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驪在接到劉姨娘喪訊時,就已經開始盤算起自境來,不能還像以前那樣因為有姨娘在,對李氏保持親戚做派。
在大伯父對很賞識的況下,更要把大伯母也拉攏到自己這邊。
尤其是已經十二歲了,以前姨娘在的時候說替說親,若是落在馮氏手裡,肯定討不到好。那麼得押寶到李氏上,但不能只討好李氏,邊的王忠家的還有漫雪都得拿住了,這樣雙管齊下,要讓李氏離不開才行。
如果有一個人無條件的陪你,幫你,還能什麼都幫的上忙,也不指手畫腳,這樣的人就是雲驪也喜歡。
時常幫李氏打理家務,尤其是籌算方面,幾乎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晚上幫助李氏安眠,時常李氏有煩擾的事,都能幫忙分憂,最後多半主意還是拿,因此李氏反而仰賴。
得了王忠家的準信后,雲驪繼續練字,這次是用左手練字。
人家看的上自己,自己也得更加努力才是。
荷香則勸道:「姑娘,您要不要也去騎馬去,奴婢聽說皇後娘娘最騎馬,陸家的姑太太接了七姑娘去學騎馬呢。」
雲驪搖頭:「不必,拾人牙慧不好。再者,若騎馬只是為了討皇后喜歡,那就更不必了。」
因為和李氏走的很近,幾乎日夜不離開,偶爾李氏出隻言片語,還有找王忠家的打探得知皇后居然說出對付文懋要用鐵鞭、鐵鎚、匕首這樣的話,足以看出這個人沒有任何知人善用的本事。
況且,知曉自己的容貌,以前小時候即便麗也是小孩子似的那種漂亮,現下越長大,越發的心驚。
自然,人也不止是這一幅皮囊,而在於的談吐、氣質、儀態,恰好這些從六歲開始就跟著呂嬤嬤邊學,還學的非常出。
看書很多,知曉很多人自己進宮,為了固寵就讓姊妹進宮,比如漢景帝後宮的王娡、王兒姁,其中王娡是漢武帝生母,漢帝劉驁的趙飛燕和趙合德姐妹,就連曹都將自己的三個親生兒曹憲、曹節和曹華一起嫁給漢獻帝劉協為夫人。
更別提著名的劉備之子阿斗後宮都有一對張氏姐妹。
再往前就是春秋戰國,那時候親妹妹族妹還得給姐姐做滕妾。
大姐姐對過繼的哥哥都這麼不客氣,聽說獨得皇帝恩寵,膝下又有太子。若是一旦被大伯父送進宮中固寵,恐怕為附庸,甚至不會得到善待。別看大伯父和大伯母現在很喜歡,但是在和大姐姐之間,他們肯定選擇自己的兒。
如今姨娘不在了,父親那邊有太太在,更不會為自己出頭。
故而,反倒是不如避開。
自然,嫁進宮中,日後若得寵封后,姨娘才能得到誥封,這是最好實現的一條青雲路。可如果是別的人做了皇帝,不排斥,但是因為是遼王,皇后還是的大堂姐,伯父伯母待這樣好,不會對付大姐姐,那麼進宮就只是一個工。
*
壽喜堂
章扶玉帶著陸之歸寧,母子倆正親親熱熱的在說話,笑道:「您就讓雲淑到我們家住些日子,這樣,們姊妹倆既能在一起學規矩,一起學打馬球,豈不是很好。」
「好,你既然喜歡七丫頭,就讓多過去就是。」章老太太也是為了雲淑好,雲淑沒有親兄弟姊妹,馮氏不過面上,李氏只聽從大老爺的喜歡雲驪,無人為雲淑作主。
如果雲淑有了陸家的撐腰,日後也是好事。
因此,也默許雲淑去陸家時常小住一段時日。
章扶玉笑著又說起們倆個孩子在一起騎馬的快意,聽得章老太太也笑。
「如今京里不再和以往
一樣喜歡舞文弄墨,反而因為新的勛貴們來自遼北,姑娘們都擅長騎馬蹴鞠。還有,近來家裡多了一隻波斯貓兒,我們之十分歡喜,那眸子碧瑩瑩的,跟那胡姬似的,天天伺候貓兒比伺候我們爹娘還用心。」
章老太太點頭:「姑娘們在閨閣中才是最最恣意的,你不要說,等日後要是嫁人了,再也沒有片刻的閑暇了。」
章扶玉也是深以為然。
外頭又說李氏帶著雲驪過來請安,章扶玉連忙站起來,今時不同往日,李氏已經是承恩公夫人了,陸家這次能夠起複看的是皇后的面子上,丈夫才任監察史的職。
甚至連大老爺趁把陪嫁的田莊收回的事,連提都不敢提了,在老太太面前都不敢多說什麼。
