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謝瀾安此時在宮中。
本來是去東城, 半路被玄白追趕上來,得知了韋陀寺的事。謝瀾安聽見庾神死了,一瞬怔營後, 立即冷靜地吩咐駕車的允霜:
“不去東城了, 折去驍騎營。”
不能比廷尉更快知道這件事, 此時再去東城太過顯眼, 佯作去大營巡視, 不會惹人懷疑。
庾二小姐溺水的消息很快傳回臺城, 肖浪得知後,連忙署稟報謝瀾安,這才進宮。
太後的寢中,燃著很重的安神香。
庾太後驟聞侄的噩耗,才暈厥過一回。悠悠轉醒,睜眼看見趕來的謝瀾安,躺在多寶祥紋雲母榻上抓過的手,聲問:“含靈,是不是哀家聽錯了……神、神怎麽會歿了?”
那張素日雍容的面孔一下子憔悴下去, 角輕抖,神大慟。
庾神是太後除了長公主之外最疼的小輩, 雖然偶爾不滿侄輕浮無腦, 但畢竟是脈至親, 太後一時難以接這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
“萬請太後保重。”謝瀾安握著太後的手, 伏在榻前, “據臣所知……請太後務要節哀……”
溱洧亦在一旁掉著眼淚,勸說太後保重。
謝瀾安面上凝重,心中覺得離奇。來的路上聽玄白講述始末,說那庾神是自己走到聖明池邊, 無端便陷流沙,被卷池中。
謝瀾安本重生之人,不能說不信鬼神,但那什麽金翼凰出現在庾神死之地,怎麽看也不像巧合。
思索之際,崇海公公趨殿中,先留意了一眼太後娘娘的神,緩著聲道:“娘娘,廷尉李梟到了,來回稟有關二小姐的……的……死因。”
太後扶著謝瀾安的手,勉強從榻上坐起。
不愧是一手制衡住世家的人,經過短暫的哀痛,太後漸漸鎮靜下來,只是眼裏的翳卻更濃:“傳!神不可能無故落水,哀家要親耳聽聽,是誰要害我的神。”
那李梟被傳殿,隔著一道紗幔跪拜,道:“回稟太後娘娘,微臣方從韋陀寺探查回來,據縣主邊的護衛使婢言,當時縣主周并無可疑之人,也無人有機會接到縣主,是自己陷流沙……現在外面紛傳,那只凰是韋陀護法頭戴的翼冠化降世,這是……神跡殺人……”
皇室對于天象讖數一向重視,若“神跡殺人”的說法坐實,跟著便會出現“庾氏無道”的聲音。
否則衆目睽睽之下,為何獨庾神落水?
太後神一變,謝瀾安當先喝道:“放肆,這些怪力神的言辭也是廷尉府該說的話?也敢在太後面前胡言?”
“上一回行刺謝直指的刺客,不是還未落網嗎?”溱洧忽然想起,“此事……會不會是同一人在背後指使?
謝瀾安心神微轉,此言提醒了太後,面一沉,轉向謝瀾安,眼角的淚痕尚未全消,道:“含靈,哀家只信你。你這便去往韋陀寺,務必查清此案,哀家將冘(yín)從營由你全權調遣!”
庾神在太後心中如同半,為了一人,太後不惜用一個衛營的軍力,這也符合前世庾家因庾神之死而大幹戈的況。
謝瀾安等的正是這個調查之權。
神凝沉,一臉悲太後之所悲地領命:“是,含靈必不負娘娘所。”
隨後退出殿外,李梟隨行。
出了長信宮,謝瀾安便對這位廷尉大人換了副面孔,和和氣氣地說:
“太後正逢喪親之痛,方才的事,李大人莫要放在心上啊。”
李梟心中苦笑,這謝娘子如今得掌驍騎、冘從兩大營,是真正的朝中新貴,他被數落一句,哪裏敢記在心裏。
他道:“都是為朝廷辦事,直指客氣了。只是太後娘娘一心想揪出個兇手來,下方才說的是實,這實在不像一場蓄意殺人啊……”
“‘不像’,而非‘不是’?”謝瀾安敏銳地挑出李梟話裏的字眼,邊向宮門走邊問,“那聖明池圍欄外,何故多出一個浮沙深坑,又如何會與池相連,將人吸其中?”
