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李憂一邊品著茶,一邊往自己的裏投喂自己剛剝好的葡萄。
心中默默的謝張騫出使西域,要不然還真是葡萄都沒得吃。
自從那天呂布將自己困在房間,獨自喝悶酒之後,李憂就再也沒有和呂布見過麵了,也不知道他現在怎麽樣了。
李憂也擔心呂布鑽起牛角尖,這要是經過此事一蹶不振,那李憂此行可真就是不,反蝕把米了。
而此時的呂布,剛剛把盜掘皇陵的差事推了出去。
他挖掘皇陵時,故意弄得喧囂至極。本來幾百人就能完的工作,愣是帶著一萬並州狼騎浩浩的挖了起來。
連高順的八百陷陣營都帶上了。
引得不百姓注意,更有膽大好事者,竟然隨軍圍觀。
呂布也不趕人,結果不到半個時辰,整個城傳遍了此事。
百姓竟然跑去皇陵,築起了人牆,得一萬並州狼騎隻能無功而返。
董卓氣的大罵呂布無能,打仗打輸了就算了,盜墓這種小事也做不好,著實是給董卓氣的夠嗆。
在場的眾人大多數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隻有李儒淡淡的看了看呂布,但也是一聲不吭。
沒辦法,隻能換人去做,這苦命的差事就到了牛輔手上。
也不知道他心裏得罵了呂布多遍。
回呂府的路上,張遼和高順都覺得他們今天的老大,和以往好像有些不一樣。
剛才挨罵的時候竟然一聲都不吭,單就這一點來說,就和平時一點就著的呂布判若兩人。
“文遠,我記得你家中有不藏書,方便的話借給我看幾日可否?”
走在最前麵的呂布突然回頭對張遼說道。
“啊?可以!當然可以!”
張遼一時間差點沒反應過來,自家老大平日裏最討厭的就是看書。
有時候看見自己讀兵書也要嘲諷幾句,今日還真是太打西邊出來了。
高順也是十分不解,但是也沒有深究,畢竟在他的眼裏,可能無論呂布做什麽他都會支持到底吧。
“那好,正好一會先路過你的府邸,我進去先拿幾本書回去看。”
“哦......好。”
於是李憂就看到了這極其驚悚的一幕。
呂布坐在飯桌上,一桌子的菜看著都沒什麽熱氣了,但是呂布卻沒幾口。一手拿著一卷竹簡,另一隻手攥著一雙筷子。
眉頭皺,筷子還不停在桌子上敲著,嚇得李憂愣是沒敢搭話。
哢嚓
好好的一雙筷子被呂布掰斷,而呂布卻顯得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自己幹了什麽。
抬起頭來,看見李憂在那扭扭的不肯進來,於是幹脆站了起來,迎著李憂走去。
“奉先這是?”李憂好奇的問道。
“哦,昨天和伯川聊了聊,打算看看書,這是我向部下借的兵書,看不太懂,伯川能否為我解?”
李憂接過竹簡一看,好家夥,竟然是《孫子兵法》,頓時心裏有些發怵。
他能猜到呂布格大變,開始讀書應該是由於自己對丁原的愧疚,想要讓自己完丁原的期待,減一些自己的負罪。
畢竟丁原已經去世了,正所謂人死不能複生,想要彌補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呂布也隻能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自己不那麽難。
可是你是呂布啊!有勇無謀的呂布一點也不可怕。
畢竟無點墨,剛愎自負的呂布,即使有陳宮輔佐,也是難堪大用。
可這真要是讓這麽一個戰神讀起書來,李憂甚至不敢想象。
“這書上說,上兵伐謀,我不太懂。難道無論什麽樣的戰爭,都可以通過計謀來解決嗎?”
