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38 容玠,人至癲則無敵啊
晌午後, 容府終是將那些傳播謠言的人毫發無損地放了出來。
而隨著那些人離開容府,被制了一早上的謠言就仿佛是突然反撲了一般,在街巷間傳得越來越廣, 越來越離譜。
“容家那個容二公子,你們知道吧?聽說他其實是容雲暮和扶縣主的孽種!”
“這也太荒謬了!若扶縣主孀居後又懷了孩子, 這怎麽可能瞞得過去?”
“當年的事我也不清楚,可我聽有人說, 容二夫人有孕後,子不好,所以縣主曾帶去城外的莊子待了幾個月, 名其曰靜心安胎, 依我看就是避人耳目。再回來時, 這容奚就出生了……”
“這麽一說, 那這容奚是誰的孩子還真說不準!那容雲暮豈不是在夫人還沒有亡故的時候,就同縣主鬼混在一起了?”
“呵,說不定連那位夫人, 都是被他們二人合謀害死的呢!”
風言風語, 越傳越真, 就連臨安府學裏的學子們也頭接耳地議論起這件事。
恰好容玠獨自從回廊經過,衆人相視一眼,頓時噤聲,各自移開視線,假裝正在忙其他事, 可目又忍不住瞟過來, 對著容玠暗自打量。
容玠臉微沉,步伐匆匆。可他平日裏亦是如此冷淡孤僻,所以倒也看不出什麽異樣。
待容玠走遠些了, 他們才又迫不及待地聚到一起,繼續方才的話題。
“你們說……容玠之前非要離家出走,會不會和這件事有關系?”
聞言,有人倒了口冷氣,猶如醍醐灌頂般,“難怪!難怪!這麽一來就全說得通了!那容玠離家出走,到底是因為見不得這樁醜事,還是知道紙包不住火,生怕被連累啊。畢竟他娘和二叔的要真坐實了,那也是一樁罪名,他這直取仕的名額……恐怕就要黃了吧?”
此話一出,衆人又是面面相覷,紛紛轉頭,看向容玠消失的方向。
府學外,一輛釉頂馬車已經候在門口。
見容玠走出來,車夫朝他微微頷首,“容公子,我家主子有請。”
容玠默不作聲地上了車。
馬車立刻調轉方向,朝城郊的六合居駛去。
從府學出城,必經之路便是容府。自容府門口經過時,容玠似有所察,擡手掀開車簾,朝外看了一眼。
容府大門閉,來來往往的行人都對著容府的牌匾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容玠角微抿,猝然松手。
車簾落下,將一切閑言碎語都隔絕在外。
與此同時,臨安府衙外。
一老婦人背著包袱,跌跌撞撞地沖到了門外的登聞鼓下。戰戰兢兢地張了一圈四周,忽地看見什麽,渾一,終是下定決定地拾起了鼓棒,重重地朝那登聞鼓敲了過去……
不過一炷香的功夫,馬車便已駛上半山腰,停在了六合居外。
容玠被引到後花園時,端王正站在池畔樹下,往池裏撒著魚食。
短短幾日,這池塘的形狀已經被重新整修過,水面上浮著的落葉也被清掃得幹幹淨淨,水裏原本打蔫的錦鯉不知所蹤,而是換了幾條黑魚。
容玠走到端王後,躬行禮,“殿下。”
端王頭也沒回,開門見山道,“臨安城的新聞,本王都聽說了。此事若再鬧大,便再難收場。”
容玠沉默不語。
“依本王看,這些謠言在此刻瘋傳,似乎不止沖著縣主,還沖著你容九安。”
端王將手裏僅剩的那點魚食盡數拋進池塘裏,拍了拍手轉過來。
“負責品評的學已經來找過本王,話裏話外都是要將你從仕名冊上除名的意思。他原話是,容相當年的罪名姑且可以不論,可縣主與容雲暮若真有什麽,容大公子這清白家世,便是無論如何也沒法服衆了。”
說著,端王從容玠邊走過,拍了拍他的肩,憂心忡忡,“九安,若你再想不出什麽應對之策將此事下去。你的功名,容氏的聲名,便都要被鑠金毀骨了……”
容玠低垂著眼,面容在樹蔭下神不明,“與兄弟妻通,男各流二千裏。”
端王一怔,眼底閃過些錯愕,“什麽?”
“誅不避貴。若我母親與二叔確有私,這已不止是穢聞,更是十惡之的罪,理應……”
停頓片刻,容玠的聲音沒有毫波瀾,“對簿公堂。”
對簿公堂四字一出,端王眉宇間的愕然與迷惘更甚。再看向容玠時,他的眼神裏多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不過面上卻不顯。
“若想對簿公堂,必得先有人舉告。”
容玠了,剛想說什麽,卻被匆匆趕來的六合居總管打斷。
“殿下,容公子……”
總管了額上的汗,氣籲籲,“剛剛得到消息。有個容府舊仆去了府衙擊鼓鳴冤,告發扶縣主為了掩罪飾非殺人滅口!”
聞言,端王驀地轉眼看向容玠,驚疑不定地,“這是你……”
容玠卻是笑了,“殿下,看來這臨安城裏,有人比我更心急。”
***
是夜,醉江月外第一次沒了鄭五兒和他那些小弟們的影,整條街上更沒有人賣知微小報。
反倒是對面的玉川樓,人滿為患。剛刻印好的小報一拿出來,便被衆人哄搶一空。小報上赫然印著“容氏舊仆擊鼓鳴冤、敗殺人滅口”的字樣。
而最關鍵的是,小報上點明了府衙翌日會公開審理這樁案子,屆時,扶縣主作為嫌犯,還會親臨府衙,與這婢當面對質。
又是私通,又是謀殺,而狀告的對象還是堂堂縣主……
有些人便是活了一輩子也沒機會見識這種場面!
轉眼間,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直整個臨安城都沒了睡意,紛紛數著時辰等天亮,等府衙開堂。
與此同時,臨安府衙亦是燈火通明。
東側院裏,刑房的胥吏們進進出出,有的在屋子裏秉燭翻看文書,有的則直接坐在屋外的石階上一邊吃著幹糧,一邊隨筆寫著什麽,還有的領著證人匆匆離開,將他們統一安置。
穆蘭提著食盒走進東側院時,看見的便是如此忙碌的景象。
“傅夫人?”
一小吏認出了穆蘭,立刻放下手裏的活,殷勤地迎了上來,“您是來找傅大人的吧?小的這就帶您過去。”
小吏將穆蘭引到了東側院最大的一間屋子,傅舟正在裏頭眉頭鎖地翻閱卷宗。
“傅大人,您夫人來了。”
小吏喚了一聲。
傅舟擡眼看見穆蘭,眉頭登時鎖得更,反手便將卷宗合上,“你來做什麽?”
眼見著氛圍不對,小吏立刻默不作聲地退了下去。
穆蘭走過去,將食盒在桌案上放下,小聲道,“我怕你忙起來就忘了用膳,這才給你帶了些吃的過來……”
傅舟往圈椅中一靠,了眉心,冷哼一聲,“你是關心我用沒用膳,還是關心你那個好姐妹的前程?”
穆蘭繞到傅舟後,討好地替他按著肩,“蘇妙漪與容氏關系,咱們與容氏又何嘗不是同一條船上的螞蚱……”
傅舟臉一沉,轉頭看向穆蘭,“容氏與我們有何關系?此話莫要再說第二次!”
