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暢絮語 時回憶

暢絮語時回憶

趙虓長的那個時候,各地割據爭鬥不斷,主帥都在厲兵秣馬,世家貴族更是擯棄文人,尊崇武將。他兒時接的教育自然也趕不上後來這些弟弟們,詩書才華亦算不得卓著。于他自己而言,他自小也更向往提刀做將帥,而不是提筆做文章。

雖然文章寫得算不得好,文學造詣也遠不及那些才子和文豪,但他于心裏卻是對這些讀書人相當尊敬和重視的。

從他對陳棠等才華橫溢之人尊為上師的態度,以及登基後重用文臣集團就可窺見一斑。

只不過寧悠與他在這些方面卻鮮有通。

子的才德再高,想來在這個男權的世道裏也難立足,更何談到尊敬和推崇。他從前也很談起史家文學,只這一世,因答應了要多與他談論這些,這些時日他便讓經常讀書給他,兩人才由此有了流。

不願做一個只以侍人的繡花枕頭,不願他對僅有男,床笫之歡,更不願他只是為自己的妻和岳父有個好聲名而自豪。

有朝一日,也希靠自己的真才實學,為他真正的賢助,與他惺惺相惜、并肩前行,贏得他心裏最重要的一席之地。

畢竟,老話說得好,以侍人者衰而馳,就算他現在專心專意待一個,往後的日子還這麽長,又怎麽指一位親王、一位帝王的心永遠為一副皮囊而始終如一?

昨兒們聊到介甫先生的上皇帝言事奏議,正為文章中提到的吏制和人才變法而各抒己見,爭到興頭上,卻逢陳棠登門求見,只好暫時打住。

這會兒梨湯的碗撤了,寧悠想起昨天聊到一半的話題,便問:“妾陪殿下接著聊昨兒的文章?”

趙虓卻道:“還是罷了,你我各執一詞,聊也聊不出個高下。”

“殿下,咱們不是說好,只論觀點,不論對錯,更不分輸贏麽?您怎得又較真兒上了。”

他哼聲,“話是這般說,但要真拋開好勝心,尤其是對你的好勝心,那還是忒難了些。”

“何以對妾的好勝心就克服不得?”

“自然因我是你的夫君。”

寧悠倍傷地皺皺眉頭,“那意味殿下于心底裏還是輕視著妾。”

他自然不承認,“怎就輕視了?”

“那您說,為何只因您是妾的夫君,就放不下這勝負?您這不還是因著有夫為妻綱、夫命大過天的想法麽。”

“當然不是。”

“若不是,那殿下倒是說個人信服的理由出來?”

趙虓憋了半晌說不出來,氣急敗壞地圈的腰,憤憤在脖子上咬了一口,“你就日地氣我吧!”

寧悠“嘶”地口涼氣,捶他的背,“您咬疼妾了!”

“再胡言,就再賞你一口。”

對他這般胡攪蠻纏的行徑,寧悠當然是氣惱。明明就是輕視,還不坦誠,卻非要說是胡言,妥是霸道,專制!

可待這子惱意過去,又忽地意識到,這件事得緩緩地來,得潛移默化影響著他,急功近利只會適得其反。

起碼比起前世他已大有轉變,能與一介室婦人聊起這些,證明他還是認可、願意聽取的意見的。至于高下對錯,男人的勝負,不必太過糾結了。

瞧著他,“殿下,那妾問您,往後您還願不願和妾聊這些了?若是不願,妾也就不會再提。”

“怎不願?這不是兩回事麽,有何牽扯?”

寧悠舒心了,一笑,“那妾就改日再陪您聊,今兒妾要忙自己的事了。”

拉過繡棚,言下之意請他該幹嘛幹嘛去。

他卻毫無松開之意,“你忙你的,我瞧著。”

坐在他懷裏怎麽繡?他這邦邦的,一點兒不比那凳兒舒服。也就是被他擁著,暖和得很,他整個人跟個大火爐子似的,手涼了便往他懷裏揣一會兒,都省得抱手爐或是烤炭盆了。

遂也不管他了,專在針黹上。

他從旁看了會,見真是專心致志,全然不與他說話,一時也有些無趣,沒話找話道:“這圖樣是你自個兒畫的?”

