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言府
祁涵到壽安宮正殿時, 容璇已在一旁悠閑吃著茶點。
賬房嬤嬤們核著宸妃娘娘的賬本,與廷司報上的總賬幾無出。
殿中仆從為陛下搬來座椅,嬤嬤們回稟太後時,祁涵亦聽了十十。
言太後看向容璇, 道:“你這孩子, 管家理賬的本事是同何人學的?”
福寧與其他幾位賬房嬤嬤都側耳聽著,素日要理上兩三日的賬目, 宸妃娘娘初次上手, 小半日便能清賬, 實在是不可思議。
容璇笑了笑,不必提這幾年在戶部的歷練, 只要盤過江南州府那錯綜複雜的貪污賬,其餘一切賬本都顯得小巫見大巫。
心裏如此想著,口中卻道:“回太後娘娘,臣妾自長于別苑, 是同家中的賬房娘子學的。”
興許寧遠伯府別苑賬目往來繁多, 但如此伶俐的計賬本事, 只怕也得有些天分。
言太後端了茶盞沉,倒也不疑有他。
祁涵笑道:“兒臣便說過,宸妃可為母後分憂。”
言婉鈺默然聽著,手中的賬本還有大半未整理清楚。饒是再如何逞強,今日也是算不完的。
……
月掛中天,碧雅堂的郎無心琴。
言婉鈺屏退了宮中侍, 只留夏蓮一人在外間侍奉。
心中得很,宸妃出自寧遠伯府, 家世門第遜于自己。又自養在外間,并無才名, 更沒有與表兄自一起長大的分。
原本以為宸妃最出挑的便是樣貌,才能在一衆貴中穎而出,被選後宮。
但這些日子表兄對的寵,實在人難以自圓其說。
言婉鈺想起晚間在姑母殿中翻看的賬簿,宸妃親筆,記錄賬目比之廷司更為簡潔清晰。
字跡亦雋秀雅致,讀經手的賬目竟有賞心悅目之。
便是姑母也只有誇贊的話語,再挑不出其他。
言婉鈺眸中黯了黯,表兄對宸妃的偏盡數看在眼中。只怕待宸妃有了子嗣,便該順理章主儀宮。
“太後娘娘萬福。”
夏蓮在外間行禮,言婉鈺忙收拾了思緒相迎:“姑母。”
言太後由扶著在屋中落座,福寧打開了食盒,取出一碗蓮t子百合粥并幾碟小點。
“哀家瞧你晚膳都沒什麽胃口,就讓小廚房備了宵夜。”
言婉鈺笑著道:“只是因天氣炎熱,才有些不思飲食,多謝姑母。”
言太後未說破,夏蓮已經幫著福寧姑姑擺好了碗碟。
清涼可口的蓮子百合粥口,配的幾碟點心都是言婉鈺平日裏吃的。
月映窗格,言太後的神雍容沉靜。
言婉鈺垂眸,姑母在後宮半生,是人人稱頌的中宮之主,更是言府的驕傲。
早年在宮中過得不易,如今卻為自己鋪平了道路。
慢慢攪銀勺,原本灰心的緒一點點散去。
言家的孩兒,是從不會落于人後的。
言太後將一切看在眼中,很快放下了心。
道:“下月初便是你祖母七十壽辰,陛下也會親往府中賀壽。”
平侯府的爵位自大晉開國伊始便由高祖賜下,一代一代延續至今,榮耀不減。
不似寧遠伯府,于朝中已無人,空有爵位和家資罷了。
言婉鈺放了銀勺,侯府的榮是由每一輩代代相承,譬如父親,譬如姑母。
雖是孩兒,亦不會妄自菲薄,不會輸給兄長們。
……
平侯府老夫人七十整壽,因是一品誥命加,禮部奉旨備下賜禮,計紫檀木玉如意一對,金玉環四對,各錦緞十匹,帑銀五百兩。
此乃朝中份例,壽安宮亦為老夫人準備壽禮,白玉觀音像、迦南珠串等皆由言太後親自過目。
因是老夫人七十整壽,平侯府壽宴席開三日。
第一日陛下駕臨府中,其餘賓客平侯府只宴請皇親貴戚并世公侯。後兩日才是朝中文武同僚、族親友。