穆蘭心裏一咯噔,手上的作也不自覺頓住,“……容氏,真要倒了?扶縣主可是縣主,是皇親國戚,就算真與小叔子有什麽,臨安府衙難道還敢治的罪嗎?”
“若無人舉告也就罷了,知府大人自然也不會去這個黴頭。可那容氏婢當衆擊鼓鳴冤,那麽多人都瞧見了,知府大人便是想裝聾作啞也不能夠。還有……”
傅舟朝窗外看了一眼,“此事驚了汴京來的大人。那貴人傳了話來府衙,第一,要知府大人公開審理此案,第二,他到時也會親臨府衙旁觀。如此一來,還有誰敢含糊?!”
穆蘭啞然,怔怔地立在原地。
傅舟想起什麽,神微冷,擡手扣住了穆蘭的手腕,叮囑道,“明日之後,便不要再與蘇妙漪來往。”
穆蘭一愣,“可我與……”
傅舟掀起眼,直直地盯著,那暗含警告的眼神穆蘭不寒而栗。
言又止,到底還是噤聲,訥訥地點了點頭。
***
今晚注定是輾轉難眠的一夜。
外頭人聲喧嚷,可蘇宅裏卻靜悄悄的,一片死寂。原因是蘇妙漪早在兩個時辰前便同所有人放了話——
“明日我有場仗要打,必得養足神。今夜你們都給我待在自己的屋子裏,燒香也好,算卦也罷,總之不許發出聲響,不許來打擾我。”
待到夜深人靜後,本該養蓄銳的蘇妙漪卻抱著一箱子,從屋子裏走了出來,往樹下一坐。
涼風陣陣,吹得蘇妙漪略微有些瑟,可人也清醒了些。掀開箱蓋,一手撈起些銅板,稔地數了起來……
頭頂忽然傳來一聲異響,蘇妙漪心中默念的數字戛然而斷。
深吸一口氣,將堆好的銅板推倒,“淩、長、風。”
一個人影驟然從樹上落了下來,著地時卻頗為笨拙,毫沒有輕盈之,接著便是淩長風聲氣的質問。
“你怎麽知道是我?”
“全家只有你,會拿我的話當耳旁風。”
蘇妙漪沒好氣地。
淩長風噎住,看向蘇妙漪那一箱銅板,“我是怕你扛不住,連夜跑路了……”
見蘇妙漪悶不吭聲地繼續數銅板,淩長風心裏愈發不安,但卻又不好意思表出來,于是別別扭扭地恐嚇道。
“蘇妙漪,你要是真打算跑路,可不能把我一個人丟在這兒。你還答應要替我奪回家産,要是出爾反爾,我做鬼都不放過你……”
蘇妙漪拈著銅板的作頓了頓,轉頭看向淩長風,“你真覺得……我能幫你從裘恕手裏奪回家産?”
淩長風怔了怔,“不然呢。”
“我現在都泥菩薩過河、自難保了,你還信我?”
淩長風啞然片刻,還是點頭,“信啊。又不止我一個人信你,這蘇宅裏哪個人不信你。就連整個容府都拿你當救命稻草……實話告訴你,我也是遇見你之後才發現,有些話說了什麽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由誰說,怎麽說。你蘇妙漪就是有那個本事,不管是說人話,還是說鬼話,都能說得跟真的一樣。”
頓了頓,他信誓旦旦指天道,“你信不信,就算你明天在公堂上說,天是圓的、地也是圓的,我們所有人就活在一個球上。保準也有一群人相信……”
蘇妙漪終于低頭出了一個笑容,將銅板盡數拋回箱子裏,闔上箱蓋,抱起箱子起。
淩長風跟著站起來,“又幹什麽去?”
“回去睡覺啊,反正我明天說什麽別人都信。”
走到門口,蘇妙漪突然又回頭看了淩長風一眼,朝他招招手。
淩長風頓時又打起神,地湊過去,“幹什麽?”
“你是不是也睡不著?”
淩長風矢口否認,“我可不是擔心你,我是本來就神好。”
蘇妙漪點點頭,“那這樣,你從家裏帶個褥子,直接去府衙門口睡。”
淩長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啊?”
“明日這種大場面,府衙外肯定人山人海。你現在就去占個前排,到時候咱們再坐地起價,賣給那些來得晚的……哎!你別走啊!淩長風!”
淩長風黑著臉溜之大吉,還不忘雙手堵著耳朵,咬牙切齒地,“ 商!”
***
翌日,太升起的時候,臨安府衙外果然門庭若市、人頭攢,滿了來看熱鬧的百姓。
與府衙隔著一條街的茶樓,更是一座難求。二層視野最好的隔間,幾乎是前一晚就被權貴包了下來。
府衙外,差役們攔阻著人流,不他們再往前近半步。
日上三竿,眼看開堂的時辰在即。一聲吆喊忽然自人群後傳來,接著,人流便被差役們迅速分開到兩旁。
一頂轎被擡至府衙前,圍觀的人群頓時竊竊私語地議論起轎中人份。
“是不是扶縣主到了?”
衆人話音未落,知府大人卻是親自從府衙裏迎了出來,誠惶誠恐地躬著湊到了轎邊。至于與轎中人說了什麽,在場卻是沒有一個人聽得見。
下一刻,知府退開兩步,擺了擺手吩咐差役道,“大人不宜面,還不快給大人的轎輦開道。”
衆人恍然大悟。
原來這就是那位傳聞中從汴京來的、連扶縣主都一頭的大人……
人群中,江淼似有所,一路目送著那頂轎被擡進府衙,看著轎中人走到堂側已經豎起的屏風後。
可惜隔著前排攢的人頭,便是連那位大人的一頭發都沒能瞧見。
“又來了!又來了兩頂轎子!”
隨著兩頂轎子一前一後在府衙門外落下,人群裏的嚷聲再次此起彼伏。
後頭那頂轎子的轎簾被率先掀開,一素淡妝的蘇妙漪走下轎,又匆匆走到第一頂轎子前,喚了一聲,“義母。”
衆人見了這一幕只覺得稀奇。
縣主上堂這樣大的事,偌大一個容府,竟只有蘇妙漪這個義陪同。更何況,縣主這樁醜聞被鬧到人盡皆知,也有知微堂的功勞……縣主心中竟也沒半點芥?
