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老太太也不出語安,就靜靜的看著咳嗽的章大老爺,在外聽到大老爺劇烈咳嗽的雲淑,想進來問問,被門外的林媽媽攔住了。
「七姑娘,裡屋無事,是老太太和大老爺在商量事呢。」
看著林媽媽和藹的臉,雲淑頓住腳,往偏房去了。
坐下在想,也不知道老太太和大老爺在說什麼,難不是為了雲驪?青黛等人也打聽不到,雲淑就搖頭:「算了,既然祖母不讓我們知曉,我們也不必多打聽了。」
青黛端了一碟似包子狀的點心道:「七姑娘,這是五姑娘那裡送的天花畢羅,說初學,若是不好吃,可別見怪。」
「哦,是五姐那裡送的。那我得品嘗一下,近來也開始做膳食了麼?」雲淑暗嘆章家姐妹們,真是個個都恨不得會十八般武藝。
像真定老家的雲柳和雲霞,只念了一本《三字經》,會寫幾個字,都已經很了不起了。
偏偏章家的姑娘們,尤其以雲驪為主,聽說早慧,三歲就和姐姐們一起讀書,比起們這種下學就走的人,每天主多留半個時辰讓松濤先生教導,平日更是手不釋卷。
當然,這也不是沒有回報,在大伯父面前賣弄文採得了誇獎,越發到重。
但大伯父這個人荒誕不羈,他對自己的親生兒聽聞也並非很好,大姐姐在遼王封地,如今打仗還不知道過的如何,老太太和大老爺商量想送些藥材過去,都被他拒絕了。
當爹的如此狠心,也是見了。
不過,聽說患有頭疾,時常夜不能寐,太爭強好勝反而捨本逐末。
好在這天花畢羅還不錯,又問青黛:「老太太那兒有這個嗎?」
青黛玩味一笑:「老太太說自己脾胃虛,哪裡能吃這個。」
這意思就是不接納五姑娘雲驪了,任憑你似鬼,也總有人會看穿你。
林媽媽見五姑娘走了,不搖頭,老太太還是太好心了,只以劉姨娘的名聲而言,沒有點出真正想說的醜事,也不讓七姑娘等人知曉,還是想私下解決,只怕大老爺不能會到老太太的苦心。
屋
大老爺好容易平復下來,才道:「老太太,雲驪好歹是伯府千金,我們夫妻再不,也養出個皇子妃來,就是劉姨娘再如何,那也影響不到我們家的姑娘啊。若您實在是嫌棄劉姨娘,不如就過繼雲驪給我就是了。」
他這話已經說的夠委婉了,實在是不,他過繼個兒就是了,反正他二弟兒多,過繼個雲驪也沒什麼。
章老太太實在是不明白這大兒子怎麼和中了邪似的,雲驪只是個小姑娘罷了,主要是怕鬧出什麼不倫的事來,到時候家族蒙,可是沒想到才說了這麼一句,大老爺竟然起了要過繼的心思。
這可萬萬不行,雲驪過繼了,那就不是嫡,勝似嫡。
就像現在文懋回來,明顯份高於文龍,因為他現在是長房的兒子了,而且大老爺如果過繼了雲驪,那雲驪就是伯爵的兒。
這樣一來,嫡庶反而不重要。
「你怎麼突然對雲驪一個小姑娘上心,難道我是祖母,會害了不?自古擇婿也要擇有上進心的,姚家哥兒我見了,也是個讀書種子,這有什麼不好?你且細想想。」章老太太的態度緩和了一下。
大老爺則道:「老太太,即便要嫁給讀書人,也要選一個世代書香門第出的,在場上可不是家境殷實,年時會讀書就代表有出息的。」
在場上生存,最重要的是人脈。
況且姚家不過是真定富貴的人家,放到京中怎麼夠看。
沒有權勢,所謂的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至於,他為何看重雲驪的原因,他自然不會跟章老太太明說,畢竟老太太對劉姨娘母子幾人那般忌諱。
諸子奪嫡,他的婿遼王還不知道能不能勝出,若是平安活下來還好,若是失敗了,將來被清算,章家如何是好?
以雲驪之容,只要攀上貴人,就必定既富且貴,還能提挈家族。
這樣的人不到最後一刻,不需要和凡夫俗子結親。
大老爺點頭:「那您就把這姚公子說給雲淑就是,反正也不出眾,比雲驪的才相貌都差遠了。」
「你——」章老太太覺得自己被激怒了。
好歹雲淑養在自己膝下,還被大老爺如此作踐,很是生氣:「雲淑知書達理,向來都是守規矩。」
「那雲驪既懂經史子集,又能詩作賦,但凡琴棋書畫、紅針黹無一不通,又在大太太那兒養著,備讚譽,老太太何不寬容小輩,怎麼您就總揪著生母的事不放下呢?兒子想,您不看二弟的份上,也該看在文懋的份上啊。」大老爺見老太太氣著,反而笑著勸。
反正看著老太太生氣,他心裡還高興。
在章老夫人心裡,雲驪如何同雲淑相提並論,雲淑是守拙,隨分從時,閨閣兒學詩文做什麼,能考狀元嗎?不過是附庸風雅嗎?
