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這一次的傳聞,比以往都要嚴峻。
據說世子冷待夫人,年休得空在家,也分房而居,寡言語。
雖沒勒令夫人結開銷,可他冷然的態度,令夫人傷心絕,主提出自己承擔多支的開銷。
這事,不僅把侯夫人氣得寢食難安,讓心寬不管事的侯爺謝靖也難以置信,當即喚人去把謝晏傳到正院。
他們向來事妥帖的長子,怎麽做出這樣荒謬的事?
怎麽能讓知宜嫁進來後連吃穿都要自己的錢,這像什麽話?兒媳想吃好點有什麽錯,謝晏怎能如此對待人家。
原本夫婦兩個還不相信,等謝晏過來了,一看他神冷郁,不茍言笑,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什麽傳聞都坐實了。
梧桐苑,秦知宜從清風閣七夕活報告中擡起頭來,長長的了個懶腰,才覺察出熱意,“啊,好熱,也好累啊……”真的好多年沒有這麽高強度的工作了。
雲苓埋頭對著冊子都沒時間理,直到寫完一頁才笑著擡起頭來,目晶亮,“奴婢一點都不累!”
旁邊給們打扇的小丫鬟端了一碗冰過來,秦知宜先給兩人一人塞了一塊兒,自己含了一塊兒才覺得有點活過來了,懶洋洋的靠在椅背上笑道,“也是,當初挑你就是看中了你特別銀子。”
三個月的備嫁時間本來就有些短,秦知宜還要趁著整理嫁妝的機會順便將名下的財産全都梳理一遍,此外針對一些産業順勢做戰略調整——有了鎮北侯府這個靠山,做事便不用像之前一樣遮遮掩掩許多顧忌了。
還有和忠勇伯府那邊的生意,也要做些切割和調整,畢竟都退婚了,能正常給他們供貨都算大度,優惠自然是沒有了。
所以這兩個多月忙的不可開,連出門的時間都沒有。
任娘子將雲苓登記好的冊子和對應的房契地契一起收好,“按照您的吩咐,這三十間鋪子七個莊子是這次明面上的嫁妝,一起放這邊,其他鋪子的賬冊和項目計劃我都在許宅那邊分門別類整理好了。”
秦知宜懶懶的點頭,“可。”
任娘子又道,“這兩天各地掌櫃們就全到上京了,恐怕得辛苦姑娘幾日見見他們。”
秦知宜應下,問道,“大掌櫃們都還規矩吧?”
任娘子笑道,“放心,大上都算規矩,以前他們就怕您,如今您了鎮北侯夫人,傻子才跟您對著幹。”
說到這裏,任娘子不由慨,當初許娘子將秦知宜托付給的時候,還以為得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守住娘子留下來的東西,甚至都做好了放棄一部分財産的打算,卻沒想到那個看著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小姑娘,出手就是雷霆,掌櫃們不聽話的罷了幾個,收拾了幾個,那些規矩的挨個給了甜頭,一番恩威并施後再沒人敢小看這位新主人,三年過去,許娘子留下的東西不僅沒水,還多了不。
“不說別的,清風閣趙掌櫃的兒子跟著您長進了多?他們還指也能送孩子來您這兒學點本事呢。”
秦知宜拍了拍手上的冊子,欣道,“趙大郎芙蕖琉璃杯這波宣傳確實不錯。未來一年清風閣收益若能再高兩,給他封個大紅封。”
“定是可以的,”任娘子笑道,“那也是您先燒出了那琉璃杯,如今不過展出兩天,滿上京的人都在討論了。要不那些掌櫃們都眼紅趙掌櫃。”想起了什麽,“對了,掌櫃們聽說您大婚,搜羅了不好東西,都送來這邊,還是也放許宅?”
秦知宜道,“放許宅吧,反正過幾天我也要過去,就不再刺激這邊的神經了。”
雲苓哼道,“們什麽時候不刺激了,每擡一件東西進來那邊都要鬼鬼祟祟的打探,要不是老爺著,還不知道要怎麽鬧妖呢。”
沈氏作為秦家的主母,自然有不眼線,當然,秦知宜如今也是有恃無恐,沈氏怎麽打探就怎麽打探,反正難的又不是。
“不過如今老爺子來了,們怕又要想著法兒膈應您了。”說到這裏雲苓看了下沙,“哎呀,時間是不是差不多了,姑娘該去福壽院用膳了。”
秦知宜長嘆一聲,酷暑天在外面走路真的是要命,但沒辦法,秦老爺子喜歡天倫之樂,他們這些做晚輩的也只能照辦。
秦知宜也沒想到,雲苓的話應驗的這麽快,午膳剛吃完,沈氏就說起過幾日兒節請護衛的事來。
大郢的七夕做兒節,顧名思義,是給姑娘們過的節日,這一天姑娘們都會盛裝出門,沒有訂婚的和家人或者約閨中友一起,訂了婚的姑娘一般由未婚夫帶著,新婚的夫婦或者很好的老夫老妻也不。
在這個禮教嚴苛的時代,難得一天對姑娘娘子們寬容,自然熱鬧非凡,同樣也魚龍混雜。
秦老爺子聽到沈氏說請護衛的話,嘖了一聲道,“哪兒還用專門去請護衛,家裏兩個姑爺,一個明鏡司指揮,一個雖然是探花郎,但人家忠勇伯府出,世代軍戶,家裏幾個將軍,不比去外面找的靠譜嗎?”
秦老爺子五十多歲,十幾年前跑商時遇到劫匪了傷,之後就不怎麽好,這些年就一直管著上柳老家的一些生意,畢生夢想就是耀門楣,培養出個當的子孫揚眉吐氣,能讓上柳的知縣對他畢恭畢敬。
如今孫子們還走在希的路上,孫兒們倒是已經做到了。
他看向秦知宜和秦,“你們倆說呢?宜宜,侯爺七夕來接你嗎?到時候隨便留幾個明鏡司的護衛就行,還有兒,也六郎多帶幾個。”
秦笑了笑正要應聲,就聽“啪”的一聲,秦老太太盧氏將筷子拍在桌上,冷笑道,“明鏡司護衛,就你也配?你是征戰沙場了,還是及第登科了?還是說你臉皮厚到可以為城牆做貢獻,那也算。”
衆人都嚇了一跳,沒想到老太太會當著所有人的面罵老爺子,秦知宜卻死死的盯著眼前的飯碗,生怕自己笑出來,一段時間沒見,老太太這脾氣越發暴躁了啊。
秦老爺子被噎,氣道,“你這老婆子發什麽瘋,都是我們家的姑爺,我怎麽就不配了?”
老太太冷笑,“宜宜和兒還沒嫁呢!”掃過衆人,重點瞥了沈氏一眼,“家裏的姑娘本就是高攀,多眼睛明裏暗裏盯著就等著看笑話,不說低調點,還恨不得搭個戲臺子人家看個痛快,怎麽,那二兩重的骨頭輕的能飄出花來?”