正當他們百思不得其解時,轎簾被掀開,被整個臨安城非議了幾日幾夜的扶縣主終于在衆人眼前了面。
然而這一面,卻府衙外原本興熱鬧的人群倏然安靜了下來。
扶縣主今日穿了一墨藍的褙子配三澗,不僅衫上毫無紋飾,就連頭頂的盤髻上也只簪了一朵點翠穿珠花。
穿得素樸,臉上更是不見丁點脂。深的領將的臉襯得更加蒼白,就連眼角眉梢的皺紋都清晰可見,鬢邊更有幾縷微白的發格格不,儼然一副不堪重負、短短幾日就衰頹了數年的模樣……
一時間,竟無人能將眼前這個憔悴的婦人與傳聞中那個叔嫂□□、荒狠辣的扶縣主聯想到一起。
莫名的,府衙還未開堂,衆人竟已微妙地生出了一心虛。
在一片雀無聲中,蘇妙漪攙著扶縣主緩步朝府衙走去。
察覺到扶縣主的手在自己胳膊上微微收,蘇妙漪反手握了的手腕,用只有們二人能聽到的音量安道,“沒事的。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胳膊上的力道逐漸松開。
二人走到堂上,知府見了縣主這幅模樣也是微微一驚,忍不住朝一旁的傅舟吩咐道,“為縣主搬把椅子來……”
只是話一出口,他又反應過來這不合規矩,于是目不自覺瞥向屏風後的端王。
還不等端王發話,扶縣主卻是啞著嗓音,率先出聲了,“不必如此。今日堂上沒有什麽縣主,只有苦主和人犯。知府大人,升堂吧。”
聞言,知府略微放心了些,轉坐回主座,正拍了一下驚堂木。
堂下兩邊的衙役們齊聲喚著“威武”,接著,那擊鼓鳴冤的老媼便被帶了上來。
那老媼一瞧見扶縣主,便撲通一聲跪下,直朝撲了過來,張口便嚎,“縣主!縣主你好狠的心啊……奴婢從前好歹也跟了您那麽多年,您竟也要趕盡殺絕……您和二爺的事,當真不是奴婢說出去的啊縣主!!”
蘇妙漪眉心一蹙,第一時間上前,將扶縣主擋在了後,那老媼的手便不依不饒、死死抓住了的,怎麽也掙不開。
堂上撕心裂肺的哭嚎聲傳出府衙外,頓時又引得一片唏噓聲,方才縣主亮相時的那點凄愴氛圍然無存。
蘇妙漪暗自咬牙,一面攔下了後按捺不住的扶縣主,一面轉向堂上的知府,“大人,民不懂臨安府的規矩,可在我們縣城裏,若有人在公堂上哭鬧,那是要先挨上十板的!”
此話一出,還不等兩側的衙役沖上來,那攀著蘇妙漪的老媼便嚇得一下松了手,哭嚷聲也戛然而止。
知府拍了兩下驚堂木,“堂下何人,姓甚名誰,報上名來。”
老媼這才眼淚,諾諾道,“老婦姓尤,名壽。十年前在容府做活,是縣主院子裏的使婆子,後來,後來因無意中撞破縣主和容二爺的,被縣主發賣了出去……前日夜裏出門時,老婦便被幾個蒙面的黑人堵在街巷裏,他們說我的說了不該說的話,所以只能送我下去見閻王……”
說到這兒,尤壽又渾抖起來,聲音裏也帶了哭腔,“大人!老婦這麽多年從不與人結怨,唯一得罪過的人就只有縣主和容二爺……可他們二人的事,當真不是老婦傳出去的……老婦冤枉啊……”
知府終于拍了拍驚堂木,呵止了,“若再哭嚷,十板都了。”
尤壽這才了肩,悶不吭聲地低下了頭。
知府又轉向扶縣主,“縣主,這尤壽你可識得?”
縣主冷冷地掃了尤壽一眼,頷首,“曾是我院中的使婆子。十年前,因盜我院子裏的財,才被我發賣了。”
蘇妙漪從袖中掏出一紙供狀,呈遞給知府,“大人,這是尤壽當年親自按押的供狀。”
知府接過供狀看了一眼,“尤壽,這供狀上可是寫得清清楚楚,你被發賣出府的緣由。你怎麽說?”
尤壽垂著頭,轉了轉眼,又屈道,“大人明鑒,那是縣主著我按的手印……我撞破了和容二爺的私,若不肯在這份供狀上按押,怕是連容府的門都出不去,當日便被打死了……像我們這些為奴為婢的,命如草芥,主子想要我們的命,就像碾死一只螞蟻,我們只能打落牙齒和吞哪……”
這話說得悲戚,府衙外圍觀的百姓們也似是被到痛,紛紛應和。
“是啊,縣主要發賣個下人,總不可能直接說這人撞破了我的醜事,我必不能留……那定是隨便找個理由敷衍過去!”
“盜財這個理由就夠敷衍的了……百試不爽!”
淩長風和江淼站在的人群裏,相視一眼,臉都有些難看。
眼見勢不對,蘇妙漪驀地轉看向知府大人,“大人,民有幾句話想問問這尤婆子。”
知府不聲地往屏風後看了一眼,擺擺手,便是允準了。
蘇妙漪走到尤壽跟前,“一碼事歸一碼事,既然當年盜的事你不認,那我們便先來論論前日發生的事。你方才說,你是前日夜裏出門的時候,被蒙面的黑人堵在了街巷中?”
“是!”
似乎早就料到蘇妙漪要問什麽,尤壽從善如流地答道,“那些人雖蒙著面,可其中一人掉落了容氏的信。這才被我認出是容氏的人……”
“誰說我要問你這些了?”
蘇妙漪輕飄飄的一句話,便尤壽從懷中掏信的作僵住,“我要問的是,深更半夜,你為何出門?”
尤壽噎了噎,卻還是答得十分順暢,“主家小姐忽然想吃玉川樓的點心,廚房的人都懶得,便使喚我去跑。”
“那是在哪條街巷被黑人堵了?”
“……朱巷。”
“幾個黑人?”
“好像有三四個……”
“三四個壯漢,若真要手殺一個老婦人,竟也能你逃了?”
尤壽神一僵,“我,我一邊人一邊跑到主街上去了,他們不敢追過來,我這才逃過一劫……”
“所以是他們太廢了,跑得不如你快,才沒能在你跑到主街上之前,把你攔下來,堵住你的?”
尤壽一時啞然,正絞盡腦想著要如何回答時,蘇妙漪卻主替轉圜了。
“或許有這麽一種可能。你剛走進朱巷,在巷頭,而那些黑人出現在巷尾。你警惕高,遠遠地一看見他們,就轉往外跑。朱巷從頭至尾,約莫就是從這兒到衙門外。這樣的距離,你若跑得快些,黑人的確有可能追不上,如此才能說得通。”
尤壽登時喜出外,連聲應道,“對對對,當時就是這樣!我跑得及時,他們連我的一頭發都沒著……”
“然後呢?你躲去哪兒了?”
“我,我不敢再在街上逗留,就趕回府了。第二天天亮了,才趁人多來了衙門報案……”
“哦。”
蘇妙漪拉長了音調,角一掀,笑著俯,朝尤壽攤開手,“現在,你可以把容氏的信給我了。”
“……”
尤壽如同一個傀儡般,愣愣地從袖中掏出一枚容氏令牌,放到蘇妙漪掌心。
蘇妙漪垂眼,挲著那掌心那容氏令牌,“如你所說,你在巷頭,黑人在巷尾,從你發現他們到逃出朱巷,沒有一一毫的集,而且你之後也未曾返回過朱巷……那這黑人上的令牌,又是怎麽落到你手裏了呢?”
府衙倏然一靜。
接著,府衙外的人群便轟然發出一陣恍然大悟的喧鬧聲——
“是啊,黑人都沒追上,那這令牌是怎麽拿到的?”
“要是真能拿到令牌,估計早就死在朱巷,還能逃出來麽?”
“問得好啊!”
