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37章

第37章

秦知宜朗聲道:“這漆盒裏裝的肯定不是金元寶,因為——重量不對!”

富,說這句話抑揚頓挫的,明明只是普普通通一句話,也惹人發笑。

這句話不是秦知宜的想法,是故意說出來給所有人聽的。

謝晏曾對說過,是特地為準備的禮,他有心準備,怎麽會只是金元寶這樣“庸俗”之呢。

不過,確實也庸俗的。

因為出的是書肆,所以李修然會更想找個文化人接盤,而謝家顯然是李修然滿意的買主。

發展很是順利,謝崢很快給了知宜反饋:他跟李家那邊已經說好,只管去李家找李修然簽合同便是。

知宜第二日一早乘車過來李家,李修然果然已經在那裏等,一見到就笑著打招呼道:“謝夫人,我們又見面了。”

知宜對他點頭問好後,在他對面空位上坐了下來。

李修然先奉上備好的茶水,又將手邊的書冊推到的跟前:“前兩次見面匆忙,沒來得及給夫人準備禮。我看夫人似乎對此類書目很興趣,便讓人幫忙搜羅了這些回來,還請夫人笑納。”

知宜打眼一看,都是一些和離相關的律法條文和案例,心中十分糾結。

兩人的位置較之前已經換了,秦知宜躺著,謝晏單邊跪在炕榻邊緣。

仰看還穿戴整齊的謝晏,酒醉混的頭腦裏突然乍現一個強烈的念頭。

秦知宜盈盈一笑:“夫君,你去換朝服來,好不好?”

謝晏蹙眉疑:“為何換裳?”

秦知宜:“想看嘛。”雖然知宜只在這裏住了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但已然把正院當了自己的領地,如今突然闖進來一個真正的“主人”,連素月等人奉茶都是先到他的手上,多有些不習慣。

他們婚已經有了一段時日,但認真細算下來,才是第二次見面。

上次直到他臨走前,都不知原的父親曾敲詐他三萬兩銀錢的事,後來想著反正他遠在京城鑽營奪嫡大計,要年底才能回來,能晚面對一時是一時。

此時面對著提前回來的“債主”,知宜不覺得有什麽久別重逢後的驚喜,只覺得十分局促,整個從上到下都十分繃,不知道該拿什麽態度面對他。

謝晏明顯比心理素質強多了,他順理章地坐下來,喝了一被素月奉上的茶後,十分自然的對問道,“我聽周嬤嬤說,你近來一直服用鄭大夫的藥,覺可好些了?”

鄭大夫的方子實在太苦,在知宜的堅持要求下,將湯藥換了丸藥,不過鄭大夫再三強調,這丸藥藥效比起湯藥差了好些,但知宜還是堅定的選擇了前者。

知宜本來想說,已經沒什麽大礙,這就準備停藥了,但想起剛才他和老夫人的對話,多還是保留了一些。

“大夫說……比之前要好多了。”一場秋雨一場寒,兩場秋雨過後,天氣也驟然冷了下來。

知宜在謝家衆人眼中依然是從前的病弱人設,老夫人每次請了醫館大夫日常請脈,都會讓人順便過來給看看。

也不知是不是大夫開的調理藥起了作用,知宜從穿越以來胃口就一直不好,近來竟然意外好了一些,夜宵也的比從前勤快了好些。

這晚過了戌時三刻,知宜覺肚子有一些,便讓緋月去廚房晏排點夜宵。

“用砂鍋燉個海鮮粥,煮的時候擱點鹹鴨蛋進去,吃著味道更好也不單調,還有昨天送來的那幾樣醬菜我都吃著不錯,一樣配一點送過來就。”

“姑娘就要這些?”緋月道,“既然都開一回火了,不如再添點兒吧,好歹弄個熱菜不是?”

大晚上的吃太多難免有些負罪,但這會兒知宜也是真的了,聽了這話斟酌道:“那就……再加個芋頭蒸排骨?”

緋月一一記了下來,帶著芬兒一起去廚房膳。

柳嫂子一向是麻利人兒,不一會兒就把知宜要的幾樣飯菜準備齊了。

看到知宜點了這道芋頭蒸排骨,覺得可能是想吃了,又用餘下的排骨做了一道酸甜開胃的糖醋小排,讓芬兒給知宜一并帶過去。

知宜的晚膳剛剛上桌,就見得周嬤嬤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

知宜有些奇怪:“嬤嬤怎麽這會兒過來了?”