兒家最該做的是管家,懂得在男尊卑之下,如何怡然自得的過好自己的主母生活。
而不是天天想詩畫意,那些不是過日子的人。
「那不是正經兒家該做的事,你要知曉只是庶出,若能低嫁,將來姚家還要仰仗我們章家,雲驪的日子也更好過,不是嗎?」章老太太還是把自己的意思說了出來。
即便生氣,還是要忍住怒火,把自己的事辦功。
看大兒子的樣子,分明是著了魔。
大老爺卻倏地道:「老太太到現在是不是還覺得我是姨娘所出,故而認為我不配做這個永寧伯?」
「你何故如此?我從未這般說過。」章老太太自認為自己對這個大兒子也不算差,若是從中阻撓,也未必能順利襲爵。
作為嫡母,也從未苛刻他。
為人子自然該有孝道,若傳出一點不孝,名聲全部毀了,也正因為如此,大老爺才百般容忍,但他發現有些人你忍了也無用。
這老太太六七十歲的人了,什麼都管,過繼也要攔著,恨不得他絕後,當初讓他生母慘死,就是這個老太婆害的。
就連當今皇帝還不是正出呢,你老太太哪回進宮,不得叩拜大禮?
大老爺道:「既然如此,那雲驪的事您就別管了,由我們夫妻養一,總不至於嫁一個商賈子弟吧。雖說是庶出,但也是從三品轉運使的兒,是我們伯府的千金,論人才哪樣都不差,既然如此,何苦一定要低嫁嗎?就像兒子也是姨娘所出,兒子如今也承襲爵位,二弟也是庶出,也了大。」
章老太太聽他提起自己的姨娘,心裡一跳。
還記得大老爺生母羅姨娘那時的囂張,甚至還讓大老爺私下喊娘,此等賊婦,沒有半點尊卑,送去莊子上也是咎由自取。
甚至日後送去尼姑庵清修,那也是作為正妻應當的。
后宅本就不是東風倒西風,就是西風倒東風。
可沒想到的是那個尼姑庵是個私門子,羅姨娘上吊自盡,這樣的消息傳來,立馬就封鎖了。
為的就是怕大老爺知道了恨,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章老太太嘆道:「你這樣說是在責備我
了?」
「兒子不敢,還請老太太見諒,兒子侍奉母親戰戰兢兢,不敢有一一毫的不順從之意。」大老爺連忙站起來道。
章老太太也累了,揮揮手:「你下去吧。」
這個兒子別看面子上這麼恭敬,若真的急了,直接過繼雲驪,就更得不償失了。
大老爺走出來時,看林媽媽守在門外,頓了一下,笑著對道:「你要好生伺候好老太太,親戚們多了,事也多,不要時時刻刻的勞煩老太太。」
大老爺雖然是笑著在說話,但眼裡冒著寒。
他這麼大年紀的人了,連兒都要到老太太管束,甚至連他自己也要時常看老太太的臉,這什麼道理。
林媽媽再是老太太的人,現在也不敢多說什麼,只唯唯諾諾應是。
大老爺拂袖而走。
而屋裡的章老太太喊了林媽媽進來,又對道:「你去跟二老太太說,就說這事兒不了了。」
卻說林媽媽來的時候,二老太太正和兒姚夫人道:「若非是你伯祖母提起,我是萬萬不會答應此事的。饒安是個好孩子,十八歲就中了秀才,上又有功名,娶一個庶綽綽有餘,我還擔心妝奩不夠。」
姚夫人笑道:「我也是看您的面子上才這般的呢,今兒若,我也見見這位五姑娘,我聽纖纖回去說的派頭可是大的很呢。」
這姚夫人雖然是章家出,但為商賈夫人多年,深知一條,見風使舵。
本來是完全不敢肖想章家本家的姑娘,原本想著能娶到縣尊的千金就很不錯了,這樣也算是能娶上家。
們姚家有錢,但缺的是人提攜,聽說這位五姑娘的兄長已經是伯爵爺的嗣子,未來章家的族長,親爹是從三品大員,還養在伯夫人邊,視作親。
這樣的份,姚夫人從來都不敢想,沒曾想被親娘這番貶低,看來這事兒有譜。
方還沒進門,就能一頭,到時候方進門來,為了討好婆家,自然是無不答應,會被拿,這樣就如姚家的意了。
故而,本想多誇讚章五娘的,現下改口變貶低了。
二老太太皺眉:「沒規矩罷了。」
真不明白嫂子怎麼要把章五娘那帶著壞種的姑娘嫁給自己的外孫,若非老人家開口,自己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姚夫人笑道:「沒規矩的人,我也只能看在親戚面子上日後好生教導了。」