乾安門外駕已備好,依太後娘娘的吩咐,言家小姐出宮的馬車同候在此,與帝王鹵簿一同歸平侯府。
巳時景,一切都預備妥當。
言婉鈺在乾安門前候了一炷香的景,便見到帝王輦。
“陛下萬歲萬福,宸妃娘娘金安。”
“免禮。”
言婉鈺向帝王畔的宸妃,今日著一件櫻桃紅牡丹綾錦,如雲的墨發挽作九鬟飛仙髻,以一對金鑲玉蝶花步搖作點綴,飾以珠釵。那般明豔奪目的裳,卻分不去宸妃娘娘半分彩。容盛極,傾城之當如是。
容璇笑著對言婉鈺一點頭,便隨帝王登上了駕。
宮中為言老夫人預備賀儀時,帝王倒問起過,可要與他一同去平侯府賀壽。
言老夫人乃是言太後親母,亦是帝王外祖。
容璇在宮中待得久了,自然願意出宮走走,便欣然應允。
平侯府宅邸在皇城東,是晉高宗賜的宅院,府門匾額更是高宗親筆所題。
巳時中,平侯府四房嫡脈早早恭候于府門前。
因言老夫人尚在,平侯府還未分家。如今的平侯乃是太後一母同胞的兄長,也是言婉鈺的父親。
行過君臣大禮,平侯與夫人恭敬引陛下與宸妃娘娘往正堂。
雖是來賀壽,但言老夫人毫不敢外孫的禮。
天子親臨,已經是平侯府無上的尊榮。
容璇隨帝王坐了正堂主位,言老夫人在下首右席次之。
平侯府四房的嫡系按長次序分坐,容璇自然一位也不相。
先由長房為老夫人拜壽,兒孫們磕過頭,堂中單擺了一架古琴。
言婉鈺一襲水紅浣花錦,盈盈對屋中長輩一禮,坐于古琴後。
一曲《荷舟唱晚》,是專意為祖母所準備。
京都人皆知曉,平侯嫡琴藝冠絕京城,同輩中無有能與之比肩者。
琴聲娓娓人,將聽客們盡數引悠揚樂章中。
這般繁複的曲子,能夠奏出已經極為難得。聽聞這支古曲已然失傳,是因言老夫人無意間提起過,大為惋惜。言婉鈺便為此苦心搜集琴譜,又加以編排改進,方能奏出今日之曲。
樂聲醉人,盡是嫡孫為自己賀壽的拳拳心意。
言老夫人的目中滿是慈,笑著道:“婉鈺這孩子,實在是太用心了。”
老夫人年輕時亦是侯府當家夫人,威嚴在前,上下敬讓。如今年華老去,含飴弄孫的年紀,對小輩只餘疼。
最心的兒在宮中,眼前的小孫神韻有幾分肖似其姑母,更憐無比。
示意婉鈺坐到自己畔,是其他小輩都未能有的殊榮,
言夫人眸中滿是驕傲,這是三十歲上才得的兒,樣貌、才無一不出衆,總想將世間最好的一切盡數捧予。
平侯府壽宴以正堂為界,東為客席宴,西為堂客席宴。
在正堂中坐了一盞茶的工夫,平侯親自引帝王去往湖閣,與言家叔祖品茗對弈。
容璇則由平侯夫人陪著,去往誥命夫人們席上。
正堂留與小輩們拜壽,熱鬧不休。
平侯府特意為宸妃娘娘辟了一嘉寧堂,供娘娘落座休憩。
平侯夫人全程陪著,禮數周到至極。
嘉寧堂中備的茶水亦是江南碧螺春,時有誥命夫人們堂請安。
今日平侯府的賓客名錄中,寧遠伯府并不在列。
是以滿堂的熱鬧,容璇并無相識之人。
中規中矩寒暄過幾句,容璇溫言道:“本宮自便即可,夫人且去忙碌。”
侯府作東,平侯夫人自有諸般事宜持。
宸妃娘娘既如此說,又坐了一刻便告退,命堂中丫鬟好生伺候。
況且平侯夫人心中也有計較,堂中人雖是晚輩,但君臣有別,需守著規矩,實在是不舒服。
……
平侯夫人離去後,容璇以自己小憩為由,吩咐侍們婉言謝了前來拜會的世家夫人。
嘉寧堂除正門外,西亦有一道隔門,聯通回廊通往花苑。
容璇吩咐向菱守在屋中,帶了向萍與另一位侯府侍去外間走走。