李氏依舊還是李氏,沒什麼大改變,只是氣變的好多了。
章扶玉喊了聲「大嫂」,又看到雲驪,居然晃了一下神,本來這次見到雲淑,覺得雲淑已經很端麗秀了,眾人中無人及其左右,可再看到雲驪,才知曉什麼國無雙。
頭上簡單梳了個隨雲髻,因是未出閣子,剩餘的烏髮散落在背後,仿若上等綢緞一般,髻上簪了一株玉簪花,更襯的格外清新俗、冰清玉潔。
「姑姑。」雲驪連忙行禮。
忽然,章扶玉懂了請嬤嬤的重要了,的確請安都格外的好看。自己兒已經算是百里挑一了,可拿出來一擺,反而好像自家兒不好了。
章扶玉笑道:「毋須多禮,你表姐本想請你過去莊子上騎馬玩兒,但聽聞你日日要練琴讀書,就此作罷了。」
們回來之後,松濤先生又回來執教,但是姊妹中只有雲湘和雲驪是日日都去讀書,雲瀟則時常隨馮氏赴宴,抑或者是專門跟施嬤嬤學紅,沒有功夫來,雲淑又時常去陸家。
這種話當然是客氣話,陸之從未邀請過,雲驪也順勢道:「是啊,原本學了三弦琴、胡琴,近來在學琵琶,還要從先生寫字,一天天的無事忙。」
李氏聞言,又怕雲驪太累,忙道:「你要不要也去學騎馬?說起來我們家裡還有好幾匹母馬,十分溫順。」
雲驪搖頭,有些害道:「不知怎麼,我有些怕那些。」
這個病全家都知曉,尋常貓兒狗兒都是避開走的,唯獨有一次膽子大,還是替大老爺拿行軍蟻出來治療傷口。
李氏就安道:「也別怕那個,等你何時想學了,大伯母帶你去騎。」
「嗯。」雲驪含笑點頭,又挽著李氏,李氏連坐下都是帶著雲驪坐下。
過了一會兒,馮氏也來了,聽聞陸之等人在學騎馬打馬球,便讓雲湘和雲瀟去學,還十分熱衷的樣子。
雲瀟不明白,私下問起馮氏:「娘以前不是說騎馬那些不是姑娘家該乾的事嗎?連雲驪也不去學,怎地如今又要兒去學了。」
馮氏用手指頭了兒一下:「你呀,真是太傻,正所謂上行下效。皇後娘娘喜歡這個,你若學好,這也許就是你的進之階。雲驪雖然聰慧,但年紀小,又有你大伯母當靠山,時刻可以在娘娘跟前遞話,你就不同了。」
都聽馮氏這麼說了,雲瀟便放下紅,跟著們一起去學馬技。
也因為如此,松濤先生正好只教雲驪讀書,師徒二人倒是學的很開心,私下也問雲驪:「你這樣彷彿在避禍一樣,你可是個心智堅韌之人,絕不是一匹馬就能嚇倒的。」
「先生,這樣不好,安安靜靜的寫字,跟著您讀書,才是我最大的願。您瞧我如今左手已經逐漸能寫大字,字也自一派,刻章也會了,騎馬等我何時想學了就可以學,但讀書卻是時不我待呀。」
即便和松濤先生關係很親近,雲驪也絕對不會出
自己的任何想法。
好在松濤先生也是個聰明人,不問許多,二人只討論學問。
甚至松濤先生心好時,還會教雲驪寫文章,雲驪再去文懋那裡借《庚辰年科舉大題小題集》這樣的科舉要用的書來看。
忘了說了,文懋已經順利考東升書院,不在家中,但他書房的書已經吩咐下人,只準雲驪進來取書。
就在雲驪讀書的時候,幾個月來,雲瀟們個個都是學的不亦樂乎,終於,們要學以致用了。
聽說皇后在西山請了京中勛貴人家和世家千金打馬球。
這下府里的人都為雲驪可惜,明明才相貌樣樣都不缺,但就因為不會騎馬,無法參加這麼宏大的場面。
要知曉這樣的宴會,是全上京的達貴婦都要去的。
興許會被哪家看重了,聘回去做媳婦也是可以的。
但云驪就是不如山,也沒有任何失落,這份淡定連李氏都覺得有。私下不和大老爺商量著:「要不然咱們也送騎馬去,找個極好的馴馬的師傅,單獨學學。」
大老爺笑道:「既然不想,又何必勉強。我看雲驪是個很有分寸的孩子,你就別心了。」
「還沒見老爺你這樣,我哪裡不急的,你也知曉,這姑娘家大了就要說親,要提前相看幾年才行。」
「這你不必著急,我自有區。」大老爺須。
真正要嫁好人家,不需要上前自我推薦,那樣反而掉價,而正經結親說了算的,還是要男人們因利而合。
是日,雲驪隨李氏給老太太請安,雲瀟雲淑已經穿好了騎裝,個個都英姿颯爽的,雲瀟見自己終於了雲驪一頭,自然得意洋洋。
