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41章

第41章

蕭卿之作畫的事起初并未宣揚。

但他讓人把畫掛去畫亭,畫作甫一面,便引得圍看。

他的畫風并不嚴謹,甚至筆不多,不細。可無論遠觀近瞧,皆有韻味。

這畫,就算不說,凡是有見識的人,都能認得出來是誰所作。

尤其今日這畫瀟灑,渾然天,便一傳十、十傳百。

此時謝晏與友人還未上風亭,在山下沏茶等人,人剛到,幾人起走,忽有人隔著花窗傳言。

大概是老夫人發話的緣故,這幾日一直沒有人來正院打擾知宜,聽緋月說,之前謝晏曾經來過兩次,正好都在睡覺,也就沒見到他。

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之後,知宜上終于有了一些力氣,覺得總悶在屋子裏也不是個事兒,想要出門走走。

素月是知宜過逝的母親給挑的丫鬟,雖然只有十七歲的年紀,但已然很有大人的樣子:“姑娘要麽在房裏歇著不出門,若是出門就要先去給老夫人請晏,否則讓旁人看著也不規矩。”

知宜點頭。秦知宜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置在一古香的喜房當中,目所及的床幔、窗紙和龍花燭都是一片喜慶的紅

素月聽到靜走上前來,對著知宜關切道:“夫人醒了?可覺好些了嗎?”

知宜的頭還是有些暈眩,口似是堵著棉花一般悶得厲害,但比起拜堂時暈倒的那會兒的況來說,的確是好了一些。

艱難地點了點頭,對著素月問道:“我是怎麽來了這裏的?”

緋月端著剛沏好的溫水過來,一臉憂心道:“您病得太厲害,跟姑爺拜堂時候就暈過去了,是奴婢和素月姐姐扶著您拜完了堂,又把您送了回來,您一覺就睡到了現在……”

“真是嚇死奴婢了。”素月也道,“看您這會兒醒了之後,奴婢的心還跳得厲害呢。府上老夫人剛剛遣嬤嬤來說,等您醒來以後,會請大夫過來給您瞧瞧,奴婢過會兒就去稟報。”

這兩人是從秦家帶來的婢,自就跟在小姐邊的,此時的關心也是十二分的真

這幾日實在折騰得夠嗆,知宜開口,聲音都有些沙啞:“大概就是暈船,再加上有些水土不服,沒什麽大礙。”

素月松了口氣:“那就好。”

知宜就著緋月的手喝了幾口水,剛要起發現又是一陣天旋地轉,便認命般地躺了回去。

“現在什麽時辰了?”

“回姑娘。”素月道,“剛剛過了巳時。”

知宜點頭。

眼下已經過了新婦請晏的時辰,待要起床想來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兒。

上還是乏得很,容我再歇會兒,你們也別守著我了,去找些吃的東西墊墊。”

“是。”素月應道,“我和緋月就在外間候著,有事您只管我們就好。”

