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生辰
程格格千叮嚀萬囑咐, 他當然也得給面,要知道這位可是祖宗,肚子裏又還揣一個祖宗, 他也正愁沒機會套近乎呢。
別看王格格當初也懷有孕, 還是太子爺的長子,單對這事兒的上心,程格格絕對是頂了天了, 哪個格格能讓太子爺千裏迢迢派人去家裏報信的?不僅報了信,還讓家人進京來見面,這可是大大的恩典。
程婉蘊正忙著烤蛋糕、做長壽面, 又備了太子吃的肯德基全家桶。
太子爺的正經生日是六月初六,但這一天也是赫舍裏皇後的忌辰,宮裏又要做法事又要辦赫舍裏皇後的壽,皇上和他都沒心思過這個生日。
所以,萬歲爺是拿他五歲出天花痊愈的那天,當做他的生日, 但也從來不會大辦,這還是程婉蘊今年才知道的新消息, 因為膳房昨天就在預備做長壽面、餑餑宴, 而且還開庫房取了黃底彩壽碗、壽盤, 孕中無聊才多問了句:“這麽大張旗鼓,誰過生日?”
鄭太監才悄悄派人提點了。
太子爺自打出生起就沒正經過過一個生日,他自己還主跟康熙免了這些慶賀的事兒, 說這是他對額娘的孝心, 康熙也準了。
但程婉蘊心想, 自己關起門來吃頓好的,總不算出格吧?
蛋糕是在自己院裏做的, 畢竟還要烤蛋糕胚,得用上面包窯,其他都還好,只為了做油可費老大勁了,添金和三寶齊齊上陣,好懸沒把倆人的胳膊攪斷了。
青杏幫著切水果,蛋糕陷用哈瓜和葡萄。
紅櫻幫盯著面包窯,裏頭正烤薯條呢。
碧桃和一塊兒從南花園暖房裏要來了不鮮花,正和一塊兒在院裏布置,兩張膳桌拼了一條長桌,鋪上繡暗紋的緞子做桌布,再擺上燭臺、瓶新開的荷。
等胤礽進來的時候,就發覺後罩房院子裏的宮燈沒點,唯有當中長桌上擺著三個山字燭臺,暖黃燈火照亮了桌上擺得滿滿的碗盤,當中是個巨大的三層,做得十分致,最上頭不知拿什麽做了個小老虎,也了支小小的蠟燭。
程婉蘊笑意盈盈地迎出來,拉著他的手道:“二爺,生辰快樂!”
因有了子,這幾個月養得臉圓了一些,卻更顯得俏可,如今這樣拉著他的手,臉蛋被燈火映得微紅,襯著微風與星子點點的夜,像有一只手將他的心得暖熱。
“你有了子,還勞這些做什麽?”等走過去看到一桌子盡是他吃的菜,不由心疼地挽了的手,“我一向不過這些,以後可都別忙了。”
“不,以後年年都要忙,”程婉蘊眼睛也被燭火照得亮亮的,“二爺,以後年年歲歲我都給你過生辰,咱們好好地過,開開心心地過。”
胤礽就笑了。
年年歲歲,朝朝暮暮,他的阿婉還是老樣子,說起話來也不怕。
程婉蘊其實還心疼他的,因為自己額娘的緣故,連生辰也不敢大張旗鼓的過,雖然也知道,這其中有一半是做給世人看的,有一半是他心裏真的不願意過。
生而克母,誰還敢高高興興的過生辰?在宮裏這樣的地方,脊梁骨都能給你斷。
而對生母的懷念,更讓他覺得生辰之事沒意思了。
可今兒卻不同了,程婉蘊還紅著臉,小小聲聲地在他耳邊唱了一首生日快樂歌,可把胤礽笑得肚子疼,這算什麽曲子?也太直白了些。
看他低頭忍笑,卻笑得握著筷子的手都直抖,程婉蘊臉都紅了,這有什麽辦法,這世上就是有五音不全到連生日歌都跑調的人存在啊。
于是連忙催著太子吹蠟燭。
“我以前在家跟洋人學的,”程婉蘊一臉認真嚴肅,一邊做示範,“您吹蠟燭之前,這樣雙手合十在心裏許個願,跟神明都說好了,再一口氣將蠟燭吹掉,咱們再將蛋糕切了來吃,一定靈驗的!”
程婉蘊這時候肚子也有三個月大了,還未完全顯懷,但之前瘦,今兒穿的裳合些,因此有了一點點小肚子也瞧得出來。
胤礽想著肚子還為他這樣張羅,只好依了。
可是要許什麽願呢?
他的來路……神明已經給他了底了,遙遙到頭竟然是死路一條,雖不知那還未來到的日子裏還會發生什麽,約莫總是順心之事、雨打風摧要多吧?
胤礽雙手合十,雙手擋住了低垂下來的眸子。
那便只許今朝吧。
求神佛護佑阿婉懷胎十月都順順當當,生下的孩子,不論男都好,只盼與孩子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許完後,吹滅了蠟燭,程婉蘊便歡呼一聲。
“禮!”
又招呼遠守著的青杏碧桃:“快點燈,快點燈,可以切蛋糕啦!”