李梟道:“下已尋水部的郎中問過,原來近幾日正是江南的‘回天’,江河之水會有短時的漲現象。那聖明池是從秦淮河口引進的活水,所以在水底形暗流漩渦,是可能的。人若不慎落其中,縱為善泳者,也有可能掙紮不。”
這便是當時幾個護衛跳池水,仍未救起庾神的緣故。
謝瀾安道:“依你看,會否有人提前算準此事,在池外掘坑暗害庾縣主?”
李梟苦笑道:“若真有這麽個‘人’,那麽祂除了要知曉天文地勢,探之法,還要有一夜倒海的本事?”
謝瀾安:“怎麽說?”
李梟邊的記室忙回話道:“回直指,據水部侍郎的說法,這種沼澤一般吞噬重的流沙坑,通常只會出現在漠北,在江南不太常見。若真是人為去挖,多一點力道,很容易便會使水漫表面,靠近的人一眼便能看見,不會再近前;一分深度,又不足以與池水打通,自然也沉不了人。如今那片浮沙已被水流沖得漶漫汪洋,找不出挖鑿的痕跡……且寺廟每日香客來往,游人如織,誰能有機會做這水磨功夫?”
謝瀾安:“本寺的僧人?”
李梟道:“開始下也有懷疑,已將那些僧人拘押起來,挨個審問。只是不像,若是寺僧殺害庾縣主,應有更便捷之法,何需故弄玄虛?謝大人,關鍵在于,若是兇殺,那麽殺人機是什麽?”
謝瀾安也覺不像韋陀寺的僧人,否則前世庾氏那麽大力調查,總該能揪出兇手了。
表面一副全力糾察的盡責,實際并不在乎庾神的真正死因,冘從營調派權到手,這才是想要的。
一個手上沾過人命,惡貫滿盈之人死了,對于那此飽欺的人來說,反而是好事一樁。遠的不提,便說胤奚,這一世是遇見了,可上一世——
謝瀾安突然定住腳步。
所止之,正在宮門的闕樓之下。向外一步,便是灑滿明的中軸馳道,站在闕飛檐遮住的影裏,明與暗織在的玉常服上。
上一世胤奚沒有遇見。
六年後卻出現在斷崖下為收……
那麽,他是如何逃庾神荼毒的?
謝瀾安的臉突然變得有些難看。
——“做挽郎,不是只唱就好,也要懂些詩、禮經、喪儀、風水墓之類的雜學……”
他是懂得風水地的行家。
——“我有一位風水士的朋友……汐天不慎,便容易被暗流襲卷到三十裏之外……”
他知道有種暗流可以將人卷襲沖走。
——“這胤郎君昨晚不知去哪了,踩得滿腳是泥……”
他真是回羊腸巷了嗎?
——“胤哥哥會,煮飯,還會養魚,他養過幾尾很漂亮的金鱗鯉魚……”
金鱗鯉魚,見價貴,一尾千錢,以胤奚的心,怎會做這種華而不實之事?
不,當真了解此子的心嗎?
“直指……”李梟眼見前一刻還指揮若定的謝娘子,面霜寒,“娘子可是想到什麽線索?”
謝瀾安自重回世間以來,從未在人前失態過。剎那松開握疼的掌心,展扇遮額了眼日,“去韋陀寺。”
懷疑麽,有一些。證據當然全無。
因為韋陀寺聖明池的那只所謂金翼凰、那個流沙坑,早已被水流破壞得沒了半分痕跡。如果真有這麽一個背後推手……
那他藏得,可真深啊。
庾神的尚停靈在韋陀寺的寶殿中,謝瀾安沒有興趣去觀瞻,到案發地轉了轉,允霜回府調幾個人手過來,說了四個名字。
這四名護院,正是當初派去保護胤奚出行,以防備庾神將人擄走的。
允霜聽後有些奇怪,領著命令去了。四人很快騎快馬來到韋陀寺。
一間單獨辟出的禪房裏,門外守著謝瀾安的人,謝瀾安只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我要你們保護胤郎君,你們盡忠職守了嗎?”