“我話撂這兒,往年怎麽過,今年就怎麽過,誰敢鬧妖,別管是什麽還是侯夫人,我老婆子都照罵不誤!你們不怕丟人就盡管試試!”
老太太一通無差別攻擊將沈氏還沒冒頭的幺蛾子強按了回去。
氣氛有些尷尬,秦朝丫鬟連翹使了個眼。
很快,秦的另外一個丫鬟丁香便匆匆進來稟報:“老爺,太太,忠勇伯府那邊派人來了。”
秦知宜:……
這是非要炫耀一下自己被李亦宸重視了?
老爺子有了臺階,急忙道,“快,快請。”
來的還是上次那個圓臉丫鬟,跟秦家長輩行禮之後,從懷裏掏出一本冊子來,“這是今年清風閣兒節的彩頭冊子,六爺剛拿到手不久,想請老爺太太過目。”說著將冊子遞給了最上首的秦老爺子。
秦老爺子揶揄道,“哪兒是給我過目,是想給兒過目吧,今天我就沾沾兒的,先看一眼。”
秦滿臉,“爺爺~”
沈氏正想順勢打趣,卻聽秦老爺子驚呼出聲,“這是什麽?也太漂亮了,芙蕖琉璃杯?——給你最好的嫁妝?”
秦老太太和秦興德聞言探頭湊過去,饒是秦興德見多識廣,也不由驚嘆,“確實,我也從未見過這麽漂亮的琉璃。”
李府的丫鬟道,“這杯子因型似芙蕖,故取名芙蕖琉璃杯,六爺說,他在清風閣看到了實,比畫像還要,被贊‘盈盈芙蕖,飄飄纖凝,不似人間。’是清風閣今年的頭彩,聽聞整個大郢,只此一只。”
“來,讓他們也看看。”秦老爺子迫不及待的將冊子遞給衆人傳看。
秦知宜看著冊子首頁漸變的凍燒琉璃杯,眼底漾起笑意,也不怪他們驚嘆,便是在現代見過好東西的第一次拿到這凍燒琉璃杯時也不釋手。
只是其中一套沒燒,四只裏只剩這麽一只完好,正好清風閣在發愁今年吸引人的彩頭,秦知宜便給了清風閣,如今看來,這宣傳語的效果不錯。
“清風閣今年可真是大手筆。”沈氏嘆,“這怎麽也價值千金吧,竟然用來做彩頭。”原來這就是兒說的李六郎要給的嫁妝,若能贏到,兒確實要做上京最風的新嫁娘了。
秦興德道,“你懂什麽,清風閣此舉類似于千金買馬骨,炫實力賺名聲,不說別的,這兒節芙蕖杯一出,春不盡和君子若沒有更出彩的東西,這一年又要被分走不客流。”
沈氏目晶亮,“清風閣的東家是誰啊,真大方,這也太漂亮了。”
秦興德下意識看向秦知宜,清風閣是早年許傾藍所建,許傾藍在世時因為有靠山,本人也霸道強勢,沒人敢,三年前許傾藍去世後,曾有無數人想吞下這塊,他也是其中之一,但最後誰都沒能功,當時只要打清風閣主意的人,家裏重要的生意都出了問題,甚至包括太後的娘家承恩侯府。秦知宜挑開簾子笑的道,“在討論二妹妹的嫁妝呢?”
屋子裏頓時一靜,沈氏先反應過來,連忙招呼,“大姑娘怎麽來了?快坐。”
秦知宜看著靠在床邊的秦笑道,“二妹妹了傷,我來看看,沒想到有客人。”
李家那清秀丫鬟了脊背,矜持道,“見過秦大姑娘。”
秦知宜無所謂的擺了擺手,看都沒看,而是對秦興德道,“剛聽爹爹和太太說二妹妹的嫁妝,要不要從北邊弄點好東西來?畢竟要進忠勇伯府,總要有撐門面的東西,咱家順風鏢局走鏢速度還是快的。”
秦興德瞬間覺得牙疼,那日秦知宜朝他出獠牙後便沒有遮掩過自己的能力,甚至直接將順風鏢局現有的機制告訴了他,秦興德看過之後,立刻放棄了朝鏢局手的打算,不是他不想,而是按照秦知宜調整過的運營方式,他得同時收買二十幾個管事才能達目的,就算同時收買了,秦知宜只要換下其中一個,他所有的努力都得前功盡棄,總之想要不經秦知宜同意收服順風鏢局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等再看到同時送來的新契約,供貨的運送本比許傾藍在時下調了一些,這樣算起來,比他拿下鏢局還便利劃算,秦興德幾乎瞬間就了心。
他當時就意識到,秦知宜的經商天分恐怕遠在許傾藍和他之上,再想想藏珍樓的房契,只因為沈氏的怠慢,他不僅心力瘁了小一旬,還損失了將近兩萬兩銀子,秦興德就條件反的疼。
此刻聞言立刻道,“也好,一會兒爹就給趙掌櫃去封信,讓他捎些好皮子,好石頭過來,都弄雙份,你和你二妹妹一人一份。”
沈氏暗暗皺了皺眉,看著站在旁邊的李府丫鬟,有恃無恐的開口,“皮子寶石好說,這溫泉莊子……”
秦興德看著,淡淡的道,“你若能置辦便置辦一個,多花些銀子也無妨。”又安秦知宜,“屆時兒嫁妝花多銀子,爹也給你多銀子,你們兩個的嫁妝都一樣,必然不會厚此薄彼。”
沈氏臉微變,沒想到搬出了忠勇伯府,秦興德竟然還這麽偏袒秦知宜,不僅不給溫泉莊子,還要跟兒一樣的嫁妝。
兒將來可是忠勇伯府的兒媳婦,而秦知宜壞了名聲,能嫁個什麽人家?憑什麽嫁妝一樣,不,還不止,許傾藍給秦知宜留下的東西都不了,要是秦興德給秦秦知宜一樣的嫁妝,那總下來秦知宜的嫁妝比兒多多了!
沈氏越想越不甘心,正想說些什麽阻止,就聽秦溫宜笑道,“合該如此。上次大姐姐說要尋個比六郎更有權勢的門第,是不是有眉目了?”
沈氏也想起秦知宜之前大放厥詞,說家兒不一定能嫁給李亦宸,還說自己一定要嫁個比兒更有權勢的夫君,當下立刻有了主意,一派賢良的對秦興德道,“其實也不必一模一樣,嫁妝是姑娘在夫家立足的本,也是咱們秦府的臉面,若大姑娘找的門第比忠勇伯府更高,那嫁妝也該比兒更厚一些才是。”
反之亦然!哪家家兒不是看門第,門第高的嫁妝才應該多!
說到這兒,仿佛想到了什麽,“大姑娘說的該不會是鎮北侯吧?”一臉驚喜,“我就說上次鎮北侯替你撐腰,顯然對你不一般。”
“若真是鎮北侯,那大姑娘的嫁妝便是兒的兩倍都不過分。”
旁邊突然傳來“噗嗤”一聲笑,竟是李家那丫鬟。
秦知宜一臉不贊同的看著沈氏,“您看您這話說的,連李家的下人都笑話您。”
李家丫鬟目惶恐,秦知宜卻不等開口,繼續道,“太太出書香門第,應該知道門當戶對的道理,除非我也跟二妹妹一樣,大庭廣衆之下被鎮北侯看個,不然怎麽可能嫁給鎮北侯。”
沈氏:……什麽看個!
