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23章 第 23 章 一次又一次離了控制的……

第23章 第 23 章 一次又一次離了控制的……

第二十三章

風煙俱淨。

清風著耳畔的發, 送來了幾分草木香氣,帶著的泥土氣息,格外好聞。

“第一次見娘娘時, 和今日差不多。”

沈懷璋一收折扇,似慨嘆般開口。

明蘊之愣了愣,瞧見他看向自己的面頰, 慢慢反應過來。

眼角,低頭笑道:“好像是呀。”

明蘊之認識他的時候,剛到外祖家不久,跟在外祖母側,不大放得開。

聽聞出生時,便有方士瞧了的面相,嘆親緣淺薄。

明蘊之知曉此事後,坐在院中的秋千上一個人了許久。

仔細想想, 好像沒說錯什麽。上有差了幾歲,稱不上親厚的長兄, 下有孕中艱難, 柏氏求神拜佛才堪堪保住、疼得跟命子似的的小妹。明家上下待決計算不上差, 但比起兄長和妹妹,總是差著些什麽。

一直養到四歲,都安安靜靜, 沒開口說過幾句話。

柏夫人急了, 托了母家四尋訪高人, 外祖母不信邪, 定要親自來看。

過去多年,明蘊之卻仍記得那日的景。外祖母親自登門,父親推了兄長出來耍了一番功夫, 柏夫人抱著含之,讓咿咿呀呀含糊不清地著外祖母。

獨自坐在席面上,乖乖巧巧地用膳。

外祖母停了那一番熱鬧,喚起來回話。不知是不是太過張,站起的時候竟摔了一跤。

堂中登時大,含之被嚇得哭了起來,柏氏趕忙拍著的背哄著,父親不耐地皺了皺眉,似是嫌失了統。

至于兄長,見出了醜,笑得仰倒,一口一個“呆子”。

明蘊之忍著沒哭,自個兒撐著站起,還沒開口,就被外祖母一把抱住。

還記得外祖母的懷抱有多溫暖。

“好好的兒家,你們不養,老婆子我來養!”外祖母氣得發抖:“蘊娘今日便隨我回柳園,你們誰也別攔著!”

明蘊之把腦袋埋在外祖母的肩膀上,小手環著的脖頸,只怕一個不留神,外祖母就自己回去了。

或許是因為極度害怕,一路上,的話更了。任由外祖母怎麽勸,也不開口。

一開口,說不出外祖母聽的話,就又要被送回去。

所幸外祖母并未把扔回去。

柳園很大,連接著書院的後山。隨著外祖母去給外祖送飯時,書院中的學子正在上課。外祖母被上山求學的娘子們纏住問了問題,便坐在後院的溪流邊吃糕點。

乖乖地,外祖母讓不要跑,就靜靜坐在大石頭上,一

直到聽到一陣噗通的水聲。

有什麽東西嘩啦啦從水裏鑽出來,上了岸。

“喂,你是哪家的娘子?這麽小就被送上山讀書啊,怎麽比小爺我還慘。”

明蘊之被嚇到,轉頭呆呆地看向聲音的來。手上著的糕餅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指尖一用力,糕餅的碎渣掉到襦上,又慌了神。

弄髒了子,又要給人添了。

手忙腳擺,不理會那個剛從水裏冒出來的小郎君。

那小郎君不知從哪兒鬼混回來,上還帶著些淤泥,見幹幹淨淨,沾了一點碎屑都急著要,以為嫌棄自個兒,“嘖”了一聲,蹲下洗臉。

直到把自己收拾得幹淨點兒,他才又湊過來:“你什麽?也是來求學的?會寫字了嗎,能握得住筆嗎?”

他一腦問了好多問題,明蘊之搖搖頭,又點點頭。

不是來求學的,但會握筆,也會寫一些字。

只點頭搖頭,不說話,那郎君齜牙咧了一陣,支吾道:

“……你是啞嗎?”

明蘊之漲紅了臉。

咬了咬,手上糕點的碎屑黏糊糊的,讓整個人都發燙起來。

又搖頭。

“那就好,”小郎君松了口氣,又疑道:“那你為什麽不說話……我不髒了啊。不會是呆子吧?”

這話一出,明蘊之眼眶迅速包滿了淚。

“……你你你別哭啊,哎!”

穿著桃紅襦的小娘子了手心,將手中的半塊糕點狠狠扔了過去。

“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吐出了近日來的第一句話。

“我,我不是呆子!”

不是呆子,是外祖母口中的乖寶、好囡囡、天底下最聰慧的小娘……才不要再當呆子!

“我就隨口說說,你急什麽啊?”

“求求你,求你別哭了?”

小郎君急得一頭汗,直到瞧見院長夫人聞聲匆忙趕來,連忙擺手:“夫人,我沒……不是我惹的……啊啊是我的錯,夫人罰我吧。”

外祖母將摟在懷裏,見哭得嚎啕,終于拍著的背,笑了出來。

道:“哭出來就好,哭出來就好啰!”

明蘊之搭搭,靠在外祖母懷中,淚眼朦朧地對上那雙黑亮的眼。

哭夠了,又見他一淋淋的,上的泥點子還未洗淨,整個人淩得不樣子,不知想到什麽,又笑了出來。

“像……”

“像泥猴。”

說完覺得不妥,又將腦袋深深埋進去。

倒是那泥猴本人撓頭笑了,爽朗道:“泥猴也好呀,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吧……別哭就了。”

十歲離開柳園,回到明家。離開的時候,沈懷璋正回鄉祭祖,連個招呼都沒打,便一別數年。

時過境遷。

想起往事,明蘊之心中有點糗,訕訕道:“你還記得。”

“自是記得。”

沈懷璋輕輕笑了笑,如嘆息般:

“娘娘變了許多。”

明蘊之微怔。

眼裏,沈懷璋好像什麽都沒變,還是當初那副恣意瀟灑的模樣。一看到他站在面前,腦中就浮現出年在柳園,在書院裏的生活。

好像從未分離過似的,最初的一陣陌生褪去,隨之而來的是久違的悉,時間無法造就任何隔閡。

可他說得沒錯,變了。

明蘊之笑意有些黯然:“過去那麽久了,人都是會變的。”

“是嗎。”

沈懷璋不知聽沒聽進去,面上的笑極為淺淡。

他見過從一個怯生生的悶葫蘆變活潑娘子的過程,現今的這樣沉默,自然也逃不過他的眼睛。

更不提前陣子那場轟朝野,卻莫名沒了下文的刺殺。

沈懷璋眸輕落,掃過包裹著繃帶,因為過水而微微沾的手。

他沒再追問,轉而說了幾件趣事,又道:

“年初從益州來京的時候,見過柏老與夫人。娘娘放心,二位子都康健,柏老還有力氣罵新收的學生。”

“那便好。”

明蘊之擡眼,激他的不刨究底,為留了幾分面,揚道:

“看外祖母的信也是如此說。不過到底年紀大了,不能像從前那樣,追著什麽泥猴皮猴的滿山跑。”

兩人相視一笑。

沈懷璋:“昨日送來的東西,娘娘可收到了?”

明蘊之沒有印象,轉頭看向青蕪。青蕪想了想,道:

“估計是昨兒個忙,轉的宮一時忘了,奴婢回去便問問。”

“倒也不是什麽稀罕之,若尋不著便罷了。”

微風掠過耳畔,眼前是玉骨青山。明蘊之看了看天,道:“時辰不早,沈大人許久不在,同僚們怕是都急了。”

“閑人一個,何人會尋?”

