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還妄想用除掉李嘉。
這個看起來最和順最知禮的孩子做出的行為,實在令李瑕吃驚。
他還沒想好怎麽辦。
有書信,但書信上從未寫過李瑞的名字。
是證據,但不夠直接。
藥已下決心,在李瑞讓明玉毒殺時,便想著,倘若出手,一定將證據捶死,萬不能讓李瑞有起複的機會。
他對已實施殺人計劃,隻要有機會,還會殺。
皇上是靠山,皇上百年後,李瑞隻要活著就是個釘子。
不惹事,卻也不願給自己留任何風險。
心不狠,在這裏活不下去。
“皇上。”上前一步,“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大戶人家也不了這些家務事。”
“隻是這孩子自小看著文弱乖巧,誰又料到為人卻是皇子中最狠的?”
“差之毫厘,皇上就幾乎斷送在北境前線,這份心機若用在正途,何愁不能出人投地?”
“皇上可是舍不得?”
李瑕傷地說,“朕連太子都舍了,有什麽舍不得李瑞的。”
“朕是傷自己是個失敗的父親。”
“李慎所謂朕退位尚不知真假,這又跳出來個想朕死掉的兒子。”
他無奈笑了一聲,眼角還是泛紅,隻餘一聲歎息。
“朕子緣淺啊。”
“朕記得有一次,還是在含元殿理政務時,外麵大雨加,容妃瘋了一樣淋著雨闖殿,說李瑞快死了,隻餘一口氣。”
“朕當時慌得連硯臺都撞翻了。
來不及打傘,冒雨跑去瞧他。
他那時還那麽小,蓋在被子下,薄薄一片,像沒人似的。
燒得滿臉通紅,眼見是不行了。
朕坐在床前喊他名字,他突然睜開眼睛,喊了朕一句,爹爹。
朕當時就流淚了。
那一夜朕親手為他更換巾,手心腳心。
喂藥換,他的小服都出汗了。
守他一天一夜,終於看著那小小的人兒退下燒撿回一條命。”
“皇上……您別再傷心了。”
“若說李慎不為朕所,可李瑞朕是用心教導了呀,怎麽個個兒子一反骨?”
“他又是著的什麽慌?朕的皇位總有讓出來的一天,朕本來是看好他的……”
一切不過時也、命也、運也……
“除掉逆子,如剔朕的骨,朕非鐵石心腸,也是人,也會疼。”
這個上了前線敢食敵人骨的鐵腕皇帝傷不已。
終是忍不住落淚,“藥,朕失德至此嗎?”
“皇上是好皇上,也是好父親。”
藥由衷歎。
李瑕比起先帝,對妃子們更公平,對皇子也更關心。
奈何皇權在前,親總要靠邊兒。
“皇上,要不寬恕他吧。”
李瑕馬上恢複理智冷笑道,“那怎麽行?”
“兩個兒子都犯了罪,朕隻罰一個,天下人如何看朕?朕如何自?朕偏私護短,又如何麵對大臣?”
“比起李慎,李瑞更可惡,又有太宰在,不好對付。”
“皇上,這也不難。”藥道,“鐵證如山的話,誰提意見也沒用。”
“突襲查抄李瑞王府。”
“同時查抄李慎做太子前的府邸。”
藥小聲道,“可否請皇上晚一天再行?”
把李瑞綁了明玉,毒打,又以曹崢之子相威脅,讓明玉下毒的事告訴皇帝。
皇上氣得折子從手上到地下,“好歹毒的心腸,以有功之臣的孩子相要挾,行徑真真令人不齒。”
“臣已讓李仁前去解救曹崢之子,等他帶出孩子,會先發急信,到時皇上馬上手,省得驚三爺,銷毀那些信件。”
……
當李瑞來請安加試探時,皇上待他如常,心中其實已經另有打算。
可惜他並未察覺。
那一夜禍從天降。
他還在睡夢中,被吵醒時著眼睛坐起,不敢相信眼前的景。
一個麵生的武將打著火把站在門外。
門外被火把照得亮如白晝。
“這府裏所有人都待在原地,敢擅自行,別怪本將不留麵。”
“所有東西登記造冊,不許嚇到人,不許丟了件件兒!”
李瑞推開門,武將子如鐵塔似擋在麵前,好聲好氣道,“請三爺屋裏待著,臣帶著聖旨。”
他拿出聖旨宣讀起來。
聖旨上的字是一筆再悉不過的小楷。
正是父皇的字跡。
可是明明頭一天,父皇待他如常,還很溫和地要他送送李嘉。
他已經沒有對手,馬上可以做太子了呀。
怎麽忽然就抄家?