正午時分,耀目,賞花并不合時宜。
侯府留下的那名侍名喚紫玉,乃是言夫人房中的一等丫鬟,十分伶俐。
思忖過,便引著宸妃娘娘往林蔭小道走。因這幾并非設宴之所,兩旁漸覺清淨。
此地有一小汪碧湖,夏日炎炎,湖面時有送來涼風。
府中因陛下與宸妃娘娘駕臨,守衛添了三。碧湖又靠近花苑中心之所,湖北岸便是陛下與老太爺對弈的亭閣,再安穩不過。
容璇很喜歡這方清涼的所在。碧湖占地不廣,湖周約莫數百步,不過沿湖錯落有致地點綴假山亭閣,行幾步便是不同景致,別巧思。
古樹投下一片涼,容璇尋了湖畔一塊大石坐下。
侍在外間,容璇後知後覺想起自己華麗的擺,笑了笑,幹脆繼續席地坐著。
隨手拾起一塊小石子,投湖中,水面泛起陣陣波紋。
心不好時,便喜歡一個人著。
容璇坦坦對自己承認,有些羨慕言婉鈺。
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有疼的親人。
無論何時,都有言府的依靠,不會漂泊無依。
接二連三的小石子投湖中,水面漣漪未散,湖對岸遙遙傳來人聲。
“你在此作甚?”
容璇擡首去,著緋紅錦袍的郎君,赫然正是謝明霽。
言老夫人壽宴,謝明霽為宣國公府世子,自然在邀之列。
他難得赴一次席宴,母親又張羅著為他相看親事。他不堪其擾,托了拜見陛下的借口,尋了一清靜地躲著。
原本他是不想出聲的,但看對岸的昔時好友,心實在是不算好的模樣。
“宸妃娘娘……有何煩心事?”他問道。
見到人,容璇總歸笑了笑。
“也沒什麽。”
湖面重歸平靜,神恢複如常。
前塵往事早已斬斷,早便認清父母并不自己。
不過無妨。
自己會好生護自己的。
第33章 言府
祁涵到壽安宮正殿時, 容璇已在一旁悠閑吃著茶點。
賬房嬤嬤們核著宸妃娘娘的賬本,與廷司報上的總賬幾無出。
殿中仆從為陛下搬來座椅,嬤嬤們回稟太後時,祁涵亦聽了十十。
言太後看向容璇, 道:“你這孩子, 管家理賬的本事是同何人學的?”
福寧與其他幾位賬房嬤嬤都側耳聽著,素日要理上兩三日的賬目, 宸妃娘娘初次上手, 小半日便能清賬, 實在是不可思議。
容璇笑了笑,不必提這幾年在戶部的歷練, 只要盤過江南州府那錯綜複雜的貪污賬,其餘一切賬本都顯得小巫見大巫。
心裏如此想著,口中卻道:“回太後娘娘,臣妾自長于別苑, 是同家中的賬房娘子學的。”
興許寧遠伯府別苑賬目往來繁多, 但如此伶俐的計賬本事, 只怕也得有些天分。
言太後端了茶盞沉,倒也不疑有他。
祁涵笑道:“兒臣便說過,宸妃可為母後分憂。”
言婉鈺默然聽著,手中的賬本還有大半未整理清楚。饒是再如何逞強,今日也是算不完的。
……
月掛中天,碧雅堂的郎無心琴。
言婉鈺屏退了宮中侍, 只留夏蓮一人在外間侍奉。
心中得很,宸妃出自寧遠伯府, 家世門第遜于自己。又自養在外間,并無才名, 更沒有與表兄自一起長大的分。
原本以為宸妃最出挑的便是樣貌,才能在一衆貴中穎而出,被選後宮。
但這些日子表兄對的寵,實在人難以自圓其說。
言婉鈺想起晚間在姑母殿中翻看的賬簿,宸妃親筆,記錄賬目比之廷司更為簡潔清晰。
字跡亦雋秀雅致,讀經手的賬目竟有賞心悅目之。
便是姑母也只有誇贊的話語,再挑不出其他。
言婉鈺眸中黯了黯,表兄對宸妃的偏盡數看在眼中。只怕待宸妃有了子嗣,便該順理章主儀宮。