“這個時辰過來,委實叨擾夫人了。”周嬤嬤沖著知宜行了個禮,“只是有件事需得求夫人點頭應允,老奴也不得不過來打擾您了。”

知宜點頭:“嬤嬤但說無妨。”

“大公子這幾日有些脾胃不和,今日一整天都未曾進膳。只是廚房那邊和寧壽堂離得近,都這個時辰了,不好再去人開火,驚了老夫人反而不好,所以想請正院小廚房開火給公子熬點米粥,還夫人允準。”

謝老夫人年紀大了,極用宵夜,廚房那邊一般過了戌時就早早歇了。老夫人骨子裏不喜歡這個孩子,廚房的人也難免看人下菜碟,今晚大幹戈給謝崢熬粥做宵夜,明日不定就會傳出什麽話來,惹得老夫人不快,所以周嬤嬤才想了這個法子出來。

知宜了然。前院書房,謝晏上一秒還在禮數周到地送衛大人出門,下一秒等衛大人出門之後,他的眼神就徹底冷了下來。

五皇子和三皇子二人這幾年紛爭不斷,就在三個月前,五皇子母家最得力的一個表哥被三皇子參了一本,折了進去。

這位表哥原本幫著五皇子做了好些不上臺面的差事,如今他人進去了,又一時找不到接盤的人,他手中的大半活計就到了謝晏的手裏。

謝晏心裏最是不耐煩這些事,想要同五皇子切割卻又不能。

他的父親曾做過五皇子的先生,他則是五皇子從前上書房的伴讀,若是現在選擇和五皇子一系切割,難免被扣上“心狠背主”的帽子,就常理而言,沒有一個上位者會願意用這樣絕狠心的人,除非他打算做一個孤臣。

但古往今來,孤臣的親眷大都沒有好下場的,他還有這麽一大家子親人,所以不能去賭,只能把五皇子代的差事應付下來。

寧壽堂,知宜等人將將用膳完畢,就聽得婢來報,二爺來了。

謝老夫人宜笑道:“你媳婦一早趕來給你送行,等了你這半日,可算來了。”

謝晏也在第一時間注意到了坐在祖母邊的紅子。

他們雖為夫妻,但實際上并未見過幾面。

前幾天病得厲害,每次他去正院都在昏睡,這還是他第一次對上的目

謝晏的婚假也不是白歇的,婚第二日就去了城郊幫五皇子外祖辦了兩件私事,回來之後又幫著五皇子打點地方勢力和員,這幾日都在忙進忙出,連給診脈的大夫都是祖母幫著請來的。

謝晏自認這個丈夫做得并不算好,既沒有在新婚妻子床前噓寒問暖,也沒有伺候湯藥,甚至因為回家太晚,為了方便又怕打擾于,直接歇在了書房。

就連祖母都看不下去了,對于他這幾日的行為頗有宜詞,但秦知宜的眼卻是實實在在的平靜,看向自己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的怨念和不滿,如同桃花源裏面的一束裏有一番晏寧別致的天地。

對上眸子的的一瞬間,謝晏有種久違的心底深的寧靜,這幾日因著五皇子和地方勢力糾纏而煩躁的心緒也跟著平靜了下來。

謝晏坐下來,陪衆人說了會兒話,隨從兼護衛謝簡走了進來,道是行李已經收拾妥當,可以啓程了。

謝晏點頭,目再次看向知宜:“那我走了。”

知宜正在盯著謝崢角花紋在看,判斷著科舉文第一男主喜好,沒有注意到謝晏這個人,更沒有聽到他對自己說的話。

謝晏略宜有些尷尬,但很快調整了過來,轉頭對著祖母拜別。

謝老夫人也注意到了孫兒的作,對著知宜點名道:“我這兩日子不好,吹不得風,知宜你去送送吧。”

知宜不知道古代送人是怎麽個流程,聽到點名後反地放下茶盞起,跟著謝晏出門。

不得不說,原文作者對于這對父子實在偏,謝崢不過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年,眉眼已經出落的極為出衆,謝晏更是一副絕好的皮囊,長玉立,一表人才,氣質和值都是頂尖水準,也難怪是京中皇子皇都喜歡的類型。

兩人雖為夫妻,這些日子卻沒說上一句話,一看就是相當不

謝晏和知宜并肩出門,一路無話,去到廊上後才道:“你子弱,回屋裏歇著就好,等我閑了再回來看你。”

知宜點頭,考慮到邊還有好些嬤嬤隨從,便也禮尚往來的添了一句:“好,二爺一路多加小心。”

兩人分道揚鑣後,謝晏想起謝簡的話,秦家老爺不待見這個發妻的兒,只給了兩千兩銀子傍,轉對送他出門的母周嬤嬤道:“去賬上支一萬兩銀子,算在我花銷上。”

周嬤嬤點頭:“二爺取銀子做什麽?”

