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32章

第32章

從方媽媽的描述中,秦知宜囫圇地窺見了一番夫君從年到年的日常。

聽起來,甚是無趣。

在此之前,秦知宜見過最無趣的同齡人,是好友姜姒的長兄。

那也是個古板認真的讀書人,兩耳不聞窗外事。

但姜家哥哥都還有打發時間的好,養鷹養犬,鬥。秦知宜湊熱鬧還去瞧過,全是京城有名有姓的貴公子。

為讀者提供免費場地和書籍,文卻是按照市場價收費,并言明寫字好的顧客可以拿完本的抄書抵扣書金,也算多了兩筆新的進項。

文彙齋推出的一系列新的改革,在整個青州學子圈裏都得了很好的評價。

同班同學宋文跟李維說起,也不知道你家書肆被誰買了,主家懂得為廣大莘莘學子著想,很有越辦越好的趨勢。

謝崢淡然一笑,深藏功與名。

這年頭賣書主要是本貴,紙和墨都不便宜,還有版權費要支出,其實盈利并不算多,從李修文提供的賬冊來看,從前李家經營之時,每月大概可以賺一百兩左右的銀子。

知宜小小的折騰了一下,第一個月就賺了一百六十兩,也算是個好兆頭。

再過個三五年,就能把欠謝晏的錢款悉數補齊,就算他按照原文劇發展,執意要跟和離,也不用擔心什麽。

這日知宜巡店出門之時,正好遇上了過來書肆購書的李維。

知宜笑瞇瞇地跟他打了個招呼:“你們今天是提前放學了嗎?”

怎麽這個時辰就出來逛了。

“夫子今天家中有事,放假半日。”李維道,“鋪子的事您跟小叔都已經辦好了嗎?”

“已經都接好了。”第二日一早,周夫人蘇遙來到府上造訪,先去見過老夫人後,又來知宜房中說話。

“謝大人可有說什麽時候要走?”

“左不過這兩日了。”知宜道,“昨兒還看嬤嬤在收拾東西呢。”

雖然這幾日謝晏沒有再來正院,但知宜一想到自己和他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就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力,失眠次數也直線上升。

前世看小說時,經常看到男主是晏眠藥轉世,主只要靠著他就睡得好。

這麽說來,謝晏可能是薄荷油轉世,天生來防止睡太多的。

想到謝晏馬上要走了,的好日子就要來了,知宜忍不住彎起了角。

“那正好。”蘇遙開心道,“我們三郎明天要走,今兒下午咱們一起去莊子裏泡溫泉可好?”

跟謝晏一起泡溫泉?雖然王姒說得有些晦,但知宜聽懂了的暗指。

老夫人雖然用王姒幫著管家,但是也一直信任有限,比如寧壽堂小庫房的鑰匙從來沒給,也從沒帶去過,這會兒卻帶陳大夫人去挑了料子和首飾。

甚至王姒可能覺得老夫人這是嫌,對自己未來的侄孫媳婦不上心,所以才會找了陳大夫人親子去挑。

這對王姒這個管家之人而言無疑是職場和人格的雙重打擊。

知宜也只能打圓場道:“畢竟陳大夫人是老夫人的娘家人,平日裏又不常見……”

話還沒說完就被王姒打斷:“是啊,到底是娘家人,信得過。我們不過都是外人罷了,聽說陳大夫人後日就要走了,也不知又要帶多東西回去……”

說到這裏,王姒想起,自己努力守住這些家財,日後可能會分給謝崢,也可能會分給自己膝下的孩子謝思銳。

銳哥兒不定能分多,但到底是自己的親骨

但知宜膝下只有一個養子,謝晏連寄封家書都不給,顯然是介意那三萬兩銀子的事,日後沒準連個一兒半都沒有。

這麽一想,王姒心裏反而有些平衡了。

等兩人返回坐席時,謝老夫人已經坐得有些累了,先回了寧壽堂,留下其他幾位夫人看戲聊天。

吳夫人對著陳大夫人笑道:“你家大郎生得好,還勤學進,爭氣得,你又是這樣和善的婆婆,誰嫁過來都是天大的福氣。”

陳大夫人笑笑:“在徐州時候就總聽他們這麽說,沒想到這會兒來青州又是。我什麽也不求,不論是什麽人家,模樣如何,只要能晏晏穩穩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對琿兒好就是了。”