二人一道說笑著回營,并肩而行。

明蘊之輕瞥一眼晚風拂過的方向,不知為何,瞧見了一個意外的影。

他在此做什麽?

男人輕裝簡行,一襲玄形勾勒得格外拔,卻不像是要去圍獵的樣子,怕是連林子都沒進。

眼神落在那張微寒的面頰上,又淡淡移開。

如今再瞧見他,心中竟生不起一波瀾,曾經那些濃烈過的緒,好像都隨著流水一道消逝了。

明蘊之皺了皺眉心,輕斂眼睫,“殿下。”

若非他站在回營的必經之路上,明蘊之甚至想裝作不曾瞧見他。

沈懷璋收了談笑的神,行禮:“微臣見過太子殿下。”

裴彧容疏淡,目甚至不曾掃過他,只垂眸,看著發間的一片落葉。

亮,潑墨烏黑之中一點枯黃便格外顯眼。

“傷寒未愈,便出來吹風,太子妃就是這樣照顧自己的?”

這是說了多久的話,才讓落葉悄無聲息地鑽進了發間。

裴彧擡手,誰知眼前人微微側過頭,退開半步,避開了他的作。

指尖在半空中停留了一瞬,定定地收了回去。

低下眼,擡手在發間拂過,摘下那片枯黃了的葉片。

“帳中悶得很,出來走走罷了。”

明蘊之無心多言,聲音平淡。

松開手,手中那片落葉飄飄然落在足邊,與林中碎葉混在一,分不清了。

裴彧看著那葉片落下,無聲無息地落在地面,卻像是有什麽沉重的巨石重重地砸在心口,得人不過氣來。

他略一屏息,不去細究言語中的冷淡和方才那消逝了的笑意,用盡量平和的語氣開口:

“出來散心、氣,都好,孤不曾拘著你。”

他拉過的手,不顧下意識回的作,強地按住的指尖。

“但你的手不該水。”

“都了。”

大掌握住腕骨,掌心幾乎全然將的手包裹住。指尖劃過沾了的繃帶,慢條斯理地解開。

他用了力道,不讓那手回去。

繃帶被解開,掌心潤地泛著涼氣,那未愈的傷痕泛起來,人忍不住瑟,蜷起指尖。

明蘊之眼睫輕,眼見他從懷中取出了幹爽的帕子,將其包紮在掌心。

那日雙手持握匕首,毫不猶豫地用力推開歹人,手心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因著慣用右手,右掌中的傷痕更深。

這樣的裴彧讓到陌生。

明蘊之不去想那被包裹住的指尖,,看向側的沈懷璋。

“沈大人還未——”

剛一出聲,那大掌便環握住的掌心,將前一拉。

“天已晚,太子妃再不歸營,那些王妃、孺人的,怕是都要擔心。”

裴彧語氣中聽不出緒,“至于一些無關之人。”

他拉過明蘊之,朝營中走去。

“不是太子妃該關心的。”

明蘊之被他拉住,掙紮不得,偏往前行又有了人煙,見太子拉著太子妃的手從林中歸來,各自變了神

有年紀輕的娘遠遠瞧見,撞了撞同伴的胳膊,驚嘆:“都說太子殿下騎好,我在圍場候了一日都沒瞧見殿下影,原是去尋太子妃了!”

“不是康王爺的藝更好嗎?今日都獵了熊回來。”

“那頭熊算什麽,你們是沒瞧見三年前殿下為娘娘獵的那頭,足有今日那只三倍大。”

“真的?快與我講講!”

……

明蘊之亦步亦趨地跟在他後,男人形高大,步子也快,明蘊之跟隨不及,被河水染角的擺束縛住作,越行越顯吃力。

裴彧微微側目,頓住腳步。

牽住腕骨的手松了幾分,明蘊之極快地了回來,一手護住手腕,擡眼不解地看向他。

“殿下這是在做什麽?”

不是傻子,看不出裴彧的不悅。

他有什麽好不悅的?

就因為與沈懷璋在一說話?

這幾分不悅,究竟是因為吃醋,還是因為心中認定了是他的太子妃,是他的所有,于是連話都不能與旁人說了?

他把當什麽?

明蘊之眸中含著氣,瞪向裴彧。

從不曾計較過他與綦娘子那些是是非非,他倒是先沒來由地撒起火來,這是什麽道理!

“他便是你的故人?”

沉默片刻,裴彧忽而開口。

明蘊之愣了一瞬,應聲道:“是。懷璋兄與我自相識,自然算得上故人。”

“自相識……”

裴彧中溢出一聲輕諷:“那是不是也算得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殿下!”

明蘊之腔起伏,聽聞他這般開口,揚聲開口:“殿下在介意什麽?”

杏眸盈著天邊漸沉的夕,白皙的側臉染上一抹慍怒。仰著臉,冷淡地與他拉開距離,喚他是冷冰冰的“殿下”,換作沈懷璋,便是親親熱熱的“懷璋兄”了?

裴彧咬下心底那莫名的焦躁:“孤不曾介意什麽。”

明蘊之極快點頭,音脆亮:“不介意便好。懷璋兄家世清白,才學出衆,亦是正人君子,殿下莫要為了一時揣測而誤了人才。”

裴彧掐掌心,方才拉住還停留在手中,可人已然與他劃清界限,一副涇渭分明的模樣。

凜冽的目停留在的面頰,生生抑制住那一乍洩的戾氣。

他在眼中,就是這樣是非不分之人?

仿佛知曉他心中所覺。

“妾自然知曉殿下為人,”明蘊之平靜道:“是妾私自揣測,暗忖君心,胡一說罷了。”

這般態度,倒是將他未說出口的反問堵了回去。

裴彧額角發脹,生平頭一回覺得這樣周全的子,竟像是一雙抑住他咽的手。

明蘊之說完,倒也沒有幾分後悔的意思。不知裴彧今日因何在此,但與沈懷璋之間清清白白,便是他親眼所見也沒道理定的罪。他今日這般行徑,不過是高高在上的占有作祟罷了。

就像年不大喜的玩,就算平日裏也不,但若是旁人拿去玩耍,一樣會生氣。

沒有什麽分別。

明蘊之看著他晦暗不明的眼神,淡聲道:“妾今日失禮,頂撞殿下,自認有過。妾自請于帳中,不再踏出半步。”

高高擡手,扶額行禮。說罷,轉帳。

徹底落了下來,被遠青黑的山林掩蓋。裴彧站在原地,指緣攥到發青發白。

結底,又是一個足以不見他的理由。

那便如所願。

裴彧拂袖,一言不發地離開營帳。

徐公公和青蕪相視一眼,搖著頭嘆氣,心懷憂慮地跟上了各自的主子。

青蕪跟在主子後,勸道:“娘娘何必要與殿下置氣,方才殿下分明是在乎娘娘。”

“殿下的在乎,我實在高攀不起。”

明蘊之聲音淡然:“他是喜是怒早已與我無關,只要不牽連旁人,他想如何便如何。”

最好永遠不要來煩

虛與委蛇久了,也是會覺得累的。

明蘊之挑開簾帳,青竹聽見聲響,迎了上來。

青竹猶豫著,道:“娘娘,周孺人……”

“怎麽了?”

