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大軍拔 出師以仁

大軍拔 出師以仁

老兩位見著王淮端上酒來,一時是悲從心頭起,自己這才剛過不半知天命的年歲,怎麽甘心就這麽死了呢?想想家中還上有父母下有兒,他們若是以罪臣之名就這般被軍法置了,那家人往後又會過上怎樣日子,又會落得什麽下場呢?

話說回來,他們不過是糊塗了一回,當真就罪可至死嗎?殿下不念著舊,也合該念著他們這些年為藩國和軍國大事所做的微薄貢獻,寬恕一回吧?

這般想著,便越想越傷心,越琢磨自己的境越凄涼,還能怎麽辦呢?跪下哭吧!

骨頭再如陳棠,就讓他如此枉死了他也是絕不能接的,該跪下低頭的時候也是一點不含糊。

兩個人趴在地上嗚嗚哀哀地哭將起來,邊哭邊抹著眼淚懇切道:“臣誠以自負違抗殿下軍命,上法度森嚴,罪故當死,不敢不從。然殿下恩威浩,開明廣深,臣跪請殿下饒恕死罪,從輕發落,委藩國之旁任……”

倆讀書人死到臨頭還要大做文章,嘮叨半天,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求殿下放過,這杯酒別賜給我們了,您收回去留著賜給別人吧。

趙虓一看兩個大老爺們兒哭這樣了,那陳棠更是,平時得鐵疙瘩一塊,哪兒見他這樣過啊?一時也是覺著又好笑又有些心

說他們兩個是軍法當斬吧實屬有些牽強,他也并未想著要他們的命,就是嚇唬嚇唬給他們提個醒罷了,現下這般,見好就收吧。

他便笑了聲,道:“張公,陳公,我是要怎麽您二位了?您二位在我堂上又是哭又是嚎的?”

這問題把張德謙和陳棠一時給問住了,連忙拿袖子把眼淚鼻涕了,不解地問起來,殿下難道不是要賜微臣一死麽?那不是毒酒都端上來了嗎?難道說……

趙虓演作不知:“什麽毒酒?哪來的什麽毒酒啊?這可是本王專門賞賜您二位的酒。”說著便起來上前,將本該賜給他們的酒端起來一飲而盡。

“本王親試無虞,總該放心了吧?”

二人一下傻眼了,看來他們兩個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大松了口氣,忙是一番恩戴德地叩頭拜首。

趙虓喊了二人起來,又令王淮另呈上來兩杯酒賜給他們,不僅賜酒,還聽從寧悠的建議留他們住下來,設宴款待。

于是,當日裏便有人放出這麽條口風來:張德謙和陳棠兩位重臣,進了趙虓府上後就再沒出去過,聽說是被趙虓大怒之下一刀砍了。下晌府裏頭更是擡出兩口棺材來,倉促在城外邊兒埋了。

這天晌午,後齊的探子急匆匆從建孜回到刑城關,向秦裴稟告:“大帥,卑職探聽到昨日上午,冀王將他軍中左右都相傳到府中,與他們議論此次出兵機宜。可聽說是才議到一半就起了口角爭執,冀王一怒之下便以軍法置之由將二人殺了。”

秦裴一聽差點兒高興的站起來:“當真!?”

“卑職親耳所聞,又親眼所見他們埋了兩口棺材。帶頭的那侍衛還對手下說,萬不可在此時將二人的死訊洩出去,對外就說他兩人因與冀王不合,暫被了。”

秦裴一拍大:“好啊,太好了!”

他早就探聽到靖軍部主戰、主退兩派爭執不休已久,遲遲沒有對刑城關兵,就是因為部不和。主張退兵的這兩位都相那更可說是大靖的重臣棟梁,如今被冀王殺了,他豈不是自斷兩臂?戰前殺將,那是大忌啊!如此一來,靖軍士氣必然一瀉千裏!

秦裴高興著,軍參韋浦卻給他澆了盆冷水:“大帥,即便這消息看來再怎麽做真,您也不可輕信吶。”

“為何啊?”

“這靖軍左右都相張德謙、陳棠不僅是冀王的心腹重臣,更是朝廷命,即便再因為用兵進退而有爭執,也不可能說殺就殺啊!那大靖的藩王又并非是鄔延的宗主,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若敢如此濫殺,按照他們大靖的宗法也要被貶為庶人的。”

“哎呀,不都說了是以軍法置的嗎?想來是這二人堅持退兵,惹怒了冀王,這有什麽不可能的?”

