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 21 章(春風樓坐落在全城最為繁華…)

春風樓坐落在全城最為繁華的朱雀大街近畔。日暮街鼓早已停了,此間的歡宴和豪飲卻剛開始。遠去,華燈點點,璀璨若星,將這座供人縱樂的高樓映得如若夜幕下的一座仙宮。

    裴蕭元如約到來,承平和一眾來自不同軍率衛的子弟都已在等他了。這些年輕子弟個個出不凡,出則天子近衛,則公侯豪門,終日裏閑呼鷹犬,飛鞚鬥箭,從不擔憂明日將會如何,隻夢想他朝能夠建功立業,名傳天下。

    但是今晚,這位初歸長安的客,卻了這場筵席的中心人

    他們當中的不人,早在三年前就已聽聞神虎將軍之子的名,遙想自己若也那般策馬沙場,縱橫決斷,無不慷慨激揚,熱沸騰。此次得知他金吾衛抵京,即便是出於好奇,也要過來瞧上一瞧,到底是何等人

    當夜筵席設在東樓,鋪開了席麵,牙盤金杯,喚來撥弦陪飲的都是教坊下的頭等,華燈裏笙歌不絕。眾子弟見他容貌出眾,姿瀟灑,與人談笑自如,酒亦是千杯不醉,無不仰慕,爭相上前結,宴罷仍是未能盡興,說說笑笑地簇擁著他和承平下了東樓,有人提議,再轉去平康坊通宵宴樂。

    承平一把勾住他肩,連聲說好。

    裴蕭元見他步履不穩,狂態畢,知他已是醉酒,便笑說應承好意,但今夜已出不了坊門,不如在此宿夜,下回方便,由他做東,再去那裏請眾人飲酒。

    承平嚷自己沒醉,往襟裏胡東西,道:“你是要金吾衛的,我不你難做!早就預備了,這是我取來的路符,可保暢行無阻!”

    因聖人萬壽節的緣故,近來京中夜巡查變得比從前嚴格許多,坊雖然如舊,但出去,街道夜警加大。尤其這一帶的繁華地段,更是如此。

    據說這是金吾大將軍韓克讓的命令,閉戶之後,若無確證理由,非持證之人,不得隨意進出,如有違反,一律按律置。像他們這樣份的,運氣不好,若是事先未曾申報被捉住了,雖不至於真的會有大事,也要費一番口舌才被放行。且不從管教,置起來,也和從前不同。

    就在前些天,神武大將軍陳思達的一個婿醉酒強闖平康坊的大門,被巡夜的武候拿了,不但不服,還出言辱罵韓克讓,結果被當場笞二十,投了金吾衛監,關了好幾日,傳最後是陳思達親自去找韓克讓,才將婿保了出來。

    不過,隻要預先申報打來路符,通行便也無礙。

    眾人多已半醉,興頭正酣,豈會這麽輕易散夥。既然承平打頭不放人,便都跟著轟然起哄。

    忽然此時,隻見對麵西樓那麵梯上也噔噔噔地下來了一群人,起來和這邊一樣,應是酒宴結束要走,一群人擁著當中的人,亦是喧聲不絕。

    迎麵相遇,下去的共梯便容不下所有人,兩邊各自停了一下。

    對麵那被擁在中間正下來的也是位年輕公子,發束金冠,一錦袍,俊麵滿泛酡紅,步態虛浮,顯然也是酒醉,忽然發現梯道阻,抬目了過來,起初倒也沒有如何,他後一名隨行模樣的人卻不一樣。

    那人到裴蕭元,目一定,立刻附耳過去,低語了幾聲不知是什麽的話,那公子的臉陡然大變,猛地停步,目向裴蕭元,死死地盯著他。

    裴蕭元覺察異樣,也朝對方了一眼。此時他邊那醉醺醺的承平終於發現氣氛不對,扭頭去,醉意登時散了不,麵罩冷,靠近裴蕭元道:“是宇文家的崽子!也是這幾日剛到的,拜了龍武衛中郎將,風頭不小。”

    他早在一個多月前了京,到的次日,雖未蒙聖人親自召見,但當天便拜左武衛中軍郎將之職。聽說這西平郡王府的世子宇文峙到來,也和自己一樣,做了同等地位的龍武中軍郎將,心裏便不爽快起來了。

    三年前打那一仗,若不是裴蕭元阻止了宇文慶退兵,又臨時接管西平軍參與解圍反攻,承平今日恐怕早已投胎到不知哪一道的回世界裏了,想起舊恨,本就牙,不期今夜和宇文峙遇在這裏,斜目冷哼一聲,也停下腳步。