秦知宜看著笑容同樣消失的秦,“二妹妹你說是吧?”
李家丫鬟連忙將功補過,“那件事是意外,主要還是我家爺心系二姑娘,這才第一個趕到。”
秦知宜點點頭,“確實,李六郎是個為不管不顧的子,不過鎮北侯卻是個正直穩重的人,為我撐腰大概就是單純看不慣有人陷害我。”
“若他真要娶誰,我想一定會明正大的求娶,必然不會搞出七八糟的意外,讓未婚妻人詬病。”看向李家那丫鬟,“你說是吧?”
李家丫鬟:……
剛剛不是在奚落秦知宜的自以為是嗎?怎麽倒句句在罵家爺和二姑娘啊。
秦興德看著哽住的丫鬟和說不出話的沈氏和秦,心中暗暗嘆息,你們說好端端的惹做什麽?
不過到底是忠勇伯府的人,秦興德也不想讓秦母太難堪,正準備說些什麽打個圓場,管家財叔氣籲籲的跑進來,“老爺,太太,大姑娘,二姑娘,快,宮中來人了……”
“什麽?!”
衆人不約而同的站起來,秦興德快步往出走,“怎麽回事?”
財叔一臉的忐忑加驚喜,“宮中來人,說是賜婚!”
沈氏頓時一喜,“必然是六郎!”回頭看向秦,“六郎在前行走,肯定是他求了皇上,這是多大的臉面。”又瞟了秦知宜一眼,意有所指,“以後看誰還敢再嚼舌!”
秦也不由出笑容,飛速的整理了一下,還朝著秦知宜做了個請的姿勢,故作矜持道,“大姐姐,您先。”
秦興德早興的跑出去了,沈氏一手拉住秦,“哎呀,知道你謙讓,但這是給你的聖旨,讓大姑娘走在前面算怎麽回事?沒得讓宮中以為你大姐姐不懂事。”
說罷就拽著人匆匆往前院趕。
雲苓不爽的跟秦知宜嘟囔,“怎麽回事?宮中賜婚這麽隨便的嗎?”
秦知宜也覺得奇怪,李亦宸只是忠勇伯的侄兒,又不是什麽朝廷重臣,關鍵兩人的婚事還算不上彩,宮中避諱都來不及,怎麽會給他撐腰?不過當今這位皇帝和太後幹的荒唐事也不是一兩件了,秦知宜也沒多想,只是囑咐道,“別說話。”
雲苓撇了撇,然後問道,“那咱們用不用去?”
“當然得去。”秦知宜道,“誰家接聖旨不是全家出。”當朝再荒唐,也不是一個商戶能輕視的。
到了前院,秦興德已經激的跪在拿著聖旨的公公面前,沈氏也興沖沖的帶著秦過去,後院幾個庶子庶也都被通知跑來,秦知宜打算悄悄跪在後面,沈氏卻朝招手,“大姑娘,你可是嫡出的大姑娘,過來這兒。”
指的卻是秦後的位置。
其實正常來說,秦的聖旨,秦知宜本來也應該跪後,但沈氏明顯帶著挑釁并想一頭的態度就很讓人不爽。
秦知宜不打算理,以為在宮中的公公面前就能?秦知宜倒是想看看,沈氏有沒有膽子在公公面前搞事兒,弄砸了那是兒秦的事兒,又不是的事兒。
然而秦知宜還沒跪下,就見那公公看著和氣道,“這位就是秦大姑娘?”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秦知宜雖然不知道怎麽回事,但也大大方方的福了福,“回公公,正是民。”
公公笑道,“怎麽跪那麽遠,一會兒怎麽接聖旨。”
大家都呆住了,沈氏口道,“不是給二姑娘的聖旨嗎?”
公公瞥了一眼,“秦家的二姑娘不是已經因為意外先訂婚了嗎?何談賜婚?”語氣輕蔑,仿佛在說“私相授的腌臜事兒也配賜婚?”
沈氏和秦瞬間白了臉。
秦興德也顧不上管們了,一邊招手讓秦知宜上前,一邊給公公塞了個大荷包,“那這婚是……”
公公收了荷包,笑瞇瞇的道,“自然是賜給大姑娘的,安心吧,大好事兒。”
“秦大姑娘,過來接旨吧。”
別說其他人,秦知宜自己都有些懵,一個剛被退婚的商戶,怎麽會跟宮裏扯上關系的?要賜婚給誰?
最近唯一得罪的人只有吳國舅,不不不,吳國舅有正妻了,若是小妾本用不著聖旨,但吳太後勢大,做事隨心所,也未嘗沒有這種可能……
秦知宜在公公一堆蕙質蘭心,賢良淑德的誇獎中已經在想要怎麽搞死吳國舅了,最後卻聽尖利的聲音道,“……特賜婚于鎮北侯謝晏,三月後完婚……”
秦知宜渾的都炸起來了,賜婚給什麽玩意兒?!!
後來就傳清風閣背後的主子是位高權重,不是能輕易招惹的存在。有一家不信邪的,仗著有靠山想強占,結果沒多久對方靠山就犯事兒被斬,自家也被抄家,衆人不由開始觀。
直到這些年清風閣花樣百出,比許傾藍在時風頭還盛後,衆人終于徹底歇了心思,能將這種産業打理這樣的人,絕非泛泛之輩,應該就是許傾藍的靠山直接接管了。
之前秦興德也是這麽覺得的,但現在想來,這敲山震虎的手段,跟當初秦知宜賣藏珍閣地契打擊他,又借鎮北侯勢震懾他不是一個路子嗎?
若清風閣真有他這個兒的份兒……秦興德默默回想了下,最近應該沒有惹到的地方……吧?
秦老爺子和老太太才來上京不久,不知道清風閣的傳統,秦老爺子疑道,“彩頭?是做什麽的彩頭,我看這上頭寫著‘給你最好的嫁妝’是什麽意思?能用銀子買?”他說著,還真開始算自己的私房,“若有這個做姑娘的箱底,在婆家確實臉上有。”
秦老太太翻了個白眼,“真要論銀子,這麽好的東西能的到你?宮裏估計都搶著要。”
李家丫鬟笑道,“老太爺老太太有所不知。清風閣每年七夕都會辦兒節專場,裏面都是兒家喜歡的東西,一些可以自己買,還有一些好東西要靠打擂臺贏,比如琴棋書畫,箭投壺……”
秦老爺子不解,“怎麽兒家還有箭投壺?”