點頭嗯聲。

“畫得漂亮。”

笑,“謝殿下誇贊。”

“就是怎麽繡這般小的,這做出來是個什麽?”

當然是藏著掖著,不肯直說:“一時起興繡的,至于做什麽,倒是還未想好。”

“佩囊?”

給他猜著了,只得敷衍:“興許吧。”

“為何選了鹿這圖樣?”

停下來,扭頭他:“因為妾便是鹿啊,妾的名是‘鹿兒’,殿下竟不知道?”

“你又未與我提過,我怎會知道?”

噢,是了,寧悠後知後覺地想起,這才哪時候啊,剛親不久,他確實還不知道這回事的。

以前他們兩個很這樣隨心所地閑談,更不會有機會聊到名是什麽這樣的話題。大抵都是直到好多年以後,父親去順安探那會兒,他才從父親口中第一次知道鹿兒吧。

知道歸知道,他卻也從沒這樣喚過,至于其來歷,更是自始至終不曾問過。

在人前,他一般都是做樣子地喚妻”、“賢妻”、“王妃”,平日裏對最多的稱呼則只有“你”。只在床笫上,那昵稱才多的一只手都數不過來,“”、“蠻蠻”、“悠兒”、“心尖兒”、“心肝兒”、“妖兒”……

既把話說到這兒了,寧悠也就順著道:“妾竟不曾向殿下提起過這個麽?那是妾記岔了。”

他問:“為何鹿兒?”

“是因妾出生的時候母親難産,恍惚間看到有只梅花鹿為銜來神草,我們母才因此渡過難關。母親覺著妾便是那鹿化作的,于是就為妾起了這個名。鹿亦有吉祥平安之意,自然也是寄托了母親對妾的拳拳之。”

他聽罷點點頭,意思是知道了。

講起這個,他也起了興致,便問:“那你知不知道我的名是什麽?”

寧悠一時給他問住了,拼命從腦海裏搜羅與此相關的記憶,卻發現一無所獲。與他過了十幾年日子,自詡對他了解,竟也不知道他的名是什麽。實在有些慚愧無

只得承認:“妾不知。”

“猜猜。”

“可是與‘虎’有關?”

“并非。”

寧悠連猜了幾個,他都說不對,又不給半點提示,一頭緒也無,哪裏猜得出來。

便撒作罷:“妾不要猜了,您告訴妾吧。”

他大笑道:“我并無名。”

寧悠這才反應過來被他戲耍了,又惱又沒轍地捶他肩頭,“殿下就作弄妾吧!”

他笑夠了才拍拍,“我才發現,逗你也甚是有趣。”

寧悠鼓腮嗔眸,自以為作氣惱狀,殊不知在趙虓眼裏只有“憨”二字。

他笑著摟過親在頰上,“其實也并非是沒有。若非要說的話,我六歲以前,父親一直我‘老三’,這大約也可算作名?”

寧悠一訝:“這是否草率了些?”

“以如今來看自然是草率,但你要知那時候是什麽年月。我出生時,禹州戰事吃,父親正在前線指揮作戰,我長到一歲多,他才回來第一次見著我。從生下來一直到我記事,他都在外邊帶兵,幾乎沒回來過幾次。別說名了,連大名都顧不上起,只能按著排行就這麽先老二老三地了。”

對趙虓婚之前,尤其是他兒時那段經歷,寧悠一直所知無幾。

僅知道的,他和兩個兄長、四弟的年比起後邊的弟弟們來說,其實是相當苦的。那幾年戰事不斷,他們不僅要刻苦讀書,還得抓一切時間習武健,早早兒地為上沙場預備著。

長子趙龑因疾早逝後,趙虓和二哥趙麟都是在八九歲的年紀就已經被送到大營裏頭跟著軍士一起練。趙虓兒時就生得比同齡人高大健壯,亦繼承了父親趙晉柏的驍勇和才略,因此比起二哥,他倒是更得父親的喜

