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汝州必有一戰
寧翊為不能打仗而郁悶著,寧悠的心亦到沉重,理由卻恰恰相反——從趙虓的反應和神裏看得出來,寧翊猜得沒錯,他們的確是準備再有行了。
前世打下建孜後不久,大軍便因戰線過長、糧草恐不能久撐而班師回朝,趙虓陪著在順安養胎,一直到衍兒滿月以後才再次兵,汝州這戰也要等到四年之後的第一次北伐了。
是先為主了,還滿心期盼著這世也會與以前一樣。
或許是石徑祥的歸順,極大影響了趙虓對後續用兵的判斷和規劃。實力的天平如此向他傾斜,以他個,怎可能安分得住呢?
他天生就是個將才,骨子裏更淌著戰士的。寧悠太了解他,他之所以沒有人的癮,也不全是因對深,多多是因為他的癮都在打仗這件事上。
這個時點打汝州,完全不知會發生什麽。他的游騎軍還會不會被圍困?會不會陷當時那樣的險境,又能不能萬幸?他手臂上、上的傷還會像以前一樣嚴重嗎?還是說這一次況只會更糟?
從前無數次送他上戰場之前的那種不確定、不踏實的惴惴和忐忑一瞬之間又席卷了。
伴在他邊這麽多年,按說其實早該習慣了的。可人一旦失而複得了某樣東西,就總是不自地抓得更,心中更怕。
趙虓和寧翊飲著茶水,談論著兵策和將帥之道,寧悠卻惶惶不安地一個字也沒再聽進去。這憂懼好像一顆火星子蹦到了幹草上,越燃越大,越燒越旺,燒得腹腔都沸騰了似的翻湧起來。
猛地一陣惡心,將晚上本就沒吃多的東西一下吐了個幹淨。錦鈺立馬捧上漱盂給接著,幾個丫鬟也忙上前來,跪在地上,忙活著清理洗,寧悠則是對著漱盂又是一通昏天黑地的幹嘔。
趙虓手足無措地看著吐,想做點什麽又無能為力,只能把手放在背上,輕輕拍著。
寧翊慌神地站起來,不知這是怎麽了。
“阿姊……”
寧悠吐得眼眶通紅,眼淚鼻涕一把,實在狼狽。不想讓寧翊憂心,勉強停下來,朝他擺擺手:“無事,你回吧。”
寧翊關切地探著,還要上前再問,趙虓揚手讓他打住,省得惹心煩,“你阿姊沒事,讓你回就快回。不是告假出來的?別再回去遲了。”
趙虓發了話,寧翊不敢再多言。又一想,今兒的確是向元旸稱了假才出營的,回去晚了營門關了,不得責罰。
只得一拜,“那姐夫,阿姊,我這便回去了。阿姊,你多保重啊,過些日等你好些,我再來探。”
等他走了,寧悠又是搜腸刮肚地吐了幾回酸水,直好像要將五髒六腑都嘔出去才算完。等著胃裏徹底空了,才勉強消停下來。
吐完了,人也好像沒了半條命似的,虛地子發,坐也坐不住了。
待漱了口,趙虓便將摟到懷裏靠著自己,讓稍緩口氣,歇一歇。
低眸看,額上和鬢邊的碎發都汗了,眼眶和兒紅著,臉卻是煞白,瞧著人心裏頭難得很。
他攥了的手裹在掌心,嘆了聲道:“見你這樣,我實在揪心得不,真沒個什麽管事的法子?讓醫正開點藥不?”
“殿下寬心吧,過些日也就好了。況且,是藥三分毒,這幾個月裏還是盡量不要用藥得好,免得傷了胎。”寧悠寬著他,“妾就是覺著疚,怕壞了您的緒,惹得您也反胃。”
趙虓責:“你疚個什麽?還不是這不省心的臭小子,把他娘折騰這樣。回頭等他出來了,老子收拾他。”
寧悠知他這也就是上厲害,安,其實心裏頭才舍不得呢。衍兒出生以後,他稀罕得天天抱著不撒手,逢人就說他得了個大胖小子,簡直恨不得讓藩國的臣民都知道這喜訊,普天同慶一番才肯作罷。
緩得好些了,趙虓問:“也不早了,回房安置?”
