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44章 第44章

劉姨娘死了!

這個消息彷彿巨雷投海底,激起驚濤駭浪。

壽喜堂

章老太太做完早課,聽聞此消息也是頗為唏噓,雲淑知曉老太太是個之人,原本老人家是恨劉姨娘骨的,但當知曉劉姨娘是為了二老爺被鎖拿,不慎水而死,又起了憐憫之心。

其實二老爺的信寫的很晦,但是章家都是眼明心明之人,怎麼會看不明白那封信。

說是不慎落水,很有可能是男主人被拘捕,人可能遭到侮辱,不得已劉姨娘投水保了名節。

雲淑嘆道:「這大概就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吧,當初劉姨娘打莊姨娘,拚命跟著老爺去淮南,如今莊姨娘和全哥兒反倒是逃過一劫了。」

在真定老家的時候,莊姨娘份例,全哥兒那兒時常有下人慢待,下人們捧高踩低,歷來皆如此。雲淑跟著老太太住在一起,份例多到用不完,便隨手接濟了莊姨娘母子,莊姨娘母子也是投桃報李,和關係很不錯。

得知這個消息,莊姨娘高興到不行。

果然,老太太聽了這話,也就不覺惋惜了,還道:「你說的是這個理兒,誰知曉莊姨娘竟然逃過一劫。當初,哭的跟淚人兒似的,幾乎在後宅沒有立錐之地,我還憐惜年輕就已經完全失寵,最後,反而是有福氣。」

爭來爭去的,到最後自己沒了命。

所以說,人的命,天註定。

雲淑見章老太太憐憫之心沒了,心裡鬆了一口氣,又轉移老太太的視線,叮囑道:「老太太,過幾日您要和大太太一起進宮,宮中禮儀繁瑣,恐怕會很累,您這幾日還是多歇息為妙。」

章老太太笑道:「你放心,我以前也時常進宮,倒是沒什麼要。」

又憐的看著雲淑道:「你幾個姐姐邊都有宮中嬤嬤教導,不如我也請你大姐姐派個嬤嬤來在你邊?」

雲淑連忙說不要,章老太太是堅持。

祖孫二人都知曉,章雲和章大老爺夫妻是不同的,雲淑甚至道:「大伯父一心想做外戚撈好,大姐姐卻是個賢明之人,原本我還怕大姐姐和伯父伯母一條心,到時候祖母您的境可就難了。但現下,大姐姐沒有召見伯母,反而先見了姑母,可見大姐姐並不親近爹娘。」

章老太太點頭:「以前雲在家就和你姑母很好,甚至帶著你陸表姐玩兒,你大伯父為請的先生被打跑了數次,鬧著要騎馬,也被你大伯父罵了,但就是和老子作對,是一個立志為花木蘭樊梨花那樣的人,不想被闈束縛。我以往總覺得兒家這般不好,你大伯母也只是溺,不曾想如今倒是我錯了。雲子和男孩子一般,和誰都能打一片,日後你若見了,也會喜歡的。」

花木蘭和樊梨花那可都是將軍呀!

聽老太太這麼說完,雲淑就更崇拜雲了。

開朗、疏闊、明磊落,風霽月,有這個正牌在,可比冒牌貨滿腹算計的雲驪好百倍。

當然除了壽喜堂開心,還有馮氏也開心,雲鸞更是難得頭一回不端莊,叉腰道:「若是可以,我恨不得在大街上多放幾架鞭炮。哪家有正房太太被個賤人著不的,哪家有賤人的兒子了嫡支,正房太太的兒子反而了旁支的,就咱們家裡有這種況。真是可喜可賀,那賤人終於死了。」

雲瀟則更關心的是另外的:「娘,那是不是劉姨娘死了,雲驪就得回來您這裡?」可不願意雲驪再高一頭。現在大姐姐了皇后,雲驪養在大伯母膝下,不知曉的人還以為是皇后的嫡親妹妹呢。

馮氏一下被打回現實,雖說劉姨娘那賤人死了,可兒子被過繼了,兒還養在李氏膝下,聽聞李氏如今片

刻離不了雲驪。

人家可是什麼都有了。

以前還覺得自家相公是實權文,對李氏也沒有看得起,可現下李氏是承恩公夫人,皇后親母,太子的外祖母,矮了李氏一大截啊。

即便是皇后先召見了章扶玉,那也說明不了什麼,這緣關係是斬不斷的,否則,為何皇上不封章扶玉一家,還得封大伯子為承恩公呢。

想到這裡,馮氏才是氣不打一來。

雲鸞的歡天喜地似乎也散了一些,不過聽雲瀟說雲驪病了,又高興了。

雲驪是真的病了,緩了好幾日都沒緩過來,越想越難

李氏坐在床邊親手喂葯給:「好孩子,把葯喝過,快些好起來,我還打算帶你進宮去見你大姐姐,也許一見你,就很喜歡你。」

雲驪搖頭:「大伯母,你進宮與大姐姐好好敘天倫,就不要為我在面前求什麼。如今我姨娘故去,越發讓我知曉什麼做樹靜而風不止,子養而親不待。我是多麼羨慕大姐姐功名就時,還能奉養您二老。」

拿起碗,把苦子一飲而盡,又苦笑道:「大伯母養我長大,又為我著想,如今還為我的事發愁,日後雲驪必定也一樣孝敬您,現在雲驪要養好,不讓您心。哦,對了,大伯母近來睡的如何?」

