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言家小姐
月清寒, 執筆的郎君神溫從容。筆劃過宣紙間,他的話語落耳畔,無端地讓人想要信任。
容璇長睫輕,良久未答。
去看那案上的佛經, 一字一句, 凝神靜心,更讓人清醒幾分。
無論何時, 信旁人都不及信自己可靠。
幾近子時, 容璇漸覺困倦。
祁涵擱了筆, 簡單整理過抄好的經文,便將人橫抱起帶去榻間。
容璇窩在他懷中, 那一刻似乎一切都無需憂慮。
外殿燭火熄了幾支,祁涵自去沐浴。
回來時本以為榻上人已然睡,不想容璇竟還等著他。
“怎麽不睡?”
他上了榻,將人抱得離自己近些。
燭火熄去, 容璇在他面頰輕印上一吻。
相擁而眠, 殿中很快沉一片安寧夢鄉。
……
翌日辰時, 容璇起梳妝。
原先還有些奇怪,太後娘娘如此講求規矩的一個人,為何嬪妃一月間只需請安兩日。
直到昨夜聽帝王提起宮廷舊事,方才明白些許。既然是敬宗的惠敏太後定下的例,言太後作為兒媳,又于請安一事當衆被惠敏太後落了臉面。哪怕如今是主壽安宮, 亦不願舊事重提,沒有再越了這重規矩。
抄寫好的佛經整整齊齊放于紫檀雕花的木匣中, 容璇檢查過無誤。
約莫到了午時景,便隨帝王去壽安宮中用午膳。
一頓飯畢, 太後果然問起佛經一事。
容璇起:“回太後娘娘,已抄錄完畢。”
示意向菱捧了《無量壽經》來,親自呈于太後。
言太後翻看第一頁,但見那字跡工整雋秀,顯然是有些底子在的。
接著向後閱看,容璇坐回祁涵畔,畢竟佛經大半并非出自之手,還是有些心虛。
祁涵以銀簽取了一枚雪山楂果給,容璇嘗了嘗,示意糖裹得不夠厚。
福寧侍立在太後旁,跟著去看那佛經。心道太後娘娘不會輕易讓宸妃過關,但見這端莊雅致的字跡,一時倒尋不出錯。
等到翻閱到第三卷時,太後娘娘指間頓住,福寧也怔在了遠。
過去,陛下神如常,宸妃娘娘倒是安分坐著。
言太後收了手,後頭幾卷也不必細看,都是出自皇帝之手。
太後娘娘的目落于前,容璇微垂下頭。
祁涵道:“母後虔心禮佛,兒臣與宸妃作為晚輩,自然要盡一盡孝心。”
對著兒子,言太後能有何脾氣:“你這孩子。朝事如此繁忙,何必再費這些工夫。”
容璇只當聽不懂,畢竟後宮只一個閑人,當然是該抄。
“母後多慮了。”祁涵笑答。
午後出壽安宮時,容璇也不知道言太後究竟作何想。
不過《無量壽經》後四十卷經文,到底是再未聽太後提起過。
看著側沉穩的郎君,這一招簡直是釜底薪。
“恭送陛下,恭送宸妃娘娘。”
壽安宮正殿,福寧瞧仍打開著的八卷佛經,來請太後示下。
“送到小佛堂罷。”
“是,娘娘。”
福寧由荷茂經手,又扶了太後娘娘去寢殿歇息。
“奴婢瞧著,陛下對娘娘當真是一片孝心。”
“他啊,自小便是懂事的,總能為哀家分憂。”提起兒子言太後自然寬,卻還有另一樁心事,“你說說,他待宸妃如何?”