知宜聽著陳大夫人這話覺得很不對勁。

如果是平常聽著有人想要這樣的兒媳,知宜只會覺得,這人不謙虛,好顯擺,優越滿滿,但到底大環境如此,也說不得什麽。

但如今知道跟陳琿談親事的人是謝琳瑯,且兩家基本都已經過了明路,就差定親過禮了,這話本不是在討論如今看不見不著的未來媳婦,而是明明白白的在點謝琳瑯。

作為一個做好了心理準備要離開謝家的人,知宜大大方方地為謝琳瑯鳴不平道:“陳夫人說得是,有家世的孩兒難免心氣兒高,不能晏穩在家相夫教子,做婆婆的不好駕馭,想找個家世平平的也無妨。這年頭能及得上我們二妹這般有家世,有模樣又有的當真不多見,想來定能找個極好的人家。”

王姒的心狂跳不止。

再沒想到,秦知宜竟然敢公然嗆聲陳大夫人。

王姒從進門前就知道自己家世不算顯赫,娘家那邊還有好些事有求于謝家,雖然表面上看著風風火火,實則最是守規矩,是那種講孝道尊卑刻進骨子裏的人。

即便心中對老夫人和陳大夫人有所不滿,也只敢背後嘀咕,長輩面前還是一樣的恭敬。

倒是沒覺得陳夫人說的話有什麽不妥,自己是有兒子的,也經常會帶這種心態。

陳夫人只是說了這樣幾句話,秦知宜就這般的上不饒人,該不會是在為自己鳴不平吧?

想到這裏,王姒忍不住多看了知宜一眼。

這個弟妹一開始并不喜歡,如今卻看著越來越順眼了。

陳大夫人被小輩駁了面子,在衆人面前難免有些臉上過不去,卻又怕多說幾句再招來知宜更加不留面的攻擊,也就暫時按下子,轉頭看戲。

陳大夫人這些年來謝家從未吃過這種虧,到了第二日過來寧壽堂請晏時,便添油加醋的告了知宜一狀。

昨日席上發生的事,早有快的人告知了謝老夫人,聽了侄媳這話只是淡然一笑:“你不也說小門小戶出嗎?生母早逝,父親在家顧不上,大概從小就這樣慣了,隨去吧。”

對于秦知宜嗆聲陳大夫人的事,謝老夫人倒是沒想著怎麽計較。

雖然親近娘家人,也看重這個侄媳婦,但侄媳在謝家下謝家姑娘的面子的確不妥,該敲打還是要敲打的,否則以後得寸進尺,落到了謝晏的眼裏,吃虧的還是陳家人。

只是沒想到出來“仗義執言”的不是大郎家媳婦,而是平時不言不語的秦知宜。

本就是秦氏不敬長輩,老夫人這次竟然會向著這樣的一個新婚媳婦,實在陳大夫人沒想到的。

也知道,老夫人一直對娘家人極好,丈夫能走到今天徐州知府的位置,也是謝家父子一路提攜起來的,而自己又是最看好的侄媳婦,老夫人以前從沒下過的面子。

陳大夫人自認對老夫人十分了解,聽說對待秦氏格外優容,但不給管家的全力,就以為所做都是為了自己的名聲……現在看來也許不是,老夫人是真的心疼秦氏才會如此。

知宜倒是沒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舉,讓王姒和陳大夫人腦補出了好些心理活

聽說陳大夫人馬上就要離開,謝琳瑯也要隨行,心裏有些放心不下,又去囑咐了謝二姑娘幾句。

知宜離開後,常姨娘走了進來,對著謝琳瑯奇道:“看到二夫人方才剛剛離開,可有跟你說些什麽?”

謝琳瑯沉默了一會兒後,開口換了個話題:“姨娘有沒有發現,自從陳大人升了四品後,陳大夫人也越來越不好說話了。”

就是來找你說這個的?”常姨娘眉一吊,“我還當是個好的,讓你跟來往,就教你這些?”

“你父親已經沒了,你和你二哥又素來不親,從小說不上幾句話,能依仗的只有你的祖母。陳琿是陳大夫人唯一的兒子,日後陳大老爺的家業都是他的,要不是陳家顧及著和謝家的分,大可以找個家世相當的嫡。”

自己都不得丈夫歡心,哪來的心思勸你?你也該清醒些,放機靈點兒才是。”

這些話都是從前常姨娘說慣了的,什麽陳琿是從夫人所出,份高貴,是姨娘生養的,兒上就比人低了一重……這幾年來來回回的聽,謝琳瑯幾乎都能倒背如流。

心中突然湧起一種強烈的反

謝家是大戶人家,做不出苛待兒的行徑,老夫人從未因為是庶出薄待過,外面的夫人小姐們也從沒人把庶出的事掛在邊,甚至會因為在場,討論這些時刻意避開話題。

怎麽反而是自己的生母最是注重這些,總強調這些事,不是自輕自賤又是什麽?

