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38章 攤牌(關鍵劇,不要跳過~)

第38章 攤牌(關鍵劇,不要跳過~)

秋高氣爽, 湛藍的天幕下,帝妃二人相偕離去。

“恭送陛下,恭送宸妃娘娘。”

福寧送了二位主子,便回去侍奉太後娘娘午憩。

寢殿, 言太後已摘了冠。

“涵兒這孩子, 倒是當真心疼宸妃。”

福寧不敢接話,替太後娘娘取下耳墜。

前兩日明琬宮外傳出的消息, 宸妃娘娘分明是惹惱了陛下的, 陛下仍舊一力護著

不過今日一番訓誡, 宸妃安分守己得很,言太後尚算滿意。

福寧吩咐侍們放下錦帳, 扶了太後娘娘去榻邊坐下。

“婉鈺那你多留心些,哀家瞧近日有些不大一樣。”

“奴婢省得。”

壽安門外,原本出了正殿就要松開的手,可惜荑攏在掌心, 走了一段又一段, 陛下到底沒能舍得放開。

容璇安靜了一路, 任由畔人牽著手。

秋風送爽,吹落幾片黃葉。

直到二人行至宮道岔路,明琬宮在西,書房在東。

祁涵頓住腳步,也不看側的郎,只道:“回去歇息罷。”

的模樣, 容璇他側,忍不住輕笑出聲。

二人目相接, 容璇無奈道:“陛下想知道什麽呢?”

……

書房中,案上攤開的奏章閱了一半, 最後一字尚缺兩筆,顯然主人方才是匆匆擲筆離去。

容璇在悉的位上落座,今日太後發難,確實是因未盡後妃之責,不算是無緣無故的為難。

壽安宮亦鋪了絨毯,跪上一刻并不要

容璇與祁涵對坐,白玉雕花的香爐中燃著沉水香,人凝神靜氣。

片刻,容璇接上了三日前未答的話語。

“陛下所問,李夫子乃是臣妾的授業恩師。”

祁涵握了茶盞,容璇目轉向殿側的香爐,聲音中不知不覺染上幾分回憶。

“夫子他很有學問,是附近幾村中唯一的一位秀才。他向富戶借了一間屋舍開私塾,收十裏八鄉的孩子做學生,得些束脩度日。”

“聽老人們說起,夫子二十歲上就中了秀才,人皆道他前途無量。可惜往後十餘年,夫子屢試不第,大概也灰了心。”

在容璇的記憶中,再未見他前去科考過。

他一壁教書,一壁做自己的學問。

“夫子與發妻恩和鳴,只是二人年過半百一直未有子嗣,膝下空虛。”

容璇笑了笑:“我離開那裏已有多年,也不知夫子的新院子建起來沒有。”

案上擺著一方烏金硯臺,名貴非常。

容璇道:“我應科考的名字,容硯,也是夫子所取。”

回憶徐徐鋪開,容璇在心底從未與人說起過的往事,一一道向眼前郎君。

所言盡數是實,卻又并非全部的實

祁涵眼中:“那你所說的救命之恩——”

“這個啊……”容璇垂眸,原本以為早就忘卻的酸楚又默默纏繞上心頭,語氣卻是雲淡風輕t,“我病了一場,沒有父母理會,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甚至扯出半抹笑:“是夫子一家將我撿了回去。”

月夜無聲。

榻上的郎早已睡去,只是睡得并不安穩,也不知是否做了噩夢。

祁涵替掩好一角錦被,守于榻邊,久久無眠。

……

往事談起過一回,自此二人再未提起。

綿綿秋雨中,從宮中出行的馬車撞破雨簾,停于一清靜的小院外。

容璇撐一柄水墨傘,夫子幾日前出了天牢,帝王將他安置于此,著人心照料。

他問過數次,語氣中是罕見的小心翼翼,問可要來見見這位救命恩人。

如今夫子已複原,京都是非之地,他今日午後便要返鄉。

向菱手中挎著的包袱是娘娘這兩日親自收拾的,要贈予李夫子。

容璇安靜向祁涵,雖未曾言語,眸中意思卻分明。

想獨自進屋中,同夫子告別。

祁涵頷首,只在院中等著

“好。”