四衛聽了面面相覷,不防家主他們來是為了這個。一陣沉默後,其中一人回道:
“……開始的時候,屬下們是時時隨著胤郎君出門的,只是有時他回羊腸巷後,因那裏本有護衛,胤郎君,讓我們回來休息,我等便……便回來了。後來胤郎君去了校場,歸府的時間不定,他為人和善,不願麻煩人,說已有自保的能力,不用屬下們如影隨形,屬下們便……”
他說到這裏,四人額角皆已冒汗,一齊屈膝:“屬下辦事不力,請家主恕罪!”
所以有很多個夜晚,胤奚費盡心思擺跟隨,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裏。
都對上了。
謝瀾安眸清寒,低頭笑了笑。
他為人和善?他周到?不錯呵,他白日在面前裝乖扮巧,背地裏卻能殺人于無形。
·
胤奚這天在廊外等了很久。
謝瀾安回府時天已昏黃,步履如風,臉上的神很難用言語形容,像淋了一場寒的秋雨,被粘膩的裹,激出一薄戾。
折扇在冷白的手中,宛如一把短刃出鞘。
胤奚看見時眼神一亮,上前,像往常那樣輕喚:“郎。”
謝瀾安徑直進屋的步子沒停,目掃落在他臉上。
這一眼,是胤奚從未見過的冰冷。他的心被凍得停跳,幾乎立刻察覺到什麽,馬上說:“我有要事同郎代,……”
謝瀾安驟然回頭用扇尖比住他。
郎,這兩個字糯如綿,甜如,與任何人的語氣都不同,輕易地讓信任他,憐惜他,縱著他。可今日已不想聽。
“進來。”聲音清冷,卻不拖泥帶水。
無論發生什麽事,都不會允許自己的緒失控。
“玄白允霜退守一箭地外,不許任何人靠近我房間。”
胤奚看著那道明明無聲,卻仿佛生出刀叢劍簇的影,心頭仿佛被刺了一下,淌出慌。謝瀾安進門,他亦步亦趨。
關上門後,胤奚一須臾都沒耽誤,口道:“郎,庾神是我殺的。”
謝瀾安轉看著他。
鬧得滿城風雨的命案,前世牽連了無數士族的黨錮之禍,他如此輕易地承認了。
胤奚卻還嫌坦白得不夠快,他見謝瀾安面無表,急著說:“我不曾想瞞著郎,只是事之前,我怕郎到波及,給你惹麻煩……我、我今日是想第一時間告訴郎的……”
說到最後,他紅了眼:“你別生氣。”
“呵。”謝瀾安看著這雙愧疚真誠的含眼,卻仿佛過他,看到另外一個人的影子,寒聲笑了笑。
好極了。
又一個楚清鳶。
“可是,”慢條斯理點上燈,“你所謂的第一時間,是在我看破之後。你這不誠心自首,是畏罪供認。”
胤奚瞳孔放大,腳底不由向前蹭兩步,又不敢離過近。他向前傾,仿佛要將眸子裏的墨一并傾倒出來:
“不是的……我是真心認伏,郎不能仗著自己聰明絕世,神機妙算,就否認衰奴忠誠的心。你太高明,這不公平……”
謝瀾安的一腔冷怒,在這句話後,鬼使神差地卡了殼。
“……你說什麽?”
胤奚蒼白,眼裏含著潤的水。他仿佛從未變過,還是那個、溫馴、會因郎一次無心的饋贈而跑來自證清白,也會因郎隨口重解了他的名字,便如重獲新生的胤衰奴。
他哀怨地看著,有一種純琉璃的易碎:“我說過,我不會欺騙郎。郎兇我,是不信我麽?”