還故意大聲對雲淑道:「我可聽說了,今日去的不止是咱們,還有在京的番國屬臣,宗室親貴,娘娘的彩頭也不知道是什麼呢?」
雲淑笑道:「娘娘出手的東西,肯定是極好的。」
們有說有笑,上了馬車那興的心都不能平復。
回來時,據說皇后賞賜了不禮,雲瀟故意在雲驪面前顯擺一番:「可惜了了,你竟然沒去,不過你去了也沒用。昨兒咱們才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做颯爽英姿,你知曉最後誰軸出來的麼?是大姐姐。」
雲驪倒是不在意雲瀟的顯擺,反而還好奇道:「皇後娘娘也親自下場和你們玩兒嗎?」
「哪兒呀,是一匹烈馬突然跑到馬場,皇後娘娘一襲紅騎裝出來,親自馴服了烈馬,當時被皇上也看到了,皇上當即眼睛發呢。」
雲瀟說的唾沫橫飛。
雲淑看了雲驪的臉一眼,是頭一次見皇後娘娘,那麼颯爽英姿,那麼的大氣明艷,是真正的國天香,難怪皇上獨寵一人的。
而雲驪雖說生的和皇后像,但云驪看起來更謹慎斂,沒有皇后那麼有彩。
不過,倒是忍耐力極其好,如果是雲瀟聽著們顯擺恐怕早就氣炸了,但云驪就是風雨不安如山,臉上還噙著笑意聽們說,沒有任何不滿。
甚至到最後還誇大姐姐。
雲今日算是出了大風頭,清楚的知曉的優勢不在讀書上,從小就不願意讀那些三從四德哄騙人的鬼話,的強項在馬背上。
只有在馬背上,才是最耀眼的。
建元帝趙玨正當盛年,和夫妻和睦,二人床笫之歡也是如魚得水。
一夜貪歡,建元帝早晨還得去上早朝,見醒過來,忙道:「你多睡會兒吧,昨兒可是夠累的。」
「玨哥,你不許答應那個任大鬍子的鬼話。」雲俏的把下一抬。
和趙玨相向來都是如此,大大咧咧有什麼事就說什麼
,昨日故意出了風頭,就是想打消任青儀的建議。
趙玨抬著的下道:「放心吧,我絕對不會的。」
「那就好。」雲心裡很得意。
昨兒還好那位五妹妹沒來,聽聞不擅長騎馬,不知怎地,是又想見一面,但又不想過來,不想五妹妹有任何一點見到皇上的機會。
家中一點幫助也沒有,偏生煦兒前幾日得了一場風寒,任青儀想讓皇上拉攏功勛之家,娶他們的兒進來,進而派他們去西南打仗。
是決計不能允許的,這些人背後的勢力比自家可大多了。
若是不知曉前世皇帝回移別,或許本不擔心,但是前世親眼所見對自己一心一意的丈夫,居然那麼快就投別人的懷抱。自然就擔心丈夫移別,對們的也多了些不信任,就患得患失起來。
甚至不得不,用自己的優勢吸引皇帝。
果然,建元帝退朝後,任青儀提出這個要求。
「陛下,如今西南不穩固,淮王雖滅,但寧王乃太子胞弟,雖然暫時老實了,一心修道,可也未必是真修道,再有愉王、福王等人假意歸順,可一旦起事,後方不穩。您不選秀可以,但魏國公、文昌侯都是忠心不二的,魏國公之妹,年約二八待字閨中,文昌侯之更是和皇後娘娘好,若您納了此二,他們會更忠心的。」
任青儀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別看皇上現在坐穩了江山,可到底基不穩,四起義不斷,這些大將各自帶兵出去,若是被策反了,那才是功虧一簣。
而人本就是瞬息萬變的。
建元帝考慮再三道:「我可以給們賜婚或者封誥,進我的後宮就不必了,如今太子地位穩固,若是再有妃子進宮,到時候又來個諸子奪嫡,對社稷也未必是好事。」
「可您是皇帝,這……」任青儀覺得不可思議,諸子奪嫡好歹先皇也有這麼多兒子可以選擇,但是您就這麼一個兒子,年紀還這麼小,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大,更要延綿子嗣才行。
「皇上,這廣納妃嬪充實後宮,不僅是您的家事,也是國事啊。」
昨兒皇後娘娘廣請諸位千金,任青儀本以為皇后想通了,沒想到原來是攛掇皇帝不納后妃,分明前幾日皇上是有所鬆的。
任青儀當然不敢威皇上,但是人家可以對付皇后啊。