韋浦搖頭,“臣還是覺得不對。哪怕就真是軍法置,是否也有些草率了?怎會只因為意見相左就置?冀王又怎可能昏聵至此?臣只怕這其中有詐,不能不多想一層啊。”

秦裴道:“我曾聞言冀王易怒,連他皇帝老爹都管不住。也許因這兩人當面忤逆,行事逾距,令冀王無可忍,一時震怒沒收住手便殺了呢?”

韋浦直擺手:“嗐,什麽暴易怒,都是傳言罷了,作不得真。遠的不說,就石徑祥這樣的,被他俘了之後都能給勸降過去,就說明他正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那般人,而不是所謂的殘酷暴之人。何況,這些年來您可曾聽過他濫殺無辜的傳言嗎?他若是這般暴橫,坊間又怎會一點與之相關的流言蜚語都不曾流出呢?”

秦裴想了一下,覺得他所言也有幾分道理,“你說的倒也是。只不過,他若是為了詐我,為何不幹脆將這消息放出來,反而還要叮囑屬下瞞?”

“這興許正是冀王的計謀。此人用兵慣會使詐,常有詭道之策,甚以常理行事,更不能以尋常視角揣度。總而言之,他可絕非耿直良善之輩。他從前‘梟虎’之名,也正是由此而來。”

秦裴深思慮了半晌,面凝重下來,“韋參判,多虧了您及時提醒,否則我恐怕真要為這豎子所騙!那在您看來,他如此用計,是想我軍如何,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啊?”

“刑城關之險要難攻無人不知,大靖軍隊又以騎兵為主,向來不擅攻城之戰。他如此大費腦筋,定然是想讓我軍放松戒備,甚至大意輕敵,出城迎戰。如此便可揚長避短,轉劣為優。而我軍恰恰不能就此上當,更絕對不可打開城門。以臣愚見,大帥只需坐鎮城中,以逸待勞,等他們來攻就是。歷史上還從無一人能強攻下此關,臣以為從冀王從前戰績來看,恐怕也同樣無此能耐。待他們久攻不下,不可久持之時,也就必然唯有退兵這一條路可走了。”

秦裴對韋浦策略深以為然,立馬開始著手準備應對之法。

他先是于各路廣布鐵蒺藜以阻擊靖軍行軍速度,傳令全軍嚴陣以待,堅決不可打開城門,又令人搶修加固了南面的城牆,加深了護城河。與此同時,還將城銳兵力調集至南口,以重兵固守,并將南口大門全部以鐵澆鑄。

如此一番作下來,秦裴對自己的傑作可說是相當滿意,這刑城關如今任誰來看都可稱是真正的“銅牆鐵壁”,固若金湯了。

來吧靖軍,秦裴站在城牆上遙著南面,簡直是竹,迫不及待想看見趙虓見到這一切之後吃癟的表

秦裴的這一通“大才”般的炫技,很快也被靖軍的探子獲知。

消息傳回來,報到趙虓跟前的時候,十萬大軍已經開拔,正朝著刑城關浩浩地開過去。

趙虓以李懋、羅鉞為先鋒,李弘坐鎮中軍,自己則一如既往騎馬行在大軍最前邊兒,邊是殿前指揮使左聿。

軍士報到秦裴“以鐵冶錮城門”時,趙虓不是放聲大笑,李弘及他們後一幹中層將校也都跟著大笑起來。

趙虓笑夠了才道:“這秦裴腦子怎麽長得?他不會自以為這招妙極吧?”

李弘道:“屬下看也非是不妙,這不是剛好我們甕中捉鼈嗎?啊?”

衆人又是一片大笑聲。

都笑罷了,副指揮使宋凜才說:“這王八殼,別人進不去,他自己豈不是也出不來?咱們屆時豈不是可來個火燒烏?”

此言又是引得諸將歡聲一陣,趙虓卻沒再跟著一起笑,而是道:“我軍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才為上策,打歸打,盡量不要過分傷害到軍士百姓。畢竟這城原本就是我們自己的城,城中子民往後也是我們自己的子民,切不可落下屠戮之名。”

他這話宋凜等衆將一時頗為慚愧,連拍馬屁道:“殿下以仁出師,必無往而不利!”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04章

梟虎

大軍拔 出師以仁

大軍拔 出師以仁

老兩位見著王淮端上酒來,一時是悲從心頭起,自己這才剛過不半知天命的年歲,怎麽甘心就這麽死了呢?想想家中還上有父母下有兒,他們若是以罪臣之名就這般被軍法置了,那家人往後又會過上怎樣日子,又會落得什麽下場呢?