    知對方的份後,裴蕭元心中便也了然。

    宇文慶的死訊傳出之後,裴冀出於道義,曾給西平郡王宇文守仁發去唁信,表達歉疚之意。宇文守仁非但沒有遷怒,回反而安裴冀,稱全是自己兒子的過錯,是咎由自取,當日幸有裴蕭元在,西平軍才得到將功折過的機會,挽救名聲。他甚至還不忘問被宇文慶刺傷的何晉。

    但顯然,麵前這位郡王府的世子,想法和他的父親有所不同。

    此中是非,裴蕭元已不想過多糾結,也沒必要了。當時況容不下太多考慮,如何行事,一切都是以戰局為先。

    他見宇文峙依然止步在樓梯上,雙目沉沉盯著自己,不過點了點頭,便繼續下樓而去。

    “站住!”

    後突然傳來一道喝聲,又“鏘”的一聲,宇文峙探臂已從近旁一名佩劍人的腰上一把出劍,劍尖點向裴蕭元,迅捷如電。

    “你傷我兄長,致他亡,就這麽走了?”

    那劍指著裴蕭元後背,也不知是醉酒或是怒氣太盛的緣故,劍尖微微抖

    兩邊其餘人愣怔過後,很快各種反應過來,片刻前的喧聲笑語陡然消失,伴著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的兵出鞘聲,幾十把刀劍頃刻間紛紛拔了出來,相互對峙,剎那間雪寒芒,殺氣騰騰,驚得在大堂裏展著珠的的許多歌高聲尖,隨客人紛紛棄席,躲到兩旁,唯恐遭池魚之殃。

    裴蕭元停步轉,見宇文峙麵容僵,眼底一片通紅,恨意如過劍尖,直迫而來。

    西蕃戰事後,他也聽說了一些關於郡王府的宅事。

    宇文慶有一胞弟,生有兄弟二人的王妃並不得郡王之心,早早病故。宇文慶剛愎自用,但對胞弟卻頗為照顧,兄弟深厚,故宇文慶死後,他聽聞宇文峙曾單騎來尋自己複仇,還被叮囑小心,後來不知怎的沒了下文,沒想到今夜在此倒是遇見。

    不待裴蕭元有所回應,承平如何能忍,當場也是鏘地拔刀,站到最前,橫刃相對。

    “你想如何?你那長兄當日險些害我眾多兒郎葬送在了西蕃!我沒找你算賬,你倒敢先來發難?來呀!正好許久沒有刀槍了,阿爺我來瞧瞧,今夜到底是你郡王府世子劍利,還是我手中這砍頭刀快!”

    同行的那些長安子弟,平日本就快意恩仇崇尚武鬥,何況又仗酒力,更是群,他話音落下,後人便大聲呼應,對麵又豈肯示弱。一時聲震屋瓦,兩邊對峙,眼鬥毆就要一即發。

    此時裴蕭元越眾而出,拿過了承平左右手裏各自握住的刀和鞘,雙目向對麵。

    “世子待如何,裴某不敢不應,自當一力奉陪,不過不是這裏。今夜乃是諸多好兄弟給裴某臉麵,來到此。世子到此,想必也是出於快意之事。何必因你我私怨,連累其餘之人。”

    他歸刀鞘,頭也未回,揚手丟還給了後承平。

    承平隻得一把接過,抱住了。

    劍拔弩張的氣氛因他的這個舉,終於鬆弛了些,但大堂依舊是雀無聲,人人屏住呼吸,不敢發出半點的異響。

    宇文峙牙咬。

    兒臂的排燭映得四周明若白晝,照著他額角暴突出來的幾道青筋。他一,劍尖卻抖更甚。

    就這時,一串急促的遝遝腳步聲打破了死寂。酒樓大門之外衝進來一隊役夫,領頭者是本坊坊正。

    主家在此開店迎客,當然不是一般之人。似尋常長安子弟酒後為著一二陪爭風吃醋大打出手這樣的事,主人早已司空見慣應對自如。但今夜,這兩邊的人,卻不是他能應對的。

    東樓下來的那位主客,雖然還不知是怎樣的人,同行的狼庭王子,近來卻是長安的風頭人

    西樓下來的旗鼓相當,聽聞是西平郡王府的世子,當年曾經迎奉過西幸老聖人的大功臣,皇恩延綿,隆眷至今不減。

    酒樓主人方才站在門口焦急張,見狀急忙引著坊正了大堂。

    坊正奔到兩撥人的中間,向著左右團團作揖,連聲道:“尊客來此逍遙,卑職人微言輕,不敢打擾,隻是剛好前些天收到過金吾大將軍的嚴令,聖人萬壽將至,須上下一心,保坊平安。大將軍之言,字字在耳,卑職不敢不從,故鬥膽開口,懇請兩邊收起刀劍,以和為貴,遵大將軍之命,共保太平!”

