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杭州的信片來了,說劉姨娘已經失寵,莊姨娘掌了家,甚至劉姨娘已經重病了。」邰媽媽高興來回話。
這麼多年,太太在後院無法一人獨大,全拜那個婆娘所賜,如今好了,劉姨娘失寵了,這可是大好事。
馮氏卻把信拍在桌子上:「無用至極。」
怎麼也沒想到劉姨娘居然讓莊姨娘得逞了,也怪道老太太非要送人給自家老爺,果真這莊姨娘不是個好惹的角,居然連劉姨娘都鬥倒了。
更讓心寒的是,老爺章思源也來信要提拔莊姨娘的娘家人做莊頭,甚至莊姨娘的弟弟還讓他送去學,不僅給馮氏這裡來信,給老太太也來了信。
老太太喜不自勝:「我就說男人好年輕姑娘,不管是十八歲的男子還是八十歲的男子,都喜歡鮮花般的人,看看,咱們這位二老爺可是上心的很。」
林媽媽點頭:「劉姨娘快三十歲了,已退,再如何也比不得小姑娘。依奴婢看,等二老爺回京,所有的事就能敲定了。」
老太太頷首:「你說的是啊。」
大人們的眉眼高低,姑娘們消息靈通的如雲淑、雲湘都知曉了,雲淑是慶幸,雲湘則是因為單姨娘是太太陪房的兒,了解的更多。
雲驪依舊是讀書寫字,沒有毫改變,本來對於李氏只當親戚相,故而,李氏對越發冷淡,也只覺不知,淡然相對。
倒是孔太太很喜歡,尤其是雲驪送了一本自己抄寫的《普門品》后,更是還要接雲驪去孔國公府玩。
送《普門品》是因為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誦《普門品》可以在危難時刻有觀音菩薩救護,這點就正合了孔太太的心思。
而且雲驪知曉年紀大的人容易眼花,故意把字寫的大點,誦讀《普門品》時,聲音如珠如玉。
這自然也是呂嬤嬤教導的,宮裡說話就是如此,要不疾不徐,如珠走玉,且天生擅長學習,平日做課長,時常背書,故而孔太太甚至到了,李氏不去孔國公府,都打發人來接雲驪的地步。
「我們老夫人就是知曉您明日休息,故而特地打發我來接您過去的。」孔太太的陪房周媽媽道。
雲驪笑道:「大伯母如何說?」
剛下學,就在明月館看到周媽媽了,比起李氏,自然更願意親近孔太太。
倒不是說孔太太多麼良善,只這個人就是個聰明人,知道好歹。而大太太相比起來,做事全憑自己心意,需要你時,給你個笑臉,不要你時,翻臉很快。
人啊,最怕和糊塗人打道。
周媽媽笑道:「姨太太說讓您自去就是。」
「好,我收拾一下就跟媽媽過去姨母那裡。」
這幾日天氣驟冷,雲驪換了出門的夾襖,其實也不明白為何外人覺得李氏苛責於,大抵是因為在大房做的新衫不多的緣故。
可掀開馬車簾,看到路上凍的瑟瑟發抖的老人小孩,覺得自己一點兒也不苦。
住的屋子有暖閣,夏天也有冰,吃飽穿暖還有書可讀,不僅不可憐,反而是相當的好,甚至還學了紅、烹茶、制香、釀酒,跟呂嬤嬤學做首飾,跟松濤先生學雕刻,這些技能,隨意拿出一樣,流落民間,也能養活自己。
而不是真正的貧苦人家,才是真的可憐,比起們,非常的幸運了。
周媽媽見雲驪臉上出憐惜,立馬道:「五娘子,我們家老太太已經準備過些日子施粥,您就放心吧。」
「姨母真是菩薩心腸,誰謂綺羅翻有力,猶自嫌輕更著人。」雲驪嘆。
周媽媽看著,又覺得李氏糊塗,這章家五娘子年紀雖小,但一看就非池中,
尤其是姑娘家,橫豎一幅嫁妝,還是二房出,白做的人都不會做。
只不過,只是個下人,也不能多說什麼。
孔太太這裡很是熱鬧,雖然孔雋出走,但是孔家人口眾多,世孫孔令宜也婚了,新娘子也進門,都在孔太太這裡湊趣。
雲驪過來的時候,孔太太連忙把拉到邊坐著:「好孩子,知曉你今兒要來,特地讓廚下給你留了蟹釀橙。」
這蟹釀橙要選黃的大橙子截去頂,把果剔掉,留下許,再選的蟹裝滿,把頂蓋上,放到盆里用酒醋水蒸,吃起來是「既香且鮮」。
「多謝姨母想著我,我還正想著那一口呢。」雲驪笑道。
下人趕送了過來,雲驪吃了一杯茶,方才慢慢吃起來,孔太太又道:「等會兒我們一起用撥霞供。」