容璇接過包袱,將紙傘放于檐下,推開了房門。

三間正房,收拾得很幹淨。

容璇掩上房門,見夫子坐于案旁出神,邊僅有一個小小的包袱。

想來他匆匆被押解京,一切都來不及收拾。

夫子沒有看,容璇便也不開口。

從前的夫子總是書卷不離,眼下單孤零零坐著。

有人心照料,他的氣比在天牢中好上許多,容璇安了心。

從京城回義鄉,雇車慢行,總有半月路途。

包袱中有幾件寒的,這兩日夜間風大,夫子應當沒有帶厚裳。

下疊了幾塊時新布料,選了許久,也不知師母會不會喜歡。

師母節儉,總是穿兩件半舊的灰撲撲的襖,卻為量尺寸裁了新

早便想送師母的,可惜一直沒有機會。

包袱最上層是小額的銀票與碎銀,供夫子路上所用。

最下層的口袋中著三百兩的銀票,容璇未提,知道師母會好生檢查收拾。

默默放下所有東西,知道此刻夫子不願多見人。

他滿頭的銀,鼻尖一酸。

好半晌,道:“這一路,您多保重。”

離去,行出兩步,後傳來一道蒼老的聲音:“妍兒。”

“是妍兒嗎?”

久違的稱呼落于耳畔,淚珠在一瞬滾落。容璇哽了聲音,腳下再難移一步。

往事排山倒海般襲來,昏黃的燭火下,夫子一長衫護于前,為與那對夫婦力爭。

“你家長子天資如此聰慧,不進學實在可惜,便是老天爺都看不過眼。”

“若是好好栽培,假以時日他必定能,怎能讓他終日埋首田間。”

“都道義鄉出不得舉人,現的好苗子,不能白白耽誤啊!”

“罷罷罷,老夫不要束脩之禮,你們只單將他送來便好。”

那對夫婦也是怕鄉中人說閑話,就這般進了私塾。夫子重諾,不取一文。每每踏著晨到學塾中,師母的竈上還常常留一份吃食給。夫子的頭:“已經五六歲了,怎麽還能沒有名字呢。小石頭這個名字不好,分明是璞玉,哪裏能人當了頑石去。”

他沉良久:“就硯兒吧,容硯。筆墨紙硯,將來執筆科考,取個好兆頭。”

夫子對寄予厚,悉心栽培。

在知道的真實份後,滿心慌,更為欺騙了夫子而愧疚。

夫子在院中坐了半夜,最後只道:“孩兒也無妨,多讀些書總是好的。”

師母喂喝藥,夫子道:“我與你師母久無所出,你家中既還有個弟弟。明日我同你雙親商議,將你接過來,做我們的孩子可好?”

若是兒子,容家夫婦必定不會放手。

可若是兒,一切都另當別論。

他知曉容家境遇,家中早便容不下的,連多一副碗筷都嫌礙事。

師母也高興,張羅著為裳添:“硯兒既是孩,也該有個漂亮的名字。”

夫子便笑了,翻了許久的書冊,道:“妍字,好不好?”

“百花爭妍,明麗,巧慧。”

“容妍,妍兒。”師母笑容溫和可親,“這名字襯得起我家妍兒。”

那夜月皎潔,在師母懷中睡去時,是在故土過得最安寧最滿的一個晚上。

十年彈指間而過,一老一再重逢時,李夫子已是老淚縱橫。

“妍兒,我的孩子,你這些年過得可好?”

那日他去商議收養一事,分明已不顧兒死活的容家夫婦卻不願將妍兒給李家,連他出了銀錢都未能讓他們松口。

他們突兀地帶了妍兒離鄉,夫妻二人一月後歸來時,再不見妍兒影。

只餘他們給兒子帶的諸多吃食與一副七巧板。

他多方打探,杳無音訊。

李夫子握了容璇的手,聲音抖:“好孩子,你在外是如何過的?”

三年前開始,他每逢年節便收到一封信,裏間是十兩面額的銀票,附一小段文章。

信沒有落款,可其中一字落筆的小習慣,與時的妍兒如出一轍。

他怎麽糾正,妍兒都不曾改過來的。

文章是隨筆所寫,清談學問,文風自在暢意。文章一年勝似一年,落筆者意氣風發,像是已一展抱負。

花甲之齡的老人眼含熱淚,誰能料想再重逢時,竟是如此景。

“夫子,”容璇眸漸黯,猶豫許久道,“我嫁人了。”

“嫁人了……”李夫子讀那些文章,不曾想竟是此般結局。

顧不得憾,他接著道:“你那夫婿,對你可好?”

如父般的關懷,容璇心中湧起一陣酸:“他……好的。”

含淚帶笑:“我過得很好,夫子盡可以放心。”

“您許是見過他的。他應該還向您問起過我的許多話。只是……您為何不曾告訴他實?”