此時卻見林媽媽匆匆而來,附在二老太太耳邊耳語了好幾句,二老太太神態變幻莫測。
說完話,林媽媽匆匆走了,姚夫人想攀關係都沒攀上,不問二老太太:「娘,這是怎麼了?您這樣這番模樣。」
二老太太搖頭:「饒安的事兒不了,老太太找永寧伯商量,永寧伯堅決不同意,甚至和老太太鬧了一場。」
「是嗎?」姚夫人若有所思,「這麼說來大老爺很看重這個侄兒了。」
這位永寧伯也算是堂兄了,姚家能順風順水,也離不開章家作為姻親的關係,沒想到親事居然不。
雖然在理之中,但是和兒姚纖纖一樣,能屈能:「娘,人家看不上我們,那就罷了。」
可不敢和永寧伯府為敵,自古這做商人的最怕就是和斗。
二老太太哼聲道:「這樣也好,我看配不上饒安。」
不過,又笑道:「五娘不,還有七娘子啊,那可是養在你伯母邊的姑娘,容貌秀,舉止端莊不跋扈,和我們雲柳也相的極好。」
七娘子?
姚夫人哪裡敢挑,不也笑了:「一切但憑母親作主。」
這府里的事就沒有真的能瞞住
人的,尤其是雲驪年歲越大,在大房這邊寵,一有新消息,自然會傳到雲驪耳朵里,尤其是要打探二老太太為何對有見,很快就打探出來了。
素文和荷香小心翼翼的在面前提著,生怕生氣。
雲驪淡淡道:「原來是因為這樣的事,還有呢,還有何事?你們可不要都瞞著我。」
荷香連忙勸道:「再有其的,的確也打探不出來了。不過,姑娘,奴婢看著是那些人小人作祟罷了。」
「我自然不會放在心上,就是前幾年,雲瀟裡那也是不乾不淨的,後來還是被爹罰了一場,又跟著施嬤嬤學規矩還好了許多。我也不是和誰較勁,只我知曉天下唯有庸人才無咎無譽,除非我自此變得平平無奇,毫無威脅和三姐姐一樣,就那樣,都還有人說呢。」
雲驪知曉自己是靠容貌才能獲得大伯父的看重,若只是為了怕人說閑話,就要泯然眾人矣,那是丟了西瓜揀芝麻,很是不劃算。
素文見雲驪如此能沉的住氣,不由得道:「姐兒這般想就很好,二爺現下在長房,您何須擔心,我看就是有人嫉妒。」
雲驪看們如此張,倒是一笑:「嫉妒,也是人之常,若不嫉妒,我都要懷疑這邊都是神仙了。」
呂嬤嬤頭一日教,就是不要過分外人的看法,要磨鍊心智,這幾年無時無刻不在磨鍊心智。
大房太太對的若即若離,兄長的危險境,還有自己的境,都如履薄冰要小心。
但就是因為如此,會慢慢變得無堅不摧的。
依舊堅持每日讀書、紅、練字、彈琴,一切都井井有條,甚至月余就給大老爺李氏和馮氏還有老太太幾送了一對厚護膝一雙子。
別人穿不穿是一回事,但是你自己得禮數周到,才是晚輩應盡的禮。
連馮氏收到后,都對雲瀟道:「你也看看別人,即便在你大伯母那裡養著,但對我也是孝敬從不間斷,上回送的吃食,這回送的針線,讓人挑不出理來。」
雲鸞也接過看了一眼,看了看妹妹不服氣的眼神,不由得打圓場:「也慣會在這些細枝末節下功夫了,我看妹妹如今紅已然很好了,毋須這般。」
「好了,你也不必誇你妹妹,說來也奇怪,你妹妹也是做荷包,總不如雲淑針線,也不如雲驪的荷包做的鮮亮,我怎能不急。」馮氏嘆。
雲瀟氣嘟嘟的跑出去。
雲鸞就笑:「雲淑那是養在祖母跟前,祖母跟前的幾個丫頭都調/教的極好,有一個還是從江南繡房出來的,能教的不好嗎?再有雲驪,教的是宮裡的嬤嬤,聽說自己擅長書畫,自然針線活做的更靈巧,這也沒什麼好比的。」
「再說了,是嫁去姨母家中,您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馮氏頷首:「你說的是。」
「所以說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這話是極大勸了馮氏,這個意思就是說雲瀟不需要像庶那樣是什麼都擁有了,所以行止由心,而那些庶們就是什麼都沒有,故而才需要討好結。