……
他書房的信件藏在暗格中,數量比李慎的多出幾倍。
裏頭的容讓閱信的秦藥歎為觀止。
這才是真正的李瑞吧。
狂傲、抑、用明的表象掩藏的黑暗。
不止殺掉勞伯英和青連是其所為。
與境外勢力勾結,左右邊關局勢。
信上明確寫著,“來日,我為皇帝之時,便是你為汗王之日。”
滿紙的居心叵測,狂悖無禮。
李瑞靜靜坐在房,看著窗外軍士們來來去去登記他的私財,搬走他的書信。
他甚至不願去想是哪裏出馬腳,讓父皇發現他的謀。
也許是李嘉告狀,也許是秦藥查太子案時發現的線索。
但已經不重要了。
他知道自己和常人不大一樣。
比如太子和李嘉,甚至李仁,他們都有在乎的人。
他們都很孝順。
太子對皇後,恨織,多於恨。
出了謀逆之事,皇後必定將所有罪行攬下,請求皇上寬恕兒子。
這才是母子。
比如,李嘉要離京,貴妃知道後哭了好幾天,又是求皇上,又是說服兒子,離愁別緒化解不開。
貴妃為了留下兒,串通他人,騙他的知意上了和親的花轎。
真不知道知意是如何歡喜地上了轎子,待發現自己被送到別又是如何驚恐。
他這一生,所有在乎的東西都留不住。
所有的快樂幸福都與他無緣。
所以,他有什麽好怕的呢?
他的私財比不上太子,很快查清。
書信也都被搬走。
過來抄家的士兵風卷殘雲似的走個。
整個王府突然安靜下來。
仿佛世界隻剩下他一人,又仿佛他被關一個墓地中去。
他不知困頓疲憊,坐在房中,門窗都被人關上,但日穿窗紗灑房。
原來這就是階下囚的滋味。
日影從東邊升起,自西邊落下。
餘暉的比朝要濃得多,照進房中的線都是紅的。
他從沒這麽安靜地看過太的影。
如此靜謐又如此好。
隻是已經不會與他有關了。
他的人生,即將走到盡頭。
李瑞還妄想用除掉李嘉。
這個看起來最和順最知禮的孩子做出的行為,實在令李瑕吃驚。
他還沒想好怎麽辦。
有書信,但書信上從未寫過李瑞的名字。
是證據,但不夠直接。
藥已下決心,在李瑞讓明玉毒殺時,便想著,倘若出手,一定將證據捶死,萬不能讓李瑞有起複的機會。
他對已實施殺人計劃,隻要有機會,還會殺。
皇上是靠山,皇上百年後,李瑞隻要活著就是個釘子。
不惹事,卻也不願給自己留任何風險。
心不狠,在這裏活不下去。
“皇上。”上前一步,“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大戶人家也不了這些家務事。”
“隻是這孩子自小看著文弱乖巧,誰又料到為人卻是皇子中最狠的?”
“差之毫厘,皇上就幾乎斷送在北境前線,這份心機若用在正途,何愁不能出人投地?”
“皇上可是舍不得?”
李瑕傷地說,“朕連太子都舍了,有什麽舍不得李瑞的。”
“朕是傷自己是個失敗的父親。”
“李慎所謂朕退位尚不知真假,這又跳出來個想朕死掉的兒子。”
他無奈笑了一聲,眼角還是泛紅,隻餘一聲歎息。
“朕子緣淺啊。”
“朕記得有一次,還是在含元殿理政務時,外麵大雨加,容妃瘋了一樣淋著雨闖殿,說李瑞快死了,隻餘一口氣。”
“朕當時慌得連硯臺都撞翻了。
來不及打傘,冒雨跑去瞧他。
他那時還那麽小,蓋在被子下,薄薄一片,像沒人似的。
燒得滿臉通紅,眼見是不行了。
朕坐在床前喊他名字,他突然睜開眼睛,喊了朕一句,爹爹。
朕當時就流淚了。
那一夜朕親手為他更換巾,手心腳心。
喂藥換,他的小服都出汗了。
守他一天一夜,終於看著那小小的人兒退下燒撿回一條命。”
“皇上……您別再傷心了。”
“若說李慎不為朕所,可李瑞朕是用心教導了呀,怎麽個個兒子一反骨?”