可除了這些,其他呢?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04章

梟虎

暢絮語 時回憶

暢絮語時回憶

趙虓長的那個時候,各地割據爭鬥不斷,主帥都在厲兵秣馬,世家貴族更是擯棄文人,尊崇武將。他兒時接的教育自然也趕不上後來這些弟弟們,詩書才華亦算不得卓著。于他自己而言,他自小也更向往提刀做將帥,而不是提筆做文章。

雖然文章寫得算不得好,文學造詣也遠不及那些才子和文豪,但他于心裏卻是對這些讀書人相當尊敬和重視的。

從他對陳棠等才華橫溢之人尊為上師的態度,以及登基後重用文臣集團就可窺見一斑。

只不過寧悠與他在這些方面卻鮮有通。

子的才德再高,想來在這個男權的世道裏也難立足,更何談到尊敬和推崇。他從前也很談起史家文學,只這一世,因答應了要多與他談論這些,這些時日他便讓經常讀書給他,兩人才由此有了流。

不願做一個只以侍人的繡花枕頭,不願他對僅有男,床笫之歡,更不願他只是為自己的妻和岳父有個好聲名而自豪。

有朝一日,也希靠自己的真才實學,為他真正的賢助,與他惺惺相惜、并肩前行,贏得他心裏最重要的一席之地。

畢竟,老話說得好,以侍人者衰而馳,就算他現在專心專意待一個,往後的日子還這麽長,又怎麽指一位親王、一位帝王的心永遠為一副皮囊而始終如一?

昨兒們聊到介甫先生的上皇帝言事奏議,正為文章中提到的吏制和人才變法而各抒己見,爭到興頭上,卻逢陳棠登門求見,只好暫時打住。

這會兒梨湯的碗撤了,寧悠想起昨天聊到一半的話題,便問:“妾陪殿下接著聊昨兒的文章?”

趙虓卻道:“還是罷了,你我各執一詞,聊也聊不出個高下。”

“殿下,咱們不是說好,只論觀點,不論對錯,更不分輸贏麽?您怎得又較真兒上了。”

他哼聲,“話是這般說,但要真拋開好勝心,尤其是對你的好勝心,那還是忒難了些。”

“何以對妾的好勝心就克服不得?”

“自然因我是你的夫君。”

寧悠倍傷地皺皺眉頭,“那意味殿下于心底裏還是輕視著妾。”

他自然不承認,“怎就輕視了?”

“那您說,為何只因您是妾的夫君,就放不下這勝負?您這不還是因著有夫為妻綱、夫命大過天的想法麽。”

“當然不是。”

“若不是,那殿下倒是說個人信服的理由出來?”

趙虓憋了半晌說不出來,氣急敗壞地圈的腰,憤憤在脖子上咬了一口,“你就日地氣我吧!”

寧悠“嘶”地口涼氣,捶他的背,“您咬疼妾了!”

“再胡言,就再賞你一口。”

對他這般胡攪蠻纏的行徑,寧悠當然是氣惱。明明就是輕視,還不坦誠,卻非要說是胡言,妥是霸道,專制!

可待這子惱意過去,又忽地意識到,這件事得緩緩地來,得潛移默化影響著他,急功近利只會適得其反。

起碼比起前世他已大有轉變,能與一介室婦人聊起這些,證明他還是認可、願意聽取的意見的。至于高下對錯,男人的勝負,不必太過糾結了。

瞧著他,“殿下,那妾問您,往後您還願不願和妾聊這些了?若是不願,妾也就不會再提。”

“怎不願?這不是兩回事麽,有何牽扯?”

寧悠舒心了,一笑,“那妾就改日再陪您聊,今兒妾要忙自己的事了。”

拉過繡棚,言下之意請他該幹嘛幹嘛去。

他卻毫無松開之意,“你忙你的,我瞧著。”

坐在他懷裏怎麽繡?他這邦邦的,一點兒不比那凳兒舒服。也就是被他擁著,暖和得很,他整個人跟個大火爐子似的,手涼了便往他懷裏揣一會兒,都省得抱手爐或是烤炭盆了。

遂也不管他了,專在針黹上。

他從旁看了會,見真是專心致志,全然不與他說話,一時也有些無趣,沒話找話道:“這圖樣是你自個兒畫的?”