    說罷不停地作揖,又朝帶來的役夫使了個眼,眾役飛快湧上,列隊擋在中間,登時將人隔離開來。

    倘若說片刻前兩撥人裏的大多數為醉酒衝的話,此刻因這坊正的一席話,不人霎時清醒不

    近來令收,就在前幾天,神武大將軍陳思達的婿都遭了那樣的置,聽聞他還隻是因了強闖坊門的緣故。今夜這裏若是刀劍加,事鬧大,過後懲治恐怕更甚。

    承平雖行事狂誕,卻也不是一味隻知打殺的無腦之人。

    今夜本是為著好接風來的,他又初來乍到,真鬧大了,也非好事。況且坊正又趕到,將韓克讓也搬了出來,再不罷手,便是不將韓克讓放在眼裏了。

    他是不願先見的,但若對麵不管不顧,他自奉陪到底,又豈會懼怕,便盯著宇文峙。

    宇文峙後之人也都麵猶豫之,紛紛著他手執的那柄利劍。

    “懇請世子以大局為重。實在是韓大將軍之言,卑職不敢不從!”坊正雙膝跪地,開始叩首。

    宇文峙的眼角赤紅若要滴,在一陣死一般的寂靜過後,鐺的一聲,撒手擲劍在地,旋即收目下樓,獨自踉踉蹌蹌地走了出去。

    和他同行的子弟見狀,紛紛收起刀劍,跟著去了。

    一場或將見的爭鬥,至此終於消弭。承平人一放鬆,酒意便又衝了上來,手中的刀也抱不住了,落而下,人往後仰去,卻終究是怒氣難消,口裏道:“你要當心!我這畜生比我還要瘋,怕是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裴蕭元不地自宇文峙的背影上收回目,探手接刀,將承平也一把扶住了。

    “今夜多謝諸位抬,我送王子回去。下回我做東回請,到時懇請諸位務必賞臉。”他笑著和周圍人說道。

    方才那樣一鬧,眾人原本的興致此刻也全都消了,聞言紛紛應好,各自分頭散去不提。

    這一夜,絮雨睡了長長一個沉覺,醒來後,已是明晨,天大亮,竟連響起過的晨間街鼓也沒能將

    慢慢睜眼,盯著頭頂那片在晨曦裏顯現著斑駁黴印的頂板,凝神良久,從榻上翻而下,收拾了出來。

    記起了一個人。

    那人名衛茵娘。的父親衛明暉曾做過景升太子伴駕,是那時候的軍神武大將軍,而絮雨和的緣,起於們有共同的母。

    自絮雨五歲被阿公收養後,許多年來,除了三年前那一回因淋冷雨太久發燒之外,一直不錯,隨阿公走遍各地,幾乎不曾生過病。但在此之前,還是郡主的,或是被照料得太過細,反而便惹來各種小病,弱,阿娘甚是愁煩,在三歲的時候,聽聞衛家母養出來的孩子很是健壯,如今正好歇著,便將人接了過來,就這樣,絮雨認識了衛茵娘。

    或是投緣,初次見麵,絮雨便喜歡衛茵娘。比絮雨大歲,溫而婉靜,絮雨阿姐,待絮雨也若親妹。因為絮雨喜歡粘著,在得到衛家父母許可後,常來王府小住。兩年後再大些,十三歲時,被選做皇太孫李延的。就是因為絮雨舍不得,李延又寵絮雨這個堂妹,商議過後,將事推遲半年,好讓絮雨能多得些的陪伴。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半年後,變到來,衛茵娘皇太孫院的事,不得不再次中止。

    長安破的前夜,衛茵娘人也在定王府裏。

    變發生後不久,定王便追隨裴冀,趕赴到了當時最為嚴重的北方中原一帶,且並非遙領,是親自坐鎮軍帳,每有戰鬥,必單騎衝殺在前,曾箭矢中,若非鎧甲護,險遭不測。

    以皇子之而不畏死險,他的舉令前線軍備鼓舞。但與此相應,王府便隻剩殷王妃母,王妃又不得宮中王太後的歡心,衛茵娘主住了過來,陪伴王妃和絮雨。

    那個晚上,王府典軍郭縱趕回來和趙中芳帶著絮雨倉皇出府,衛茵娘也被人匆匆送回了衛家。

    找到,或是衛家之人,或許便能夠打聽到關於趙中芳的更多的消息。

    這個白天,絮雨尋到了靠近宮城的輔興坊,憑著殘存的記憶,走走停停,在坊找了大半天,最後終於找到了印象中的那所宅邸,門前有株老柳樹。

    叩開門,門房現,上下打量,問何事。

    “請問,這裏是衛府嗎?”

