大阿哥的太監上,那小子渾抖了一下,立刻跪下來請罪,哭喪著臉將大阿哥的行蹤代得一清二楚:“福晉饒命!大爺領人去夜獵了!”

大福晉氣得頭暈,又想起方才親自來接小格格的太子……心裏更是酸得冒泡。

就是新婚那一兩年,大阿哥也沒有這樣的時候!真是……

這頭,程婉蘊著太子上的溫度、氣味,一雙手又不安分,悄悄太子爺那繃的、邦邦的手臂

嗚!就算天黑看不見,也能出來那線條多麽流暢,那多麽結實。

然後就對上了太子十分警惕的目

訕訕回手。

真小氣,如今不能吃,怎麽就連一把都不了呢!

因天已晚,雖然車裏舒服,能躺能坐,但程婉蘊還是覺著大床舒服,因此與太子一塊兒洗漱完便準備睡覺了。

帶了一本《史記》來作為睡前讀,不由讓太子驚訝地瞪圓了眼:“阿婉,你近來竟開始讀史了麽?”

花了兩年時間才從各種通俗話本子進化到能看懂《徐霞客游記》的程婉蘊不免有些心虛地眨了眨眼。

這本書,是帶來催眠的。

懷孕以後有時會因溫升高、激素水平有所波而睡不好,但只要一看這種《資治通鑒》啊、《史記》啊之類的書,就能很快睡,睡眠質量飛速提升。

當然,不能這麽對太子說,于是義正言辭道:“太子爺,唐太宗曾經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本書不是為了我而讀,是為了腹中的孩子而讀呢!我希他/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胤礽笑道:“都還沒出生,你讀書,他能聽見嗎?”

程婉蘊也不知道,但後世各種胎教理論數不勝數,想來是有一定道理的吧?

把這些想法告訴了太子,剛出生的孩子會記得父母的聲音,他可能不一定能記得實際容,但卻能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

還有人說,懷孕看劉亦菲的照片,孩子生出來以後也會長得像劉亦菲。

在這裏,程婉蘊在和太子談天時便將仙姐姐改人,把照片說人畫,說這些事都是繼母吳氏的小竅門。

“您不知道,我那幾個兄弟姊妹,容貌也不俗呢!”

但其實,這個多看人生得孩子也會變好看的理論,才是真正的玄學,對于生男生、高矮胖瘦之類的事,還得基因決定一切。

程家基因好,全靠程世福那張無論怎麽組合都好看的五和弟弟妹妹長得都很像程世福,但又生得各有特點,而程世福能續娶吳氏,當然不是因為他是個窮酸縣令,而是因為他生得相貌堂堂、材高大。

但清朝人不知道呀,所以對于程婉蘊新穎的胎教理論,胤礽聽得津津有味。

之後,他猛地想起剛才被程婉蘊揩油之事,不由嚴肅道:“既然孩子在腹中便能耳聽八方、保有記憶,那阿婉你日後言行舉止都得更加注意才是,你可……”胤礽說著說著又臉紅了,小聲道,“你如今懷著子,可別做那些……那些事了,知道了嗎?否則你我日後在孩子面前還有何面?”

言罷,還揚聲讓何保忠去找一本《清心經》來念。

程婉蘊:“……”

七繞八繞說了那麽多話,他怎麽就沒忘了這事呢?

幸好《清心經》的催眠效果也極好,程婉蘊沒聽兩句便眼皮打架,睡得不省人事了。

胤礽:“……”

說好的一起給孩子讀書的呢??說好教育要從出生前就開始的呢?

第二日天不亮,康熙宣布要登古北口長城,還要巡檢柳林營,因此便在此多駐蹕一日,不忙出發。

太子為此匆匆忙忙便出門了,程婉蘊在行宮無聊,卻不敢跑,一則這裏住的人多,還有宜妃及康熙其他貴人、答應等,二則也不識路,沖撞了誰就不好了,畢竟太子不在,不能給他惹麻煩,便在院子裏窩著。

剝桔子吃著一邊翻話本看,也不算無聊,午後太子一熱汗回來,痛痛快快洗了個澡,換上家常裳,才坐到面前。

胤礽已從何保忠裏聽說了阿婉一直沒出門的事,心裏暗暗嘆息,在這些事上,總是這樣敏銳、乖巧、安分。

他在這個位置上,自然容易吸引衆人的目,旁人或許不敢在他歪腦筋,卻未必不會將矛頭對準阿婉。

若不是今早出門太急,他本該多提點幾句的,但沒想到心裏正如明鏡一般。

他心裏有些疚,便溫聲詢問:“悶不悶?要不要帶你去喂小鹿?”

