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往事如夢
“殿下?可是魘著了?”
寧悠聽見錦鈺關切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模模糊糊地,像是從夢的深傳來。但能覺到,覺到上著沉沉的棉花被子,被子上有悉的厚重楠木香。
“殿下?”
聲音清晰起來,也刺著的眼瞼。勉強撐開眼簾,待瞳孔對上焦,便見錦鈺擰著眉心焦切的臉懸在眼吧前兒。手臂,錦鈺的手便覆上來,裹住的。
“為何如此喚我……?”迷惘地喃著,支起來,但額頭還是昏昏沉沉地,子弱得稍微用點力氣便虛汗連連。
錦鈺見醒來,松了口氣。忙扶一把,扯過腰枕給墊上,耐心解釋道:“陛下登基,奴婢等自然要改口喚您殿下的。”
從半個多月前到今日,這已是錦鈺不知第多次向解釋改換稱呼的緣由。這一年來子一直不佳,咳嗽,低燒,纏纏黏黏地不見好轉。啓程回京途中又是一病不起,只好轉道州暫做休整。可這次窮盡針石,病卻急轉直下,時昏時醒,以至後來連這些平常的事都難以記清了。
錦鈺苦地著蒼白的臉,拿浸了溫水的帕子替拭額上剛浮起的汗,“您睡得累了吧,坐一下子也好。”
寧悠環顧了一下宮殿的四周,著緞的被面,想起方才半夢半醒時聞到的那木香。是了,這是在州的行宮養病。
先帝猝然駕崩,趙虓帶著兩個兒子從隋慶回京奔喪,則在他們之後由襄南,可在路上卻忽然病倒了。這一病耽擱了四月多,趙虓理完喪事、安葬父親後繼承大統,登基帝位,自然也從王妃變了中宮。
“您睡著的這會兒,相來過,給您送了糖水來。您要用些嗎?”錦鈺說著將饌盒的蓋子打開,端出一只冒著熱氣的玉碗。
“相?”寧悠又覺糊塗,王淮怎麽到了州?“他此刻不該在京城伺候陛下嗎?”
“殿下又忘了,陛下前些天已往州來探您,相提前一些,便先在廿二這日到了。”
寧悠了然,不再問,只道:“用些糖水吧。”
錦鈺忙端起碗來,用瓷勺舀起,吹溫了喂到邊。
這一口,先是荔枝和梨子的甜酸在舌尖漫開,接著是綿綿的桃、韌的荔枝,并著脆爽的馬蹄碎和梨子碎口,夏日的清雋果香與冬日的溫暖滋潤,便一齊在口腔中織綻放。
這是在王府時最喝的糖水,想來是趙虓的安排和心意。
十五歲嫁他,十幾年間左右不離地伴在他旁,跟著他輾轉征戰,巨細無地照料他的飲食起居。
他對雖罕見如此溫小意之舉,但與這麽多年的婚姻裏,枕席恩深,山河盟重,只有一個王妃,這可算是天下無兩的厚澤和恩寵了。
陪他巡藩那年,途中次子趙順湞出生,倉促分娩傷了子,自此再沒能有一兒半。本以為他對或許也會很快棄如敝履,可他卻沒因這事冷落,沒有聽從的建議冊封側妃,更甚連選上幾個侍妾也未同意。
獨一份恩澤十幾年,這是多人可而不可及的幸運?
可多蠢啊,偏就是要恪守著祖訓,經年累月地小心翼翼,賢德恭謹,一次次請他謹遵祖制,充盈後宅,一遍遍地將這個分明著、亦著的男人推開,以至夫妻心生隔。
喝了半碗糖水,錦鈺見要躺,便撤了腰枕。
寧悠進被窩裏,才不過起來坐了一小會兒,胳膊和肩膀就涼了個。
襄南被作為南下據防南周的據,趙虓監國以後就時常往返于此屯兵練。跟著趙虓一同折騰來去,卻始終難以習慣這裏冬天的和冷。
氣沾了寒意往人骨頭兒裏鑽,穿得再厚也是徒勞。天總是沉的,整個冬天能見到太的機會屈指可數,以至于到後來天只要放晴,便恨不得一整個白天都在底下曬著。
將下進被子裏,懷念起他還是藩王的時候。想起北方秋日的天高氣爽,冬日紛飛飄落的樺樹枯葉,覆著落雪的松林,他懷抱的皂角香,手掌上的鐵鏽味……
這些時日,被病痛折磨時總七八糟地想,十餘年裏伴他兩征鄔延,平定北方,雖未親眼見他一統天下,一生大抵也可算完滿了。
若說憾,或許是從未真正向他敞開過自己。
如果再有來世,撇開這些枷鎖,還能做回初親時那個肆意鮮活的自己嗎?他們的婚姻是否也能多些耳鬢廝磨,意?