福寧笑著道:“宸妃娘娘是陛下後宮中第一位妃嬪,于陛下而言總歸還是有些特殊的。雖則寵,但奴婢看宸妃娘娘是安分守己的子,也未曾恃寵而驕過,待娘娘更是恭順。您可還記得,先前在頤安行宮,宸妃娘娘為您備了禮,可見是個有心的。”
言太後神稍緩,福寧接著道:“依奴婢之見,也是因陛下後宮尚且空懸,故而顯得宸妃娘娘一枝獨秀。”
這話說在言太後心坎上,前日接了兄嫂家信,婉鈺是已經到了家中的。
福寧會意:“奴婢這就著人回言府傳話。”
言太後點一點頭,便可預備午憩。
白日的政事已置完畢,紫宸殿中擺了棋局。
容璇與祁涵一來一往落子,這些日子弈棋頗有心得。
祁涵難得為人夫子,遇見個一點即的學生,又是虛心好學的,心中的滿足與愉悅之難以言喻。
一局棋畢,二人未棋子,祁涵帶著容璇逐一複盤。
郎聽得專注,時而問上一兩句,皆在點上。
容璇回憶起昨日看的棋譜,聯想到今日的棋局,將二者相聯通。
粲然笑了笑,頗有信心地想,興許再修習上一年半載,自己能有機會勝眼前人一局。
郎眸中是別樣的神采,原本便盛極的容貌愈發明豔傾城。
收了子:“臣妾近來新琢磨一副棋局。陛下若有閑暇,不如一觀?”
滿心期許的模樣,人如何舍得拒絕。
祁涵笑著點頭:“好。”
……
連日都是豔天。
這一日午後,壽安宮著人來傳話,太後娘娘請宸妃品茗。
向菱撐了羅傘,容璇到壽安宮正殿外時,太後邊的福寧姑姑親自來迎。
“言家的表小姐在陪太後說話呢。”福寧笑著道,為容璇打起了簾子。
“有勞姑姑。”
殿中很是涼爽,容璇到明間時,一眼便瞧t見太後娘娘邊坐著的年輕郎。
見到時,那位郎亦起。
容璇屈膝行禮:“臣妾給太後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
“起來吧。”
“婉鈺見過宸妃娘娘。”
容璇對頷首還禮,知道便是言家這一代的嫡長言婉鈺,太後的親侄,亦是祁涵青梅竹馬的表妹。
“都坐罷。”
“謝太後娘娘。”
“是。”
言太後喚了侄座,容璇的位置稍遠些。
這位言家小姐,今日著一襲竹青繡蘭花的對襟錦,墨發梳作單螺髻,以一對青玉流蘇雕花長簪并幾朵青玉珠花做點綴。
眉宇間有幾分肖似太後,明雅貴氣,平侯府嫡長的氣派不言而喻。
容璇觀繡上的暗紋頗為致,依稀是蜀地才進貢來的織錦緞。
的宮中亦有三匹,因繡紋巧別致,故而容璇有些印象。
二人視線相彙時,容璇對笑了笑,便先移開了目。
言婉鈺抿了抿,早便聽母親提過宮中的宸妃娘娘,樣貌極,頗得表兄寵。
今日初見,只是輕輕巧巧坐在那,甚至都未如何費心裝扮,便完全人挪不開目。
殿中已備下數種茶葉,容璇瞧言家小姐淨了手,親自為太後點茶。
大家族心教養出來的貴,自然深諳茶道。
抄茶,調膏,擊拂,一整套作行雲流水,分外賞心悅目。
容璇不知不覺看得認真,茶沏過三道,第一盞先奉與太後。
“姑母,這是江南的庭碧螺春。”
言婉鈺命侍端第二盞茶到容璇面前:“也請宸妃娘娘品鑒。”
白瓷描山水的茶盞中,茶湯湯碧綠清澈,口醇厚甘甜,香氣幽雅。
聽聞此茶是言家小姐特意自江南帶回,專門獻予太後。