李家丫鬟道,“雖然裏面都是兒家喜歡的東西,但這擂臺有些姑娘可以打,有些也可以由父兄或者未婚夫代打……”說著,揶揄的看向秦,“這冊子上就是每一關的彩頭和對應的擂臺,姑娘們想要什麽可以看好了,到時候可以和未婚夫直接去。”
“這芙蕖琉璃杯,便是清風閣今年給姑娘們最好的嫁妝,就看哪家郎君能拿下了。”
秦老爺子立刻領會了意思,“這琉璃杯不僅價值千金,這滿上京的郎君們打擂臺為娘子爭臉面,確實是最好的嫁妝。”他看著秦笑道,“六郎要是真得了這琉璃杯,咱們兒就是全上京最風的新嫁娘了。”
李家丫鬟連忙謙虛,“不過這芙蕖琉璃杯應是很難得,文鬥武鬥都要過才行。”
秦老爺子自信滿滿,“那不是更十拿九穩了嗎?咱們六郎可是文武雙全,必能奪魁。”
沈氏連忙道,“爹,在侯爺面前,六郎哪裏敢說文武雙全。”
秦連忙拽了拽沈氏的胳膊,“娘……”第一次同舅父一家宴飲,本就講究的秦知宜自然是細心打扮,盛裝出席。
丫鬟們將這季新做的各式上衫、、,全都掛了出來,由秦知宜自己挑選搭配。裏和夾早烘熱又薰了香,待選好了裳,這些外裳也是要烘的。
更、梳髻、妝扮,這些都是細致盡的事,一屋子主仆又忙了一個時辰,按照平時秦知宜在家時的來看,已經算是快的。
在這期間,謝家一家人都在正房正廳等候,鄭氏忙著安排接風宴,時不時跟管事媽媽說話,傳話去廚房。謝家父子考校功課,也有得忙。只有坐在一邊的鄭雲淑無事可幹,時間就有些難熬。
等了個鄭氏沒事忙的空檔,站起來稟告:“大姐姐,姑姐們還沒來,我去更,再走一走。”
鄭氏點了頭,卻又住:“更了就快些回來,莫失了禮數。”因為不確定謝氏們收拾完畢的時間,最好是都在正廳等候。遠客舟車勞頓,花費時間久實屬正常。
鄭雲淑已經徒坐了一個多時辰,子乏腰也酸,想走一走解解乏也不能,因此緒變得更低落。輕聲應一句“知道了”,帶著丫鬟暫時離去。
鄭氏盯著鄭雲淑的背影,雖嘆息家妹心思細膩心事又重,但也能理解,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心裏裝的不過就閨閣中這幾步路的小事,心靈又脆弱。
這偏偏又不是大問題,做姐姐的提點幾句也就罷了,只要沒做出什麽錯來就好。
更返還的途中,鄭雲淑著廊柱一側,小步小步地挪著。的丫鬟阮芷知道主子心不暢,轉一轉眼珠,小聲絮道:“大姑對秦家未免也太殷勤了些……”
鄭雲淑默不作聲,不回應,但也沒阻止阮芷碎。
阮芷繼續說:“雖秦家富足不假,可姑爺和秦家到底隔著一層。我看啊,姑這是把秦家人當皇親國戚一般待著了,我們姑娘都排到了後邊去。”
許是這句話到了鄭雲淑的痛,打斷阮芷:“別說了,大姐姐對我也很好。”
丫鬟遂抿住,并不見被斥的悻悻神。因為不是真的不滿,只不過是看主子心悶,用的替鄭雲淑發洩一二。
鄭氏待客周到,除了有秦家家大業大的原因。另外,作為秦夫人的弟媳,面對夫君的家人,怎麽也該做出十分的態度來,免得教人挑剔,所以殷勤周到些無可厚非。
但放在鄭雲淑這頭,在心裏,和秦知宜都是來到謝府,解決婚事的姑娘,不考慮人家為客的份,稍一鑽牛角尖,就會生出嫡姐厚此薄彼之。
是非公道全在人心,放在心眼狹窄的人上,便會想得壞了去。鄭雲淑倒不至于那麽不懂事,只是有些不大高興。
回到正廳沒多久,有丫鬟傳話說客人已收拾妥帖,正往這邊來。鄭雲淑跟著鄭氏去迎,遠遠的,就看到了秦知宜娉婷綽約的風姿。
上是一件杏子黃暗花綾的襟襖衫,下配淺丁香緙紫藤紋的百疊,另邊還有兩層撚珠妝點,細小的米珠在施施前行時,隨部的起伏流芒。外罩一件白狐滾邊的象牙白長褙子,蓬松的映在頰邊,襯得人雪腮香。
秦知宜雖是盛裝打扮,頭上卻不曾繁瑣,只梳了常見的垂鬟髻,戴著兩件頭飾。一支羊脂玉刻玉蘭花苞樣式的簡單玉簪,另一件,是一柄側垂的纏花紫藤,巧細致不提,呼應了百疊上的圖案,雅致中又提拔了幾分俏,正是這個年紀姑娘獨一份的鮮活。
鄭雲淑上的妃緞子,頭上的鑲寶石蝶玉簪,頓時被比到了地上去。
這一已是自己屋裏最好的裳和首飾,是,和秦知宜的妝扮比起來,就落了俗套,韻味不足。
年輕姑娘臉皮薄,又,在同齡人面前被比得黯然失,很難不會介意。這種落差藏在心裏,越積越多,最後轉化對人的不滿。
沈氏似乎意識到自己失言,連忙幫秦知宜找補,“不過宜宜嫁妝多,還沒整理完,應當沒時間出去,侯爺也忙……”
秦知宜笑道,“我也在家悶了兩個多月了,七夕還是要出去的。”
衆人頓時意外,沈氏和秦也愣了,顯然沒想到秦知宜竟然敢出去。
老太太皺了皺眉想說什麽,秦老爺子先開了口,“是該出去,也約一約鎮北侯,兒節是姑娘們的大日子,哪個未婚夫不陪著?”他剛說完,桌下的腳突然往旁邊一擡,看著踩空了的秦老太太得意道,“沒踩著!怎麽,我說錯了嗎?鎮北侯再忙,份再高,兒節也得陪未婚妻過吧。”
秦老太太無話可說,幹脆直接踹了秦老爺子一腳,老爺子差點歪倒,還是秦興德扶了一把,無奈道,“爹……”
秦知宜忍俊不,“爺爺說的對,我去個帖子問問。”的目落在畫冊上,“畢竟我也喜歡這個。”
秦老爺子頓時閉。
秦垂眸遮住眼底的不屑,也得能請到謝晏才行,目落在冊子上,角又不控制的翹起,上輩子這芙蕖琉璃杯可是李亦宸拿下的。
沈氏也想到了別的,秦知宜的熱鬧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婚的時候看啊?七夕提前看一次也好不是嗎?
這個燈籠沒讓別人手,要自己畫。因為自己畫的肯定沒別人畫的好看。
而要的,就是不好看。
往油紙上畫圖案,想到什麽畫什麽,天馬行空,毫無章法。
什麽小狗打架、蜂鑽花,全是逗人一笑的場面,沒什麽文雅韻味。
秦知宜一邊畫一邊笑,害得手抖,連線條都畫不好。
想,若謝晏知道的打算,估計會沉默良久,啞然以對。
這是,把他當仇人一般整了。
第43章
這一次的傳聞,比以往都要嚴峻。
據說世子冷待夫人,年休得空在家,也分房而居,寡言語。
雖沒勒令夫人結開銷,可他冷然的態度,令夫人傷心絕,主提出自己承擔多支的開銷。
這事,不僅把侯夫人氣得寢食難安,讓心寬不管事的侯爺謝靖也難以置信,當即喚人去把謝晏傳到正院。
他們向來事妥帖的長子,怎麽做出這樣荒謬的事?