們是這樣說,但下人們卻私下道:「怪道大老爺和大太太疼五姑娘,對長輩多有孝心啊。可不像六姑娘那樣,從來沒見送什麼過來。」
「就是,五姑娘那是為人真好,我兄弟在半路傷了,把所有的藥膏全部拿了出來。更不提,前兒灑掃的燕兒摔倒,被五姑娘看到,還親自跟王忠家的吩咐讓歇著呢。」
自然也有老太太那裡的人誇七姑娘雲淑,如何和丫頭們打一片,如何恤下。
有人就道:「話雖如此,喜雲可沒有真的善待。」
「還要善待,苛待主子,就是活該。」
……
雲驪正在聽文懋提起,他和文龍隨著一位姚表哥一道出去,文懋倒是稱讚這位姚表哥學問不錯。
「是不錯,要不然老太太都準備讓我說親給他家,說是我姨娘的關係,怕被人詬病,故而說親給他,只不過被大伯父給拒絕了。」
「還有這樣的事,你如何得知?」
雲驪笑道:「咱們家裡門森嚴,很難打聽,但二老太太那邊老人家年紀大了,用的人也都是從外頭買來的倒是好打聽。」
雖說文懋覺得姚饒安不錯,但是要配自己妹子還差點,倒不是別的,家世門第就差太遠,除非姚饒安實在是才學驚艷,否則,很難和章家相比。
文懋搖頭:「還好大伯父拒絕了,姚表哥是商賈——」
「不,不是商賈的原因。哥哥,你道為何大伯父看重我呢?還不是因為想我高嫁,這樣好提挈家中,可姚家如今的靠山還是我們呢,否則真定知府憑什麼賣他們面子,把石料場讓他家開。」從剛開始於提起自己的婚事,到如今權衡利弊,也是沒有辦法。
也不是瞧不起商賈,而是家中對的期待,明顯就是不合適的。
文懋聞言點頭,他也是時常聽雲驪說心事,兄妹二人在劉姨娘離開后,向來很親。
但文懋是單純覺得姚表哥配不上自己的妹妹,他雖然相貌端正,可妹妹相貌卻十分穠麗,他雖然十八歲中了秀才,可秀才到舉人是個大關,還不知道能不能過,除非是十八歲的舉人,還有些說頭。
若只是秀才,那就不太夠了。
而且兩家門第不同,即便姚表哥最早三十歲中進士,妹子卻要窩在真定這個小地方多年,即便中了進士,饒是父親那樣二十幾歲就中三甲的,外放十多年,已經算是上頭有人的要熬出來都難,還一直外任。
須知大臨初年,明令止商賈參加科舉考試,到如今商賈雖然能參加科舉考試,但是規定商人只能穿絹、布,不得穿綢、紗,甚至商戶出行只能坐民轎,以藍布作轎,有兩人抬的或四人抬的,而他妹妹出去都是乘坐翠蓋珠纓八寶車或者朱華蓋車,華非常。
只不過如今父親任淮南轉運使,江浙商人反而要求助父親,他爹就是嫁一個侄去都是抬舉他們,更何況是親生兒。
到底過繼后,文懋時常出去際,陡然眼界也開闊許多。
「哥哥,既然有客來,你還總在我這裡做什麼,那就快去見那位姚表哥去啊。」看的傻哥哥發獃,雲驪趕催促。
文懋撓頭:「不是的,方才二老太太帶著姚表哥去給老太太請安,姚表哥上一簇新,看起來很鄭重的樣子,我怕他們有話要說就回來了。」
雲驪一聽就明白了,笑的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大,說了兩個字:「活該。」
哼,你不是說這門親事很好麼?那你就說給你自己最心的孫,你要是拒絕了,看你還有什麼臉面。
想到這裡,又起道:「哥哥,既然來了就別走,今兒我正準備和呂嬤嬤一起做玉團,做了我們親自送去老太太那兒。」
文懋擔憂道:「老太太一向不歡喜你,你送了自討沒趣,還不如差人去就。」
「不不不,以往我可以不去,這次我還偏偏就去。」雲驪俏皮的笑道。
難得見妹妹這般笑,文懋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道:「我肯定陪你去。只是你到底為何呀?」
雲驪用手了他一下,又抿一笑:「獃子,自然是找樂子去啊。」
章老太太也不出語安,就靜靜的看著咳嗽的章大老爺,在外聽到大老爺劇烈咳嗽的雲淑,想進來問問,被門外的林媽媽攔住了。
「七姑娘,裡屋無事,是老太太和大老爺在商量事呢。」
看著林媽媽和藹的臉,雲淑頓住腳,往偏房去了。