在紛的思緒中迷迷糊糊地睡去,中間幾次,被細微窸窣的人聲擾到,都沒有徹底醒來過。直到困意漸漸離去,燈火已點上了,跳的赤金火裏,模糊地看到一個寬闊影在床邊坐著,才了驚般猛地睜開眼。
是趙虓。
寧悠愣住,怔怔凝著他。
只兩月多未見,卻好像已過去了許多年。分別時他還是太子殿下,而今卻已是這天下的主人,大靖的帝王了。
或許勞喪事之故,他看上去輕減了許多,但板還是魁梧。胡須覆滿了他常年作戰而曬得黝黑的面頰,歲月在那張英武的臉上雕琢出愈加濃烈的獷,整個人如一把浴沐霜的戰斧,即使左眸的灰靄也無法遮掩他如斧刃般鋒冷銳利的目。
他正在他的盛年,從他上,覺到一種巍然迫的氣勢,一撲面而來的強悍張力。在這樣的對比之下,則顯得如一朵幹枯、殘敗的薔薇,飄搖著在凋零的邊緣。
“陛下……”才想起來應當行大禮,坐起來要掀被下床,卻被他按住手制止了。
他糙溫暖的手掌攥住的,指腹挲著的手背,“好些了沒有?”
還是那樣低沉啞的嗓音,可是這一次卻了許多疏冷。
想著自己未能為先帝奔喪守孝,愧疚得不能自已,連聲解釋著,淚也難自地下來。
趙虓著,并未勸言,只等哭夠了,緒平複下來,才輕輕拍拍,說回到的病上:“你好好養病,早些康複才是要。我這回帶了卞太醫來替你好好看看,他明日便到。”
其實的是什麽狀況,自己最清楚不過。這些時日,神思清明時早已做好了大限將至的準備,或許除了膝下兩個半大的孩子,已沒什麽能讓恐懼死亡。
衍兒大了,已經跟著趙虓上過沙場,很得他喜。湞兒卻特別依,又自小弱,若是走了,趙虓再重立新後,待有了其他子嗣,他還能被好好對待嗎?甚至他對衍兒的喜是否也會隨著的離去消解變淡呢?
想要待後事,要他一個保證,但又知道,趙虓絕不會給承諾什麽的。
更何況,即便承諾了又怎樣?他若重視這兩個皇子,便一定會盡心養育教導他們,甚至給他們儲君之位,將天下給他們。若有朝一日不重視了,何時摒棄不顧也不過隨他心意。
已經盡力教導、呵護他們走到了今天,未來的路,終究還要靠他們自己去走。
“衍兒和湞兒,會來嗎?”
“也這一兩日便到。”
寧悠心安下來。
才說了幾句話,便乏得沒了氣力,趙虓見臉煞白,額上冒汗,連忙扶躺了回去。
“妾失禮了,請陛下擔待。”虛弱地看著他,不知是不是的痛苦模糊了意識,燈火裏他威嚴沉肅的模樣竟然和了一些。
“你要撐著,過些日還要好好地封皇後金冊。”他口吻不容置喙,可是說著眼裏竟然浮起一層淚,攥著的手下意識地又了些,仿佛怕留不住似的。
已沒有力氣答,昏昏沉沉地,一時回到兒時兵荒馬的記憶裏,一時又為自己半生的經歷唏噓。
雜的思緒不斷向,一陣倦意湧來,四肢和逐漸地沉下去,神智也跟著沉下去。耳邊他焦急的呼喚,紛的人聲,哭聲,腳步聲,什麽都縹緲起來。
燭火的亮黯淡了,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喚他,求他萬不要為自己過度悲傷。父皇剛走在前面,接著又是,實在擔心他悲痛過度難以支撐。
念著來世與他再做夫妻,卻發不出聲來,只聽到他哀慟地呼著的名,掙紮著想睜開眼,聽他再真真切切地喊一次,可是濃重的黑暗已吞沒了一切。
再回首往事如夢
“殿下?可是魘著了?”