“太後娘娘萬福。”
夏蓮在外間行禮,言婉鈺忙收拾了思緒相迎:“姑母。”
言太後由扶著在屋中落座,福寧打開了食盒,取出一碗蓮t子百合粥并幾碟小點。
“哀家瞧你晚膳都沒什麽胃口,就讓小廚房備了宵夜。”
言婉鈺笑著道:“只是因天氣炎熱,才有些不思飲食,多謝姑母。”
言太後未說破,夏蓮已經幫著福寧姑姑擺好了碗碟。
清涼可口的蓮子百合粥口,配的幾碟點心都是言婉鈺平日裏吃的。
月映窗格,言太後的神雍容沉靜。
言婉鈺垂眸,姑母在後宮半生,是人人稱頌的中宮之主,更是言府的驕傲。
早年在宮中過得不易,如今卻為自己鋪平了道路。
慢慢攪銀勺,原本灰心的緒一點點散去。
言家的孩兒,是從不會落于人後的。
言太後將一切看在眼中,很快放下了心。
道:“下月初便是你祖母七十壽辰,陛下也會親往府中賀壽。”
平侯府的爵位自大晉開國伊始便由高祖賜下,一代一代延續至今,榮耀不減。
不似寧遠伯府,于朝中已無人,空有爵位和家資罷了。
言婉鈺放了銀勺,侯府的榮是由每一輩代代相承,譬如父親,譬如姑母。
雖是孩兒,亦不會妄自菲薄,不會輸給兄長們。
……
平侯府老夫人七十整壽,因是一品誥命加,禮部奉旨備下賜禮,計紫檀木玉如意一對,金玉環四對,各錦緞十匹,帑銀五百兩。
此乃朝中份例,壽安宮亦為老夫人準備壽禮,白玉觀音像、迦南珠串等皆由言太後親自過目。
因是老夫人七十整壽,平侯府壽宴席開三日。
第一日陛下駕臨府中,其餘賓客平侯府只宴請皇親貴戚并世公侯。後兩日才是朝中文武同僚、族親友。
乾安門外駕已備好,依太後娘娘的吩咐,言家小姐出宮的馬車同候在此,與帝王鹵簿一同歸平侯府。
巳時景,一切都預備妥當。
言婉鈺在乾安門前候了一炷香的景,便見到帝王輦。
“陛下萬歲萬福,宸妃娘娘金安。”
“免禮。”
言婉鈺向帝王畔的宸妃,今日著一件櫻桃紅牡丹綾錦,如雲的墨發挽作九鬟飛仙髻,以一對金鑲玉蝶花步搖作點綴,飾以珠釵。那般明豔奪目的裳,卻分不去宸妃娘娘半分彩。容盛極,傾城之當如是。
容璇笑著對言婉鈺一點頭,便隨帝王登上了駕。
宮中為言老夫人預備賀儀時,帝王倒問起過,可要與他一同去平侯府賀壽。
言老夫人乃是言太後親母,亦是帝王外祖。
容璇在宮中待得久了,自然願意出宮走走,便欣然應允。
平侯府宅邸在皇城東,是晉高宗賜的宅院,府門匾額更是高宗親筆所題。
巳時中,平侯府四房嫡脈早早恭候于府門前。
因言老夫人尚在,平侯府還未分家。如今的平侯乃是太後一母同胞的兄長,也是言婉鈺的父親。
行過君臣大禮,平侯與夫人恭敬引陛下與宸妃娘娘往正堂。
雖是來賀壽,但言老夫人毫不敢外孫的禮。
天子親臨,已經是平侯府無上的尊榮。
容璇隨帝王坐了正堂主位,言老夫人在下首右席次之。
平侯府四房的嫡系按長次序分坐,容璇自然一位也不相。
先由長房為老夫人拜壽,兒孫們磕過頭,堂中單擺了一架古琴。
言婉鈺一襲水紅浣花錦,盈盈對屋中長輩一禮,坐于古琴後。
一曲《荷舟唱晚》,是專意為祖母所準備。
京都人皆知曉,平侯嫡琴藝冠絕京城,同輩中無有能與之比肩者。
琴聲娓娓人,將聽客們盡數引悠揚樂章中。
這般繁複的曲子,能夠奏出已經極為難得。聽聞這支古曲已然失傳,是因言老夫人無意間提起過,大為惋惜。言婉鈺便為此苦心搜集琴譜,又加以編排改進,方能奏出今日之曲。