坐下在想,也不知道老太太和大老爺在說什麼,難不是為了雲驪?青黛等人也打聽不到,雲淑就搖頭:「算了,既然祖母不讓我們知曉,我們也不必多打聽了。」
青黛端了一碟似包子狀的點心道:「七姑娘,這是五姑娘那裡送的天花畢羅,說初學,若是不好吃,可別見怪。」
「哦,是五姐那裡送的。那我得品嘗一下,近來也開始做膳食了麼?」雲淑暗嘆章家姐妹們,真是個個都恨不得會十八般武藝。
像真定老家的雲柳和雲霞,只念了一本《三字經》,會寫幾個字,都已經很了不起了。
偏偏章家的姑娘們,尤其以雲驪為主,聽說早慧,三歲就和姐姐們一起讀書,比起們這種下學就走的人,每天主多留半個時辰讓松濤先生教導,平日更是手不釋卷。
當然,這也不是沒有回報,在大伯父面前賣弄文採得了誇獎,越發到重。
但大伯父這個人荒誕不羈,他對自己的親生兒聽聞也並非很好,大姐姐在遼王封地,如今打仗還不知道過的如何,老太太和大老爺商量想送些藥材過去,都被他拒絕了。
當爹的如此狠心,也是見了。
不過,聽說患有頭疾,時常夜不能寐,太爭強好勝反而捨本逐末。
好在這天花畢羅還不錯,又問青黛:「老太太那兒有這個嗎?」
青黛玩味一笑:「老太太說自己脾胃虛,哪裡能吃這個。」
這意思就是不接納五姑娘雲驪了,任憑你似鬼,也總有人會看穿你。
林媽媽見五姑娘走了,不搖頭,老太太還是太好心了,只以劉姨娘的名聲而言,沒有點出真正想說的醜事,也不讓七姑娘等人知曉,還是想私下解決,只怕大老爺不能會到老太太的苦心。
屋
大老爺好容易平復下來,才道:「老太太,雲驪好歹是伯府千金,我們夫妻再不,也養出個皇子妃來,就是劉姨娘再如何,那也影響不到我們家的姑娘啊。若您實在是嫌棄劉姨娘,不如就過繼雲驪給我就是了。」
他這話已經說的夠委婉了,實在是不,他過繼個兒就是了,反正他二弟兒多,過繼個雲驪也沒什麼。
章老太太實在是不明白這大兒子怎麼和中了邪似的,雲驪只是個小姑娘罷了,主要是怕鬧出什麼不倫的事來,到時候家族蒙,可是沒想到才說了這麼一句,大老爺竟然起了要過繼的心思。
這可萬萬不行,雲驪過繼了,那就不是嫡,勝似嫡。
就像現在文懋回來,明顯份高於文龍,因為他現在是長房的兒子了,而且大老爺如果過繼了雲驪,那雲驪就是伯爵的兒。
這樣一來,嫡庶反而不重要。
「你怎麼突然對雲驪一個小姑娘上心,難道我是祖母,會害了不?自古擇婿也要擇有上進心的,姚家哥兒我見了,也是個讀書種子,這有什麼不好?你且細想想。」章老太太的態度緩和了一下。
大老爺則道:「老太太,即便要嫁給讀書人,也要選一個世代書香門第出的,在場上可不是家境殷實,年時會讀書就代表有出息的。」
在場上生存,最重要的是人脈。
況且姚家不過是真定富貴的人家,放到京中怎麼夠看。
沒有權勢,所謂的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至於,他為何看重雲驪的原因,他自然不會跟章老太太明說,畢竟老太太對劉姨娘母子幾人那般忌諱。
諸子奪嫡,他的婿遼王還不知道能不能勝出,若是平安活下來還好,若是失敗了,將來被清算,章家如何是好?
以雲驪之容,只要攀上貴人,就必定既富且貴,還能提挈家族。
這樣的人不到最後一刻,不需要和凡夫俗子結親。
大老爺點頭:「那您就把這姚公子說給雲淑就是,反正也不出眾,比雲驪的才相貌都差遠了。」
「你——」章老太太覺得自己被激怒了。
好歹雲淑養在自己膝下,還被大老爺如此作踐,很是生氣:「雲淑知書達理,向來都是守規矩。」
「那雲驪既懂經史子集,又能詩作賦,但凡琴棋書畫、紅針黹無一不通,又在大太太那兒養著,備讚譽,老太太何不寬容小輩,怎麼您就總揪著生母的事不放下呢?兒子想,您不看二弟的份上,也該看在文懋的份上啊。」大老爺見老太太氣著,反而笑著勸。
反正看著老太太生氣,他心裡還高興。
在章老夫人心裡,雲驪如何同雲淑相提並論,雲淑是守拙,隨分從時,閨閣兒學詩文做什麼,能考狀元嗎?不過是附庸風雅嗎?
