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姜府后,姜瑤真便賭氣將自己關在房里。
姜姝寧沒去理。
前世在這個庶妹上吃盡了苦頭,如今也該讓明白,不是誰都會一味縱容胡鬧。
姜姝寧在后廚為姜夫人熬安神湯,大哥姜天恩尋了過來。
他們兄妹雖是一母同胞,長相格卻截然不同。
姜天恩濃眉大眼,形高大,爽朗不羈,自喜舞刀弄槍,卻被姜丞相著研讀詩書,科舉屢試不第。
如今過了及冠之年,依舊一事無。
見姜姝寧在后廚忙碌,姜天恩忍不住打趣道:“寧兒真是賢惠,也不知哪位皇子有福氣娶回家!”
姜姝寧端起熬好的湯,溫一笑:“這是我為母親熬的安神湯,大哥也一起嘗嘗。”
“等等,大哥有話問你。”姜天恩幫將湯缽放到一旁,試探道,“寧兒覺得,三皇子如何?”
姜姝寧斂了斂眸:“三皇子自然是人中龍,無論是世還是容貌,都是極好的。”
姜天恩聞言大喜:“我就知道!寧兒你也中意三皇子!既如此,我這就去回復三皇子,就說你愿意與他定親!”
姜姝寧臉微變,心中警鈴大作。
“大哥莫不是會錯了意?三皇子屬意的,應當是瑤真妹妹吧?”
“真兒怎能與你相比?你是相府嫡,若與三皇子定親,將來嫁過去便是正妻!真兒一個庶,最多只能做個側室罷了。”
姜姝寧心口一。
前世父親和大哥都是三皇子一黨的忠實擁躉。
若有選擇,他們自然更希這個嫡能為三皇子妃,以此鞏固家族與三皇子的聯系。
前世死前,蕭凌川雖還未登基,但當時的局勢,三皇子已然落于下風。
也正因如此,姜瑤真才會鋌而走險,不惜背負叔嫂通的罵名,暗中與蕭凌川勾結。
今生,既不嫁蕭凌川,自然也不能選擇他的死對頭蕭修湛。
念及此,姜姝寧語氣也冷了幾分:“大哥莫要說笑,我雖對三皇子評價不低,卻也未必到嫁他為妻的地步。況且,昨日賞宴上,三皇子分明對瑤真妹妹的舞技傾慕不已,他既心悅于,我又如何能嫁他?”
“這有何妨?”姜天恩滿不在乎,“娶妻娶賢,納妾納。即便三皇子傾心真兒,娶為側室便是,正妃之位始終是你的!”
姜姝寧聞言,一怒意頓時涌上心頭:“大哥的意思,是要我與瑤真兩共侍一夫?如此荒唐之言,大哥怎說得出口?”
姜天恩不以為然:“皇家子弟,哪個不是三妻四妾?即便他不娶真兒,也會娶其他子。只要你是正妻,又何須在意?”
姜姝寧想起前世,蕭凌川雖待冷淡,卻從未納過妾室。
或許是因生母早逝無人置喙,又或許是他醉心權勢無暇顧及,總之,即便京中貴趨之若鶩,也都被他拒之門外。
三皇子蕭修湛就不同了,前世他娶了姜瑤真之后,又接連納了不小妾,后院的人多不勝數。
現在想來,蕭凌川也并非一無是,起碼不會像其他皇子那樣妻妾群,讓這個正妻不得不終日和一群小妾斗法。
“總之,我對三皇子并無意,還請大哥莫要讓三皇子誤會。母親的湯要涼了,我先送過去了,改日再與大哥聊。”
說完,端起湯缽,大步走出后廚。
姜姝寧原本以為三皇子求娶之事不過是大哥隨口一提,沒想到次日三皇子竟遣人上門提親,指名道姓要娶為妻。
姜姝寧心中一驚,連忙去找姜丞相。
還未行至書房,便在游廊上撞見哭哭啼啼的姜瑤真。
“三皇子竟要求娶姐姐!顧晚櫻被定為準太子妃,就連夏嫣那樣的男人婆都被請進宮與二皇子切磋武藝,偏偏我什麼也沒有!明明賞宴上,我的才藝是最為出眾!”
姜姝寧聞言,下意識攥了掌心,看來賞宴上自己確實鋒芒太,這才引來了三皇子的求娶。
姜瑤真很快便發現了,氣沖沖地走上前來,帶著哭腔控訴道:“三皇子要求娶姐姐,姐姐這下稱心如意了吧?你明知我喜歡三皇子,卻偏偏要在宴會上大出風頭,故意引他注目,這天下哪有你這樣的姐姐?”
