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初見小桃花時,曾問過,“你為何小桃花?”
小桃花道:“娘親說,奴婢出生那會兒,咱們院子里桃花開得正艷,爹爹做活經過時,正好看見花瓣飄到院外,夜里將那景告訴了娘親,娘親便給我起了這個名。”
“你父親姓什麼。”
“爹爹花田。”
“花田……你往后便花影吧。”
……
那時小桃花得了名字,也像這般高興得打轉。
前世,青茵嫁了人,溫戰死,花影是唯一跟著進宮的丫鬟。
小丫頭善良聰慧,鬼靈一個,被下毒關進冷宮時,花影跑去救,最后慘死在姜婉瑩手里。
思及此,桑九黎眸一沉,若當初教些功夫,或許……的結局會不一樣。
進了屋子,青茵便道:“熱水已經備好,姑娘可要先沐浴更?”
桑九黎頷首:“也好。”
“對了,這是今日收的信,姑娘看看。”青茵從一旁的妝匣,拿出一紙描花信箋遞上。
桑九黎瞥了一眼,冷聲:“燒了。”
“啊?燒……燒了?”青茵聽得一愣,說話都磕了。
見姑娘在解腰帶,只好放下花箋上前服侍更。
“同溫說一聲,往后和穆瑾昱有關的東西,不準再進桃園。”桑九黎道。
“是……”青茵眉頭皺了起來。
姑娘是怎麼了?
往日見到二殿下送來的信,都是歡喜的。
今日怎麼跟仇敵似得?
二人莫不是拌了?
青茵不敢多問,待服侍完,便將那花箋拿出去燒了。
而將軍府不見人影的老將軍桑振懷,還在深山里和老友對弈。
“如今這朝局啊,已經和當初不一樣了,說來還是你小子看得徹,早早離那是非之地。”
紀臨隨手落了一子,“你我當年隨先帝征戰四方,與太子殿下一同出生死,有這份誼在,您就是再忠心,那位還是照樣會忌憚。”
桑振懷哪里看不這點,但這江山,是先帝好不容易打下來的,他如何能放手不顧。
紀臨看著桑振懷眉間郁,隨口道:“要不,你就帶著你那小孫來我這,旁邊辟一新屋子,咱們倆也有個伴不是?”
“滾一邊去。”桑振懷雙眼一瞪,吹著胡子罵罵咧咧,“誰要跟你作伴,我孫年紀輕輕的,跟你我倆個老家伙做什麼伴。”
“你那孫也該回京了吧,你就不打算回去看看?”紀臨吃了桑振懷一子。
“誒!”桑振懷眼看著自己的棋子被紀臨收走,坐直了子罵人,“你個臭小子,在這跟我扯東扯西的,害我都沒留意看。”
紀臨著鬢間的一抹白,朝天翻了一眼,“如今,也就您還會我臭小子了。”
桑振懷笑咧著,“就是再過十年,你也比老夫小。”
說著,突然有些傷懷,他嘆了口氣,“要論這棋藝,若皇太孫殿下還在世,這世間恐怕沒人是他的對手。”
紀臨眸微閃,“太孫殿下天縱奇才,自是無人能出其右。”
“只可惜……天妒英才。當年被先帝視為眼珠子一般的人,竟沒能長……”桑振懷聲音一頓,又道:“這些話,也就在你這還能說說,如今已是是人非,不提了……不提了。”
桑振懷收拾著棋盤,“再來,這回你可別想再忽悠老夫。”
紀臨指腹輕輕挲著一顆墨棋子,張了張,終是沒說什麼。
桑振懷抬眼時,已看不見他臉上的緒。
“還來?”紀臨挑眉問,“您真不回去?”