第35章
謝瀾安此時在宮中。
本來是去東城, 半路被玄白追趕上來,得知了韋陀寺的事。謝瀾安聽見庾神死了,一瞬怔營後, 立即冷靜地吩咐駕車的允霜:
“不去東城了, 折去驍騎營。”
不能比廷尉更快知道這件事, 此時再去東城太過顯眼, 佯作去大營巡視, 不會惹人懷疑。
庾二小姐溺水的消息很快傳回臺城, 肖浪得知後,連忙署稟報謝瀾安,這才進宮。
太後的寢中,燃著很重的安神香。
庾太後驟聞侄的噩耗,才暈厥過一回。悠悠轉醒,睜眼看見趕來的謝瀾安,躺在多寶祥紋雲母榻上抓過的手,聲問:“含靈,是不是哀家聽錯了……神、神怎麽會歿了?”
那張素日雍容的面孔一下子憔悴下去, 角輕抖,神大慟。
庾神是太後除了長公主之外最疼的小輩, 雖然偶爾不滿侄輕浮無腦, 但畢竟是脈至親, 太後一時難以接這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
“萬請太後保重。”謝瀾安握著太後的手, 伏在榻前, “據臣所知……請太後務要節哀……”
溱洧亦在一旁掉著眼淚,勸說太後保重。
謝瀾安面上凝重,心中覺得離奇。來的路上聽玄白講述始末,說那庾神是自己走到聖明池邊, 無端便陷流沙,被卷池中。
謝瀾安本重生之人,不能說不信鬼神,但那什麽金翼凰出現在庾神死之地,怎麽看也不像巧合。
思索之際,崇海公公趨殿中,先留意了一眼太後娘娘的神,緩著聲道:“娘娘,廷尉李梟到了,來回稟有關二小姐的……的……死因。”
太後扶著謝瀾安的手,勉強從榻上坐起。
不愧是一手制衡住世家的人,經過短暫的哀痛,太後漸漸鎮靜下來,只是眼裏的翳卻更濃:“傳!神不可能無故落水,哀家要親耳聽聽,是誰要害我的神。”
那李梟被傳殿,隔著一道紗幔跪拜,道:“回稟太後娘娘,微臣方從韋陀寺探查回來,據縣主邊的護衛使婢言,當時縣主周并無可疑之人,也無人有機會接到縣主,是自己陷流沙……現在外面紛傳,那只凰是韋陀護法頭戴的翼冠化降世,這是……神跡殺人……”
皇室對于天象讖數一向重視,若“神跡殺人”的說法坐實,跟著便會出現“庾氏無道”的聲音。
否則衆目睽睽之下,為何獨庾神落水?
太後神一變,謝瀾安當先喝道:“放肆,這些怪力神的言辭也是廷尉府該說的話?也敢在太後面前胡言?”
“上一回行刺謝直指的刺客,不是還未落網嗎?”溱洧忽然想起,“此事……會不會是同一人在背後指使?
謝瀾安心神微轉,此言提醒了太後,面一沉,轉向謝瀾安,眼角的淚痕尚未全消,道:“含靈,哀家只信你。你這便去往韋陀寺,務必查清此案,哀家將冘(yín)從營由你全權調遣!”
庾神在太後心中如同半,為了一人,太後不惜用一個衛營的軍力,這也符合前世庾家因庾神之死而大幹戈的況。
謝瀾安等的正是這個調查之權。
神凝沉,一臉悲太後之所悲地領命:“是,含靈必不負娘娘所。”
隨後退出殿外,李梟隨行。
出了長信宮,謝瀾安便對這位廷尉大人換了副面孔,和和氣氣地說:
“太後正逢喪親之痛,方才的事,李大人莫要放在心上啊。”
李梟心中苦笑,這謝娘子如今得掌驍騎、冘從兩大營,是真正的朝中新貴,他被數落一句,哪裏敢記在心裏。
他道:“都是為朝廷辦事,直指客氣了。只是太後娘娘一心想揪出個兇手來,下方才說的是實,這實在不像一場蓄意殺人啊……”
“‘不像’,而非‘不是’?”謝瀾安敏銳地挑出李梟話裏的字眼,邊向宮門走邊問,“那聖明池圍欄外,何故多出一個浮沙深坑,又如何會與池相連,將人吸其中?”