明蘊之蹙了蹙眉,看向帳

周覓不知在帳中候了多久,眼眶紅紅,前的小桌上,應是青竹為添置的茶水與糕點都分毫未

聽得明蘊之回來,子一僵,搖晃著站起

“娘娘……”

明蘊之的手。

一片冰涼。

-

秋獵首日,一下午的功夫,興致高漲的世家郎君們鑽山林,獵來了許多獵。其中最為矚目的,該是康王連發三箭,下的一只棕熊。

姚玉珠在席前等了許久,探頭探腦地看向營地的方向。終于瞧見有影自遠過來,直到走近一瞧,沒有二嫂的影,只好癟了癟,百無聊賴地坐下去。

齊王為切了烤,道:“你滿心滿眼都是二嫂,心裏可還有我?”

“我心裏自然有你!”

姚玉珠瞥他一眼:“但我心疼我阿姐啊。我與同日落水,瞧我恢複得多快。”

靜山大師說了,那時昏迷好幾日,便是不知為何不願醒來,心中郁結。好容易醒來了,也不見幾回笑,長久下去,怎麽才能養好子?

將明蘊之當救命恩人,亦當作一個溫可親的大姐姐。每每看到那看起來就冷冰冰、不近人的太子殿下,對阿姐的同心就燃得更盛。

日裏面對著一團冰,換作是,早就瘋了。

“我……我覺得二哥對二嫂其實,好的。”齊王道。

“好在哪兒?”

姚玉珠乜他一眼:“整日裏連笑臉都不給一個,怎麽人能會到他好啊?”

齊王了聲音,辯解道:“二哥自小就那樣,我都沒見他笑過幾回……”

“因為你們是兄弟!你自然維護他。”姚玉珠說話自來耿直,哪怕是太子也照損不誤。

“你是自小與二哥一起,知曉他秉,阿姐又不是!”

齊王也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唉聲嘆氣好幾回,直到被姚玉珠掐了一把,“誒?……你瞧。”

齊王順著的目看去。

明蘊之沒來,姚玉珠自發監督起了太子殿下的一言一行,連個侍經過都要多掃幾眼。

此刻明蘊之邊那個眼的大宮,好像青竹還是什麽,送來了一碗解酒湯。

姚玉珠撞撞齊王,稀奇道:“二哥方才臭著臉來,我還怕是不是與阿姐生矛盾了,這樣一看,好得很嘛。”

齊王睜大雙眼,確認那人就是二嫂邊親信的宮,彎著眼睛笑開:

“我就說你是在瞎心。”

他將分好的放進姚玉珠的盤中,與一道飲了甜甜的果酒。

……

裴彧自斟自飲,盤中餐食未

徐公公不住道:“殿下多用些飯菜,只飲酒的話,不住的。”

裴彧眼也不擡,置若罔聞。

“娘娘總是這樣叮囑奴才,奴才跟著殿下的時候,多警醒些。”

徐公公壯著膽兒,上前按過裴彧的酒杯。

一、二、三……

他數了好幾下,終于確認自己沒有被裴彧掀翻,一擡眼瞧見主子冷冷淡淡的眼神,終于松了口氣。

娘娘這張牌算是賭對了。

他接著道:“娘娘知曉殿下應酬多,時常叮囑奴才,這是娘娘的令,奴才不敢不遵。”

幾息的沉默之後,徐公公才聽到那道寒冽的聲線。

“……還說什麽了?”

“娘娘說,殿下平日裏不說,但其實用些甜飲子,讓奴才勸不住的時候,為殿下調杯水來。”

徐公公打量著殿下的神,繼續道:“說,若真勸不住,那就讓殿下用水填填胃,喝不下便也算勸住了。”

他跟著裴彧多年,心中早估出了一套章法。

此時看著太子殿下那雙仍舊寒涼的眼,眉間的那銳氣卻淡了些許,便知曉此話也說對了。

男人放下酒杯,指骨上的扳指反出冷冷的

眼前驀地流轉出從前許多時候。

那些飲過酒的夜裏,會盯著他用完醒酒湯,再塞給他一個甜得發膩的梅脯。

裴彧嫌太膩,又遞來煮得正好的熱茶,道:“就知道殿下吃不了這——麽甜。”

拖長的聲音,比那梅脯還要黏糊。

……是何時發現他吃甜的?

末了用熱騰騰的帕子蓋在他的臉上,雙手輕地按著太xue,滿疲憊一掃而空。

還會溫聲絮語:“味道再好的酒飲多了終究傷。殿下若是想喝,日後妾與殿下小酌便是,在外無人顧著殿下康健,自然一個勁兒地勸。”

便是不說這些,也總有旁的話說。他還記得某次,年在河畔捉魚。

那雙亮晶晶的眼含著幾分笑意,音淺甜,講至興頭上,甚至放下茶杯出手比劃。

“那魚便從妾手中逃出去,妾想再抓,卻無意打翻了外祖半滿的魚桶。魚兒一水便又無影無蹤,將外祖氣得肚子都鼓起來了。”

或許是因為喝了酒,反應遲緩了許多。

裴彧沒想象過淘氣的樣子,也想象不出名揚大周的大儒柏益鼓著肚子是什麽模樣。他一時怔住,未曾回應。

現在想來,那時眼裏掩下的失落,或許不是錯覺。

——從何時開始,不曾與他開口說話了?

他從未這般被冷落過。已經好些日子了,他甚至難以得見的笑

從前那個笑瞇瞇看向他的人,如今竟吝嗇于一個眼神。

裴彧按了按眉心。

腳步聲近了,青竹的聲音低聲響起:“殿下,這是娘娘讓奴婢送來的醒酒湯。”

裴彧微微睜眼。

醒酒湯散發著熱氣,還有一藥材的清苦氣,卻無比悉,讓他仿佛又回到了從前那些溫的夜裏。

徐公公松了神:“瞧,娘娘待殿下如此細心。”

“是……娘娘說了,請殿下飲些酒,用了醒酒湯,早些歇息。”

裴彧端起小碗,一飲而盡。

方才那似有若無的怒,就這樣消散在一碗醒酒湯裏。

裴彧放下碗,道:“太子妃睡了嗎?”

青竹低下頭:“娘娘今兒個吹了風有些乏,已經睡了。”

裴彧剛準備說出口的話又咽了下去。

“那孤明日去瞧。”

“是。”

青竹退了下去。

裴彧看了眼酒盞,片刻前還覺得滋味尚可的酒,此刻也變得寡淡無味。細細想來,甚至還沒有方才的醒酒湯半點醇香。

有人關懷,自是不同的。

裴彧站起,拂了拂袖。

今日齊王妃鬧著要齊王獵只兔子來,他想起三年前,瞧見那只黑兔時,自以為掩飾得很好的眼神。

分明是不願他出箭,卻又顧左右而言他,生生扯了個熊皮的借口。

足以證明慣來是個的人。偶爾氣上頭,口不擇言也是有的。

前陣子又遭了那樣的劫難,想來正是脆弱的時候。

裴彧吹了吹夜風,往寢帳的方向去。

明日一早,帶去林中捉只兔來。既然舍不得殺,那養著倒也有幾分趣。

帝後早早離席,營地裏生著篝火,多是年輕的世家子弟聚在一道烤喝酒。有生兒家也湊進來,一道唱著大周流傳甚廣的歌謠。

伴著夜與歌聲,裴彧解開外袍,回帳歇息。

帳中只燃著一盞昏暗的小燈,裴彧吃了酒,不甚在意:“備水。”

無人作。

帳中安安靜靜,沒有侍從。

裴彧擡了擡眼,帳景一瞧,便是有人將侍從遣散了去。淡淡的幽香自屏風後傳來,唯一燃著的燭火微晃了晃,出幾分裊娜的影。

裴彧眸深了幾分。

他便知曉,最是口是心非。只怕是回營後覺得不妥,又是醒酒湯又是散了侍從,在此等著他。

心頭莫名又了些。

“你風寒未愈,在此等了多久?”