在他們所居住的克什營行宮和兩間房行宮附近蓄養了大批麋鹿,在層次分明的連綿秋中,既可以賞山原之景,還能看鹿群奔騰,運氣好還能撿到麋鹿的鹿角!

聖誕老公公的麋鹿嘛?還沒見過!

程婉蘊完全心

之前一個人不敢出門,但有太子領著就無所畏懼了,連忙換一件輕便的裳,便跟著太子步行前往附近的麋鹿園。

在清朝,麋鹿是一種象征吉祥的,所以清朝皇室在圍苑特別喜歡養鹿,程婉蘊和太子爺走到園外,就能看到一群一群散落在廣闊的草場中的麋鹿。

一只就有一人高!這小鹿?

真的好大啊!

程婉蘊扶著木質柵欄,風迎面吹來,遠,幾只麋鹿跳躍著穿越草場上潺潺的淺溪,後便是連城一片的秋黃樹林,得像一副畫。

胤礽負手眼睛亮晶晶、很是興開懷的樣子,不由也彎起角。

出來,果然是正確的選擇。

那麽開心,就像終于飛出牢籠的鳥兒,他著這樣的,就好似自己也跟著掙束縛了一般,他的心也隨著的笑容而飛越重山,變得雲朵般又輕又

“二爺!您瞧啊!”

忽然,胤礽袖子一重,原來是阿婉指著天空中南飛的雁群,讓他也仰頭看。

程婉蘊扯著太子的袖,胤礽舉目天,卻看不出這些大雁有什麽不同。

“哇!好大啊!”這些大雁飛得好低,才知道大雁近距離看翅展那麽寬大!

胤礽:“……”不然呢?

這時,忽然聽到不遠“噗嗤”一聲嗤笑,胤礽轉頭看去,卻是老大、老三、老四、老五幾人結伴正從另一頭走來。

“二哥。”幾個弟弟拱手見禮。

“二弟怎麽帶了個沒見過世面的來?不怕跌了您太子爺的臉面?”唯有胤褆抱著胳膊冷冷往被胤礽擋了一半的子那瞥了眼。

“見過各位爺,妾先告退。”程婉蘊聽得心都“咯噔”一下,頭都不敢擡,連忙福了福,就轉要退下,卻被太子爺手拉住了。

程婉蘊有些吃驚地擡頭去,卻發現太子不知不覺已擋在自己前,他的背脊像山峰一般隔絕了那些投上懷著惡意的視線,他什麽都沒說,只是堅定地握著的手腕,卻心安了。

對呀,他是太子,怕什麽呢?

總是忍不住拿悲者的眼去看現在的太子,都忘了他現在還是妥妥的大啊。

“大哥說話放尊重些。”太子冷冷道,“我的人和事,你還是管。”

“你——”大阿哥沒料到太子會這樣不給面,他只是習慣刺幾句,平常他為了彰顯儲君寬仁,不是從不計較的麽?今兒怎麽跟吃了槍藥似的?

因換老四院子的事兒才失了聖心,最近十分不順的大阿哥忍了又忍,到底還是沒敢再和太子再發生沖突,只是哼了一聲不說話了。

一向沉默的胤禛突然開口解圍:“二哥,我們幾個家裏人都在前頭樹蔭下賞景,那圍了帳子,還算幹淨。”

“你們幾時來的?”胤礽背在後的手擺了擺,何保忠便無聲無息地領著程婉蘊過去了。

“一早便來了,大哥說他昨個找到了一獵鹿的好地方,本想邀二哥一起來的,誰知您一早被皇阿瑪走了。”胤祉也跟著解釋道。

登山巡營,康熙只讓太子作陪,其他兒子都沒,怪不得老大剛一見他就拿阿婉作筏子。

胤礽想明白來龍去脈,不由更生氣了,老大那混子!他瞅了瞅雙手空空的幾人:“各打了幾只?”