容璇端起茶盞,倒還見過碧螺春茶樹。不過彼時江南暴雨如注,茶農心皆毀于一旦,實在人惋惜。
好在近兩年風調雨順,江南茶鄉重煥生機,能出如此好茶。
“宸妃娘娘以為如何?”言婉鈺開口。
容璇笑了笑:“碧螺春茶果真不負盛名。”
喝過半盞茶,外間侍從殿通傳,道陛下駕臨。
殿外仆從俱行禮如儀:“陛下萬福。”
明間見過禮數,祁涵自然地坐到容璇畔。
言婉鈺烹了一盞新茶,斟予帝王:“陛下請用茶。”
祁涵接過,此為廬山雲霧。
言太後笑著道:“到底是長大了,鈺兒從前在宮中時,還是喚表兄的。”
言婉鈺一笑:“從前是不懂事,姑母莫要拿鈺兒打趣了。”
言太後對侄是毫不掩飾的疼與喜歡,容璇這個外人都瞧得分明。
一時不上話,垂眸看瓷盞上的山水畫,其意境韻致空靈,寧靜典雅。
祁涵側首與道:“若是喜歡,朕記得庫房中還有一套相近的,皆是今歲定窯所貢。”
因是在太後殿中,容璇將一句“陛下自己留著罷”換一笑。
知道覺得無趣,祁涵用只有他們二人聽得見的聲音道:“晚些便回去。”
殿中已改由了侍烹茶,言婉鈺坐回太後旁。
祁涵道:“表妹難得宮,不妨在壽安宮住上一段時日,好生陪伴母後。”
言太後早有此意,不想兒子竟主提起,想來亦是惦念著與鈺兒青梅竹馬的緣分,不免歡喜。
言太後當下便命宮人收拾出一殿宇來,又派人知會言府,留侄在宮中小住。
又坐了半盞茶的工夫,祁涵便攜容璇告退。
言婉鈺他們二人離去的影,說不出是何滋味。
午後這個時辰,白日的暑熱已開始散去。
容璇與祁涵選了湖畔旁的一條小徑,時有涼風習習。
方才飲茶時,太後的心意已然明朗,想要言家再出一位皇後。
帝王也是順水推舟,似乎未有反對之意。
論出,論品行,甚至論與帝王青梅竹馬的緣分,言家大小姐都無可挑剔。
容璇思及惠敏太後在時,只因言太後不是合心意的兒媳人選,便對時有為難。
如今言太後自己做了婆母,亦是想擇選自己滿意的兒媳。
像是個回似的。
旁人是不同于往常的沉悶,祁涵猜幾分的心思。
他對解釋道:“母後在宮中長日無聊,有婉鈺陪伴,也能解解悶。”
瞧如此在意的態度,祁涵笑了笑:“也省得母後總要尋你的不是。”
他執過的手:“走罷,隨朕去書房。”
第31章 言家小姐
月清寒, 執筆的郎君神溫從容。筆劃過宣紙間,他的話語落耳畔,無端地讓人想要信任。
容璇長睫輕,良久未答。
去看那案上的佛經, 一字一句, 凝神靜心,更讓人清醒幾分。
無論何時, 信旁人都不及信自己可靠。
幾近子時, 容璇漸覺困倦。
祁涵擱了筆, 簡單整理過抄好的經文,便將人橫抱起帶去榻間。
容璇窩在他懷中, 那一刻似乎一切都無需憂慮。
外殿燭火熄了幾支,祁涵自去沐浴。
回來時本以為榻上人已然睡,不想容璇竟還等著他。
“怎麽不睡?”
他上了榻,將人抱得離自己近些。
燭火熄去, 容璇在他面頰輕印上一吻。
相擁而眠, 殿中很快沉一片安寧夢鄉。
……
翌日辰時, 容璇起梳妝。
原先還有些奇怪,太後娘娘如此講求規矩的一個人,為何嬪妃一月間只需請安兩日。