裴彧走近幾步,繞過屏風:“今日之事,孤也有……”

行進的腳步忽地停住。

他眸中微頓,揚手,一把掀開了掩蓋著影的紗簾。

脆弱的紗簾不堪重負,嘶啦一聲斷裂開來,出了其中陌生的影。

娘子長發披散,只著了件單薄的紗,覺察到那驟然強烈起來的,瑟著朝裏躲了躲。

“誰讓你來的?”

裴彧寒聲開口:“說話。”

周覓被他這樣冷聲一兇,眼眶瞬間紅了,本就因著此事又又惱的心緒愈發混,哽咽道:“妾……妾自己來的。”

“滾下來。”

裴彧甩下紗簾,扔在的肩頭。連一眼也不曾多看,便沉著眉眼袖手背過去:“此是孤的寢帳,誰準你進來的?”

周覓連滾帶爬地下榻,雪白的因著憤紅得滾燙。

不說,裴彧也知曉是誰。

男人黑沉的雙眸帶著攝人的寒意,只是輕輕掃過,周覓便有種如墜冰窟之

咬著,強撐著子:“是妾自己的主意,妾買通了人進來,一切都是妾之過,無怪他人!”

裴彧幾乎要被氣笑了。

拙劣的把戲,下作的手段,仿佛他是個鬼般,將人塞到他的榻上。

以為他會做什麽?

“孤給你最後一次機會,說,是誰讓你來的。”

“是……是妾自己。”

周覓肩膀劇烈抖起來,聲音染上了哭腔。

的位份,原是沒資格來此圍獵的。是太子妃娘娘怕獨自在東宮寂寞,才將帶來。

自知份,一路上安安分分,話也不敢多說。

直至今日,收到了一封來自幽州的家書。

那原本是要送去京城的,又因為秋獵之事,耽擱許久,至今才送到手中。

只一看,便慌了神。

“娘娘,救救妾的家人,”周覓哭得不能自已:“阿爹絕不是那等貪贓枉法之人,還娘娘明鑒。”

信中寫道,的阿爹涉嫌貪污軍用,已被停職調查。

清楚阿爹為人,這些年來哪怕家境清貧,阿爹也絕不會多拿一分。

更何況那還是軍用!那可是邊疆戰士們的口糧與裳,阿爹待兵士如親子,決計不信信中所述。

可事已經發生了,阿爹還未被定罪,如今只是調查。

調查……

周覓哭出了聲,“是太後娘娘,太後娘娘的敲打。”

沒那麽笨,稍一細想,便想了個明白。

太後娘娘看中,一心想讓得到太子的青眼。可宮許久,至今還未曾得幸,甚至乖乖跟在太子妃後,這在太後眼中看來,宛如臨陣倒戈。

周覓懷著萬般愧,求到了娘娘跟前。

事關要,多耽誤一刻,阿爹就有可能被下獄,阿姐剛嫁人,小弟還在讀書,不能讓自己牽連到家人……

周覓哭到失了力氣,才聽太子妃緩聲開口。

“你現在有兩個選擇。”

端坐案前,輕聲道:“一是遂太後娘娘的意,去做太子真正的妃嬪,為太子誕育子嗣。你家世清白,人又單純,想來他不會過多防備你。”

“若能功生子,我自會請命封你做側妃,日後便是能上皇家玉牒的正經妃嬪。”

周覓呆呆聽著,不知該不該點頭。

“至于另一個……”

明蘊之垂下眼,思索一番:“幽州雖遠,卻也不是沒有辦法。若你父親當真貪了軍用,那必不會沒有憑證,但如果是被冤,也該查個明明白白。”

“只是此番需要時間,我也需要去信給幽州的友人,托他們詳查。”

整整一柱香的時間。

周覓跪在了明蘊之前。

“妾對不起娘娘,但阿爹子不好,妾害怕……”

等不起。

遠離家鄉,未能在父母膝下盡孝已經是一生之憾了。若再因著,讓全家老小遭滅頂之災,只怕永生永世都要活在憾恨之中。

既然已經做了殿下的妾室,殿下也并未逐出去。

那是不是也有幾分希,能夠救下父母,在宮中不依靠娘娘,也能站穩腳跟?

……

周覓攏著裳,瑟瑟發抖。

裴彧冷眼看,“孤只問一句。”

“太子妃,可知曉此事?”

周覓子猛地一抖,跪伏在地上,淚眼朦朧:“殿下,不怪娘娘,是妾求娘娘答允……”

知曉此事。

不僅知曉,還默認了,甚至推波助瀾,暗中相幫。

裴彧重重摔下桌上的酒盞,“砰”的一聲巨響,玉瓷的杯盞碎裂在地,濃香酒蜿蜒一地,幾乎要流向帳外。

“徐泉。”

裴彧揚聲:“徐泉!”

本就在外聽得巨響的徐泉扶著帽子飛快地趕進來,“奴才在!”

“帶下去。立刻!”

裴彧一腳踢開半碎的酒盞,擡腳便準備去明蘊之帳中。

“……求殿下莫要責怪娘娘!”

周覓被人拉起,強撐著跪在他前。

“娘娘無過,殿下不能責罰娘娘,一切都是妾的錯,要打要殺,妾都無二話!娘娘溫良恭儉,無犯七出,妾知曉娘娘無子,可娘娘也并未攔著殿下安置妾室,無人可指摘。”

周覓只當死到臨頭,忽地生出無畏無懼的孤勇來。相信娘娘不會不管的家人,事到如今,也沒什麽好怕的了。

“還請殿下明鑒!”

裴彧站在帳前,四溢的酒氣仿佛熏暈了他的頭顱,讓他生出一種荒謬之

這便是他的後宮,一個兩個,都要淩駕到他的頭上來。

他要說什麽,他能說什麽?