還未等李憂繼續神遊天外,呂布就開口問道。
“哦哦,當然不是,這個謀不單單指計謀,也指謀略。
隻要能在戰場之上,察對方部署兵力的目的,戰略或者缺點,就能料敵先機,優勢巨大。
當然若是能用計謀將重創就更好了。”
李憂回過了神來,對呂布說道。同時心裏也安起了自己。
人若是下定決心想要改變,那麽效果一定是驚人的,就像士別三日的呂蒙一樣。
但是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就算你呂布天縱之才,現在已經是191年1月末了,李憂沒記錯的話,王允巧設連環計是四月的事。
無論這一個月呂布進步多大,隻要他真的喜歡貂蟬,那這就是一個謀,足以讓呂布避無可避。
也隻有在那時候,李憂才算有了能收服呂布的條件。
“伯川,真的要謝謝你,不然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隻會埋怨老天不公。不知伯川可願留下來幫我?”
呂布拉著李憂進屋落座,試探的說道。這話也讓李憂十分鬱悶。
這次本來是想和呂布打好關係,到時候挖起來可以得心應手,怎麽還反過來了呢。
“奉先,非我不願,乃是在下已有明主。”
李憂連忙推辭的說道,再不推辭就把自己搭裏麵了。
“明主?”
“明主!”李憂十分堅定的重複了一遍。
“那真是可惜了。”
呂布深深的歎了一口氣說道,畢竟現在的董卓可真的稱不上是明主了。
“我此次冒險來,就是特意來結奉先的。
董卓大勢已去,我特意來給將軍留條後路”
李憂嚐了一口桌子上的菜,頓時砸了砸,這煮出來的菜一旦涼了,味道真的是不怎麽樣。
“怎麽說那也是我義父,雖然我無太大兵權,但是吃喝用度都是義父給的,我已經叛過一次了,不能再叛了啊!”
呂布無奈的說道。
“我自然是理解將軍,不過萬事無絕對,若是真有那麽一天,我李伯川一定能助將軍離泥沼。”
李憂自信的說道。
“若是真有那麽一天,定然要見一見你的明主。”
呂布點了點頭,同時繼續問道。
“既然不打算久留,明天就盡快走吧。”
呂布瞥了李憂一眼,小聲的說道,他知道憑借著李憂的聰明,應該知道自己是在提醒他,要出事了。
“好。”
公元191年2月,董卓焚燒,遷都長安。
翌日。
李憂一邊品著茶,一邊往自己的裏投喂自己剛剝好的葡萄。
心中默默的謝張騫出使西域,要不然還真是葡萄都沒得吃。
自從那天呂布將自己困在房間,獨自喝悶酒之後,李憂就再也沒有和呂布見過麵了,也不知道他現在怎麽樣了。
李憂也擔心呂布鑽起牛角尖,這要是經過此事一蹶不振,那李憂此行可真就是不,反蝕把米了。
而此時的呂布,剛剛把盜掘皇陵的差事推了出去。
他挖掘皇陵時,故意弄得喧囂至極。本來幾百人就能完的工作,愣是帶著一萬並州狼騎浩浩的挖了起來。
連高順的八百陷陣營都帶上了。
引得不百姓注意,更有膽大好事者,竟然隨軍圍觀。
呂布也不趕人,結果不到半個時辰,整個城傳遍了此事。
百姓竟然跑去皇陵,築起了人牆,得一萬並州狼騎隻能無功而返。
董卓氣的大罵呂布無能,打仗打輸了就算了,盜墓這種小事也做不好,著實是給董卓氣的夠嗆。
在場的眾人大多數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隻有李儒淡淡的看了看呂布,但也是一聲不吭。
沒辦法,隻能換人去做,這苦命的差事就到了牛輔手上。
也不知道他心裏得罵了呂布多遍。
回呂府的路上,張遼和高順都覺得他們今天的老大,和以往好像有些不一樣。
剛才挨罵的時候竟然一聲都不吭,單就這一點來說,就和平時一點就著的呂布判若兩人。
“文遠,我記得你家中有不藏書,方便的話借給我看幾日可否?”
走在最前麵的呂布突然回頭對張遼說道。
“啊?可以!當然可以!”