公堂上,尤壽渾一震,驀地睜大了眼,驚惶地瞪向蘇妙漪,“……是我記錯了!那些黑人追上我了,我拼死掙紮才逃出來,掙紮的時候我從他們上拽下了這塊令牌……”
尤壽手想拽回令牌,蘇妙漪卻後退兩步,撲了個空,“那就回到前面的問題,三個黑人圍攻,你是如何逃的?拼死掙紮是吧,那上或多或都會有些,可我看著你,似乎毫發無損……”
尤壽了方寸,臉漲得通紅,剛要說什麽,卻又被蘇妙漪打斷。
“知府大人,依我看,不如當堂傳個仵作,來為劉婆子驗傷……我聽說衙門的仵作,不僅能看出人上的傷是何所致,更能從力道裏辨認出男、年紀,要是有手印,甚至還能辨認出兇犯的高。若能詳細到這個程度,我們也好在容府自查一番……”
眼看著知府似有所,擡手要拍驚堂木,尤婆子愈發慌了神。
想起雇主吩咐過的話,一咬牙,又哭嚷了起來,“大人!老婦笨拙舌,哪裏能辯得過這位伶牙俐齒的小娘子?!老婦辨不清楚,便不告了!!”
話音剛落,府衙外又是一片嘩然。
知府的臉瞬間黑了,重重地拍了兩下驚堂木,瞪著堂下的尤婆子,“不告了?擊鼓鳴冤的是你,當堂撤訴的也是你!尤壽,你把我們臨安府的衙門當什麽?!”
尤壽子一抖,在地上連連叩首,“老婦不告縣主殺人,老婦要告發的,是縣主與容二爺的私通之罪!”
前日夜裏,朱巷。
披鬥篷的雇主將一張銀票到尤壽手中,囑咐道,“所謂殺人滅口,不過就是個引子。一旦在堂上出破綻了,不必糾纏,立刻改口,告發容雲暮和扶縣主的便是。”
尤壽謹記著雇主的吩咐,一邊磕著頭,一邊將準備好的說辭盡數吐出,“縣主是何等份,若有意殺人滅口,必不會留下把柄……”
“如此晃眼的一枚令牌,還不把柄?”
蘇妙漪嗤笑一聲。
尤壽置若罔聞,自顧自地嚷道,“就算老婦拿出證據,們也有的是法子倒打一耙,反過來說老婦誣告……可通的罪名便不一樣了!縣主和容二爺的,有一個他們無論如何也抹不去的罪證!”
驀地直起,一雙渾濁的眼驟然閃過亮,就好像有了什麽撐腰似的,轉瞬間底氣都充足了,聲音裏也多了幾分鏗鏘有力,響徹府衙——
“容府的二公子容奚,便是他們二人的生子!”
劉婆子說完這話,第一時間便去打量蘇妙漪和扶縣主的反應,想要從們臉上看到慌張、無助和狼狽,就像之前被從容府發賣時的那樣……
可的期待卻落了空。
扶縣主低垂著眼,臉上竟是無波無瀾,好似沒聽見這番話似的。而蘇妙漪的角,更是彎起了一譏諷的弧度。
尤婆子微微一怔。
與此同時,府衙外對街的茶樓雅座。武娘子站在半開的窗邊,一邊搖著扇,一邊冷眼著樓下頭接耳、指指點點的人群。
突然間,的視線在人群中捕捉到了一道悉的背影,搖扇的作隨之頓滯。
公堂上,尤婆子跪著朝前走了幾步,“知府大人,只要將那位容二公子傳來,與縣主滴驗親,一驗便知!”
知府面難,先是看了一眼屏風後低頭飲茶、無于衷的端王,又看向堂下的扶縣主,猶豫道,“滴驗親……”
話音未落,他邊的通判大人卻像是領會錯了他的意思,竟貿然開口,揚聲喚道,“來人,還不去容府將容二公子傳喚到堂前來!”
知府一愣,錯愕地看向邊的通判。
“不必費勁傳了,我這不是已經到了麽?”
一道清亮懶散的年聲音自府衙外傳來。
霎時間,府衙外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了淩長風側、那個不知何時站過去的錦年上。
“容,容二公子……”
人群中,有人眼尖地認出了容奚,當即嚷了起來。
其餘人聽說容奚這個“生子”已經到了,也紛紛昂首踮腳,朝這邊觀。
“這容二公子竟來了?!我還以為容府怎麽都不可能將人出來呢……”
“是啊!這親一驗,縣主和容雲暮的通罪名豈不是就坐實了?真要各流二千裏啊?”
一時間,府衙外人人,險些了秩序。見狀,守在衙門口的差役趕將容奚放了進去。
容奚上了公堂,先是似笑非笑地掃了一眼地上跪著的劉婆子,又轉頭看向扶縣主。
見他來了,扶縣主終于擡起眼,神卻有些複雜。
容奚斂去了面上的驕橫恣肆,卻是恭恭敬敬地喚了一聲,“大伯母,雖說清者自清,但人言可畏。既有人想看滴驗親這荒唐的戲碼,那便全了他們又何妨?”
此話一出,旁人還未察覺出什麽,可茶樓裏的武娘子卻微微變了臉,眉眼間盡是驚疑不定。
公堂上,扶縣主對上容奚的視線,緩緩開口,“好。”
當著所有人的面,一碗清水連同細針被端呈到堂前。
容奚率先刺了一滴滴水中,接著是扶縣主。
兩滴同時浮于水面上若即若離的那一刻,仿佛時間都靜止了。
府衙外,不論是屏風後的端王,還是坐在主座的知府,不論是紛紛向前擁、迫切圍觀的百姓,還是茶樓上暗中窺視的武娘子,所有人無一不是屏氣凝神、翹首以盼……
兩滴珠相,下一瞬,涇渭分明地朝兩側開。
“不可能?!這怎麽可能!”
在尤婆子難以置信的嚷聲裏,容奚和蘇妙漪相視一眼。
二人臉上同時掠過一得逞而狡黠的笑意。
滴驗親的水碗被傅舟走上前端了起來,先是呈給知府,然後又呈給了屏風後的端王。
端王著那毫不相容的兩滴,忽而笑了一聲,轉而說了來府衙後的第一句話,“這鬧劇總算有了個代,也呈給外頭的衆人瞧瞧吧。”
“是。”
傅舟下心的波瀾,低眉斂目地退出屏風,將那水碗給了衙役,由衙役端到衙門外,示于那些百姓。
尤婆子發瘋似的朝那端呈著水碗的衙役撲過去,卻被另外兩個衙役攔了下來,死死按住肩膀,不甘心地吼起來,“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是你們,你們在水裏做了手腳……”
驚堂木重重一敲,知府叱道,“放肆!這水是本親自去接的,你是在質疑本當堂作假嗎?!”
尤婆子渾一震,面如死灰。
趁著這空當,容奚站到了扶縣主側。
他眼睫一垂,遮掩了眸底的惡劣,儼然又是一幅乖巧無害的模樣,與那日在玉川樓發瘋的容二公子判若兩人。
“我爹與大伯母清清白白,這麽多年若有半點逾矩,臨安城怕是早就傳得風風雨雨,怎麽還會等到今日?”
尤婆子撕心裂肺地嚷嚷起來,“容府一手遮天……”
“容府若能一手遮天,今日還會被流言迫到在公堂上滴驗親?我還會走在路上被人罵作生子?你還能好端端地站在這兒?”
容奚眉心微蹙,似是如鯁在,“這些無中生有的謠言,真是想想就令我惡心!”