他如何看不清這是太後的手筆,從周覓被強送進他後宮的時候,他便知曉因何存在。

不過是一個讓太後安心的棋子,無需太多費心。因著可憐,安置在後宮中,就當是個陪說話解悶的玩伴。

卻不想還真生出了要給他納妾室的心思。

沸騰的隨著彌漫的酒香冷靜下來,變得冰涼。

周氏滿荒唐無禮之言,卻有一句說得不錯。

——溫良恭儉,無犯七出。

懂事,端莊,照拂妾室,不妒不忌。

的確是一個無可指摘的賢惠主母,一個寬容大度的東宮太子妃。

為人周全,事事妥帖。

他分明應該滿意的。

可為何看到那樣的“賢惠”,他卻一次又一次地悶,甚至想要撕碎那副善的笑臉。

或許是因為自始至終,都在賢良太子妃的道路上穩穩行進著。

一次又一次離了控制的人,是他。

自從那些荒謬無序的夢境出現以後,他已經失控過太多次。

這場鬧劇,該到此為止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80章

我與太子舉案齊眉

第23章 第 23 章 一次又一次離了控制的……

第23章 第 23 章 一次又一次離了控制的……

第二十三章

風煙俱淨。

清風著耳畔的發, 送來了幾分草木香氣,帶著的泥土氣息,格外好聞。

“第一次見娘娘時, 和今日差不多。”

沈懷璋一收折扇,似慨嘆般開口。

明蘊之愣了愣,瞧見他看向自己的面頰, 慢慢反應過來。

眼角,低頭笑道:“好像是呀。”

明蘊之認識他的時候,剛到外祖家不久,跟在外祖母側,不大放得開。

聽聞出生時,便有方士瞧了的面相,嘆親緣淺薄。

明蘊之知曉此事後,坐在院中的秋千上一個人了許久。

仔細想想, 好像沒說錯什麽。上有差了幾歲,稱不上親厚的長兄, 下有孕中艱難, 柏氏求神拜佛才堪堪保住、疼得跟命子似的的小妹。明家上下待決計算不上差, 但比起兄長和妹妹,總是差著些什麽。

一直養到四歲,都安安靜靜, 沒開口說過幾句話。

柏夫人急了, 托了母家四尋訪高人, 外祖母不信邪, 定要親自來看。

過去多年,明蘊之卻仍記得那日的景。外祖母親自登門,父親推了兄長出來耍了一番功夫, 柏夫人抱著含之,讓咿咿呀呀含糊不清地著外祖母。

獨自坐在席面上,乖乖巧巧地用膳。

外祖母停了那一番熱鬧,喚起來回話。不知是不是太過張,站起的時候竟摔了一跤。

堂中登時大,含之被嚇得哭了起來,柏氏趕忙拍著的背哄著,父親不耐地皺了皺眉,似是嫌失了統。

至于兄長,見出了醜,笑得仰倒,一口一個“呆子”。

明蘊之忍著沒哭,自個兒撐著站起,還沒開口,就被外祖母一把抱住。

還記得外祖母的懷抱有多溫暖。

“好好的兒家,你們不養,老婆子我來養!”外祖母氣得發抖:“蘊娘今日便隨我回柳園,你們誰也別攔著!”

明蘊之把腦袋埋在外祖母的肩膀上,小手環著的脖頸,只怕一個不留神,外祖母就自己回去了。

或許是因為極度害怕,一路上,的話更了。任由外祖母怎麽勸,也不開口。

一開口,說不出外祖母聽的話,就又要被送回去。

所幸外祖母并未把扔回去。

柳園很大,連接著書院的後山。隨著外祖母去給外祖送飯時,書院中的學子正在上課。外祖母被上山求學的娘子們纏住問了問題,便坐在後院的溪流邊吃糕點。

乖乖地,外祖母讓不要跑,就靜靜坐在大石頭上,一

直到聽到一陣噗通的水聲。

有什麽東西嘩啦啦從水裏鑽出來,上了岸。

“喂,你是哪家的娘子?這麽小就被送上山讀書啊,怎麽比小爺我還慘。”

明蘊之被嚇到,轉頭呆呆地看向聲音的來。手上著的糕餅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指尖一用力,糕餅的碎渣掉到襦上,又慌了神。

弄髒了子,又要給人添了。

手忙腳擺,不理會那個剛從水裏冒出來的小郎君。

那小郎君不知從哪兒鬼混回來,上還帶著些淤泥,見幹幹淨淨,沾了一點碎屑都急著要,以為嫌棄自個兒,“嘖”了一聲,蹲下洗臉。

直到把自己收拾得幹淨點兒,他才又湊過來:“你什麽?也是來求學的?會寫字了嗎,能握得住筆嗎?”

他一腦問了好多問題,明蘊之搖搖頭,又點點頭。

不是來求學的,但會握筆,也會寫一些字。

只點頭搖頭,不說話,那郎君齜牙咧了一陣,支吾道:

“……你是啞嗎?”

明蘊之漲紅了臉。

咬了咬,手上糕點的碎屑黏糊糊的,讓整個人都發燙起來。

又搖頭。

“那就好,”小郎君松了口氣,又疑道:“那你為什麽不說話……我不髒了啊。不會是呆子吧?”

這話一出,明蘊之眼眶迅速包滿了淚。

“……你你你別哭啊,哎!”

穿著桃紅襦的小娘子了手心,將手中的半塊糕點狠狠扔了過去。

“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吐出了近日來的第一句話。

“我,我不是呆子!”

不是呆子,是外祖母口中的乖寶、好囡囡、天底下最聰慧的小娘……才不要再當呆子!

“我就隨口說說,你急什麽啊?”

“求求你,求你別哭了?”

小郎君急得一頭汗,直到瞧見院長夫人聞聲匆忙趕來,連忙擺手:“夫人,我沒……不是我惹的……啊啊是我的錯,夫人罰我吧。”

外祖母將摟在懷裏,見哭得嚎啕,終于拍著的背,笑了出來。

道:“哭出來就好,哭出來就好啰!”

明蘊之搭搭,靠在外祖母懷中,淚眼朦朧地對上那雙黑亮的眼。

哭夠了,又見他一淋淋的,上的泥點子還未洗淨,整個人淩得不樣子,不知想到什麽,又笑了出來。

“像……”

“像泥猴。”

說完覺得不妥,又將腦袋深深埋進去。

倒是那泥猴本人撓頭笑了,爽朗道:“泥猴也好呀,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吧……別哭就了。”

十歲離開柳園,回到明家。離開的時候,沈懷璋正回鄉祭祖,連個招呼都沒打,便一別數年。

時過境遷。

想起往事,明蘊之心中有點糗,訕訕道:“你還記得。”

“自是記得。”

沈懷璋輕輕笑了笑,如嘆息般:

“娘娘變了許多。”

明蘊之微怔。

眼裏,沈懷璋好像什麽都沒變,還是當初那副恣意瀟灑的模樣。一看到他站在面前,腦中就浮現出年在柳園,在書院裏的生活。

好像從未分離過似的,最初的一陣陌生褪去,隨之而來的是久違的悉,時間無法造就任何隔閡。

可他說得沒錯,變了。

明蘊之笑意有些黯然:“過去那麽久了,人都是會變的。”

“是嗎。”

沈懷璋不知聽沒聽進去,面上的笑極為淺淡。

他見過從一個怯生生的悶葫蘆變活潑娘子的過程,現今的這樣沉默,自然也逃不過他的眼睛。

更不提前陣子那場轟朝野,卻莫名沒了下文的刺殺。

沈懷璋眸輕落,掃過包裹著繃帶,因為過水而微微沾的手。

他沒再追問,轉而說了幾件趣事,又道:

“年初從益州來京的時候,見過柏老與夫人。娘娘放心,二位子都康健,柏老還有力氣罵新收的學生。”

“那便好。”

明蘊之擡眼,激他的不刨究底,為留了幾分面,揚道:

“看外祖母的信也是如此說。不過到底年紀大了,不能像從前那樣,追著什麽泥猴皮猴的滿山跑。”

兩人相視一笑。

沈懷璋:“昨日送來的東西,娘娘可收到了?”

明蘊之沒有印象,轉頭看向青蕪。青蕪想了想,道:

“估計是昨兒個忙,轉的宮一時忘了,奴婢回去便問問。”

“倒也不是什麽稀罕之,若尋不著便罷了。”

微風掠過耳畔,眼前是玉骨青山。明蘊之看了看天,道:“時辰不早,沈大人許久不在,同僚們怕是都急了。”

“閑人一個,何人會尋?”