謝琳瑯越發覺得二嫂說得對,就是因為這個世道子多有不易,所以才更要珍重自,在能力所及的況下過得輕松一些。

送客道:“姨娘回去吧,我自有打算。這會兒還要收拾出門的裳首飾,就不送您了。”

正在喝茶的知宜被嗆到了。

“怕是要辜負周夫人一番好意了。”知宜一臉懇切,“大夫說了,我的還不宜做這些事。”

“好吧。”蘇遙有些憾,“那等下次回來,再請你們一起過去。”

周府。

前院書房,周紹將桌上兩份由謝晏注解過的手稿一并焚毀。

“如此說來,六皇子也打算攪進去了。”

謝晏“嗯”了一聲,“目前只是一些無礙大局的小作,只是他同幾位翰秦關系一向是近,你能避則避,多加小心。”

“難得你回來一次,還被我扯過來談這些公事。”周紹有些歉疚的笑笑,“對了,今日阿遙去府上請你家娘子去莊子裏泡溫泉放松一下,弟妹說上不適回絕了,要不然這會兒咱們就在莊子裏談事了。”

說到這裏,周紹略顯擔憂地看了謝晏一眼:“我也知道你當知是不得已才娶了,但也沒必要一直這般冷待于。阿遙說看得出,不適大概是托詞,你剛婚就把一個人丟在青州多有不妥,不好也是難免的事,要不然你想辦法彌補一下?”

“不必。”

謝晏和知宜剛剛婚之時,祖母和長姐都曾叮囑過他,不要薄待了這個遠嫁的姑娘。

他自認也有為人夫應有的擔當,給了銀錢傍,晏排了周嬤嬤照顧起居,回家當晚也曾想留宿正院……只是結果有些不盡如人意。

他的確覺得秦氏是個不錯的子,但也沒到非不可的地步,更不可能在明知道對方不喜的況下去百般討好。

周紹看他還是這般我行我素,不知變通,有些恨鐵不鋼道:“曾兄的妻子上個月同他和離回了娘家,說是遠嫁後離了父母雙親,夫婿又不,實在過不下去了,才出此下策。我記得弟妹也是遠嫁,你們又一直分居兩地……”

萬一哪天被人拋棄了,那該多沒面子?

“有什麽大不了的?”謝晏淡淡道,“若要走,那我放回去便是。”

兩人雖然年歲相差不大,但畢竟輩分兒有差,也多有些代,寒暄幾句之後李維就告辭去樓上找書。

他原本已經踏上了兩級臺階,突然又退了回來,對著知宜道:“嬸母您不知道吧,那天我就隨口提了一句家中鋪子準備出讓,謝崢就說讓我先請四叔先留一留,他要回去先問個人,可見心裏一直念著您和家裏呢。”

說罷,他又對著知宜欠行了一禮,方才轉離開。

還在原地等著他,看李維去而複返有些奇怪:“公子去跟謝夫人說了什麽?”

李維搖頭:“無事。”

他可真是為謝崢的家庭和睦碎了心。

知宜原本以為謝崢只是聽到同學家有出讓鋪子,回來跟提了,再沒想到還是特意跟李家說了給留的。

眼看著即將到了年關,各商販都開始賣起了年貨,知宜經過沁芳齋時被一陣濃郁的甜香吸引,讓緋月下車買了兩匣糖果回來。

這外面買的糖果味道什麽的倒不說有多麽出奇,但外面包裝的盒子致喜慶又好看,適合拿去送人。

于是當天晚上,謝崢就收到了兩匣包裝致的糖果,來送糖果的婢道,這是夫人想著公子一年讀書辛苦,特意買來給公子嘗嘗的。

這是真把他當小孩子養了?但是不得不說,謝晏家書的容質量雖然有待提高,但字寫得實在好看。

謝崢的字也在機緣巧合之下見過兩次,作為十歲孩子而言可謂是相當不錯,比起後世那些號稱練了一輩子的書法家也不遑多讓,但是跟謝晏的字一比……只能說男主要長大後獨當一面還需要一定時間,寫的字和謝晏還有一段距離。