    對方搖頭,“你找錯了!什麽衛府!我家主人姓白!”拂了拂手便要閉門。絮雨抬手擋住:“勞煩再問一聲。我是來尋個故人的。記得這裏從前的屋主姓衛,若是已經搬走,可知道搬去了哪裏?”

    “多久前的屋主?”

    “大約二十年前……”

    那人嗤地笑了出來:“二十年前?我家主人三年前買的這所宅子,聽說之前就已換過三四個家主了。二十年前?還是老聖人的景升朝!”

    門房不再理,啪地閉了門。

    絮雨在門外的老柳下默默立了許久,轉離開,走到東南坊角的時候,空氣裏隨風飄來了一陣食的焦香味。

    在年記憶的深,長安的味道,除去王府和皇宮那無所不在的散自沉香、瑞龍腦、蘇合、茉莉的氣息,便似乎隻剩下了這一種能直人腹腸的濃鬱的焦香。

    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追著風來的方向,轉過幾道拐角,行人漸漸疏

    在一條小巷的盡頭,到了似曾相識的那個地方。

    低矮的門廬,黃泥爐,十來隻剛做好的疊得整整齊齊的胡麻餅,堆在牆角的炭。午後客人稀落,一隻癩皮老黃狗懶洋洋地著牆躺在明的春下睡覺,供客人坐的小杌子上,靠了個趁著空閑打起了盹的老嫗。

    絮雨凝視著這一幕。老黃狗發現了人,嗚嗚兩聲,驚醒老嫗,老嫗急忙站起幹枯的,笑著問是否吃餅,癟出一副缺牙的黃齒。

    是從前的胡麻餅娘子,角的那顆痣依然還在。隻不過在絮雨還是李嫮兒的時候,那個胡麻餅娘子的盈,麵頰飽滿,笑著攬客時,會出一副好像編貝似的漂亮的白牙。

    “小郎君?”到絮雨怔怔著自己,老嫗又喚了一聲。

    “是的。我來吃餅。”絮雨點頭。

    老嫗出歡喜的笑,蹣跚著為拿餅。絮雨坐下來,咬了一口。剛出來不久的餅,還帶著熱氣,油香麵脆,好像是絮雨曾經留在記憶裏的那種味道,又好像已經不一樣了。

    絮雨慢慢地咀嚼。

    老嫗站一旁著,目裏充滿期待,等咬了一口,咀嚼片刻,就用小心翼翼的語氣問:“客人覺得滋味如何?”

    “好吃!”絮雨咽下餅,又咬了一大口。

    老嫗出了舒心的笑,蹣跚走到的老狗旁,坐回到了小杌子上,輕輕歎了口氣:“可是長安已經沒有人喜歡我做的餅了。他們都去西市的一個胡那裏吃,說的才好吃。要不是還有一些景升年起就知道我的老客還會找來,我這個餅店早就開不下去了。”

    混濁的老眼裏流出一縷淡淡的傷

    “怎就回來後,他們覺得我的餅不好吃了?明明是我這裏最有名的,就連當年的葉鍾離也來吃過。記得那時人多,排隊才能的到,但是他若來,人人都會讓開,他先買。他還畫了一幅畫送我,天天有人糾纏,想我把畫賣給他。沒過幾年,天就變了,兵打來長安,老聖人跑了,我帶著我的畫也跑,路上遇到一夥流兵,他們真的壞啊,逢人就搶,我見一個人不肯給包袱,他們就砍斷了的手,我的畫也被搶了,他們自己又搶來搶去,一個人把另個人的頭砍歪了,脖子好像燈籠一樣晃著,半邊倒在肩上,噴了一地,人卻還是沒死,把手裏的畫撕了塞進裏,不人得,這才斷掉了氣……”

    老嫗的眼目半睜半閉,絮絮叨叨自顧說個不停,語氣沒有起伏,平淡得好像在念誦經文。

    絮雨默默聽完,問:“老阿姆,那你知道景升朝住在西南角的那所宅子的老主人嗎?他們如今去了哪裏?門前有一株老柳的那一家。”

    老嫗費神思索,半晌,就在絮雨以為也忘記了,忽然“咿——”了一聲。

    “我記起來了,那一家是姓衛的,那個時候,我記得定王府的小郡主也常來衛家……”

    老嫗忽然低聲,臉上出了神的表

    “小郎君是外地的吧?我告訴你,定王就是當今的聖人!我聽一些老客說,小郡主在當年那陣子的時候丟了,聖人後來怎麽找也找不到。”

    “對了,那個時候,小郡主最喜歡吃我的餅了!真的,我沒有說大話誆你,是真的!”