第38章 38 容玠,人至癲則無敵啊
晌午後, 容府終是將那些傳播謠言的人毫發無損地放了出來。
而隨著那些人離開容府,被制了一早上的謠言就仿佛是突然反撲了一般,在街巷間傳得越來越廣, 越來越離譜。
“容家那個容二公子,你們知道吧?聽說他其實是容雲暮和扶縣主的孽種!”
“這也太荒謬了!若扶縣主孀居後又懷了孩子, 這怎麽可能瞞得過去?”
“當年的事我也不清楚,可我聽有人說, 容二夫人有孕後,子不好,所以縣主曾帶去城外的莊子待了幾個月, 名其曰靜心安胎, 依我看就是避人耳目。再回來時, 這容奚就出生了……”
“這麽一說, 那這容奚是誰的孩子還真說不準!那容雲暮豈不是在夫人還沒有亡故的時候,就同縣主鬼混在一起了?”
“呵,說不定連那位夫人, 都是被他們二人合謀害死的呢!”
風言風語, 越傳越真, 就連臨安府學裏的學子們也頭接耳地議論起這件事。
恰好容玠獨自從回廊經過,衆人相視一眼,頓時噤聲,各自移開視線,假裝正在忙其他事, 可目又忍不住瞟過來, 對著容玠暗自打量。
容玠臉微沉,步伐匆匆。可他平日裏亦是如此冷淡孤僻,所以倒也看不出什麽異樣。
待容玠走遠些了, 他們才又迫不及待地聚到一起,繼續方才的話題。
“你們說……容玠之前非要離家出走,會不會和這件事有關系?”
聞言,有人倒了口冷氣,猶如醍醐灌頂般,“難怪!難怪!這麽一來就全說得通了!那容玠離家出走,到底是因為見不得這樁醜事,還是知道紙包不住火,生怕被連累啊。畢竟他娘和二叔的要真坐實了,那也是一樁罪名,他這直取仕的名額……恐怕就要黃了吧?”
此話一出,衆人又是面面相覷,紛紛轉頭,看向容玠消失的方向。
府學外,一輛釉頂馬車已經候在門口。
見容玠走出來,車夫朝他微微頷首,“容公子,我家主子有請。”
容玠默不作聲地上了車。
馬車立刻調轉方向,朝城郊的六合居駛去。
從府學出城,必經之路便是容府。自容府門口經過時,容玠似有所察,擡手掀開車簾,朝外看了一眼。
容府大門閉,來來往往的行人都對著容府的牌匾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容玠角微抿,猝然松手。
車簾落下,將一切閑言碎語都隔絕在外。
與此同時,臨安府衙外。
一老婦人背著包袱,跌跌撞撞地沖到了門外的登聞鼓下。戰戰兢兢地張了一圈四周,忽地看見什麽,渾一,終是下定決定地拾起了鼓棒,重重地朝那登聞鼓敲了過去……
不過一炷香的功夫,馬車便已駛上半山腰,停在了六合居外。
容玠被引到後花園時,端王正站在池畔樹下,往池裏撒著魚食。
短短幾日,這池塘的形狀已經被重新整修過,水面上浮著的落葉也被清掃得幹幹淨淨,水裏原本打蔫的錦鯉不知所蹤,而是換了幾條黑魚。
容玠走到端王後,躬行禮,“殿下。”
端王頭也沒回,開門見山道,“臨安城的新聞,本王都聽說了。此事若再鬧大,便再難收場。”
容玠沉默不語。
“依本王看,這些謠言在此刻瘋傳,似乎不止沖著縣主,還沖著你容九安。”
端王將手裏僅剩的那點魚食盡數拋進池塘裏,拍了拍手轉過來。
“負責品評的學已經來找過本王,話裏話外都是要將你從仕名冊上除名的意思。他原話是,容相當年的罪名姑且可以不論,可縣主與容雲暮若真有什麽,容大公子這清白家世,便是無論如何也沒法服衆了。”
說著,端王從容玠邊走過,拍了拍他的肩,憂心忡忡,“九安,若你再想不出什麽應對之策將此事下去。你的功名,容氏的聲名,便都要被鑠金毀骨了……”
容玠低垂著眼,面容在樹蔭下神不明,“與兄弟妻通,男各流二千裏。”
端王一怔,眼底閃過些錯愕,“什麽?”
“誅不避貴。若我母親與二叔確有私,這已不止是穢聞,更是十惡之的罪,理應……”
停頓片刻,容玠的聲音沒有毫波瀾,“對簿公堂。”
對簿公堂四字一出,端王眉宇間的愕然與迷惘更甚。再看向容玠時,他的眼神裏多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不過面上卻不顯。
“若想對簿公堂,必得先有人舉告。”
容玠了,剛想說什麽,卻被匆匆趕來的六合居總管打斷。
“殿下,容公子……”
總管了額上的汗,氣籲籲,“剛剛得到消息。有個容府舊仆去了府衙擊鼓鳴冤,告發扶縣主為了掩罪飾非殺人滅口!”
聞言,端王驀地轉眼看向容玠,驚疑不定地,“這是你……”
容玠卻是笑了,“殿下,看來這臨安城裏,有人比我更心急。”
***
是夜,醉江月外第一次沒了鄭五兒和他那些小弟們的影,整條街上更沒有人賣知微小報。
反倒是對面的玉川樓,人滿為患。剛刻印好的小報一拿出來,便被衆人哄搶一空。小報上赫然印著“容氏舊仆擊鼓鳴冤、敗殺人滅口”的字樣。
而最關鍵的是,小報上點明了府衙翌日會公開審理這樁案子,屆時,扶縣主作為嫌犯,還會親臨府衙,與這婢當面對質。
又是私通,又是謀殺,而狀告的對象還是堂堂縣主……
有些人便是活了一輩子也沒機會見識這種場面!
轉眼間,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直整個臨安城都沒了睡意,紛紛數著時辰等天亮,等府衙開堂。
與此同時,臨安府衙亦是燈火通明。
東側院裏,刑房的胥吏們進進出出,有的在屋子裏秉燭翻看文書,有的則直接坐在屋外的石階上一邊吃著幹糧,一邊隨筆寫著什麽,還有的領著證人匆匆離開,將他們統一安置。
穆蘭提著食盒走進東側院時,看見的便是如此忙碌的景象。
“傅夫人?”
一小吏認出了穆蘭,立刻放下手裏的活,殷勤地迎了上來,“您是來找傅大人的吧?小的這就帶您過去。”
小吏將穆蘭引到了東側院最大的一間屋子,傅舟正在裏頭眉頭鎖地翻閱卷宗。
“傅大人,您夫人來了。”
小吏喚了一聲。
傅舟擡眼看見穆蘭,眉頭登時鎖得更,反手便將卷宗合上,“你來做什麽?”
眼見著氛圍不對,小吏立刻默不作聲地退了下去。
穆蘭走過去,將食盒在桌案上放下,小聲道,“我怕你忙起來就忘了用膳,這才給你帶了些吃的過來……”
傅舟往圈椅中一靠,了眉心,冷哼一聲,“你是關心我用沒用膳,還是關心你那個好姐妹的前程?”
穆蘭繞到傅舟後,討好地替他按著肩,“蘇妙漪與容氏關系,咱們與容氏又何嘗不是同一條船上的螞蚱……”
傅舟臉一沉,轉頭看向穆蘭,“容氏與我們有何關系?此話莫要再說第二次!”