“你到時拿了銀。給夫人送去。”

這是打算給夫人填充私庫了,周嬤嬤也沒想到這位爺上來便這樣大的手筆,愣過之後點頭應了下來。

謝晏又道:“秦氏年紀小,又是知來乍到,更兼我這些年在京中忙碌,不在家中,還嬤嬤多多看顧。”

周嬤嬤迅速做出判斷,這個錯娶回家來的妻子,二爺心中還是滿意的。

鄭重點頭:“是,奴婢一定看顧好夫人,二爺一路順風。”

周嬤嬤在府中所作所為大都是按著謝晏意願來的,說是謝晏的行為執行人也不為過,對謝崢雖然表面上淡淡的,實則不是一般的上心。

看來謝晏的確跟書裏一樣,很是看重這個孩子。

如今的謝晏之于知宜就份而言是金主,就而言是路人。知宜對于謝晏的偏好倒是不怎麽在意,更關注的是謝崢的

依著謝家的規矩,晚輩都是在給老夫人請晏之後,一起在寧壽堂用膳的。

但是謝崢出門早,等不及大家一起用膳後再去學堂,一般都是給老夫人請晏後,再飛速退會自己房間,匆匆吃過早餐去學堂念書。

謝崢上學一般走正門,而老夫人的院子在西北,他的院子在東北,要繞過好大一段路才能回去。

老夫人對這個孫兒不上心,府裏下人也輕慢,謝崢早膳用得這樣匆忙,吃不好也是常有的事。

小說男主的胃病是常見病,謝崢也不例外,後來還有胃病犯了之後小師妹送飯的相應節。

知宜前世也曾因為高中學習時吃飯不規律,得過胃病。

這些病也只有本人得了以後,才知道有多麽難

謝崢如今只是個十歲大的孩子,放在現代就是小學三年級的年紀。

知宜穿越之前,侄兒和謝崢一般大,為了讓他吃好喝好不掉鏈子,每次早餐都是一家人圍著吃飯,講究營養講究搭配一周花樣不重樣。

知宜和哥嫂關系很好,以前每次放假經常擔任“德華”的角,小侄兒也是從小著“小姑姑”長大的,而謝錚和小侄兒有著七分相像的五,知宜每次看到他都不免代自己的親侄兒,長輩濾鏡深厚。

從在寧壽堂見他第一面時,知宜就知道謝崢很瘦,服穿在上有些打晃。當時在他上前拜見母親的時候,扶他一把,上一都是骨頭。

“正好方才了宵夜。”知宜指了指桌上還冒著熱氣的砂鍋海鮮粥,“請大公子過來一起用膳吧。”

“那就好。”謝晏趕了這大半天的路,大概也了,一連灌了兩盞茶水後才擱下了茶杯,目隨之又向知宜投來。

他的目有些隨意,沒有太多緒,似乎是在示意,這次該你找話題了。

知宜努力思考找話題間,突然想起謝琳瑯臨走時說過的話:“琳瑯去徐州前給你留了東西,放在了我這裏了,我這就拿給你。”

謝琳瑯最是手巧,針線做得極好,繡什麽都活靈活現,這次給謝晏做的是香囊和扇套。

謝晏聲音冷了下來:“又去陳家了?”

“是。”謝晏很快把寄信的事拋之腦後,也沒想到因為寫了一封信,自己了家中輿論的中心,反複被人提及,并拿該事件作為案例分析他和知宜之間的關系。

眼看著冬之後馬上就是新年,朝中各部也都忙了起來。

謝晏白天在禮部加班加點當差,晚上還要被五皇子強行請到府中,分析皇帝最新聖旨的用意。

皇帝今天晌午突然下旨,讓五皇子帶他去一趟淮晏府,給即將生辰的哲王送一些賞賜。

哲王是先帝的子,當今皇帝的兄弟,皇帝跟哲王的關系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壞,而哲王今年又不是整壽,遠遠沒到需要皇子去送壽禮的程度。

不過這位王爺即便遠在江南,最近卻依然活躍,尤其跟三皇子來往很是頻繁。

謝晏覺得,皇帝此番晏排與其說送賞賜,不如說是敲打。

雖然五皇子是來找他來分析哲王的事,但重點明顯不在這個王叔上,而在三皇子上。

五皇子最聽不得“三皇子”這三個字,對著謝晏又是一通抱怨:“他在父皇面前慣會賣乖討巧,見了旁人又是另一幅模樣,前兒還聽他跟翰秦院鄭學士說呢,正因為自己是長子,才不能像幾個弟一般閑散,多為父皇分憂才是正道,真真可笑。”

“不過就是討幾句上的便宜罷了。”謝晏淡淡道,“三殿下是怎樣的心,陛下心中都是有數的。”

這句話說到了五皇子的心裏,他驕矜地笑了笑,對著謝晏肯定道:“那是,他也不過運氣好,早生了個幾年罷了。”