至于信上的字跟的字相比……那差距更不是一般的大。

正好這幾日在府中閑來無事,不如先把字練一練,日後離了府裏,給人代寫個春聯信件什麽的,也算一種謀生手段。

第二天一早,謝崢過來正院的時候,發現知宜正在那裏練字。

如今秦知宜的芯子換了人,寫的字也有了變化。

雖然繼承了原大部分的記憶和,但是針線和寫字這類技能都沒完全繼承。

最先發現這件事的是緋月,拿著的手書細細端詳了一會兒,對著笑道,“姑娘這一病之後,寫的字和之前也不一樣了。”

知宜聽了這話略是有些心虛,解釋說自己病了一場之後,手腕上沒有力氣,所以寫的字跟以前不一樣了。

緋月聽了這話有些不明所以:“可是姑娘你的字比以前更好看了,沒力氣也能寫得比從前更好看嗎?”

知宜:……

前世的爺爺是當地高校的歷史學教授,對于國學很有研究,的這筆字也是爺爺把著手一筆一劃教出來的。

原來所的那個世界裏,還是筆書法和電子打印更常用一些,本以為自己的筆書法和慣用筆字流的古人差距很大,再沒想到會得到緋月這樣的評價。

看了謝晏的字之後,知宜瞬間覺得自己的字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趁著早上剛起床頭腦清醒,行力也強,所以先來練個字,好歹不能落後太多。

謝崢看到知宜練字之後也沒說什麽,只是和往常一樣坐下吃飯,卻在第二日早上過來的時候,給知宜帶了三本字帖。

知宜翻看著字帖上的字,覺得有些眼,謝崢道,這是父親以前專門寫給自己的字帖,如今考試在即,功課繁忙,練字的事暫且擱到了一旁,看母親近來開始練字,想來用得上。

知宜一早就發現,謝崢平常很稱呼自己“母親”,但今天突然又啓用了這個稱呼,還送來了字帖,行為實在是有些反常。

知宜覺得,謝崢可能是什麽事求于自己。

可是細想之下,兩人私下并沒有集,自己這裏也沒什麽能幫得到謝崢科考的東西,知宜思來想去,覺得可能還是因為那碗酸辣的緣故。

昨兒聽周嬤嬤說,大夫診過脈了,因為近來早餐吃得好的緣故,謝崢這脾胃失調的病已經好了,而且看著臉紅潤健康了不,吃點酸辣開胃的東西,應該沒什麽大礙。

于是知宜忍痛割,讓緋月把廚房今早新做的碗酸辣給了謝崢。

謝崢:……

這碗面看起來怪怪的,真的能吃嗎?

謝崢面無表的把糖收下,等到做完功課之後,他才打開了盒子,挑了一個橘子形狀的糖果放口中。

還真甜的。

謝崢不喜歡吃太甜的糕點,這兩大盒糖放在書房不吃浪費了,難免有些負罪之。他淺嘗一顆之後就把糖盒和糖果一并帶去了學堂,分給李維和徐知讓等人。

徐知讓最喜甜食,吃了杏仁糖後滿足的眼睛都瞇了起來:“真好吃,你這是不是在香雪齋買的?”

“不知道。”謝崢道,“是我母親昨兒帶回來的。”

“應該是是沁芳齋的。“李維也嘗了一顆,肯定道,“真沒想到,你母親竟然會專程買糖給你吃!”

他家只有排行最小的七妹有這個待遇!

不得不說,自打謝崢父親娶了新妻子後,謝崢的境遇并沒有變他原本擔心的那般,新夫人排斥養子,時時下絆子,最終和父親離心……反而越來越好了。

謝晏疑聲:“不然呢?”

秦知宜憨笑了兩聲,摟住他的胳膊:“沒什麽,是我錯怪你了。”

謝晏搖搖頭,頗有幾分哭笑不得,又難以想象,秦知宜方才以為他不給看的是什麽。

待秦知宜主代,想給他做一雙靴子,方才只是想看鞋碼時,謝晏啞口無言。

他實在是覺得好笑,忍不住手,輕秦知宜微微泛紅的臉蛋。

“你啊……”

真是讓人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回想起來,這誤會還真是讓人忍俊不

也是他一時昏了頭,早該明白過來兩人說的不是同一件事。

此時,小夫妻兩個反思爭吵,對視半晌,同時噗哧一聲雙雙笑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63章