李夫子的思緒回到天牢中的夜晚,那氣度高華的郎君,白錦袍不染纖塵。

他不知這位貴人的份,可是妍兒的過往,他說一句,妍兒便能安穩一分。

“好孩子,既已離開,那一家便不要再念著了。”

他如兒時一般,著妍兒的頭:“你獨自在外,一定……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啊。”

“再不用管他們的。”

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滾落,劃過面龐。

靠在兒時最親近最信賴的長輩懷中,容璇失聲哭泣。

……

回義鄉的馬車亟待啓程,一應護衛皆由帝王著人安排。

李夫子見到廂房中那道清雋頎長的影,這便是妍兒口中的夫婿了。

京都勳貴如雲,他能任意出刑部,份是何等的不同凡響。

家世懸殊,李夫子止不住地為自家孩子擔憂。

不過那矜貴公子向妍兒時,目一瞬便變作溫

這些日子他吩咐人對自己的照拂,食住行事事周到,也都是為了妍兒。

立于郎君傘下,容璇目送夫子佝僂蹣跚的背影,他由人慢慢扶上車駕。

有祁涵的人護送,無需再憂愁。

雨簾模糊了視線,為開蒙啓智,授四書五經,教于天地的夫子啊,已然蒼老。

這樣好的夫子,這樣心善的夫子,卻最終為功名利祿所摧折,一步踏歧途。

只怕因此舉,他的餘生都是無盡悔恨。

不知何時能排遣。

馬車消失于視野中,連聲響亦不聞。

祁涵將自己的披風罩于容璇上,他聽得輕聲道:“我們……回去吧。”

秋日裏有了幾分寒意,容璇掌心微涼,由郎君為系好披風系帶。

的鬥篷華貴且溫暖,兜兜轉轉,大概就是逃不開與他的命數罷。

……

回宮的街巷上,馬車停了一停。

容璇只以為帝王有何事要辦,或是暗衛回稟,只垂眸耐心等著。

秋雨纏綿,落于馬車窗外。

郎君離去一刻,再回來時手中破天荒拿了一枚糖人。

容璇神微怔。

熬得極好,亮晶晶的,一簽子上繪了兩只小兔。

模樣憨態可掬,都不知從何下口。

雨勢漸急,秋風吹得急促。

馬車卻是一派安寧和暖。

祁涵乖巧含著兔耳朵的郎,認真吃著糖畫。

眼眶還紅著。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86章

奸臣她委身陛下後

第38章 攤牌(關鍵劇,不要跳過~)

第38章 攤牌(關鍵劇,不要跳過~)

秋高氣爽, 湛藍的天幕下,帝妃二人相偕離去。

“恭送陛下,恭送宸妃娘娘。”

福寧送了二位主子,便回去侍奉太後娘娘午憩。

寢殿, 言太後已摘了冠。

“涵兒這孩子, 倒是當真心疼宸妃。”

福寧不敢接話,替太後娘娘取下耳墜。

前兩日明琬宮外傳出的消息, 宸妃娘娘分明是惹惱了陛下的, 陛下仍舊一力護著

不過今日一番訓誡, 宸妃安分守己得很,言太後尚算滿意。

福寧吩咐侍們放下錦帳, 扶了太後娘娘去榻邊坐下。

“婉鈺那你多留心些,哀家瞧近日有些不大一樣。”

“奴婢省得。”

壽安門外,原本出了正殿就要松開的手,可惜荑攏在掌心, 走了一段又一段, 陛下到底沒能舍得放開。

容璇安靜了一路, 任由畔人牽著手。

秋風送爽,吹落幾片黃葉。

直到二人行至宮道岔路,明琬宮在西,書房在東。

祁涵頓住腳步,也不看側的郎,只道:“回去歇息罷。”

的模樣, 容璇他側,忍不住輕笑出聲。

二人目相接, 容璇無奈道:“陛下想知道什麽呢?”

……

書房中,案上攤開的奏章閱了一半, 最後一字尚缺兩筆,顯然主人方才是匆匆擲筆離去。

容璇在悉的位上落座,今日太後發難,確實是因未盡後妃之責,不算是無緣無故的為難。

壽安宮亦鋪了絨毯,跪上一刻并不要

容璇與祁涵對坐,白玉雕花的香爐中燃著沉水香,人凝神靜氣。

片刻,容璇接上了三日前未答的話語。

“陛下所問,李夫子乃是臣妾的授業恩師。”

祁涵握了茶盞,容璇目轉向殿側的香爐,聲音中不知不覺染上幾分回憶。

“夫子他很有學問,是附近幾村中唯一的一位秀才。他向富戶借了一間屋舍開私塾,收十裏八鄉的孩子做學生,得些束脩度日。”