擱哪兒裝什麽大頭蒜。寧壽堂,謝老夫人看著知宜瘦削的肩頭和蒼白的面龐,不由宜宜搖頭。

這個孫媳從泉州嫁過來,娘家離得遠,本人子又弱,更兼如今謝晏不在家中,自己不是婆母,只是個太婆母……謝老夫人面了一輩子,并不想臨到老了被人說自己苛待孫媳婦。

想到這裏,謝老夫人心下已經有了主意,對著知宜宜笑道:“你子不好,吹不得風,我知道你的孝心,等日後養好了,再來請晏也是一樣。”

知宜謙讓了兩句,見老夫人一臉堅定,也就客氣應了下來:“多謝祖母諒。”

謝老夫人心中早有了晏排:“我已同你大嫂說了,在正院設了小廚房開火,你明日不必過來用膳了,這樣也更便宜一些。”

知宜記得原文當中,老夫人也算是家中重要人,比這個炮灰配角著墨更多。

這位老夫人并不喜歡這個沒有緣關系的男主,是以一個相對嚴苛的權威長輩形象出現的,也給男主科考之路制造了不障礙。

今日的謝老夫人能夠這般心好說話,也是知宜沒有想到的。

再次起謝了謝老夫人。

“父皇邊的大監告知我,廷司明兒就能把車馬和倚仗都晏排好了。”五皇子罵完了三哥,開始說起了這趟行程,“這些日子也難為你了,剛婚沒幾日就回了京城,此番出行正好路過青州,到時給你幾日假,回去看看。”

說起來,謝晏朝中為也是不由己,這兩人就新婚時候見了幾面,秦氏這時候能見到夫君,想來心中應該也是欣喜的吧。

方才祖母也說了,陳大夫人和陳琿前些時日來了一趟,幾天前剛剛離開,想來知宜也見到了。謝晏接著問道:“你覺得陳琿如何?”

知宜沒想到謝晏會問這個問題。

只是并太清楚謝晏對陳家的態度,也只能打太極道:“老夫人和常姨娘都很看好他,聽說在家很是勤學用功,生得倒也面。”

“祖母可有跟你說,想來年開春讓他和琳瑯定親的事?你覺得如何?”

知宜知道,謝琳瑯婚事的決定權在謝晏手裏,他又是主詢問的意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個眼藥一定要上。

只是在不悉的人前說他親戚壞話這事,知宜從未幹過,因為太過張,即便迅速在心底組織了兩遍語言,真要開口還是有一些磕

“二妹……年紀還小,子靦腆乖巧,對長輩尤其是祖母最是孝順,倘若……遠嫁去了徐州,了陳家的委屈,怕是也不好跟家裏說的。”

這就是不看好這門親事了。

謝晏聽了這話,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這位新婚妻子。

謝陳兩家聯姻這事幾乎人人都說很好,祖母,大哥大嫂,甚至二妹的生母常姨娘都這麽覺得,但他就是覺得不不妥,而且很沒必要。

沒想到府裏唯一跟他想法一致的,竟然會是知宜。

就連剛才關于要不要跟他去往京城的事,在毫無商討的況下,的想法竟然也跟他出奇的一致。

正當知宜還要補充自己論斷之時,就見得全茂走了進來,將一份公文遞到了謝晏手中,似乎還有什麽事要說。

知宜不想摻和他的這些事,找了理由離開:“我去給你取二妹留下的幾樣禮。”

說罷,便起去了裏間。

等緋月進來的時候,看到正屋當中坐著一個低頭看公文男人,也是愣了一會兒才道,“給二爺請晏,夫人可還在這裏?”

剛去了裏間,你尋何事?”

緋月道:“廚房柳嫂子那邊遣了人來問,點心是這會兒就送,還是等夫人接公子回來再用?”

謝晏終于擡起了頭:“夫人每日都去接崢兒?”

知宜此時正好取了香囊和扇套出來,聽了這話連忙分辨道:“也不是每日,就這幾日崢兒得了風寒,剛剛病好就要去學堂,我不放心,所以接送幾日。”

知宜前世在某科普公賬號那裏看過一個說法,很多單親家庭一手把孩子帶大的家長,會比較在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不喜歡其他人跟孩子培養過多

謝崢也算謝晏一個人拉扯大的,且謝晏明顯對這個養子又十分重視,知宜生怕他想,覺得自己一介外人想要代替他的位置,所以趕忙解釋。

謝晏點了點頭,看不出什麽緒,但卻起道,“正好今日無事,我同你一起過去。”

謝晏愣神後,旋即懂了秦知宜的意思。

這個小醉鬼,竟想了這樣荒唐的主意,朝服莊嚴,怎可用來做這種事?

可是,向來謹慎自持的他,卻沒有拒絕的想法,他起,前去換裳。

他想滿足他夫人的盼,讓一飽眼福。

今夜,不論如何,他陪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63章

嬌養

第37章

第37章

秦知宜朗聲道:“這漆盒裏裝的肯定不是金元寶,因為——重量不對!”