直到昨夜聽帝王提起宮廷舊事,方才明白些許。既然是敬宗的惠敏太後定下的例,言太後作為兒媳,又于請安一事當衆被惠敏太後落了臉面。哪怕如今是主壽安宮, 亦不願舊事重提,沒有再越了這重規矩。
抄寫好的佛經整整齊齊放于紫檀雕花的木匣中, 容璇檢查過無誤。
約莫到了午時景,便隨帝王去壽安宮中用午膳。
一頓飯畢, 太後果然問起佛經一事。
容璇起:“回太後娘娘,已抄錄完畢。”
示意向菱捧了《無量壽經》來,親自呈于太後。
言太後翻看第一頁,但見那字跡工整雋秀,顯然是有些底子在的。
接著向後閱看,容璇坐回祁涵畔,畢竟佛經大半并非出自之手,還是有些心虛。
祁涵以銀簽取了一枚雪山楂果給,容璇嘗了嘗,示意糖裹得不夠厚。
福寧侍立在太後旁,跟著去看那佛經。心道太後娘娘不會輕易讓宸妃過關,但見這端莊雅致的字跡,一時倒尋不出錯。
等到翻閱到第三卷時,太後娘娘指間頓住,福寧也怔在了遠。
過去,陛下神如常,宸妃娘娘倒是安分坐著。
言太後收了手,後頭幾卷也不必細看,都是出自皇帝之手。
太後娘娘的目落于前,容璇微垂下頭。
祁涵道:“母後虔心禮佛,兒臣與宸妃作為晚輩,自然要盡一盡孝心。”
對著兒子,言太後能有何脾氣:“你這孩子。朝事如此繁忙,何必再費這些工夫。”
容璇只當聽不懂,畢竟後宮只一個閑人,當然是該抄。
“母後多慮了。”祁涵笑答。
午後出壽安宮時,容璇也不知道言太後究竟作何想。
不過《無量壽經》後四十卷經文,到底是再未聽太後提起過。
看著側沉穩的郎君,這一招簡直是釜底薪。
“恭送陛下,恭送宸妃娘娘。”
壽安宮正殿,福寧瞧仍打開著的八卷佛經,來請太後示下。
“送到小佛堂罷。”
“是,娘娘。”
福寧由荷茂經手,又扶了太後娘娘去寢殿歇息。
“奴婢瞧著,陛下對娘娘當真是一片孝心。”
“他啊,自小便是懂事的,總能為哀家分憂。”提起兒子言太後自然寬,卻還有另一樁心事,“你說說,他待宸妃如何?”
福寧笑著道:“宸妃娘娘是陛下後宮中第一位妃嬪,于陛下而言總歸還是有些特殊的。雖則寵,但奴婢看宸妃娘娘是安分守己的子,也未曾恃寵而驕過,待娘娘更是恭順。您可還記得,先前在頤安行宮,宸妃娘娘為您備了禮,可見是個有心的。”
言太後神稍緩,福寧接著道:“依奴婢之見,也是因陛下後宮尚且空懸,故而顯得宸妃娘娘一枝獨秀。”
這話說在言太後心坎上,前日接了兄嫂家信,婉鈺是已經到了家中的。
福寧會意:“奴婢這就著人回言府傳話。”
言太後點一點頭,便可預備午憩。
白日的政事已置完畢,紫宸殿中擺了棋局。
容璇與祁涵一來一往落子,這些日子弈棋頗有心得。
祁涵難得為人夫子,遇見個一點即的學生,又是虛心好學的,心中的滿足與愉悅之難以言喻。
一局棋畢,二人未棋子,祁涵帶著容璇逐一複盤。
郎聽得專注,時而問上一兩句,皆在點上。
容璇回憶起昨日看的棋譜,聯想到今日的棋局,將二者相聯通。
粲然笑了笑,頗有信心地想,興許再修習上一年半載,自己能有機會勝眼前人一局。
郎眸中是別樣的神采,原本便盛極的容貌愈發明豔傾城。
收了子:“臣妾近來新琢磨一副棋局。陛下若有閑暇,不如一觀?”