兒家最該做的是管家,懂得在男尊卑之下,如何怡然自得的過好自己的主母生活。
而不是天天想詩畫意,那些不是過日子的人。
「那不是正經兒家該做的事,你要知曉只是庶出,若能低嫁,將來姚家還要仰仗我們章家,雲驪的日子也更好過,不是嗎?」章老太太還是把自己的意思說了出來。
即便生氣,還是要忍住怒火,把自己的事辦功。
看大兒子的樣子,分明是著了魔。
大老爺卻倏地道:「老太太到現在是不是還覺得我是姨娘所出,故而認為我不配做這個永寧伯?」
「你何故如此?我從未這般說過。」章老太太自認為自己對這個大兒子也不算差,若是從中阻撓,也未必能順利襲爵。
作為嫡母,也從未苛刻他。
為人子自然該有孝道,若傳出一點不孝,名聲全部毀了,也正因為如此,大老爺才百般容忍,但他發現有些人你忍了也無用。
這老太太六七十歲的人了,什麼都管,過繼也要攔著,恨不得他絕後,當初讓他生母慘死,就是這個老太婆害的。
就連當今皇帝還不是正出呢,你老太太哪回進宮,不得叩拜大禮?
大老爺道:「既然如此,那雲驪的事您就別管了,由我們夫妻養一,總不至於嫁一個商賈子弟吧。雖說是庶出,但也是從三品轉運使的兒,是我們伯府的千金,論人才哪樣都不差,既然如此,何苦一定要低嫁嗎?就像兒子也是姨娘所出,兒子如今也承襲爵位,二弟也是庶出,也了大。」
章老太太聽他提起自己的姨娘,心裡一跳。
還記得大老爺生母羅姨娘那時的囂張,甚至還讓大老爺私下喊娘,此等賊婦,沒有半點尊卑,送去莊子上也是咎由自取。
甚至日後送去尼姑庵清修,那也是作為正妻應當的。
后宅本就不是東風倒西風,就是西風倒東風。
可沒想到的是那個尼姑庵是個私門子,羅姨娘上吊自盡,這樣的消息傳來,立馬就封鎖了。
為的就是怕大老爺知道了恨,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章老太太嘆道:「你這樣說是在責備我
了?」
「兒子不敢,還請老太太見諒,兒子侍奉母親戰戰兢兢,不敢有一一毫的不順從之意。」大老爺連忙站起來道。
章老太太也累了,揮揮手:「你下去吧。」
這個兒子別看面子上這麼恭敬,若真的急了,直接過繼雲驪,就更得不償失了。
大老爺走出來時,看林媽媽守在門外,頓了一下,笑著對道:「你要好生伺候好老太太,親戚們多了,事也多,不要時時刻刻的勞煩老太太。」
大老爺雖然是笑著在說話,但眼裡冒著寒。
他這麼大年紀的人了,連兒都要到老太太管束,甚至連他自己也要時常看老太太的臉,這什麼道理。
林媽媽再是老太太的人,現在也不敢多說什麼,只唯唯諾諾應是。
大老爺拂袖而走。
而屋裡的章老太太喊了林媽媽進來,又對道:「你去跟二老太太說,就說這事兒不了了。」
卻說林媽媽來的時候,二老太太正和兒姚夫人道:「若非是你伯祖母提起,我是萬萬不會答應此事的。饒安是個好孩子,十八歲就中了秀才,上又有功名,娶一個庶綽綽有餘,我還擔心妝奩不夠。」
姚夫人笑道:「我也是看您的面子上才這般的呢,今兒若,我也見見這位五姑娘,我聽纖纖回去說的派頭可是大的很呢。」
這姚夫人雖然是章家出,但為商賈夫人多年,深知一條,見風使舵。
本來是完全不敢肖想章家本家的姑娘,原本想著能娶到縣尊的千金就很不錯了,這樣也算是能娶上家。
們姚家有錢,但缺的是人提攜,聽說這位五姑娘的兄長已經是伯爵爺的嗣子,未來章家的族長,親爹是從三品大員,還養在伯夫人邊,視作親。
這樣的份,姚夫人從來都不敢想,沒曾想被親娘這番貶低,看來這事兒有譜。
方還沒進門,就能一頭,到時候方進門來,為了討好婆家,自然是無不答應,會被拿,這樣就如姚家的意了。
故而,本想多誇讚章五娘的,現下改口變貶低了。
二老太太皺眉:「沒規矩罷了。」