緩了好幾日,終於在想自己的後路了,一味傷心難過無濟於事。

姨娘真的去了,更要好好地活下去。

正如大伯父和大伯母沒有兒子,即便只有大姐姐一個兒,但大姐姐坐上位,仍舊可以耀門楣,這似乎給了一條出路。

哥哥已經過繼,宗法上他是大伯母的兒子了,即便□□后如何的功名就,和姨娘半點關係都沒有。

只有,才能讓姨娘正名。

但此時,更要先為自己打算,尤其是現如今,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當李氏為親戚相了。

李氏沒想到還記著自己失眠,又讓好生歇息,不要擔心自己。

雲驪搖頭:「生我者姨娘,養我者伯母,你們都是我十分重要的人。」

聽雲驪這麼說,李氏還有點心虛,起初對並不是很好,還想把雲驪退回去給馮氏,是因為大老爺的緣故才留下,沒想到這孩子這麼有孝心。

待李氏走後,雲驪立馬就對素文道:「你空去拂雲齋,讓我哥哥有空過來一趟。」

素文看雲驪靨點點,發白,不擔心道:「姐兒還是先養好病吧,此事您毋須心。」

「無事,我只是些許風寒伴著頭疼而已,其實昨兒夜裡就好的差不多了。」沉湎於過去,日後被人鑽了空子都不知曉。

素文離開后,又讓下人扶起,先給章思源回信,在信上滴了幾滴眼淚,寫了一首詩證明自己心苦悶凄楚,又緬懷劉姨娘了一番,最後也是殷切叮囑章思源要保重

現在寄信不需要到馮氏挾制,直接給魏忠,就自然會有人和大伯父的信件一起送去,也無人會拆開看。

父親這裡,肯定是要拉攏的。

文懋是次日過來的,他前幾日探妹妹時,妹妹都在歇息,他也不好進來,今日妹妹請他過來,兄妹倆抱頭哭了一場。

就在文懋還沉浸在痛苦中時,雲驪突然道:「哥哥為何還沒有封世子?」

文懋噎噎道:「那日妹妹不是聽到了麼?」

「不,不對,大伯父和大伯母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本沒有可能再生兒子出來。自古皇後為了抬高自己的門楣,都會大肆封賞娘家,你卻既沒有封世子,也沒有封賞。哥哥,你不覺得很蹊蹺嗎?」雲驪提醒他。

文懋其實也覺得很奇怪:「妹妹,其實我剛和大老爺給

皇后請安時,聽說我是嗣子,還很熱,但後來,又問我過繼前如何,我就說了你,我是想讓也喜歡你,還特地問你行幾,我說行五,的臉雖然未變,但是對我就不復熱了,皇上要賞賜我錦衛的職位,也不許,要我從普通軍丁當起,說是要磨鍊我,還是大伯父表示我準備科舉才作罷。」

說起來文懋也是庶出,他從小也很會看眼,這皇后對大老爺和他都很奇怪,不是他腦海中想的那般。

雲驪咳嗽了一聲:「唔,我知曉了。我已經去信給父親,若是能為姨娘做一場法事就好了。至於皇后那裡,我聽說先召見了姑母,才后召見伯母,也許和大房不是一條心,和老太太們才是一條心呢。」

「這……這不會吧?大姐姐不是長房的獨嗎?」文懋覺得不可思議。

雲驪笑道:「天下也不一定有緣就親的,李建和李世民還是親兄弟呢,玄武門事變李建可是下場凄慘,那還是嫡親的同胞兄弟呢。」

雖然不知曉為何章雲對這般疼的父母不親近,但是聽文懋點到章雲特地問行幾的時候,覺得很奇怪,為何要特地問自己行幾?章家的姑娘除了雲鸞,幾乎都沒和見面過,按道理,應該都不知曉才對。

難道是姑姑在們回京之前,就在章雲那裡說了劉姨娘的壞話,可這也不是不可能,也許因為文懋已經過繼了,宗法上他是長房的人了,章扶玉不好說文懋,就拿自己開刀,亦或者是把和文懋都在皇后那裡告了一狀。

文懋撇:「妹妹,你放心,我還是去方先生那裡讀書,準備考東升書院。為了這麼個爵位卑躬屈膝,我還不如好生走科舉正途呢。」

姨娘過世了,只有他能照拂妹妹,他更要肩膀挑起做哥哥的責任來。

雲驪驚喜道:「哥哥能這麼想可就太好了。」

不管如何哥哥能自覺上進,不靠別人,就比什麼都好了。

其實章雲怎麼想的,就連李氏也不清楚。

此刻,章老太太和李氏一起進宮請安,李氏心急如焚,自從兒出嫁后,多年不見兒,十分想念。

指引下,只見一著翟,頭上戴著九條翠龍和四隻金冠的子被人簇擁著緩緩走出來,又坐在座上。

聽得引導章老太太和李氏行完禮后,們才起,只見這個時候章雲才從座下來。

再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能見到母親和祖母,重生到自己出嫁后,算起來只有六年,其實是好些年都沒有看到家裡人了。