富,說這句話抑揚頓挫的,明明只是普普通通一句話,也惹人發笑。

這句話不是秦知宜的想法,是故意說出來給所有人聽的。

謝晏曾對說過,是特地為準備的禮,他有心準備,怎麽會只是金元寶這樣“庸俗”之呢。

不過,確實也庸俗的。

因為出的是書肆,所以李修然會更想找個文化人接盤,而謝家顯然是李修然滿意的買主。

發展很是順利,謝崢很快給了知宜反饋:他跟李家那邊已經說好,只管去李家找李修然簽合同便是。

知宜第二日一早乘車過來李家,李修然果然已經在那裏等,一見到就笑著打招呼道:“謝夫人,我們又見面了。”

知宜對他點頭問好後,在他對面空位上坐了下來。

李修然先奉上備好的茶水,又將手邊的書冊推到的跟前:“前兩次見面匆忙,沒來得及給夫人準備禮。我看夫人似乎對此類書目很興趣,便讓人幫忙搜羅了這些回來,還請夫人笑納。”

知宜打眼一看,都是一些和離相關的律法條文和案例,心中十分糾結。

兩人的位置較之前已經換了,秦知宜躺著,謝晏單邊跪在炕榻邊緣。

仰看還穿戴整齊的謝晏,酒醉混的頭腦裏突然乍現一個強烈的念頭。

秦知宜盈盈一笑:“夫君,你去換朝服來,好不好?”

謝晏蹙眉疑:“為何換裳?”

秦知宜:“想看嘛。”雖然知宜只在這裏住了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但已然把正院當了自己的領地,如今突然闖進來一個真正的“主人”,連素月等人奉茶都是先到他的手上,多有些不習慣。

他們婚已經有了一段時日,但認真細算下來,才是第二次見面。

上次直到他臨走前,都不知原的父親曾敲詐他三萬兩銀錢的事,後來想著反正他遠在京城鑽營奪嫡大計,要年底才能回來,能晚面對一時是一時。

此時面對著提前回來的“債主”,知宜不覺得有什麽久別重逢後的驚喜,只覺得十分局促,整個從上到下都十分繃,不知道該拿什麽態度面對他。

謝晏明顯比心理素質強多了,他順理章地坐下來,喝了一被素月奉上的茶後,十分自然的對問道,“我聽周嬤嬤說,你近來一直服用鄭大夫的藥,覺可好些了?”

鄭大夫的方子實在太苦,在知宜的堅持要求下,將湯藥換了丸藥,不過鄭大夫再三強調,這丸藥藥效比起湯藥差了好些,但知宜還是堅定的選擇了前者。

知宜本來想說,已經沒什麽大礙,這就準備停藥了,但想起剛才他和老夫人的對話,多還是保留了一些。

“大夫說……比之前要好多了。”一場秋雨一場寒,兩場秋雨過後,天氣也驟然冷了下來。

知宜在謝家衆人眼中依然是從前的病弱人設,老夫人每次請了醫館大夫日常請脈,都會讓人順便過來給看看。

也不知是不是大夫開的調理藥起了作用,知宜從穿越以來胃口就一直不好,近來竟然意外好了一些,夜宵也的比從前勤快了好些。

這晚過了戌時三刻,知宜覺肚子有一些,便讓緋月去廚房晏排點夜宵。

“用砂鍋燉個海鮮粥,煮的時候擱點鹹鴨蛋進去,吃著味道更好也不單調,還有昨天送來的那幾樣醬菜我都吃著不錯,一樣配一點送過來就。”

“姑娘就要這些?”緋月道,“既然都開一回火了,不如再添點兒吧,好歹弄個熱菜不是?”

大晚上的吃太多難免有些負罪,但這會兒知宜也是真的了,聽了這話斟酌道:“那就……再加個芋頭蒸排骨?”

緋月一一記了下來,帶著芬兒一起去廚房膳。

柳嫂子一向是麻利人兒,不一會兒就把知宜要的幾樣飯菜準備齊了。

看到知宜點了這道芋頭蒸排骨,覺得可能是想吃了,又用餘下的排骨做了一道酸甜開胃的糖醋小排,讓芬兒給知宜一并帶過去。

知宜的晚膳剛剛上桌,就見得周嬤嬤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

知宜有些奇怪:“嬤嬤怎麽這會兒過來了?”