真不明白嫂子怎麼要把章五娘那帶著壞種的姑娘嫁給自己的外孫,若非老人家開口,自己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姚夫人笑道:「沒規矩的人,我也只能看在親戚面子上日後好生教導了。」
此時卻見林媽媽匆匆而來,附在二老太太耳邊耳語了好幾句,二老太太神態變幻莫測。
說完話,林媽媽匆匆走了,姚夫人想攀關係都沒攀上,不問二老太太:「娘,這是怎麼了?您這樣這番模樣。」
二老太太搖頭:「饒安的事兒不了,老太太找永寧伯商量,永寧伯堅決不同意,甚至和老太太鬧了一場。」
「是嗎?」姚夫人若有所思,「這麼說來大老爺很看重這個侄兒了。」
這位永寧伯也算是堂兄了,姚家能順風順水,也離不開章家作為姻親的關係,沒想到親事居然不。
雖然在理之中,但是和兒姚纖纖一樣,能屈能:「娘,人家看不上我們,那就罷了。」
可不敢和永寧伯府為敵,自古這做商人的最怕就是和斗。
二老太太哼聲道:「這樣也好,我看配不上饒安。」
不過,又笑道:「五娘不,還有七娘子啊,那可是養在你伯母邊的姑娘,容貌秀,舉止端莊不跋扈,和我們雲柳也相的極好。」
七娘子?
姚夫人哪裡敢挑,不也笑了:「一切但憑母親作主。」
這府里的事就沒有真的能瞞住
人的,尤其是雲驪年歲越大,在大房這邊寵,一有新消息,自然會傳到雲驪耳朵里,尤其是要打探二老太太為何對有見,很快就打探出來了。
素文和荷香小心翼翼的在面前提著,生怕生氣。
雲驪淡淡道:「原來是因為這樣的事,還有呢,還有何事?你們可不要都瞞著我。」
荷香連忙勸道:「再有其的,的確也打探不出來了。不過,姑娘,奴婢看著是那些人小人作祟罷了。」
「我自然不會放在心上,就是前幾年,雲瀟裡那也是不乾不淨的,後來還是被爹罰了一場,又跟著施嬤嬤學規矩還好了許多。我也不是和誰較勁,只我知曉天下唯有庸人才無咎無譽,除非我自此變得平平無奇,毫無威脅和三姐姐一樣,就那樣,都還有人說呢。」
雲驪知曉自己是靠容貌才能獲得大伯父的看重,若只是為了怕人說閑話,就要泯然眾人矣,那是丟了西瓜揀芝麻,很是不劃算。
素文見雲驪如此能沉的住氣,不由得道:「姐兒這般想就很好,二爺現下在長房,您何須擔心,我看就是有人嫉妒。」
雲驪看們如此張,倒是一笑:「嫉妒,也是人之常,若不嫉妒,我都要懷疑這邊都是神仙了。」
呂嬤嬤頭一日教,就是不要過分外人的看法,要磨鍊心智,這幾年無時無刻不在磨鍊心智。
大房太太對的若即若離,兄長的危險境,還有自己的境,都如履薄冰要小心。
但就是因為如此,會慢慢變得無堅不摧的。
依舊堅持每日讀書、紅、練字、彈琴,一切都井井有條,甚至月余就給大老爺李氏和馮氏還有老太太幾送了一對厚護膝一雙子。
別人穿不穿是一回事,但是你自己得禮數周到,才是晚輩應盡的禮。
連馮氏收到后,都對雲瀟道:「你也看看別人,即便在你大伯母那裡養著,但對我也是孝敬從不間斷,上回送的吃食,這回送的針線,讓人挑不出理來。」
雲鸞也接過看了一眼,看了看妹妹不服氣的眼神,不由得打圓場:「也慣會在這些細枝末節下功夫了,我看妹妹如今紅已然很好了,毋須這般。」
「好了,你也不必誇你妹妹,說來也奇怪,你妹妹也是做荷包,總不如雲淑針線,也不如雲驪的荷包做的鮮亮,我怎能不急。」馮氏嘆。
雲瀟氣嘟嘟的跑出去。
雲鸞就笑:「雲淑那是養在祖母跟前,祖母跟前的幾個丫頭都調/教的極好,有一個還是從江南繡房出來的,能教的不好嗎?再有雲驪,教的是宮裡的嬤嬤,聽說自己擅長書畫,自然針線活做的更靈巧,這也沒什麼好比的。」
「再說了,是嫁去姨母家中,您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馮氏頷首:「你說的是。」
「所以說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這話是極大勸了馮氏,這個意思就是說雲瀟不需要像庶那樣是什麼都擁有了,所以行止由心,而那些庶們就是什麼都沒有,故而才需要討好結。