胤礽見比他還開心,不由彎了彎眼眸。日後有了孩子,再到生辰之日,就不止他們倆了,還有孩子在一旁跑來跑去鬧騰。
也不知阿婉是怎麽做的,這涼掉的蛋糕裹著的油,竟然味道也很不錯。這綿香甜的口味,倒是皇祖母會喜歡,年紀大了牙口已經不好了。
底下那層還完好無損,他們也吃不下那麽許多,如今天還不算晚,胤礽便讓何保忠趁著宮門還沒下鑰,親自去寧壽宮送蛋糕。
夜裏洗漱完,胤礽便陪著躺在床上看書,那本《徐霞客游記》程婉蘊看了一半,越看越有意思,畢竟現在懷著孕,覺得自己不能再看那些才子佳人或是苦守寒窯的話本子了,省得教壞肚子裏的孩子。
看這些思想遼闊的東西,也盼著孩子日後能有機會能行遍天下,看遍名山大川。
這時,何保忠回來了,在門外跪著回話:“回太子爺的話,太後娘娘今兒正好胃口不好吃不下飯,這蛋糕倒吃得好,說您有心了。”
“回頭我抄了你這蛋糕的方子,送到寧壽宮去吧。”胤礽把玩著的手,心裏卻在盤算著,能讓阿婉在太後娘娘跟前掛了名,以後有了機會,要替請封側福晉也容易些。
如今,卻只能委屈還是頂著個格格名頭。
“沒問題,能合了太後娘娘的口味,是這蛋糕的福氣呢。”程婉蘊心裏一點也不介意,還一拍手,“我還會做缽缽糕,回頭一并抄了。”
胤礽便將抱在懷裏。
程婉蘊臉靠在他越發堅韌的膛,能覺到太子的最近似乎又練得更加實了,材都比去年要上了一個檔次,便沒忍住將手到太子爺的寢裏頭。
嗚,的,有腹!
胤礽瞪大眼瞅著:“??”又來?這種事……怎麽屢教不改!!
程婉蘊耳都紅了,小聲問:“可以吧?”
雖然只是個小妾,但也是正經可以腹的關系吧?他們之間都有孩子了,又不是剛認識,難不還不能麽?
胤礽按住到點火的手,啞了嗓子:“你……你克制些吧!”
程婉蘊“哦”了一聲,上答應得好好的,手可沒答應。
胤礽後來按著的手不讓,換了一個吻,把親得氣籲籲,才算了差。
他也面紅耳赤,心裏像是有螞蟻在爬,後來還趁睡著起來洗了個澡。
第二天,胤礽寅時就準備起來了,見程婉蘊迷迷糊糊翻了個又把他的腰抱住了,睡夢中還不忘將手也探進去,臉著他的腰這樣睡,他頓時心中警鈴大作,忙小心地將的手掰下來,頗有些落荒而逃地跳下床去。
平日裏便罷了,兩人做那事兒的確不大克制,有時候他被程婉蘊坐在大上像小狗一樣多親兩口便不了了,可現在有了子,他們還是這樣親慣了,難得就是他了。
胤礽便決定額楚出去打聽打聽程家太太到哪了,人催著點,又人去驛站專程侯著,只盼著一路順風順水,可早些進宮來好好陪阿婉住兩天,將的心神都從自己上挪到別去。
省得日盯著自己的皮。
心裏雖然這樣想,他卻不自覺翹起了角。
何保忠就看著太子爺撐著下不知道在想什麽呢,越想眼底笑意就越深。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嘿,太子爺就跟那吸氣的狐貍似的,哎,每回修為不穩了,就去程格格那邊吸一吸,一覺醒來,那就紅滿面、神清氣爽了。
但何保忠也覺著奇怪呢,程格格都有了子,太子爺對的寵竟然一點也沒見,之前是離京伴駕了那麽些日子,都不在宮裏,那就算了,但現在回來了,除了偶爾去李側福晉的屋裏看看小阿哥,竟然也沒去唐格格的屋。
要不是李側福晉為了顧著小阿哥,分了些雜事給唐格格管著,何保忠都快忘了毓慶宮還有這麽一號人了!更鬧不清楚太子爺是不是也忘了。
要不說程格格手段厲害呢。
當初一進毓慶宮就是頭一個侍寢,之後就一路到現在更是誰也比不了,如今懷了孕還能霸著太子爺,嘖嘖嘖。
沒瞧見膳房的鄭太監都被人供起來了麽,連後罩房的使太監出去都能被人結了。
但越是這種時候,後罩房的人就越是低調謙卑,何保忠也因著這個佩服程格格,能把手底下的人調教得油水不進,這麽忠心辦差,也不像外頭瞧著那般簡單呢。
其實程婉蘊管人一向簡單,那就是“網格化管理”。
院子裏每一塊事,小到修剪花枝、喂魚喂,大到替管事的青杏碧桃,都是落實到人、責任到人的,而執行的人上頭一定有個明確的負責人,就這樣一層一層往上,每一樣事都分配的清清楚楚,權責劃分也明晰,平時也只主要管大面上的事,底下的小事都能自己消化。
而因為自己懷孕,最近管青杏碧桃和添金添銀這幾個也更嚴了些,只要上面開始,下面就松不了,而且邊伺候的人比更加張這個孩子,每次膳房送膳過來都是兩份,一模一樣,添金兩份都會先拿銀牌試一遍,然後自己再夾幾口試一遍。
至于那些安胎藥也是兩份,程婉蘊見過青杏面不改地先喝一碗,沒問題才再熬一碗。不過因為安胎藥太苦,吃下去就會吐出來,基本也算沒吃上過。
畢竟出了一丁點事,這滿院子的人頭也得跟著掉了,何況跟著又不是沒油水,像外頭的人有結們的,程婉蘊一般都不怎麽計較,青杏他們自己也知道分寸。
水至清而無魚,別管頭管腳讓下頭的人太難做了,自己累不說,手下的人也會怨聲載道,這也是上輩子當社畜那麽多年總結下來的一點小經驗。
有利益、同立場,命攸關,他們犯不著背叛。
當然也跟現在毓慶宮後院裏一片風平浪靜有關系。沒人搞事,自然也沒什麽謀論的土壤。
李氏基本對不怎麽關心,為了在太子面前說得過去,才隔三差五賞些東西過問的脈案,一點也不像當初王格格懷孕時那麽殷勤,但這樣不遠不近的,程婉蘊卻更安心一些。其實有懷疑過王格格之所以會難産是因為李氏為滋補太過的緣故,但沒有證據,如今人已經去了,更沒辦法提起這事了。
只能自己在心裏暗暗警醒。
而唐格格倒是鉚足勁討好,程婉蘊猜是為了能在太子面前博個好,也想借著來探的機會多和太子爺見上幾面,刷刷存在,不過一般過來就是幫著程婉蘊一起做做針線,閑聊兩句,也從不送什麽人忌諱的東西,倒不惹人嫌。
程婉蘊反正日日都無事,也很歡迎過來。
尤其是,唐格格因為替李氏管事,和務府那頭打道多,所以知道好些其他宮裏的小八卦,比如前陣子四阿哥在阿哥所的院子居然換給了大阿哥,搬家忙,他回空著的景仁宮住了幾天,竟也沒有去永和宮,宮裏好些人都在議論德妃呢。
程婉蘊磕著松子,聽得兩眼閃閃發亮,哦吼?四爺這會就和自己的親媽不對付了麽?可是為什麽呀,現在沒了孝懿皇後在中間,他為什麽不去趁機和親媽聯絡?而且他還有親兄弟,據說十四阿哥才兩歲呢,生得虎頭虎腦,還不會搗蛋呢!應該正是可的時候?