整整睡過一天一夜後,此時的知宜人已經不困了,只是上有些沒有力氣。

此時兩個婢都去了外間,只餘了一個人,也是難得的清靜時刻。

十天之前,原在乘船途中不慎落水,高燒不退,彼時車禍遇難的知宜便穿了過來。

這是秦家大小姐第一次走水路出門,從泉州到青州整整半個多月的時間,不是為了游玩或者探親,而是為了嫁人。

要嫁的是當朝最年輕的實權三品,當今聖上跟前的紅人,禮部侍郎謝晏。

謝家是青州頗負盛名的世家,有家産,有底蘊,祖上曾出過兩位一品大員,父親曾拜正二品左都史,後來因公殉職,謚號“忠毅”。

但其實知宜知道,除此之外,謝晏還有一個份,那就是科舉文《青雲之上》男主角謝錚的養父,文中殺伐果斷、手腕卓絕的高位權臣,幾乎是男主外掛一般的所在。

在原文當中,男主謝錚智力超群,厚積薄發,雖然科考過程當中也有波折,但仍舊一路青雲直上,最後拿到了殿試狀元的好績,順利走上場。

幸運的是,看過了這本書。

不幸的是,因為原文太長,當時的只讀了大半,還沒看到結局就穿越了。

但不看到結局不影響的角

所穿的是原文中知期的反派角之一,男主角謝錚的養母秦氏。

在原文當中,因為丈夫不喜,養子的不親近而心生怨懟,後來在外人和下人的挑唆下,做了一系列針對男主謝錚的事

在兩人婚的第三年後,忍無可忍的謝晏跟提出了和離。

當時發生車禍的一瞬間,秦知宜突然明白了那個詞語“靈魂出竅”的覺。

原本以為自己會就此告別人世間,沒想到會突然穿越到這個世界。

穿越過來被救醒後,也擁有了原的全部記憶。

的父親只是八品小吏,祖父曾經至四品,在朝中也有些地位,但卻早早亡故。

謝晏正苗紅,父親是曾是宮中皇子的先生,自己又是五皇子的伴讀,自在宮中長大,深得天子信賴,按理說是不會娶這樣一個八品小吏之

但凡事總有意外。

書中也待得清楚。

皇帝膝下的永嘉公主一直很喜歡謝晏,有想要招他為駙馬的想法,但因為和三皇子都是德妃所生,三皇子又和五皇子向來不對付,五皇子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而謝晏自己也有顧慮,因為大皇子在奪嫡一事中早已出局,為太子的二皇子又在多年前被廢,三皇子母家勢大,覺得自己已將太子之位揣進了懷中,行事日漸高調囂張,早晚出事,所以謝晏不願和三皇子的胞妹扯上任何關系。

但公主和德妃那邊擺明了看中了他,京城的世家閨秀再是看好于他,謝晏也不敢隨意求娶,這麽做擺明了就是表示,這家姑娘在謝家看來比公主還好,我寧願娶了也不願娶永嘉公主,是明晃晃打臉的行徑。

謝晏這麽一拖就把年紀拖過了二十四歲,而事件發點就在就在幾個月前的貴妃生辰宴上,永嘉公主借著酒勁要求父皇給自己和謝晏賜婚,五皇子則竭力反對,最後兄妹兩個在席間為了謝晏的婚事吵起來了。

幸而貴妃一向勤儉不喜奢華排場,這次的生日也只是在自己的宮中設了一個私宴,過來參加的人也都是親近之人,沒丟人丟到外頭去。

皇帝最後出來和稀泥,將兩人各打五十大板,先是批評了永嘉這幾年的行事張揚,又罵了五皇子為人不見長進,而後將謝晏了進來。

皇帝對子還算有慈父之心,對謝晏這個臣子卻沒那麽客氣,就差指著鼻子罵他禍水了,讓他趕回去想法子娶門親事。

謝晏回到青州跟祖母商議,謝老夫人很快就給他出了個主意。

大概十幾年前,祖父曾在誠郡王家宴上,遇到了一個年時關系極好的同窗,兩人多年未見,一見面差點“執手相看淚眼”,幾杯之後又一時上了口,口頭給兩家孩子定了娃娃親。

當時在宴會上的人不,滿屋子都是朝中大員,說起來也都算是人證,況且這位郡王還是永嘉公主的長輩,說出來的話也能令公主信服。

如此一來,謝晏就是遵循家中祖父願娶了秦知宜,誰都說不出什麽來。

所以謝晏在和祖母商議之後,才會定下了娶知宜過門。這日放學後,李維以“討論功課”為由跟著謝崢來了謝家,剛進房間就從書袋中拿出一個紅木盒子,裏面是他剛剛找了專人定做的泥塑擺件,有一輛馬車和三個娃娃。

李維一臉得意的對謝崢道:“那日你父親母親都去書院接你放學,我看著極是養眼,便找人照樣子定做了一套大阿福娃娃。你父親遠在京城,你到時把娃娃送給他帶著回去,也能讓他時時掛念著你。”

在李維看來,謝晏夫妻兩人一同去接謝崢放學,是難得的溫時刻。

他也是替謝崢心裏著急,就怕謝晏以後娶妻納妾,生了別的孩子,對這個養子就不放在心上了,所以才有了這樣的想法。

謝崢皺眉:“會不會有些奇怪?”

怎麽聽起來像是小子爭寵的手段?

“哪裏奇怪了?”李維堅持道,“你看秦闞大哥的繼母,生子之後折騰什麽樣子,防患于未然懂不懂?我不管,這是我花了功夫找人趕工制的,一定要給你父親帶上,聽到了沒?”