樂聲醉人,盡是嫡孫為自己賀壽的拳拳心意。
言老夫人的目中滿是慈,笑著道:“婉鈺這孩子,實在是太用心了。”
老夫人年輕時亦是侯府當家夫人,威嚴在前,上下敬讓。如今年華老去,含飴弄孫的年紀,對小輩只餘疼。
最心的兒在宮中,眼前的小孫神韻有幾分肖似其姑母,更憐無比。
示意婉鈺坐到自己畔,是其他小輩都未能有的殊榮,
言夫人眸中滿是驕傲,這是三十歲上才得的兒,樣貌、才無一不出衆,總想將世間最好的一切盡數捧予。
平侯府壽宴以正堂為界,東為客席宴,西為堂客席宴。
在正堂中坐了一盞茶的工夫,平侯親自引帝王去往湖閣,與言家叔祖品茗對弈。
容璇則由平侯夫人陪著,去往誥命夫人們席上。
正堂留與小輩們拜壽,熱鬧不休。
平侯府特意為宸妃娘娘辟了一嘉寧堂,供娘娘落座休憩。
平侯夫人全程陪著,禮數周到至極。
嘉寧堂中備的茶水亦是江南碧螺春,時有誥命夫人們堂請安。
今日平侯府的賓客名錄中,寧遠伯府并不在列。
是以滿堂的熱鬧,容璇并無相識之人。
中規中矩寒暄過幾句,容璇溫言道:“本宮自便即可,夫人且去忙碌。”
侯府作東,平侯夫人自有諸般事宜持。
宸妃娘娘既如此說,又坐了一刻便告退,命堂中丫鬟好生伺候。
況且平侯夫人心中也有計較,堂中人雖是晚輩,但君臣有別,需守著規矩,實在是不舒服。
……
平侯夫人離去後,容璇以自己小憩為由,吩咐侍們婉言謝了前來拜會的世家夫人。
嘉寧堂除正門外,西亦有一道隔門,聯通回廊通往花苑。
容璇吩咐向菱守在屋中,帶了向萍與另一位侯府侍去外間走走。
正午時分,耀目,賞花并不合時宜。
侯府留下的那名侍名喚紫玉,乃是言夫人房中的一等丫鬟,十分伶俐。
思忖過,便引著宸妃娘娘往林蔭小道走。因這幾并非設宴之所,兩旁漸覺清淨。
此地有一小汪碧湖,夏日炎炎,湖面時有送來涼風。
府中因陛下與宸妃娘娘駕臨,守衛添了三。碧湖又靠近花苑中心之所,湖北岸便是陛下與老太爺對弈的亭閣,再安穩不過。
容璇很喜歡這方清涼的所在。碧湖占地不廣,湖周約莫數百步,不過沿湖錯落有致地點綴假山亭閣,行幾步便是不同景致,別巧思。
古樹投下一片涼,容璇尋了湖畔一塊大石坐下。
侍在外間,容璇後知後覺想起自己華麗的擺,笑了笑,幹脆繼續席地坐著。
隨手拾起一塊小石子,投湖中,水面泛起陣陣波紋。
心不好時,便喜歡一個人著。
容璇坦坦對自己承認,有些羨慕言婉鈺。
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有疼的親人。
無論何時,都有言府的依靠,不會漂泊無依。
接二連三的小石子投湖中,水面漣漪未散,湖對岸遙遙傳來人聲。
“你在此作甚?”
容璇擡首去,著緋紅錦袍的郎君,赫然正是謝明霽。
言老夫人壽宴,謝明霽為宣國公府世子,自然在邀之列。
他難得赴一次席宴,母親又張羅著為他相看親事。他不堪其擾,托了拜見陛下的借口,尋了一清靜地躲著。
原本他是不想出聲的,但看對岸的昔時好友,心實在是不算好的模樣。
“宸妃娘娘……有何煩心事?”他問道。
見到人,容璇總歸笑了笑。
“也沒什麽。”
湖面重歸平靜,神恢複如常。
前塵往事早已斬斷,早便認清父母并不自己。
不過無妨。
自己會好生護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