「祖母,母親。」再也忍不住,淚如雨下。

李氏和章老太太分別抹淚,章老太太克制一些,年紀大了,生離死別見的多,況且和章雲一般,也只抹淚,但李氏就哭的鼻涕眼淚一把抓了。

見李氏哭這般模樣,雲忍不住淚:「我們母許多未見,何不多說會子話。」

如此,李氏才止住眼淚。

搬來圈椅讓章老太太和李氏坐下,二人推辭幾次方才戰戰兢兢的坐下,雖說雲已經是皇后,但是規矩依舊是規矩。

兒不能承歡膝下,多有慚愧。以後母親要保重子,兒在宮裡也放心了。」雲知曉母親在家,平日都是聽父親差遣,只因沒能生個兒子,事事不敢拂逆。

因此,小的時候就想自己若是兒子就好了,父親就不必一房一房的妾室抬進門,母親也不必日日晚上以淚洗面自責,白日還要堆著笑臉持了。

甚至前世送章家五姑娘進宮討好皇帝,肯定是那位利熏心的爹干出來的好事,母親未必同意。

李氏聽兒這麼說,心道雲真是長大了,以前可說不出這種妥帖的話來。

「娘娘萬萬

不可如此說,您在潛邸服侍遼王,如今又母儀天下,只要您在宮裡過的好,我們在外頭也就一切放心了。」

章老太太暗自點頭,李氏這話說的沒問題。

見李氏這般客氣,祖母也是恭敬萬分,立即道:「祖母和母親進室來,過會子我請太子過來。」

進了室,宮們撤下,雲才笑道:「們退下了,咱們娘幾個才能好生說話。」

章老太太見雲有話想和李氏說,尋了個機會去次間吃茶,如此李氏才放開了,先問雲:「上天保佑,我在老家擔心的不行,還好你現下了皇后,皇上又封了太子,我的兒,我和你父親不知曉多為你高興。」

「娘,現在了皇后,您在家裡就可以揚眉吐氣了。」雲得意道。

這讓李氏原本覺得兒有所改變,但看著抬起的樣子,還是像以前一樣一襲紅,總是這樣風風火火的。

李氏卻沒有想象中的怨言:「你父親向來敬我,又過繼了兒子在我名下,我唯一氣的人不是你爹,是你姑母和老太太。」

既然兒卸下心房,自己也要把心底的話說出。

不解:「這是為何?您和祖母還有姑母關係不是好的麼?」還記得在家時,每次姑姑帶陸表妹過來,母親都是熱招待,還要自己帶著玩兒。

李氏都氣笑了:「如果好,怎麼會時常在你姑母過來的時候打發你去你姨母和舅家,有時候實在被堵著了,也只是讓你和你表妹接。老太太害死了你親祖母,若非你姑母出嫁你祖母掏空整個侯府,為何到你出嫁時才剩一萬貫嫁妝給你?」

「這……」雲從來不了解家中狀況,甚至一直認為家中雖然不算是孔國公府那樣的高門,但也富貴至極。

李氏又把章老太太如何阻撓他們過繼,如何讓雲驪配商賈之子一腦兒的全部說出來了,甚至到最後才道:「文懋那孩子孝順至極,本來他過繼的時候,我們家爵位已經沒了,錢也被你祖母和一大家子花的差不多了,如今連承恩公世子也沒封誥,那孩子也不生氣,這幾日搬到廟裡去苦讀了,準備考書院,還是準備讀書出仕的。好孩子,你對我們再孝順,平日也是他照看我們的多,現下這……」

也是想讓兒知道實,以前覺得兒不大穩重,家裡的事並不多告訴,再後來出嫁了,就更不想說家裡這些煩心事了。

但現在兒對丈夫和兒子都這麼不客氣,有必要把這些關係說說,否則兒不親近自家人,反而親近仇人。

當然,也想儘快給文懋爭取世子的誥封。

沒想到事的真相是如此,老太太和姑母原來是和母親並不親近的,老太太還害死了親祖母,還一直要挾制老爺太太。

也有些後悔:「我並不知曉這些。」

只是聽到這章文懋是五姑娘的哥哥,純粹不想讓討好罷了。

每每想起專寵一個人的丈夫,居然和別的人在一起你儂我儂,甚至忘掉了的一切,即便如今重活一世,仍舊是不能忘懷,如果手裡有一把尖刀,恨不得把們這對狗男捅死算了。

又知曉,那是死後多年,丈夫才納妃,也怪不到五妹妹那裡,但就是膈應的慌。膈應到甚至和丈夫同床共枕時,恨不得拿一把尖刀把人捅死算了。

還有那個五妹,是靠長的像才能進宮的,得了寵居然就把的畫像全部撤了,同是人,心裡清楚,這個五妹是想把的一切都抹掉。

因此,即便李氏在懇求,也沒有半分理解,還冷冷的道:「娘,他是過繼來的,您一下什麼都給他了?他怎麼還會真心孝順呢。就跟這烈馬一樣,如果難馴就得用鐵鞭打它;不服,就用鐵鎚接著錘;還不服,則

用匕首殺它。您只有真正的馴服他,他才能做到真正的孝順。」

李氏聽了暗自心驚,又連忙解釋:「文懋這孩子忠厚老實,絕不是這種人。」好歹文懋過繼在膝下兩年,還真的是個老實孩子。

擺手,並不相信:「那也未必,哦,對了,聽說您養了五妹妹在膝下,聽姑母提起,還說同我生的很相像。」

最在意的是這個。

提起雲驪來,李氏倒是很高興:「是啊,雲驪很小就在我膝下養著,不僅通琴棋書畫,紅刺繡,擅長打雙陸。我常常有個失眠容易發火的病,就特地學艾灸,不辭辛苦每日替我艾灸,四時八節,從來都是針線活送上。你要是見了,保管你喜歡。」