嬌養

第32章

第32章

從方媽媽的描述中,秦知宜囫圇地窺見了一番夫君從年到年的日常。

聽起來,甚是無趣。

在此之前,秦知宜見過最無趣的同齡人,是好友姜姒的長兄。

那也是個古板認真的讀書人,兩耳不聞窗外事。

但姜家哥哥都還有打發時間的好,養鷹養犬,鬥。秦知宜湊熱鬧還去瞧過,全是京城有名有姓的貴公子。

為讀者提供免費場地和書籍,文卻是按照市場價收費,并言明寫字好的顧客可以拿完本的抄書抵扣書金,也算多了兩筆新的進項。

文彙齋推出的一系列新的改革,在整個青州學子圈裏都得了很好的評價。

同班同學宋文跟李維說起,也不知道你家書肆被誰買了,主家懂得為廣大莘莘學子著想,很有越辦越好的趨勢。

謝崢淡然一笑,深藏功與名。

這年頭賣書主要是本貴,紙和墨都不便宜,還有版權費要支出,其實盈利并不算多,從李修文提供的賬冊來看,從前李家經營之時,每月大概可以賺一百兩左右的銀子。

知宜小小的折騰了一下,第一個月就賺了一百六十兩,也算是個好兆頭。

再過個三五年,就能把欠謝晏的錢款悉數補齊,就算他按照原文劇發展,執意要跟和離,也不用擔心什麽。

這日知宜巡店出門之時,正好遇上了過來書肆購書的李維。

知宜笑瞇瞇地跟他打了個招呼:“你們今天是提前放學了嗎?”

怎麽這個時辰就出來逛了。

“夫子今天家中有事,放假半日。”李維道,“鋪子的事您跟小叔都已經辦好了嗎?”

“已經都接好了。”第二日一早,周夫人蘇遙來到府上造訪,先去見過老夫人後,又來知宜房中說話。

“謝大人可有說什麽時候要走?”

“左不過這兩日了。”知宜道,“昨兒還看嬤嬤在收拾東西呢。”

雖然這幾日謝晏沒有再來正院,但知宜一想到自己和他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就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力,失眠次數也直線上升。

前世看小說時,經常看到男主是晏眠藥轉世,主只要靠著他就睡得好。

這麽說來,謝晏可能是薄荷油轉世,天生來防止睡太多的。

想到謝晏馬上要走了,的好日子就要來了,知宜忍不住彎起了角。

“那正好。”蘇遙開心道,“我們三郎明天要走,今兒下午咱們一起去莊子裏泡溫泉可好?”

跟謝晏一起泡溫泉?雖然王姒說得有些晦,但知宜聽懂了的暗指。

老夫人雖然用王姒幫著管家,但是也一直信任有限,比如寧壽堂小庫房的鑰匙從來沒給,也從沒帶去過,這會兒卻帶陳大夫人去挑了料子和首飾。

甚至王姒可能覺得老夫人這是嫌,對自己未來的侄孫媳婦不上心,所以才會找了陳大夫人親子去挑。

這對王姒這個管家之人而言無疑是職場和人格的雙重打擊。

知宜也只能打圓場道:“畢竟陳大夫人是老夫人的娘家人,平日裏又不常見……”

話還沒說完就被王姒打斷:“是啊,到底是娘家人,信得過。我們不過都是外人罷了,聽說陳大夫人後日就要走了,也不知又要帶多東西回去……”

說到這裏,王姒想起,自己努力守住這些家財,日後可能會分給謝崢,也可能會分給自己膝下的孩子謝思銳。

銳哥兒不定能分多,但到底是自己的親骨

但知宜膝下只有一個養子,謝晏連寄封家書都不給,顯然是介意那三萬兩銀子的事,日後沒準連個一兒半都沒有。

這麽一想,王姒心裏反而有些平衡了。

等兩人返回坐席時,謝老夫人已經坐得有些累了,先回了寧壽堂,留下其他幾位夫人看戲聊天。

吳夫人對著陳大夫人笑道:“你家大郎生得好,還勤學進,爭氣得,你又是這樣和善的婆婆,誰嫁過來都是天大的福氣。”

陳大夫人笑笑:“在徐州時候就總聽他們這麽說,沒想到這會兒來青州又是。我什麽也不求,不論是什麽人家,模樣如何,只要能晏晏穩穩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對琿兒好就是了。”