“聽老人們說起,夫子二十歲上就中了秀才,人皆道他前途無量。可惜往後十餘年,夫子屢試不第,大概也灰了心。”

在容璇的記憶中,再未見他前去科考過。

他一壁教書,一壁做自己的學問。

“夫子與發妻恩和鳴,只是二人年過半百一直未有子嗣,膝下空虛。”

容璇笑了笑:“我離開那裏已有多年,也不知夫子的新院子建起來沒有。”

案上擺著一方烏金硯臺,名貴非常。

容璇道:“我應科考的名字,容硯,也是夫子所取。”

回憶徐徐鋪開,容璇在心底從未與人說起過的往事,一一道向眼前郎君。

所言盡數是實,卻又并非全部的實

祁涵眼中:“那你所說的救命之恩——”

“這個啊……”容璇垂眸,原本以為早就忘卻的酸楚又默默纏繞上心頭,語氣卻是雲淡風輕t,“我病了一場,沒有父母理會,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甚至扯出半抹笑:“是夫子一家將我撿了回去。”

月夜無聲。

榻上的郎早已睡去,只是睡得并不安穩,也不知是否做了噩夢。

祁涵替掩好一角錦被,守于榻邊,久久無眠。

……

往事談起過一回,自此二人再未提起。

綿綿秋雨中,從宮中出行的馬車撞破雨簾,停于一清靜的小院外。

容璇撐一柄水墨傘,夫子幾日前出了天牢,帝王將他安置于此,著人心照料。

他問過數次,語氣中是罕見的小心翼翼,問可要來見見這位救命恩人。

如今夫子已複原,京都是非之地,他今日午後便要返鄉。

向菱手中挎著的包袱是娘娘這兩日親自收拾的,要贈予李夫子。

容璇安靜向祁涵,雖未曾言語,眸中意思卻分明。

想獨自進屋中,同夫子告別。

祁涵頷首,只在院中等著

“好。”

容璇接過包袱,將紙傘放于檐下,推開了房門。

三間正房,收拾得很幹淨。

容璇掩上房門,見夫子坐于案旁出神,邊僅有一個小小的包袱。

想來他匆匆被押解京,一切都來不及收拾。

夫子沒有看,容璇便也不開口。

從前的夫子總是書卷不離,眼下單孤零零坐著。

有人心照料,他的氣比在天牢中好上許多,容璇安了心。

從京城回義鄉,雇車慢行,總有半月路途。

包袱中有幾件寒的,這兩日夜間風大,夫子應當沒有帶厚裳。

下疊了幾塊時新布料,選了許久,也不知師母會不會喜歡。

師母節儉,總是穿兩件半舊的灰撲撲的襖,卻為量尺寸裁了新

早便想送師母的,可惜一直沒有機會。

包袱最上層是小額的銀票與碎銀,供夫子路上所用。

最下層的口袋中著三百兩的銀票,容璇未提,知道師母會好生檢查收拾。

默默放下所有東西,知道此刻夫子不願多見人。

他滿頭的銀,鼻尖一酸。

好半晌,道:“這一路,您多保重。”

離去,行出兩步,後傳來一道蒼老的聲音:“妍兒。”

“是妍兒嗎?”

久違的稱呼落于耳畔,淚珠在一瞬滾落。容璇哽了聲音,腳下再難移一步。

往事排山倒海般襲來,昏黃的燭火下,夫子一長衫護于前,為與那對夫婦力爭。

“你家長子天資如此聰慧,不進學實在可惜,便是老天爺都看不過眼。”

“若是好好栽培,假以時日他必定能,怎能讓他終日埋首田間。”

“都道義鄉出不得舉人,現的好苗子,不能白白耽誤啊!”

“罷罷罷,老夫不要束脩之禮,你們只單將他送來便好。”

那對夫婦也是怕鄉中人說閑話,就這般進了私塾。夫子重諾,不取一文。每每踏著晨到學塾中,師母的竈上還常常留一份吃食給。夫子的頭:“已經五六歲了,怎麽還能沒有名字呢。小石頭這個名字不好,分明是璞玉,哪裏能人當了頑石去。”

他沉良久:“就硯兒吧,容硯。筆墨紙硯,將來執筆科考,取個好兆頭。”

夫子對寄予厚,悉心栽培。

在知道的真實份後,滿心慌,更為欺騙了夫子而愧疚。

夫子在院中坐了半夜,最後只道:“孩兒也無妨,多讀些書總是好的。”

師母喂喝藥,夫子道:“我與你師母久無所出,你家中既還有個弟弟。明日我同你雙親商議,將你接過來,做我們的孩子可好?”