怎麽能讓知宜嫁進來後連吃穿都要自己的錢,這像什麽話?兒媳想吃好點有什麽錯,謝晏怎能如此對待人家。
原本夫婦兩個還不相信,等謝晏過來了,一看他神冷郁,不茍言笑,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什麽傳聞都坐實了。
梧桐苑,秦知宜從清風閣七夕活報告中擡起頭來,長長的了個懶腰,才覺察出熱意,“啊,好熱,也好累啊……”真的好多年沒有這麽高強度的工作了。
雲苓埋頭對著冊子都沒時間理,直到寫完一頁才笑著擡起頭來,目晶亮,“奴婢一點都不累!”
旁邊給們打扇的小丫鬟端了一碗冰過來,秦知宜先給兩人一人塞了一塊兒,自己含了一塊兒才覺得有點活過來了,懶洋洋的靠在椅背上笑道,“也是,當初挑你就是看中了你特別銀子。”
三個月的備嫁時間本來就有些短,秦知宜還要趁著整理嫁妝的機會順便將名下的財産全都梳理一遍,此外針對一些産業順勢做戰略調整——有了鎮北侯府這個靠山,做事便不用像之前一樣遮遮掩掩許多顧忌了。
還有和忠勇伯府那邊的生意,也要做些切割和調整,畢竟都退婚了,能正常給他們供貨都算大度,優惠自然是沒有了。
所以這兩個多月忙的不可開,連出門的時間都沒有。
任娘子將雲苓登記好的冊子和對應的房契地契一起收好,“按照您的吩咐,這三十間鋪子七個莊子是這次明面上的嫁妝,一起放這邊,其他鋪子的賬冊和項目計劃我都在許宅那邊分門別類整理好了。”
秦知宜懶懶的點頭,“可。”
任娘子又道,“這兩天各地掌櫃們就全到上京了,恐怕得辛苦姑娘幾日見見他們。”
秦知宜應下,問道,“大掌櫃們都還規矩吧?”
任娘子笑道,“放心,大上都算規矩,以前他們就怕您,如今您了鎮北侯夫人,傻子才跟您對著幹。”
說到這裏,任娘子不由慨,當初許娘子將秦知宜托付給的時候,還以為得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守住娘子留下來的東西,甚至都做好了放棄一部分財産的打算,卻沒想到那個看著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小姑娘,出手就是雷霆,掌櫃們不聽話的罷了幾個,收拾了幾個,那些規矩的挨個給了甜頭,一番恩威并施後再沒人敢小看這位新主人,三年過去,許娘子留下的東西不僅沒水,還多了不。
“不說別的,清風閣趙掌櫃的兒子跟著您長進了多?他們還指也能送孩子來您這兒學點本事呢。”
秦知宜拍了拍手上的冊子,欣道,“趙大郎芙蕖琉璃杯這波宣傳確實不錯。未來一年清風閣收益若能再高兩,給他封個大紅封。”
“定是可以的,”任娘子笑道,“那也是您先燒出了那琉璃杯,如今不過展出兩天,滿上京的人都在討論了。要不那些掌櫃們都眼紅趙掌櫃。”想起了什麽,“對了,掌櫃們聽說您大婚,搜羅了不好東西,都送來這邊,還是也放許宅?”
秦知宜道,“放許宅吧,反正過幾天我也要過去,就不再刺激這邊的神經了。”
雲苓哼道,“們什麽時候不刺激了,每擡一件東西進來那邊都要鬼鬼祟祟的打探,要不是老爺著,還不知道要怎麽鬧妖呢。”
沈氏作為秦家的主母,自然有不眼線,當然,秦知宜如今也是有恃無恐,沈氏怎麽打探就怎麽打探,反正難的又不是。
“不過如今老爺子來了,們怕又要想著法兒膈應您了。”說到這裏雲苓看了下沙,“哎呀,時間是不是差不多了,姑娘該去福壽院用膳了。”
秦知宜長嘆一聲,酷暑天在外面走路真的是要命,但沒辦法,秦老爺子喜歡天倫之樂,他們這些做晚輩的也只能照辦。
秦知宜也沒想到,雲苓的話應驗的這麽快,午膳剛吃完,沈氏就說起過幾日兒節請護衛的事來。
大郢的七夕做兒節,顧名思義,是給姑娘們過的節日,這一天姑娘們都會盛裝出門,沒有訂婚的和家人或者約閨中友一起,訂了婚的姑娘一般由未婚夫帶著,新婚的夫婦或者很好的老夫老妻也不。
在這個禮教嚴苛的時代,難得一天對姑娘娘子們寬容,自然熱鬧非凡,同樣也魚龍混雜。
秦老爺子聽到沈氏說請護衛的話,嘖了一聲道,“哪兒還用專門去請護衛,家裏兩個姑爺,一個明鏡司指揮,一個雖然是探花郎,但人家忠勇伯府出,世代軍戶,家裏幾個將軍,不比去外面找的靠譜嗎?”
秦老爺子五十多歲,十幾年前跑商時遇到劫匪了傷,之後就不怎麽好,這些年就一直管著上柳老家的一些生意,畢生夢想就是耀門楣,培養出個當的子孫揚眉吐氣,能讓上柳的知縣對他畢恭畢敬。
如今孫子們還走在希的路上,孫兒們倒是已經做到了。
他看向秦知宜和秦,“你們倆說呢?宜宜,侯爺七夕來接你嗎?到時候隨便留幾個明鏡司的護衛就行,還有兒,也六郎多帶幾個。”
秦笑了笑正要應聲,就聽“啪”的一聲,秦老太太盧氏將筷子拍在桌上,冷笑道,“明鏡司護衛,就你也配?你是征戰沙場了,還是及第登科了?還是說你臉皮厚到可以為城牆做貢獻,那也算。”
衆人都嚇了一跳,沒想到老太太會當著所有人的面罵老爺子,秦知宜卻死死的盯著眼前的飯碗,生怕自己笑出來,一段時間沒見,老太太這脾氣越發暴躁了啊。
秦老爺子被噎,氣道,“你這老婆子發什麽瘋,都是我們家的姑爺,我怎麽就不配了?”
老太太冷笑,“宜宜和兒還沒嫁呢!”掃過衆人,重點瞥了沈氏一眼,“家裏的姑娘本就是高攀,多眼睛明裏暗裏盯著就等著看笑話,不說低調點,還恨不得搭個戲臺子人家看個痛快,怎麽,那二兩重的骨頭輕的能飄出花來?”
