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直勸言 伴君如虎

直勸言 伴君如虎

試練之後,李懋對寧翊表了相當的賞識,也就此將他留了下來,跟在校尉元旸手下任副都尉。雖然寧悠覺著,他十足是礙著趙虓的面子,但不管怎麽寧翊算是有了個好去

李懋、李弘、羅鉞,人稱“鐵二李”,二李自不必言,鐵則是指治軍鐵腕的羅鉞。這三人統著趙虓的長廷三衛萬餘人,是冀軍的主力,亦是除了上直衛之外趙虓可以直接指揮、只聽王命的親衛部隊。

三人裏,李懋資歷最老、最為忠厚,作戰驍勇,極趙虓信任。把寧翊放在他帳下,實際與跟在他邊,由他親自教導無異。

寧悠知道趙虓只是撂些話,心裏卻往往并非如此想。與他相,不能總聽他說什麽,要多看他做了什麽。

回到營房裏,自然又為此向趙虓鄭重表達了一番激。

趙虓擺擺手稱不必,道:“你回去先歇著,晚些我讓常淩帶你去挑一匹好馬。”

方才從校場回來時,見騎兵列陣訓練,寧悠便向他提出也想要一匹馬,把騎重拾起來,往後若隨軍周轉,也不至于總需安排馬車。

的騎乘技巧其實是相當好的,只是以前未重視過,慢慢便荒廢了,真到用的時候便拿不出手。而且騎馬要有副好板,現在這年紀的格還是弱了些,需得假以時日好生鍛煉才是。

在趙虓的計劃中,無論是眼下收複建孜,還是今後再圖取他,原本就打算一直帶著邊的。至于騎馬還是乘車,則全看樂意選哪個。不怕吃苦非要騎馬,他上應,心裏頭還是有些輕視,亦覺逞能。

就這板?且看看得住吧。

從李懋營房出來,沒走多遠,寧悠便迎面上了張德謙。

恰巧他看過來,寧悠正想問問剛才趙虓怒之事,便主上前見禮,“張公留步。”

張德謙站定拱手,“拜見王妃。”

寧悠開門見山道:“張公,方才帳殿下因何事大發雷霆啊?他說這冀軍不若改姓‘陳’,又是怎麽回事?”

“嗐。”張德謙捋捋他那山羊胡子,搖頭一嘆,“可不罵得就是陳二那廝麽。”

陳二即是指陳棠,因他在家中行二,未發跡時鄉裏鄉親便都如此稱呼他。

“原是陳公……”那麽倒不讓人意外了。

張德謙與陳棠是藩王府的肱骨文臣,左膀右臂。趙虓在戰場和政局能無往不利,這兩人可以說居功至偉。

張德謙為右指揮都事,治國理政之策,趙虓總要與他商量。陳棠則居左指揮都事,司掌軍事方面,尤以後勤補給為長。

冀軍二十萬兵馬,十餘年裏北伐大小戰役十數次,竟沒打過一場窮仗,可見陳棠在這方面幾近極致的籌備及調度能力。

行軍打仗,糧草輜重的重要不言而喻,趙虓能得陳棠這樣的天縱奇才所用,不能不說是他的幸運。

但不像張德謙人練達,知道趙虓這虎須難,不能逆著來,要懂得適時退讓、避其鋒芒。陳棠卻是個有棱有角的茬子,耿直固執,在大是大非面前,即便對方是趙虓也絕不會有毫退屈服。

寧悠的記憶裏,軍務諸事上,陳棠和趙虓鬧過多次不愉快。

趙虓對陳棠是又氣得牙,恨不能將他砍個千八百回的,又才至深無法舍棄。兩個人夫妻似的,床頭打架床尾和,常是趙虓一怒之下把陳棠貶回老家去,要不了多久又臊眉耷眼地親自去把人給請回來。

就這麽磕磕絆絆地,陳棠也跟從了趙虓十餘年之久,一直到他回京監國那年才因病離世。

陳棠去時,趙虓在他榻前痛哭流涕,稱他“吾之玄”,為他輟朝三日。後來他登基後,又追封他為文大夫,英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

不論這番舉表演得分有多,趙虓自來的確是名副其實的才、惜才。

寧悠忍不住地想,離世那日,他在病榻前的時候,是否也曾像對待陳棠等人一樣地哀慟大哭,傷心絕呢?

思緒飄得遠了,回過神,接著問:“殿下這回可又與陳公意見相左了?”

“是為此次攻建孜之事,殿下及諸將主張速戰,左都相則以天寒地凍,行軍艱難,部隊輜重難以為繼為由堅決反對。”張德謙道,“我也以為建孜此戰難不在攻,而是在守,需要萬全籌備,不可輕視。但殿下這脾氣得靠曉之以理,左都相非要與他,可不是討個沒趣麽。他再這般肆意妄為下去,真讓人不得不替他攥一把汗吶!”