“聽說昨個務府給永和宮新送了一對梅瓶,還有宮人傳德妃娘娘為了這事兒都氣得砸了花瓶,所以才特意讓務府替補了新的來。”唐格格手裏著針線和繡棚,說得有鼻子有眼,“還有,四阿哥邊的太監跟務府幫著搬家的太監還吵了架,說是務府的人不仔細,看輕四阿哥,把四阿哥的箱子磕壞了兩個,鬧得差點沒打起來!最後是務府的總管太監過來賠了不是。”
程婉蘊不是很明白:“為什麽好好的突然要換院子?”
問起這個,唐格格也更加興了,扭頭看了看窗子外頭,才低頭說:“程妹妹你出門不知道,四阿哥以前的院子可是阿哥所裏最大最漂亮的!”
程婉蘊也湊過去仔細聽:“噢?”
“那是以前孝懿皇後在的時候,親自給四阿哥挑的!孝懿皇後專門把兩個院子打通合并一個給四阿哥住,所以四阿哥的院子裏還有一個小巧的花園呢,花園裏還有個小水塘養魚養花,連花窗都是專門蘇州的匠人來做的,不論位置景致都是最好的!孝懿皇後在宮裏當了十幾年的家,給自個兒子置辦得像樣些,誰敢多說一句不是呀?如今孝懿皇後走了,永和宮的腕子沒有延禧宮的,這不就遭人惦記了麽!”
原來如此。
程婉蘊聽得太神,吃掉了一碟子的松子都不知道,手一抓空了才發覺。
青杏生怕上火,連忙換了餞來。
“大阿哥親也有兩三年了,家裏福晉、側福晉還有伺候的格格一堆人,這兩年又添了好幾個小格格,那麽一大家子在阿哥所的小院裏,實在不住了,惠妃娘娘便跟萬歲爺提了,說得到很委婉,就說實在住不開了,想把大阿哥的院子再擴一擴,但隔兩堵牆就是四阿哥的院子,還能擴到哪裏去呀?後來四阿哥聽說了,就主說把自己的大院子讓出來給兄長住。現在外頭都誇四阿哥恭讓兄長、肚量大!”唐格格低頭繡了兩針,很不看不上眼地撇撇,“但這不明擺著欺負人麽,要是我,我就不讓。”
程婉蘊一直以為大阿哥這個年紀應該要開府出宮了,原來還沒有?
不過在清朝皇子一旦開府出去,必然要封個什麽頭銜,很有頭阿哥出去的,而且還要花錢造宅子,這幾年接二連三的打仗,國庫裏據說也沒多銀子了。
而且,康熙著幾個年長的阿哥不開府不封爵,恐怕也有別的考慮。
大阿哥已經有了軍功,開府出去就能名正言順地參與朝政、軍事,還會擁有部署、幕僚、袍澤和侍從,這是滿洲父子兄弟打天下,八旗共治的風。
但對于太子而言,就是大大的不利了。
最多也只能再拖上一兩年,據唐格格說務府已經再替大阿哥選府邸的位置了。他也就忍上那麽點時間罷了,卻還要欺負弟弟跟人家換院子,真是沒想到。
“大阿哥打了勝仗回來,自然不同。”唐格格將繡棚豎起來對看了看,在給程婉蘊肚子裏的孩子繡虎頭帽,“咱們太子爺跟著忙得瘦了一大圈,卻沒落著什麽好。”
程婉蘊對這個倒是很理解。
監國這種事,你還能比皇上自己還能幹麽?就算真能幹,也不能顯出來,最多也是不功不過,不犯錯就最好了。
這就好比你有個領導把做了一半的項目給你了,你覺得他之前的工作方向好像有點偏,但你能把領導定下的方向給改了嗎?當然不能,你只能勞心勞力,保證事在你手上的時候不出岔子,能好好地回去。
監國、籌備糧草、穩定後方,事多又雜,還不出彩!畢竟之前恭親王常寧在烏珠穆沁打了敗仗,回來就辯解說自己是糧草不足的緣故,言語間再三暗示是後方糧草運輸太慢才耽擱了他,把自己撇的幹幹淨淨,卻給太子扣上了屎盆子,比起跟著裕親王後頭撿了甜頭吃的大阿哥來說,真是吃了大虧。
再次據唐格格說,大阿哥這陣子三天兩頭伴駕,要麽陪萬歲爺吃飯,要麽陪萬歲爺打獵,風頭一時無兩。
“那太子爺呢?”程婉蘊問。
唐格格傲然一笑:“太子爺當然也在呢,論得聖心,誰能越過我們太子爺?那可不是那起子小人一句兩句就能搖的,我瞧著務府近來忙著預備木蘭圍獵的事,到時候恐怕太子爺又要隨駕出門了。”
程婉蘊點點頭,不由跟著在暢想,到時候太子爺打獵回來,們是不是也能沾點,吃上新鮮的烤鹿和麻辣兔頭了?