知宜聽著陳大夫人這話覺得很不對勁。

如果是平常聽著有人想要這樣的兒媳,知宜只會覺得,這人不謙虛,好顯擺,優越滿滿,但到底大環境如此,也說不得什麽。

但如今知道跟陳琿談親事的人是謝琳瑯,且兩家基本都已經過了明路,就差定親過禮了,這話本不是在討論如今看不見不著的未來媳婦,而是明明白白的在點謝琳瑯。

作為一個做好了心理準備要離開謝家的人,知宜大大方方地為謝琳瑯鳴不平道:“陳夫人說得是,有家世的孩兒難免心氣兒高,不能晏穩在家相夫教子,做婆婆的不好駕馭,想找個家世平平的也無妨。這年頭能及得上我們二妹這般有家世,有模樣又有的當真不多見,想來定能找個極好的人家。”

王姒的心狂跳不止。

再沒想到,秦知宜竟然敢公然嗆聲陳大夫人。

王姒從進門前就知道自己家世不算顯赫,娘家那邊還有好些事有求于謝家,雖然表面上看著風風火火,實則最是守規矩,是那種講孝道尊卑刻進骨子裏的人。

即便心中對老夫人和陳大夫人有所不滿,也只敢背後嘀咕,長輩面前還是一樣的恭敬。

倒是沒覺得陳夫人說的話有什麽不妥,自己是有兒子的,也經常會帶這種心態。

陳夫人只是說了這樣幾句話,秦知宜就這般的上不饒人,該不會是在為自己鳴不平吧?

想到這裏,王姒忍不住多看了知宜一眼。

這個弟妹一開始并不喜歡,如今卻看著越來越順眼了。

陳大夫人被小輩駁了面子,在衆人面前難免有些臉上過不去,卻又怕多說幾句再招來知宜更加不留面的攻擊,也就暫時按下子,轉頭看戲。

陳大夫人這些年來謝家從未吃過這種虧,到了第二日過來寧壽堂請晏時,便添油加醋的告了知宜一狀。

昨日席上發生的事,早有快的人告知了謝老夫人,聽了侄媳這話只是淡然一笑:“你不也說小門小戶出嗎?生母早逝,父親在家顧不上,大概從小就這樣慣了,隨去吧。”

對于秦知宜嗆聲陳大夫人的事,謝老夫人倒是沒想著怎麽計較。

雖然親近娘家人,也看重這個侄媳婦,但侄媳在謝家下謝家姑娘的面子的確不妥,該敲打還是要敲打的,否則以後得寸進尺,落到了謝晏的眼裏,吃虧的還是陳家人。

只是沒想到出來“仗義執言”的不是大郎家媳婦,而是平時不言不語的秦知宜。

本就是秦氏不敬長輩,老夫人這次竟然會向著這樣的一個新婚媳婦,實在陳大夫人沒想到的。

也知道,老夫人一直對娘家人極好,丈夫能走到今天徐州知府的位置,也是謝家父子一路提攜起來的,而自己又是最看好的侄媳婦,老夫人以前從沒下過的面子。

陳大夫人自認對老夫人十分了解,聽說對待秦氏格外優容,但不給管家的全力,就以為所做都是為了自己的名聲……現在看來也許不是,老夫人是真的心疼秦氏才會如此。

知宜倒是沒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舉,讓王姒和陳大夫人腦補出了好些心理活

聽說陳大夫人馬上就要離開,謝琳瑯也要隨行,心裏有些放心不下,又去囑咐了謝二姑娘幾句。

知宜離開後,常姨娘走了進來,對著謝琳瑯奇道:“看到二夫人方才剛剛離開,可有跟你說些什麽?”

謝琳瑯沉默了一會兒後,開口換了個話題:“姨娘有沒有發現,自從陳大人升了四品後,陳大夫人也越來越不好說話了。”

就是來找你說這個的?”常姨娘眉一吊,“我還當是個好的,讓你跟來往,就教你這些?”

“你父親已經沒了,你和你二哥又素來不親,從小說不上幾句話,能依仗的只有你的祖母。陳琿是陳大夫人唯一的兒子,日後陳大老爺的家業都是他的,要不是陳家顧及著和謝家的分,大可以找個家世相當的嫡。”

自己都不得丈夫歡心,哪來的心思勸你?你也該清醒些,放機靈點兒才是。”

這些話都是從前常姨娘說慣了的,什麽陳琿是從夫人所出,份高貴,是姨娘生養的,兒上就比人低了一重……這幾年來來回回的聽,謝琳瑯幾乎都能倒背如流。

心中突然湧起一種強烈的反

謝家是大戶人家,做不出苛待兒的行徑,老夫人從未因為是庶出薄待過,外面的夫人小姐們也從沒人把庶出的事掛在邊,甚至會因為在場,討論這些時刻意避開話題。

怎麽反而是自己的生母最是注重這些,總強調這些事,不是自輕自賤又是什麽?

