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上次和徐夫人同坐一車, 紀蘭芷細心,發現徐夫人總有手錘膝蓋的病。
猜是膝骨有寒癥。
再一打聽,果真是徐夫人從前陪丈夫遠赴邊關守城時, 落下的病。
紀蘭芷留了心,特地命晴川幫忙做了一雙兔膽的團窠蓮花紋厚護膝。
等徐昭空來接徐五郎的時候, 紀蘭芷拿出這一雙護膝遞過去, 笑說:“前些日子撞見府上大娘子,看似乎骨畏寒, 想來是和我祖母一樣的病癥。這是我府上常備的護 膝,隆冬天冷,如徐將軍不嫌棄, 煩請你幫我送給大娘子。”
紀蘭芷這是故意借關照徐夫人的說辭, 將那日雪地裏對徐夫人出手相助的事,說給徐昭聽。
也間接告訴徐昭,不過是和徐昭的母親投緣,并非故意親近年郎。
果然, 徐昭聽到這裏,恍然大悟:“上次王伯說馬車壞了, 半道上有小娘子對母親施以援手, 心善得很, 原來就是二娘子啊。”
徐昭接下護膝,心裏過意不去, “怎麽好意思讓二娘子記掛這些瑣事……”
紀蘭芷抿一笑:“反正我給祖母每年都準備了護膝,不過舉手之勞,不足掛齒。看到大娘子罪, 我便想到了自家母親,心裏難得。這護膝裏還摻了些治風骨痛的藥包, 能幫上大娘子的忙,我就放心了。”
紀蘭芷不喜歡老夫人,才不會給備什麽護膝,倒是有為盛氏置一些安神的藥膳枕頭,盼著母親能夜夜好眠。
“多謝二娘子。”徐昭沒有拒絕紀蘭芷的好意,收下了小娘子送的禮。
等徐昭回家,把護膝帶給徐夫人。
徐夫人一邊慨紀蘭芷的細心,一邊也明白了的殷勤。
徐夫人倒是沒有那麽多世俗的講究,自己其實是續弦,徐家大郎和二娘并非所出,三郎、四郎、五郎才是的親生子。
因此,即便紀蘭芷是寡婦,徐夫人也沒有在意那麽多。只要人好相,善心腸,兒子喜歡就好。
徐夫人回想了一下紀蘭芷的樣貌,小娘子年輕漂亮,姿曼妙窈窕,從外貌上,徐夫人挑不出一錯。
而且紀蘭芷的低頭示好,也給了徐夫人一種難以言說的得意,當初上建康侯府提親,主家趾高氣昂的樣子,徐夫人時至今日還歷歷在目。
可他們家平步青雲,手掌權勢,那些白眼又了討好,心裏怎會不解氣?
無論如何,紀蘭芷這次送東西,都是好意關心,徐夫人也是個善人,領紀蘭芷這份。
徐夫人想到家中的梅花開了,正好過幾日會有遠房表親登門造訪,設個花宴,也好邀紀蘭芷過府一敘。
既然兩家走,有來有往,紀蘭芷主拋來花枝,徐夫人也得接下才是。
晚膳時,徐夫人給徐五郎夾了一塊,問:“五郎,學的紀先生為人如何?”
徐五郎最近吃油煎的,小臉吃得乎乎的。
他一邊把大塊夾到裏,一邊說:“紀先生可好了,講話溫,人也好看。丙班的同學都想讓紀先生給他們批卷子,就算錯了題,紀先生也不會拿戒尺打人,還有,紀先生會給我們帶好吃的細點,就是紀鹿和紀宴清好招人煩,每次下課就圍著紀先生……阿娘阿娘,我怎麽沒有小姑姑?我也想要一個教諭姑姑……”
徐昭的筷子立馬敲來:“趕吃飯,話真多。”
徐夫人聽到小兒子對紀蘭芷贊不絕口,心裏稱意,又笑瞇瞇向徐昭:“四郎,你看紀二娘子為人如何?”