二人一道說笑著回營,并肩而行。

明蘊之輕瞥一眼晚風拂過的方向,不知為何,瞧見了一個意外的影。

他在此做什麽?

男人輕裝簡行,一襲玄形勾勒得格外拔,卻不像是要去圍獵的樣子,怕是連林子都沒進。

眼神落在那張微寒的面頰上,又淡淡移開。

如今再瞧見他,心中竟生不起一波瀾,曾經那些濃烈過的緒,好像都隨著流水一道消逝了。

明蘊之皺了皺眉心,輕斂眼睫,“殿下。”

若非他站在回營的必經之路上,明蘊之甚至想裝作不曾瞧見他。

沈懷璋收了談笑的神,行禮:“微臣見過太子殿下。”

裴彧容疏淡,目甚至不曾掃過他,只垂眸,看著發間的一片落葉。

亮,潑墨烏黑之中一點枯黃便格外顯眼。

“傷寒未愈,便出來吹風,太子妃就是這樣照顧自己的?”

這是說了多久的話,才讓落葉悄無聲息地鑽進了發間。

裴彧擡手,誰知眼前人微微側過頭,退開半步,避開了他的作。

指尖在半空中停留了一瞬,定定地收了回去。

低下眼,擡手在發間拂過,摘下那片枯黃了的葉片。

“帳中悶得很,出來走走罷了。”

明蘊之無心多言,聲音平淡。

松開手,手中那片落葉飄飄然落在足邊,與林中碎葉混在一,分不清了。

裴彧看著那葉片落下,無聲無息地落在地面,卻像是有什麽沉重的巨石重重地砸在心口,得人不過氣來。

他略一屏息,不去細究言語中的冷淡和方才那消逝了的笑意,用盡量平和的語氣開口:

“出來散心、氣,都好,孤不曾拘著你。”

他拉過的手,不顧下意識回的作,強地按住的指尖。

“但你的手不該水。”

“都了。”

大掌握住腕骨,掌心幾乎全然將的手包裹住。指尖劃過沾了的繃帶,慢條斯理地解開。

他用了力道,不讓那手回去。

繃帶被解開,掌心潤地泛著涼氣,那未愈的傷痕泛起來,人忍不住瑟,蜷起指尖。

明蘊之眼睫輕,眼見他從懷中取出了幹爽的帕子,將其包紮在掌心。

那日雙手持握匕首,毫不猶豫地用力推開歹人,手心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因著慣用右手,右掌中的傷痕更深。

這樣的裴彧讓到陌生。

明蘊之不去想那被包裹住的指尖,,看向側的沈懷璋。

“沈大人還未——”

剛一出聲,那大掌便環握住的掌心,將前一拉。

“天已晚,太子妃再不歸營,那些王妃、孺人的,怕是都要擔心。”

裴彧語氣中聽不出緒,“至于一些無關之人。”

他拉過明蘊之,朝營中走去。

“不是太子妃該關心的。”

明蘊之被他拉住,掙紮不得,偏往前行又有了人煙,見太子拉著太子妃的手從林中歸來,各自變了神

有年紀輕的娘遠遠瞧見,撞了撞同伴的胳膊,驚嘆:“都說太子殿下騎好,我在圍場候了一日都沒瞧見殿下影,原是去尋太子妃了!”

“不是康王爺的藝更好嗎?今日都獵了熊回來。”

“那頭熊算什麽,你們是沒瞧見三年前殿下為娘娘獵的那頭,足有今日那只三倍大。”

“真的?快與我講講!”

……

明蘊之亦步亦趨地跟在他後,男人形高大,步子也快,明蘊之跟隨不及,被河水染角的擺束縛住作,越行越顯吃力。

裴彧微微側目,頓住腳步。

牽住腕骨的手松了幾分,明蘊之極快地了回來,一手護住手腕,擡眼不解地看向他。

“殿下這是在做什麽?”

不是傻子,看不出裴彧的不悅。

他有什麽好不悅的?

就因為與沈懷璋在一說話?

這幾分不悅,究竟是因為吃醋,還是因為心中認定了是他的太子妃,是他的所有,于是連話都不能與旁人說了?

他把當什麽?

明蘊之眸中含著氣,瞪向裴彧。

從不曾計較過他與綦娘子那些是是非非,他倒是先沒來由地撒起火來,這是什麽道理!

“他便是你的故人?”

沉默片刻,裴彧忽而開口。

明蘊之愣了一瞬,應聲道:“是。懷璋兄與我自相識,自然算得上故人。”

“自相識……”

裴彧中溢出一聲輕諷:“那是不是也算得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殿下!”

明蘊之腔起伏,聽聞他這般開口,揚聲開口:“殿下在介意什麽?”

杏眸盈著天邊漸沉的夕,白皙的側臉染上一抹慍怒。仰著臉,冷淡地與他拉開距離,喚他是冷冰冰的“殿下”,換作沈懷璋,便是親親熱熱的“懷璋兄”了?

裴彧咬下心底那莫名的焦躁:“孤不曾介意什麽。”

明蘊之極快點頭,音脆亮:“不介意便好。懷璋兄家世清白,才學出衆,亦是正人君子,殿下莫要為了一時揣測而誤了人才。”

裴彧掐掌心,方才拉住還停留在手中,可人已然與他劃清界限,一副涇渭分明的模樣。

凜冽的目停留在的面頰,生生抑制住那一乍洩的戾氣。

他在眼中,就是這樣是非不分之人?

仿佛知曉他心中所覺。

“妾自然知曉殿下為人,”明蘊之平靜道:“是妾私自揣測,暗忖君心,胡一說罷了。”

這般態度,倒是將他未說出口的反問堵了回去。

裴彧額角發脹,生平頭一回覺得這樣周全的子,竟像是一雙抑住他咽的手。

明蘊之說完,倒也沒有幾分後悔的意思。不知裴彧今日因何在此,但與沈懷璋之間清清白白,便是他親眼所見也沒道理定的罪。他今日這般行徑,不過是高高在上的占有作祟罷了。

就像年不大喜的玩,就算平日裏也不,但若是旁人拿去玩耍,一樣會生氣。

沒有什麽分別。

明蘊之看著他晦暗不明的眼神,淡聲道:“妾今日失禮,頂撞殿下,自認有過。妾自請于帳中,不再踏出半步。”

高高擡手,扶額行禮。說罷,轉帳。

徹底落了下來,被遠青黑的山林掩蓋。裴彧站在原地,指緣攥到發青發白。

結底,又是一個足以不見他的理由。

那便如所願。

裴彧拂袖,一言不發地離開營帳。

徐公公和青蕪相視一眼,搖著頭嘆氣,心懷憂慮地跟上了各自的主子。

青蕪跟在主子後,勸道:“娘娘何必要與殿下置氣,方才殿下分明是在乎娘娘。”

“殿下的在乎,我實在高攀不起。”

明蘊之聲音淡然:“他是喜是怒早已與我無關,只要不牽連旁人,他想如何便如何。”

最好永遠不要來煩

虛與委蛇久了,也是會覺得累的。

明蘊之挑開簾帳,青竹聽見聲響,迎了上來。

青竹猶豫著,道:“娘娘,周孺人……”

“怎麽了?”