甚至本不必和皇后直接對上,出手對付承恩公府就是了。
明月館
難得休息一日,雲驪正在用珍珠敷手,因為長期寫字,中指有繭,腳掌因為跳舞也是有繭,這些都是要定期去掉的。
也會特地拿出功夫來做這些。
素文笑道:「等會兒再用香膏塗一層,用熱熱的汗巾子裹一層,手就凝脂了。」
「其實咱們姑娘本就無比,這眼瞅著要過冬了,按照呂嬤嬤的法子,姑娘的手一次都沒凍過,跟水蔥兒似的,真好看。」
「是啊,是啊……」
雲驪遮住臉:「你們幾個的馬屁把我都吹的不好意思了。」
知曉,因為沒去馬場,雲瀟雲湘還有雲淑都得了厚的禮,只沒有得到,下人們這是哄開心呢,怕難過。
荷香則用銼刀替磨腳,也抬頭笑道:「您還真的不用不好意思,我敢說全天下都沒到比您更的了。」
「再過幾個月您就十三了,您這每大一歲,就會一歲,奴婢若不伺候您,都不知曉天下還有這麼的姑娘呢。」
這幾個人是越說越起勁,所以雲驪閉上眼睛權當小憩。
誰知曉剛閉上眼,就說茜紅來了,茜紅是幾個月前調進來做三等丫頭,是王忠家的孫兒,時常派打探消
息。
「五姑娘,不好了,咱們二老爺被彈劾了。」
雲驪猛地睜眼:「這是為何?」
誰會這個時候彈劾娘娘的叔叔,再者,章思源也是三品轉運使,也是高了,每年往京中打點的不啊。
更為可怕的是,章思宗過了幾日被彈劾在某太妃國喪期間納妾,連章家姻親陸修平也被彈劾當年外放,沒有迴避親屬規避制度,拿錢賄賂京中員。
陸修平也上承恩公府和大老爺商量,姑娘們都聚在一很是憂心。
大家都在沉默,氛圍非常抑,彷彿前幾日的馬球那些鮮亮一下變灰暗了。
雲瀟終於忍不住,問起陸之:「陸表姐,到底是出了什麼事了?」
陸之素來秉持大家閨秀不多聽不多問也不多說的原則,自然是搖頭,只安雲瀟:「放心吧,有大人們在,咱們姑娘家也幫不上忙,就都到此安靜些,不吵著大人們就好。」
「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雲驪聽了陸之的話,不是很贊同。
章家的事雖然是男人們的事,但若出了事,還不都是全家的事,多了解一些總是好事。陸之小時候閑散,如今大了更是任何一字以自己的禮來約束,比如認為男人的大事,人不該多問。
人不該問外事,人自古主,就不能問外面的事。
子不應該窺中門,就連僕都不應該無故出去。
陸之其實為人很不錯,大度寬宏,從不驕矜,和姊妹們相面面俱到。但就是這一點,讓雲驪覺得人不錯,怎麼對親人又如此的冷,只是為了守所謂的禮。
聽了雲驪的話,陸之自覺沒趣,不再多話。
反而是雲淑幫陸之道:「五姐姐,咱們又不是男人,即便知曉了,又能如何?如今安份些反而好。」就是見不得雲驪這般,又沒本事解決問題,多什麼呢。
雲驪則道:「七妹妹,看來你平日崇拜花木蘭、樊梨花都是假的啊?照你這麼說,們都是流之輩,又何故上陣廝敵呢?」
雲湘沒好氣道:「都何時了,你們還拌。為何有人突然把咱們家人都給彈劾了,而且這些事都是以前發生的,怎麼突然全部翻出來。」
聽雲湘這麼說,雲驪就道:「我們永寧伯府一直以來,都在京中是富貴閑人,就是父親任也是外放為。」
這一看就是針對章家鬧出來的。
難道是因為皇后什麼事兒?雲驪聽茜紅在祖母那兒打聽過,說是朝堂上要皇上廣納公勛之,但是被皇帝拒絕了。
但這兩件事有沒有關聯,無法判斷。
沒辦法判斷,陸修平卻和大老爺道:「彈劾咱們的科道員是任青儀的同鄉,我看就是敲打皇后。」
大老爺無奈:「我怎麼不知曉為何?娘娘的事,我們如何能管。」
「但皇後娘娘有勸諫之責,舅兄,不如讓嫂子進宮一趟,再這麼下去,我們指不定還翻出什麼事來。」陸修平自己也怕。
永寧伯府本是富貴閑人,最大的實權就是章思源,此時他正在外地,也是鞭長莫及。
大老爺擺擺手,無奈揚聲:「讓大太太和二太太都遞牌子進宮。」
現在只有勸皇后趕賢德些,否則家裡沒事兒也都被史、科道員彈劾的本不敢出門,甚至還不知道有什麼滅頂之災。