這撥霞供民間也野兔火鍋,天氣稍冷時,吃這個最好了。
孔三太太見狀,忙道:「章五娘子,你可要時常來看看我這大嫂子,可是很喜歡你的。我們老妯娌幾個,二嫂去年沒了,只留下我這個不中用的,可惜人老了,也陪不了大嫂幾年了。」
孔太太道:「三弟妹說這個做什麼。」
老妯娌兩人又說了幾句話,孔三太太告辭,其餘人也都走了,雲驪陪著孔太太一起用了撥霞供。
周媽媽笑著對孔太太道:「您看看五娘子,吃的多好呀。」
在孔太太這裡,雲驪就沒有吃的那麼細緻了,但仍舊是小口的吃,絕不會吃的滿流油。
吃飯的習慣還是劉姨娘教的,就是什麼都可以吃,但是要控制量,比如一碟紅燒很好吃,但夾一塊嘗嘗就行,絕不能貪吃。
又如同點心,再好吃,也最多吃兩塊,不要全部吃。
否則貪了口腹之慾,就容易生病。
什麼東西都是過猶不及。
用完膳,雲驪就道:「今日我還是給您誦經吧,近來我正和松濤先生學制香,等香制好了,再送給您。」
聽說雲淑把各賞錢全部存起來,和雲淑相比,幾乎都花在學業上,尤其是制香,尋常人只做幾種,則私下找松濤先生拿了香譜來,自己私下買不名貴的東西制香,私房錢都花的差不多了。
但這些香也得送給識貨的人,送給李氏算白搭,還不如送給孔太太。
再有,學東西,也不願意太多人知曉,畢竟包子有不在褶上,在家裡不顯山水的最好。
孔太太聽了忙道:「我的兒,真真是個靈巧不過的。」
雲驪笑了,又誦了一段《普門品》,不一會兒,孔太太才睡下。
周媽媽對道謝:「您若是天天來就好了,這樣我們太太也能安神。」
這其實是暗示雲驪,如果經常過來,就能拉近關係。
雲驪搖頭:「我也想時常陪著姨媽,但近來學業繁重,您放心,等我有空就過來。」
周媽媽心道,這章五娘難道不知曉陪在孔太太邊,日後若是孔太太保,絕對會嫁一個好人家,何必放棄這條終南捷徑呢。
這話說給孔太太聽,孔太太很是欣賞:「這才是好呢,還沒開始骨頭就輕了,一點好就能收買,這樣的人我也看不起。原本之前和我那妹子說的話,隨口一提,如今卻覺得這個姑娘配我們雋正好。」
別看孔太太平日不再提起孔雋,對孫子也不錯,可心裡還是掛念著的。
周媽媽聽了也是為孔雋高興:「章五娘年紀雖不大,但已經能看出是個人胚子了,最重要的是極好,也喜讀書,雖然常常說的詩詞老奴我聽不懂,但是一看就是知書達理。」
「就是如此,我想到時候等雋立功了回來,就給他說親。」孔太太充
滿了希。
回到家的雲驪自然不知曉這些,還要去給李氏請安去,不曾想在此居然見到了大伯父章思宗。
雲驪很詫異,這位大伯父一般都在小老婆,很來李氏這裡,當然李氏脾氣近來夜不大好,聽說總是上覺著熱,喝濃茶不說,還總莫名發脾氣,若非雲驪養在大房,也不會時常過來請安。
「給大伯父、大伯母請安。」
章思宗微微頷首,「近來書讀的如何?聽你大伯母說,你字兒寫的不錯。」
「回大伯父的話,近來《中庸》快學完,先生在教《論語》和《孟子》,至於經書也偶爾教導一些。」
「唔,不錯。我來問你,子曰:『君子並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你看大伯父是如此嗎?」章思宗須問道。
雲驪笑道:「大伯父此言差矣,這正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我見大伯父,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之,此君子也。」
章思宗的意思是,君子擔心自己沒有才能,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那麼他章思宗是不是這樣的人?即便死了,卻沒有人知曉他是怎樣的人,這才是做人失敗之。
雲驪則表示,只有君子才要求自己,小人苛刻別人,大伯父你正是因為對自己嚴格,所以才如此想。而大伯父你把義作為本質,依照禮來實行,用謙遜的言語來表達,並用誠信的態度來完他,你不是君子,誰是君子?