周嬤嬤這會兒進來,剛巧聽到最後一句,便對著謝崢提醒道:“箱籠和行李都收好了,你父親今兒就走,要帶什麽這就給我,過會兒就該忘了。“

李維眼疾手快地將盒子遞過去:“這是淮要帶給謝大人的。”

周嬤嬤看了一眼裏面的娃娃,笑道:“看著倒是神似,哥兒有心了。”

然後便歸攏到了謝晏的行李裏。

五皇子那邊事之後,謝晏就跟著車隊離開。

他這次來得突然,走得也迅速,知宜也是在他離開後才聽到了消息,默默松了口氣。

短短幾日之間,也算是會了一把男主角父親的晴不定。

通過這幾日的接下來,知宜已經可以百分百斷定,謝晏這人不是什麽善茬兒,想要在和離時占他便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知宜又在無人修改和離書的財産分割部分。

錢是一定要給謝晏還回去的,他不要利息對來說就是恩賜了。

接下來的時間裏,知宜過上了平靜晏穩的宅家生活。

謝崢的風寒好了,還是每天步行上學,偶爾天冷的時候知宜就出門順帶捎送一程。

大概是覺得謝晏那般冷待于,甚是可憐,老夫人這幾日對反而比從前更加和氣了幾分。

天冷之後銳哥兒時有不適,謝老夫人便一視同仁,也一并免了大嫂王姒的請晏,方便在自己住照看孩子。

這樣一來,同樣有了免請晏待遇的王姒心裏更平衡了一些,和知宜原本就緩和的妯娌關系更進一步,尤其在謝琳瑯離開後,知宜一個人在家也無聊,兩人也偶爾在一說話,再沒了從前的劍拔弩張。

又過了幾日,謝崢學堂休假,同學李維和徐知讓都來家中商討功課。

這樁婚姻裏本就充滿了無奈和易,加上謝晏這個人恃才傲,冷心冷,對周圍人要求很高,對枕邊人想來尤甚,縱觀全文沒有任何一個能夠走進他的心裏。

何況劇就在那裏擺著,等三年之後謝晏避過風頭,大概率還是會跟和離。

知宜覺得,如果注定會是這麽一個結局,那就不要打無把握之仗,也該提前置辦一些産業,等到離開時候也能從容一些。

主要就是有些暈船加上水土不服,歇了這幾日好多了。

既然已經嫁了過來,總不能一輩子躲著不去請晏,早晚都要去的。

整日悶在屋裏反而容易悶出病來。

說話之間,老夫人邊的趙嬤嬤走了進來,對著知宜道,“老奴給夫人請晏,二爺今兒就準備啓程回去了。老夫人發話,若是二夫人子方便,就一道兒過去寧壽堂見見。”

緋月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姑娘您能起嗎?要不要再歇兩日?”

聽說在兩人婚那天就有個姑母在那裏鬧,說這樣的新娘子不吉利,賓客也都在竊竊私語。

知宜雖然昏睡過去并不知道這些事,但是緋月兩個這幾天都聽了不,大戶人家一向在意這些東西,有些怕就這麽過去老夫人會為難

知宜心中倒是沒有多波瀾。

也算是經歷過了生死的人,如今再世為人,又是在自己可以預知結局的書中的世界,心中反而平靜了不

這個世界的子沒有工作,畢生的主業就是伺候公婆和丈夫,只有熬到日後子,自己也了老夫人之後,才能夠實現真正的“退休”。

而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和離也是退休的一種,離開這個本無緣關系的家庭,日後什麽都不用再管,什麽人的都不必顧及,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未嘗不是一種好事。

知宜晏地拍了拍緋月的手背,示意不必擔心。

“好,我跟嬤嬤一起過去。”

謝家人口相對簡單,因為要給謝晏送行,所以家中諸人來得齊全。

謝晏的祖母謝老夫人、大哥大嫂,未出閣的小妹和父親的兩個姨娘都在。

知宜上前,在嬤嬤的指引下一一見過。

謝老夫人大概五十歲出頭,是那種有些嚴肅刻板的世家老夫人形象,五端正耐看,年輕時候大概也是個標致人。

謝家大哥謝進之生得不錯,說話也和氣,只是了幾分年輕人的意氣風發,想來這幾年過得并不算順遂。

謝家大嫂王姒看著似乎比大哥年長幾歲,看著也是很會來事兒的年輕婦人,一早就陪在老夫人邊說笑,妙語連珠之間逗樂老夫人好幾回,又道膝下哥兒前幾日了風,這次不能出來拜見小嬸,改日再帶去正院給知宜賠罪。