雲驪在接到劉姨娘喪訊時,就已經開始盤算起自境來,不能還像以前那樣因為有姨娘在,對李氏保持親戚做派。
在大伯父對很賞識的況下,更要把大伯母也拉攏到自己這邊。
尤其是已經十二歲了,以前姨娘在的時候說替說親,若是落在馮氏手裡,肯定討不到好。那麼得押寶到李氏上,但不能只討好李氏,邊的王忠家的還有漫雪都得拿住了,這樣雙管齊下,要讓李氏離不開才行。
如果有一個人無條件的陪你,幫你,還能什麼都幫的上忙,也不指手畫腳,這樣的人就是雲驪也喜歡。
時常幫李氏打理家務,尤其是籌算方面,幾乎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晚上幫助李氏安眠,時常李氏有煩擾的事,都能幫忙分憂,最後多半主意還是拿,因此李氏反而仰賴。
得了王忠家的準信后,雲驪繼續練字,這次是用左手練字。
人家看的上自己,自己也得更加努力才是。
荷香則勸道:「姑娘,您要不要也去騎馬去,奴婢聽說皇後娘娘最騎馬,陸家的姑太太接了七姑娘去學騎馬呢。」
雲驪搖頭:「不必,拾人牙慧不好。再者,若騎馬只是為了討皇后喜歡,那就更不必了。」
因為和李氏走的很近,幾乎日夜不離開,偶爾李氏出隻言片語,還有找王忠家的打探得知皇后居然說出對付文懋要用鐵鞭、鐵鎚、匕首這樣的話,足以看出這個人沒有任何知人善用的本事。
況且,知曉自己的容貌,以前小時候即便麗也是小孩子似的那種漂亮,現下越長大,越發的心驚。
自然,人也不止是這一幅皮囊,而在於的談吐、氣質、儀態,恰好這些從六歲開始就跟著呂嬤嬤邊學,還學的非常出。
看書很多,知曉很多人自己進宮,為了固寵就讓姊妹進宮,比如漢景帝後宮的王娡、王兒姁,其中王娡是漢武帝生母,漢帝劉驁的趙飛燕和趙合德姐妹,就連曹都將自己的三個親生兒曹憲、曹節和曹華一起嫁給漢獻帝劉協為夫人。
更別提著名的劉備之子阿斗後宮都有一對張氏姐妹。
再往前就是春秋戰國,那時候親妹妹族妹還得給姐姐做滕妾。
大姐姐對過繼的哥哥都這麼不客氣,聽說獨得皇帝恩寵,膝下又有太子。若是一旦被大伯父送進宮中固寵,恐怕為附庸,甚至不會得到善待。別看大伯父和大伯母現在很喜歡,但是在和大姐姐之間,他們肯定選擇自己的兒。
如今姨娘不在了,父親那邊有太太在,更不會為自己出頭。
故而,反倒是不如避開。
自然,嫁進宮中,日後若得寵封后,姨娘才能得到誥封,這是最好實現的一條青雲路。可如果是別的人做了皇帝,不排斥,但是因為是遼王,皇后還是的大堂姐,伯父伯母待這樣好,不會對付大姐姐,那麼進宮就只是一個工。
*
壽喜堂
章扶玉帶著陸之歸寧,母子倆正親親熱熱的在說話,笑道:「您就讓雲淑到我們家住些日子,這樣,們姊妹倆既能在一起學規矩,一起學打馬球,豈不是很好。」
「好,你既然喜歡七丫頭,就讓多過去就是。」章老太太也是為了雲淑好,雲淑沒有親兄弟姊妹,馮氏不過面上,李氏只聽從大老爺的喜歡雲驪,無人為雲淑作主。
如果雲淑有了陸家的撐腰,日後也是好事。
因此,也默許雲淑去陸家時常小住一段時日。
章扶玉笑著又說起們倆個孩子在一起騎馬的快意,聽得章老太太也笑。
「如今京里不再和以往
一樣喜歡舞文弄墨,反而因為新的勛貴們來自遼北,姑娘們都擅長騎馬蹴鞠。還有,近來家裡多了一隻波斯貓兒,我們之十分歡喜,那眸子碧瑩瑩的,跟那胡姬似的,天天伺候貓兒比伺候我們爹娘還用心。」
章老太太點頭:「姑娘們在閨閣中才是最最恣意的,你不要說,等日後要是嫁人了,再也沒有片刻的閑暇了。」
章扶玉也是深以為然。
外頭又說李氏帶著雲驪過來請安,章扶玉連忙站起來,今時不同往日,李氏已經是承恩公夫人了,陸家這次能夠起複看的是皇后的面子上,丈夫才任監察史的職。
甚至連大老爺趁把陪嫁的田莊收回的事,連提都不敢提了,在老太太面前都不敢多說什麼。
李氏依舊還是李氏,沒什麼大改變,只是氣變的好多了。