都以《論語》作答,雲驪就很回答了這個問題,還捧了章思宗一把。
果然章思宗一拍大:「好,果真不錯,你才八歲,就能有如此見識。」
雲驪還是淡定的謝過章思宗誇獎,和章思宗接不是很多,也不好多說什麼,以免拍馬屁都拍到馬蹄子上。
卻沒想到回去明月館后,大伯父送來一套紅寶石的首飾給,這讓雲驪有些驚訝。
李氏正在旁伺候章思宗用膳,卻也不明白他的用意。
「老爺,您這是為何抬舉那麼個小姑娘?難道您上回說過繼四哥兒的事作罷,還是過繼文懋嗎?」李氏問道。
章思宗夾了一口脆肚,搖搖頭:「我說你這個人啊,真是不懂。什麼犬升天,你不懂嗎?昔年,楊貴妃是在叔父家養大,一朝選在君王側,楊家人犬升天。兒子嘛,過繼個差不多的就行了,可兒若是養好了,我指不定也能做個國舅爺。」
「咳咳。」李氏被章思宗的想法嚇到了。
驚訝道:「咱們家不是出了個遼王妃嗎?怎麼還能再出位妃子呢?況且那孩子才那麼小,能看出什麼來?」
章思宗就道:「所以說你頭髮長見識短,你那個閨都了遼王妃了,能幫家裡什麼忙?自然,我們是沒什麼要幫忙的,我不過去信要些人蔘來,你也知道,家裡近來貧乏些,我們了皇親國戚還得上供宮中,倒好,那信里彷彿說我們打秋風一樣。平日在咱們家,要牡丹,我哪回沒滿足,還有你私下送了不東西過去遼東,別以為我不知道。生了這麼個兒,就是個賠錢貨,你放心吧,嫁了人,眼裡只有男人,哪裡有你我。」
「而五娘雲驪呢,不僅聰慧,我看容貌更盛,你不必多說,我自會培養好,將來指不定我的前途就指呢。」
說到這裡,章思宗又笑了。
李氏期期艾艾道:「那大老爺,咱們若是對雲驪好了,老太太那裡……」
「你怕做什麼?也不敢如何。我還有事沒找算賬呢。」章思宗臉沉。
李氏嚇的大氣都不敢。
章思宗自然又去小老婆房裡耕耘了,李氏聽說了,也只是苦笑:「大老爺這是還沒放棄自己生呢。」
自從大伯父送了一套紅寶石首飾給
之後,很快又請了一位大家來親自教音律,這就讓雲驪很費解了。
因為這位大伯父並不是個心的主兒,平日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幾回面,這次居然還請了音律大家特地教彈琴。
雲驪請安時特地請教李氏,李氏眼神複雜道:「你大伯父可是很看好你的,還說你養在我們大房,就不能有毫委屈你。」
饒是雲驪如何聰慧,也不明白這個道理。
章思宗也沒告訴李氏,他是自個兒想的,誰都知道唐朝貴族子擅長音律,尤其是楊貴妃,一首霓裳羽舞轟。
兒家騎馬容易羅圈,只可惜他那個兒不聽他的,說什麼兒家不輸男子,哼,騎個馬就不輸男子,打個馬球就證明自己和男人一樣了,這麼有本事,怎麼不去做將軍去?還不是標新立異嘩眾取寵。
這雲驪學業已經很不錯了,相貌更是不錯,還懂宮中規矩,如果擅長音律,那才是如虎添翼。
大抵是因為大老爺的反常,原本想送雲驪去二房的李氏也改變了主意,恢復如初。
冬日大雪融融,呂嬤嬤讓人端了茄子秸煮的水來泡手,聽說這是為了防止生凍瘡。雲驪泡了一炷香的功夫,荷香拿了帕子來完手,又塗上膏子,把指尖湊近在鼻尖聞了聞,「真好聞啊,這個味道。」
「這些都是從『若雪』買的,這若雪的膏子好聞又不貴。」素文笑道。
雲驪想了想:「這個若雪的掌柜的聽說是個老闆不是?」
「正是呢,本來也是家千金,但家道中落,就開始當街賣胭脂。提起來,有說倚門賣笑,好歹也是書香門第,卻持賤業。有的卻佩服,說厲害的,小小子,能扛起家業生計,實屬不易。」
雲驪點頭:「我倒是佩服,人能拉下臉可不容易。」
於是,到了學堂,也把這事兒對大家說了,「這手脂我著好,而且這是掌柜的,咱們同為子,你們可以先用用,若是覺得不錯,可以考慮一下若雪啊。」
陸之挑出一點抹勻,忍不住點頭:「雖說比不上咱們用的,也不錯了,這是橙花的香味。」
「得了吧,也只有你那兒用的頂好,我們用管事採買的那些手脂,比這個差遠了。」雲瀟拿了過來,也準備到時候拿己去買幾盒來用。
尤其是雲驪手指纖纖,又極了,一點傷疤黑點都沒有,也不起皮,算是知道訣竅了。
雲湘也雲淑也紛紛覺得不錯,下次去買。
雲淑還道:「真是佩服,咱們日後也不知曉有沒有這般厲害。」
「看你說的,我們是伯府千金,父親三年任期將到,咱們幾人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姑娘,哪裡會淪落到那種地步呢。」
大家都在笑,只有雲淑回去有些憂心忡忡。
章老夫人見如此,連忙問起這件事,一聽說這事兒,不免笑道:「你擔心這個做什麼,咱們勛貴人家不犯大錯,都是富貴閑人,和朝政也沒什麼大關係。」
「可是,孫覺得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你這丫頭,平日給了你那麼些好東西,你就是當一件寶貝,就夠你過日子的了。」
如此,雲淑才不好意思的笑了。
冬日已過,今年陸之的生辰娘章扶玉終於沒有大張旗鼓的送東西過來了,反而來信說是等到春暖花開之時,來接陸之回家。
也許是要走了,陸之心好了很多。
其實雲驪還是很羨慕陸之的,總是那麼閑雲野鶴,什麼都不追求,卻什麼都擁有,不過這種運氣,是們都沒有的。
不過,雖然很羨慕,但是讓雲驪這樣安心躺平,只一味做個《誡》《則》中的好姑娘,安分守己,
不奢任何東西,做一切合乎禮儀的事,好像做不到。
這話很大逆不道,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很反叛,但就是做不到。
比如像老太太認同妾侍就是奴婢,所有的庶齣子都該無條件相信嫡母這種事做不到,人如果不認自己的親娘,那和畜生無異,也許旁人覺得妾就該卑賤,可們就是劉姨娘生的,不覺得姨娘真的就不好。
甚至有時候,又會想,長輩的話就一定對嗎?作為正室就一定是慈的嗎?