寧悠聽見錦鈺關切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模模糊糊地,像是從夢的深傳來。但能覺到,覺到上著沉沉的棉花被子,被子上有悉的厚重楠木香。
“殿下?”
聲音清晰起來,也刺著的眼瞼。勉強撐開眼簾,待瞳孔對上焦,便見錦鈺擰著眉心焦切的臉懸在眼吧前兒。手臂,錦鈺的手便覆上來,裹住的。
“為何如此喚我……?”迷惘地喃著,支起來,但額頭還是昏昏沉沉地,子弱得稍微用點力氣便虛汗連連。
錦鈺見醒來,松了口氣。忙扶一把,扯過腰枕給墊上,耐心解釋道:“陛下登基,奴婢等自然要改口喚您殿下的。”
從半個多月前到今日,這已是錦鈺不知第多次向解釋改換稱呼的緣由。這一年來子一直不佳,咳嗽,低燒,纏纏黏黏地不見好轉。啓程回京途中又是一病不起,只好轉道州暫做休整。可這次窮盡針石,病卻急轉直下,時昏時醒,以至後來連這些平常的事都難以記清了。
錦鈺苦地著蒼白的臉,拿浸了溫水的帕子替拭額上剛浮起的汗,“您睡得累了吧,坐一下子也好。”
寧悠環顧了一下宮殿的四周,著緞的被面,想起方才半夢半醒時聞到的那木香。是了,這是在州的行宮養病。
先帝猝然駕崩,趙虓帶著兩個兒子從隋慶回京奔喪,則在他們之後由襄南,可在路上卻忽然病倒了。這一病耽擱了四月多,趙虓理完喪事、安葬父親後繼承大統,登基帝位,自然也從王妃變了中宮。
“您睡著的這會兒,相來過,給您送了糖水來。您要用些嗎?”錦鈺說著將饌盒的蓋子打開,端出一只冒著熱氣的玉碗。
“相?”寧悠又覺糊塗,王淮怎麽到了州?“他此刻不該在京城伺候陛下嗎?”
“殿下又忘了,陛下前些天已往州來探您,相提前一些,便先在廿二這日到了。”
寧悠了然,不再問,只道:“用些糖水吧。”
錦鈺忙端起碗來,用瓷勺舀起,吹溫了喂到邊。
這一口,先是荔枝和梨子的甜酸在舌尖漫開,接著是綿綿的桃、韌的荔枝,并著脆爽的馬蹄碎和梨子碎口,夏日的清雋果香與冬日的溫暖滋潤,便一齊在口腔中織綻放。
這是在王府時最喝的糖水,想來是趙虓的安排和心意。
十五歲嫁他,十幾年間左右不離地伴在他旁,跟著他輾轉征戰,巨細無地照料他的飲食起居。
他對雖罕見如此溫小意之舉,但與這麽多年的婚姻裏,枕席恩深,山河盟重,只有一個王妃,這可算是天下無兩的厚澤和恩寵了。
陪他巡藩那年,途中次子趙順湞出生,倉促分娩傷了子,自此再沒能有一兒半。本以為他對或許也會很快棄如敝履,可他卻沒因這事冷落,沒有聽從的建議冊封側妃,更甚連選上幾個侍妾也未同意。
獨一份恩澤十幾年,這是多人可而不可及的幸運?
可多蠢啊,偏就是要恪守著祖訓,經年累月地小心翼翼,賢德恭謹,一次次請他謹遵祖制,充盈後宅,一遍遍地將這個分明著、亦著的男人推開,以至夫妻心生隔。
喝了半碗糖水,錦鈺見要躺,便撤了腰枕。
寧悠進被窩裏,才不過起來坐了一小會兒,胳膊和肩膀就涼了個。
襄南被作為南下據防南周的據,趙虓監國以後就時常往返于此屯兵練。跟著趙虓一同折騰來去,卻始終難以習慣這裏冬天的和冷。
氣沾了寒意往人骨頭兒裏鑽,穿得再厚也是徒勞。天總是沉的,整個冬天能見到太的機會屈指可數,以至于到後來天只要放晴,便恨不得一整個白天都在底下曬著。
將下進被子裏,懷念起他還是藩王的時候。想起北方秋日的天高氣爽,冬日紛飛飄落的樺樹枯葉,覆著落雪的松林,他懷抱的皂角香,手掌上的鐵鏽味……
這些時日,被病痛折磨時總七八糟地想,十餘年裏伴他兩征鄔延,平定北方,雖未親眼見他一統天下,一生大抵也可算完滿了。
若說憾,或許是從未真正向他敞開過自己。
如果再有來世,撇開這些枷鎖,還能做回初親時那個肆意鮮活的自己嗎?他們的婚姻是否也能多些耳鬢廝磨,意?