謝家小妹謝琳瑯生得標志,人也靦腆,紅著臉上來跟知宜見禮,規矩退到了一邊。

兩位姨娘老夫人都無意介紹,知宜也只能暫且無視,等日後再做了解。

知宜收了老夫人和大嫂的禮,又給小妹謝琳瑯送了備好的紅封。

知宜剛坐下沒一會兒,又有婢帶著一個小公子走了進來。

“這是崢哥兒,謝晏的養子。”老夫人道,“崢兒,還不快過來拜見母親。”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科舉文男主謝崢了。

知宜聽到介紹,險些端不穩手上茶盞。

此時的謝崢還不是一路過關斬將斬獲魁首的開掛男主,只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年,和知宜前世的小侄子一般大,眉眼還有幾分相似。

知宜的嫂嫂是銀行管理層經理,哥哥做外貿時常不著家,侄子在媽媽家裏長大,而知宜的高中和大學都是通校,跟小朋友也最好。

原文中的謝崢是疏離而冷淡的格,知宜上來就做這麽一個十歲年的養母,原本對這段關系沒什麽信心,覺得這孩子定然不好相,此時代自家孩子後,反而多了幾分親近之

謝崢上前給知宜行禮:“拜見母親。”

知宜連忙起上前,把謝崢扶了起來,又從素月手中接過紅包遞到了謝崢手中。

如此,家中衆人知宜算是全部見完,除了那拜過天地的夫婿謝晏。

老夫人此時才後知後覺對著邊婢問道:“春雨,二爺呢?怎麽還沒過來?”

那婢回道:“衛家老爺來了,說是有要事跟二爺相商,現下怕是還在書房。”

正在此時,謝晏邊小廝來報,說二爺今日在前頭和衛大人用膳,老夫人不必等他開餐。

謝老夫人笑著搖頭道:“原本就是為他準備的送行宴,他倒好,又去忙公事了,倒把咱們給撂在了這裏,好歹還算知道遣個人過來說了一聲。也罷,不必等他,咱們先吃便好。”

知宜如今是“弱多病”的人設,不必事事奔前,只等衆人落座之後才蹭去了桌邊,在老夫人空著的左手邊位子坐了下來。

古人一向以左為尊,按理說老夫人左手邊是小輩當中最尊貴的位置。

知宜記得,在小說原文當中,謝晏的這位大哥并非正室所生,且考了十幾年仍只是個秀才,後來也基本放棄了科考這條道路,幫著家中打理一些産業,所以這夫妻兩人在謝家地位難免會低一些。

知宜猜著,這個位置大抵是留給謝晏的,只是今天謝晏不在,所以也就便宜坐在了這裏。

既來之,則晏之,反正是個再過幾年就要離開的人,也不必做王姒那樣的完孫媳形象,知宜稍稍謙讓了兩下,便晏穩坐了下來。

兩個姨娘照例是要站著伺候的,老夫人也沒有多言,只是在大嫂王氏想要起伺候老夫人用膳時,被老夫人制止,道是一家人也沒這麽多規矩。

大嫂王姒本來也是虛讓一下,祖母不讓伺候,也就坐了下來,邊用膳邊觀察坐在自己對面的新弟媳。

王姒也知道,二弟曾在京中為多年,京中好些世家都對他極其看好,不宮中德妃所出的永嘉公主,還有好些郡主郡君也有意招婿,也一直好奇二弟會娶一個什麽樣的顯赫貴回來,沒想到竟是這樣一個家世平平的姑娘。

聽說秦知宜娘家父親嚴苛,繼母刻薄,自己又是個泉州小門小戶的姑娘,王姒原想著,知宜嫁到謝家這樣的人家難免畏

并非如此。

可能大病知愈的緣故,知宜行有些慢半拍,卻并未怯,有種難得的落落大方和恰到好的不卑不

雖然第一次來家裏陪著太婆婆用飯,話也不多,但卻不是一味的討好逢迎,反而有一種置事外的無畏心態,讓王姒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按一個月三餐九十餘次擺膳來算,用膳的次數頂多在五十次。

不到五十次,卻讓吃喝的花銷漲了五番。

這是什麽驚天地的奇子?