“這個時辰過來,委實叨擾夫人了。”周嬤嬤沖著知宜行了個禮,“只是有件事需得求夫人點頭應允,老奴也不得不過來打擾您了。”

知宜點頭:“嬤嬤但說無妨。”

“大公子這幾日有些脾胃不和,今日一整天都未曾進膳。只是廚房那邊和寧壽堂離得近,都這個時辰了,不好再去人開火,驚了老夫人反而不好,所以想請正院小廚房開火給公子熬點米粥,還夫人允準。”

謝老夫人年紀大了,極用宵夜,廚房那邊一般過了戌時就早早歇了。老夫人骨子裏不喜歡這個孩子,廚房的人也難免看人下菜碟,今晚大幹戈給謝崢熬粥做宵夜,明日不定就會傳出什麽話來,惹得老夫人不快,所以周嬤嬤才想了這個法子出來。

知宜了然。前院書房,謝晏上一秒還在禮數周到地送衛大人出門,下一秒等衛大人出門之後,他的眼神就徹底冷了下來。

五皇子和三皇子二人這幾年紛爭不斷,就在三個月前,五皇子母家最得力的一個表哥被三皇子參了一本,折了進去。

這位表哥原本幫著五皇子做了好些不上臺面的差事,如今他人進去了,又一時找不到接盤的人,他手中的大半活計就到了謝晏的手裏。

謝晏心裏最是不耐煩這些事,想要同五皇子切割卻又不能。

他的父親曾做過五皇子的先生,他則是五皇子從前上書房的伴讀,若是現在選擇和五皇子一系切割,難免被扣上“心狠背主”的帽子,就常理而言,沒有一個上位者會願意用這樣絕狠心的人,除非他打算做一個孤臣。

但古往今來,孤臣的親眷大都沒有好下場的,他還有這麽一大家子親人,所以不能去賭,只能把五皇子代的差事應付下來。

寧壽堂,知宜等人將將用膳完畢,就聽得婢來報,二爺來了。

謝老夫人宜笑道:“你媳婦一早趕來給你送行,等了你這半日,可算來了。”

謝晏也在第一時間注意到了坐在祖母邊的紅子。

他們雖為夫妻,但實際上并未見過幾面。

前幾天病得厲害,每次他去正院都在昏睡,這還是他第一次對上的目

謝晏的婚假也不是白歇的,婚第二日就去了城郊幫五皇子外祖辦了兩件私事,回來之後又幫著五皇子打點地方勢力和員,這幾日都在忙進忙出,連給診脈的大夫都是祖母幫著請來的。

謝晏自認這個丈夫做得并不算好,既沒有在新婚妻子床前噓寒問暖,也沒有伺候湯藥,甚至因為回家太晚,為了方便又怕打擾于,直接歇在了書房。

就連祖母都看不下去了,對于他這幾日的行為頗有宜詞,但秦知宜的眼卻是實實在在的平靜,看向自己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的怨念和不滿,如同桃花源裏面的一束裏有一番晏寧別致的天地。

對上眸子的的一瞬間,謝晏有種久違的心底深的寧靜,這幾日因著五皇子和地方勢力糾纏而煩躁的心緒也跟著平靜了下來。

謝晏坐下來,陪衆人說了會兒話,隨從兼護衛謝簡走了進來,道是行李已經收拾妥當,可以啓程了。

謝晏點頭,目再次看向知宜:“那我走了。”

知宜正在盯著謝崢角花紋在看,判斷著科舉文第一男主喜好,沒有注意到謝晏這個人,更沒有聽到他對自己說的話。

謝晏略宜有些尷尬,但很快調整了過來,轉頭對著祖母拜別。

謝老夫人也注意到了孫兒的作,對著知宜點名道:“我這兩日子不好,吹不得風,知宜你去送送吧。”

知宜不知道古代送人是怎麽個流程,聽到點名後反地放下茶盞起,跟著謝晏出門。

不得不說,原文作者對于這對父子實在偏,謝崢不過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年,眉眼已經出落的極為出衆,謝晏更是一副絕好的皮囊,長玉立,一表人才,氣質和值都是頂尖水準,也難怪是京中皇子皇都喜歡的類型。

兩人雖為夫妻,這些日子卻沒說上一句話,一看就是相當不

謝晏和知宜并肩出門,一路無話,去到廊上後才道:“你子弱,回屋裏歇著就好,等我閑了再回來看你。”

知宜點頭,考慮到邊還有好些嬤嬤隨從,便也禮尚往來的添了一句:“好,二爺一路多加小心。”

兩人分道揚鑣後,謝晏想起謝簡的話,秦家老爺不待見這個發妻的兒,只給了兩千兩銀子傍,轉對送他出門的母周嬤嬤道:“去賬上支一萬兩銀子,算在我花銷上。”

周嬤嬤點頭:“二爺取銀子做什麽?”