徐昭快速飯,忽聽母親這樣問。他愣了一下,腮幫子被米飯堆得鼓鼓,遲疑好一會兒,才說:“二娘子為人善心,樣貌氣度也是一等一的標致,凡是見過二娘子的郎君,無人不誇好的。”
上回紀蘭芷獵場過臉,在場的所有郎君,沒一個不被迷得神魂顛倒,可見紀蘭芷貌之盛。
徐夫人一看自家兒子說話,便知他榆木腦袋半點不開竅。不過聽他的意思,對小娘子倒也有幾分偏袒之意。
徐夫人心裏有了數,待紀蘭芷的心也熱忱了許多。甚至在想,或許紀蘭芷就是他家天賜的兒媳婦,難怪每見一次都覺得很有緣分。
-
又過了一月,正逢北地最寒冷的時季。
滿山積雪不化,草原與牧場被厚厚一層霜雪覆蓋。
牛、羊、馬匹找不到草料果腹,全都瘦得骨瘦如柴。牧民對此也無計可施,只能將秋季割來的幹草勉強混著一些買來的谷,喂養家畜,勉強維持生計。
除了游牧民族畏懼寒冬,便是最擅山地戰的北狄騎兵,也開始提防漢人的奇襲。
狄人不事生産,攻城卻無法養城,待城中糧草消耗,德木圖必須再率軍攻下其他城池,掠奪資,方能繼續占領齊國州郡。
秋夏兩季,草原綠毯如織,植被繁茂,正是合適騎兵進攻的季節。
然而,漫天飛雪的隆冬與初春,草地覆雪深深,霜寒未褪,健馬的蹄子一旦陷進雪地便會折斷,連累馬背上的騎兵跌落,無法進行攻城戰役。
這一點,恰好是謝藺他們這一批擅長平原戰的弓斧步兵的優勢。
于是,謝藺特地分出兩路人馬,一隊留守肇州,應對德木圖時不時沖進城郭燒殺劫掠的貪婪鐵騎。另一隊由謝藺為首,從邊境雪峰的西北方向行進,穿越戈壁沙漠,直衢州與西域接壤的聖山,意圖從後方包圍德木圖守城的騎兵。
如此一來,謝藺先發起先鋒部隊的突襲戰,再有肇州的聯軍聯手出兵,一前一後便能形合圍之勢,將占地為王的北狄絞殺于漢地邊城。
德木圖同漢人戰多年,深諳漢家兵法詭譎,漢人的險詐,他不會蠢到才占領齊國兩個州郡,便將整個草原部族都遷徙進漢地城池。
因此,當假意降狄的主將魏城大開城門,迎接遠征境的謝藺攻城,德木圖并沒有多意外。
德木圖冷笑一聲,寬大的手掌力一挽韁繩,健碩長猛夾馬腹,持刀殺出。
染刀刃破風掃來,風流被攔腰劈開,發出不絕于耳的呼嘯聲。
德木圖一馬當先,手中長刀虎虎生風,直謝藺面門而來。
然而,謝藺看著清瘦,卻并非孱弱之輩。他擅戰擅鬥,即便兩匹馬肩而過,謝藺也憑借敏銳眼力,傾後仰,避開大刀劈來的致命一擊!
德木圖被謝藺惹惱,他臂力驚人,即便竭力揮舞來一刀,也能迅速挽來腕骨,將刀調轉方向,再朝謝藺的後腰橫劈過去。
這一刀的力道強悍,蓄滿力量,璀璨銀夾雜漫天雪絮,印謝藺墨黑瞳仁。
謝藺來不及閃避,任由那一把彎刀劈向他的後脊,埋骨。
後腰被利刃砍,豁大的一道口子外翻,滾燙鮮在到寒風的一瞬間迅速變冷。
劇痛襲來,繼而手骨喪力。
謝藺眼前一晃,咬後槽牙。
德木圖的刀刃沒謝藺理,很明顯劈砍到男人骨,刀刃卡在骨裏彈不得,連著刀柄也在輕輕。
德木圖砍中漢敵,喜得哈哈大笑。
他的掌心滿是順著刀刃流下的滾燙鮮,他深知謝藺死期已至!
德木圖正要乘勝追擊,卻不防長刀突然被一大力死死纏住,竟是謝藺擡手,握住了那一把彎刀。
德木圖的殺刃落旁人之手,他錯愕擡頭。
這一眼,卻看清謝藺那雙染著的冷雋眉眼。
謝藺眉眼清正,平靜和他對視,明明負重傷,卻沒有半點懼意。
漢人不都是骨頭的孬貨嗎?不過一記馬鞭就能教他們磕頭認罪,呼喊胡兵為領主。
謝藺死期將至,他為何不怕?
怎麽……可能?
德木圖不過一瞬失神,長劍靈巧如蛇,從旁一掃而過,來勢洶洶,直劃向他的脖頸。
德木圖的脖頸刺痛。
他忽然明白了,謝藺分明是故意出破綻,他砍下殺招。
德木圖看到謝藺奄奄一息,定會以為他沒有反擊之力,趁此補刀的機會,德木圖再靠近謝藺,便會落圈套。
此為驕兵之計。
德木圖以為謝藺是獵,殊不知,最驍勇善戰的獵手,也會僞裝弱的獵!
謝藺分明是以命相搏!
這個……瘋子!
然而,德木圖沒有機會怒斥謝藺了。
他的人頭被利劍斬下,滾進兵荒馬的戰場。
一蓬蓬熱氣騰騰的霧噴湧,撲上謝藺的眼角眉梢。
德木圖的人頭落地,北狄失了汗王,軍心已,不氣候。
再有謝藺遠征軍馬以及四面八方趕來的當地駐軍策應,北狄騎兵很快敗下陣來。
不過半日景,這些囂張跋扈的北戎騎兵便潰不軍,在漢|張靖的帶領下,逃出邊城關隘,退回草原腹地。
這是謝藺與大都督魏城放下見後,聯手設下的詐降兵策,意有探敵虛實之意,幸好沒出差池,漢軍大獲全勝。
魏城這些時日盡北狄的屈辱與毆打,他好不容易揚眉吐氣,正要帶領兵馬乘勝逐北。
謝藺卻忍著重傷,厲聲呵斥:“全隊鳴金收兵,不可再追出都城!”
魏城剛對謝藺有所改觀,又聽他瞻前顧後,越戰越勇的將士們休兵罷戰,心裏不滿。
魏城:“謝大人何必如此膽小?我軍實力超群,必能將那些北狄豬狗打得落花流水,再不敢犯境!”