“快別提了,”胤祺憨憨臉上滿是無辜,“大哥昨個已經來過一次了,那邊的鹿都不知被趕哪兒去了,找了半天也沒找見,就打了幾只兔子和野鴨,拿給奴才們去置了,二哥等會一并在這兒吃些烤?”

麋鹿園極大,而養在園子裏的麋鹿都是年底皇莊要進貢宮的,因此不能私自獵殺,他們幾個說的應當是園子外圍的野生麋鹿。

胤褆聽了滿臉漲紅,沖著胤祺吼道:“怎麽能怪我?還不是你們幾個出來連狗都沒帶,那還怎麽找?”

胤祉假裝沒聽見,只是沖胤礽笑道:“二哥不必憂心,眷們就在那樹下圍帳裏另開一桌,我已命人回去拿酒了,咱們就在這吹吹塞外的風,邊吃邊聊,一定舒服。”

胤礽見都安置好了,便點點頭。

程婉蘊跟著何保忠走近了樹下圍起的幔帳中,幔帳挽起了一面,能清楚看見裏頭鋪了墊子,擺上桌椅,已圍坐了四個年歲不一的子。

過來前,早已有太監通稟過,因此幾人皆起相互見禮,大福晉為尊,更做主隨侍宮再上茶點來。

程婉蘊托太子爺的福,坐到了田側福晉下首、劉宋格格兩人上首,座後也下意識悄悄打量著大家,誰知才看一眼,就與對面四阿哥的宋格格撞上了眼神,兩人都嚇了一跳,又同時移開。

低頭時,另外幾位也暗中換著好奇的眼神。

程婉蘊并不知道,在幾位阿哥所的後院裏還是個名人呢!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205章

東宮福妾(清穿)

第39章 出行

第39章 出行

對于木蘭秋狝的印象, 程婉蘊還停留在《還珠格格》裏乾隆率領衆皇子在草原上策馬奔騰的景象,咦,好像暴了年齡。

不過, 來到大清那麽些年, 也對這項活也有些許了解。“木蘭”一詞為滿語,即為“哨鹿”之意,秋狝更是字面含義, 古人將秋天打獵稱為狝、春天打獵為蒐、夏天打獵為苗、冬天打獵為狩,秋狝自然就是秋天進行打獵的日子。

但木蘭秋狝仍是清朝獨有的活,其實也不全是皇室單單為了打獵才設立的制度, 主要還肩負著許多政治目的,既有加強武備、綏服蒙古、安定邊境、鞏固邊防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對八旗兵的一次重要檢閱活

從京城通往木蘭圍場的路上,康熙在沿途設置了大大小小的行宮數十座,以供一行人馬歇腳,其中最重要、最大的便是熱河行宮(之後更名為承德避暑山莊), 這也是太子願意讓程婉蘊一并同去的原因,這條通往熱河的路工部年年維護, 平坦開闊, 一路上既不會風餐宿, 也不至于疾行數百裏,所以還算舒服。

因此收拾東西的時候,也有很多東西可以不帶, 日常所需行宮裏都有, 只帶自己覺得最必要的就行, 可以輕裝上陣、開開心心地等著旅游了。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蒙古,連上輩子都沒去過呢!

牛呀羊啊, 串啊,來了!

出發之日天朗氣清,白雲舒卷,是個舒服的好天氣。

康熙朝,皇太子所乘馬車與其他皇子有著明顯區分,雖說皇子皆可乘坐朱車,但外頭的裝飾據品級有青藍紅等諸多不同,因此程婉蘊被太監恭敬地引到一輛金頂金蓋紅帷的超大朱車面前時,還是在心裏小小地哇了一聲。

這馬車外表華麗,還是難得的四馬車,平時太子爺不坐這車,因為太大了,如今是為了要帶去,才專門從吃灰的庫房裏找出來,又車把式提前上了油、重新上了漆,如今出現在程婉蘊面前就是一輛簇新簇新的大馬車了。

據說這車是康熙二十四年,從大不列顛國進貢而來的西洋馬車改造的,既可以轉向,也已有了減震裝置,裏頭是寬敞的箱式,不僅有小塌,還能擺桌子!

程婉蘊被青杏攙扶著上去後大開眼界,這車真的很寬敞,有種坐高鐵商務座的覺,碧桃膛,十分驕傲地說這種四車,就是宮裏也難得,沒有多輛的,旁的皇阿哥親眷坐的都是兩車,這四車是萬歲爺獨獨賜給太子爺的!