“那陳公現在何?”

“自然是被殿下逐回家中去了。”

寧悠愕然,倒不記得這時候發生過這麽大一件事。是忘記了,還是這重來一遍的軌跡并非全然與記憶重合呢?

不管如何,陳棠對于冀軍來說都太過重要了。尤其此次打建孜,一向幹旱的北地卻因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雪切斷了道路和補給,若不是陳棠早有準備,趙虓的大軍恐怕要困在前線挨凍。一旦後齊軍此時反攻回來,後果不堪設想。

寧悠越想越覺心驚跳,此戰陳棠必須坐鎮,得勸服趙虓盡快將他請回來才好。

可是趙虓是那麽好勸的嗎?張德謙都吃了癟,又會面對何等境呢?

晚上趙虓回到房裏,進屋時見寧悠在桌旁定定坐著,沒有一點熱相迎的意思,免不得有些不快,聲喊:“幫我卸甲。”

寧悠起過去,他開手臂,卻未,而是恭恭敬敬道:“妾覺著殿下還有要事需辦,這甲還先卸不得。”

趙虓頷首瞪:“我有何事?”

寧悠在他跟前匍匐跪地,道:“請殿下將左都相請回軍中。”

營房的地底下可沒有熱龍,縱使屋燒著炭火,地面傳來的刺骨寒意還是須臾就延著的膝蓋和手掌蔓延到了全

久久不聞趙虓有所回應,起來,不知是冷還是懼。

半晌,聽得頭頂傳來聲冷哼,“好得很,一個個的,都拿起我來了。右都相讓你來勸我的?”

“并非,是妾自作主張……”

“好個自作主張!”他一掌拍在桌上,戰甲錚錚,震得寧悠心驚跳。

“你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這軍中事務何時到你管起我來?左都相殿前失儀,我讓他回去冷靜幾日,現在他未請罪,你倒讓我去請,這是要反了不?!”

寧悠腹誹,從前又不是沒請過人家,有必要表現得如此難以接麽?

他的怒火令如芒在背,但仍是著頭皮道:“左都相失儀逾距是有過,可其斷言卻不能不說是切中要害。建孜本不富庶,若再遇降雪,殿下即便速攻取城,如不計較補給而斷了糧草,後齊軍趁此天災人禍反攻,屆時大軍必然陷危急。妾不是想幹預軍政,而是不願殿下和冀軍落至此等困境。還請殿下三思!”

聽罷這番話,趙虓再也無言反駁。

他事後思量,自然也想明白了陳棠的籌劃。十萬將士命攸關,沒有陳棠坐鎮,他心裏當真也沒底兒,自己的面子問題又算什麽?張德謙先給了他臺階下,寧悠這臺階又跟著遞上來,他再拗著也是無益。

想了片刻,嘆聲,道:“你先起吧。”

寧悠原想說若他不答應便不起,可左右一忖何苦跟自己子過不去,難道還等著他心疼麽?遂依言站了起來。

趙虓肅著臉看:“今兒晚了,先安置,明日一早我再去請。總行?”

寧悠微訝,這就算是……應了?

事後想,這次犯直諫,真是險險過關。他雖大多時候寬和,又著宗法管束,但這趙靖的江山之,誰敢當真他底線?

遠的不說,前世就是這年打建孜之前的事,一向很得趙虓喜歡推崇的順安布政使司參議喻覲,竟然在朝會上直言反對出兵,稱是勞民傷財之舉,簡直不給趙虓毫面子。趙虓當場并沒追究,算是放了他一馬,但喻覲不僅不知收斂,後來私下裏又妄議北伐大計,徹底惹怒了趙虓。

北伐班師以後不久,喻覲便因結黨而被治罪。一個失寵的大臣,境遇甚至比不上一個失寵的妃子,喻覲到了大獄的下場自不必提,一年都沒撐過便染疾而亡。

此時的趙虓,已早早顯出帝王上那晴不定。他寵信誰時便捧起來高高在上,可若招他厭惡,一朝變了主意,又轉頭蹍在泥裏。一時天上,一時卻恐怕連命都要不保。

伴君如伴虎,何況趙虓這頭梟虎?