在紛的思緒中迷迷糊糊地睡去,中間幾次,被細微窸窣的人聲擾到,都沒有徹底醒來過。直到困意漸漸離去,燈火已點上了,跳的赤金火裏,模糊地看到一個寬闊影在床邊坐著,才了驚般猛地睜開眼。
是趙虓。
寧悠愣住,怔怔凝著他。
只兩月多未見,卻好像已過去了許多年。分別時他還是太子殿下,而今卻已是這天下的主人,大靖的帝王了。
或許勞喪事之故,他看上去輕減了許多,但板還是魁梧。胡須覆滿了他常年作戰而曬得黝黑的面頰,歲月在那張英武的臉上雕琢出愈加濃烈的獷,整個人如一把浴沐霜的戰斧,即使左眸的灰靄也無法遮掩他如斧刃般鋒冷銳利的目。
他正在他的盛年,從他上,覺到一種巍然迫的氣勢,一撲面而來的強悍張力。在這樣的對比之下,則顯得如一朵幹枯、殘敗的薔薇,飄搖著在凋零的邊緣。
“陛下……”才想起來應當行大禮,坐起來要掀被下床,卻被他按住手制止了。
他糙溫暖的手掌攥住的,指腹挲著的手背,“好些了沒有?”
還是那樣低沉啞的嗓音,可是這一次卻了許多疏冷。
想著自己未能為先帝奔喪守孝,愧疚得不能自已,連聲解釋著,淚也難自地下來。
趙虓著,并未勸言,只等哭夠了,緒平複下來,才輕輕拍拍,說回到的病上:“你好好養病,早些康複才是要。我這回帶了卞太醫來替你好好看看,他明日便到。”
其實的是什麽狀況,自己最清楚不過。這些時日,神思清明時早已做好了大限將至的準備,或許除了膝下兩個半大的孩子,已沒什麽能讓恐懼死亡。
衍兒大了,已經跟著趙虓上過沙場,很得他喜。湞兒卻特別依,又自小弱,若是走了,趙虓再重立新後,待有了其他子嗣,他還能被好好對待嗎?甚至他對衍兒的喜是否也會隨著的離去消解變淡呢?
想要待後事,要他一個保證,但又知道,趙虓絕不會給承諾什麽的。
更何況,即便承諾了又怎樣?他若重視這兩個皇子,便一定會盡心養育教導他們,甚至給他們儲君之位,將天下給他們。若有朝一日不重視了,何時摒棄不顧也不過隨他心意。
已經盡力教導、呵護他們走到了今天,未來的路,終究還要靠他們自己去走。
“衍兒和湞兒,會來嗎?”
“也這一兩日便到。”
寧悠心安下來。
才說了幾句話,便乏得沒了氣力,趙虓見臉煞白,額上冒汗,連忙扶躺了回去。
“妾失禮了,請陛下擔待。”虛弱地看著他,不知是不是的痛苦模糊了意識,燈火裏他威嚴沉肅的模樣竟然和了一些。
“你要撐著,過些日還要好好地封皇後金冊。”他口吻不容置喙,可是說著眼裏竟然浮起一層淚,攥著的手下意識地又了些,仿佛怕留不住似的。
已沒有力氣答,昏昏沉沉地,一時回到兒時兵荒馬的記憶裏,一時又為自己半生的經歷唏噓。
雜的思緒不斷向,一陣倦意湧來,四肢和逐漸地沉下去,神智也跟著沉下去。耳邊他焦急的呼喚,紛的人聲,哭聲,腳步聲,什麽都縹緲起來。
燭火的亮黯淡了,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喚他,求他萬不要為自己過度悲傷。父皇剛走在前面,接著又是,實在擔心他悲痛過度難以支撐。
念著來世與他再做夫妻,卻發不出聲來,只聽到他哀慟地呼著的名,掙紮著想睜開眼,聽他再真真切切地喊一次,可是濃重的黑暗已吞沒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