想到這裡,即便外面冒著大雪,依舊讀書。
讀書,不是讀死書,做書獃子,而是要融會貫通。
九歲的生日這天比以往隆重些,大伯父又送了一套首飾來,孔太太這次也送了一對玉佩來,除此之外,也沒什麼特別的了。
文懋今年也十一歲了,今年他送給雲驪的是一枝白玉銀簪,看起來很簡素,可卻很別緻。
「咦,哥哥從哪兒來的?」
文懋撓撓後腦勺:「大伯父帶我出去應酬,我和別人打賭投壺我贏了彩頭,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夠打一枝釵了。」
原來是大伯父帶他出去的,雲驪看了文懋一眼:「沒想到大伯父對你還好的。」
文懋點頭:「是啊,還問我怎麼不像以前回去請安了,我說我要讀書。」
他又道:「你知道嗎?我聽說要打仗了,所以大伯父把我喊去,教我騎,說日後還能自保呢。」
「打仗?」雲驪覺得戰爭這種事離自己太遙遠了。
文懋搖頭:「的我也不懂,反正咱們大臨有兵,不怕呀!」
「既然不怕,還值得你提醒我麼?」雲驪嗔道。
文懋看了一眼,不免道:「我不是擔心你嗎?怎麼,只許你擔心哥哥,不能哥哥擔心你啊。」
雲驪嘻嘻捂直笑。
壽喜堂
老太太正和大老爺在商量過繼之事,「你二弟去年來信說讓我們給莊姨娘娘家管著莊子,供弟弟讀書,今年送年禮時又來信說問你是否真的同意過繼四哥兒,讓你給他去信。」
大老爺挲著自己手上的玉扳指道:「老太太,我沒說要過繼四哥兒啊?我也坐四五的人了,過繼個娃娃,還沒等到他長大,我怕是都不在了。」
「你……」章老夫人大怒:「上次我同你說了四哥兒,你不是說好的嗎?」
大老爺一攤手:「是啊,我是覺得四哥兒不錯啊,那四哥兒是二弟的老來子,我自然是要誇,至於過繼,我看文懋就很合適,這孩子脾氣和我相投啊。」
章老夫人道:「你別忘記文懋是誰生的?他生母是那樣的人——」
「老太太,文懋不管是誰生的,他都是我們章家子孫。當年的事也過去這麼多年了,咱們府上的老人都不記得了,您又何苦耿耿於懷。」大老爺有一下沒一下敲著桌子。
他能夠自己生,當然是自己生,就是過繼也要過繼一個健壯的哥兒,這小半年來,他耕耘無,最終決定過繼,還是過繼文懋。
不為什麼,就是和這老東西唱反調。
本以為文懋生母有些手段,不會讓二弟同意,他就假意順著老太太說,到時候二弟一堅持過繼文懋,他再同意,這樣就好。
哪裡知曉二弟居然還當真了,給莊姨娘母子那麼厚的報酬,這讓他不得不自己下場了。
他這輩子都做不借刀殺人的人了!