李梟道:“下已尋水部的郎中問過,原來近幾日正是江南的‘回天’,江河之水會有短時的漲現象。那聖明池是從秦淮河口引進的活水,所以在水底形暗流漩渦,是可能的。人若不慎落其中,縱為善泳者,也有可能掙紮不。”
這便是當時幾個護衛跳池水,仍未救起庾神的緣故。
謝瀾安道:“依你看,會否有人提前算準此事,在池外掘坑暗害庾縣主?”
李梟苦笑道:“若真有這麽個‘人’,那麽祂除了要知曉天文地勢,探之法,還要有一夜倒海的本事?”
謝瀾安:“怎麽說?”
李梟邊的記室忙回話道:“回直指,據水部侍郎的說法,這種沼澤一般吞噬重的流沙坑,通常只會出現在漠北,在江南不太常見。若真是人為去挖,多一點力道,很容易便會使水漫表面,靠近的人一眼便能看見,不會再近前;一分深度,又不足以與池水打通,自然也沉不了人。如今那片浮沙已被水流沖得漶漫汪洋,找不出挖鑿的痕跡……且寺廟每日香客來往,游人如織,誰能有機會做這水磨功夫?”
謝瀾安:“本寺的僧人?”
李梟道:“開始下也有懷疑,已將那些僧人拘押起來,挨個審問。只是不像,若是寺僧殺害庾縣主,應有更便捷之法,何需故弄玄虛?謝大人,關鍵在于,若是兇殺,那麽殺人機是什麽?”
謝瀾安也覺不像韋陀寺的僧人,否則前世庾氏那麽大力調查,總該能揪出兇手了。
表面一副全力糾察的盡責,實際并不在乎庾神的真正死因,冘從營調派權到手,這才是想要的。
一個手上沾過人命,惡貫滿盈之人死了,對于那此飽欺的人來說,反而是好事一樁。遠的不提,便說胤奚,這一世是遇見了,可上一世——
謝瀾安突然定住腳步。
所止之,正在宮門的闕樓之下。向外一步,便是灑滿明的中軸馳道,站在闕飛檐遮住的影裏,明與暗織在的玉常服上。
上一世胤奚沒有遇見。
六年後卻出現在斷崖下為收……
那麽,他是如何逃庾神荼毒的?
謝瀾安的臉突然變得有些難看。
——“做挽郎,不是只唱就好,也要懂些詩、禮經、喪儀、風水墓之類的雜學……”
他是懂得風水地的行家。
——“我有一位風水士的朋友……汐天不慎,便容易被暗流襲卷到三十裏之外……”
他知道有種暗流可以將人卷襲沖走。
——“這胤郎君昨晚不知去哪了,踩得滿腳是泥……”
他真是回羊腸巷了嗎?
——“胤哥哥會,煮飯,還會養魚,他養過幾尾很漂亮的金鱗鯉魚……”
金鱗鯉魚,見價貴,一尾千錢,以胤奚的心,怎會做這種華而不實之事?
不,當真了解此子的心嗎?
“直指……”李梟眼見前一刻還指揮若定的謝娘子,面霜寒,“娘子可是想到什麽線索?”
謝瀾安自重回世間以來,從未在人前失態過。剎那松開握疼的掌心,展扇遮額了眼日,“去韋陀寺。”
懷疑麽,有一些。證據當然全無。
因為韋陀寺聖明池的那只所謂金翼凰、那個流沙坑,早已被水流破壞得沒了半分痕跡。如果真有這麽一個背後推手……
那他藏得,可真深啊。
庾神的尚停靈在韋陀寺的寶殿中,謝瀾安沒有興趣去觀瞻,到案發地轉了轉,允霜回府調幾個人手過來,說了四個名字。
這四名護院,正是當初派去保護胤奚出行,以防備庾神將人擄走的。
允霜聽後有些奇怪,領著命令去了。四人很快騎快馬來到韋陀寺。
一間單獨辟出的禪房裏,門外守著謝瀾安的人,謝瀾安只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我要你們保護胤郎君,你們盡忠職守了嗎?”