卻很不是滋味,以前唯獨是母親常常掛在邊的,現在卻變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如果不知曉前世的事,興許會很喜歡,但是一想起就在紫宸殿,和自己的丈夫那般,簡直是覺得噁心了。

一個贗品,就是做再多也不了正品。而毋須做那麼多卑躬屈膝的事,爹娘應該不管如何,都只喜歡才對,怎麼能因為那個孩一點小恩小惠,就被收買,甚至在面前大唱讚歌,難道皇后的地位來的容易嗎?一個個都只想手討要。

李氏說完見兒神變幻莫測,有些惴惴不安。

卻見雲倏地一笑:「母親,瞧您現在心裡只有那兩個孩子了,置我於何地?您只看我如今了皇后,卻不知曉我的境遇未必好呢。」

李氏不解:「娘娘如今是皇后,膝下又有太子,怎麼會不好呢?」

說來這輩子和上輩子到底不同了,按照上輩子因為早在兩年前被淮王和太子派的人用毒箭死,也因為如此遼王報仇心切,不惜兩敗俱傷的方式在前世提前兩年就坐上皇位了。

但這輩子,原本應該被人下毒而流產的胎兒,因為小心看顧順利生了出來,為了不蹈覆轍,不再向前世那樣待在遼王府或者別院,而是堅持要去莊園躲著,遼王分了銳的親兵給,甚至送過去,可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是遼王為了救中箭。

也因為如此,驍勇善戰的遼王在關鍵時刻病了一場,這讓遼王府的親兵家臣對非常不滿。

大抵前世因為遼王對深深加愧疚,甚至把國號稱永寧,只因是永寧伯府的大小姐。

所以皇帝以此為號,來紀念

但是如今的國號卻是建元,不再是永寧為號了,這是不是代表這輩子皇上對也沒有前世那麼深了。

這也就罷了,淮王雖然被平叛,但西南諸部又起事,南直隸還有個寧王,雖然俯首稱臣,但也未必真心。

此時,有人提議讓皇帝選秀。

尤其是皇帝邊的心腹,以前遼王府屬臣,軍師任先生對的意見最大,認為為了一己私慾陷遼王於危險境地,又因為那次遼王中箭導致諸王勢力坐大。

如今雖然遼王登上皇位,但是留下的爛攤子很大。

還得重用任先生這些人,這個任先生建議皇上選秀,納重臣之宮,雖然被皇上拒了一次,但是雲很是擔心。

以前,遼王軍務繁忙,和遼王在一起的時日短,遼王很喜歡,即便時常出去騎馬耍小子,遼王無比包容。也覺得遼王是武夫,二人興趣相投,也許都喜歡舞槍弄棒,甚至還能一起策馬奔騰。

後來發現簡直大錯特錯,遼王原來學識那麼好,出口章到甚至都時常聽不懂。甚至平日喜歡下棋,時常還召人詩作對。

這讓有了危機,也逐漸覺得皇上陌生了起來。

但他又對很好,甚至懷煦兒的時候,吃不下東西,丈夫為皇子還會親自下廚給熬粥喝。

投桃報李加夫妻誼,總心疼丈夫年喪母,總是無所畏懼的保護他。因此見到明明功勛之臣都還未封,父親不缺地方住,也不缺田地,卻非腆著臉要,真真是太過分了。

想到這裡,見李氏又關心的看著自己,雲有些難過:「皇上的心腹任大人一直對我不喜,這次還建議皇上廣選秀進宮,說皇上三十二,膝下兒,日後社稷不穩固。可若是有子進宮,又誕下皇子,煦兒和我如何是好呢?」

李氏道:「可是我聽你爹說皇上不是拒絕了嗎?」

「拒絕了一次哪裡夠,您先讓爹找員替我跟皇上進諫就說在先皇孝期不能選秀。」雲可不希來人和爭,任何苗頭都不

李氏回家,滿腹心思的和大老爺商量,大老爺卻怪氣道:「一個宅子都不肯賜給我,要我辦事卻不客氣的很?」

「老爺,您也不能不幫啊,這皇上要是有別的人了,萬一再次生下皇子,咱們雲和太子的地位可就會到威脅的。」李氏懇求大老爺。

大老爺則更覺得好笑了:「不是,你們都把我看權臣了是不是?以為我還能管皇上納不納妃子啊……我一個正經的承恩公連宅子都不給,你兒親娘不見,先見姑姑。大太太,你不是說什麼要馴服文懋要用什麼鐵鞭鐵鎚和匕首的,怎麼文懋那個老實頭,都恨不得把人家弄死,對你和我比皇帝婿還不如,還想讓我冒著殺頭的危險替辦事,是不是高看自己了?」

他一個虛職承恩公,被自己兒削減待遇,兒子也不封賞,還得冒著殺頭危險找人勸諫皇帝不納妃嬪……

從長遠看,固然兒為後,他能益,太子繼承大統,他作為未來天子的外公,是會犬升天。

可是他不相信他的兒,因為總是有事了,才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彷彿早已忘了做遼王妃的寶座是誰拱上去的,這樣卸磨殺驢的人,他憑什麼冒風險?