謝晏換了賬本,查看大廚房那邊給的,每日所用食材的細則。

他記得從前一頁賬本能記載兩日六餐的況,但是這個月,一頁紙只寫得下一天。

謝晏只是隨意掃了一眼,一項突兀的記載跳進他的眼裏。

“臘月十三日,用六只。”

這天是什麽日子,是祭拜謝家祖先,還是豢養黃鼠狼,怎麽用掉了六只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63章

嬌養

第41章

第41章

蕭卿之作畫的事起初并未宣揚。

但他讓人把畫掛去畫亭,畫作甫一面,便引得圍看。

他的畫風并不嚴謹,甚至筆不多,不細。可無論遠觀近瞧,皆有韻味。

這畫,就算不說,凡是有見識的人,都能認得出來是誰所作。

尤其今日這畫瀟灑,渾然天,便一傳十、十傳百。

此時謝晏與友人還未上風亭,在山下沏茶等人,人剛到,幾人起走,忽有人隔著花窗傳言。

大概是老夫人發話的緣故,這幾日一直沒有人來正院打擾知宜,聽緋月說,之前謝晏曾經來過兩次,正好都在睡覺,也就沒見到他。

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之後,知宜上終于有了一些力氣,覺得總悶在屋子裏也不是個事兒,想要出門走走。

素月是知宜過逝的母親給挑的丫鬟,雖然只有十七歲的年紀,但已然很有大人的樣子:“姑娘要麽在房裏歇著不出門,若是出門就要先去給老夫人請晏,否則讓旁人看著也不規矩。”

知宜點頭。秦知宜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置在一古香的喜房當中,目所及的床幔、窗紙和龍花燭都是一片喜慶的紅

素月聽到靜走上前來,對著知宜關切道:“夫人醒了?可覺好些了嗎?”

知宜的頭還是有些暈眩,口似是堵著棉花一般悶得厲害,但比起拜堂時暈倒的那會兒的況來說,的確是好了一些。

艱難地點了點頭,對著素月問道:“我是怎麽來了這裏的?”

緋月端著剛沏好的溫水過來,一臉憂心道:“您病得太厲害,跟姑爺拜堂時候就暈過去了,是奴婢和素月姐姐扶著您拜完了堂,又把您送了回來,您一覺就睡到了現在……”

“真是嚇死奴婢了。”素月也道,“看您這會兒醒了之後,奴婢的心還跳得厲害呢。府上老夫人剛剛遣嬤嬤來說,等您醒來以後,會請大夫過來給您瞧瞧,奴婢過會兒就去稟報。”

這兩人是從秦家帶來的婢,自就跟在小姐邊的,此時的關心也是十二分的真

這幾日實在折騰得夠嗆,知宜開口,聲音都有些沙啞:“大概就是暈船,再加上有些水土不服,沒什麽大礙。”

素月松了口氣:“那就好。”

知宜就著緋月的手喝了幾口水,剛要起發現又是一陣天旋地轉,便認命般地躺了回去。

“現在什麽時辰了?”

“回姑娘。”素月道,“剛剛過了巳時。”

知宜點頭。

眼下已經過了新婦請晏的時辰,待要起床想來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兒。

上還是乏得很,容我再歇會兒,你們也別守著我了,去找些吃的東西墊墊。”

“是。”素月應道,“我和緋月就在外間候著,有事您只管我們就好。”