章老夫人卻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我絕不允許,你若這麼做,到時候家宅會,」
「劉姨娘心大的很,這雙兒都聽的話,到時候不知道會鬧出什麼禍事來的。」
大老爺卻站了起來:「老太太,過繼的事我是章家
本支的族長,章文懋是我章家子孫,我意已決,不必多說了,就是把所有族老請來,我也不怕。」
說罷,行了禮,到門外甩袖離開。
章老夫人捂著口,林媽媽和雲淑都一道從側邊連忙過來扶著。
雲淑更是心驚膽戰,又恐懼道:「老太太,您可別太急了,要保重啊。」
「是啊,老太太。」林媽媽更是張章老夫人的,和雲淑對視一眼,們都沒想到大老爺居然直接要過繼文懋,而不是一直被傳的莊姨娘的四哥兒。
還是趁著冬天剛過,老太太最疲乏的時候猛地提出換人,還以勢頭人。
明明連二老爺那裡都已經同意了,還特地給莊姨娘娘家厚報酬啊……
章老夫人著口,指著門口,罵了一句:「豎子不足與謀!」
「太太,杭州的信片來了,說劉姨娘已經失寵,莊姨娘掌了家,甚至劉姨娘已經重病了。」邰媽媽高興來回話。
這麼多年,太太在後院無法一人獨大,全拜那個婆娘所賜,如今好了,劉姨娘失寵了,這可是大好事。
馮氏卻把信拍在桌子上:「無用至極。」
怎麼也沒想到劉姨娘居然讓莊姨娘得逞了,也怪道老太太非要送人給自家老爺,果真這莊姨娘不是個好惹的角,居然連劉姨娘都鬥倒了。
更讓心寒的是,老爺章思源也來信要提拔莊姨娘的娘家人做莊頭,甚至莊姨娘的弟弟還讓他送去學,不僅給馮氏這裡來信,給老太太也來了信。
老太太喜不自勝:「我就說男人好年輕姑娘,不管是十八歲的男子還是八十歲的男子,都喜歡鮮花般的人,看看,咱們這位二老爺可是上心的很。」
林媽媽點頭:「劉姨娘快三十歲了,已退,再如何也比不得小姑娘。依奴婢看,等二老爺回京,所有的事就能敲定了。」
老太太頷首:「你說的是啊。」
大人們的眉眼高低,姑娘們消息靈通的如雲淑、雲湘都知曉了,雲淑是慶幸,雲湘則是因為單姨娘是太太陪房的兒,了解的更多。
雲驪依舊是讀書寫字,沒有毫改變,本來對於李氏只當親戚相,故而,李氏對越發冷淡,也只覺不知,淡然相對。
倒是孔太太很喜歡,尤其是雲驪送了一本自己抄寫的《普門品》后,更是還要接雲驪去孔國公府玩。
送《普門品》是因為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誦《普門品》可以在危難時刻有觀音菩薩救護,這點就正合了孔太太的心思。
而且雲驪知曉年紀大的人容易眼花,故意把字寫的大點,誦讀《普門品》時,聲音如珠如玉。
這自然也是呂嬤嬤教導的,宮裡說話就是如此,要不疾不徐,如珠走玉,且天生擅長學習,平日做課長,時常背書,故而孔太太甚至到了,李氏不去孔國公府,都打發人來接雲驪的地步。
「我們老夫人就是知曉您明日休息,故而特地打發我來接您過去的。」孔太太的陪房周媽媽道。
雲驪笑道:「大伯母如何說?」
剛下學,就在明月館看到周媽媽了,比起李氏,自然更願意親近孔太太。
倒不是說孔太太多麼良善,只這個人就是個聰明人,知道好歹。而大太太相比起來,做事全憑自己心意,需要你時,給你個笑臉,不要你時,翻臉很快。
人啊,最怕和糊塗人打道。
周媽媽笑道:「姨太太說讓您自去就是。」
「好,我收拾一下就跟媽媽過去姨母那裡。」
這幾日天氣驟冷,雲驪換了出門的夾襖,其實也不明白為何外人覺得李氏苛責於,大抵是因為在大房做的新衫不多的緣故。
可掀開馬車簾,看到路上凍的瑟瑟發抖的老人小孩,覺得自己一點兒也不苦。
住的屋子有暖閣,夏天也有冰,吃飽穿暖還有書可讀,不僅不可憐,反而是相當的好,甚至還學了紅、烹茶、制香、釀酒,跟呂嬤嬤學做首飾,跟松濤先生學雕刻,這些技能,隨意拿出一樣,流落民間,也能養活自己。
而不是真正的貧苦人家,才是真的可憐,比起們,非常的幸運了。
周媽媽見雲驪臉上出憐惜,立馬道:「五娘子,我們家老太太已經準備過些日子施粥,您就放心吧。」
「姨母真是菩薩心腸,誰謂綺羅翻有力,猶自嫌輕更著人。」雲驪嘆。
周媽媽看著,又覺得李氏糊塗,這章家五娘子年紀雖小,但一看就非池中,
尤其是姑娘家,橫豎一幅嫁妝,還是二房出,白做的人都不會做。
只不過,只是個下人,也不能多說什麼。
孔太太這裡很是熱鬧,雖然孔雋出走,但是孔家人口眾多,世孫孔令宜也婚了,新娘子也進門,都在孔太太這裡湊趣。