明蘊之蹙了蹙眉,看向帳

周覓不知在帳中候了多久,眼眶紅紅,前的小桌上,應是青竹為添置的茶水與糕點都分毫未

聽得明蘊之回來,子一僵,搖晃著站起

“娘娘……”

明蘊之的手。

一片冰涼。

-

秋獵首日,一下午的功夫,興致高漲的世家郎君們鑽山林,獵來了許多獵。其中最為矚目的,該是康王連發三箭,下的一只棕熊。

姚玉珠在席前等了許久,探頭探腦地看向營地的方向。終于瞧見有影自遠過來,直到走近一瞧,沒有二嫂的影,只好癟了癟,百無聊賴地坐下去。

齊王為切了烤,道:“你滿心滿眼都是二嫂,心裏可還有我?”

“我心裏自然有你!”

姚玉珠瞥他一眼:“但我心疼我阿姐啊。我與同日落水,瞧我恢複得多快。”

靜山大師說了,那時昏迷好幾日,便是不知為何不願醒來,心中郁結。好容易醒來了,也不見幾回笑,長久下去,怎麽才能養好子?

將明蘊之當救命恩人,亦當作一個溫可親的大姐姐。每每看到那看起來就冷冰冰、不近人的太子殿下,對阿姐的同心就燃得更盛。

日裏面對著一團冰,換作是,早就瘋了。

“我……我覺得二哥對二嫂其實,好的。”齊王道。

“好在哪兒?”

姚玉珠乜他一眼:“整日裏連笑臉都不給一個,怎麽人能會到他好啊?”

齊王了聲音,辯解道:“二哥自小就那樣,我都沒見他笑過幾回……”

“因為你們是兄弟!你自然維護他。”姚玉珠說話自來耿直,哪怕是太子也照損不誤。

“你是自小與二哥一起,知曉他秉,阿姐又不是!”

齊王也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唉聲嘆氣好幾回,直到被姚玉珠掐了一把,“誒?……你瞧。”

齊王順著的目看去。

明蘊之沒來,姚玉珠自發監督起了太子殿下的一言一行,連個侍經過都要多掃幾眼。

此刻明蘊之邊那個眼的大宮,好像青竹還是什麽,送來了一碗解酒湯。

姚玉珠撞撞齊王,稀奇道:“二哥方才臭著臉來,我還怕是不是與阿姐生矛盾了,這樣一看,好得很嘛。”

齊王睜大雙眼,確認那人就是二嫂邊親信的宮,彎著眼睛笑開:

“我就說你是在瞎心。”

他將分好的放進姚玉珠的盤中,與一道飲了甜甜的果酒。

……

裴彧自斟自飲,盤中餐食未

徐公公不住道:“殿下多用些飯菜,只飲酒的話,不住的。”

裴彧眼也不擡,置若罔聞。

“娘娘總是這樣叮囑奴才,奴才跟著殿下的時候,多警醒些。”

徐公公壯著膽兒,上前按過裴彧的酒杯。

一、二、三……

他數了好幾下,終于確認自己沒有被裴彧掀翻,一擡眼瞧見主子冷冷淡淡的眼神,終于松了口氣。

娘娘這張牌算是賭對了。

他接著道:“娘娘知曉殿下應酬多,時常叮囑奴才,這是娘娘的令,奴才不敢不遵。”

幾息的沉默之後,徐公公才聽到那道寒冽的聲線。

“……還說什麽了?”

“娘娘說,殿下平日裏不說,但其實用些甜飲子,讓奴才勸不住的時候,為殿下調杯水來。”

徐公公打量著殿下的神,繼續道:“說,若真勸不住,那就讓殿下用水填填胃,喝不下便也算勸住了。”

他跟著裴彧多年,心中早估出了一套章法。

此時看著太子殿下那雙仍舊寒涼的眼,眉間的那銳氣卻淡了些許,便知曉此話也說對了。

男人放下酒杯,指骨上的扳指反出冷冷的

眼前驀地流轉出從前許多時候。

那些飲過酒的夜裏,會盯著他用完醒酒湯,再塞給他一個甜得發膩的梅脯。

裴彧嫌太膩,又遞來煮得正好的熱茶,道:“就知道殿下吃不了這——麽甜。”

拖長的聲音,比那梅脯還要黏糊。

……是何時發現他吃甜的?

末了用熱騰騰的帕子蓋在他的臉上,雙手輕地按著太xue,滿疲憊一掃而空。

還會溫聲絮語:“味道再好的酒飲多了終究傷。殿下若是想喝,日後妾與殿下小酌便是,在外無人顧著殿下康健,自然一個勁兒地勸。”

便是不說這些,也總有旁的話說。他還記得某次,年在河畔捉魚。

那雙亮晶晶的眼含著幾分笑意,音淺甜,講至興頭上,甚至放下茶杯出手比劃。

“那魚便從妾手中逃出去,妾想再抓,卻無意打翻了外祖半滿的魚桶。魚兒一水便又無影無蹤,將外祖氣得肚子都鼓起來了。”

或許是因為喝了酒,反應遲緩了許多。

裴彧沒想象過淘氣的樣子,也想象不出名揚大周的大儒柏益鼓著肚子是什麽模樣。他一時怔住,未曾回應。

現在想來,那時眼裏掩下的失落,或許不是錯覺。

——從何時開始,不曾與他開口說話了?

他從未這般被冷落過。已經好些日子了,他甚至難以得見的笑

從前那個笑瞇瞇看向他的人,如今竟吝嗇于一個眼神。

裴彧按了按眉心。

腳步聲近了,青竹的聲音低聲響起:“殿下,這是娘娘讓奴婢送來的醒酒湯。”

裴彧微微睜眼。

醒酒湯散發著熱氣,還有一藥材的清苦氣,卻無比悉,讓他仿佛又回到了從前那些溫的夜裏。

徐公公松了神:“瞧,娘娘待殿下如此細心。”

“是……娘娘說了,請殿下飲些酒,用了醒酒湯,早些歇息。”

裴彧端起小碗,一飲而盡。

方才那似有若無的怒,就這樣消散在一碗醒酒湯裏。

裴彧放下碗,道:“太子妃睡了嗎?”

青竹低下頭:“娘娘今兒個吹了風有些乏,已經睡了。”

裴彧剛準備說出口的話又咽了下去。

“那孤明日去瞧。”

“是。”

青竹退了下去。

裴彧看了眼酒盞,片刻前還覺得滋味尚可的酒,此刻也變得寡淡無味。細細想來,甚至還沒有方才的醒酒湯半點醇香。

有人關懷,自是不同的。

裴彧站起,拂了拂袖。

今日齊王妃鬧著要齊王獵只兔子來,他想起三年前,瞧見那只黑兔時,自以為掩飾得很好的眼神。

分明是不願他出箭,卻又顧左右而言他,生生扯了個熊皮的借口。

足以證明慣來是個的人。偶爾氣上頭,口不擇言也是有的。

前陣子又遭了那樣的劫難,想來正是脆弱的時候。

裴彧吹了吹夜風,往寢帳的方向去。

明日一早,帶去林中捉只兔來。既然舍不得殺,那養著倒也有幾分趣。

帝後早早離席,營地裏生著篝火,多是年輕的世家子弟聚在一道烤喝酒。有生兒家也湊進來,一道唱著大周流傳甚廣的歌謠。

伴著夜與歌聲,裴彧解開外袍,回帳歇息。

帳中只燃著一盞昏暗的小燈,裴彧吃了酒,不甚在意:“備水。”

無人作。

帳中安安靜靜,沒有侍從。

裴彧擡了擡眼,帳景一瞧,便是有人將侍從遣散了去。淡淡的幽香自屏風後傳來,唯一燃著的燭火微晃了晃,出幾分裊娜的影。

裴彧眸深了幾分。

他便知曉,最是口是心非。只怕是回營後覺得不妥,又是醒酒湯又是散了侍從,在此等著他。

心頭莫名又了些。

“你風寒未愈,在此等了多久?”