穆蘭心裏一咯噔,手上的作也不自覺頓住,“……容氏,真要倒了?扶縣主可是縣主,是皇親國戚,就算真與小叔子有什麽,臨安府衙難道還敢治的罪嗎?”
“若無人舉告也就罷了,知府大人自然也不會去這個黴頭。可那容氏婢當衆擊鼓鳴冤,那麽多人都瞧見了,知府大人便是想裝聾作啞也不能夠。還有……”
傅舟朝窗外看了一眼,“此事驚了汴京來的大人。那貴人傳了話來府衙,第一,要知府大人公開審理此案,第二,他到時也會親臨府衙旁觀。如此一來,還有誰敢含糊?!”
穆蘭啞然,怔怔地立在原地。
傅舟想起什麽,神微冷,擡手扣住了穆蘭的手腕,叮囑道,“明日之後,便不要再與蘇妙漪來往。”
穆蘭一愣,“可我與……”
傅舟掀起眼,直直地盯著,那暗含警告的眼神穆蘭不寒而栗。
言又止,到底還是噤聲,訥訥地點了點頭。
***
今晚注定是輾轉難眠的一夜。
外頭人聲喧嚷,可蘇宅裏卻靜悄悄的,一片死寂。原因是蘇妙漪早在兩個時辰前便同所有人放了話——
“明日我有場仗要打,必得養足神。今夜你們都給我待在自己的屋子裏,燒香也好,算卦也罷,總之不許發出聲響,不許來打擾我。”
待到夜深人靜後,本該養蓄銳的蘇妙漪卻抱著一箱子,從屋子裏走了出來,往樹下一坐。
涼風陣陣,吹得蘇妙漪略微有些瑟,可人也清醒了些。掀開箱蓋,一手撈起些銅板,稔地數了起來……
頭頂忽然傳來一聲異響,蘇妙漪心中默念的數字戛然而斷。
深吸一口氣,將堆好的銅板推倒,“淩、長、風。”
一個人影驟然從樹上落了下來,著地時卻頗為笨拙,毫沒有輕盈之,接著便是淩長風聲氣的質問。
“你怎麽知道是我?”
“全家只有你,會拿我的話當耳旁風。”
蘇妙漪沒好氣地。
淩長風噎住,看向蘇妙漪那一箱銅板,“我是怕你扛不住,連夜跑路了……”
見蘇妙漪悶不吭聲地繼續數銅板,淩長風心裏愈發不安,但卻又不好意思表出來,于是別別扭扭地恐嚇道。
“蘇妙漪,你要是真打算跑路,可不能把我一個人丟在這兒。你還答應要替我奪回家産,要是出爾反爾,我做鬼都不放過你……”
蘇妙漪拈著銅板的作頓了頓,轉頭看向淩長風,“你真覺得……我能幫你從裘恕手裏奪回家産?”
淩長風怔了怔,“不然呢。”
“我現在都泥菩薩過河、自難保了,你還信我?”
淩長風啞然片刻,還是點頭,“信啊。又不止我一個人信你,這蘇宅裏哪個人不信你。就連整個容府都拿你當救命稻草……實話告訴你,我也是遇見你之後才發現,有些話說了什麽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由誰說,怎麽說。你蘇妙漪就是有那個本事,不管是說人話,還是說鬼話,都能說得跟真的一樣。”
頓了頓,他信誓旦旦指天道,“你信不信,就算你明天在公堂上說,天是圓的、地也是圓的,我們所有人就活在一個球上。保準也有一群人相信……”
蘇妙漪終于低頭出了一個笑容,將銅板盡數拋回箱子裏,闔上箱蓋,抱起箱子起。
淩長風跟著站起來,“又幹什麽去?”
“回去睡覺啊,反正我明天說什麽別人都信。”
走到門口,蘇妙漪突然又回頭看了淩長風一眼,朝他招招手。
淩長風頓時又打起神,地湊過去,“幹什麽?”
“你是不是也睡不著?”
淩長風矢口否認,“我可不是擔心你,我是本來就神好。”
蘇妙漪點點頭,“那這樣,你從家裏帶個褥子,直接去府衙門口睡。”
淩長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啊?”
“明日這種大場面,府衙外肯定人山人海。你現在就去占個前排,到時候咱們再坐地起價,賣給那些來得晚的……哎!你別走啊!淩長風!”
淩長風黑著臉溜之大吉,還不忘雙手堵著耳朵,咬牙切齒地,“ 商!”
***
翌日,太升起的時候,臨安府衙外果然門庭若市、人頭攢,滿了來看熱鬧的百姓。
與府衙隔著一條街的茶樓,更是一座難求。二層視野最好的隔間,幾乎是前一晚就被權貴包了下來。
府衙外,差役們攔阻著人流,不他們再往前近半步。
日上三竿,眼看開堂的時辰在即。一聲吆喊忽然自人群後傳來,接著,人流便被差役們迅速分開到兩旁。
一頂轎被擡至府衙前,圍觀的人群頓時竊竊私語地議論起轎中人份。
“是不是扶縣主到了?”
衆人話音未落,知府大人卻是親自從府衙裏迎了出來,誠惶誠恐地躬著湊到了轎邊。至于與轎中人說了什麽,在場卻是沒有一個人聽得見。
下一刻,知府退開兩步,擺了擺手吩咐差役道,“大人不宜面,還不快給大人的轎輦開道。”
衆人恍然大悟。
原來這就是那位傳聞中從汴京來的、連扶縣主都一頭的大人……
人群中,江淼似有所,一路目送著那頂轎被擡進府衙,看著轎中人走到堂側已經豎起的屏風後。
可惜隔著前排攢的人頭,便是連那位大人的一頭發都沒能瞧見。
“又來了!又來了兩頂轎子!”
隨著兩頂轎子一前一後在府衙門外落下,人群裏的嚷聲再次此起彼伏。
後頭那頂轎子的轎簾被率先掀開,一素淡妝的蘇妙漪走下轎,又匆匆走到第一頂轎子前,喚了一聲,“義母。”
衆人見了這一幕只覺得稀奇。
縣主上堂這樣大的事,偌大一個容府,竟只有蘇妙漪這個義陪同。更何況,縣主這樁醜聞被鬧到人盡皆知,也有知微堂的功勞……縣主心中竟也沒半點芥?