就跟一溜大衆、田裏頭塞了一輛蘭博基尼似的。

非常惹眼!

程婉蘊覺自己上車的時候都被一堆羨慕嫉妒恨的視線包圍了。

太子爺只在快出發時打馬過來瞧了一眼,聽見響,便開車簾朝外探頭去,只見遠紅日低垂,如游龍一般蜿蜒不知盡頭的車馬長隊之間突然掀起風浪,一人一騎披著熱烈的,向奔赴而來。

太子穿杏黃蟒袍,金鞍駿馬,眼眸被日籠上一層淺金,在臨近馬車時,他勒馬而立,那雙眼眸又好似化作波粼粼的月下湖泊,裏頭的溫都漫了出來。

“阿婉。”他沒有下馬,就這樣彎腰的臉龐,“等累了嗎?一會兒前頭靜了街,咱們就能出宮了。”

程婉蘊將臉頰在他因握鞭磨得發紅的掌心,應了一聲:“不累。”

“這會兒還不能陪你,若是累了,便躺著睡一覺,歇一歇,大概要坐兩個時辰的車,若有什麽急事只管人到前頭尋我。”胤礽囑咐了幾句,便得回康熙駕所在之,除了日常伴駕打卡之外,他也是日常批閱奏折的工人。

康熙的勤政是出了名的,在歷朝歷代的皇帝裏頭也能排的上號,除了赫舍裏皇後的忌辰和過年封印休息幾日,他其他時候不是在理政事就是在理政事的路上。

你瞧,他出門打獵,還命專人專車運折子給他批閱呢!

請注意,這裏的單位是“車”。

程婉蘊滿懷深切同了太子一眼。

胤礽沒讀懂的眼神,只是溫將垂落的碎發掖到耳後,低低地說了句:“等出了古北口,便能到克什營行宮和兩間房行宮,到時我來接你。”

顯然這位毫不自知的社畜大冤種對于被康熙抓去996,已然習慣了。

胤礽的確習以為常。

自小他便在奏折堆裏長大,康熙有時自己去外頭接見大臣,便留他一人在暖閣裏筆疾書,為此他還學仿了康熙的字,練就一手端重藏鋒的筆法。

程婉蘊當然也知道這事兒,朝堂外沒人就不知道的,著太子漸漸沒在刺眼裏的背影,有時候真覺著諷刺的,如今的康熙如此深信太子、深太子,可未來卻又因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治罪于他,康熙親手將他樹立一桿讓全天下人都仰的高高旗幟,又親手將它折斷,任由其跌落泥沼。

當年,立儲的詔書寫著:“謹告天地、宗廟、社稷。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授胤礽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康熙也是這樣做的,他在所有皇子中破格樹立了太子權威,從前幾年開始便特別允許他接江南文人乃至外國傳教士,如今毓慶宮的太子屬裏有不江南的文人幕僚,而太子的側福晉、格格也盡數都出自漢軍旗。

皇太子是漢家正統才有的制度,滿人以前是“八旗共治天下”可沒有立儲這事兒,康熙對太子這樣的安排頗有深意。

太子也不負衆,他給漢人和洋人都留下了極好的印象,邊聚攏了不漢臣,聽說太子還能用番邦話跟徐日升一類的宮廷傳教士說上幾句話。

等到所謂一廢太子時,康熙卻又細數他結黨營私、妄議國事的罪過。一邊罵太子行為乖謬、不仁不孝,一邊又與大臣們嘟嘟囔囔:“胤礽儀表、學問、才技俱有可觀。”

就真的很矛盾,好像曾經那個故意用太子拉攏漢人穩固政局、願意讓太子代批奏章的人不是他康熙本人似的。

程婉蘊坐在馬車裏,碧桃在小桌上擺滿了果脯餞、茶湯幹,便倚靠著後厚實的織錦引枕,抓起一把瓜子“咔咔”磕著,心想,康師傅此舉,可不就是典型的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麽!

不過,康熙已是清朝為數不多文治武功、政外、文化品都做到王者段位的明君了,當初順治留給他的是怎樣一個爛攤子啊?所謂人無完人,他想必也不能預料到晚年會出這樣的事吧?