謝藺的甲胄下,鮮淋漓一地。
他臉蒼白如紙,烏鬢生汗,卻要忍著痛楚,強撐著最後一清醒理智,解釋:“狄人行居不定,貿然追擊,勞師遠征,只會浪費軍械與糧草。況且出關後便是厚雪高原,不適合策馬殺敵,若遇蠻敵部族的壯丁,北狄增加兵援,我方倒劣勢,反而有被俘之患。”
魏城想來也有道理,他難得服謝藺一次,老實聽勸,勒馬收兵。
“,此戰你是指揮,我聽你的。”
聞言,謝藺藏在心中的那口氣終是渙散,他力不支,倒下馬去。
諸位將士驟然聽到謝藺落馬的一聲巨響,各個慌無措。
等到他們合力擡起謝藺,這才在謝藺的後背,到一層早已凝霜的刀傷。
衆人大驚失,誰也沒想到謝藺骨頭能到這種地步,明明重傷,還強忍著疼痛,指揮完一場攻城戰,方才竭力倒下。
他是當真不怕死啊!
-
再有一個月便是年關了。
京城大雪紛飛,琉璃黃瓦上淹滿白鹽,儼如雪災。
謝藺還沒有回京,戰也被宮中瞞得嚴,一風聲不。
謝如琢不知父親近況,愁眉不展,好在還有紀蘭芷陪伴,小孩沒有一個人胡思想的時間。
學不比其他學府,能在學院裏聽課的孩子年紀都較小,實在沒必要拘著讀書,再過半個月還會放年假。
年假前夕,孩子們的心思早就野了,上課做小作,甚至買了竹,在學堂裏到炸。
孩子們玩鬧,殃及池魚。
姜鋒為首的一群壞學生,專門拿竹炸魚塘,害得膳堂接連好幾日都在燒魚,不是魚煲、煎魚就是糖醋魚。
孩子們吃得滿臉愁雲慘霧,苦不疊。
特別是謝如琢,他雖說沒有飲食挑剔,卻極不耐煩味重的吃食。一連三天喝魚湯,小臉都皺橘子皮,卻又好子耐著,不敢提什麽意見。
紀蘭芷也不了魚腥味,最終忍無可忍,待姜鋒的母親英國公夫人來學接人的時候,笑裏藏刀地刺了一句:“國公夫人,也不知是否府上疏忽,竟不知小鋒這般吃魚葷,日日來膳堂饞這一口魚鮮。”
英國公夫人并不是個善主子,怎麽會聽不出紀蘭芷指桑罵槐?但考慮到是學教諭,尚且忍耐下紀蘭芷的刺話。
英國公夫人掃來一眼,漠然問:“紀先生何出此言?”
紀蘭芷掩一笑:“若不是吃魚,怎會日帶炮火炸藥來學堂炸魚吃?甲、乙、丙三班學子小鋒恩惠,一連半月都有鮮魚吃呢!”
紀蘭芷這招以退為進使得實在出神化,把小孩家家搗蛋,生生說惠,既全了學面,又不至于讓貴婦人面上無。
英國公夫人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怎會猜不到家中小子又惹是生非。
收起方才待紀蘭芷的不敬,訕訕一笑:“小子實在皮實,回頭我就沒收他那些竹。”
“如此甚好。”紀蘭芷拍了拍姜鋒的腦袋,“炸炸魚倒還好,要是傷著自個兒,這麽漂亮的一張臉破了相,太可惜了。”
英國公夫人想了想也有道理,兒子正是狗都嫌的調皮年紀,他貪玩不怕死活,但破了相留了疤,長大定會後悔。
于是,英國公夫人頭一次擰了小子耳朵,罵道:“再敢帶這些不三不四的東西到學,阿娘便告訴你爹爹去!還有,這次的竹,上回的油蟈蟈,是不是都是你邊那個姚三教的?回去就把你的伴讀小廝給換了!”
姚三是英國公娘的親侄子,不知娘是不是仗著在丈夫面前有幾分面,竟敢在高門貴面前擺出正經婆婆的譜,甚至想把一大家子都塞進國公府,還把後輩安到姜鋒邊。
就說,一個鄉下的小子怎會如此能耐,短短幾個月就討到小公子的歡心,想來就是在暗暗教這些狗的勾當!
英國公夫人雖疼小兒子,卻也不想把孩子養紈绔廢,因此今日這頓打,姜鋒挨定了。
姜鋒意識到況不對,再擡頭看一眼紀蘭芷笑瞇瞇的漂亮臉蛋。
他心中駭然,不免意識到……這個同學們口中人心善的紀先生,分明是口腹劍的蛇蠍人!