裴彧走近幾步,繞過屏風:“今日之事,孤也有……”

行進的腳步忽地停住。

他眸中微頓,揚手,一把掀開了掩蓋著影的紗簾。

脆弱的紗簾不堪重負,嘶啦一聲斷裂開來,出了其中陌生的影。

娘子長發披散,只著了件單薄的紗,覺察到那驟然強烈起來的,瑟著朝裏躲了躲。

“誰讓你來的?”

裴彧寒聲開口:“說話。”

周覓被他這樣冷聲一兇,眼眶瞬間紅了,本就因著此事又又惱的心緒愈發混,哽咽道:“妾……妾自己來的。”

“滾下來。”

裴彧甩下紗簾,扔在的肩頭。連一眼也不曾多看,便沉著眉眼袖手背過去:“此是孤的寢帳,誰準你進來的?”

周覓連滾帶爬地下榻,雪白的因著憤紅得滾燙。

不說,裴彧也知曉是誰。

男人黑沉的雙眸帶著攝人的寒意,只是輕輕掃過,周覓便有種如墜冰窟之

咬著,強撐著子:“是妾自己的主意,妾買通了人進來,一切都是妾之過,無怪他人!”

裴彧幾乎要被氣笑了。

拙劣的把戲,下作的手段,仿佛他是個鬼般,將人塞到他的榻上。

以為他會做什麽?

“孤給你最後一次機會,說,是誰讓你來的。”

“是……是妾自己。”

周覓肩膀劇烈抖起來,聲音染上了哭腔。

的位份,原是沒資格來此圍獵的。是太子妃娘娘怕獨自在東宮寂寞,才將帶來。

自知份,一路上安安分分,話也不敢多說。

直至今日,收到了一封來自幽州的家書。

那原本是要送去京城的,又因為秋獵之事,耽擱許久,至今才送到手中。

只一看,便慌了神。

“娘娘,救救妾的家人,”周覓哭得不能自已:“阿爹絕不是那等貪贓枉法之人,還娘娘明鑒。”

信中寫道,的阿爹涉嫌貪污軍用,已被停職調查。

清楚阿爹為人,這些年來哪怕家境清貧,阿爹也絕不會多拿一分。

更何況那還是軍用!那可是邊疆戰士們的口糧與裳,阿爹待兵士如親子,決計不信信中所述。

可事已經發生了,阿爹還未被定罪,如今只是調查。

調查……

周覓哭出了聲,“是太後娘娘,太後娘娘的敲打。”

沒那麽笨,稍一細想,便想了個明白。

太後娘娘看中,一心想讓得到太子的青眼。可宮許久,至今還未曾得幸,甚至乖乖跟在太子妃後,這在太後眼中看來,宛如臨陣倒戈。

周覓懷著萬般愧,求到了娘娘跟前。

事關要,多耽誤一刻,阿爹就有可能被下獄,阿姐剛嫁人,小弟還在讀書,不能讓自己牽連到家人……

周覓哭到失了力氣,才聽太子妃緩聲開口。

“你現在有兩個選擇。”

端坐案前,輕聲道:“一是遂太後娘娘的意,去做太子真正的妃嬪,為太子誕育子嗣。你家世清白,人又單純,想來他不會過多防備你。”

“若能功生子,我自會請命封你做側妃,日後便是能上皇家玉牒的正經妃嬪。”

周覓呆呆聽著,不知該不該點頭。

“至于另一個……”

明蘊之垂下眼,思索一番:“幽州雖遠,卻也不是沒有辦法。若你父親當真貪了軍用,那必不會沒有憑證,但如果是被冤,也該查個明明白白。”

“只是此番需要時間,我也需要去信給幽州的友人,托他們詳查。”

整整一柱香的時間。

周覓跪在了明蘊之前。

“妾對不起娘娘,但阿爹子不好,妾害怕……”

等不起。

遠離家鄉,未能在父母膝下盡孝已經是一生之憾了。若再因著,讓全家老小遭滅頂之災,只怕永生永世都要活在憾恨之中。

既然已經做了殿下的妾室,殿下也并未逐出去。

那是不是也有幾分希,能夠救下父母,在宮中不依靠娘娘,也能站穩腳跟?

……

周覓攏著裳,瑟瑟發抖。

裴彧冷眼看,“孤只問一句。”

“太子妃,可知曉此事?”

周覓子猛地一抖,跪伏在地上,淚眼朦朧:“殿下,不怪娘娘,是妾求娘娘答允……”

知曉此事。

不僅知曉,還默認了,甚至推波助瀾,暗中相幫。

裴彧重重摔下桌上的酒盞,“砰”的一聲巨響,玉瓷的杯盞碎裂在地,濃香酒蜿蜒一地,幾乎要流向帳外。

“徐泉。”

裴彧揚聲:“徐泉!”

本就在外聽得巨響的徐泉扶著帽子飛快地趕進來,“奴才在!”

“帶下去。立刻!”

裴彧一腳踢開半碎的酒盞,擡腳便準備去明蘊之帳中。

“……求殿下莫要責怪娘娘!”

周覓被人拉起,強撐著跪在他前。

“娘娘無過,殿下不能責罰娘娘,一切都是妾的錯,要打要殺,妾都無二話!娘娘溫良恭儉,無犯七出,妾知曉娘娘無子,可娘娘也并未攔著殿下安置妾室,無人可指摘。”

周覓只當死到臨頭,忽地生出無畏無懼的孤勇來。相信娘娘不會不管的家人,事到如今,也沒什麽好怕的了。

“還請殿下明鑒!”

裴彧站在帳前,四溢的酒氣仿佛熏暈了他的頭顱,讓他生出一種荒謬之

這便是他的後宮,一個兩個,都要淩駕到他的頭上來。

他要說什麽,他能說什麽?

他如何看不清這是太後的手筆,從周覓被強送進他後宮的時候,他便知曉因何存在。

不過是一個讓太後安心的棋子,無需太多費心。因著可憐,安置在後宮中,就當是個陪說話解悶的玩伴。

卻不想還真生出了要給他納妾室的心思。

沸騰的隨著彌漫的酒香冷靜下來,變得冰涼。

周氏滿荒唐無禮之言,卻有一句說得不錯。

——溫良恭儉,無犯七出。

懂事,端莊,照拂妾室,不妒不忌。

的確是一個無可指摘的賢惠主母,一個寬容大度的東宮太子妃。

為人周全,事事妥帖。

他分明應該滿意的。

可為何看到那樣的“賢惠”,他卻一次又一次地悶,甚至想要撕碎那副善的笑臉。

或許是因為自始至終,都在賢良太子妃的道路上穩穩行進著。

一次又一次離了控制的人,是他。

自從那些荒謬無序的夢境出現以後,他已經失控過太多次。

這場鬧劇,該到此為止了。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