點頭嗯聲。

“畫得漂亮。”

笑,“謝殿下誇贊。”

“就是怎麽繡這般小的,這做出來是個什麽?”

當然是藏著掖著,不肯直說:“一時起興繡的,至于做什麽,倒是還未想好。”

“佩囊?”

給他猜著了,只得敷衍:“興許吧。”

“為何選了鹿這圖樣?”

停下來,扭頭他:“因為妾便是鹿啊,妾的名是‘鹿兒’,殿下竟不知道?”

“你又未與我提過,我怎會知道?”

噢,是了,寧悠後知後覺地想起,這才哪時候啊,剛親不久,他確實還不知道這回事的。

以前他們兩個很這樣隨心所地閑談,更不會有機會聊到名是什麽這樣的話題。大抵都是直到好多年以後,父親去順安探那會兒,他才從父親口中第一次知道鹿兒吧。

知道歸知道,他卻也從沒這樣喚過,至于其來歷,更是自始至終不曾問過。

在人前,他一般都是做樣子地喚妻”、“賢妻”、“王妃”,平日裏對最多的稱呼則只有“你”。只在床笫上,那昵稱才多的一只手都數不過來,“”、“蠻蠻”、“悠兒”、“心尖兒”、“心肝兒”、“妖兒”……

既把話說到這兒了,寧悠也就順著道:“妾竟不曾向殿下提起過這個麽?那是妾記岔了。”

他問:“為何鹿兒?”

“是因妾出生的時候母親難産,恍惚間看到有只梅花鹿為銜來神草,我們母才因此渡過難關。母親覺著妾便是那鹿化作的,于是就為妾起了這個名。鹿亦有吉祥平安之意,自然也是寄托了母親對妾的拳拳之。”

他聽罷點點頭,意思是知道了。

講起這個,他也起了興致,便問:“那你知不知道我的名是什麽?”

寧悠一時給他問住了,拼命從腦海裏搜羅與此相關的記憶,卻發現一無所獲。與他過了十幾年日子,自詡對他了解,竟也不知道他的名是什麽。實在有些慚愧無

只得承認:“妾不知。”

“猜猜。”

“可是與‘虎’有關?”

“并非。”

寧悠連猜了幾個,他都說不對,又不給半點提示,一頭緒也無,哪裏猜得出來。

便撒作罷:“妾不要猜了,您告訴妾吧。”

他大笑道:“我并無名。”

寧悠這才反應過來被他戲耍了,又惱又沒轍地捶他肩頭,“殿下就作弄妾吧!”

他笑夠了才拍拍,“我才發現,逗你也甚是有趣。”

寧悠鼓腮嗔眸,自以為作氣惱狀,殊不知在趙虓眼裏只有“憨”二字。

他笑著摟過親在頰上,“其實也并非是沒有。若非要說的話,我六歲以前,父親一直我‘老三’,這大約也可算作名?”

寧悠一訝:“這是否草率了些?”

“以如今來看自然是草率,但你要知那時候是什麽年月。我出生時,禹州戰事吃,父親正在前線指揮作戰,我長到一歲多,他才回來第一次見著我。從生下來一直到我記事,他都在外邊帶兵,幾乎沒回來過幾次。別說名了,連大名都顧不上起,只能按著排行就這麽先老二老三地了。”

對趙虓婚之前,尤其是他兒時那段經歷,寧悠一直所知無幾。

僅知道的,他和兩個兄長、四弟的年比起後邊的弟弟們來說,其實是相當苦的。那幾年戰事不斷,他們不僅要刻苦讀書,還得抓一切時間習武健,早早兒地為上沙場預備著。

長子趙龑因疾早逝後,趙虓和二哥趙麟都是在八九歲的年紀就已經被送到大營裏頭跟著軍士一起練。趙虓兒時就生得比同齡人高大健壯,亦繼承了父親趙晉柏的驍勇和才略,因此比起二哥,他倒是更得父親的喜

可除了這些,其他呢?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