休想!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49章

小庶女

第44章 第44章

劉姨娘死了!

這個消息彷彿巨雷投海底,激起驚濤駭浪。

壽喜堂

章老太太做完早課,聽聞此消息也是頗為唏噓,雲淑知曉老太太是個之人,原本老人家是恨劉姨娘骨的,但當知曉劉姨娘是為了二老爺被鎖拿,不慎水而死,又起了憐憫之心。

其實二老爺的信寫的很晦,但是章家都是眼明心明之人,怎麼會看不明白那封信。

說是不慎落水,很有可能是男主人被拘捕,人可能遭到侮辱,不得已劉姨娘投水保了名節。

雲淑嘆道:「這大概就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吧,當初劉姨娘打莊姨娘,拚命跟著老爺去淮南,如今莊姨娘和全哥兒反倒是逃過一劫了。」

在真定老家的時候,莊姨娘份例,全哥兒那兒時常有下人慢待,下人們捧高踩低,歷來皆如此。雲淑跟著老太太住在一起,份例多到用不完,便隨手接濟了莊姨娘母子,莊姨娘母子也是投桃報李,和關係很不錯。

得知這個消息,莊姨娘高興到不行。

果然,老太太聽了這話,也就不覺惋惜了,還道:「你說的是這個理兒,誰知曉莊姨娘竟然逃過一劫。當初,哭的跟淚人兒似的,幾乎在後宅沒有立錐之地,我還憐惜年輕就已經完全失寵,最後,反而是有福氣。」

爭來爭去的,到最後自己沒了命。

所以說,人的命,天註定。

雲淑見章老太太憐憫之心沒了,心裡鬆了一口氣,又轉移老太太的視線,叮囑道:「老太太,過幾日您要和大太太一起進宮,宮中禮儀繁瑣,恐怕會很累,您這幾日還是多歇息為妙。」

章老太太笑道:「你放心,我以前也時常進宮,倒是沒什麼要。」

又憐的看著雲淑道:「你幾個姐姐邊都有宮中嬤嬤教導,不如我也請你大姐姐派個嬤嬤來在你邊?」

雲淑連忙說不要,章老太太是堅持。

祖孫二人都知曉,章雲和章大老爺夫妻是不同的,雲淑甚至道:「大伯父一心想做外戚撈好,大姐姐卻是個賢明之人,原本我還怕大姐姐和伯父伯母一條心,到時候祖母您的境可就難了。但現下,大姐姐沒有召見伯母,反而先見了姑母,可見大姐姐並不親近爹娘。」

章老太太點頭:「以前雲在家就和你姑母很好,甚至帶著你陸表姐玩兒,你大伯父為請的先生被打跑了數次,鬧著要騎馬,也被你大伯父罵了,但就是和老子作對,是一個立志為花木蘭樊梨花那樣的人,不想被闈束縛。我以往總覺得兒家這般不好,你大伯母也只是溺,不曾想如今倒是我錯了。雲子和男孩子一般,和誰都能打一片,日後你若見了,也會喜歡的。」

花木蘭和樊梨花那可都是將軍呀!

聽老太太這麼說完,雲淑就更崇拜雲了。

開朗、疏闊、明磊落,風霽月,有這個正牌在,可比冒牌貨滿腹算計的雲驪好百倍。

當然除了壽喜堂開心,還有馮氏也開心,雲鸞更是難得頭一回不端莊,叉腰道:「若是可以,我恨不得在大街上多放幾架鞭炮。哪家有正房太太被個賤人著不的,哪家有賤人的兒子了嫡支,正房太太的兒子反而了旁支的,就咱們家裡有這種況。真是可喜可賀,那賤人終於死了。」

雲瀟則更關心的是另外的:「娘,那是不是劉姨娘死了,雲驪就得回來您這裡?」可不願意雲驪再高一頭。現在大姐姐了皇后,雲驪養在大伯母膝下,不知曉的人還以為是皇后的嫡親妹妹呢。

馮氏一下被打回現實,雖說劉姨娘那賤人死了,可兒子被過繼了,兒還養在李氏膝下,聽聞李氏如今片

刻離不了雲驪。

人家可是什麼都有了。

以前還覺得自家相公是實權文,對李氏也沒有看得起,可現下李氏是承恩公夫人,皇后親母,太子的外祖母,矮了李氏一大截啊。

即便是皇后先召見了章扶玉,那也說明不了什麼,這緣關係是斬不斷的,否則,為何皇上不封章扶玉一家,還得封大伯子為承恩公呢。

想到這裡,馮氏才是氣不打一來。

雲鸞的歡天喜地似乎也散了一些,不過聽雲瀟說雲驪病了,又高興了。

雲驪是真的病了,緩了好幾日都沒緩過來,越想越難

李氏坐在床邊親手喂葯給:「好孩子,把葯喝過,快些好起來,我還打算帶你進宮去見你大姐姐,也許一見你,就很喜歡你。」

雲驪搖頭:「大伯母,你進宮與大姐姐好好敘天倫,就不要為我在面前求什麼。如今我姨娘故去,越發讓我知曉什麼做樹靜而風不止,子養而親不待。我是多麼羨慕大姐姐功名就時,還能奉養您二老。」

拿起碗,把苦子一飲而盡,又苦笑道:「大伯母養我長大,又為我著想,如今還為我的事發愁,日後雲驪必定也一樣孝敬您,現在雲驪要養好,不讓您心。哦,對了,大伯母近來睡的如何?」