章扶玉喊了聲「大嫂」,又看到雲驪,居然晃了一下神,本來這次見到雲淑,覺得雲淑已經很端麗秀了,眾人中無人及其左右,可再看到雲驪,才知曉什麼國無雙。
頭上簡單梳了個隨雲髻,因是未出閣子,剩餘的烏髮散落在背後,仿若上等綢緞一般,髻上簪了一株玉簪花,更襯的格外清新俗、冰清玉潔。
「姑姑。」雲驪連忙行禮。
忽然,章扶玉懂了請嬤嬤的重要了,的確請安都格外的好看。自己兒已經算是百里挑一了,可拿出來一擺,反而好像自家兒不好了。
章扶玉笑道:「毋須多禮,你表姐本想請你過去莊子上騎馬玩兒,但聽聞你日日要練琴讀書,就此作罷了。」
們回來之後,松濤先生又回來執教,但是姊妹中只有雲湘和雲驪是日日都去讀書,雲瀟則時常隨馮氏赴宴,抑或者是專門跟施嬤嬤學紅,沒有功夫來,雲淑又時常去陸家。
這種話當然是客氣話,陸之從未邀請過,雲驪也順勢道:「是啊,原本學了三弦琴、胡琴,近來在學琵琶,還要從先生寫字,一天天的無事忙。」
李氏聞言,又怕雲驪太累,忙道:「你要不要也去學騎馬?說起來我們家裡還有好幾匹母馬,十分溫順。」
雲驪搖頭,有些害道:「不知怎麼,我有些怕那些。」
這個病全家都知曉,尋常貓兒狗兒都是避開走的,唯獨有一次膽子大,還是替大老爺拿行軍蟻出來治療傷口。
李氏就安道:「也別怕那個,等你何時想學了,大伯母帶你去騎。」
「嗯。」雲驪含笑點頭,又挽著李氏,李氏連坐下都是帶著雲驪坐下。
過了一會兒,馮氏也來了,聽聞陸之等人在學騎馬打馬球,便讓雲湘和雲瀟去學,還十分熱衷的樣子。
雲瀟不明白,私下問起馮氏:「娘以前不是說騎馬那些不是姑娘家該乾的事嗎?連雲驪也不去學,怎地如今又要兒去學了。」
馮氏用手指頭了兒一下:「你呀,真是太傻,正所謂上行下效。皇後娘娘喜歡這個,你若學好,這也許就是你的進之階。雲驪雖然聰慧,但年紀小,又有你大伯母當靠山,時刻可以在娘娘跟前遞話,你就不同了。」
都聽馮氏這麼說了,雲瀟便放下紅,跟著們一起去學馬技。
也因為如此,松濤先生正好只教雲驪讀書,師徒二人倒是學的很開心,私下也問雲驪:「你這樣彷彿在避禍一樣,你可是個心智堅韌之人,絕不是一匹馬就能嚇倒的。」
「先生,這樣不好,安安靜靜的寫字,跟著您讀書,才是我最大的願。您瞧我如今左手已經逐漸能寫大字,字也自一派,刻章也會了,騎馬等我何時想學了就可以學,但讀書卻是時不我待呀。」
即便和松濤先生關係很親近,雲驪也絕對不會出
自己的任何想法。
好在松濤先生也是個聰明人,不問許多,二人只討論學問。
甚至松濤先生心好時,還會教雲驪寫文章,雲驪再去文懋那裡借《庚辰年科舉大題小題集》這樣的科舉要用的書來看。
忘了說了,文懋已經順利考東升書院,不在家中,但他書房的書已經吩咐下人,只準雲驪進來取書。
就在雲驪讀書的時候,幾個月來,雲瀟們個個都是學的不亦樂乎,終於,們要學以致用了。
聽說皇后在西山請了京中勛貴人家和世家千金打馬球。
這下府里的人都為雲驪可惜,明明才相貌樣樣都不缺,但就因為不會騎馬,無法參加這麼宏大的場面。
要知曉這樣的宴會,是全上京的達貴婦都要去的。
興許會被哪家看重了,聘回去做媳婦也是可以的。
但云驪就是不如山,也沒有任何失落,這份淡定連李氏都覺得有。私下不和大老爺商量著:「要不然咱們也送騎馬去,找個極好的馴馬的師傅,單獨學學。」
大老爺笑道:「既然不想,又何必勉強。我看雲驪是個很有分寸的孩子,你就別心了。」
「還沒見老爺你這樣,我哪裡不急的,你也知曉,這姑娘家大了就要說親,要提前相看幾年才行。」
「這你不必著急,我自有區。」大老爺須。
真正要嫁好人家,不需要上前自我推薦,那樣反而掉價,而正經結親說了算的,還是要男人們因利而合。
是日,雲驪隨李氏給老太太請安,雲瀟雲淑已經穿好了騎裝,個個都英姿颯爽的,雲瀟見自己終於了雲驪一頭,自然得意洋洋。
還故意大聲對雲淑道:「我可聽說了,今日去的不止是咱們,還有在京的番國屬臣,宗室親貴,娘娘的彩頭也不知道是什麼呢?」