滿心期許的模樣,人如何舍得拒絕。
祁涵笑著點頭:“好。”
……
連日都是豔天。
這一日午後,壽安宮著人來傳話,太後娘娘請宸妃品茗。
向菱撐了羅傘,容璇到壽安宮正殿外時,太後邊的福寧姑姑親自來迎。
“言家的表小姐在陪太後說話呢。”福寧笑著道,為容璇打起了簾子。
“有勞姑姑。”
殿中很是涼爽,容璇到明間時,一眼便瞧t見太後娘娘邊坐著的年輕郎。
見到時,那位郎亦起。
容璇屈膝行禮:“臣妾給太後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
“起來吧。”
“婉鈺見過宸妃娘娘。”
容璇對頷首還禮,知道便是言家這一代的嫡長言婉鈺,太後的親侄,亦是祁涵青梅竹馬的表妹。
“都坐罷。”
“謝太後娘娘。”
“是。”
言太後喚了侄座,容璇的位置稍遠些。
這位言家小姐,今日著一襲竹青繡蘭花的對襟錦,墨發梳作單螺髻,以一對青玉流蘇雕花長簪并幾朵青玉珠花做點綴。
眉宇間有幾分肖似太後,明雅貴氣,平侯府嫡長的氣派不言而喻。
容璇觀繡上的暗紋頗為致,依稀是蜀地才進貢來的織錦緞。
的宮中亦有三匹,因繡紋巧別致,故而容璇有些印象。
二人視線相彙時,容璇對笑了笑,便先移開了目。
言婉鈺抿了抿,早便聽母親提過宮中的宸妃娘娘,樣貌極,頗得表兄寵。
今日初見,只是輕輕巧巧坐在那,甚至都未如何費心裝扮,便完全人挪不開目。
殿中已備下數種茶葉,容璇瞧言家小姐淨了手,親自為太後點茶。
大家族心教養出來的貴,自然深諳茶道。
抄茶,調膏,擊拂,一整套作行雲流水,分外賞心悅目。
容璇不知不覺看得認真,茶沏過三道,第一盞先奉與太後。
“姑母,這是江南的庭碧螺春。”
言婉鈺命侍端第二盞茶到容璇面前:“也請宸妃娘娘品鑒。”
白瓷描山水的茶盞中,茶湯湯碧綠清澈,口醇厚甘甜,香氣幽雅。
聽聞此茶是言家小姐特意自江南帶回,專門獻予太後。
容璇端起茶盞,倒還見過碧螺春茶樹。不過彼時江南暴雨如注,茶農心皆毀于一旦,實在人惋惜。
好在近兩年風調雨順,江南茶鄉重煥生機,能出如此好茶。
“宸妃娘娘以為如何?”言婉鈺開口。
容璇笑了笑:“碧螺春茶果真不負盛名。”
喝過半盞茶,外間侍從殿通傳,道陛下駕臨。
殿外仆從俱行禮如儀:“陛下萬福。”
明間見過禮數,祁涵自然地坐到容璇畔。
言婉鈺烹了一盞新茶,斟予帝王:“陛下請用茶。”
祁涵接過,此為廬山雲霧。
言太後笑著道:“到底是長大了,鈺兒從前在宮中時,還是喚表兄的。”
言婉鈺一笑:“從前是不懂事,姑母莫要拿鈺兒打趣了。”
言太後對侄是毫不掩飾的疼與喜歡,容璇這個外人都瞧得分明。
一時不上話,垂眸看瓷盞上的山水畫,其意境韻致空靈,寧靜典雅。
祁涵側首與道:“若是喜歡,朕記得庫房中還有一套相近的,皆是今歲定窯所貢。”
因是在太後殿中,容璇將一句“陛下自己留著罷”換一笑。
知道覺得無趣,祁涵用只有他們二人聽得見的聲音道:“晚些便回去。”
殿中已改由了侍烹茶,言婉鈺坐回太後旁。
祁涵道:“表妹難得宮,不妨在壽安宮住上一段時日,好生陪伴母後。”
言太後早有此意,不想兒子竟主提起,想來亦是惦念著與鈺兒青梅竹馬的緣分,不免歡喜。
言太後當下便命宮人收拾出一殿宇來,又派人知會言府,留侄在宮中小住。
又坐了半盞茶的工夫,祁涵便攜容璇告退。
言婉鈺他們二人離去的影,說不出是何滋味。
午後這個時辰,白日的暑熱已開始散去。
容璇與祁涵選了湖畔旁的一條小徑,時有涼風習習。
方才飲茶時,太後的心意已然明朗,想要言家再出一位皇後。
帝王也是順水推舟,似乎未有反對之意。
論出,論品行,甚至論與帝王青梅竹馬的緣分,言家大小姐都無可挑剔。
容璇思及惠敏太後在時,只因言太後不是合心意的兒媳人選,便對時有為難。
如今言太後自己做了婆母,亦是想擇選自己滿意的兒媳。
像是個回似的。
旁人是不同于往常的沉悶,祁涵猜幾分的心思。
他對解釋道:“母後在宮中長日無聊,有婉鈺陪伴,也能解解悶。”
瞧如此在意的態度,祁涵笑了笑:“也省得母後總要尋你的不是。”
他執過的手:“走罷,隨朕去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