紀蘭芷不費吹灰之力解決了近期一樁煩心事,邀功請賞似的回頭,對學堂裏背書的謝如琢眨了眨眼。
謝如琢剛背完一頁書,下意識擡頭,看到紀蘭芷那張桃腮杏眸的朱。
謝如琢聰慧,自然明白紀姨母開罪英國公夫人,全是為了他著想。
小郎君耳朵紅紅,對紀蘭芷道謝:“多謝紀姨母為如琢出頭。”
-
數九寒冬,北地最冷。
謝藺傷嚴重,躺在當地軍所療養。
他失過多,而德木圖劈砍他的那把刀沾過人、畜,髒污不堪。
此刃骨,謝藺的皮難愈,不過兩夜,傷口便潰爛發膿,人也燒起了高熱。
幾碗藥湯下肚,謝藺偶有清醒的時刻。
大夫趁機詢問:“謝大人,你刀傷糜爛,恐怕不能再用止傷之法,得破開皮骨,剜去爛,方能愈合。”
大夫見多了難以忍疼的高,他不敢擅自下手救人,以免出個差池,小命難保。因此趁謝藺尚且清醒的時候,詢問他的意見最為妥當。
謝藺疲乏不堪,點頭道:“勞大夫診治,既要剜,你便下手吧。”
剜骨之痛,不亞于淩遲之刑。
偏偏謝藺虛,便是服用止疼的麻沸湯,也不可多飲。
大夫給他喂了半碗麻藥,將刀烤過炭火,淋過麥酒後,再刺理。
分明有難耐痛,可謝藺卻好似失了痛覺,渾然不覺。
大夫不免欽佩謝藺的忍,再次下手便沒有那麽膽戰心驚。
等謝藺再度包紮好傷口,他已陷昏迷。
這段時日,謝藺鮮醒來,軍中事務便由魏城幫忙理。
肇州不過被攻下半城,損失最輕,衢州被北狄獨占兩月,慘遭炮火摧殘。
城中男老皆遭到北狄的淩.辱與欺,戎賊喜漢的小,夜裏起興,便騎馬沖進關押俘虜的牢籠,抓出子肆意欺辱。若是有夫之,甚至會讓丈夫親眼旁觀,待盡興後,再舉刀斬下郎頭顱。
城中漢人辱,提起狄人恨不得將其剝皮筋,生飲其。
而謝藺帶兵攻城,救民于水火之間。英姿雄偉的郎君,在州郡百姓眼裏,便如降世天神,盡戴。
他們擔心謝藺安危,甚至自發地備好用于過冬的風幹羊、牛醍醐與酪,送到軍所裏,供謝藺休養,好好用吃食。
謝藺醒來後,看到滿屋都擺著當地百姓送上的禮,輕按了一下額角,吩咐兵卒,把禮退回百姓家中去。
他們有朝中國庫供給的糧草,不能吃邊城百姓一米一粟。
謝藺傷勢未愈,但能下地理公務。
多日不曾見到魏城,謝藺找到他的時候,魏城正與一幫將領在酒肆裏飲酒慶功。
魏城老遠看到謝藺,朝他高興地揮手:“謝相公,你總算醒了!快來,咱們兄弟幾個喝一杯?”
謝藺看了一眼仍是一片狼藉的街巷,眉心微皺。想來他昏迷的這段時日,魏城不通庶務,一點都沒有幫助當地百姓重建戰後家園。
謝藺心裏籌謀戰後廢墟要如何理,當地郡庫也得通過養畜種桑充盈……
遠,卻忽然傳來一名子的泣聲。
謝藺擡頭去,原是幾名吃醉酒的兵見酒肆送酒的小娘子樣貌標致,心生歹念,想拉親近。
小娘子抵死不從,還推搡兵卒一把。
兵將吃醉了酒,一推就倒,摔了個四仰八叉。
他臉上無,氣得大罵:“要不是我們弟兄舍生死,救你們這些百姓離苦海,你早就被戎賊強|暴,抓回部落裏替胡人生子!你不心存激,竟敢推老子?!你分明是活膩了……”
兵卒酒勁上頭,污話口而出。
沒等他再次去拉小娘子,手上忽然一陣劇痛。
兵卒慘一聲,低頭去,竟是不知何時,被人砍斷了一手指!
“是誰?誰?!竟敢傷我……”
謝藺拋下手中沾的一把長劍,強忍住病後的咳嗽,冷道:“爾等為幹城之將,竟行戎賊辱人之舉,你們和那些欺百姓的外敵何異?如有下次滋擾百姓的惡行,先三十鞭刑,再開除軍籍,永不錄用。”
軍中士兵,誰不認識謝藺?
耍酒瘋的小兵再彪悍,看到謝藺來了,酒也醒了。他恨得咬牙,卻又畏懼監軍使的威,只能退下。
魏城原本欣喜的臉,看到謝藺這一舉,也冷了下來。謝藺教訓的兵將,正是他麾下小卒,此舉不就是在打他的面嗎?不過陪酒一桌,又沒讓小姑娘獻|,竟還扯出軍中紀律,真是小題大做!
魏城臉上不虞,心裏暗罵:這些文臣就是迂腐!清高!