雲淑笑道:「娘娘出手的東西,肯定是極好的。」
們有說有笑,上了馬車那興的心都不能平復。
回來時,據說皇后賞賜了不禮,雲瀟故意在雲驪面前顯擺一番:「可惜了了,你竟然沒去,不過你去了也沒用。昨兒咱們才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做颯爽英姿,你知曉最後誰軸出來的麼?是大姐姐。」
雲驪倒是不在意雲瀟的顯擺,反而還好奇道:「皇後娘娘也親自下場和你們玩兒嗎?」
「哪兒呀,是一匹烈馬突然跑到馬場,皇後娘娘一襲紅騎裝出來,親自馴服了烈馬,當時被皇上也看到了,皇上當即眼睛發呢。」
雲瀟說的唾沫橫飛。
雲淑看了雲驪的臉一眼,是頭一次見皇後娘娘,那麼颯爽英姿,那麼的大氣明艷,是真正的國天香,難怪皇上獨寵一人的。
而雲驪雖說生的和皇后像,但云驪看起來更謹慎斂,沒有皇后那麼有彩。
不過,倒是忍耐力極其好,如果是雲瀟聽著們顯擺恐怕早就氣炸了,但云驪就是風雨不安如山,臉上還噙著笑意聽們說,沒有任何不滿。
甚至到最後還誇大姐姐。
雲今日算是出了大風頭,清楚的知曉的優勢不在讀書上,從小就不願意讀那些三從四德哄騙人的鬼話,的強項在馬背上。
只有在馬背上,才是最耀眼的。
建元帝趙玨正當盛年,和夫妻和睦,二人床笫之歡也是如魚得水。
一夜貪歡,建元帝早晨還得去上早朝,見醒過來,忙道:「你多睡會兒吧,昨兒可是夠累的。」
「玨哥,你不許答應那個任大鬍子的鬼話。」雲俏的把下一抬。
和趙玨相向來都是如此,大大咧咧有什麼事就說什麼
,昨日故意出了風頭,就是想打消任青儀的建議。
趙玨抬著的下道:「放心吧,我絕對不會的。」
「那就好。」雲心裡很得意。
昨兒還好那位五妹妹沒來,聽聞不擅長騎馬,不知怎地,是又想見一面,但又不想過來,不想五妹妹有任何一點見到皇上的機會。
家中一點幫助也沒有,偏生煦兒前幾日得了一場風寒,任青儀想讓皇上拉攏功勛之家,娶他們的兒進來,進而派他們去西南打仗。
是決計不能允許的,這些人背後的勢力比自家可大多了。
若是不知曉前世皇帝回移別,或許本不擔心,但是前世親眼所見對自己一心一意的丈夫,居然那麼快就投別人的懷抱。自然就擔心丈夫移別,對們的也多了些不信任,就患得患失起來。
甚至不得不,用自己的優勢吸引皇帝。
果然,建元帝退朝後,任青儀提出這個要求。
「陛下,如今西南不穩固,淮王雖滅,但寧王乃太子胞弟,雖然暫時老實了,一心修道,可也未必是真修道,再有愉王、福王等人假意歸順,可一旦起事,後方不穩。您不選秀可以,但魏國公、文昌侯都是忠心不二的,魏國公之妹,年約二八待字閨中,文昌侯之更是和皇後娘娘好,若您納了此二,他們會更忠心的。」
任青儀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別看皇上現在坐穩了江山,可到底基不穩,四起義不斷,這些大將各自帶兵出去,若是被策反了,那才是功虧一簣。
而人本就是瞬息萬變的。
建元帝考慮再三道:「我可以給們賜婚或者封誥,進我的後宮就不必了,如今太子地位穩固,若是再有妃子進宮,到時候又來個諸子奪嫡,對社稷也未必是好事。」
「可您是皇帝,這……」任青儀覺得不可思議,諸子奪嫡好歹先皇也有這麼多兒子可以選擇,但是您就這麼一個兒子,年紀還這麼小,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大,更要延綿子嗣才行。
「皇上,這廣納妃嬪充實後宮,不僅是您的家事,也是國事啊。」
昨兒皇後娘娘廣請諸位千金,任青儀本以為皇后想通了,沒想到原來是攛掇皇帝不納后妃,分明前幾日皇上是有所鬆的。
任青儀當然不敢威皇上,但是人家可以對付皇后啊。
甚至本不必和皇后直接對上,出手對付承恩公府就是了。
明月館