吃著吃著,碧桃又把近來吃的“每日堅果”找了出來,一把收走桌上的瓜碟,道:“格格別用那麽些瓜子,您不是說吃核桃、腰果更好麽,奴婢都給您帶來了!”

“知我者,碧桃也。”程婉蘊笑瞇瞇捧了過來。

為了這趟出行,程婉蘊其實準備了不還用面包窯烤了不蔬果幹帶了來,這些藏得更深,不敢拿出來。

可憐見的,要知道之前暴在外的零可都被太子爺無沒收了!太子覺著吃那麽多零點心不好。倒不是怕和王格格似的吃多了,而是胃口不算很大,零吃多了,正常用膳就吃的,承襲了養生達人康師傅的養生觀念的太子爺便認為這是本末倒置的壞事兒,會影響,從此每日都讓邊伺候的人約束

青杏老實,不敢違拗聽太子的話,但碧桃就向著,知道悄悄替藏點。

“碧桃!”果然,青杏剛下車解手,回來一瞧見就氣得了起來,“你這都什麽時候夾帶來的?太子爺不是吩咐了格格飲食上要克制些麽?這種炒貨上火著呢!你不知道輕重呀?回頭挨了板子,我可不保你!”

碧桃吐了吐舌頭:“我的好姐姐,格格不是說了,這裏頭有什麽素,這東西對肚子裏的小阿哥好著呢!我不是那沒腦子的渾人,一定盯著格格每日只吃一袋,這總行了吧?你可快別念叨了!”

青杏這才不說了,只是臉上還有些不滿。

程婉蘊和碧桃暗暗對視一眼,都有種松了口氣的覺。

碧桃趁青杏又下馬車倒水的功夫,湊過來小聲吐槽:“格格,不得了,青杏這做派越發像老媽子了!”

可不是,程婉蘊嚴肅地點頭,後世管這媽系閨,就是比親媽還嘮叨的閨

其實堅果是個好東西。

這“每日堅果”是程婉蘊提前炒制、曬幹再混合搭配好的,裏頭有葡萄幹、榛子仁、腰果仁、幹核桃、扁桃仁等,再等量分出一份一份來,用油紙仔細包好封,又便利又營養。

程婉蘊之前見過懷孕的同事天在辦公室啃堅果,還說裏頭有優質脂肪和足量維生素,如今便也學以致用,果然這種不占肚又解饞的東西,非常適合

一不留神就炫了一包。

正想和碧桃暗送秋波,讓暗度陳倉再拿一包,就聽遠遠傳來靜鞭聲,隨即便傳來車馬隆隆之聲,沒一會兒,乘坐的馬車也緩緩駛出朱紅宮門。

京城街市喧鬧之聲傳耳中,程婉蘊竟然有種恍若隔世之悄悄掀起車簾,看到了被威武的軍攔著跪在兩邊的平頭百姓,他們行駛的街上再沒有其他車馬和行人,那吆喝、嘈雜的聲音似乎是隔牆另一頭的集市上傳來的,但也讓頗為懷念了。

轆轆,塵囂土上,很快那些挨挨的沿街店鋪都看不見了,眼前聳立著高大的城樓,城樓兩邊也被商販占據了擺設攤位,但這些攤位上都沒了人,現在人全跪倒在地,被軍遠遠隔開。

等出了太子口中的古北口,車外的景一下就開闊了起來。

古北口其實是山海關和居庸關之間的長城要塞,扼守著遼東和蒙古通往中原的咽,正是萬裏長城的衆多關口之一。

而去,能見峰巒疊嶂逶迤險峻的燕山山勢中一座座沉默的烽火臺,如今腳下寬敞的道如一條玉帶延到目之盡頭,但這裏的景致卻沒有程婉蘊設想的這般荒無人煙,河,河上大橋兩邊竟然也有不廟宇、商鋪,若非軍開路驅趕,應當可設想此那游人如織的景象。

河西還能看見駐守的營盤,想來便是康熙設立的柳林營了。

再走上一個時辰,便到了克什營行宮,只聽太監們來回高聲傳話,不一會兒車馬便停住了,青杏碧桃一齊將馬車上的東西都收起來鎖進小榻下頭的櫃子裏。

天已經黑了,但行宮門前整齊排列著手持煌煌火把的兵,將這漆黑的夜都照得猶如白晝,大福晉伊爾覺羅氏乘坐的車架緩緩隨著前頭的隊列停了下來,在宮太監的攙扶下,小心地下了馬車。