姜姝寧眉心微蹙:“瑤真,不管你信不信,我從未想過與你爭搶三皇子。”
相反,前世姜瑤真明知自己深蕭凌川,卻依舊與他糾纏不休,傷了這個長姐的心。
姜瑤真還想再說些什麼,旁的婢秋月扯了扯的袖,隨即神一變,竟“噗通”一聲跪倒在姜姝寧面前,淚眼婆娑地哀求道:“恭喜姐姐得三皇子青睞!還請姐姐看在妹妹傾慕三皇子的份上,為妹妹求一個側室之位!”
話音剛落,姜丞相便走了過來。
看著跪在地上的姜瑤真,他沉聲道:“真兒,你先回屋吧,為父有話要與你姐姐說。”
“是,父親!”姜瑤真起應道,轉的瞬間,目卻滿是怨毒地瞪了姜姝寧一眼。
原來方才那一跪,是故意做給姜丞相看的。
姜姝寧顧不上計較姜瑤真的表里不一,跟著姜丞相進了屋,急切地問道:“父親,您可是替兒應下了這門婚事?”
姜丞相看出對這樁親事的不愿,語重心長道:“寧兒,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妁之言。三皇子求娶,是你的福分,只是為父也要考慮你的心意,若你實在不愿,為父自會想辦法回絕,只是須得師出有名,否則駁了皇室和熙貴妃的面子,于你于姜家都不好。”
姜姝寧心中暗暗松了口氣,還好,此事還有周旋的余地。
深太后青睞,即便容貌并非三皇子心之所向,也定然了熙貴妃的眼。
更何況三皇子也并非愚鈍之人,他雖貪,卻更看重權勢。
而,一個太后青睞的相府嫡,自然是正妻的不二人選。
思忖片刻,對姜丞相道:“父親,兒在賞宴上瞧見三皇子對瑤真妹妹頗為傾心,想來他有意求娶兒,也是因為兒嫡的份。瑤真妹妹在母親邊長大,母親也一向視如己出,不如抬舉做次嫡,如此一來,三皇子娶了瑤真,也算是全了兩家的面。”
姜丞相聞言,眼中一亮:“還是寧兒聰慧,我這就與你母親商議此事!”
回到姜府后,姜瑤真便賭氣將自己關在房里。
姜姝寧沒去理。
前世在這個庶妹上吃盡了苦頭,如今也該讓明白,不是誰都會一味縱容胡鬧。
姜姝寧在后廚為姜夫人熬安神湯,大哥姜天恩尋了過來。
他們兄妹雖是一母同胞,長相格卻截然不同。
姜天恩濃眉大眼,形高大,爽朗不羈,自喜舞刀弄槍,卻被姜丞相著研讀詩書,科舉屢試不第。
如今過了及冠之年,依舊一事無。
見姜姝寧在后廚忙碌,姜天恩忍不住打趣道:“寧兒真是賢惠,也不知哪位皇子有福氣娶回家!”
姜姝寧端起熬好的湯,溫一笑:“這是我為母親熬的安神湯,大哥也一起嘗嘗。”
“等等,大哥有話問你。”姜天恩幫將湯缽放到一旁,試探道,“寧兒覺得,三皇子如何?”
姜姝寧斂了斂眸:“三皇子自然是人中龍,無論是世還是容貌,都是極好的。”
姜天恩聞言大喜:“我就知道!寧兒你也中意三皇子!既如此,我這就去回復三皇子,就說你愿意與他定親!”
姜姝寧臉微變,心中警鈴大作。
“大哥莫不是會錯了意?三皇子屬意的,應當是瑤真妹妹吧?”
“真兒怎能與你相比?你是相府嫡,若與三皇子定親,將來嫁過去便是正妻!真兒一個庶,最多只能做個側室罷了。”
姜姝寧心口一。
前世父親和大哥都是三皇子一黨的忠實擁躉。
若有選擇,他們自然更希這個嫡能為三皇子妃,以此鞏固家族與三皇子的聯系。
前世死前,蕭凌川雖還未登基,但當時的局勢,三皇子已然落于下風。
也正因如此,姜瑤真才會鋌而走險,不惜背負叔嫂通的罵名,暗中與蕭凌川勾結。
今生,既不嫁蕭凌川,自然也不能選擇他的死對頭蕭修湛。
念及此,姜姝寧語氣也冷了幾分:“大哥莫要說笑,我雖對三皇子評價不低,卻也未必到嫁他為妻的地步。況且,昨日賞宴上,三皇子分明對瑤真妹妹的舞技傾慕不已,他既心悅于,我又如何能嫁他?”