小娘子得蒙謝藺相救,心中激。
見過謝藺持刀殺敵的英姿,又見他一表人才,心中起了心念。
小娘子亦步亦趨地跟在謝藺後,輕聲道:“多謝謝相公出手相助,儷娘心中激不盡……儷娘的家宅已毀,父親死于戰難,幸有謝相公領兵奪城,方能保下這一間小小酒肆。儷娘如今無依無靠,只盼能隨侍謝相公左右,償還父恩。便是為奴為婢,儷娘也心甘願。”
儷娘生在接壤西域的邊城,平素和胡接頻繁,格也大膽奔放,寥寥幾句表明了心中誼。哪裏是想為奴婢,分明是想為謝藺枕邊侍。
魏城聞言,冷笑一聲。他當謝藺何等高尚,保不住就是看小娘子生得貌,故意設計,將其收囊中。
魏城手握酒盅,站在臺階上看戲。
謝藺也不蠢笨,立刻明白儷娘話中所求。
郎君踏上木樓梯,走向魏城。
謝藺的眼風淡掃含的小娘子一眼,冷漠拒絕道:“不必。”
轉的一瞬間,謝藺想起紀蘭芷那張宜喜宜嗔的臉。
他眸稍,低喃一句:“我不喜子隨侍,何況家中……還有妻。”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上次和徐夫人同坐一車, 紀蘭芷細心,發現徐夫人總有手錘膝蓋的病。
猜是膝骨有寒癥。
再一打聽,果真是徐夫人從前陪丈夫遠赴邊關守城時, 落下的病。
紀蘭芷留了心,特地命晴川幫忙做了一雙兔膽的團窠蓮花紋厚護膝。
等徐昭空來接徐五郎的時候, 紀蘭芷拿出這一雙護膝遞過去, 笑說:“前些日子撞見府上大娘子,看似乎骨畏寒, 想來是和我祖母一樣的病癥。這是我府上常備的護 膝,隆冬天冷,如徐將軍不嫌棄, 煩請你幫我送給大娘子。”
紀蘭芷這是故意借關照徐夫人的說辭, 將那日雪地裏對徐夫人出手相助的事,說給徐昭聽。
也間接告訴徐昭,不過是和徐昭的母親投緣,并非故意親近年郎。
果然, 徐昭聽到這裏,恍然大悟:“上次王伯說馬車壞了, 半道上有小娘子對母親施以援手, 心善得很, 原來就是二娘子啊。”
徐昭接下護膝,心裏過意不去, “怎麽好意思讓二娘子記掛這些瑣事……”
紀蘭芷抿一笑:“反正我給祖母每年都準備了護膝,不過舉手之勞,不足掛齒。看到大娘子罪, 我便想到了自家母親,心裏難得。這護膝裏還摻了些治風骨痛的藥包, 能幫上大娘子的忙,我就放心了。”
紀蘭芷不喜歡老夫人,才不會給備什麽護膝,倒是有為盛氏置一些安神的藥膳枕頭,盼著母親能夜夜好眠。
“多謝二娘子。”徐昭沒有拒絕紀蘭芷的好意,收下了小娘子送的禮。
等徐昭回家,把護膝帶給徐夫人。
徐夫人一邊慨紀蘭芷的細心,一邊也明白了的殷勤。
徐夫人倒是沒有那麽多世俗的講究,自己其實是續弦,徐家大郎和二娘并非所出,三郎、四郎、五郎才是的親生子。
因此,即便紀蘭芷是寡婦,徐夫人也沒有在意那麽多。只要人好相,善心腸,兒子喜歡就好。
徐夫人回想了一下紀蘭芷的樣貌,小娘子年輕漂亮,姿曼妙窈窕,從外貌上,徐夫人挑不出一錯。
而且紀蘭芷的低頭示好,也給了徐夫人一種難以言說的得意,當初上建康侯府提親,主家趾高氣昂的樣子,徐夫人時至今日還歷歷在目。
可他們家平步青雲,手掌權勢,那些白眼又了討好,心裏怎會不解氣?
無論如何,紀蘭芷這次送東西,都是好意關心,徐夫人也是個善人,領紀蘭芷這份。
徐夫人想到家中的梅花開了,正好過幾日會有遠房表親登門造訪,設個花宴,也好邀紀蘭芷過府一敘。
既然兩家走,有來有往,紀蘭芷主拋來花枝,徐夫人也得接下才是。
晚膳時,徐夫人給徐五郎夾了一塊,問:“五郎,學的紀先生為人如何?”
徐五郎最近吃油煎的,小臉吃得乎乎的。
他一邊把大塊夾到裏,一邊說:“紀先生可好了,講話溫,人也好看。丙班的同學都想讓紀先生給他們批卷子,就算錯了題,紀先生也不會拿戒尺打人,還有,紀先生會給我們帶好吃的細點,就是紀鹿和紀宴清好招人煩,每次下課就圍著紀先生……阿娘阿娘,我怎麽沒有小姑姑?我也想要一個教諭姑姑……”
徐昭的筷子立馬敲來:“趕吃飯,話真多。”
徐夫人聽到小兒子對紀蘭芷贊不絕口,心裏稱意,又笑瞇瞇向徐昭:“四郎,你看紀二娘子為人如何?”