大哥最近很是張揚,胤礽也是知道的。
自打過了孝懿皇後的喪禮,老四就跟他親近了不,他之前悶不做聲搬院子的時候,胤礽還問過他願不願意到毓慶宮住幾日。
胤禛再三謝過了不願過來,胤礽也不好再勸,誰知他扭頭就去了景仁宮,好似在刻意對著永和宮發洩不滿似的。
胤礽知道是為什麽。
因為惠妃當初放出話來想擴院子,打的就是讓老四主出來應承的心思,結果老四兩三天沒靜,胤礽也不勸他,這種事聽著都憋屈,還要按著弟弟的頭去捧老大的臭腳?他可沒這麽缺德。
誰知過沒兩天,惠妃就拎著禮去永和宮瞧十四阿哥了,很快,德妃就老四去永和宮吃了頓飯,再過會,老四就主去找了老大。
誰也不知德妃是怎麽勸他換院子的,能把人勸這副模樣。
胤礽自己也說不明白,老四是德妃親生的吧?怎麽還拿自己兒子去做人呢?何況,之前惠妃和的關系也不大好,如今卻做出一副其樂融融的模樣來,是做給皇阿瑪看呢,還是為了旁的什麽?胤禛是個悶葫蘆,不肯多說一句生母的不是,但就他這幾日拉著冷臉的樣,就知道他心裏多不舒坦了。
上書房裏,胤礽瞥了眼悶頭讀書不說話的胤禛,又皺眉看了眼在書本後頭藏了張風水圖鑒的胤褆,據說他說老四院子當中有水不利他,準備把原本胤禛住得好好的院子大改呢。
這就是連日後開府出去都不打算把那地兒還給胤禛的意思了,他分明知道老四年紀小他那麽多,以後還多得是時候在阿哥所住的。
晚上,胤礽照常去乾清宮請安,本想問完安沒別的吩咐就退下,誰知被康熙招手留下了:“待會保清也過來一塊兒用膳,說是讓朕替他參詳屋子改得什麽樣,朕哪有這個閑心?你替你大哥把把關吧。”
胤礽心下吃了一驚,面上沒出來,親自捧了一碗茶給康熙:“是。”
奉完茶,他就站在一旁幫著研磨,康熙在寫字,雖然國事家事那麽多,康熙還是每日都出一點時間來練習書法,他對太子和其他皇阿哥也是一樣要求,字這種東西擱久了手就生了,所以每日都要寫,每日都要練,是長久之功。
胤礽就一邊看康熙揮毫潑墨,一邊琢磨康熙剛才的話是什麽意思。
聽他的口氣,似乎也對大哥這麽做事不大滿意,隨著康熙寫完一幅字,他見康熙手中青玉筆桿的筆尖呲了,便笑道:“皇阿瑪,您這只筆舊了,我替您拿去燎燎筆尖吧。”
康熙卻懷念地拿在手裏看了又看:“這還是你佟額娘當年替朕做的筆。”
胤礽一怔,猛然想起了這件事之間的關竅:為何老四這麽不給德妃娘娘面,闔宮都傳遍了,卻沒聽說康熙對此有什麽不滿?
因為,那是佟額娘親手為老四布置的院子,是一片慈母之心!
比起著老四孝敬兄長搏名聲的德妃娘娘,為了兒子偏袒到明,哪怕惹了閑言碎語也不怕的佟額娘,竟然更讓康熙念。
所以,大哥急哄哄要填平院子裏的池塘,還要敲牆改建,這樣的舉讓皇阿瑪覺著心裏不快了吧?佟額娘也才走了一年罷了,卻已有人走茶涼之態了。
“佟額娘的手真巧,這樣的筆兒子和老四也有一呢,”胤礽幫康熙仔細將筆洗幹淨,陪著他一塊兒懷念孝懿皇後,“佟額娘給兒子和老四做的是兔的,筆桿用的是紅湘妃竹,古樸典雅,就像佟額娘這個人一般……”
康熙著筆,聽了半天才嘆了口氣:“是啊……”
沒過一會兒,梁九功便領著胤褆進來了。
胤褆這幾日伴駕路都了,大大咧咧地走進來,結果一眼看到胤礽也在這兒,先是一愣,才忙打千請安:“給皇阿瑪請安,給……太子請安。”
“免禮,坐吧,朕已經讓人在西暖閣擺膳了,等會你們兩兄弟一起陪朕用膳。”康熙讓人拿來小墩給胤褆坐,“今兒你不是說找人畫了堪輿圖,要拿來朕看看?”