“我話撂這兒,往年怎麽過,今年就怎麽過,誰敢鬧妖,別管是什麽還是侯夫人,我老婆子都照罵不誤!你們不怕丟人就盡管試試!”
老太太一通無差別攻擊將沈氏還沒冒頭的幺蛾子強按了回去。
氣氛有些尷尬,秦朝丫鬟連翹使了個眼。
很快,秦的另外一個丫鬟丁香便匆匆進來稟報:“老爺,太太,忠勇伯府那邊派人來了。”
秦知宜:……
這是非要炫耀一下自己被李亦宸重視了?
老爺子有了臺階,急忙道,“快,快請。”
來的還是上次那個圓臉丫鬟,跟秦家長輩行禮之後,從懷裏掏出一本冊子來,“這是今年清風閣兒節的彩頭冊子,六爺剛拿到手不久,想請老爺太太過目。”說著將冊子遞給了最上首的秦老爺子。
秦老爺子揶揄道,“哪兒是給我過目,是想給兒過目吧,今天我就沾沾兒的,先看一眼。”
秦滿臉,“爺爺~”
沈氏正想順勢打趣,卻聽秦老爺子驚呼出聲,“這是什麽?也太漂亮了,芙蕖琉璃杯?——給你最好的嫁妝?”
秦老太太和秦興德聞言探頭湊過去,饒是秦興德見多識廣,也不由驚嘆,“確實,我也從未見過這麽漂亮的琉璃。”
李府的丫鬟道,“這杯子因型似芙蕖,故取名芙蕖琉璃杯,六爺說,他在清風閣看到了實,比畫像還要,被贊‘盈盈芙蕖,飄飄纖凝,不似人間。’是清風閣今年的頭彩,聽聞整個大郢,只此一只。”
“來,讓他們也看看。”秦老爺子迫不及待的將冊子遞給衆人傳看。
秦知宜看著冊子首頁漸變的凍燒琉璃杯,眼底漾起笑意,也不怪他們驚嘆,便是在現代見過好東西的第一次拿到這凍燒琉璃杯時也不釋手。
只是其中一套沒燒,四只裏只剩這麽一只完好,正好清風閣在發愁今年吸引人的彩頭,秦知宜便給了清風閣,如今看來,這宣傳語的效果不錯。
“清風閣今年可真是大手筆。”沈氏嘆,“這怎麽也價值千金吧,竟然用來做彩頭。”原來這就是兒說的李六郎要給的嫁妝,若能贏到,兒確實要做上京最風的新嫁娘了。
秦興德道,“你懂什麽,清風閣此舉類似于千金買馬骨,炫實力賺名聲,不說別的,這兒節芙蕖杯一出,春不盡和君子若沒有更出彩的東西,這一年又要被分走不客流。”
沈氏目晶亮,“清風閣的東家是誰啊,真大方,這也太漂亮了。”
秦興德下意識看向秦知宜,清風閣是早年許傾藍所建,許傾藍在世時因為有靠山,本人也霸道強勢,沒人敢,三年前許傾藍去世後,曾有無數人想吞下這塊,他也是其中之一,但最後誰都沒能功,當時只要打清風閣主意的人,家裏重要的生意都出了問題,甚至包括太後的娘家承恩侯府。秦知宜挑開簾子笑的道,“在討論二妹妹的嫁妝呢?”
屋子裏頓時一靜,沈氏先反應過來,連忙招呼,“大姑娘怎麽來了?快坐。”
秦知宜看著靠在床邊的秦笑道,“二妹妹了傷,我來看看,沒想到有客人。”
李家那清秀丫鬟了脊背,矜持道,“見過秦大姑娘。”
秦知宜無所謂的擺了擺手,看都沒看,而是對秦興德道,“剛聽爹爹和太太說二妹妹的嫁妝,要不要從北邊弄點好東西來?畢竟要進忠勇伯府,總要有撐門面的東西,咱家順風鏢局走鏢速度還是快的。”
秦興德瞬間覺得牙疼,那日秦知宜朝他出獠牙後便沒有遮掩過自己的能力,甚至直接將順風鏢局現有的機制告訴了他,秦興德看過之後,立刻放棄了朝鏢局手的打算,不是他不想,而是按照秦知宜調整過的運營方式,他得同時收買二十幾個管事才能達目的,就算同時收買了,秦知宜只要換下其中一個,他所有的努力都得前功盡棄,總之想要不經秦知宜同意收服順風鏢局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等再看到同時送來的新契約,供貨的運送本比許傾藍在時下調了一些,這樣算起來,比他拿下鏢局還便利劃算,秦興德幾乎瞬間就了心。
他當時就意識到,秦知宜的經商天分恐怕遠在許傾藍和他之上,再想想藏珍樓的房契,只因為沈氏的怠慢,他不僅心力瘁了小一旬,還損失了將近兩萬兩銀子,秦興德就條件反的疼。
此刻聞言立刻道,“也好,一會兒爹就給趙掌櫃去封信,讓他捎些好皮子,好石頭過來,都弄雙份,你和你二妹妹一人一份。”
沈氏暗暗皺了皺眉,看著站在旁邊的李府丫鬟,有恃無恐的開口,“皮子寶石好說,這溫泉莊子……”
秦興德看著,淡淡的道,“你若能置辦便置辦一個,多花些銀子也無妨。”又安秦知宜,“屆時兒嫁妝花多銀子,爹也給你多銀子,你們兩個的嫁妝都一樣,必然不會厚此薄彼。”
沈氏臉微變,沒想到搬出了忠勇伯府,秦興德竟然還這麽偏袒秦知宜,不僅不給溫泉莊子,還要跟兒一樣的嫁妝。
兒將來可是忠勇伯府的兒媳婦,而秦知宜壞了名聲,能嫁個什麽人家?憑什麽嫁妝一樣,不,還不止,許傾藍給秦知宜留下的東西都不了,要是秦興德給秦秦知宜一樣的嫁妝,那總下來秦知宜的嫁妝比兒多多了!
沈氏越想越不甘心,正想說些什麽阻止,就聽秦溫宜笑道,“合該如此。上次大姐姐說要尋個比六郎更有權勢的門第,是不是有眉目了?”
沈氏也想起秦知宜之前大放厥詞,說家兒不一定能嫁給李亦宸,還說自己一定要嫁個比兒更有權勢的夫君,當下立刻有了主意,一派賢良的對秦興德道,“其實也不必一模一樣,嫁妝是姑娘在夫家立足的本,也是咱們秦府的臉面,若大姑娘找的門第比忠勇伯府更高,那嫁妝也該比兒更厚一些才是。”
反之亦然!哪家家兒不是看門第,門第高的嫁妝才應該多!
說到這兒,仿佛想到了什麽,“大姑娘說的該不會是鎮北侯吧?”一臉驚喜,“我就說上次鎮北侯替你撐腰,顯然對你不一般。”
“若真是鎮北侯,那大姑娘的嫁妝便是兒的兩倍都不過分。”
旁邊突然傳來“噗嗤”一聲笑,竟是李家那丫鬟。
秦知宜一臉不贊同的看著沈氏,“您看您這話說的,連李家的下人都笑話您。”
李家丫鬟目惶恐,秦知宜卻不等開口,繼續道,“太太出書香門第,應該知道門當戶對的道理,除非我也跟二妹妹一樣,大庭廣衆之下被鎮北侯看個,不然怎麽可能嫁給鎮北侯。”
沈氏:……什麽看個!