一下車,就看見了前頭那輛在火把的照映下越發金閃閃的四馬車。

那是太子車架。

大阿哥的馬車挨著太子爺後頭,太子爺是半君,這樣安排理所應當,但誰都知道太子爺整日在萬歲爺的車裏,這輛車裏坐的只是個不流的小格格……

大福晉站了會,便有大阿哥邊的太監過來接了,心裏舒坦,高傲地仰著頭就要饒過去,誰知遠突然傳來一陣

原本站得筆直的軍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太子爺千歲!”

軍士們甲胄與刀劍撞,發出鏗鏘之聲。太子爺騎著馬疾馳而至,掠起的風將兩旁八旗旗幟吹得呼呼作響。

大福晉默默止住了腳,也半福下,心裏卻頗有些不耐,當初若不是太子爺橫一腳,也不用現在還和幾個妾室同住了,如今大阿哥那院子都還沒開工呢!真是氣煞人也!

只見太子翻下馬,太監們立刻上來伺候著把馬牽走了,他卻徑直走向了金馬車,掀起簾子對裏頭的人,笑道:“阿婉。”

一只纖纖素腕先了出來,接著便是一蔥綠鑲水紅邊的旗裝,腰上佩著一只晶瑩剔的白玉貓兒墜,竟和太子腰上佩得是一對,接著,那格格的臉了出來。

杏眼桃腮,明眸善睞,將手給太子爺,彎起眼睛一笑,在忽明忽暗的搖曳火中,更似神出水般明豔驚人。

太子爺握住了的手,另一只手卻穿過彎,直接將人抱了下來。

那小格格摟著太子爺,害地將臉埋進了他的肩頭,太子爺在耳邊不知低聲說了什麽,那小格格更是連脖頸都紅了。

大福晉雖看不上那狐樣子,卻還是不嘆:如此容貌,怨不得太子爺心心念念,恨不得日裏栓腰帶上。

等太子一行先進了前頭的克什行宮,大福晉這才隨大阿哥打發來接的太監收拾好東西,換了頂小轎子,繞到另一邊進了兩間房行宮分屬大阿哥的院子。除了萬歲爺和太子,其他阿哥都住兩間房,這也是讓大福晉略有些不滿的地方。

誰不知道,克什行宮更新更寬敞啊!

這一肚子牢,進了院子才發現大阿哥還沒回來呢!

太子爺都過來了,說明萬歲爺那邊已安置好了,說不定都已經歇下了,結果大阿哥還不見蹤影?

大福晉蘊含怒火的眼睛如利劍紮在大阿哥的太監上,那小子渾抖了一下,立刻跪下來請罪,哭喪著臉將大阿哥的行蹤代得一清二楚:“福晉饒命!大爺領人去夜獵了!”

大福晉氣得頭暈,又想起方才親自來接小格格的太子……心裏更是酸得冒泡。

就是新婚那一兩年,大阿哥也沒有這樣的時候!真是……

這頭,程婉蘊著太子上的溫度、氣味,一雙手又不安分,悄悄太子爺那繃的、邦邦的手臂

嗚!就算天黑看不見,也能出來那線條多麽流暢,那多麽結實。

然後就對上了太子十分警惕的目

訕訕回手。

真小氣,如今不能吃,怎麽就連一把都不了呢!

因天已晚,雖然車裏舒服,能躺能坐,但程婉蘊還是覺著大床舒服,因此與太子一塊兒洗漱完便準備睡覺了。

帶了一本《史記》來作為睡前讀,不由讓太子驚訝地瞪圓了眼:“阿婉,你近來竟開始讀史了麽?”

花了兩年時間才從各種通俗話本子進化到能看懂《徐霞客游記》的程婉蘊不免有些心虛地眨了眨眼。

這本書,是帶來催眠的。

懷孕以後有時會因溫升高、激素水平有所波而睡不好,但只要一看這種《資治通鑒》啊、《史記》啊之類的書,就能很快睡,睡眠質量飛速提升。

當然,不能這麽對太子說,于是義正言辭道:“太子爺,唐太宗曾經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本書不是為了我而讀,是為了腹中的孩子而讀呢!我希他/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胤礽笑道:“都還沒出生,你讀書,他能聽見嗎?”