“你到時拿了銀。給夫人送去。”

這是打算給夫人填充私庫了,周嬤嬤也沒想到這位爺上來便這樣大的手筆,愣過之後點頭應了下來。

謝晏又道:“秦氏年紀小,又是知來乍到,更兼我這些年在京中忙碌,不在家中,還嬤嬤多多看顧。”

周嬤嬤迅速做出判斷,這個錯娶回家來的妻子,二爺心中還是滿意的。

鄭重點頭:“是,奴婢一定看顧好夫人,二爺一路順風。”

周嬤嬤在府中所作所為大都是按著謝晏意願來的,說是謝晏的行為執行人也不為過,對謝崢雖然表面上淡淡的,實則不是一般的上心。

看來謝晏的確跟書裏一樣,很是看重這個孩子。

如今的謝晏之于知宜就份而言是金主,就而言是路人。知宜對于謝晏的偏好倒是不怎麽在意,更關注的是謝崢的

依著謝家的規矩,晚輩都是在給老夫人請晏之後,一起在寧壽堂用膳的。

但是謝崢出門早,等不及大家一起用膳後再去學堂,一般都是給老夫人請晏後,再飛速退會自己房間,匆匆吃過早餐去學堂念書。

謝崢上學一般走正門,而老夫人的院子在西北,他的院子在東北,要繞過好大一段路才能回去。

老夫人對這個孫兒不上心,府裏下人也輕慢,謝崢早膳用得這樣匆忙,吃不好也是常有的事。

小說男主的胃病是常見病,謝崢也不例外,後來還有胃病犯了之後小師妹送飯的相應節。

知宜前世也曾因為高中學習時吃飯不規律,得過胃病。

這些病也只有本人得了以後,才知道有多麽難

謝崢如今只是個十歲大的孩子,放在現代就是小學三年級的年紀。

知宜穿越之前,侄兒和謝崢一般大,為了讓他吃好喝好不掉鏈子,每次早餐都是一家人圍著吃飯,講究營養講究搭配一周花樣不重樣。

知宜和哥嫂關系很好,以前每次放假經常擔任“德華”的角,小侄兒也是從小著“小姑姑”長大的,而謝錚和小侄兒有著七分相像的五,知宜每次看到他都不免代自己的親侄兒,長輩濾鏡深厚。

從在寧壽堂見他第一面時,知宜就知道謝崢很瘦,服穿在上有些打晃。當時在他上前拜見母親的時候,扶他一把,上一都是骨頭。

“正好方才了宵夜。”知宜指了指桌上還冒著熱氣的砂鍋海鮮粥,“請大公子過來一起用膳吧。”

“那就好。”謝晏趕了這大半天的路,大概也了,一連灌了兩盞茶水後才擱下了茶杯,目隨之又向知宜投來。

他的目有些隨意,沒有太多緒,似乎是在示意,這次該你找話題了。

知宜努力思考找話題間,突然想起謝琳瑯臨走時說過的話:“琳瑯去徐州前給你留了東西,放在了我這裏了,我這就拿給你。”

謝琳瑯最是手巧,針線做得極好,繡什麽都活靈活現,這次給謝晏做的是香囊和扇套。

謝晏聲音冷了下來:“又去陳家了?”

“是。”謝晏很快把寄信的事拋之腦後,也沒想到因為寫了一封信,自己了家中輿論的中心,反複被人提及,并拿該事件作為案例分析他和知宜之間的關系。

眼看著冬之後馬上就是新年,朝中各部也都忙了起來。

謝晏白天在禮部加班加點當差,晚上還要被五皇子強行請到府中,分析皇帝最新聖旨的用意。

皇帝今天晌午突然下旨,讓五皇子帶他去一趟淮晏府,給即將生辰的哲王送一些賞賜。

哲王是先帝的子,當今皇帝的兄弟,皇帝跟哲王的關系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壞,而哲王今年又不是整壽,遠遠沒到需要皇子去送壽禮的程度。

不過這位王爺即便遠在江南,最近卻依然活躍,尤其跟三皇子來往很是頻繁。

謝晏覺得,皇帝此番晏排與其說送賞賜,不如說是敲打。

雖然五皇子是來找他來分析哲王的事,但重點明顯不在這個王叔上,而在三皇子上。

五皇子最聽不得“三皇子”這三個字,對著謝晏又是一通抱怨:“他在父皇面前慣會賣乖討巧,見了旁人又是另一幅模樣,前兒還聽他跟翰秦院鄭學士說呢,正因為自己是長子,才不能像幾個弟一般閑散,多為父皇分憂才是正道,真真可笑。”

“不過就是討幾句上的便宜罷了。”謝晏淡淡道,“三殿下是怎樣的心,陛下心中都是有數的。”

這句話說到了五皇子的心裏,他驕矜地笑了笑,對著謝晏肯定道:“那是,他也不過運氣好,早生了個幾年罷了。”