緩了好幾日,終於在想自己的後路了,一味傷心難過無濟於事。

姨娘真的去了,更要好好地活下去。

正如大伯父和大伯母沒有兒子,即便只有大姐姐一個兒,但大姐姐坐上位,仍舊可以耀門楣,這似乎給了一條出路。

哥哥已經過繼,宗法上他是大伯母的兒子了,即便□□后如何的功名就,和姨娘半點關係都沒有。

只有,才能讓姨娘正名。

但此時,更要先為自己打算,尤其是現如今,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當李氏為親戚相了。

李氏沒想到還記著自己失眠,又讓好生歇息,不要擔心自己。

雲驪搖頭:「生我者姨娘,養我者伯母,你們都是我十分重要的人。」

聽雲驪這麼說,李氏還有點心虛,起初對並不是很好,還想把雲驪退回去給馮氏,是因為大老爺的緣故才留下,沒想到這孩子這麼有孝心。

待李氏走後,雲驪立馬就對素文道:「你空去拂雲齋,讓我哥哥有空過來一趟。」

素文看雲驪靨點點,發白,不擔心道:「姐兒還是先養好病吧,此事您毋須心。」

「無事,我只是些許風寒伴著頭疼而已,其實昨兒夜裡就好的差不多了。」沉湎於過去,日後被人鑽了空子都不知曉。

素文離開后,又讓下人扶起,先給章思源回信,在信上滴了幾滴眼淚,寫了一首詩證明自己心苦悶凄楚,又緬懷劉姨娘了一番,最後也是殷切叮囑章思源要保重

現在寄信不需要到馮氏挾制,直接給魏忠,就自然會有人和大伯父的信件一起送去,也無人會拆開看。

父親這裡,肯定是要拉攏的。

文懋是次日過來的,他前幾日探妹妹時,妹妹都在歇息,他也不好進來,今日妹妹請他過來,兄妹倆抱頭哭了一場。

就在文懋還沉浸在痛苦中時,雲驪突然道:「哥哥為何還沒有封世子?」

文懋噎噎道:「那日妹妹不是聽到了麼?」

「不,不對,大伯父和大伯母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本沒有可能再生兒子出來。自古皇後為了抬高自己的門楣,都會大肆封賞娘家,你卻既沒有封世子,也沒有封賞。哥哥,你不覺得很蹊蹺嗎?」雲驪提醒他。

文懋其實也覺得很奇怪:「妹妹,其實我剛和大老爺給

皇后請安時,聽說我是嗣子,還很熱,但後來,又問我過繼前如何,我就說了你,我是想讓也喜歡你,還特地問你行幾,我說行五,的臉雖然未變,但是對我就不復熱了,皇上要賞賜我錦衛的職位,也不許,要我從普通軍丁當起,說是要磨鍊我,還是大伯父表示我準備科舉才作罷。」

說起來文懋也是庶出,他從小也很會看眼,這皇后對大老爺和他都很奇怪,不是他腦海中想的那般。

雲驪咳嗽了一聲:「唔,我知曉了。我已經去信給父親,若是能為姨娘做一場法事就好了。至於皇后那裡,我聽說先召見了姑母,才后召見伯母,也許和大房不是一條心,和老太太們才是一條心呢。」

「這……這不會吧?大姐姐不是長房的獨嗎?」文懋覺得不可思議。

雲驪笑道:「天下也不一定有緣就親的,李建和李世民還是親兄弟呢,玄武門事變李建可是下場凄慘,那還是嫡親的同胞兄弟呢。」

雖然不知曉為何章雲對這般疼的父母不親近,但是聽文懋點到章雲特地問行幾的時候,覺得很奇怪,為何要特地問自己行幾?章家的姑娘除了雲鸞,幾乎都沒和見面過,按道理,應該都不知曉才對。

難道是姑姑在們回京之前,就在章雲那裡說了劉姨娘的壞話,可這也不是不可能,也許因為文懋已經過繼了,宗法上他是長房的人了,章扶玉不好說文懋,就拿自己開刀,亦或者是把和文懋都在皇后那裡告了一狀。

文懋撇:「妹妹,你放心,我還是去方先生那裡讀書,準備考東升書院。為了這麼個爵位卑躬屈膝,我還不如好生走科舉正途呢。」

姨娘過世了,只有他能照拂妹妹,他更要肩膀挑起做哥哥的責任來。

雲驪驚喜道:「哥哥能這麼想可就太好了。」

不管如何哥哥能自覺上進,不靠別人,就比什麼都好了。

其實章雲怎麼想的,就連李氏也不清楚。

此刻,章老太太和李氏一起進宮請安,李氏心急如焚,自從兒出嫁后,多年不見兒,十分想念。

指引下,只見一著翟,頭上戴著九條翠龍和四隻金冠的子被人簇擁著緩緩走出來,又坐在座上。

聽得引導章老太太和李氏行完禮后,們才起,只見這個時候章雲才從座下來。

再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能見到母親和祖母,重生到自己出嫁后,算起來只有六年,其實是好些年都沒有看到家裡人了。