程婉蘊也不知道,但後世各種胎教理論數不勝數,想來是有一定道理的吧?

把這些想法告訴了太子,剛出生的孩子會記得父母的聲音,他可能不一定能記得實際容,但卻能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

還有人說,懷孕看劉亦菲的照片,孩子生出來以後也會長得像劉亦菲。

在這裏,程婉蘊在和太子談天時便將仙姐姐改人,把照片說人畫,說這些事都是繼母吳氏的小竅門。

“您不知道,我那幾個兄弟姊妹,容貌也不俗呢!”

但其實,這個多看人生得孩子也會變好看的理論,才是真正的玄學,對于生男生、高矮胖瘦之類的事,還得基因決定一切。

程家基因好,全靠程世福那張無論怎麽組合都好看的五和弟弟妹妹長得都很像程世福,但又生得各有特點,而程世福能續娶吳氏,當然不是因為他是個窮酸縣令,而是因為他生得相貌堂堂、材高大。

但清朝人不知道呀,所以對于程婉蘊新穎的胎教理論,胤礽聽得津津有味。

之後,他猛地想起剛才被程婉蘊揩油之事,不由嚴肅道:“既然孩子在腹中便能耳聽八方、保有記憶,那阿婉你日後言行舉止都得更加注意才是,你可……”胤礽說著說著又臉紅了,小聲道,“你如今懷著子,可別做那些……那些事了,知道了嗎?否則你我日後在孩子面前還有何面?”

言罷,還揚聲讓何保忠去找一本《清心經》來念。

程婉蘊:“……”

七繞八繞說了那麽多話,他怎麽就沒忘了這事呢?

幸好《清心經》的催眠效果也極好,程婉蘊沒聽兩句便眼皮打架,睡得不省人事了。

胤礽:“……”

說好的一起給孩子讀書的呢??說好教育要從出生前就開始的呢?

第二日天不亮,康熙宣布要登古北口長城,還要巡檢柳林營,因此便在此多駐蹕一日,不忙出發。

太子為此匆匆忙忙便出門了,程婉蘊在行宮無聊,卻不敢跑,一則這裏住的人多,還有宜妃及康熙其他貴人、答應等,二則也不識路,沖撞了誰就不好了,畢竟太子不在,不能給他惹麻煩,便在院子裏窩著。

剝桔子吃著一邊翻話本看,也不算無聊,午後太子一熱汗回來,痛痛快快洗了個澡,換上家常裳,才坐到面前。

胤礽已從何保忠裏聽說了阿婉一直沒出門的事,心裏暗暗嘆息,在這些事上,總是這樣敏銳、乖巧、安分。

他在這個位置上,自然容易吸引衆人的目,旁人或許不敢在他歪腦筋,卻未必不會將矛頭對準阿婉。

若不是今早出門太急,他本該多提點幾句的,但沒想到心裏正如明鏡一般。

他心裏有些疚,便溫聲詢問:“悶不悶?要不要帶你去喂小鹿?”

在他們所居住的克什營行宮和兩間房行宮附近蓄養了大批麋鹿,在層次分明的連綿秋中,既可以賞山原之景,還能看鹿群奔騰,運氣好還能撿到麋鹿的鹿角!

聖誕老公公的麋鹿嘛?還沒見過!

程婉蘊完全心

之前一個人不敢出門,但有太子領著就無所畏懼了,連忙換一件輕便的裳,便跟著太子步行前往附近的麋鹿園。

在清朝,麋鹿是一種象征吉祥的,所以清朝皇室在圍苑特別喜歡養鹿,程婉蘊和太子爺走到園外,就能看到一群一群散落在廣闊的草場中的麋鹿。

一只就有一人高!這小鹿?

真的好大啊!

程婉蘊扶著木質柵欄,風迎面吹來,遠,幾只麋鹿跳躍著穿越草場上潺潺的淺溪,後便是連城一片的秋黃樹林,得像一副畫。

胤礽負手眼睛亮晶晶、很是興開懷的樣子,不由也彎起角。

出來,果然是正確的選擇。

那麽開心,就像終于飛出牢籠的鳥兒,他著這樣的,就好似自己也跟著掙束縛了一般,他的心也隨著的笑容而飛越重山,變得雲朵般又輕又

“二爺!您瞧啊!”