對比這些人,寧悠深知趙虓對陳棠、對發的那點脾氣,真可稱得上是溫寬厚了。

面上這通火避過去了,可床笫上的暴風驟雨終是逃不過的。

一卸了甲,他便不由分說抱起扔上床,沒膩乎幾下就來,比昨兒下晌和夜裏那幾回要得還狠。

這一折騰就近了子夜,完事後氣力全無,腰,虛地倚著他的肩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04章

梟虎

直勸言 伴君如虎

直勸言 伴君如虎

試練之後,李懋對寧翊表了相當的賞識,也就此將他留了下來,跟在校尉元旸手下任副都尉。雖然寧悠覺著,他十足是礙著趙虓的面子,但不管怎麽寧翊算是有了個好去

李懋、李弘、羅鉞,人稱“鐵二李”,二李自不必言,鐵則是指治軍鐵腕的羅鉞。這三人統著趙虓的長廷三衛萬餘人,是冀軍的主力,亦是除了上直衛之外趙虓可以直接指揮、只聽王命的親衛部隊。

三人裏,李懋資歷最老、最為忠厚,作戰驍勇,極趙虓信任。把寧翊放在他帳下,實際與跟在他邊,由他親自教導無異。

寧悠知道趙虓只是撂些話,心裏卻往往并非如此想。與他相,不能總聽他說什麽,要多看他做了什麽。

回到營房裏,自然又為此向趙虓鄭重表達了一番激。

趙虓擺擺手稱不必,道:“你回去先歇著,晚些我讓常淩帶你去挑一匹好馬。”

方才從校場回來時,見騎兵列陣訓練,寧悠便向他提出也想要一匹馬,把騎重拾起來,往後若隨軍周轉,也不至于總需安排馬車。

的騎乘技巧其實是相當好的,只是以前未重視過,慢慢便荒廢了,真到用的時候便拿不出手。而且騎馬要有副好板,現在這年紀的格還是弱了些,需得假以時日好生鍛煉才是。

在趙虓的計劃中,無論是眼下收複建孜,還是今後再圖取他,原本就打算一直帶著邊的。至于騎馬還是乘車,則全看樂意選哪個。不怕吃苦非要騎馬,他上應,心裏頭還是有些輕視,亦覺逞能。

就這板?且看看得住吧。

從李懋營房出來,沒走多遠,寧悠便迎面上了張德謙。

恰巧他看過來,寧悠正想問問剛才趙虓怒之事,便主上前見禮,“張公留步。”

張德謙站定拱手,“拜見王妃。”

寧悠開門見山道:“張公,方才帳殿下因何事大發雷霆啊?他說這冀軍不若改姓‘陳’,又是怎麽回事?”

“嗐。”張德謙捋捋他那山羊胡子,搖頭一嘆,“可不罵得就是陳二那廝麽。”

陳二即是指陳棠,因他在家中行二,未發跡時鄉裏鄉親便都如此稱呼他。

“原是陳公……”那麽倒不讓人意外了。

張德謙與陳棠是藩王府的肱骨文臣,左膀右臂。趙虓在戰場和政局能無往不利,這兩人可以說居功至偉。

張德謙為右指揮都事,治國理政之策,趙虓總要與他商量。陳棠則居左指揮都事,司掌軍事方面,尤以後勤補給為長。

冀軍二十萬兵馬,十餘年裏北伐大小戰役十數次,竟沒打過一場窮仗,可見陳棠在這方面幾近極致的籌備及調度能力。

行軍打仗,糧草輜重的重要不言而喻,趙虓能得陳棠這樣的天縱奇才所用,不能不說是他的幸運。

但不像張德謙人練達,知道趙虓這虎須難,不能逆著來,要懂得適時退讓、避其鋒芒。陳棠卻是個有棱有角的茬子,耿直固執,在大是大非面前,即便對方是趙虓也絕不會有毫退屈服。

寧悠的記憶裏,軍務諸事上,陳棠和趙虓鬧過多次不愉快。

趙虓對陳棠是又氣得牙,恨不能將他砍個千八百回的,又才至深無法舍棄。兩個人夫妻似的,床頭打架床尾和,常是趙虓一怒之下把陳棠貶回老家去,要不了多久又臊眉耷眼地親自去把人給請回來。

就這麽磕磕絆絆地,陳棠也跟從了趙虓十餘年之久,一直到他回京監國那年才因病離世。

陳棠去時,趙虓在他榻前痛哭流涕,稱他“吾之玄”,為他輟朝三日。後來他登基後,又追封他為文大夫,英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

不論這番舉表演得分有多,趙虓自來的確是名副其實的才、惜才。

寧悠忍不住地想,離世那日,他在病榻前的時候,是否也曾像對待陳棠等人一樣地哀慟大哭,傷心絕呢?

思緒飄得遠了,回過神,接著問:“殿下這回可又與陳公意見相左了?”

“是為此次攻建孜之事,殿下及諸將主張速戰,左都相則以天寒地凍,行軍艱難,部隊輜重難以為繼為由堅決反對。”張德謙道,“我也以為建孜此戰難不在攻,而是在守,需要萬全籌備,不可輕視。但殿下這脾氣得靠曉之以理,左都相非要與他,可不是討個沒趣麽。他再這般肆意妄為下去,真讓人不得不替他攥一把汗吶!”