“好。”
寧悠要起,他攔著,“我抱你回。”
其實這會兒已能自己走回去的,但想了想,沒舍拒絕。那日他抱還是在外邊兒,今天關起門來在自己府裏頭,更沒什麽好諱得了。
洗漱完躺下,他大抵是因為方才見吐了那副模樣,真有些心疼了,也就難得沒鬧,安安分分地摟著在懷裏,輕輕挲著擱在自己口的荑。
寧悠枕在他臂彎裏靜靜偎了會兒,好些了,剛剛心裏頭憂慮的事也就又浮想起來,忍不住問:“殿下,您真的準備打汝州?”
趙虓瞇著的眼半睜開,道:“怎麽問起這個?”
“妾有些憂心。”
“是憂心我的安危,還是憂心這場仗的勝負?”
攻城戰確實非他所長,但此刻當然不是想與他討論用兵之策,“妾并非擔心勝敗……”
“既不擔心這個,那更無需擔心我。”
他這樣說,便是給這件事蓋棺定論了。看來不論早晚,汝州他都志在必取,定有一戰。原還懷有的一僥幸也徹底被撲滅了。
“可是定下日子了?”
“快了,五六日後吧。”
五六日,那不就是一轉眼的事了。寧悠心愈發沉下去,低落不語。
他道:“你近來是怎得了?去年打爾木勒和岱日圖那會兒,也不見你憂心這樣。那還是跟鄔延的鐵騎手,不比這回兇險多了。怎麽這兩次卻這般心神不定的?”
說不出理由,“妾就是覺著不踏實,就是舍不得跟殿下分開。”
趙虓只當是有孕在,被折騰得脆弱,所以格外依賴人,緒上恐怕也不影響。拍拍道:“這建孜城有馬友、石徑祥、梁遠瞻三員虎將駐守,打下來不也就只用了四五日?那汝州有誰啊?孫騰?就憑他,能扛上三日我都要當面向他討教。”
“建孜打得這般快,那是因馬友自不量力,開城迎戰。石帥更為了生民百姓,主放棄抵抗。孫騰若是固守不出呢?還能這般輕而易舉嗎?您也不能太輕敵了……”
“這不輕敵,這是知己知彼。就孫騰那點兒能耐,你且看吧,也就至多三日。”
事已至此,寧悠再無可說,何況他有竹,多也給了這顆提著懸著的心些許安。
“殿下心意已定,那妾也唯有為殿下祈福,盼殿下早日凱旋。”
“寬心睡吧。這不還有幾日,這些天我多陪陪你。”
翌日大早,失眠了半宿的寧悠還是早就醒了。趙虓今兒要去收拾整頓劉赟的大營,記著這回事,早早就起來為他穿戴梳洗。
“殿下今兒一定記著不要再生氣怒。”
趙虓想著要忙的事,只低低嗯了聲。
寧悠為他系上腰帶,又問:“妾早上想去趟普寧寺,可以嗎?”
他才將注意力收回來,垂眸瞧:“去誦經?”
寧悠每逢初一和十五,都要去廟裏為趙虓已故的母後、四弟,的母親和故去的親人們誦經祈福。今天不止如此,還準備也給他求個平安。
點頭道:“這月初一是四郎替妾去的,昨兒十五又沒及去,今兒總該要去了。”
念仁孝至誠,他道:“去吧。我讓狗兒陪你一道。”
狗兒即是趙虓的殿前侍衛指揮使左聿。
延平三十年,總兵元帥左志忠平定湯城叛後帶了幾個機靈孩子回來奉給今上,其中就有左聿。當時他還狗兒,淨宮以後,因得今上喜,便讓他留在了趙虓邊。
左聿看著年老,沉默寡言,又小著趙虓四五歲,好似跟脾氣直的趙虓本投不來緣似的。但這主仆二人相卻意外融洽,趙虓對左聿尤其欣賞重,就藩後便將他擢為殿前侍衛指揮使,統領著金韜、王福等一衆侍。
遇上出行一類的要事,趙虓總習慣將左聿留給,也顯出在這麽一班侍裏,他其實還是最信賴左聿。
定汝州必有一戰
寧翊為不能打仗而郁悶著,寧悠的心亦到沉重,理由卻恰恰相反——從趙虓的反應和神裏看得出來,寧翊猜得沒錯,他們的確是準備再有行了。
前世打下建孜後不久,大軍便因戰線過長、糧草恐不能久撐而班師回朝,趙虓陪著在順安養胎,一直到衍兒滿月以後才再次兵,汝州這戰也要等到四年之後的第一次北伐了。
是先為主了,還滿心期盼著這世也會與以前一樣。
或許是石徑祥的歸順,極大影響了趙虓對後續用兵的判斷和規劃。實力的天平如此向他傾斜,以他個,怎可能安分得住呢?