四衛聽了面面相覷,不防家主他們來是為了這個。一陣沉默後,其中一人回道:
“……開始的時候,屬下們是時時隨著胤郎君出門的,只是有時他回羊腸巷後,因那裏本有護衛,胤郎君,讓我們回來休息,我等便……便回來了。後來胤郎君去了校場,歸府的時間不定,他為人和善,不願麻煩人,說已有自保的能力,不用屬下們如影隨形,屬下們便……”
他說到這裏,四人額角皆已冒汗,一齊屈膝:“屬下辦事不力,請家主恕罪!”
所以有很多個夜晚,胤奚費盡心思擺跟隨,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裏。
都對上了。
謝瀾安眸清寒,低頭笑了笑。
他為人和善?他周到?不錯呵,他白日在面前裝乖扮巧,背地裏卻能殺人于無形。
·
胤奚這天在廊外等了很久。
謝瀾安回府時天已昏黃,步履如風,臉上的神很難用言語形容,像淋了一場寒的秋雨,被粘膩的裹,激出一薄戾。
折扇在冷白的手中,宛如一把短刃出鞘。
胤奚看見時眼神一亮,上前,像往常那樣輕喚:“郎。”
謝瀾安徑直進屋的步子沒停,目掃落在他臉上。
這一眼,是胤奚從未見過的冰冷。他的心被凍得停跳,幾乎立刻察覺到什麽,馬上說:“我有要事同郎代,……”
謝瀾安驟然回頭用扇尖比住他。
郎,這兩個字糯如綿,甜如,與任何人的語氣都不同,輕易地讓信任他,憐惜他,縱著他。可今日已不想聽。
“進來。”聲音清冷,卻不拖泥帶水。
無論發生什麽事,都不會允許自己的緒失控。
“玄白允霜退守一箭地外,不許任何人靠近我房間。”
胤奚看著那道明明無聲,卻仿佛生出刀叢劍簇的影,心頭仿佛被刺了一下,淌出慌。謝瀾安進門,他亦步亦趨。
關上門後,胤奚一須臾都沒耽誤,口道:“郎,庾神是我殺的。”
謝瀾安轉看著他。
鬧得滿城風雨的命案,前世牽連了無數士族的黨錮之禍,他如此輕易地承認了。
胤奚卻還嫌坦白得不夠快,他見謝瀾安面無表,急著說:“我不曾想瞞著郎,只是事之前,我怕郎到波及,給你惹麻煩……我、我今日是想第一時間告訴郎的……”
說到最後,他紅了眼:“你別生氣。”
“呵。”謝瀾安看著這雙愧疚真誠的含眼,卻仿佛過他,看到另外一個人的影子,寒聲笑了笑。
好極了。
又一個楚清鳶。
“可是,”慢條斯理點上燈,“你所謂的第一時間,是在我看破之後。你這不誠心自首,是畏罪供認。”
胤奚瞳孔放大,腳底不由向前蹭兩步,又不敢離過近。他向前傾,仿佛要將眸子裏的墨一并傾倒出來:
“不是的……我是真心認伏,郎不能仗著自己聰明絕世,神機妙算,就否認衰奴忠誠的心。你太高明,這不公平……”
謝瀾安的一腔冷怒,在這句話後,鬼使神差地卡了殼。
“……你說什麽?”
胤奚蒼白,眼裏含著潤的水。他仿佛從未變過,還是那個、溫馴、會因郎一次無心的饋贈而跑來自證清白,也會因郎隨口重解了他的名字,便如重獲新生的胤衰奴。
他哀怨地看著,有一種純琉璃的易碎:“我說過,我不會欺騙郎。郎兇我,是不信我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