“不著急,那丫頭皮實的很,我們再殺幾個回合。”
深山幽靜。
草屋高臺對弈,仿佛回到昔日的戰場上。
**
二皇子府。
“還是沒有消息?”穆瑾昱凝眉。
侍衛楚鋒搖頭,“沒有。”
“到底是什麼意思……”穆瑾昱連喝了兩盞茶,都未能下心底的煩躁。
近侍吳公公進來,為穆瑾昱換了盞新茶,勸道,“殿下莫急,桑姑娘一向是在意殿下,定是遇上什麼事耽擱了。”
穆瑾昱眉間郁氣散了些。
以桑九黎對他的在意,回京后不可能不來見他。
“就是可惜了這麼好的機會,居然沒求父皇賜婚,反而求了個什麼婚嫁自由。”
“或許……桑姑娘是有什麼顧慮?”吳公公打量著穆瑾昱的眼,“不過,那桑姑娘也是,這麼大的事,也不先跟殿下商議,就自作主張,殿下還是得尋個機會當面問問才是。”
吳長壽是從宮里,就跟在穆瑾昱邊伺候的宮人。
對穆瑾昱最是了解。
這話算是說到他心里去了。
若不是看桑九黎還有用,他何至于這般心積慮的要與定親。
想想桑九黎今日所為,還有那混世魔王的名號,眉間郁更甚。
待將來他登上皇位,哪里能讓這樣的子做他的皇后。
穆瑾昱抬眼問楚鋒:“戰報的事,辦得如何了?”
楚鋒頷首:“殿下放心,樞院和戶部那邊屬下都已經打好招呼,軍營里的事拖不得,桑老將軍這兩年已經不管朝廷之事,桑姑娘最后定會來找殿下幫忙。”
穆瑾昱似有些得意,但又擔心會有變故,“你再派個人,去軍中盯著。”
“是。”楚鋒領命退下。
穆瑾昱心里卻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次日。
桑九黎一早便去了軍營。
各營將領齊聚議事廳。
桑九黎出征時的軍銜,是臨陣賜封的,原不在編。
回京后,昭慶帝給掛了個正三品北城防使,接管駐扎在北城外的桑家軍,并特免其無詔不用日日上朝。
說白了,就是啥也沒有。
桑家軍本就歸桑振懷所管,此次兵權兜了一圈落到桑九黎手里。
桑九黎剛剛打了勝仗,昭慶帝就是想拿回兵權都沒有理由。
最主要的是,除非桑家無人能領軍,否則桑家軍只認桑家人,這也是昭慶帝最記恨桑家之。
“將軍。”中營統領李牧稟道,“戶部遲遲未發放恤銀,說是朝廷未下公文。”
“末將去了政事堂,才得知樞院至今未將傷亡名錄呈報上去,說是戰事名錄欠全,整理還需些時日,可照理這些東西咱們回京前,就該備好的。”
“我看他們就是故意的,每場戰事結束都有軍報回京,怎麼可能不全。”
前世初見小桃花時,曾問過,“你為何小桃花?”
小桃花道:“娘親說,奴婢出生那會兒,咱們院子里桃花開得正艷,爹爹做活經過時,正好看見花瓣飄到院外,夜里將那景告訴了娘親,娘親便給我起了這個名。”
“你父親姓什麼。”
“爹爹花田。”
“花田……你往后便花影吧。”
……
那時小桃花得了名字,也像這般高興得打轉。
前世,青茵嫁了人,溫戰死,花影是唯一跟著進宮的丫鬟。
小丫頭善良聰慧,鬼靈一個,被下毒關進冷宮時,花影跑去救,最后慘死在姜婉瑩手里。
思及此,桑九黎眸一沉,若當初教些功夫,或許……的結局會不一樣。
進了屋子,青茵便道:“熱水已經備好,姑娘可要先沐浴更?”
桑九黎頷首:“也好。”
“對了,這是今日收的信,姑娘看看。”青茵從一旁的妝匣,拿出一紙描花信箋遞上。
桑九黎瞥了一眼,冷聲:“燒了。”
“啊?燒……燒了?”青茵聽得一愣,說話都磕了。
見姑娘在解腰帶,只好放下花箋上前服侍更。
“同溫說一聲,往后和穆瑾昱有關的東西,不準再進桃園。”桑九黎道。
“是……”青茵眉頭皺了起來。
姑娘是怎麼了?
往日見到二殿下送來的信,都是歡喜的。
今日怎麼跟仇敵似得?
二人莫不是拌了?
青茵不敢多問,待服侍完,便將那花箋拿出去燒了。
而將軍府不見人影的老將軍桑振懷,還在深山里和老友對弈。
“如今這朝局啊,已經和當初不一樣了,說來還是你小子看得徹,早早離那是非之地。”
紀臨隨手落了一子,“你我當年隨先帝征戰四方,與太子殿下一同出生死,有這份誼在,您就是再忠心,那位還是照樣會忌憚。”
桑振懷哪里看不這點,但這江山,是先帝好不容易打下來的,他如何能放手不顧。
紀臨看著桑振懷眉間郁,隨口道:“要不,你就帶著你那小孫來我這,旁邊辟一新屋子,咱們倆也有個伴不是?”