徐昭快速飯,忽聽母親這樣問。他愣了一下,腮幫子被米飯堆得鼓鼓,遲疑好一會兒,才說:“二娘子為人善心,樣貌氣度也是一等一的標致,凡是見過二娘子的郎君,無人不誇好的。”
上回紀蘭芷獵場過臉,在場的所有郎君,沒一個不被迷得神魂顛倒,可見紀蘭芷貌之盛。
徐夫人一看自家兒子說話,便知他榆木腦袋半點不開竅。不過聽他的意思,對小娘子倒也有幾分偏袒之意。
徐夫人心裏有了數,待紀蘭芷的心也熱忱了許多。甚至在想,或許紀蘭芷就是他家天賜的兒媳婦,難怪每見一次都覺得很有緣分。
-
又過了一月,正逢北地最寒冷的時季。
滿山積雪不化,草原與牧場被厚厚一層霜雪覆蓋。
牛、羊、馬匹找不到草料果腹,全都瘦得骨瘦如柴。牧民對此也無計可施,只能將秋季割來的幹草勉強混著一些買來的谷,喂養家畜,勉強維持生計。
除了游牧民族畏懼寒冬,便是最擅山地戰的北狄騎兵,也開始提防漢人的奇襲。
狄人不事生産,攻城卻無法養城,待城中糧草消耗,德木圖必須再率軍攻下其他城池,掠奪資,方能繼續占領齊國州郡。
秋夏兩季,草原綠毯如織,植被繁茂,正是合適騎兵進攻的季節。
然而,漫天飛雪的隆冬與初春,草地覆雪深深,霜寒未褪,健馬的蹄子一旦陷進雪地便會折斷,連累馬背上的騎兵跌落,無法進行攻城戰役。
這一點,恰好是謝藺他們這一批擅長平原戰的弓斧步兵的優勢。
于是,謝藺特地分出兩路人馬,一隊留守肇州,應對德木圖時不時沖進城郭燒殺劫掠的貪婪鐵騎。另一隊由謝藺為首,從邊境雪峰的西北方向行進,穿越戈壁沙漠,直衢州與西域接壤的聖山,意圖從後方包圍德木圖守城的騎兵。
如此一來,謝藺先發起先鋒部隊的突襲戰,再有肇州的聯軍聯手出兵,一前一後便能形合圍之勢,將占地為王的北狄絞殺于漢地邊城。
德木圖同漢人戰多年,深諳漢家兵法詭譎,漢人的險詐,他不會蠢到才占領齊國兩個州郡,便將整個草原部族都遷徙進漢地城池。
因此,當假意降狄的主將魏城大開城門,迎接遠征境的謝藺攻城,德木圖并沒有多意外。
德木圖冷笑一聲,寬大的手掌力一挽韁繩,健碩長猛夾馬腹,持刀殺出。
染刀刃破風掃來,風流被攔腰劈開,發出不絕于耳的呼嘯聲。
德木圖一馬當先,手中長刀虎虎生風,直謝藺面門而來。
然而,謝藺看著清瘦,卻并非孱弱之輩。他擅戰擅鬥,即便兩匹馬肩而過,謝藺也憑借敏銳眼力,傾後仰,避開大刀劈來的致命一擊!
德木圖被謝藺惹惱,他臂力驚人,即便竭力揮舞來一刀,也能迅速挽來腕骨,將刀調轉方向,再朝謝藺的後腰橫劈過去。
這一刀的力道強悍,蓄滿力量,璀璨銀夾雜漫天雪絮,印謝藺墨黑瞳仁。
謝藺來不及閃避,任由那一把彎刀劈向他的後脊,埋骨。
後腰被利刃砍,豁大的一道口子外翻,滾燙鮮在到寒風的一瞬間迅速變冷。
劇痛襲來,繼而手骨喪力。
謝藺眼前一晃,咬後槽牙。
德木圖的刀刃沒謝藺理,很明顯劈砍到男人骨,刀刃卡在骨裏彈不得,連著刀柄也在輕輕。
德木圖砍中漢敵,喜得哈哈大笑。
他的掌心滿是順著刀刃流下的滾燙鮮,他深知謝藺死期已至!
德木圖正要乘勝追擊,卻不防長刀突然被一大力死死纏住,竟是謝藺擡手,握住了那一把彎刀。
德木圖的殺刃落旁人之手,他錯愕擡頭。
這一眼,卻看清謝藺那雙染著的冷雋眉眼。
謝藺眉眼清正,平靜和他對視,明明負重傷,卻沒有半點懼意。
漢人不都是骨頭的孬貨嗎?不過一記馬鞭就能教他們磕頭認罪,呼喊胡兵為領主。
謝藺死期將至,他為何不怕?
怎麽……可能?
德木圖不過一瞬失神,長劍靈巧如蛇,從旁一掃而過,來勢洶洶,直劃向他的脖頸。
德木圖的脖頸刺痛。
他忽然明白了,謝藺分明是故意出破綻,他砍下殺招。
德木圖看到謝藺奄奄一息,定會以為他沒有反擊之力,趁此補刀的機會,德木圖再靠近謝藺,便會落圈套。
此為驕兵之計。
德木圖以為謝藺是獵,殊不知,最驍勇善戰的獵手,也會僞裝弱的獵!
謝藺分明是以命相搏!
這個……瘋子!
然而,德木圖沒有機會怒斥謝藺了。
他的人頭被利劍斬下,滾進兵荒馬的戰場。
一蓬蓬熱氣騰騰的霧噴湧,撲上謝藺的眼角眉梢。
德木圖的人頭落地,北狄失了汗王,軍心已,不氣候。
再有謝藺遠征軍馬以及四面八方趕來的當地駐軍策應,北狄騎兵很快敗下陣來。
不過半日景,這些囂張跋扈的北戎騎兵便潰不軍,在漢|張靖的帶領下,逃出邊城關隘,退回草原腹地。
這是謝藺與大都督魏城放下見後,聯手設下的詐降兵策,意有探敵虛實之意,幸好沒出差池,漢軍大獲全勝。
魏城這些時日盡北狄的屈辱與毆打,他好不容易揚眉吐氣,正要帶領兵馬乘勝逐北。
謝藺卻忍著重傷,厲聲呵斥:“全隊鳴金收兵,不可再追出都城!”
魏城剛對謝藺有所改觀,又聽他瞻前顧後,越戰越勇的將士們休兵罷戰,心裏不滿。
魏城:“謝大人何必如此膽小?我軍實力超群,必能將那些北狄豬狗打得落花流水,再不敢犯境!”