胤褆便連忙從袖中掏出一卷堪輿圖:“皇阿瑪您看,兒子特意找高人看了風水,又依著兒子家裏那麽些丁口,重新規劃了布局,喏,原來這當中有個水塘,道士都說不大利兒子的子孫緣,您也知道,兒子這麽多年盡生閨了……”
康熙看了不置可否,食指輕輕點在圖上,將那卷圖往胤礽的方向移了過去:“保,你也看看。”
第36章 生辰
程格格千叮嚀萬囑咐, 他當然也得給面,要知道這位可是祖宗,肚子裏又還揣一個祖宗, 他也正愁沒機會套近乎呢。
別看王格格當初也懷有孕, 還是太子爺的長子,單對這事兒的上心,程格格絕對是頂了天了, 哪個格格能讓太子爺千裏迢迢派人去家裏報信的?不僅報了信,還讓家人進京來見面,這可是大大的恩典。
程婉蘊正忙著烤蛋糕、做長壽面, 又備了太子吃的肯德基全家桶。
太子爺的正經生日是六月初六,但這一天也是赫舍裏皇後的忌辰,宮裏又要做法事又要辦赫舍裏皇後的壽,皇上和他都沒心思過這個生日。
所以,萬歲爺是拿他五歲出天花痊愈的那天,當做他的生日, 但也從來不會大辦,這還是程婉蘊今年才知道的新消息, 因為膳房昨天就在預備做長壽面、餑餑宴, 而且還開庫房取了黃底彩壽碗、壽盤, 孕中無聊才多問了句:“這麽大張旗鼓,誰過生日?”
鄭太監才悄悄派人提點了。
太子爺自打出生起就沒正經過過一個生日,他自己還主跟康熙免了這些慶賀的事兒, 說這是他對額娘的孝心, 康熙也準了。
但程婉蘊心想, 自己關起門來吃頓好的,總不算出格吧?
蛋糕是在自己院裏做的, 畢竟還要烤蛋糕胚,得用上面包窯,其他都還好,只為了做油可費老大勁了,添金和三寶齊齊上陣,好懸沒把倆人的胳膊攪斷了。
青杏幫著切水果,蛋糕陷用哈瓜和葡萄。
紅櫻幫盯著面包窯,裏頭正烤薯條呢。
碧桃和一塊兒從南花園暖房裏要來了不鮮花,正和一塊兒在院裏布置,兩張膳桌拼了一條長桌,鋪上繡暗紋的緞子做桌布,再擺上燭臺、瓶新開的荷。
等胤礽進來的時候,就發覺後罩房院子裏的宮燈沒點,唯有當中長桌上擺著三個山字燭臺,暖黃燈火照亮了桌上擺得滿滿的碗盤,當中是個巨大的三層,做得十分致,最上頭不知拿什麽做了個小老虎,也了支小小的蠟燭。
程婉蘊笑意盈盈地迎出來,拉著他的手道:“二爺,生辰快樂!”
因有了子,這幾個月養得臉圓了一些,卻更顯得俏可,如今這樣拉著他的手,臉蛋被燈火映得微紅,襯著微風與星子點點的夜,像有一只手將他的心得暖熱。
“你有了子,還勞這些做什麽?”等走過去看到一桌子盡是他吃的菜,不由心疼地挽了的手,“我一向不過這些,以後可都別忙了。”
“不,以後年年都要忙,”程婉蘊眼睛也被燭火照得亮亮的,“二爺,以後年年歲歲我都給你過生辰,咱們好好地過,開開心心地過。”
胤礽就笑了。
年年歲歲,朝朝暮暮,他的阿婉還是老樣子,說起話來也不怕。
程婉蘊其實還心疼他的,因為自己額娘的緣故,連生辰也不敢大張旗鼓的過,雖然也知道,這其中有一半是做給世人看的,有一半是他心裏真的不願意過。
生而克母,誰還敢高高興興的過生辰?在宮裏這樣的地方,脊梁骨都能給你斷。
而對生母的懷念,更讓他覺得生辰之事沒意思了。
可今兒卻不同了,程婉蘊還紅著臉,小小聲聲地在他耳邊唱了一首生日快樂歌,可把胤礽笑得肚子疼,這算什麽曲子?也太直白了些。
看他低頭忍笑,卻笑得握著筷子的手都直抖,程婉蘊臉都紅了,這有什麽辦法,這世上就是有五音不全到連生日歌都跑調的人存在啊。
于是連忙催著太子吹蠟燭。
“我以前在家跟洋人學的,”程婉蘊一臉認真嚴肅,一邊做示範,“您吹蠟燭之前,這樣雙手合十在心裏許個願,跟神明都說好了,再一口氣將蠟燭吹掉,咱們再將蛋糕切了來吃,一定靈驗的!”
程婉蘊這時候肚子也有三個月大了,還未完全顯懷,但之前瘦,今兒穿的裳合些,因此有了一點點小肚子也瞧得出來。
胤礽想著肚子還為他這樣張羅,只好依了。
可是要許什麽願呢?
他的來路……神明已經給他了底了,遙遙到頭竟然是死路一條,雖不知那還未來到的日子裏還會發生什麽,約莫總是順心之事、雨打風摧要多吧?
胤礽雙手合十,雙手擋住了低垂下來的眸子。
那便只許今朝吧。
求神佛護佑阿婉懷胎十月都順順當當,生下的孩子,不論男都好,只盼與孩子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許完後,吹滅了蠟燭,程婉蘊便歡呼一聲。
“禮!”
又招呼遠守著的青杏碧桃:“快點燈,快點燈,可以切蛋糕啦!”