他天生就是個將才,骨子裏更淌著戰士的。寧悠太了解他,他之所以沒有人的癮,也不全是因對深,多多是因為他的癮都在打仗這件事上。
這個時點打汝州,完全不知會發生什麽。他的游騎軍還會不會被圍困?會不會陷當時那樣的險境,又能不能萬幸?他手臂上、上的傷還會像以前一樣嚴重嗎?還是說這一次況只會更糟?
從前無數次送他上戰場之前的那種不確定、不踏實的惴惴和忐忑一瞬之間又席卷了。
伴在他邊這麽多年,按說其實早該習慣了的。可人一旦失而複得了某樣東西,就總是不自地抓得更,心中更怕。
趙虓和寧翊飲著茶水,談論著兵策和將帥之道,寧悠卻惶惶不安地一個字也沒再聽進去。這憂懼好像一顆火星子蹦到了幹草上,越燃越大,越燒越旺,燒得腹腔都沸騰了似的翻湧起來。
猛地一陣惡心,將晚上本就沒吃多的東西一下吐了個幹淨。錦鈺立馬捧上漱盂給接著,幾個丫鬟也忙上前來,跪在地上,忙活著清理洗,寧悠則是對著漱盂又是一通昏天黑地的幹嘔。
趙虓手足無措地看著吐,想做點什麽又無能為力,只能把手放在背上,輕輕拍著。
寧翊慌神地站起來,不知這是怎麽了。
“阿姊……”
寧悠吐得眼眶通紅,眼淚鼻涕一把,實在狼狽。不想讓寧翊憂心,勉強停下來,朝他擺擺手:“無事,你回吧。”
寧翊關切地探著,還要上前再問,趙虓揚手讓他打住,省得惹心煩,“你阿姊沒事,讓你回就快回。不是告假出來的?別再回去遲了。”
趙虓發了話,寧翊不敢再多言。又一想,今兒的確是向元旸稱了假才出營的,回去晚了營門關了,不得責罰。
只得一拜,“那姐夫,阿姊,我這便回去了。阿姊,你多保重啊,過些日等你好些,我再來探。”
等他走了,寧悠又是搜腸刮肚地吐了幾回酸水,直好像要將五髒六腑都嘔出去才算完。等著胃裏徹底空了,才勉強消停下來。
吐完了,人也好像沒了半條命似的,虛地子發,坐也坐不住了。
待漱了口,趙虓便將摟到懷裏靠著自己,讓稍緩口氣,歇一歇。
低眸看,額上和鬢邊的碎發都汗了,眼眶和兒紅著,臉卻是煞白,瞧著人心裏頭難得很。
他攥了的手裹在掌心,嘆了聲道:“見你這樣,我實在揪心得不,真沒個什麽管事的法子?讓醫正開點藥不?”
“殿下寬心吧,過些日也就好了。況且,是藥三分毒,這幾個月裏還是盡量不要用藥得好,免得傷了胎。”寧悠寬著他,“妾就是覺著疚,怕壞了您的緒,惹得您也反胃。”
趙虓責:“你疚個什麽?還不是這不省心的臭小子,把他娘折騰這樣。回頭等他出來了,老子收拾他。”
寧悠知他這也就是上厲害,安,其實心裏頭才舍不得呢。衍兒出生以後,他稀罕得天天抱著不撒手,逢人就說他得了個大胖小子,簡直恨不得讓藩國的臣民都知道這喜訊,普天同慶一番才肯作罷。
緩得好些了,趙虓問:“也不早了,回房安置?”