「祖母,母親。」再也忍不住,淚如雨下。

李氏和章老太太分別抹淚,章老太太克制一些,年紀大了,生離死別見的多,況且和章雲一般,也只抹淚,但李氏就哭的鼻涕眼淚一把抓了。

見李氏哭這般模樣,雲忍不住淚:「我們母許多未見,何不多說會子話。」

如此,李氏才止住眼淚。

搬來圈椅讓章老太太和李氏坐下,二人推辭幾次方才戰戰兢兢的坐下,雖說雲已經是皇后,但是規矩依舊是規矩。

兒不能承歡膝下,多有慚愧。以後母親要保重子,兒在宮裡也放心了。」雲知曉母親在家,平日都是聽父親差遣,只因沒能生個兒子,事事不敢拂逆。

因此,小的時候就想自己若是兒子就好了,父親就不必一房一房的妾室抬進門,母親也不必日日晚上以淚洗面自責,白日還要堆著笑臉持了。

甚至前世送章家五姑娘進宮討好皇帝,肯定是那位利熏心的爹干出來的好事,母親未必同意。

李氏聽兒這麼說,心道雲真是長大了,以前可說不出這種妥帖的話來。

「娘娘萬萬

不可如此說,您在潛邸服侍遼王,如今又母儀天下,只要您在宮裡過的好,我們在外頭也就一切放心了。」

章老太太暗自點頭,李氏這話說的沒問題。

見李氏這般客氣,祖母也是恭敬萬分,立即道:「祖母和母親進室來,過會子我請太子過來。」

進了室,宮們撤下,雲才笑道:「們退下了,咱們娘幾個才能好生說話。」

章老太太見雲有話想和李氏說,尋了個機會去次間吃茶,如此李氏才放開了,先問雲:「上天保佑,我在老家擔心的不行,還好你現下了皇后,皇上又封了太子,我的兒,我和你父親不知曉多為你高興。」

「娘,現在了皇后,您在家裡就可以揚眉吐氣了。」雲得意道。

這讓李氏原本覺得兒有所改變,但看著抬起的樣子,還是像以前一樣一襲紅,總是這樣風風火火的。

李氏卻沒有想象中的怨言:「你父親向來敬我,又過繼了兒子在我名下,我唯一氣的人不是你爹,是你姑母和老太太。」

既然兒卸下心房,自己也要把心底的話說出。

不解:「這是為何?您和祖母還有姑母關係不是好的麼?」還記得在家時,每次姑姑帶陸表妹過來,母親都是熱招待,還要自己帶著玩兒。

李氏都氣笑了:「如果好,怎麼會時常在你姑母過來的時候打發你去你姨母和舅家,有時候實在被堵著了,也只是讓你和你表妹接。老太太害死了你親祖母,若非你姑母出嫁你祖母掏空整個侯府,為何到你出嫁時才剩一萬貫嫁妝給你?」

「這……」雲從來不了解家中狀況,甚至一直認為家中雖然不算是孔國公府那樣的高門,但也富貴至極。

李氏又把章老太太如何阻撓他們過繼,如何讓雲驪配商賈之子一腦兒的全部說出來了,甚至到最後才道:「文懋那孩子孝順至極,本來他過繼的時候,我們家爵位已經沒了,錢也被你祖母和一大家子花的差不多了,如今連承恩公世子也沒封誥,那孩子也不生氣,這幾日搬到廟裡去苦讀了,準備考書院,還是準備讀書出仕的。好孩子,你對我們再孝順,平日也是他照看我們的多,現下這……」

也是想讓兒知道實,以前覺得兒不大穩重,家裡的事並不多告訴,再後來出嫁了,就更不想說家裡這些煩心事了。

但現在兒對丈夫和兒子都這麼不客氣,有必要把這些關係說說,否則兒不親近自家人,反而親近仇人。

當然,也想儘快給文懋爭取世子的誥封。

沒想到事的真相是如此,老太太和姑母原來是和母親並不親近的,老太太還害死了親祖母,還一直要挾制老爺太太。

也有些後悔:「我並不知曉這些。」

只是聽到這章文懋是五姑娘的哥哥,純粹不想讓討好罷了。

每每想起專寵一個人的丈夫,居然和別的人在一起你儂我儂,甚至忘掉了的一切,即便如今重活一世,仍舊是不能忘懷,如果手裡有一把尖刀,恨不得把們這對狗男捅死算了。

又知曉,那是死後多年,丈夫才納妃,也怪不到五妹妹那裡,但就是膈應的慌。膈應到甚至和丈夫同床共枕時,恨不得拿一把尖刀把人捅死算了。

還有那個五妹,是靠長的像才能進宮的,得了寵居然就把的畫像全部撤了,同是人,心裡清楚,這個五妹是想把的一切都抹掉。

因此,即便李氏在懇求,也沒有半分理解,還冷冷的道:「娘,他是過繼來的,您一下什麼都給他了?他怎麼還會真心孝順呢。就跟這烈馬一樣,如果難馴就得用鐵鞭打它;不服,就用鐵鎚接著錘;還不服,則

用匕首殺它。您只有真正的馴服他,他才能做到真正的孝順。」

李氏聽了暗自心驚,又連忙解釋:「文懋這孩子忠厚老實,絕不是這種人。」好歹文懋過繼在膝下兩年,還真的是個老實孩子。

擺手,並不相信:「那也未必,哦,對了,聽說您養了五妹妹在膝下,聽姑母提起,還說同我生的很相像。」

最在意的是這個。

提起雲驪來,李氏倒是很高興:「是啊,雲驪很小就在我膝下養著,不僅通琴棋書畫,紅刺繡,擅長打雙陸。我常常有個失眠容易發火的病,就特地學艾灸,不辭辛苦每日替我艾灸,四時八節,從來都是針線活送上。你要是見了,保管你喜歡。」