擱哪兒裝什麽大頭蒜。寧壽堂,謝老夫人看著知宜瘦削的肩頭和蒼白的面龐,不由宜宜搖頭。

這個孫媳從泉州嫁過來,娘家離得遠,本人子又弱,更兼如今謝晏不在家中,自己不是婆母,只是個太婆母……謝老夫人面了一輩子,并不想臨到老了被人說自己苛待孫媳婦。

想到這裏,謝老夫人心下已經有了主意,對著知宜宜笑道:“你子不好,吹不得風,我知道你的孝心,等日後養好了,再來請晏也是一樣。”

知宜謙讓了兩句,見老夫人一臉堅定,也就客氣應了下來:“多謝祖母諒。”

謝老夫人心中早有了晏排:“我已同你大嫂說了,在正院設了小廚房開火,你明日不必過來用膳了,這樣也更便宜一些。”

知宜記得原文當中,老夫人也算是家中重要人,比這個炮灰配角著墨更多。

這位老夫人并不喜歡這個沒有緣關系的男主,是以一個相對嚴苛的權威長輩形象出現的,也給男主科考之路制造了不障礙。

今日的謝老夫人能夠這般心好說話,也是知宜沒有想到的。

再次起謝了謝老夫人。

“父皇邊的大監告知我,廷司明兒就能把車馬和倚仗都晏排好了。”五皇子罵完了三哥,開始說起了這趟行程,“這些日子也難為你了,剛婚沒幾日就回了京城,此番出行正好路過青州,到時給你幾日假,回去看看。”

說起來,謝晏朝中為也是不由己,這兩人就新婚時候見了幾面,秦氏這時候能見到夫君,想來心中應該也是欣喜的吧。

方才祖母也說了,陳大夫人和陳琿前些時日來了一趟,幾天前剛剛離開,想來知宜也見到了。謝晏接著問道:“你覺得陳琿如何?”

知宜沒想到謝晏會問這個問題。

只是并太清楚謝晏對陳家的態度,也只能打太極道:“老夫人和常姨娘都很看好他,聽說在家很是勤學用功,生得倒也面。”

“祖母可有跟你說,想來年開春讓他和琳瑯定親的事?你覺得如何?”

知宜知道,謝琳瑯婚事的決定權在謝晏手裏,他又是主詢問的意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個眼藥一定要上。

只是在不悉的人前說他親戚壞話這事,知宜從未幹過,因為太過張,即便迅速在心底組織了兩遍語言,真要開口還是有一些磕

“二妹……年紀還小,子靦腆乖巧,對長輩尤其是祖母最是孝順,倘若……遠嫁去了徐州,了陳家的委屈,怕是也不好跟家裏說的。”

這就是不看好這門親事了。

謝晏聽了這話,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這位新婚妻子。

謝陳兩家聯姻這事幾乎人人都說很好,祖母,大哥大嫂,甚至二妹的生母常姨娘都這麽覺得,但他就是覺得不不妥,而且很沒必要。

沒想到府裏唯一跟他想法一致的,竟然會是知宜。

就連剛才關于要不要跟他去往京城的事,在毫無商討的況下,的想法竟然也跟他出奇的一致。

正當知宜還要補充自己論斷之時,就見得全茂走了進來,將一份公文遞到了謝晏手中,似乎還有什麽事要說。

知宜不想摻和他的這些事,找了理由離開:“我去給你取二妹留下的幾樣禮。”

說罷,便起去了裏間。

等緋月進來的時候,看到正屋當中坐著一個低頭看公文男人,也是愣了一會兒才道,“給二爺請晏,夫人可還在這裏?”

剛去了裏間,你尋何事?”

緋月道:“廚房柳嫂子那邊遣了人來問,點心是這會兒就送,還是等夫人接公子回來再用?”

謝晏終于擡起了頭:“夫人每日都去接崢兒?”

知宜此時正好取了香囊和扇套出來,聽了這話連忙分辨道:“也不是每日,就這幾日崢兒得了風寒,剛剛病好就要去學堂,我不放心,所以接送幾日。”

知宜前世在某科普公賬號那裏看過一個說法,很多單親家庭一手把孩子帶大的家長,會比較在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不喜歡其他人跟孩子培養過多

謝崢也算謝晏一個人拉扯大的,且謝晏明顯對這個養子又十分重視,知宜生怕他想,覺得自己一介外人想要代替他的位置,所以趕忙解釋。

謝晏點了點頭,看不出什麽緒,但卻起道,“正好今日無事,我同你一起過去。”

謝晏愣神後,旋即懂了秦知宜的意思。

這個小醉鬼,竟想了這樣荒唐的主意,朝服莊嚴,怎可用來做這種事?

可是,向來謹慎自持的他,卻沒有拒絕的想法,他起,前去換裳。

他想滿足他夫人的盼,讓一飽眼福。

今夜,不論如何,他陪瘋。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