正當他們百思不得其解時,轎簾被掀開,被整個臨安城非議了幾日幾夜的扶縣主終于在衆人眼前了面。
然而這一面,卻府衙外原本興熱鬧的人群倏然安靜了下來。
扶縣主今日穿了一墨藍的褙子配三澗,不僅衫上毫無紋飾,就連頭頂的盤髻上也只簪了一朵點翠穿珠花。
穿得素樸,臉上更是不見丁點脂。深的領將的臉襯得更加蒼白,就連眼角眉梢的皺紋都清晰可見,鬢邊更有幾縷微白的發格格不,儼然一副不堪重負、短短幾日就衰頹了數年的模樣……
一時間,竟無人能將眼前這個憔悴的婦人與傳聞中那個叔嫂□□、荒狠辣的扶縣主聯想到一起。
莫名的,府衙還未開堂,衆人竟已微妙地生出了一心虛。
在一片雀無聲中,蘇妙漪攙著扶縣主緩步朝府衙走去。
察覺到扶縣主的手在自己胳膊上微微收,蘇妙漪反手握了的手腕,用只有們二人能聽到的音量安道,“沒事的。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胳膊上的力道逐漸松開。
二人走到堂上,知府見了縣主這幅模樣也是微微一驚,忍不住朝一旁的傅舟吩咐道,“為縣主搬把椅子來……”
只是話一出口,他又反應過來這不合規矩,于是目不自覺瞥向屏風後的端王。
還不等端王發話,扶縣主卻是啞著嗓音,率先出聲了,“不必如此。今日堂上沒有什麽縣主,只有苦主和人犯。知府大人,升堂吧。”
聞言,知府略微放心了些,轉坐回主座,正拍了一下驚堂木。
堂下兩邊的衙役們齊聲喚著“威武”,接著,那擊鼓鳴冤的老媼便被帶了上來。
那老媼一瞧見扶縣主,便撲通一聲跪下,直朝撲了過來,張口便嚎,“縣主!縣主你好狠的心啊……奴婢從前好歹也跟了您那麽多年,您竟也要趕盡殺絕……您和二爺的事,當真不是奴婢說出去的啊縣主!!”
蘇妙漪眉心一蹙,第一時間上前,將扶縣主擋在了後,那老媼的手便不依不饒、死死抓住了的,怎麽也掙不開。
堂上撕心裂肺的哭嚎聲傳出府衙外,頓時又引得一片唏噓聲,方才縣主亮相時的那點凄愴氛圍然無存。
蘇妙漪暗自咬牙,一面攔下了後按捺不住的扶縣主,一面轉向堂上的知府,“大人,民不懂臨安府的規矩,可在我們縣城裏,若有人在公堂上哭鬧,那是要先挨上十板的!”
此話一出,還不等兩側的衙役沖上來,那攀著蘇妙漪的老媼便嚇得一下松了手,哭嚷聲也戛然而止。
知府拍了兩下驚堂木,“堂下何人,姓甚名誰,報上名來。”
老媼這才眼淚,諾諾道,“老婦姓尤,名壽。十年前在容府做活,是縣主院子裏的使婆子,後來,後來因無意中撞破縣主和容二爺的,被縣主發賣了出去……前日夜裏出門時,老婦便被幾個蒙面的黑人堵在街巷裏,他們說我的說了不該說的話,所以只能送我下去見閻王……”
說到這兒,尤壽又渾抖起來,聲音裏也帶了哭腔,“大人!老婦這麽多年從不與人結怨,唯一得罪過的人就只有縣主和容二爺……可他們二人的事,當真不是老婦傳出去的……老婦冤枉啊……”
知府終于拍了拍驚堂木,呵止了,“若再哭嚷,十板都了。”
尤壽這才了肩,悶不吭聲地低下了頭。
知府又轉向扶縣主,“縣主,這尤壽你可識得?”
縣主冷冷地掃了尤壽一眼,頷首,“曾是我院中的使婆子。十年前,因盜我院子裏的財,才被我發賣了。”
蘇妙漪從袖中掏出一紙供狀,呈遞給知府,“大人,這是尤壽當年親自按押的供狀。”
知府接過供狀看了一眼,“尤壽,這供狀上可是寫得清清楚楚,你被發賣出府的緣由。你怎麽說?”
尤壽垂著頭,轉了轉眼,又屈道,“大人明鑒,那是縣主著我按的手印……我撞破了和容二爺的私,若不肯在這份供狀上按押,怕是連容府的門都出不去,當日便被打死了……像我們這些為奴為婢的,命如草芥,主子想要我們的命,就像碾死一只螞蟻,我們只能打落牙齒和吞哪……”
這話說得悲戚,府衙外圍觀的百姓們也似是被到痛,紛紛應和。
“是啊,縣主要發賣個下人,總不可能直接說這人撞破了我的醜事,我必不能留……那定是隨便找個理由敷衍過去!”
“盜財這個理由就夠敷衍的了……百試不爽!”
淩長風和江淼站在的人群裏,相視一眼,臉都有些難看。
眼見勢不對,蘇妙漪驀地轉看向知府大人,“大人,民有幾句話想問問這尤婆子。”
知府不聲地往屏風後看了一眼,擺擺手,便是允準了。
蘇妙漪走到尤壽跟前,“一碼事歸一碼事,既然當年盜的事你不認,那我們便先來論論前日發生的事。你方才說,你是前日夜裏出門的時候,被蒙面的黑人堵在了街巷中?”
“是!”
似乎早就料到蘇妙漪要問什麽,尤壽從善如流地答道,“那些人雖蒙著面,可其中一人掉落了容氏的信。這才被我認出是容氏的人……”
“誰說我要問你這些了?”
蘇妙漪輕飄飄的一句話,便尤壽從懷中掏信的作僵住,“我要問的是,深更半夜,你為何出門?”
尤壽噎了噎,卻還是答得十分順暢,“主家小姐忽然想吃玉川樓的點心,廚房的人都懶得,便使喚我去跑。”
“那是在哪條街巷被黑人堵了?”
“……朱巷。”
“幾個黑人?”
“好像有三四個……”
“三四個壯漢,若真要手殺一個老婦人,竟也能你逃了?”
尤壽神一僵,“我,我一邊人一邊跑到主街上去了,他們不敢追過來,我這才逃過一劫……”
“所以是他們太廢了,跑得不如你快,才沒能在你跑到主街上之前,把你攔下來,堵住你的?”
尤壽一時啞然,正絞盡腦想著要如何回答時,蘇妙漪卻主替轉圜了。
“或許有這麽一種可能。你剛走進朱巷,在巷頭,而那些黑人出現在巷尾。你警惕高,遠遠地一看見他們,就轉往外跑。朱巷從頭至尾,約莫就是從這兒到衙門外。這樣的距離,你若跑得快些,黑人的確有可能追不上,如此才能說得通。”
尤壽登時喜出外,連聲應道,“對對對,當時就是這樣!我跑得及時,他們連我的一頭發都沒著……”
“然後呢?你躲去哪兒了?”
“我,我不敢再在街上逗留,就趕回府了。第二天天亮了,才趁人多來了衙門報案……”
“哦。”
蘇妙漪拉長了音調,角一掀,笑著俯,朝尤壽攤開手,“現在,你可以把容氏的信給我了。”
“……”
尤壽如同一個傀儡般,愣愣地從袖中掏出一枚容氏令牌,放到蘇妙漪掌心。
蘇妙漪垂眼,挲著那掌心那容氏令牌,“如你所說,你在巷頭,黑人在巷尾,從你發現他們到逃出朱巷,沒有一一毫的集,而且你之後也未曾返回過朱巷……那這黑人上的令牌,又是怎麽落到你手裏了呢?”
府衙倏然一靜。
接著,府衙外的人群便轟然發出一陣恍然大悟的喧鬧聲——
“是啊,黑人都沒追上,那這令牌是怎麽拿到的?”
“要是真能拿到令牌,估計早就死在朱巷,還能逃出來麽?”
“問得好啊!”