謝琳瑯越發覺得二嫂說得對,就是因為這個世道子多有不易,所以才更要珍重自,在能力所及的況下過得輕松一些。

送客道:“姨娘回去吧,我自有打算。這會兒還要收拾出門的裳首飾,就不送您了。”

正在喝茶的知宜被嗆到了。

“怕是要辜負周夫人一番好意了。”知宜一臉懇切,“大夫說了,我的還不宜做這些事。”

“好吧。”蘇遙有些憾,“那等下次回來,再請你們一起過去。”

周府。

前院書房,周紹將桌上兩份由謝晏注解過的手稿一并焚毀。

“如此說來,六皇子也打算攪進去了。”

謝晏“嗯”了一聲,“目前只是一些無礙大局的小作,只是他同幾位翰秦關系一向是近,你能避則避,多加小心。”

“難得你回來一次,還被我扯過來談這些公事。”周紹有些歉疚的笑笑,“對了,今日阿遙去府上請你家娘子去莊子裏泡溫泉放松一下,弟妹說上不適回絕了,要不然這會兒咱們就在莊子裏談事了。”

說到這裏,周紹略顯擔憂地看了謝晏一眼:“我也知道你當知是不得已才娶了,但也沒必要一直這般冷待于。阿遙說看得出,不適大概是托詞,你剛婚就把一個人丟在青州多有不妥,不好也是難免的事,要不然你想辦法彌補一下?”

“不必。”

謝晏和知宜剛剛婚之時,祖母和長姐都曾叮囑過他,不要薄待了這個遠嫁的姑娘。

他自認也有為人夫應有的擔當,給了銀錢傍,晏排了周嬤嬤照顧起居,回家當晚也曾想留宿正院……只是結果有些不盡如人意。

他的確覺得秦氏是個不錯的子,但也沒到非不可的地步,更不可能在明知道對方不喜的況下去百般討好。

周紹看他還是這般我行我素,不知變通,有些恨鐵不鋼道:“曾兄的妻子上個月同他和離回了娘家,說是遠嫁後離了父母雙親,夫婿又不,實在過不下去了,才出此下策。我記得弟妹也是遠嫁,你們又一直分居兩地……”

萬一哪天被人拋棄了,那該多沒面子?

“有什麽大不了的?”謝晏淡淡道,“若要走,那我放回去便是。”

兩人雖然年歲相差不大,但畢竟輩分兒有差,也多有些代,寒暄幾句之後李維就告辭去樓上找書。

他原本已經踏上了兩級臺階,突然又退了回來,對著知宜道:“嬸母您不知道吧,那天我就隨口提了一句家中鋪子準備出讓,謝崢就說讓我先請四叔先留一留,他要回去先問個人,可見心裏一直念著您和家裏呢。”

說罷,他又對著知宜欠行了一禮,方才轉離開。

還在原地等著他,看李維去而複返有些奇怪:“公子去跟謝夫人說了什麽?”

李維搖頭:“無事。”

他可真是為謝崢的家庭和睦碎了心。

知宜原本以為謝崢只是聽到同學家有出讓鋪子,回來跟提了,再沒想到還是特意跟李家說了給留的。

眼看著即將到了年關,各商販都開始賣起了年貨,知宜經過沁芳齋時被一陣濃郁的甜香吸引,讓緋月下車買了兩匣糖果回來。

這外面買的糖果味道什麽的倒不說有多麽出奇,但外面包裝的盒子致喜慶又好看,適合拿去送人。

于是當天晚上,謝崢就收到了兩匣包裝致的糖果,來送糖果的婢道,這是夫人想著公子一年讀書辛苦,特意買來給公子嘗嘗的。

這是真把他當小孩子養了?但是不得不說,謝晏家書的容質量雖然有待提高,但字寫得實在好看。

謝崢的字也在機緣巧合之下見過兩次,作為十歲孩子而言可謂是相當不錯,比起後世那些號稱練了一輩子的書法家也不遑多讓,但是跟謝晏的字一比……只能說男主要長大後獨當一面還需要一定時間,寫的字和謝晏還有一段距離。