雲驪過來的時候,孔太太連忙把拉到邊坐著:「好孩子,知曉你今兒要來,特地讓廚下給你留了蟹釀橙。」
這蟹釀橙要選黃的大橙子截去頂,把果剔掉,留下許,再選的蟹裝滿,把頂蓋上,放到盆里用酒醋水蒸,吃起來是「既香且鮮」。
「多謝姨母想著我,我還正想著那一口呢。」雲驪笑道。
下人趕送了過來,雲驪吃了一杯茶,方才慢慢吃起來,孔太太又道:「等會兒我們一起用撥霞供。」
這撥霞供民間也野兔火鍋,天氣稍冷時,吃這個最好了。
孔三太太見狀,忙道:「章五娘子,你可要時常來看看我這大嫂子,可是很喜歡你的。我們老妯娌幾個,二嫂去年沒了,只留下我這個不中用的,可惜人老了,也陪不了大嫂幾年了。」
孔太太道:「三弟妹說這個做什麼。」
老妯娌兩人又說了幾句話,孔三太太告辭,其餘人也都走了,雲驪陪著孔太太一起用了撥霞供。
周媽媽笑著對孔太太道:「您看看五娘子,吃的多好呀。」
在孔太太這裡,雲驪就沒有吃的那麼細緻了,但仍舊是小口的吃,絕不會吃的滿流油。
吃飯的習慣還是劉姨娘教的,就是什麼都可以吃,但是要控制量,比如一碟紅燒很好吃,但夾一塊嘗嘗就行,絕不能貪吃。
又如同點心,再好吃,也最多吃兩塊,不要全部吃。
否則貪了口腹之慾,就容易生病。
什麼東西都是過猶不及。
用完膳,雲驪就道:「今日我還是給您誦經吧,近來我正和松濤先生學制香,等香制好了,再送給您。」
聽說雲淑把各賞錢全部存起來,和雲淑相比,幾乎都花在學業上,尤其是制香,尋常人只做幾種,則私下找松濤先生拿了香譜來,自己私下買不名貴的東西制香,私房錢都花的差不多了。
但這些香也得送給識貨的人,送給李氏算白搭,還不如送給孔太太。
再有,學東西,也不願意太多人知曉,畢竟包子有不在褶上,在家裡不顯山水的最好。
孔太太聽了忙道:「我的兒,真真是個靈巧不過的。」
雲驪笑了,又誦了一段《普門品》,不一會兒,孔太太才睡下。
周媽媽對道謝:「您若是天天來就好了,這樣我們太太也能安神。」
這其實是暗示雲驪,如果經常過來,就能拉近關係。
雲驪搖頭:「我也想時常陪著姨媽,但近來學業繁重,您放心,等我有空就過來。」
周媽媽心道,這章五娘難道不知曉陪在孔太太邊,日後若是孔太太保,絕對會嫁一個好人家,何必放棄這條終南捷徑呢。
這話說給孔太太聽,孔太太很是欣賞:「這才是好呢,還沒開始骨頭就輕了,一點好就能收買,這樣的人我也看不起。原本之前和我那妹子說的話,隨口一提,如今卻覺得這個姑娘配我們雋正好。」
別看孔太太平日不再提起孔雋,對孫子也不錯,可心裡還是掛念著的。
周媽媽聽了也是為孔雋高興:「章五娘年紀雖不大,但已經能看出是個人胚子了,最重要的是極好,也喜讀書,雖然常常說的詩詞老奴我聽不懂,但是一看就是知書達理。」
「就是如此,我想到時候等雋立功了回來,就給他說親。」孔太太充
滿了希。
回到家的雲驪自然不知曉這些,還要去給李氏請安去,不曾想在此居然見到了大伯父章思宗。
雲驪很詫異,這位大伯父一般都在小老婆,很來李氏這裡,當然李氏脾氣近來夜不大好,聽說總是上覺著熱,喝濃茶不說,還總莫名發脾氣,若非雲驪養在大房,也不會時常過來請安。
「給大伯父、大伯母請安。」
章思宗微微頷首,「近來書讀的如何?聽你大伯母說,你字兒寫的不錯。」
「回大伯父的話,近來《中庸》快學完,先生在教《論語》和《孟子》,至於經書也偶爾教導一些。」
「唔,不錯。我來問你,子曰:『君子並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你看大伯父是如此嗎?」章思宗須問道。
雲驪笑道:「大伯父此言差矣,這正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我見大伯父,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之,此君子也。」
章思宗的意思是,君子擔心自己沒有才能,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那麼他章思宗是不是這樣的人?即便死了,卻沒有人知曉他是怎樣的人,這才是做人失敗之。
雲驪則表示,只有君子才要求自己,小人苛刻別人,大伯父你正是因為對自己嚴格,所以才如此想。而大伯父你把義作為本質,依照禮來實行,用謙遜的言語來表達,並用誠信的態度來完他,你不是君子,誰是君子?