話說回來,他們不過是糊塗了一回,當真就罪可至死嗎?殿下不念著舊,也合該念著他們這些年為藩國和軍國大事所做的微薄貢獻,寬恕一回吧?

這般想著,便越想越傷心,越琢磨自己的境越凄涼,還能怎麽辦呢?跪下哭吧!

骨頭再如陳棠,就讓他如此枉死了他也是絕不能接的,該跪下低頭的時候也是一點不含糊。

兩個人趴在地上嗚嗚哀哀地哭將起來,邊哭邊抹著眼淚懇切道:“臣誠以自負違抗殿下軍命,上法度森嚴,罪故當死,不敢不從。然殿下恩威浩,開明廣深,臣跪請殿下饒恕死罪,從輕發落,委藩國之旁任……”

倆讀書人死到臨頭還要大做文章,嘮叨半天,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求殿下放過,這杯酒別賜給我們了,您收回去留著賜給別人吧。

趙虓一看兩個大老爺們兒哭這樣了,那陳棠更是,平時得鐵疙瘩一塊,哪兒見他這樣過啊?一時也是覺著又好笑又有些心

說他們兩個是軍法當斬吧實屬有些牽強,他也并未想著要他們的命,就是嚇唬嚇唬給他們提個醒罷了,現下這般,見好就收吧。

他便笑了聲,道:“張公,陳公,我是要怎麽您二位了?您二位在我堂上又是哭又是嚎的?”

這問題把張德謙和陳棠一時給問住了,連忙拿袖子把眼淚鼻涕了,不解地問起來,殿下難道不是要賜微臣一死麽?那不是毒酒都端上來了嗎?難道說……

趙虓演作不知:“什麽毒酒?哪來的什麽毒酒啊?這可是本王專門賞賜您二位的酒。”說著便起來上前,將本該賜給他們的酒端起來一飲而盡。

“本王親試無虞,總該放心了吧?”

二人一下傻眼了,看來他們兩個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大松了口氣,忙是一番恩戴德地叩頭拜首。

趙虓喊了二人起來,又令王淮另呈上來兩杯酒賜給他們,不僅賜酒,還聽從寧悠的建議留他們住下來,設宴款待。

于是,當日裏便有人放出這麽條口風來:張德謙和陳棠兩位重臣,進了趙虓府上後就再沒出去過,聽說是被趙虓大怒之下一刀砍了。下晌府裏頭更是擡出兩口棺材來,倉促在城外邊兒埋了。

這天晌午,後齊的探子急匆匆從建孜回到刑城關,向秦裴稟告:“大帥,卑職探聽到昨日上午,冀王將他軍中左右都相傳到府中,與他們議論此次出兵機宜。可聽說是才議到一半就起了口角爭執,冀王一怒之下便以軍法置之由將二人殺了。”

秦裴一聽差點兒高興的站起來:“當真!?”

“卑職親耳所聞,又親眼所見他們埋了兩口棺材。帶頭的那侍衛還對手下說,萬不可在此時將二人的死訊洩出去,對外就說他兩人因與冀王不合,暫被了。”

秦裴一拍大:“好啊,太好了!”

他早就探聽到靖軍部主戰、主退兩派爭執不休已久,遲遲沒有對刑城關兵,就是因為部不和。主張退兵的這兩位都相那更可說是大靖的重臣棟梁,如今被冀王殺了,他豈不是自斷兩臂?戰前殺將,那是大忌啊!如此一來,靖軍士氣必然一瀉千裏!

秦裴高興著,軍參韋浦卻給他澆了盆冷水:“大帥,即便這消息看來再怎麽做真,您也不可輕信吶。”

“為何啊?”

“這靖軍左右都相張德謙、陳棠不僅是冀王的心腹重臣,更是朝廷命,即便再因為用兵進退而有爭執,也不可能說殺就殺啊!那大靖的藩王又并非是鄔延的宗主,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若敢如此濫殺,按照他們大靖的宗法也要被貶為庶人的。”

“哎呀,不都說了是以軍法置的嗎?想來是這二人堅持退兵,惹怒了冀王,這有什麽不可能的?”