忽然,胤礽袖子一重,原來是阿婉指著天空中南飛的雁群,讓他也仰頭看。

程婉蘊扯著太子的袖,胤礽舉目天,卻看不出這些大雁有什麽不同。

“哇!好大啊!”這些大雁飛得好低,才知道大雁近距離看翅展那麽寬大!

胤礽:“……”不然呢?

這時,忽然聽到不遠“噗嗤”一聲嗤笑,胤礽轉頭看去,卻是老大、老三、老四、老五幾人結伴正從另一頭走來。

“二哥。”幾個弟弟拱手見禮。

“二弟怎麽帶了個沒見過世面的來?不怕跌了您太子爺的臉面?”唯有胤褆抱著胳膊冷冷往被胤礽擋了一半的子那瞥了眼。

“見過各位爺,妾先告退。”程婉蘊聽得心都“咯噔”一下,頭都不敢擡,連忙福了福,就轉要退下,卻被太子爺手拉住了。

程婉蘊有些吃驚地擡頭去,卻發現太子不知不覺已擋在自己前,他的背脊像山峰一般隔絕了那些投上懷著惡意的視線,他什麽都沒說,只是堅定地握著的手腕,卻心安了。

對呀,他是太子,怕什麽呢?

總是忍不住拿悲者的眼去看現在的太子,都忘了他現在還是妥妥的大啊。

“大哥說話放尊重些。”太子冷冷道,“我的人和事,你還是管。”

“你——”大阿哥沒料到太子會這樣不給面,他只是習慣刺幾句,平常他為了彰顯儲君寬仁,不是從不計較的麽?今兒怎麽跟吃了槍藥似的?

因換老四院子的事兒才失了聖心,最近十分不順的大阿哥忍了又忍,到底還是沒敢再和太子再發生沖突,只是哼了一聲不說話了。

一向沉默的胤禛突然開口解圍:“二哥,我們幾個家裏人都在前頭樹蔭下賞景,那圍了帳子,還算幹淨。”

“你們幾時來的?”胤礽背在後的手擺了擺,何保忠便無聲無息地領著程婉蘊過去了。

“一早便來了,大哥說他昨個找到了一獵鹿的好地方,本想邀二哥一起來的,誰知您一早被皇阿瑪走了。”胤祉也跟著解釋道。

登山巡營,康熙只讓太子作陪,其他兒子都沒,怪不得老大剛一見他就拿阿婉作筏子。

胤礽想明白來龍去脈,不由更生氣了,老大那混子!他瞅了瞅雙手空空的幾人:“各打了幾只?”

“快別提了,”胤祺憨憨臉上滿是無辜,“大哥昨個已經來過一次了,那邊的鹿都不知被趕哪兒去了,找了半天也沒找見,就打了幾只兔子和野鴨,拿給奴才們去置了,二哥等會一并在這兒吃些烤?”

麋鹿園極大,而養在園子裏的麋鹿都是年底皇莊要進貢宮的,因此不能私自獵殺,他們幾個說的應當是園子外圍的野生麋鹿。

胤褆聽了滿臉漲紅,沖著胤祺吼道:“怎麽能怪我?還不是你們幾個出來連狗都沒帶,那還怎麽找?”

胤祉假裝沒聽見,只是沖胤礽笑道:“二哥不必憂心,眷們就在那樹下圍帳裏另開一桌,我已命人回去拿酒了,咱們就在這吹吹塞外的風,邊吃邊聊,一定舒服。”

胤礽見都安置好了,便點點頭。

程婉蘊跟著何保忠走近了樹下圍起的幔帳中,幔帳挽起了一面,能清楚看見裏頭鋪了墊子,擺上桌椅,已圍坐了四個年歲不一的子。

過來前,早已有太監通稟過,因此幾人皆起相互見禮,大福晉為尊,更做主隨侍宮再上茶點來。

程婉蘊托太子爺的福,坐到了田側福晉下首、劉宋格格兩人上首,座後也下意識悄悄打量著大家,誰知才看一眼,就與對面四阿哥的宋格格撞上了眼神,兩人都嚇了一跳,又同時移開。

低頭時,另外幾位也暗中換著好奇的眼神。

程婉蘊并不知道,在幾位阿哥所的後院裏還是個名人呢!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