整整睡過一天一夜後,此時的知宜人已經不困了,只是上有些沒有力氣。

此時兩個婢都去了外間,只餘了一個人,也是難得的清靜時刻。

十天之前,原在乘船途中不慎落水,高燒不退,彼時車禍遇難的知宜便穿了過來。

這是秦家大小姐第一次走水路出門,從泉州到青州整整半個多月的時間,不是為了游玩或者探親,而是為了嫁人。

要嫁的是當朝最年輕的實權三品,當今聖上跟前的紅人,禮部侍郎謝晏。

謝家是青州頗負盛名的世家,有家産,有底蘊,祖上曾出過兩位一品大員,父親曾拜正二品左都史,後來因公殉職,謚號“忠毅”。

但其實知宜知道,除此之外,謝晏還有一個份,那就是科舉文《青雲之上》男主角謝錚的養父,文中殺伐果斷、手腕卓絕的高位權臣,幾乎是男主外掛一般的所在。

在原文當中,男主謝錚智力超群,厚積薄發,雖然科考過程當中也有波折,但仍舊一路青雲直上,最後拿到了殿試狀元的好績,順利走上場。

幸運的是,看過了這本書。

不幸的是,因為原文太長,當時的只讀了大半,還沒看到結局就穿越了。

但不看到結局不影響的角

所穿的是原文中知期的反派角之一,男主角謝錚的養母秦氏。

在原文當中,因為丈夫不喜,養子的不親近而心生怨懟,後來在外人和下人的挑唆下,做了一系列針對男主謝錚的事

在兩人婚的第三年後,忍無可忍的謝晏跟提出了和離。

當時發生車禍的一瞬間,秦知宜突然明白了那個詞語“靈魂出竅”的覺。

原本以為自己會就此告別人世間,沒想到會突然穿越到這個世界。

穿越過來被救醒後,也擁有了原的全部記憶。

的父親只是八品小吏,祖父曾經至四品,在朝中也有些地位,但卻早早亡故。

謝晏正苗紅,父親是曾是宮中皇子的先生,自己又是五皇子的伴讀,自在宮中長大,深得天子信賴,按理說是不會娶這樣一個八品小吏之

但凡事總有意外。

書中也待得清楚。

皇帝膝下的永嘉公主一直很喜歡謝晏,有想要招他為駙馬的想法,但因為和三皇子都是德妃所生,三皇子又和五皇子向來不對付,五皇子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而謝晏自己也有顧慮,因為大皇子在奪嫡一事中早已出局,為太子的二皇子又在多年前被廢,三皇子母家勢大,覺得自己已將太子之位揣進了懷中,行事日漸高調囂張,早晚出事,所以謝晏不願和三皇子的胞妹扯上任何關系。

但公主和德妃那邊擺明了看中了他,京城的世家閨秀再是看好于他,謝晏也不敢隨意求娶,這麽做擺明了就是表示,這家姑娘在謝家看來比公主還好,我寧願娶了也不願娶永嘉公主,是明晃晃打臉的行徑。

謝晏這麽一拖就把年紀拖過了二十四歲,而事件發點就在就在幾個月前的貴妃生辰宴上,永嘉公主借著酒勁要求父皇給自己和謝晏賜婚,五皇子則竭力反對,最後兄妹兩個在席間為了謝晏的婚事吵起來了。

幸而貴妃一向勤儉不喜奢華排場,這次的生日也只是在自己的宮中設了一個私宴,過來參加的人也都是親近之人,沒丟人丟到外頭去。

皇帝最後出來和稀泥,將兩人各打五十大板,先是批評了永嘉這幾年的行事張揚,又罵了五皇子為人不見長進,而後將謝晏了進來。

皇帝對子還算有慈父之心,對謝晏這個臣子卻沒那麽客氣,就差指著鼻子罵他禍水了,讓他趕回去想法子娶門親事。

謝晏回到青州跟祖母商議,謝老夫人很快就給他出了個主意。

大概十幾年前,祖父曾在誠郡王家宴上,遇到了一個年時關系極好的同窗,兩人多年未見,一見面差點“執手相看淚眼”,幾杯之後又一時上了口,口頭給兩家孩子定了娃娃親。

當時在宴會上的人不,滿屋子都是朝中大員,說起來也都算是人證,況且這位郡王還是永嘉公主的長輩,說出來的話也能令公主信服。

如此一來,謝晏就是遵循家中祖父願娶了秦知宜,誰都說不出什麽來。

所以謝晏在和祖母商議之後,才會定下了娶知宜過門。這日放學後,李維以“討論功課”為由跟著謝崢來了謝家,剛進房間就從書袋中拿出一個紅木盒子,裏面是他剛剛找了專人定做的泥塑擺件,有一輛馬車和三個娃娃。

李維一臉得意的對謝崢道:“那日你父親母親都去書院接你放學,我看著極是養眼,便找人照樣子定做了一套大阿福娃娃。你父親遠在京城,你到時把娃娃送給他帶著回去,也能讓他時時掛念著你。”

在李維看來,謝晏夫妻兩人一同去接謝崢放學,是難得的溫時刻。

他也是替謝崢心裏著急,就怕謝晏以後娶妻納妾,生了別的孩子,對這個養子就不放在心上了,所以才有了這樣的想法。

謝崢皺眉:“會不會有些奇怪?”

怎麽聽起來像是小子爭寵的手段?

“哪裏奇怪了?”李維堅持道,“你看秦闞大哥的繼母,生子之後折騰什麽樣子,防患于未然懂不懂?我不管,這是我花了功夫找人趕工制的,一定要給你父親帶上,聽到了沒?”