胤礽見比他還開心,不由彎了彎眼眸。日後有了孩子,再到生辰之日,就不止他們倆了,還有孩子在一旁跑來跑去鬧騰。
也不知阿婉是怎麽做的,這涼掉的蛋糕裹著的油,竟然味道也很不錯。這綿香甜的口味,倒是皇祖母會喜歡,年紀大了牙口已經不好了。
底下那層還完好無損,他們也吃不下那麽許多,如今天還不算晚,胤礽便讓何保忠趁著宮門還沒下鑰,親自去寧壽宮送蛋糕。
夜裏洗漱完,胤礽便陪著躺在床上看書,那本《徐霞客游記》程婉蘊看了一半,越看越有意思,畢竟現在懷著孕,覺得自己不能再看那些才子佳人或是苦守寒窯的話本子了,省得教壞肚子裏的孩子。
看這些思想遼闊的東西,也盼著孩子日後能有機會能行遍天下,看遍名山大川。
這時,何保忠回來了,在門外跪著回話:“回太子爺的話,太後娘娘今兒正好胃口不好吃不下飯,這蛋糕倒吃得好,說您有心了。”
“回頭我抄了你這蛋糕的方子,送到寧壽宮去吧。”胤礽把玩著的手,心裏卻在盤算著,能讓阿婉在太後娘娘跟前掛了名,以後有了機會,要替請封側福晉也容易些。
如今,卻只能委屈還是頂著個格格名頭。
“沒問題,能合了太後娘娘的口味,是這蛋糕的福氣呢。”程婉蘊心裏一點也不介意,還一拍手,“我還會做缽缽糕,回頭一并抄了。”
胤礽便將抱在懷裏。
程婉蘊臉靠在他越發堅韌的膛,能覺到太子的最近似乎又練得更加實了,材都比去年要上了一個檔次,便沒忍住將手到太子爺的寢裏頭。
嗚,的,有腹!
胤礽瞪大眼瞅著:“??”又來?這種事……怎麽屢教不改!!
程婉蘊耳都紅了,小聲問:“可以吧?”
雖然只是個小妾,但也是正經可以腹的關系吧?他們之間都有孩子了,又不是剛認識,難不還不能麽?
胤礽按住到點火的手,啞了嗓子:“你……你克制些吧!”
程婉蘊“哦”了一聲,上答應得好好的,手可沒答應。
胤礽後來按著的手不讓,換了一個吻,把親得氣籲籲,才算了差。
他也面紅耳赤,心裏像是有螞蟻在爬,後來還趁睡著起來洗了個澡。
第二天,胤礽寅時就準備起來了,見程婉蘊迷迷糊糊翻了個又把他的腰抱住了,睡夢中還不忘將手也探進去,臉著他的腰這樣睡,他頓時心中警鈴大作,忙小心地將的手掰下來,頗有些落荒而逃地跳下床去。
平日裏便罷了,兩人做那事兒的確不大克制,有時候他被程婉蘊坐在大上像小狗一樣多親兩口便不了了,可現在有了子,他們還是這樣親慣了,難得就是他了。
胤礽便決定額楚出去打聽打聽程家太太到哪了,人催著點,又人去驛站專程侯著,只盼著一路順風順水,可早些進宮來好好陪阿婉住兩天,將的心神都從自己上挪到別去。
省得日盯著自己的皮。
心裏雖然這樣想,他卻不自覺翹起了角。
何保忠就看著太子爺撐著下不知道在想什麽呢,越想眼底笑意就越深。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嘿,太子爺就跟那吸氣的狐貍似的,哎,每回修為不穩了,就去程格格那邊吸一吸,一覺醒來,那就紅滿面、神清氣爽了。
但何保忠也覺著奇怪呢,程格格都有了子,太子爺對的寵竟然一點也沒見,之前是離京伴駕了那麽些日子,都不在宮裏,那就算了,但現在回來了,除了偶爾去李側福晉的屋裏看看小阿哥,竟然也沒去唐格格的屋。
要不是李側福晉為了顧著小阿哥,分了些雜事給唐格格管著,何保忠都快忘了毓慶宮還有這麽一號人了!更鬧不清楚太子爺是不是也忘了。
要不說程格格手段厲害呢。
當初一進毓慶宮就是頭一個侍寢,之後就一路到現在更是誰也比不了,如今懷了孕還能霸著太子爺,嘖嘖嘖。
沒瞧見膳房的鄭太監都被人供起來了麽,連後罩房的使太監出去都能被人結了。
但越是這種時候,後罩房的人就越是低調謙卑,何保忠也因著這個佩服程格格,能把手底下的人調教得油水不進,這麽忠心辦差,也不像外頭瞧著那般簡單呢。
其實程婉蘊管人一向簡單,那就是“網格化管理”。
院子裏每一塊事,小到修剪花枝、喂魚喂,大到替管事的青杏碧桃,都是落實到人、責任到人的,而執行的人上頭一定有個明確的負責人,就這樣一層一層往上,每一樣事都分配的清清楚楚,權責劃分也明晰,平時也只主要管大面上的事,底下的小事都能自己消化。
而因為自己懷孕,最近管青杏碧桃和添金添銀這幾個也更嚴了些,只要上面開始,下面就松不了,而且邊伺候的人比更加張這個孩子,每次膳房送膳過來都是兩份,一模一樣,添金兩份都會先拿銀牌試一遍,然後自己再夾幾口試一遍。
至于那些安胎藥也是兩份,程婉蘊見過青杏面不改地先喝一碗,沒問題才再熬一碗。不過因為安胎藥太苦,吃下去就會吐出來,基本也算沒吃上過。
畢竟出了一丁點事,這滿院子的人頭也得跟著掉了,何況跟著又不是沒油水,像外頭的人有結們的,程婉蘊一般都不怎麽計較,青杏他們自己也知道分寸。
水至清而無魚,別管頭管腳讓下頭的人太難做了,自己累不說,手下的人也會怨聲載道,這也是上輩子當社畜那麽多年總結下來的一點小經驗。
有利益、同立場,命攸關,他們犯不著背叛。
當然也跟現在毓慶宮後院裏一片風平浪靜有關系。沒人搞事,自然也沒什麽謀論的土壤。
李氏基本對不怎麽關心,為了在太子面前說得過去,才隔三差五賞些東西過問的脈案,一點也不像當初王格格懷孕時那麽殷勤,但這樣不遠不近的,程婉蘊卻更安心一些。其實有懷疑過王格格之所以會難産是因為李氏為滋補太過的緣故,但沒有證據,如今人已經去了,更沒辦法提起這事了。
只能自己在心裏暗暗警醒。
而唐格格倒是鉚足勁討好,程婉蘊猜是為了能在太子面前博個好,也想借著來探的機會多和太子爺見上幾面,刷刷存在,不過一般過來就是幫著程婉蘊一起做做針線,閑聊兩句,也從不送什麽人忌諱的東西,倒不惹人嫌。
程婉蘊反正日日都無事,也很歡迎過來。
尤其是,唐格格因為替李氏管事,和務府那頭打道多,所以知道好些其他宮裏的小八卦,比如前陣子四阿哥在阿哥所的院子居然換給了大阿哥,搬家忙,他回空著的景仁宮住了幾天,竟也沒有去永和宮,宮裏好些人都在議論德妃呢。
程婉蘊磕著松子,聽得兩眼閃閃發亮,哦吼?四爺這會就和自己的親媽不對付了麽?可是為什麽呀,現在沒了孝懿皇後在中間,他為什麽不去趁機和親媽聯絡?而且他還有親兄弟,據說十四阿哥才兩歲呢,生得虎頭虎腦,還不會搗蛋呢!應該正是可的時候?