都以《論語》作答,雲驪就很回答了這個問題,還捧了章思宗一把。
果然章思宗一拍大:「好,果真不錯,你才八歲,就能有如此見識。」
雲驪還是淡定的謝過章思宗誇獎,和章思宗接不是很多,也不好多說什麼,以免拍馬屁都拍到馬蹄子上。
卻沒想到回去明月館后,大伯父送來一套紅寶石的首飾給,這讓雲驪有些驚訝。
李氏正在旁伺候章思宗用膳,卻也不明白他的用意。
「老爺,您這是為何抬舉那麼個小姑娘?難道您上回說過繼四哥兒的事作罷,還是過繼文懋嗎?」李氏問道。
章思宗夾了一口脆肚,搖搖頭:「我說你這個人啊,真是不懂。什麼犬升天,你不懂嗎?昔年,楊貴妃是在叔父家養大,一朝選在君王側,楊家人犬升天。兒子嘛,過繼個差不多的就行了,可兒若是養好了,我指不定也能做個國舅爺。」
「咳咳。」李氏被章思宗的想法嚇到了。
驚訝道:「咱們家不是出了個遼王妃嗎?怎麼還能再出位妃子呢?況且那孩子才那麼小,能看出什麼來?」
章思宗就道:「所以說你頭髮長見識短,你那個閨都了遼王妃了,能幫家裡什麼忙?自然,我們是沒什麼要幫忙的,我不過去信要些人蔘來,你也知道,家裡近來貧乏些,我們了皇親國戚還得上供宮中,倒好,那信里彷彿說我們打秋風一樣。平日在咱們家,要牡丹,我哪回沒滿足,還有你私下送了不東西過去遼東,別以為我不知道。生了這麼個兒,就是個賠錢貨,你放心吧,嫁了人,眼裡只有男人,哪裡有你我。」
「而五娘雲驪呢,不僅聰慧,我看容貌更盛,你不必多說,我自會培養好,將來指不定我的前途就指呢。」
說到這裡,章思宗又笑了。
李氏期期艾艾道:「那大老爺,咱們若是對雲驪好了,老太太那裡……」
「你怕做什麼?也不敢如何。我還有事沒找算賬呢。」章思宗臉沉。
李氏嚇的大氣都不敢。
章思宗自然又去小老婆房裡耕耘了,李氏聽說了,也只是苦笑:「大老爺這是還沒放棄自己生呢。」
自從大伯父送了一套紅寶石首飾給
之後,很快又請了一位大家來親自教音律,這就讓雲驪很費解了。
因為這位大伯父並不是個心的主兒,平日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幾回面,這次居然還請了音律大家特地教彈琴。
雲驪請安時特地請教李氏,李氏眼神複雜道:「你大伯父可是很看好你的,還說你養在我們大房,就不能有毫委屈你。」
饒是雲驪如何聰慧,也不明白這個道理。
章思宗也沒告訴李氏,他是自個兒想的,誰都知道唐朝貴族子擅長音律,尤其是楊貴妃,一首霓裳羽舞轟。
兒家騎馬容易羅圈,只可惜他那個兒不聽他的,說什麼兒家不輸男子,哼,騎個馬就不輸男子,打個馬球就證明自己和男人一樣了,這麼有本事,怎麼不去做將軍去?還不是標新立異嘩眾取寵。
這雲驪學業已經很不錯了,相貌更是不錯,還懂宮中規矩,如果擅長音律,那才是如虎添翼。
大抵是因為大老爺的反常,原本想送雲驪去二房的李氏也改變了主意,恢復如初。
冬日大雪融融,呂嬤嬤讓人端了茄子秸煮的水來泡手,聽說這是為了防止生凍瘡。雲驪泡了一炷香的功夫,荷香拿了帕子來完手,又塗上膏子,把指尖湊近在鼻尖聞了聞,「真好聞啊,這個味道。」
「這些都是從『若雪』買的,這若雪的膏子好聞又不貴。」素文笑道。
雲驪想了想:「這個若雪的掌柜的聽說是個老闆不是?」
「正是呢,本來也是家千金,但家道中落,就開始當街賣胭脂。提起來,有說倚門賣笑,好歹也是書香門第,卻持賤業。有的卻佩服,說厲害的,小小子,能扛起家業生計,實屬不易。」
雲驪點頭:「我倒是佩服,人能拉下臉可不容易。」
於是,到了學堂,也把這事兒對大家說了,「這手脂我著好,而且這是掌柜的,咱們同為子,你們可以先用用,若是覺得不錯,可以考慮一下若雪啊。」
陸之挑出一點抹勻,忍不住點頭:「雖說比不上咱們用的,也不錯了,這是橙花的香味。」
「得了吧,也只有你那兒用的頂好,我們用管事採買的那些手脂,比這個差遠了。」雲瀟拿了過來,也準備到時候拿己去買幾盒來用。
尤其是雲驪手指纖纖,又極了,一點傷疤黑點都沒有,也不起皮,算是知道訣竅了。
雲湘也雲淑也紛紛覺得不錯,下次去買。
雲淑還道:「真是佩服,咱們日後也不知曉有沒有這般厲害。」
「看你說的,我們是伯府千金,父親三年任期將到,咱們幾人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姑娘,哪裡會淪落到那種地步呢。」
大家都在笑,只有雲淑回去有些憂心忡忡。
章老夫人見如此,連忙問起這件事,一聽說這事兒,不免笑道:「你擔心這個做什麼,咱們勛貴人家不犯大錯,都是富貴閑人,和朝政也沒什麼大關係。」
「可是,孫覺得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你這丫頭,平日給了你那麼些好東西,你就是當一件寶貝,就夠你過日子的了。」
如此,雲淑才不好意思的笑了。
冬日已過,今年陸之的生辰娘章扶玉終於沒有大張旗鼓的送東西過來了,反而來信說是等到春暖花開之時,來接陸之回家。
也許是要走了,陸之心好了很多。
其實雲驪還是很羨慕陸之的,總是那麼閑雲野鶴,什麼都不追求,卻什麼都擁有,不過這種運氣,是們都沒有的。
不過,雖然很羨慕,但是讓雲驪這樣安心躺平,只一味做個《誡》《則》中的好姑娘,安分守己,
不奢任何東西,做一切合乎禮儀的事,好像做不到。
這話很大逆不道,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很反叛,但就是做不到。
比如像老太太認同妾侍就是奴婢,所有的庶齣子都該無條件相信嫡母這種事做不到,人如果不認自己的親娘,那和畜生無異,也許旁人覺得妾就該卑賤,可們就是劉姨娘生的,不覺得姨娘真的就不好。
甚至有時候,又會想,長輩的話就一定對嗎?作為正室就一定是慈的嗎?