卻很不是滋味,以前唯獨是母親常常掛在邊的,現在卻變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如果不知曉前世的事,興許會很喜歡,但是一想起就在紫宸殿,和自己的丈夫那般,簡直是覺得噁心了。

一個贗品,就是做再多也不了正品。而毋須做那麼多卑躬屈膝的事,爹娘應該不管如何,都只喜歡才對,怎麼能因為那個孩一點小恩小惠,就被收買,甚至在面前大唱讚歌,難道皇后的地位來的容易嗎?一個個都只想手討要。

李氏說完見兒神變幻莫測,有些惴惴不安。

卻見雲倏地一笑:「母親,瞧您現在心裡只有那兩個孩子了,置我於何地?您只看我如今了皇后,卻不知曉我的境遇未必好呢。」

李氏不解:「娘娘如今是皇后,膝下又有太子,怎麼會不好呢?」

說來這輩子和上輩子到底不同了,按照上輩子因為早在兩年前被淮王和太子派的人用毒箭死,也因為如此遼王報仇心切,不惜兩敗俱傷的方式在前世提前兩年就坐上皇位了。

但這輩子,原本應該被人下毒而流產的胎兒,因為小心看顧順利生了出來,為了不蹈覆轍,不再向前世那樣待在遼王府或者別院,而是堅持要去莊園躲著,遼王分了銳的親兵給,甚至送過去,可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是遼王為了救中箭。

也因為如此,驍勇善戰的遼王在關鍵時刻病了一場,這讓遼王府的親兵家臣對非常不滿。

大抵前世因為遼王對深深加愧疚,甚至把國號稱永寧,只因是永寧伯府的大小姐。

所以皇帝以此為號,來紀念

但是如今的國號卻是建元,不再是永寧為號了,這是不是代表這輩子皇上對也沒有前世那麼深了。

這也就罷了,淮王雖然被平叛,但西南諸部又起事,南直隸還有個寧王,雖然俯首稱臣,但也未必真心。

此時,有人提議讓皇帝選秀。

尤其是皇帝邊的心腹,以前遼王府屬臣,軍師任先生對的意見最大,認為為了一己私慾陷遼王於危險境地,又因為那次遼王中箭導致諸王勢力坐大。

如今雖然遼王登上皇位,但是留下的爛攤子很大。

還得重用任先生這些人,這個任先生建議皇上選秀,納重臣之宮,雖然被皇上拒了一次,但是雲很是擔心。

以前,遼王軍務繁忙,和遼王在一起的時日短,遼王很喜歡,即便時常出去騎馬耍小子,遼王無比包容。也覺得遼王是武夫,二人興趣相投,也許都喜歡舞槍弄棒,甚至還能一起策馬奔騰。

後來發現簡直大錯特錯,遼王原來學識那麼好,出口章到甚至都時常聽不懂。甚至平日喜歡下棋,時常還召人詩作對。

這讓有了危機,也逐漸覺得皇上陌生了起來。

但他又對很好,甚至懷煦兒的時候,吃不下東西,丈夫為皇子還會親自下廚給熬粥喝。

投桃報李加夫妻誼,總心疼丈夫年喪母,總是無所畏懼的保護他。因此見到明明功勛之臣都還未封,父親不缺地方住,也不缺田地,卻非腆著臉要,真真是太過分了。

想到這裡,見李氏又關心的看著自己,雲有些難過:「皇上的心腹任大人一直對我不喜,這次還建議皇上廣選秀進宮,說皇上三十二,膝下兒,日後社稷不穩固。可若是有子進宮,又誕下皇子,煦兒和我如何是好呢?」

李氏道:「可是我聽你爹說皇上不是拒絕了嗎?」

「拒絕了一次哪裡夠,您先讓爹找員替我跟皇上進諫就說在先皇孝期不能選秀。」雲可不希來人和爭,任何苗頭都不

李氏回家,滿腹心思的和大老爺商量,大老爺卻怪氣道:「一個宅子都不肯賜給我,要我辦事卻不客氣的很?」

「老爺,您也不能不幫啊,這皇上要是有別的人了,萬一再次生下皇子,咱們雲和太子的地位可就會到威脅的。」李氏懇求大老爺。

大老爺則更覺得好笑了:「不是,你們都把我看權臣了是不是?以為我還能管皇上納不納妃子啊……我一個正經的承恩公連宅子都不給,你兒親娘不見,先見姑姑。大太太,你不是說什麼要馴服文懋要用什麼鐵鞭鐵鎚和匕首的,怎麼文懋那個老實頭,都恨不得把人家弄死,對你和我比皇帝婿還不如,還想讓我冒著殺頭的危險替辦事,是不是高看自己了?」

他一個虛職承恩公,被自己兒削減待遇,兒子也不封賞,還得冒著殺頭危險找人勸諫皇帝不納妃嬪……

從長遠看,固然兒為後,他能益,太子繼承大統,他作為未來天子的外公,是會犬升天。

可是他不相信他的兒,因為總是有事了,才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彷彿早已忘了做遼王妃的寶座是誰拱上去的,這樣卸磨殺驢的人,他憑什麼冒風險?

休想!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