們是這樣說,但下人們卻私下道:「怪道大老爺和大太太疼五姑娘,對長輩多有孝心啊。可不像六姑娘那樣,從來沒見送什麼過來。」
「就是,五姑娘那是為人真好,我兄弟在半路傷了,把所有的藥膏全部拿了出來。更不提,前兒灑掃的燕兒摔倒,被五姑娘看到,還親自跟王忠家的吩咐讓歇著呢。」
自然也有老太太那裡的人誇七姑娘雲淑,如何和丫頭們打一片,如何恤下。
有人就道:「話雖如此,喜雲可沒有真的善待。」
「還要善待,苛待主子,就是活該。」
……
雲驪正在聽文懋提起,他和文龍隨著一位姚表哥一道出去,文懋倒是稱讚這位姚表哥學問不錯。
「是不錯,要不然老太太都準備讓我說親給他家,說是我姨娘的關係,怕被人詬病,故而說親給他,只不過被大伯父給拒絕了。」
「還有這樣的事,你如何得知?」
雲驪笑道:「咱們家裡門森嚴,很難打聽,但二老太太那邊老人家年紀大了,用的人也都是從外頭買來的倒是好打聽。」
雖說文懋覺得姚饒安不錯,但是要配自己妹子還差點,倒不是別的,家世門第就差太遠,除非姚饒安實在是才學驚艷,否則,很難和章家相比。
文懋搖頭:「還好大伯父拒絕了,姚表哥是商賈——」
「不,不是商賈的原因。哥哥,你道為何大伯父看重我呢?還不是因為想我高嫁,這樣好提挈家中,可姚家如今的靠山還是我們呢,否則真定知府憑什麼賣他們面子,把石料場讓他家開。」從剛開始於提起自己的婚事,到如今權衡利弊,也是沒有辦法。
也不是瞧不起商賈,而是家中對的期待,明顯就是不合適的。
文懋聞言點頭,他也是時常聽雲驪說心事,兄妹二人在劉姨娘離開后,向來很親。
但文懋是單純覺得姚表哥配不上自己的妹妹,他雖然相貌端正,可妹妹相貌卻十分穠麗,他雖然十八歲中了秀才,可秀才到舉人是個大關,還不知道能不能過,除非是十八歲的舉人,還有些說頭。
若只是秀才,那就不太夠了。
而且兩家門第不同,即便姚表哥最早三十歲中進士,妹子卻要窩在真定這個小地方多年,即便中了進士,饒是父親那樣二十幾歲就中三甲的,外放十多年,已經算是上頭有人的要熬出來都難,還一直外任。
須知大臨初年,明令止商賈參加科舉考試,到如今商賈雖然能參加科舉考試,但是規定商人只能穿絹、布,不得穿綢、紗,甚至商戶出行只能坐民轎,以藍布作轎,有兩人抬的或四人抬的,而他妹妹出去都是乘坐翠蓋珠纓八寶車或者朱華蓋車,華非常。
只不過如今父親任淮南轉運使,江浙商人反而要求助父親,他爹就是嫁一個侄去都是抬舉他們,更何況是親生兒。
到底過繼后,文懋時常出去際,陡然眼界也開闊許多。
「哥哥,既然有客來,你還總在我這裡做什麼,那就快去見那位姚表哥去啊。」看的傻哥哥發獃,雲驪趕催促。
文懋撓頭:「不是的,方才二老太太帶著姚表哥去給老太太請安,姚表哥上一簇新,看起來很鄭重的樣子,我怕他們有話要說就回來了。」
雲驪一聽就明白了,笑的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大,說了兩個字:「活該。」
哼,你不是說這門親事很好麼?那你就說給你自己最心的孫,你要是拒絕了,看你還有什麼臉面。
想到這裡,又起道:「哥哥,既然來了就別走,今兒我正準備和呂嬤嬤一起做玉團,做了我們親自送去老太太那兒。」
文懋擔憂道:「老太太一向不歡喜你,你送了自討沒趣,還不如差人去就。」
「不不不,以往我可以不去,這次我還偏偏就去。」雲驪俏皮的笑道。
難得見妹妹這般笑,文懋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道:「我肯定陪你去。只是你到底為何呀?」
雲驪用手了他一下,又抿一笑:「獃子,自然是找樂子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