“他又是著的什麽慌?朕的皇位總有讓出來的一天,朕本來是看好他的……”
一切不過時也、命也、運也……
“除掉逆子,如剔朕的骨,朕非鐵石心腸,也是人,也會疼。”
這個上了前線敢食敵人骨的鐵腕皇帝傷不已。
終是忍不住落淚,“藥,朕失德至此嗎?”
“皇上是好皇上,也是好父親。”
藥由衷歎。
李瑕比起先帝,對妃子們更公平,對皇子也更關心。
奈何皇權在前,親總要靠邊兒。
“皇上,要不寬恕他吧。”
李瑕馬上恢複理智冷笑道,“那怎麽行?”
“兩個兒子都犯了罪,朕隻罰一個,天下人如何看朕?朕如何自?朕偏私護短,又如何麵對大臣?”
“比起李慎,李瑞更可惡,又有太宰在,不好對付。”
“皇上,這也不難。”藥道,“鐵證如山的話,誰提意見也沒用。”
“突襲查抄李瑞王府。”
“同時查抄李慎做太子前的府邸。”
藥小聲道,“可否請皇上晚一天再行?”
把李瑞綁了明玉,毒打,又以曹崢之子相威脅,讓明玉下毒的事告訴皇帝。
皇上氣得折子從手上到地下,“好歹毒的心腸,以有功之臣的孩子相要挾,行徑真真令人不齒。”
“臣已讓李仁前去解救曹崢之子,等他帶出孩子,會先發急信,到時皇上馬上手,省得驚三爺,銷毀那些信件。”
……
當李瑞來請安加試探時,皇上待他如常,心中其實已經另有打算。
可惜他並未察覺。
那一夜禍從天降。
他還在睡夢中,被吵醒時著眼睛坐起,不敢相信眼前的景。
一個麵生的武將打著火把站在門外。
門外被火把照得亮如白晝。
“這府裏所有人都待在原地,敢擅自行,別怪本將不留麵。”
“所有東西登記造冊,不許嚇到人,不許丟了件件兒!”
李瑞推開門,武將子如鐵塔似擋在麵前,好聲好氣道,“請三爺屋裏待著,臣帶著聖旨。”
他拿出聖旨宣讀起來。
聖旨上的字是一筆再悉不過的小楷。
正是父皇的字跡。
可是明明頭一天,父皇待他如常,還很溫和地要他送送李嘉。
他已經沒有對手,馬上可以做太子了呀。
怎麽忽然就抄家?
……
他書房的信件藏在暗格中,數量比李慎的多出幾倍。
裏頭的容讓閱信的秦藥歎為觀止。
這才是真正的李瑞吧。
狂傲、抑、用明的表象掩藏的黑暗。
不止殺掉勞伯英和青連是其所為。
與境外勢力勾結,左右邊關局勢。
信上明確寫著,“來日,我為皇帝之時,便是你為汗王之日。”
滿紙的居心叵測,狂悖無禮。
李瑞靜靜坐在房,看著窗外軍士們來來去去登記他的私財,搬走他的書信。
他甚至不願去想是哪裏出馬腳,讓父皇發現他的謀。
也許是李嘉告狀,也許是秦藥查太子案時發現的線索。
但已經不重要了。
他知道自己和常人不大一樣。
比如太子和李嘉,甚至李仁,他們都有在乎的人。
他們都很孝順。
太子對皇後,恨織,多於恨。
出了謀逆之事,皇後必定將所有罪行攬下,請求皇上寬恕兒子。
這才是母子。
比如,李嘉要離京,貴妃知道後哭了好幾天,又是求皇上,又是說服兒子,離愁別緒化解不開。
貴妃為了留下兒,串通他人,騙他的知意上了和親的花轎。
真不知道知意是如何歡喜地上了轎子,待發現自己被送到別又是如何驚恐。
他這一生,所有在乎的東西都留不住。
所有的快樂幸福都與他無緣。
所以,他有什麽好怕的呢?
他的私財比不上太子,很快查清。
書信也都被搬走。
過來抄家的士兵風卷殘雲似的走個。
整個王府突然安靜下來。
仿佛世界隻剩下他一人,又仿佛他被關一個墓地中去。
他不知困頓疲憊,坐在房中,門窗都被人關上,但日穿窗紗灑房。
原來這就是階下囚的滋味。
日影從東邊升起,自西邊落下。
餘暉的比朝要濃得多,照進房中的線都是紅的。
他從沒這麽安靜地看過太的影。
如此靜謐又如此好。
隻是已經不會與他有關了。
他的人生,即將走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