“那陳公現在何?”

“自然是被殿下逐回家中去了。”

寧悠愕然,倒不記得這時候發生過這麽大一件事。是忘記了,還是這重來一遍的軌跡并非全然與記憶重合呢?

不管如何,陳棠對于冀軍來說都太過重要了。尤其此次打建孜,一向幹旱的北地卻因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雪切斷了道路和補給,若不是陳棠早有準備,趙虓的大軍恐怕要困在前線挨凍。一旦後齊軍此時反攻回來,後果不堪設想。

寧悠越想越覺心驚跳,此戰陳棠必須坐鎮,得勸服趙虓盡快將他請回來才好。

可是趙虓是那麽好勸的嗎?張德謙都吃了癟,又會面對何等境呢?

晚上趙虓回到房裏,進屋時見寧悠在桌旁定定坐著,沒有一點熱相迎的意思,免不得有些不快,聲喊:“幫我卸甲。”

寧悠起過去,他開手臂,卻未,而是恭恭敬敬道:“妾覺著殿下還有要事需辦,這甲還先卸不得。”

趙虓頷首瞪:“我有何事?”

寧悠在他跟前匍匐跪地,道:“請殿下將左都相請回軍中。”

營房的地底下可沒有熱龍,縱使屋燒著炭火,地面傳來的刺骨寒意還是須臾就延著的膝蓋和手掌蔓延到了全

久久不聞趙虓有所回應,起來,不知是冷還是懼。

半晌,聽得頭頂傳來聲冷哼,“好得很,一個個的,都拿起我來了。右都相讓你來勸我的?”

“并非,是妾自作主張……”

“好個自作主張!”他一掌拍在桌上,戰甲錚錚,震得寧悠心驚跳。

“你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這軍中事務何時到你管起我來?左都相殿前失儀,我讓他回去冷靜幾日,現在他未請罪,你倒讓我去請,這是要反了不?!”

寧悠腹誹,從前又不是沒請過人家,有必要表現得如此難以接麽?

他的怒火令如芒在背,但仍是著頭皮道:“左都相失儀逾距是有過,可其斷言卻不能不說是切中要害。建孜本不富庶,若再遇降雪,殿下即便速攻取城,如不計較補給而斷了糧草,後齊軍趁此天災人禍反攻,屆時大軍必然陷危急。妾不是想幹預軍政,而是不願殿下和冀軍落至此等困境。還請殿下三思!”

聽罷這番話,趙虓再也無言反駁。

他事後思量,自然也想明白了陳棠的籌劃。十萬將士命攸關,沒有陳棠坐鎮,他心裏當真也沒底兒,自己的面子問題又算什麽?張德謙先給了他臺階下,寧悠這臺階又跟著遞上來,他再拗著也是無益。

想了片刻,嘆聲,道:“你先起吧。”

寧悠原想說若他不答應便不起,可左右一忖何苦跟自己子過不去,難道還等著他心疼麽?遂依言站了起來。

趙虓肅著臉看:“今兒晚了,先安置,明日一早我再去請。總行?”

寧悠微訝,這就算是……應了?

事後想,這次犯直諫,真是險險過關。他雖大多時候寬和,又著宗法管束,但這趙靖的江山之,誰敢當真他底線?

遠的不說,前世就是這年打建孜之前的事,一向很得趙虓喜歡推崇的順安布政使司參議喻覲,竟然在朝會上直言反對出兵,稱是勞民傷財之舉,簡直不給趙虓毫面子。趙虓當場并沒追究,算是放了他一馬,但喻覲不僅不知收斂,後來私下裏又妄議北伐大計,徹底惹怒了趙虓。

北伐班師以後不久,喻覲便因結黨而被治罪。一個失寵的大臣,境遇甚至比不上一個失寵的妃子,喻覲到了大獄的下場自不必提,一年都沒撐過便染疾而亡。

此時的趙虓,已早早顯出帝王上那晴不定。他寵信誰時便捧起來高高在上,可若招他厭惡,一朝變了主意,又轉頭蹍在泥裏。一時天上,一時卻恐怕連命都要不保。

伴君如伴虎,何況趙虓這頭梟虎?

對比這些人,寧悠深知趙虓對陳棠、對發的那點脾氣,真可稱得上是溫寬厚了。

面上這通火避過去了,可床笫上的暴風驟雨終是逃不過的。

一卸了甲,他便不由分說抱起扔上床,沒膩乎幾下就來,比昨兒下晌和夜裏那幾回要得還狠。

這一折騰就近了子夜,完事後氣力全無,腰,虛地倚著他的肩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