難得休息一日,雲驪正在用珍珠敷手,因為長期寫字,中指有繭,腳掌因為跳舞也是有繭,這些都是要定期去掉的。
也會特地拿出功夫來做這些。
素文笑道:「等會兒再用香膏塗一層,用熱熱的汗巾子裹一層,手就凝脂了。」
「其實咱們姑娘本就無比,這眼瞅著要過冬了,按照呂嬤嬤的法子,姑娘的手一次都沒凍過,跟水蔥兒似的,真好看。」
「是啊,是啊……」
雲驪遮住臉:「你們幾個的馬屁把我都吹的不好意思了。」
知曉,因為沒去馬場,雲瀟雲湘還有雲淑都得了厚的禮,只沒有得到,下人們這是哄開心呢,怕難過。
荷香則用銼刀替磨腳,也抬頭笑道:「您還真的不用不好意思,我敢說全天下都沒到比您更的了。」
「再過幾個月您就十三了,您這每大一歲,就會一歲,奴婢若不伺候您,都不知曉天下還有這麼的姑娘呢。」
這幾個人是越說越起勁,所以雲驪閉上眼睛權當小憩。
誰知曉剛閉上眼,就說茜紅來了,茜紅是幾個月前調進來做三等丫頭,是王忠家的孫兒,時常派打探消
息。
「五姑娘,不好了,咱們二老爺被彈劾了。」
雲驪猛地睜眼:「這是為何?」
誰會這個時候彈劾娘娘的叔叔,再者,章思源也是三品轉運使,也是高了,每年往京中打點的不啊。
更為可怕的是,章思宗過了幾日被彈劾在某太妃國喪期間納妾,連章家姻親陸修平也被彈劾當年外放,沒有迴避親屬規避制度,拿錢賄賂京中員。
陸修平也上承恩公府和大老爺商量,姑娘們都聚在一很是憂心。
大家都在沉默,氛圍非常抑,彷彿前幾日的馬球那些鮮亮一下變灰暗了。
雲瀟終於忍不住,問起陸之:「陸表姐,到底是出了什麼事了?」
陸之素來秉持大家閨秀不多聽不多問也不多說的原則,自然是搖頭,只安雲瀟:「放心吧,有大人們在,咱們姑娘家也幫不上忙,就都到此安靜些,不吵著大人們就好。」
「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雲驪聽了陸之的話,不是很贊同。
章家的事雖然是男人們的事,但若出了事,還不都是全家的事,多了解一些總是好事。陸之小時候閑散,如今大了更是任何一字以自己的禮來約束,比如認為男人的大事,人不該多問。
人不該問外事,人自古主,就不能問外面的事。
子不應該窺中門,就連僕都不應該無故出去。
陸之其實為人很不錯,大度寬宏,從不驕矜,和姊妹們相面面俱到。但就是這一點,讓雲驪覺得人不錯,怎麼對親人又如此的冷,只是為了守所謂的禮。
聽了雲驪的話,陸之自覺沒趣,不再多話。
反而是雲淑幫陸之道:「五姐姐,咱們又不是男人,即便知曉了,又能如何?如今安份些反而好。」就是見不得雲驪這般,又沒本事解決問題,多什麼呢。
雲驪則道:「七妹妹,看來你平日崇拜花木蘭、樊梨花都是假的啊?照你這麼說,們都是流之輩,又何故上陣廝敵呢?」
雲湘沒好氣道:「都何時了,你們還拌。為何有人突然把咱們家人都給彈劾了,而且這些事都是以前發生的,怎麼突然全部翻出來。」
聽雲湘這麼說,雲驪就道:「我們永寧伯府一直以來,都在京中是富貴閑人,就是父親任也是外放為。」
這一看就是針對章家鬧出來的。
難道是因為皇后什麼事兒?雲驪聽茜紅在祖母那兒打聽過,說是朝堂上要皇上廣納公勛之,但是被皇帝拒絕了。
但這兩件事有沒有關聯,無法判斷。
沒辦法判斷,陸修平卻和大老爺道:「彈劾咱們的科道員是任青儀的同鄉,我看就是敲打皇后。」
大老爺無奈:「我怎麼不知曉為何?娘娘的事,我們如何能管。」
「但皇後娘娘有勸諫之責,舅兄,不如讓嫂子進宮一趟,再這麼下去,我們指不定還翻出什麼事來。」陸修平自己也怕。
永寧伯府本是富貴閑人,最大的實權就是章思源,此時他正在外地,也是鞭長莫及。
大老爺擺擺手,無奈揚聲:「讓大太太和二太太都遞牌子進宮。」
現在只有勸皇后趕賢德些,否則家裡沒事兒也都被史、科道員彈劾的本不敢出門,甚至還不知道有什麼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