“聽說昨個務府給永和宮新送了一對梅瓶,還有宮人傳德妃娘娘為了這事兒都氣得砸了花瓶,所以才特意讓務府替補了新的來。”唐格格手裏著針線和繡棚,說得有鼻子有眼,“還有,四阿哥邊的太監跟務府幫著搬家的太監還吵了架,說是務府的人不仔細,看輕四阿哥,把四阿哥的箱子磕壞了兩個,鬧得差點沒打起來!最後是務府的總管太監過來賠了不是。”
程婉蘊不是很明白:“為什麽好好的突然要換院子?”
問起這個,唐格格也更加興了,扭頭看了看窗子外頭,才低頭說:“程妹妹你出門不知道,四阿哥以前的院子可是阿哥所裏最大最漂亮的!”
程婉蘊也湊過去仔細聽:“噢?”
“那是以前孝懿皇後在的時候,親自給四阿哥挑的!孝懿皇後專門把兩個院子打通合并一個給四阿哥住,所以四阿哥的院子裏還有一個小巧的花園呢,花園裏還有個小水塘養魚養花,連花窗都是專門蘇州的匠人來做的,不論位置景致都是最好的!孝懿皇後在宮裏當了十幾年的家,給自個兒子置辦得像樣些,誰敢多說一句不是呀?如今孝懿皇後走了,永和宮的腕子沒有延禧宮的,這不就遭人惦記了麽!”
原來如此。
程婉蘊聽得太神,吃掉了一碟子的松子都不知道,手一抓空了才發覺。
青杏生怕上火,連忙換了餞來。
“大阿哥親也有兩三年了,家裏福晉、側福晉還有伺候的格格一堆人,這兩年又添了好幾個小格格,那麽一大家子在阿哥所的小院裏,實在不住了,惠妃娘娘便跟萬歲爺提了,說得到很委婉,就說實在住不開了,想把大阿哥的院子再擴一擴,但隔兩堵牆就是四阿哥的院子,還能擴到哪裏去呀?後來四阿哥聽說了,就主說把自己的大院子讓出來給兄長住。現在外頭都誇四阿哥恭讓兄長、肚量大!”唐格格低頭繡了兩針,很不看不上眼地撇撇,“但這不明擺著欺負人麽,要是我,我就不讓。”
程婉蘊一直以為大阿哥這個年紀應該要開府出宮了,原來還沒有?
不過在清朝皇子一旦開府出去,必然要封個什麽頭銜,很有頭阿哥出去的,而且還要花錢造宅子,這幾年接二連三的打仗,國庫裏據說也沒多銀子了。
而且,康熙著幾個年長的阿哥不開府不封爵,恐怕也有別的考慮。
大阿哥已經有了軍功,開府出去就能名正言順地參與朝政、軍事,還會擁有部署、幕僚、袍澤和侍從,這是滿洲父子兄弟打天下,八旗共治的風。
但對于太子而言,就是大大的不利了。
最多也只能再拖上一兩年,據唐格格說務府已經再替大阿哥選府邸的位置了。他也就忍上那麽點時間罷了,卻還要欺負弟弟跟人家換院子,真是沒想到。
“大阿哥打了勝仗回來,自然不同。”唐格格將繡棚豎起來對看了看,在給程婉蘊肚子裏的孩子繡虎頭帽,“咱們太子爺跟著忙得瘦了一大圈,卻沒落著什麽好。”
程婉蘊對這個倒是很理解。
監國這種事,你還能比皇上自己還能幹麽?就算真能幹,也不能顯出來,最多也是不功不過,不犯錯就最好了。
這就好比你有個領導把做了一半的項目給你了,你覺得他之前的工作方向好像有點偏,但你能把領導定下的方向給改了嗎?當然不能,你只能勞心勞力,保證事在你手上的時候不出岔子,能好好地回去。
監國、籌備糧草、穩定後方,事多又雜,還不出彩!畢竟之前恭親王常寧在烏珠穆沁打了敗仗,回來就辯解說自己是糧草不足的緣故,言語間再三暗示是後方糧草運輸太慢才耽擱了他,把自己撇的幹幹淨淨,卻給太子扣上了屎盆子,比起跟著裕親王後頭撿了甜頭吃的大阿哥來說,真是吃了大虧。
再次據唐格格說,大阿哥這陣子三天兩頭伴駕,要麽陪萬歲爺吃飯,要麽陪萬歲爺打獵,風頭一時無兩。
“那太子爺呢?”程婉蘊問。
唐格格傲然一笑:“太子爺當然也在呢,論得聖心,誰能越過我們太子爺?那可不是那起子小人一句兩句就能搖的,我瞧著務府近來忙著預備木蘭圍獵的事,到時候恐怕太子爺又要隨駕出門了。”
程婉蘊點點頭,不由跟著在暢想,到時候太子爺打獵回來,們是不是也能沾點,吃上新鮮的烤鹿和麻辣兔頭了?