韋浦搖頭,“臣還是覺得不對。哪怕就真是軍法置,是否也有些草率了?怎會只因為意見相左就置?冀王又怎可能昏聵至此?臣只怕這其中有詐,不能不多想一層啊。”

秦裴道:“我曾聞言冀王易怒,連他皇帝老爹都管不住。也許因這兩人當面忤逆,行事逾距,令冀王無可忍,一時震怒沒收住手便殺了呢?”

韋浦直擺手:“嗐,什麽暴易怒,都是傳言罷了,作不得真。遠的不說,就石徑祥這樣的,被他俘了之後都能給勸降過去,就說明他正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那般人,而不是所謂的殘酷暴之人。何況,這些年來您可曾聽過他濫殺無辜的傳言嗎?他若是這般暴橫,坊間又怎會一點與之相關的流言蜚語都不曾流出呢?”

秦裴想了一下,覺得他所言也有幾分道理,“你說的倒也是。只不過,他若是為了詐我,為何不幹脆將這消息放出來,反而還要叮囑屬下瞞?”

“這興許正是冀王的計謀。此人用兵慣會使詐,常有詭道之策,甚以常理行事,更不能以尋常視角揣度。總而言之,他可絕非耿直良善之輩。他從前‘梟虎’之名,也正是由此而來。”

秦裴深思慮了半晌,面凝重下來,“韋參判,多虧了您及時提醒,否則我恐怕真要為這豎子所騙!那在您看來,他如此用計,是想我軍如何,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啊?”

“刑城關之險要難攻無人不知,大靖軍隊又以騎兵為主,向來不擅攻城之戰。他如此大費腦筋,定然是想讓我軍放松戒備,甚至大意輕敵,出城迎戰。如此便可揚長避短,轉劣為優。而我軍恰恰不能就此上當,更絕對不可打開城門。以臣愚見,大帥只需坐鎮城中,以逸待勞,等他們來攻就是。歷史上還從無一人能強攻下此關,臣以為從冀王從前戰績來看,恐怕也同樣無此能耐。待他們久攻不下,不可久持之時,也就必然唯有退兵這一條路可走了。”

秦裴對韋浦策略深以為然,立馬開始著手準備應對之法。

他先是于各路廣布鐵蒺藜以阻擊靖軍行軍速度,傳令全軍嚴陣以待,堅決不可打開城門,又令人搶修加固了南面的城牆,加深了護城河。與此同時,還將城銳兵力調集至南口,以重兵固守,并將南口大門全部以鐵澆鑄。

如此一番作下來,秦裴對自己的傑作可說是相當滿意,這刑城關如今任誰來看都可稱是真正的“銅牆鐵壁”,固若金湯了。

來吧靖軍,秦裴站在城牆上遙著南面,簡直是竹,迫不及待想看見趙虓見到這一切之後吃癟的表

秦裴的這一通“大才”般的炫技,很快也被靖軍的探子獲知。

消息傳回來,報到趙虓跟前的時候,十萬大軍已經開拔,正朝著刑城關浩浩地開過去。

趙虓以李懋、羅鉞為先鋒,李弘坐鎮中軍,自己則一如既往騎馬行在大軍最前邊兒,邊是殿前指揮使左聿。

軍士報到秦裴“以鐵冶錮城門”時,趙虓不是放聲大笑,李弘及他們後一幹中層將校也都跟著大笑起來。

趙虓笑夠了才道:“這秦裴腦子怎麽長得?他不會自以為這招妙極吧?”

李弘道:“屬下看也非是不妙,這不是剛好我們甕中捉鼈嗎?啊?”

衆人又是一片大笑聲。

都笑罷了,副指揮使宋凜才說:“這王八殼,別人進不去,他自己豈不是也出不來?咱們屆時豈不是可來個火燒烏?”

此言又是引得諸將歡聲一陣,趙虓卻沒再跟著一起笑,而是道:“我軍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才為上策,打歸打,盡量不要過分傷害到軍士百姓。畢竟這城原本就是我們自己的城,城中子民往後也是我們自己的子民,切不可落下屠戮之名。”

他這話宋凜等衆將一時頗為慚愧,連拍馬屁道:“殿下以仁出師,必無往而不利!”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