想到這裡,即便外面冒著大雪,依舊讀書。
讀書,不是讀死書,做書獃子,而是要融會貫通。
九歲的生日這天比以往隆重些,大伯父又送了一套首飾來,孔太太這次也送了一對玉佩來,除此之外,也沒什麼特別的了。
文懋今年也十一歲了,今年他送給雲驪的是一枝白玉銀簪,看起來很簡素,可卻很別緻。
「咦,哥哥從哪兒來的?」
文懋撓撓後腦勺:「大伯父帶我出去應酬,我和別人打賭投壺我贏了彩頭,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夠打一枝釵了。」
原來是大伯父帶他出去的,雲驪看了文懋一眼:「沒想到大伯父對你還好的。」
文懋點頭:「是啊,還問我怎麼不像以前回去請安了,我說我要讀書。」
他又道:「你知道嗎?我聽說要打仗了,所以大伯父把我喊去,教我騎,說日後還能自保呢。」
「打仗?」雲驪覺得戰爭這種事離自己太遙遠了。
文懋搖頭:「的我也不懂,反正咱們大臨有兵,不怕呀!」
「既然不怕,還值得你提醒我麼?」雲驪嗔道。
文懋看了一眼,不免道:「我不是擔心你嗎?怎麼,只許你擔心哥哥,不能哥哥擔心你啊。」
雲驪嘻嘻捂直笑。
壽喜堂
老太太正和大老爺在商量過繼之事,「你二弟去年來信說讓我們給莊姨娘娘家管著莊子,供弟弟讀書,今年送年禮時又來信說問你是否真的同意過繼四哥兒,讓你給他去信。」
大老爺挲著自己手上的玉扳指道:「老太太,我沒說要過繼四哥兒啊?我也坐四五的人了,過繼個娃娃,還沒等到他長大,我怕是都不在了。」
「你……」章老夫人大怒:「上次我同你說了四哥兒,你不是說好的嗎?」
大老爺一攤手:「是啊,我是覺得四哥兒不錯啊,那四哥兒是二弟的老來子,我自然是要誇,至於過繼,我看文懋就很合適,這孩子脾氣和我相投啊。」
章老夫人道:「你別忘記文懋是誰生的?他生母是那樣的人——」
「老太太,文懋不管是誰生的,他都是我們章家子孫。當年的事也過去這麼多年了,咱們府上的老人都不記得了,您又何苦耿耿於懷。」大老爺有一下沒一下敲著桌子。
他能夠自己生,當然是自己生,就是過繼也要過繼一個健壯的哥兒,這小半年來,他耕耘無,最終決定過繼,還是過繼文懋。
不為什麼,就是和這老東西唱反調。
本以為文懋生母有些手段,不會讓二弟同意,他就假意順著老太太說,到時候二弟一堅持過繼文懋,他再同意,這樣就好。
哪裡知曉二弟居然還當真了,給莊姨娘母子那麼厚的報酬,這讓他不得不自己下場了。
他這輩子都做不借刀殺人的人了!
章老夫人卻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我絕不允許,你若這麼做,到時候家宅會,」
「劉姨娘心大的很,這雙兒都聽的話,到時候不知道會鬧出什麼禍事來的。」
大老爺卻站了起來:「老太太,過繼的事我是章家
本支的族長,章文懋是我章家子孫,我意已決,不必多說了,就是把所有族老請來,我也不怕。」
說罷,行了禮,到門外甩袖離開。
章老夫人捂著口,林媽媽和雲淑都一道從側邊連忙過來扶著。
雲淑更是心驚膽戰,又恐懼道:「老太太,您可別太急了,要保重啊。」
「是啊,老太太。」林媽媽更是張章老夫人的,和雲淑對視一眼,們都沒想到大老爺居然直接要過繼文懋,而不是一直被傳的莊姨娘的四哥兒。
還是趁著冬天剛過,老太太最疲乏的時候猛地提出換人,還以勢頭人。
明明連二老爺那裡都已經同意了,還特地給莊姨娘娘家厚報酬啊……
章老夫人著口,指著門口,罵了一句:「豎子不足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