“這有何妨?”姜天恩滿不在乎,“娶妻娶賢,納妾納。即便三皇子傾心真兒,娶為側室便是,正妃之位始終是你的!”
姜姝寧聞言,一怒意頓時涌上心頭:“大哥的意思,是要我與瑤真兩共侍一夫?如此荒唐之言,大哥怎說得出口?”
姜天恩不以為然:“皇家子弟,哪個不是三妻四妾?即便他不娶真兒,也會娶其他子。只要你是正妻,又何須在意?”
姜姝寧想起前世,蕭凌川雖待冷淡,卻從未納過妾室。
或許是因生母早逝無人置喙,又或許是他醉心權勢無暇顧及,總之,即便京中貴趨之若鶩,也都被他拒之門外。
三皇子蕭修湛就不同了,前世他娶了姜瑤真之后,又接連納了不小妾,后院的人多不勝數。
現在想來,蕭凌川也并非一無是,起碼不會像其他皇子那樣妻妾群,讓這個正妻不得不終日和一群小妾斗法。
“總之,我對三皇子并無意,還請大哥莫要讓三皇子誤會。母親的湯要涼了,我先送過去了,改日再與大哥聊。”
說完,端起湯缽,大步走出后廚。
姜姝寧原本以為三皇子求娶之事不過是大哥隨口一提,沒想到次日三皇子竟遣人上門提親,指名道姓要娶為妻。
姜姝寧心中一驚,連忙去找姜丞相。
還未行至書房,便在游廊上撞見哭哭啼啼的姜瑤真。
“三皇子竟要求娶姐姐!顧晚櫻被定為準太子妃,就連夏嫣那樣的男人婆都被請進宮與二皇子切磋武藝,偏偏我什麼也沒有!明明賞宴上,我的才藝是最為出眾!”
姜姝寧聞言,下意識攥了掌心,看來賞宴上自己確實鋒芒太,這才引來了三皇子的求娶。
姜瑤真很快便發現了,氣沖沖地走上前來,帶著哭腔控訴道:“三皇子要求娶姐姐,姐姐這下稱心如意了吧?你明知我喜歡三皇子,卻偏偏要在宴會上大出風頭,故意引他注目,這天下哪有你這樣的姐姐?”
姜姝寧眉心微蹙:“瑤真,不管你信不信,我從未想過與你爭搶三皇子。”
相反,前世姜瑤真明知自己深蕭凌川,卻依舊與他糾纏不休,傷了這個長姐的心。
姜瑤真還想再說些什麼,旁的婢秋月扯了扯的袖,隨即神一變,竟“噗通”一聲跪倒在姜姝寧面前,淚眼婆娑地哀求道:“恭喜姐姐得三皇子青睞!還請姐姐看在妹妹傾慕三皇子的份上,為妹妹求一個側室之位!”
話音剛落,姜丞相便走了過來。
看著跪在地上的姜瑤真,他沉聲道:“真兒,你先回屋吧,為父有話要與你姐姐說。”
“是,父親!”姜瑤真起應道,轉的瞬間,目卻滿是怨毒地瞪了姜姝寧一眼。
原來方才那一跪,是故意做給姜丞相看的。
姜姝寧顧不上計較姜瑤真的表里不一,跟著姜丞相進了屋,急切地問道:“父親,您可是替兒應下了這門婚事?”
姜丞相看出對這樁親事的不愿,語重心長道:“寧兒,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妁之言。三皇子求娶,是你的福分,只是為父也要考慮你的心意,若你實在不愿,為父自會想辦法回絕,只是須得師出有名,否則駁了皇室和熙貴妃的面子,于你于姜家都不好。”
姜姝寧心中暗暗松了口氣,還好,此事還有周旋的余地。
深太后青睞,即便容貌并非三皇子心之所向,也定然了熙貴妃的眼。
更何況三皇子也并非愚鈍之人,他雖貪,卻更看重權勢。
而,一個太后青睞的相府嫡,自然是正妻的不二人選。
思忖片刻,對姜丞相道:“父親,兒在賞宴上瞧見三皇子對瑤真妹妹頗為傾心,想來他有意求娶兒,也是因為兒嫡的份。瑤真妹妹在母親邊長大,母親也一向視如己出,不如抬舉做次嫡,如此一來,三皇子娶了瑤真,也算是全了兩家的面。”
姜丞相聞言,眼中一亮:“還是寧兒聰慧,我這就與你母親商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