若是兒子,容家夫婦必定不會放手。

可若是兒,一切都另當別論。

他知曉容家境遇,家中早便容不下的,連多一副碗筷都嫌礙事。

師母也高興,張羅著為裳添:“硯兒既是孩,也該有個漂亮的名字。”

夫子便笑了,翻了許久的書冊,道:“妍字,好不好?”

“百花爭妍,明麗,巧慧。”

“容妍,妍兒。”師母笑容溫和可親,“這名字襯得起我家妍兒。”

那夜月皎潔,在師母懷中睡去時,是在故土過得最安寧最滿的一個晚上。

十年彈指間而過,一老一再重逢時,李夫子已是老淚縱橫。

“妍兒,我的孩子,你這些年過得可好?”

那日他去商議收養一事,分明已不顧兒死活的容家夫婦卻不願將妍兒給李家,連他出了銀錢都未能讓他們松口。

他們突兀地帶了妍兒離鄉,夫妻二人一月後歸來時,再不見妍兒影。

只餘他們給兒子帶的諸多吃食與一副七巧板。

他多方打探,杳無音訊。

李夫子握了容璇的手,聲音抖:“好孩子,你在外是如何過的?”

三年前開始,他每逢年節便收到一封信,裏間是十兩面額的銀票,附一小段文章。

信沒有落款,可其中一字落筆的小習慣,與時的妍兒如出一轍。

他怎麽糾正,妍兒都不曾改過來的。

文章是隨筆所寫,清談學問,文風自在暢意。文章一年勝似一年,落筆者意氣風發,像是已一展抱負。

花甲之齡的老人眼含熱淚,誰能料想再重逢時,竟是如此景。

“夫子,”容璇眸漸黯,猶豫許久道,“我嫁人了。”

“嫁人了……”李夫子讀那些文章,不曾想竟是此般結局。

顧不得憾,他接著道:“你那夫婿,對你可好?”

如父般的關懷,容璇心中湧起一陣酸:“他……好的。”

含淚帶笑:“我過得很好,夫子盡可以放心。”

“您許是見過他的。他應該還向您問起過我的許多話。只是……您為何不曾告訴他實?”

李夫子的思緒回到天牢中的夜晚,那氣度高華的郎君,白錦袍不染纖塵。

他不知這位貴人的份,可是妍兒的過往,他說一句,妍兒便能安穩一分。

“好孩子,既已離開,那一家便不要再念著了。”

他如兒時一般,著妍兒的頭:“你獨自在外,一定……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啊。”

“再不用管他們的。”

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滾落,劃過面龐。

靠在兒時最親近最信賴的長輩懷中,容璇失聲哭泣。

……

回義鄉的馬車亟待啓程,一應護衛皆由帝王著人安排。

李夫子見到廂房中那道清雋頎長的影,這便是妍兒口中的夫婿了。

京都勳貴如雲,他能任意出刑部,份是何等的不同凡響。

家世懸殊,李夫子止不住地為自家孩子擔憂。

不過那矜貴公子向妍兒時,目一瞬便變作溫

這些日子他吩咐人對自己的照拂,食住行事事周到,也都是為了妍兒。

立于郎君傘下,容璇目送夫子佝僂蹣跚的背影,他由人慢慢扶上車駕。

有祁涵的人護送,無需再憂愁。

雨簾模糊了視線,為開蒙啓智,授四書五經,教于天地的夫子啊,已然蒼老。

這樣好的夫子,這樣心善的夫子,卻最終為功名利祿所摧折,一步踏歧途。

只怕因此舉,他的餘生都是無盡悔恨。

不知何時能排遣。

馬車消失于視野中,連聲響亦不聞。

祁涵將自己的披風罩于容璇上,他聽得輕聲道:“我們……回去吧。”

秋日裏有了幾分寒意,容璇掌心微涼,由郎君為系好披風系帶。

的鬥篷華貴且溫暖,兜兜轉轉,大概就是逃不開與他的命數罷。

……

回宮的街巷上,馬車停了一停。

容璇只以為帝王有何事要辦,或是暗衛回稟,只垂眸耐心等著。

秋雨纏綿,落于馬車窗外。

郎君離去一刻,再回來時手中破天荒拿了一枚糖人。

容璇神微怔。

熬得極好,亮晶晶的,一簽子上繪了兩只小兔。

模樣憨態可掬,都不知從何下口。

雨勢漸急,秋風吹得急促。

馬車卻是一派安寧和暖。

祁涵乖巧含著兔耳朵的郎,認真吃著糖畫。

眼眶還紅著。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