“滾一邊去。”桑振懷雙眼一瞪,吹著胡子罵罵咧咧,“誰要跟你作伴,我孫年紀輕輕的,跟你我倆個老家伙做什麼伴。”
“你那孫也該回京了吧,你就不打算回去看看?”紀臨吃了桑振懷一子。
“誒!”桑振懷眼看著自己的棋子被紀臨收走,坐直了子罵人,“你個臭小子,在這跟我扯東扯西的,害我都沒留意看。”
紀臨著鬢間的一抹白,朝天翻了一眼,“如今,也就您還會我臭小子了。”
桑振懷笑咧著,“就是再過十年,你也比老夫小。”
說著,突然有些傷懷,他嘆了口氣,“要論這棋藝,若皇太孫殿下還在世,這世間恐怕沒人是他的對手。”
紀臨眸微閃,“太孫殿下天縱奇才,自是無人能出其右。”
“只可惜……天妒英才。當年被先帝視為眼珠子一般的人,竟沒能長……”桑振懷聲音一頓,又道:“這些話,也就在你這還能說說,如今已是是人非,不提了……不提了。”
桑振懷收拾著棋盤,“再來,這回你可別想再忽悠老夫。”
紀臨指腹輕輕挲著一顆墨棋子,張了張,終是沒說什麼。
桑振懷抬眼時,已看不見他臉上的緒。
“還來?”紀臨挑眉問,“您真不回去?”
“不著急,那丫頭皮實的很,我們再殺幾個回合。”
深山幽靜。
草屋高臺對弈,仿佛回到昔日的戰場上。
**
二皇子府。
“還是沒有消息?”穆瑾昱凝眉。
侍衛楚鋒搖頭,“沒有。”
“到底是什麼意思……”穆瑾昱連喝了兩盞茶,都未能下心底的煩躁。
近侍吳公公進來,為穆瑾昱換了盞新茶,勸道,“殿下莫急,桑姑娘一向是在意殿下,定是遇上什麼事耽擱了。”
穆瑾昱眉間郁氣散了些。
以桑九黎對他的在意,回京后不可能不來見他。
“就是可惜了這麼好的機會,居然沒求父皇賜婚,反而求了個什麼婚嫁自由。”
“或許……桑姑娘是有什麼顧慮?”吳公公打量著穆瑾昱的眼,“不過,那桑姑娘也是,這麼大的事,也不先跟殿下商議,就自作主張,殿下還是得尋個機會當面問問才是。”
吳長壽是從宮里,就跟在穆瑾昱邊伺候的宮人。
對穆瑾昱最是了解。
這話算是說到他心里去了。
若不是看桑九黎還有用,他何至于這般心積慮的要與定親。
想想桑九黎今日所為,還有那混世魔王的名號,眉間郁更甚。
待將來他登上皇位,哪里能讓這樣的子做他的皇后。
穆瑾昱抬眼問楚鋒:“戰報的事,辦得如何了?”
楚鋒頷首:“殿下放心,樞院和戶部那邊屬下都已經打好招呼,軍營里的事拖不得,桑老將軍這兩年已經不管朝廷之事,桑姑娘最后定會來找殿下幫忙。”
穆瑾昱似有些得意,但又擔心會有變故,“你再派個人,去軍中盯著。”
“是。”楚鋒領命退下。
穆瑾昱心里卻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次日。
桑九黎一早便去了軍營。
各營將領齊聚議事廳。
桑九黎出征時的軍銜,是臨陣賜封的,原不在編。
回京后,昭慶帝給掛了個正三品北城防使,接管駐扎在北城外的桑家軍,并特免其無詔不用日日上朝。
說白了,就是啥也沒有。
桑家軍本就歸桑振懷所管,此次兵權兜了一圈落到桑九黎手里。
桑九黎剛剛打了勝仗,昭慶帝就是想拿回兵權都沒有理由。
最主要的是,除非桑家無人能領軍,否則桑家軍只認桑家人,這也是昭慶帝最記恨桑家之。
“將軍。”中營統領李牧稟道,“戶部遲遲未發放恤銀,說是朝廷未下公文。”
“末將去了政事堂,才得知樞院至今未將傷亡名錄呈報上去,說是戰事名錄欠全,整理還需些時日,可照理這些東西咱們回京前,就該備好的。”
“我看他們就是故意的,每場戰事結束都有軍報回京,怎麼可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