秦知宜看著笑容同樣消失的秦,“二妹妹你說是吧?”
李家丫鬟連忙將功補過,“那件事是意外,主要還是我家爺心系二姑娘,這才第一個趕到。”
秦知宜點點頭,“確實,李六郎是個為不管不顧的子,不過鎮北侯卻是個正直穩重的人,為我撐腰大概就是單純看不慣有人陷害我。”
“若他真要娶誰,我想一定會明正大的求娶,必然不會搞出七八糟的意外,讓未婚妻人詬病。”看向李家那丫鬟,“你說是吧?”
李家丫鬟:……
剛剛不是在奚落秦知宜的自以為是嗎?怎麽倒句句在罵家爺和二姑娘啊。
秦興德看著哽住的丫鬟和說不出話的沈氏和秦,心中暗暗嘆息,你們說好端端的惹做什麽?
不過到底是忠勇伯府的人,秦興德也不想讓秦母太難堪,正準備說些什麽打個圓場,管家財叔氣籲籲的跑進來,“老爺,太太,大姑娘,二姑娘,快,宮中來人了……”
“什麽?!”
衆人不約而同的站起來,秦興德快步往出走,“怎麽回事?”
財叔一臉的忐忑加驚喜,“宮中來人,說是賜婚!”
沈氏頓時一喜,“必然是六郎!”回頭看向秦,“六郎在前行走,肯定是他求了皇上,這是多大的臉面。”又瞟了秦知宜一眼,意有所指,“以後看誰還敢再嚼舌!”
秦也不由出笑容,飛速的整理了一下,還朝著秦知宜做了個請的姿勢,故作矜持道,“大姐姐,您先。”
秦興德早興的跑出去了,沈氏一手拉住秦,“哎呀,知道你謙讓,但這是給你的聖旨,讓大姑娘走在前面算怎麽回事?沒得讓宮中以為你大姐姐不懂事。”
說罷就拽著人匆匆往前院趕。
雲苓不爽的跟秦知宜嘟囔,“怎麽回事?宮中賜婚這麽隨便的嗎?”
秦知宜也覺得奇怪,李亦宸只是忠勇伯的侄兒,又不是什麽朝廷重臣,關鍵兩人的婚事還算不上彩,宮中避諱都來不及,怎麽會給他撐腰?不過當今這位皇帝和太後幹的荒唐事也不是一兩件了,秦知宜也沒多想,只是囑咐道,“別說話。”
雲苓撇了撇,然後問道,“那咱們用不用去?”
“當然得去。”秦知宜道,“誰家接聖旨不是全家出。”當朝再荒唐,也不是一個商戶能輕視的。
到了前院,秦興德已經激的跪在拿著聖旨的公公面前,沈氏也興沖沖的帶著秦過去,後院幾個庶子庶也都被通知跑來,秦知宜打算悄悄跪在後面,沈氏卻朝招手,“大姑娘,你可是嫡出的大姑娘,過來這兒。”
指的卻是秦後的位置。
其實正常來說,秦的聖旨,秦知宜本來也應該跪後,但沈氏明顯帶著挑釁并想一頭的態度就很讓人不爽。
秦知宜不打算理,以為在宮中的公公面前就能?秦知宜倒是想看看,沈氏有沒有膽子在公公面前搞事兒,弄砸了那是兒秦的事兒,又不是的事兒。
然而秦知宜還沒跪下,就見那公公看著和氣道,“這位就是秦大姑娘?”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秦知宜雖然不知道怎麽回事,但也大大方方的福了福,“回公公,正是民。”
公公笑道,“怎麽跪那麽遠,一會兒怎麽接聖旨。”
大家都呆住了,沈氏口道,“不是給二姑娘的聖旨嗎?”
公公瞥了一眼,“秦家的二姑娘不是已經因為意外先訂婚了嗎?何談賜婚?”語氣輕蔑,仿佛在說“私相授的腌臜事兒也配賜婚?”
沈氏和秦瞬間白了臉。
秦興德也顧不上管們了,一邊招手讓秦知宜上前,一邊給公公塞了個大荷包,“那這婚是……”
公公收了荷包,笑瞇瞇的道,“自然是賜給大姑娘的,安心吧,大好事兒。”
“秦大姑娘,過來接旨吧。”
別說其他人,秦知宜自己都有些懵,一個剛被退婚的商戶,怎麽會跟宮裏扯上關系的?要賜婚給誰?
最近唯一得罪的人只有吳國舅,不不不,吳國舅有正妻了,若是小妾本用不著聖旨,但吳太後勢大,做事隨心所,也未嘗沒有這種可能……
秦知宜在公公一堆蕙質蘭心,賢良淑德的誇獎中已經在想要怎麽搞死吳國舅了,最後卻聽尖利的聲音道,“……特賜婚于鎮北侯謝晏,三月後完婚……”
秦知宜渾的都炸起來了,賜婚給什麽玩意兒?!!
後來就傳清風閣背後的主子是位高權重,不是能輕易招惹的存在。有一家不信邪的,仗著有靠山想強占,結果沒多久對方靠山就犯事兒被斬,自家也被抄家,衆人不由開始觀。
直到這些年清風閣花樣百出,比許傾藍在時風頭還盛後,衆人終于徹底歇了心思,能將這種産業打理這樣的人,絕非泛泛之輩,應該就是許傾藍的靠山直接接管了。
之前秦興德也是這麽覺得的,但現在想來,這敲山震虎的手段,跟當初秦知宜賣藏珍閣地契打擊他,又借鎮北侯勢震懾他不是一個路子嗎?
若清風閣真有他這個兒的份兒……秦興德默默回想了下,最近應該沒有惹到的地方……吧?
秦老爺子和老太太才來上京不久,不知道清風閣的傳統,秦老爺子疑道,“彩頭?是做什麽的彩頭,我看這上頭寫著‘給你最好的嫁妝’是什麽意思?能用銀子買?”他說著,還真開始算自己的私房,“若有這個做姑娘的箱底,在婆家確實臉上有。”
秦老太太翻了個白眼,“真要論銀子,這麽好的東西能的到你?宮裏估計都搶著要。”
李家丫鬟笑道,“老太爺老太太有所不知。清風閣每年七夕都會辦兒節專場,裏面都是兒家喜歡的東西,一些可以自己買,還有一些好東西要靠打擂臺贏,比如琴棋書畫,箭投壺……”
秦老爺子不解,“怎麽兒家還有箭投壺?”