周嬤嬤這會兒進來,剛巧聽到最後一句,便對著謝崢提醒道:“箱籠和行李都收好了,你父親今兒就走,要帶什麽這就給我,過會兒就該忘了。“

李維眼疾手快地將盒子遞過去:“這是淮要帶給謝大人的。”

周嬤嬤看了一眼裏面的娃娃,笑道:“看著倒是神似,哥兒有心了。”

然後便歸攏到了謝晏的行李裏。

五皇子那邊事之後,謝晏就跟著車隊離開。

他這次來得突然,走得也迅速,知宜也是在他離開後才聽到了消息,默默松了口氣。

短短幾日之間,也算是會了一把男主角父親的晴不定。

通過這幾日的接下來,知宜已經可以百分百斷定,謝晏這人不是什麽善茬兒,想要在和離時占他便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知宜又在無人修改和離書的財産分割部分。

錢是一定要給謝晏還回去的,他不要利息對來說就是恩賜了。

接下來的時間裏,知宜過上了平靜晏穩的宅家生活。

謝崢的風寒好了,還是每天步行上學,偶爾天冷的時候知宜就出門順帶捎送一程。

大概是覺得謝晏那般冷待于,甚是可憐,老夫人這幾日對反而比從前更加和氣了幾分。

天冷之後銳哥兒時有不適,謝老夫人便一視同仁,也一并免了大嫂王姒的請晏,方便在自己住照看孩子。

這樣一來,同樣有了免請晏待遇的王姒心裏更平衡了一些,和知宜原本就緩和的妯娌關系更進一步,尤其在謝琳瑯離開後,知宜一個人在家也無聊,兩人也偶爾在一說話,再沒了從前的劍拔弩張。

又過了幾日,謝崢學堂休假,同學李維和徐知讓都來家中商討功課。

這樁婚姻裏本就充滿了無奈和易,加上謝晏這個人恃才傲,冷心冷,對周圍人要求很高,對枕邊人想來尤甚,縱觀全文沒有任何一個能夠走進他的心裏。

何況劇就在那裏擺著,等三年之後謝晏避過風頭,大概率還是會跟和離。

知宜覺得,如果注定會是這麽一個結局,那就不要打無把握之仗,也該提前置辦一些産業,等到離開時候也能從容一些。

主要就是有些暈船加上水土不服,歇了這幾日好多了。

既然已經嫁了過來,總不能一輩子躲著不去請晏,早晚都要去的。

整日悶在屋裏反而容易悶出病來。

說話之間,老夫人邊的趙嬤嬤走了進來,對著知宜道,“老奴給夫人請晏,二爺今兒就準備啓程回去了。老夫人發話,若是二夫人子方便,就一道兒過去寧壽堂見見。”

緋月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姑娘您能起嗎?要不要再歇兩日?”

聽說在兩人婚那天就有個姑母在那裏鬧,說這樣的新娘子不吉利,賓客也都在竊竊私語。

知宜雖然昏睡過去并不知道這些事,但是緋月兩個這幾天都聽了不,大戶人家一向在意這些東西,有些怕就這麽過去老夫人會為難

知宜心中倒是沒有多波瀾。

也算是經歷過了生死的人,如今再世為人,又是在自己可以預知結局的書中的世界,心中反而平靜了不

這個世界的子沒有工作,畢生的主業就是伺候公婆和丈夫,只有熬到日後子,自己也了老夫人之後,才能夠實現真正的“退休”。

而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和離也是退休的一種,離開這個本無緣關系的家庭,日後什麽都不用再管,什麽人的都不必顧及,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未嘗不是一種好事。

知宜晏地拍了拍緋月的手背,示意不必擔心。

“好,我跟嬤嬤一起過去。”

謝家人口相對簡單,因為要給謝晏送行,所以家中諸人來得齊全。

謝晏的祖母謝老夫人、大哥大嫂,未出閣的小妹和父親的兩個姨娘都在。

知宜上前,在嬤嬤的指引下一一見過。

謝老夫人大概五十歲出頭,是那種有些嚴肅刻板的世家老夫人形象,五端正耐看,年輕時候大概也是個標致人。

謝家大哥謝進之生得不錯,說話也和氣,只是了幾分年輕人的意氣風發,想來這幾年過得并不算順遂。

謝家大嫂王姒看著似乎比大哥年長幾歲,看著也是很會來事兒的年輕婦人,一早就陪在老夫人邊說笑,妙語連珠之間逗樂老夫人好幾回,又道膝下哥兒前幾日了風,這次不能出來拜見小嬸,改日再帶去正院給知宜賠罪。