“好。”
寧悠要起,他攔著,“我抱你回。”
其實這會兒已能自己走回去的,但想了想,沒舍拒絕。那日他抱還是在外邊兒,今天關起門來在自己府裏頭,更沒什麽好諱得了。
洗漱完躺下,他大抵是因為方才見吐了那副模樣,真有些心疼了,也就難得沒鬧,安安分分地摟著在懷裏,輕輕挲著擱在自己口的荑。
寧悠枕在他臂彎裏靜靜偎了會兒,好些了,剛剛心裏頭憂慮的事也就又浮想起來,忍不住問:“殿下,您真的準備打汝州?”
趙虓瞇著的眼半睜開,道:“怎麽問起這個?”
“妾有些憂心。”
“是憂心我的安危,還是憂心這場仗的勝負?”
攻城戰確實非他所長,但此刻當然不是想與他討論用兵之策,“妾并非擔心勝敗……”
“既不擔心這個,那更無需擔心我。”
他這樣說,便是給這件事蓋棺定論了。看來不論早晚,汝州他都志在必取,定有一戰。原還懷有的一僥幸也徹底被撲滅了。
“可是定下日子了?”
“快了,五六日後吧。”
五六日,那不就是一轉眼的事了。寧悠心愈發沉下去,低落不語。
他道:“你近來是怎得了?去年打爾木勒和岱日圖那會兒,也不見你憂心這樣。那還是跟鄔延的鐵騎手,不比這回兇險多了。怎麽這兩次卻這般心神不定的?”
說不出理由,“妾就是覺著不踏實,就是舍不得跟殿下分開。”
趙虓只當是有孕在,被折騰得脆弱,所以格外依賴人,緒上恐怕也不影響。拍拍道:“這建孜城有馬友、石徑祥、梁遠瞻三員虎將駐守,打下來不也就只用了四五日?那汝州有誰啊?孫騰?就憑他,能扛上三日我都要當面向他討教。”
“建孜打得這般快,那是因馬友自不量力,開城迎戰。石帥更為了生民百姓,主放棄抵抗。孫騰若是固守不出呢?還能這般輕而易舉嗎?您也不能太輕敵了……”
“這不輕敵,這是知己知彼。就孫騰那點兒能耐,你且看吧,也就至多三日。”
事已至此,寧悠再無可說,何況他有竹,多也給了這顆提著懸著的心些許安。
“殿下心意已定,那妾也唯有為殿下祈福,盼殿下早日凱旋。”
“寬心睡吧。這不還有幾日,這些天我多陪陪你。”
翌日大早,失眠了半宿的寧悠還是早就醒了。趙虓今兒要去收拾整頓劉赟的大營,記著這回事,早早就起來為他穿戴梳洗。
“殿下今兒一定記著不要再生氣怒。”
趙虓想著要忙的事,只低低嗯了聲。
寧悠為他系上腰帶,又問:“妾早上想去趟普寧寺,可以嗎?”
他才將注意力收回來,垂眸瞧:“去誦經?”
寧悠每逢初一和十五,都要去廟裏為趙虓已故的母後、四弟,的母親和故去的親人們誦經祈福。今天不止如此,還準備也給他求個平安。
點頭道:“這月初一是四郎替妾去的,昨兒十五又沒及去,今兒總該要去了。”
念仁孝至誠,他道:“去吧。我讓狗兒陪你一道。”
狗兒即是趙虓的殿前侍衛指揮使左聿。
延平三十年,總兵元帥左志忠平定湯城叛後帶了幾個機靈孩子回來奉給今上,其中就有左聿。當時他還狗兒,淨宮以後,因得今上喜,便讓他留在了趙虓邊。
左聿看著年老,沉默寡言,又小著趙虓四五歲,好似跟脾氣直的趙虓本投不來緣似的。但這主仆二人相卻意外融洽,趙虓對左聿尤其欣賞重,就藩後便將他擢為殿前侍衛指揮使,統領著金韜、王福等一衆侍。
遇上出行一類的要事,趙虓總習慣將左聿留給,也顯出在這麽一班侍裏,他其實還是最信賴左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