張遼一時間差點沒反應過來,自家老大平日裏最討厭的就是看書。
有時候看見自己讀兵書也要嘲諷幾句,今日還真是太打西邊出來了。
高順也是十分不解,但是也沒有深究,畢竟在他的眼裏,可能無論呂布做什麽他都會支持到底吧。
“那好,正好一會先路過你的府邸,我進去先拿幾本書回去看。”
“哦......好。”
於是李憂就看到了這極其驚悚的一幕。
呂布坐在飯桌上,一桌子的菜看著都沒什麽熱氣了,但是呂布卻沒幾口。一手拿著一卷竹簡,另一隻手攥著一雙筷子。
眉頭皺,筷子還不停在桌子上敲著,嚇得李憂愣是沒敢搭話。
哢嚓
好好的一雙筷子被呂布掰斷,而呂布卻顯得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自己幹了什麽。
抬起頭來,看見李憂在那扭扭的不肯進來,於是幹脆站了起來,迎著李憂走去。
“奉先這是?”李憂好奇的問道。
“哦,昨天和伯川聊了聊,打算看看書,這是我向部下借的兵書,看不太懂,伯川能否為我解?”
李憂接過竹簡一看,好家夥,竟然是《孫子兵法》,頓時心裏有些發怵。
他能猜到呂布格大變,開始讀書應該是由於自己對丁原的愧疚,想要讓自己完丁原的期待,減一些自己的負罪。
畢竟丁原已經去世了,正所謂人死不能複生,想要彌補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呂布也隻能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自己不那麽難。
可是你是呂布啊!有勇無謀的呂布一點也不可怕。
畢竟無點墨,剛愎自負的呂布,即使有陳宮輔佐,也是難堪大用。
可這真要是讓這麽一個戰神讀起書來,李憂甚至不敢想象。
“這書上說,上兵伐謀,我不太懂。難道無論什麽樣的戰爭,都可以通過計謀來解決嗎?”
還未等李憂繼續神遊天外,呂布就開口問道。
“哦哦,當然不是,這個謀不單單指計謀,也指謀略。
隻要能在戰場之上,察對方部署兵力的目的,戰略或者缺點,就能料敵先機,優勢巨大。
當然若是能用計謀將重創就更好了。”
李憂回過了神來,對呂布說道。同時心裏也安起了自己。
人若是下定決心想要改變,那麽效果一定是驚人的,就像士別三日的呂蒙一樣。
但是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就算你呂布天縱之才,現在已經是191年1月末了,李憂沒記錯的話,王允巧設連環計是四月的事。
無論這一個月呂布進步多大,隻要他真的喜歡貂蟬,那這就是一個謀,足以讓呂布避無可避。
也隻有在那時候,李憂才算有了能收服呂布的條件。
“伯川,真的要謝謝你,不然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隻會埋怨老天不公。不知伯川可願留下來幫我?”
呂布拉著李憂進屋落座,試探的說道。這話也讓李憂十分鬱悶。
這次本來是想和呂布打好關係,到時候挖起來可以得心應手,怎麽還反過來了呢。
“奉先,非我不願,乃是在下已有明主。”
李憂連忙推辭的說道,再不推辭就把自己搭裏麵了。
“明主?”
“明主!”李憂十分堅定的重複了一遍。
“那真是可惜了。”
呂布深深的歎了一口氣說道,畢竟現在的董卓可真的稱不上是明主了。
“我此次冒險來,就是特意來結奉先的。
董卓大勢已去,我特意來給將軍留條後路”
李憂嚐了一口桌子上的菜,頓時砸了砸,這煮出來的菜一旦涼了,味道真的是不怎麽樣。
“怎麽說那也是我義父,雖然我無太大兵權,但是吃喝用度都是義父給的,我已經叛過一次了,不能再叛了啊!”
呂布無奈的說道。
“我自然是理解將軍,不過萬事無絕對,若是真有那麽一天,我李伯川一定能助將軍離泥沼。”
李憂自信的說道。
“若是真有那麽一天,定然要見一見你的明主。”
呂布點了點頭,同時繼續問道。
“既然不打算久留,明天就盡快走吧。”
呂布瞥了李憂一眼,小聲的說道,他知道憑借著李憂的聰明,應該知道自己是在提醒他,要出事了。
“好。”
公元191年2月,董卓焚燒,遷都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