謝藺的甲胄下,鮮淋漓一地。
他臉蒼白如紙,烏鬢生汗,卻要忍著痛楚,強撐著最後一清醒理智,解釋:“狄人行居不定,貿然追擊,勞師遠征,只會浪費軍械與糧草。況且出關後便是厚雪高原,不適合策馬殺敵,若遇蠻敵部族的壯丁,北狄增加兵援,我方倒劣勢,反而有被俘之患。”
魏城想來也有道理,他難得服謝藺一次,老實聽勸,勒馬收兵。
“,此戰你是指揮,我聽你的。”
聞言,謝藺藏在心中的那口氣終是渙散,他力不支,倒下馬去。
諸位將士驟然聽到謝藺落馬的一聲巨響,各個慌無措。
等到他們合力擡起謝藺,這才在謝藺的後背,到一層早已凝霜的刀傷。
衆人大驚失,誰也沒想到謝藺骨頭能到這種地步,明明重傷,還強忍著疼痛,指揮完一場攻城戰,方才竭力倒下。
他是當真不怕死啊!
-
再有一個月便是年關了。
京城大雪紛飛,琉璃黃瓦上淹滿白鹽,儼如雪災。
謝藺還沒有回京,戰也被宮中瞞得嚴,一風聲不。
謝如琢不知父親近況,愁眉不展,好在還有紀蘭芷陪伴,小孩沒有一個人胡思想的時間。
學不比其他學府,能在學院裏聽課的孩子年紀都較小,實在沒必要拘著讀書,再過半個月還會放年假。
年假前夕,孩子們的心思早就野了,上課做小作,甚至買了竹,在學堂裏到炸。
孩子們玩鬧,殃及池魚。
姜鋒為首的一群壞學生,專門拿竹炸魚塘,害得膳堂接連好幾日都在燒魚,不是魚煲、煎魚就是糖醋魚。
孩子們吃得滿臉愁雲慘霧,苦不疊。
特別是謝如琢,他雖說沒有飲食挑剔,卻極不耐煩味重的吃食。一連三天喝魚湯,小臉都皺橘子皮,卻又好子耐著,不敢提什麽意見。
紀蘭芷也不了魚腥味,最終忍無可忍,待姜鋒的母親英國公夫人來學接人的時候,笑裏藏刀地刺了一句:“國公夫人,也不知是否府上疏忽,竟不知小鋒這般吃魚葷,日日來膳堂饞這一口魚鮮。”
英國公夫人并不是個善主子,怎麽會聽不出紀蘭芷指桑罵槐?但考慮到是學教諭,尚且忍耐下紀蘭芷的刺話。
英國公夫人掃來一眼,漠然問:“紀先生何出此言?”
紀蘭芷掩一笑:“若不是吃魚,怎會日帶炮火炸藥來學堂炸魚吃?甲、乙、丙三班學子小鋒恩惠,一連半月都有鮮魚吃呢!”
紀蘭芷這招以退為進使得實在出神化,把小孩家家搗蛋,生生說惠,既全了學面,又不至于讓貴婦人面上無。
英國公夫人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怎會猜不到家中小子又惹是生非。
收起方才待紀蘭芷的不敬,訕訕一笑:“小子實在皮實,回頭我就沒收他那些竹。”
“如此甚好。”紀蘭芷拍了拍姜鋒的腦袋,“炸炸魚倒還好,要是傷著自個兒,這麽漂亮的一張臉破了相,太可惜了。”
英國公夫人想了想也有道理,兒子正是狗都嫌的調皮年紀,他貪玩不怕死活,但破了相留了疤,長大定會後悔。
于是,英國公夫人頭一次擰了小子耳朵,罵道:“再敢帶這些不三不四的東西到學,阿娘便告訴你爹爹去!還有,這次的竹,上回的油蟈蟈,是不是都是你邊那個姚三教的?回去就把你的伴讀小廝給換了!”
姚三是英國公娘的親侄子,不知娘是不是仗著在丈夫面前有幾分面,竟敢在高門貴面前擺出正經婆婆的譜,甚至想把一大家子都塞進國公府,還把後輩安到姜鋒邊。
就說,一個鄉下的小子怎會如此能耐,短短幾個月就討到小公子的歡心,想來就是在暗暗教這些狗的勾當!
英國公夫人雖疼小兒子,卻也不想把孩子養紈绔廢,因此今日這頓打,姜鋒挨定了。
姜鋒意識到況不對,再擡頭看一眼紀蘭芷笑瞇瞇的漂亮臉蛋。
他心中駭然,不免意識到……這個同學們口中人心善的紀先生,分明是口腹劍的蛇蠍人!