公堂上,尤壽渾一震,驀地睜大了眼,驚惶地瞪向蘇妙漪,“……是我記錯了!那些黑人追上我了,我拼死掙紮才逃出來,掙紮的時候我從他們上拽下了這塊令牌……”
尤壽手想拽回令牌,蘇妙漪卻後退兩步,撲了個空,“那就回到前面的問題,三個黑人圍攻,你是如何逃的?拼死掙紮是吧,那上或多或都會有些,可我看著你,似乎毫發無損……”
尤壽了方寸,臉漲得通紅,剛要說什麽,卻又被蘇妙漪打斷。
“知府大人,依我看,不如當堂傳個仵作,來為劉婆子驗傷……我聽說衙門的仵作,不僅能看出人上的傷是何所致,更能從力道裏辨認出男、年紀,要是有手印,甚至還能辨認出兇犯的高。若能詳細到這個程度,我們也好在容府自查一番……”
眼看著知府似有所,擡手要拍驚堂木,尤婆子愈發慌了神。
想起雇主吩咐過的話,一咬牙,又哭嚷了起來,“大人!老婦笨拙舌,哪裏能辯得過這位伶牙俐齒的小娘子?!老婦辨不清楚,便不告了!!”
話音剛落,府衙外又是一片嘩然。
知府的臉瞬間黑了,重重地拍了兩下驚堂木,瞪著堂下的尤婆子,“不告了?擊鼓鳴冤的是你,當堂撤訴的也是你!尤壽,你把我們臨安府的衙門當什麽?!”
尤壽子一抖,在地上連連叩首,“老婦不告縣主殺人,老婦要告發的,是縣主與容二爺的私通之罪!”
前日夜裏,朱巷。
披鬥篷的雇主將一張銀票到尤壽手中,囑咐道,“所謂殺人滅口,不過就是個引子。一旦在堂上出破綻了,不必糾纏,立刻改口,告發容雲暮和扶縣主的便是。”
尤壽謹記著雇主的吩咐,一邊磕著頭,一邊將準備好的說辭盡數吐出,“縣主是何等份,若有意殺人滅口,必不會留下把柄……”
“如此晃眼的一枚令牌,還不把柄?”
蘇妙漪嗤笑一聲。
尤壽置若罔聞,自顧自地嚷道,“就算老婦拿出證據,們也有的是法子倒打一耙,反過來說老婦誣告……可通的罪名便不一樣了!縣主和容二爺的,有一個他們無論如何也抹不去的罪證!”
驀地直起,一雙渾濁的眼驟然閃過亮,就好像有了什麽撐腰似的,轉瞬間底氣都充足了,聲音裏也多了幾分鏗鏘有力,響徹府衙——
“容府的二公子容奚,便是他們二人的生子!”
劉婆子說完這話,第一時間便去打量蘇妙漪和扶縣主的反應,想要從們臉上看到慌張、無助和狼狽,就像之前被從容府發賣時的那樣……
可的期待卻落了空。
扶縣主低垂著眼,臉上竟是無波無瀾,好似沒聽見這番話似的。而蘇妙漪的角,更是彎起了一譏諷的弧度。
尤婆子微微一怔。
與此同時,府衙外對街的茶樓雅座。武娘子站在半開的窗邊,一邊搖著扇,一邊冷眼著樓下頭接耳、指指點點的人群。
突然間,的視線在人群中捕捉到了一道悉的背影,搖扇的作隨之頓滯。
公堂上,尤婆子跪著朝前走了幾步,“知府大人,只要將那位容二公子傳來,與縣主滴驗親,一驗便知!”
知府面難,先是看了一眼屏風後低頭飲茶、無于衷的端王,又看向堂下的扶縣主,猶豫道,“滴驗親……”
話音未落,他邊的通判大人卻像是領會錯了他的意思,竟貿然開口,揚聲喚道,“來人,還不去容府將容二公子傳喚到堂前來!”
知府一愣,錯愕地看向邊的通判。
“不必費勁傳了,我這不是已經到了麽?”
一道清亮懶散的年聲音自府衙外傳來。
霎時間,府衙外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了淩長風側、那個不知何時站過去的錦年上。
“容,容二公子……”
人群中,有人眼尖地認出了容奚,當即嚷了起來。
其餘人聽說容奚這個“生子”已經到了,也紛紛昂首踮腳,朝這邊觀。
“這容二公子竟來了?!我還以為容府怎麽都不可能將人出來呢……”
“是啊!這親一驗,縣主和容雲暮的通罪名豈不是就坐實了?真要各流二千裏啊?”
一時間,府衙外人人,險些了秩序。見狀,守在衙門口的差役趕將容奚放了進去。
容奚上了公堂,先是似笑非笑地掃了一眼地上跪著的劉婆子,又轉頭看向扶縣主。
見他來了,扶縣主終于擡起眼,神卻有些複雜。
容奚斂去了面上的驕橫恣肆,卻是恭恭敬敬地喚了一聲,“大伯母,雖說清者自清,但人言可畏。既有人想看滴驗親這荒唐的戲碼,那便全了他們又何妨?”
此話一出,旁人還未察覺出什麽,可茶樓裏的武娘子卻微微變了臉,眉眼間盡是驚疑不定。
公堂上,扶縣主對上容奚的視線,緩緩開口,“好。”
當著所有人的面,一碗清水連同細針被端呈到堂前。
容奚率先刺了一滴滴水中,接著是扶縣主。
兩滴同時浮于水面上若即若離的那一刻,仿佛時間都靜止了。
府衙外,不論是屏風後的端王,還是坐在主座的知府,不論是紛紛向前擁、迫切圍觀的百姓,還是茶樓上暗中窺視的武娘子,所有人無一不是屏氣凝神、翹首以盼……
兩滴珠相,下一瞬,涇渭分明地朝兩側開。
“不可能?!這怎麽可能!”
在尤婆子難以置信的嚷聲裏,容奚和蘇妙漪相視一眼。
二人臉上同時掠過一得逞而狡黠的笑意。
滴驗親的水碗被傅舟走上前端了起來,先是呈給知府,然後又呈給了屏風後的端王。
端王著那毫不相容的兩滴,忽而笑了一聲,轉而說了來府衙後的第一句話,“這鬧劇總算有了個代,也呈給外頭的衆人瞧瞧吧。”
“是。”
傅舟下心的波瀾,低眉斂目地退出屏風,將那水碗給了衙役,由衙役端到衙門外,示于那些百姓。
尤婆子發瘋似的朝那端呈著水碗的衙役撲過去,卻被另外兩個衙役攔了下來,死死按住肩膀,不甘心地吼起來,“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是你們,你們在水裏做了手腳……”
驚堂木重重一敲,知府叱道,“放肆!這水是本親自去接的,你是在質疑本當堂作假嗎?!”
尤婆子渾一震,面如死灰。
趁著這空當,容奚站到了扶縣主側。
他眼睫一垂,遮掩了眸底的惡劣,儼然又是一幅乖巧無害的模樣,與那日在玉川樓發瘋的容二公子判若兩人。
“我爹與大伯母清清白白,這麽多年若有半點逾矩,臨安城怕是早就傳得風風雨雨,怎麽還會等到今日?”
尤婆子撕心裂肺地嚷嚷起來,“容府一手遮天……”
“容府若能一手遮天,今日還會被流言迫到在公堂上滴驗親?我還會走在路上被人罵作生子?你還能好端端地站在這兒?”
容奚眉心微蹙,似是如鯁在,“這些無中生有的謠言,真是想想就令我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