大哥最近很是張揚,胤礽也是知道的。
自打過了孝懿皇後的喪禮,老四就跟他親近了不,他之前悶不做聲搬院子的時候,胤礽還問過他願不願意到毓慶宮住幾日。
胤禛再三謝過了不願過來,胤礽也不好再勸,誰知他扭頭就去了景仁宮,好似在刻意對著永和宮發洩不滿似的。
胤礽知道是為什麽。
因為惠妃當初放出話來想擴院子,打的就是讓老四主出來應承的心思,結果老四兩三天沒靜,胤礽也不勸他,這種事聽著都憋屈,還要按著弟弟的頭去捧老大的臭腳?他可沒這麽缺德。
誰知過沒兩天,惠妃就拎著禮去永和宮瞧十四阿哥了,很快,德妃就老四去永和宮吃了頓飯,再過會,老四就主去找了老大。
誰也不知德妃是怎麽勸他換院子的,能把人勸這副模樣。
胤礽自己也說不明白,老四是德妃親生的吧?怎麽還拿自己兒子去做人呢?何況,之前惠妃和的關系也不大好,如今卻做出一副其樂融融的模樣來,是做給皇阿瑪看呢,還是為了旁的什麽?胤禛是個悶葫蘆,不肯多說一句生母的不是,但就他這幾日拉著冷臉的樣,就知道他心裏多不舒坦了。
上書房裏,胤礽瞥了眼悶頭讀書不說話的胤禛,又皺眉看了眼在書本後頭藏了張風水圖鑒的胤褆,據說他說老四院子當中有水不利他,準備把原本胤禛住得好好的院子大改呢。
這就是連日後開府出去都不打算把那地兒還給胤禛的意思了,他分明知道老四年紀小他那麽多,以後還多得是時候在阿哥所住的。
晚上,胤礽照常去乾清宮請安,本想問完安沒別的吩咐就退下,誰知被康熙招手留下了:“待會保清也過來一塊兒用膳,說是讓朕替他參詳屋子改得什麽樣,朕哪有這個閑心?你替你大哥把把關吧。”
胤礽心下吃了一驚,面上沒出來,親自捧了一碗茶給康熙:“是。”
奉完茶,他就站在一旁幫著研磨,康熙在寫字,雖然國事家事那麽多,康熙還是每日都出一點時間來練習書法,他對太子和其他皇阿哥也是一樣要求,字這種東西擱久了手就生了,所以每日都要寫,每日都要練,是長久之功。
胤礽就一邊看康熙揮毫潑墨,一邊琢磨康熙剛才的話是什麽意思。
聽他的口氣,似乎也對大哥這麽做事不大滿意,隨著康熙寫完一幅字,他見康熙手中青玉筆桿的筆尖呲了,便笑道:“皇阿瑪,您這只筆舊了,我替您拿去燎燎筆尖吧。”
康熙卻懷念地拿在手裏看了又看:“這還是你佟額娘當年替朕做的筆。”
胤礽一怔,猛然想起了這件事之間的關竅:為何老四這麽不給德妃娘娘面,闔宮都傳遍了,卻沒聽說康熙對此有什麽不滿?
因為,那是佟額娘親手為老四布置的院子,是一片慈母之心!
比起著老四孝敬兄長搏名聲的德妃娘娘,為了兒子偏袒到明,哪怕惹了閑言碎語也不怕的佟額娘,竟然更讓康熙念。
所以,大哥急哄哄要填平院子裏的池塘,還要敲牆改建,這樣的舉讓皇阿瑪覺著心裏不快了吧?佟額娘也才走了一年罷了,卻已有人走茶涼之態了。
“佟額娘的手真巧,這樣的筆兒子和老四也有一呢,”胤礽幫康熙仔細將筆洗幹淨,陪著他一塊兒懷念孝懿皇後,“佟額娘給兒子和老四做的是兔的,筆桿用的是紅湘妃竹,古樸典雅,就像佟額娘這個人一般……”
康熙著筆,聽了半天才嘆了口氣:“是啊……”
沒過一會兒,梁九功便領著胤褆進來了。
胤褆這幾日伴駕路都了,大大咧咧地走進來,結果一眼看到胤礽也在這兒,先是一愣,才忙打千請安:“給皇阿瑪請安,給……太子請安。”
“免禮,坐吧,朕已經讓人在西暖閣擺膳了,等會你們兩兄弟一起陪朕用膳。”康熙讓人拿來小墩給胤褆坐,“今兒你不是說找人畫了堪輿圖,要拿來朕看看?”
胤褆便連忙從袖中掏出一卷堪輿圖:“皇阿瑪您看,兒子特意找高人看了風水,又依著兒子家裏那麽些丁口,重新規劃了布局,喏,原來這當中有個水塘,道士都說不大利兒子的子孫緣,您也知道,兒子這麽多年盡生閨了……”
康熙看了不置可否,食指輕輕點在圖上,將那卷圖往胤礽的方向移了過去:“保,你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