李家丫鬟道,“雖然裏面都是兒家喜歡的東西,但這擂臺有些姑娘可以打,有些也可以由父兄或者未婚夫代打……”說著,揶揄的看向秦,“這冊子上就是每一關的彩頭和對應的擂臺,姑娘們想要什麽可以看好了,到時候可以和未婚夫直接去。”
“這芙蕖琉璃杯,便是清風閣今年給姑娘們最好的嫁妝,就看哪家郎君能拿下了。”
秦老爺子立刻領會了意思,“這琉璃杯不僅價值千金,這滿上京的郎君們打擂臺為娘子爭臉面,確實是最好的嫁妝。”他看著秦笑道,“六郎要是真得了這琉璃杯,咱們兒就是全上京最風的新嫁娘了。”
李家丫鬟連忙謙虛,“不過這芙蕖琉璃杯應是很難得,文鬥武鬥都要過才行。”
秦老爺子自信滿滿,“那不是更十拿九穩了嗎?咱們六郎可是文武雙全,必能奪魁。”
沈氏連忙道,“爹,在侯爺面前,六郎哪裏敢說文武雙全。”
秦連忙拽了拽沈氏的胳膊,“娘……”第一次同舅父一家宴飲,本就講究的秦知宜自然是細心打扮,盛裝出席。
丫鬟們將這季新做的各式上衫、、,全都掛了出來,由秦知宜自己挑選搭配。裏和夾早烘熱又薰了香,待選好了裳,這些外裳也是要烘的。
更、梳髻、妝扮,這些都是細致盡的事,一屋子主仆又忙了一個時辰,按照平時秦知宜在家時的來看,已經算是快的。
在這期間,謝家一家人都在正房正廳等候,鄭氏忙著安排接風宴,時不時跟管事媽媽說話,傳話去廚房。謝家父子考校功課,也有得忙。只有坐在一邊的鄭雲淑無事可幹,時間就有些難熬。
等了個鄭氏沒事忙的空檔,站起來稟告:“大姐姐,姑姐們還沒來,我去更,再走一走。”
鄭氏點了頭,卻又住:“更了就快些回來,莫失了禮數。”因為不確定謝氏們收拾完畢的時間,最好是都在正廳等候。遠客舟車勞頓,花費時間久實屬正常。
鄭雲淑已經徒坐了一個多時辰,子乏腰也酸,想走一走解解乏也不能,因此緒變得更低落。輕聲應一句“知道了”,帶著丫鬟暫時離去。
鄭氏盯著鄭雲淑的背影,雖嘆息家妹心思細膩心事又重,但也能理解,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心裏裝的不過就閨閣中這幾步路的小事,心靈又脆弱。
這偏偏又不是大問題,做姐姐的提點幾句也就罷了,只要沒做出什麽錯來就好。
更返還的途中,鄭雲淑著廊柱一側,小步小步地挪著。的丫鬟阮芷知道主子心不暢,轉一轉眼珠,小聲絮道:“大姑對秦家未免也太殷勤了些……”
鄭雲淑默不作聲,不回應,但也沒阻止阮芷碎。
阮芷繼續說:“雖秦家富足不假,可姑爺和秦家到底隔著一層。我看啊,姑這是把秦家人當皇親國戚一般待著了,我們姑娘都排到了後邊去。”
許是這句話到了鄭雲淑的痛,打斷阮芷:“別說了,大姐姐對我也很好。”
丫鬟遂抿住,并不見被斥的悻悻神。因為不是真的不滿,只不過是看主子心悶,用的替鄭雲淑發洩一二。
鄭氏待客周到,除了有秦家家大業大的原因。另外,作為秦夫人的弟媳,面對夫君的家人,怎麽也該做出十分的態度來,免得教人挑剔,所以殷勤周到些無可厚非。
但放在鄭雲淑這頭,在心裏,和秦知宜都是來到謝府,解決婚事的姑娘,不考慮人家為客的份,稍一鑽牛角尖,就會生出嫡姐厚此薄彼之。
是非公道全在人心,放在心眼狹窄的人上,便會想得壞了去。鄭雲淑倒不至于那麽不懂事,只是有些不大高興。
回到正廳沒多久,有丫鬟傳話說客人已收拾妥帖,正往這邊來。鄭雲淑跟著鄭氏去迎,遠遠的,就看到了秦知宜娉婷綽約的風姿。
上是一件杏子黃暗花綾的襟襖衫,下配淺丁香緙紫藤紋的百疊,另邊還有兩層撚珠妝點,細小的米珠在施施前行時,隨部的起伏流芒。外罩一件白狐滾邊的象牙白長褙子,蓬松的映在頰邊,襯得人雪腮香。
秦知宜雖是盛裝打扮,頭上卻不曾繁瑣,只梳了常見的垂鬟髻,戴著兩件頭飾。一支羊脂玉刻玉蘭花苞樣式的簡單玉簪,另一件,是一柄側垂的纏花紫藤,巧細致不提,呼應了百疊上的圖案,雅致中又提拔了幾分俏,正是這個年紀姑娘獨一份的鮮活。
鄭雲淑上的妃緞子,頭上的鑲寶石蝶玉簪,頓時被比到了地上去。
這一已是自己屋裏最好的裳和首飾,是,和秦知宜的妝扮比起來,就落了俗套,韻味不足。
年輕姑娘臉皮薄,又,在同齡人面前被比得黯然失,很難不會介意。這種落差藏在心裏,越積越多,最後轉化對人的不滿。
沈氏似乎意識到自己失言,連忙幫秦知宜找補,“不過宜宜嫁妝多,還沒整理完,應當沒時間出去,侯爺也忙……”
秦知宜笑道,“我也在家悶了兩個多月了,七夕還是要出去的。”
衆人頓時意外,沈氏和秦也愣了,顯然沒想到秦知宜竟然敢出去。
老太太皺了皺眉想說什麽,秦老爺子先開了口,“是該出去,也約一約鎮北侯,兒節是姑娘們的大日子,哪個未婚夫不陪著?”他剛說完,桌下的腳突然往旁邊一擡,看著踩空了的秦老太太得意道,“沒踩著!怎麽,我說錯了嗎?鎮北侯再忙,份再高,兒節也得陪未婚妻過吧。”
秦老太太無話可說,幹脆直接踹了秦老爺子一腳,老爺子差點歪倒,還是秦興德扶了一把,無奈道,“爹……”
秦知宜忍俊不,“爺爺說的對,我去個帖子問問。”的目落在畫冊上,“畢竟我也喜歡這個。”
秦老爺子頓時閉。
秦垂眸遮住眼底的不屑,也得能請到謝晏才行,目落在冊子上,角又不控制的翹起,上輩子這芙蕖琉璃杯可是李亦宸拿下的。
沈氏也想到了別的,秦知宜的熱鬧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婚的時候看啊?七夕提前看一次也好不是嗎?
這個燈籠沒讓別人手,要自己畫。因為自己畫的肯定沒別人畫的好看。
而要的,就是不好看。
往油紙上畫圖案,想到什麽畫什麽,天馬行空,毫無章法。
什麽小狗打架、蜂鑽花,全是逗人一笑的場面,沒什麽文雅韻味。
秦知宜一邊畫一邊笑,害得手抖,連線條都畫不好。
想,若謝晏知道的打算,估計會沉默良久,啞然以對。
這是,把他當仇人一般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