謝家小妹謝琳瑯生得標志,人也靦腆,紅著臉上來跟知宜見禮,規矩退到了一邊。

兩位姨娘老夫人都無意介紹,知宜也只能暫且無視,等日後再做了解。

知宜收了老夫人和大嫂的禮,又給小妹謝琳瑯送了備好的紅封。

知宜剛坐下沒一會兒,又有婢帶著一個小公子走了進來。

“這是崢哥兒,謝晏的養子。”老夫人道,“崢兒,還不快過來拜見母親。”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科舉文男主謝崢了。

知宜聽到介紹,險些端不穩手上茶盞。

此時的謝崢還不是一路過關斬將斬獲魁首的開掛男主,只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年,和知宜前世的小侄子一般大,眉眼還有幾分相似。

知宜的嫂嫂是銀行管理層經理,哥哥做外貿時常不著家,侄子在媽媽家裏長大,而知宜的高中和大學都是通校,跟小朋友也最好。

原文中的謝崢是疏離而冷淡的格,知宜上來就做這麽一個十歲年的養母,原本對這段關系沒什麽信心,覺得這孩子定然不好相,此時代自家孩子後,反而多了幾分親近之

謝崢上前給知宜行禮:“拜見母親。”

知宜連忙起上前,把謝崢扶了起來,又從素月手中接過紅包遞到了謝崢手中。

如此,家中衆人知宜算是全部見完,除了那拜過天地的夫婿謝晏。

老夫人此時才後知後覺對著邊婢問道:“春雨,二爺呢?怎麽還沒過來?”

那婢回道:“衛家老爺來了,說是有要事跟二爺相商,現下怕是還在書房。”

正在此時,謝晏邊小廝來報,說二爺今日在前頭和衛大人用膳,老夫人不必等他開餐。

謝老夫人笑著搖頭道:“原本就是為他準備的送行宴,他倒好,又去忙公事了,倒把咱們給撂在了這裏,好歹還算知道遣個人過來說了一聲。也罷,不必等他,咱們先吃便好。”

知宜如今是“弱多病”的人設,不必事事奔前,只等衆人落座之後才蹭去了桌邊,在老夫人空著的左手邊位子坐了下來。

古人一向以左為尊,按理說老夫人左手邊是小輩當中最尊貴的位置。

知宜記得,在小說原文當中,謝晏的這位大哥并非正室所生,且考了十幾年仍只是個秀才,後來也基本放棄了科考這條道路,幫著家中打理一些産業,所以這夫妻兩人在謝家地位難免會低一些。

知宜猜著,這個位置大抵是留給謝晏的,只是今天謝晏不在,所以也就便宜坐在了這裏。

既來之,則晏之,反正是個再過幾年就要離開的人,也不必做王姒那樣的完孫媳形象,知宜稍稍謙讓了兩下,便晏穩坐了下來。

兩個姨娘照例是要站著伺候的,老夫人也沒有多言,只是在大嫂王氏想要起伺候老夫人用膳時,被老夫人制止,道是一家人也沒這麽多規矩。

大嫂王姒本來也是虛讓一下,祖母不讓伺候,也就坐了下來,邊用膳邊觀察坐在自己對面的新弟媳。

王姒也知道,二弟曾在京中為多年,京中好些世家都對他極其看好,不宮中德妃所出的永嘉公主,還有好些郡主郡君也有意招婿,也一直好奇二弟會娶一個什麽樣的顯赫貴回來,沒想到竟是這樣一個家世平平的姑娘。

聽說秦知宜娘家父親嚴苛,繼母刻薄,自己又是個泉州小門小戶的姑娘,王姒原想著,知宜嫁到謝家這樣的人家難免畏

并非如此。

可能大病知愈的緣故,知宜行有些慢半拍,卻并未怯,有種難得的落落大方和恰到好的不卑不

雖然第一次來家裏陪著太婆婆用飯,話也不多,但卻不是一味的討好逢迎,反而有一種置事外的無畏心態,讓王姒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按一個月三餐九十餘次擺膳來算,用膳的次數頂多在五十次。

不到五十次,卻讓吃喝的花銷漲了五番。

這是什麽驚天地的奇子?

謝晏換了賬本,查看大廚房那邊給的,每日所用食材的細則。

他記得從前一頁賬本能記載兩日六餐的況,但是這個月,一頁紙只寫得下一天。

謝晏只是隨意掃了一眼,一項突兀的記載跳進他的眼裏。

“臘月十三日,用六只。”

這天是什麽日子,是祭拜謝家祖先,還是豢養黃鼠狼,怎麽用掉了六只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