紀蘭芷不費吹灰之力解決了近期一樁煩心事,邀功請賞似的回頭,對學堂裏背書的謝如琢眨了眨眼。
謝如琢剛背完一頁書,下意識擡頭,看到紀蘭芷那張桃腮杏眸的朱。
謝如琢聰慧,自然明白紀姨母開罪英國公夫人,全是為了他著想。
小郎君耳朵紅紅,對紀蘭芷道謝:“多謝紀姨母為如琢出頭。”
-
數九寒冬,北地最冷。
謝藺傷嚴重,躺在當地軍所療養。
他失過多,而德木圖劈砍他的那把刀沾過人、畜,髒污不堪。
此刃骨,謝藺的皮難愈,不過兩夜,傷口便潰爛發膿,人也燒起了高熱。
幾碗藥湯下肚,謝藺偶有清醒的時刻。
大夫趁機詢問:“謝大人,你刀傷糜爛,恐怕不能再用止傷之法,得破開皮骨,剜去爛,方能愈合。”
大夫見多了難以忍疼的高,他不敢擅自下手救人,以免出個差池,小命難保。因此趁謝藺尚且清醒的時候,詢問他的意見最為妥當。
謝藺疲乏不堪,點頭道:“勞大夫診治,既要剜,你便下手吧。”
剜骨之痛,不亞于淩遲之刑。
偏偏謝藺虛,便是服用止疼的麻沸湯,也不可多飲。
大夫給他喂了半碗麻藥,將刀烤過炭火,淋過麥酒後,再刺理。
分明有難耐痛,可謝藺卻好似失了痛覺,渾然不覺。
大夫不免欽佩謝藺的忍,再次下手便沒有那麽膽戰心驚。
等謝藺再度包紮好傷口,他已陷昏迷。
這段時日,謝藺鮮醒來,軍中事務便由魏城幫忙理。
肇州不過被攻下半城,損失最輕,衢州被北狄獨占兩月,慘遭炮火摧殘。
城中男老皆遭到北狄的淩.辱與欺,戎賊喜漢的小,夜裏起興,便騎馬沖進關押俘虜的牢籠,抓出子肆意欺辱。若是有夫之,甚至會讓丈夫親眼旁觀,待盡興後,再舉刀斬下郎頭顱。
城中漢人辱,提起狄人恨不得將其剝皮筋,生飲其。
而謝藺帶兵攻城,救民于水火之間。英姿雄偉的郎君,在州郡百姓眼裏,便如降世天神,盡戴。
他們擔心謝藺安危,甚至自發地備好用于過冬的風幹羊、牛醍醐與酪,送到軍所裏,供謝藺休養,好好用吃食。
謝藺醒來後,看到滿屋都擺著當地百姓送上的禮,輕按了一下額角,吩咐兵卒,把禮退回百姓家中去。
他們有朝中國庫供給的糧草,不能吃邊城百姓一米一粟。
謝藺傷勢未愈,但能下地理公務。
多日不曾見到魏城,謝藺找到他的時候,魏城正與一幫將領在酒肆裏飲酒慶功。
魏城老遠看到謝藺,朝他高興地揮手:“謝相公,你總算醒了!快來,咱們兄弟幾個喝一杯?”
謝藺看了一眼仍是一片狼藉的街巷,眉心微皺。想來他昏迷的這段時日,魏城不通庶務,一點都沒有幫助當地百姓重建戰後家園。
謝藺心裏籌謀戰後廢墟要如何理,當地郡庫也得通過養畜種桑充盈……
遠,卻忽然傳來一名子的泣聲。
謝藺擡頭去,原是幾名吃醉酒的兵見酒肆送酒的小娘子樣貌標致,心生歹念,想拉親近。
小娘子抵死不從,還推搡兵卒一把。
兵將吃醉了酒,一推就倒,摔了個四仰八叉。
他臉上無,氣得大罵:“要不是我們弟兄舍生死,救你們這些百姓離苦海,你早就被戎賊強|暴,抓回部落裏替胡人生子!你不心存激,竟敢推老子?!你分明是活膩了……”
兵卒酒勁上頭,污話口而出。
沒等他再次去拉小娘子,手上忽然一陣劇痛。
兵卒慘一聲,低頭去,竟是不知何時,被人砍斷了一手指!
“是誰?誰?!竟敢傷我……”
謝藺拋下手中沾的一把長劍,強忍住病後的咳嗽,冷道:“爾等為幹城之將,竟行戎賊辱人之舉,你們和那些欺百姓的外敵何異?如有下次滋擾百姓的惡行,先三十鞭刑,再開除軍籍,永不錄用。”
軍中士兵,誰不認識謝藺?
耍酒瘋的小兵再彪悍,看到謝藺來了,酒也醒了。他恨得咬牙,卻又畏懼監軍使的威,只能退下。
魏城原本欣喜的臉,看到謝藺這一舉,也冷了下來。謝藺教訓的兵將,正是他麾下小卒,此舉不就是在打他的面嗎?不過陪酒一桌,又沒讓小姑娘獻|,竟還扯出軍中紀律,真是小題大做!
魏城臉上不虞,心裏暗罵:這些文臣就是迂腐!清高!
小娘子得蒙謝藺相救,心中激。
見過謝藺持刀殺敵的英姿,又見他一表人才,心中起了心念。
小娘子亦步亦趨地跟在謝藺後,輕聲道:“多謝謝相公出手相助,儷娘心中激不盡……儷娘的家宅已毀,父親死于戰難,幸有謝相公領兵奪城,方能保下這一間小小酒肆。儷娘如今無依無靠,只盼能隨侍謝相公左右,償還父恩。便是為奴為婢,儷娘也心甘願。”
儷娘生在接壤西域的邊城,平素和胡接頻繁,格也大膽奔放,寥寥幾句表明了心中誼。哪裏是想為奴婢,分明是想為謝藺枕邊侍。
魏城聞言,冷笑一聲。他當謝藺何等高尚,保不住就是看小娘子生得貌,故意設計,將其收囊中。
魏城手握酒盅,站在臺階上看戲。
謝藺也不蠢笨,立刻明白儷娘話中所求。
郎君踏上木樓梯,走向魏城。
謝藺的眼風淡掃含的小娘子一眼,冷漠拒絕道:“不必。”
轉的一瞬間,謝藺想起紀蘭芷那張宜喜宜嗔的臉。
他眸稍,低喃一句:“我不喜子隨侍,何況家中……還有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