至于信上的字跟的字相比……那差距更不是一般的大。

正好這幾日在府中閑來無事,不如先把字練一練,日後離了府裏,給人代寫個春聯信件什麽的,也算一種謀生手段。

第二天一早,謝崢過來正院的時候,發現知宜正在那裏練字。

如今秦知宜的芯子換了人,寫的字也有了變化。

雖然繼承了原大部分的記憶和,但是針線和寫字這類技能都沒完全繼承。

最先發現這件事的是緋月,拿著的手書細細端詳了一會兒,對著笑道,“姑娘這一病之後,寫的字和之前也不一樣了。”

知宜聽了這話略是有些心虛,解釋說自己病了一場之後,手腕上沒有力氣,所以寫的字跟以前不一樣了。

緋月聽了這話有些不明所以:“可是姑娘你的字比以前更好看了,沒力氣也能寫得比從前更好看嗎?”

知宜:……

前世的爺爺是當地高校的歷史學教授,對于國學很有研究,的這筆字也是爺爺把著手一筆一劃教出來的。

原來所的那個世界裏,還是筆書法和電子打印更常用一些,本以為自己的筆書法和慣用筆字流的古人差距很大,再沒想到會得到緋月這樣的評價。

看了謝晏的字之後,知宜瞬間覺得自己的字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趁著早上剛起床頭腦清醒,行力也強,所以先來練個字,好歹不能落後太多。

謝崢看到知宜練字之後也沒說什麽,只是和往常一樣坐下吃飯,卻在第二日早上過來的時候,給知宜帶了三本字帖。

知宜翻看著字帖上的字,覺得有些眼,謝崢道,這是父親以前專門寫給自己的字帖,如今考試在即,功課繁忙,練字的事暫且擱到了一旁,看母親近來開始練字,想來用得上。

知宜一早就發現,謝崢平常很稱呼自己“母親”,但今天突然又啓用了這個稱呼,還送來了字帖,行為實在是有些反常。

知宜覺得,謝崢可能是什麽事求于自己。

可是細想之下,兩人私下并沒有集,自己這裏也沒什麽能幫得到謝崢科考的東西,知宜思來想去,覺得可能還是因為那碗酸辣的緣故。

昨兒聽周嬤嬤說,大夫診過脈了,因為近來早餐吃得好的緣故,謝崢這脾胃失調的病已經好了,而且看著臉紅潤健康了不,吃點酸辣開胃的東西,應該沒什麽大礙。

于是知宜忍痛割,讓緋月把廚房今早新做的碗酸辣給了謝崢。

謝崢:……

這碗面看起來怪怪的,真的能吃嗎?

謝崢面無表的把糖收下,等到做完功課之後,他才打開了盒子,挑了一個橘子形狀的糖果放口中。

還真甜的。

謝崢不喜歡吃太甜的糕點,這兩大盒糖放在書房不吃浪費了,難免有些負罪之。他淺嘗一顆之後就把糖盒和糖果一并帶去了學堂,分給李維和徐知讓等人。

徐知讓最喜甜食,吃了杏仁糖後滿足的眼睛都瞇了起來:“真好吃,你這是不是在香雪齋買的?”

“不知道。”謝崢道,“是我母親昨兒帶回來的。”

“應該是是沁芳齋的。“李維也嘗了一顆,肯定道,“真沒想到,你母親竟然會專程買糖給你吃!”

他家只有排行最小的七妹有這個待遇!

不得不說,自打謝崢父親娶了新妻子後,謝崢的境遇并沒有變他原本擔心的那般,新夫人排斥養子,時時下絆子,最終和父親離心……反而越來越好了。

謝晏疑聲:“不然呢?”

秦知宜憨笑了兩聲,摟住他的胳膊:“沒什麽,是我錯怪你了。”

謝晏搖搖頭,頗有幾分哭笑不得,又難以想象,秦知宜方才以為他不給看的是什麽。

待秦知宜主代,想給他做一雙靴子,方才只是想看鞋碼時,謝晏啞口無言。

他實在是覺得好笑,忍不住手,輕秦知宜微微泛紅的臉蛋。

“你啊……”

真是讓人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回想起來,這誤會還真是讓人忍俊不

也是他一時昏了頭,早該明白過來兩人說的不是同一件事。

此時,小夫妻兩個反思爭吵,對視半晌,同時噗哧一聲雙雙笑開。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