    說到這裏的時候,老嫗那幹瘦的軀裏仿佛灌了源源不絕的活水,整個人頃刻間變得神了起來,眼裏也放出異樣的彩。

    “是真的!”對著絮雨,再一次用力地強調。

    “小郡主常來尋衛家小娘子,每次來,都要吃我的餅。衛家小娘子也會一個人來買,叮囑我多灑些胡麻,每到這個時候,我就知道要去小郡主了。我總是說,讓小郡主自己來吃呀,剛出爐的才最好吃。”

    “唉……”

    老嫗從過去的記憶裏出來,長長地歎了口氣,眼底那短暫迸出的彩消失了。

    “衛家人如今去了哪裏,你知道嗎?”絮雨輕聲問。

    “軍收複長安後的第二年,我才從外麵回來,聽說衛家人參與景升太子作,男丁滿門殺頭,剩下的死的死,散的散,宅子也換了主人了。”

    絮雨凝定片刻。

    “那麽衛家的小娘子呢?你說的常和小郡主一起的那位小娘子?”

    “啊……自然是改賤籍教坊了。至於如今人在哪裏,誰知道呢,說不定早沒了,說不定轉去了平康坊的哪條曲巷,也說不定老大不小,被哪個商人中買去做了妾……誰知道呢……”

    老嫗裏嘟囔著,起蹣跚走到爐前,用火鉗攏著炭灰火,好餘炭能夠燒更長的時間。

    手中餘下的半隻殘餅漸漸涼了,變得堅口。絮雨吃完,從上帶的餘錢裏留出回程的車錢,剩的還有十來個,放在了老黃狗旁的那張小杌子上,悄然離去。

    次日開始,從早到晚,不停地穿梭於平康坊之中。

    在這座位於東市和皇城之間的坊城,分布著許多達貴人的宅邸,也雲集大片令世上男子流連忘返的風流淵藪之地,後者聚在北門東回三曲一帶。

    那裏,有門前通十字街的華和高樓,也有於北牆的被同業者也瞧不起的卑

    絮雨一家家地尋問,從北曲的陋居到堂宇寬闊的青樓。

    若真如老嫗所言,衛茵娘如今就在這個地方,容貌和當年應當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在絮雨的回憶裏,麵若銀盤,一雙目,笑起來的時候,一側邊有個小窩,這應該是個非常明顯的相貌特征。然而連著尋了數日,已經找過不下一二十家,尋人沒有任何進展。

    將近傍晚,絮雨不得不結束今日的徒勞奔走,回往住的地方。

    照舊回到西市搭車,一麵想著心事,一邊橫穿近道,沿坊那被做放生池的河岸前行。

    放生池連通著城西和城南的漕河,河上舟楫往來不絕,運送著各種貨,沿岸的店鋪更是鱗次櫛比。日常米炭布匹,貴婦人們喜的康國猧子,來自趾的瑞龍腦香,珍奇罕見的南洋珠,乃至大長安豪門歡迎的昆侖奴和羅婢。這裏能夠買到天下任何的好,隻要囊中有足夠的錢。附近一座橋上,此刻更是人車擁堵,一片嘈雜。

    忽然這時,聽到有人喊了一聲小郎君,起初以為不是自己,又聽到一聲,聲音帶著喜悅,有點耳,轉頭,發現竟是數日前剛來時在西郊遇到的曾搭過車的那位西山老翁。

    近旁就是一間收山泉的水鋪,門外停著騾車,苦力正在往下卸運水桶,起來應當是他送水來此恰又遇到。

    立刻上去招呼,解釋自己剛才沒有聽到。

    老翁忙說無妨,拱手道:“沒想到今日在這裏又遇到了小郎君!實在是巧!小郎君可落腳了下來?諸事順利?”

    絮雨笑說一切都好,又問他如何。老翁說騾車早已修好,在家歇了幾日,心定了下來,今天便又來送水。閑話兩句,就將一個害躲到騾車後的孩拉了出來,命向絮雨見禮,說是他的孫兒,名醜兒,上回就是孫兒生病,家中除他之外無人照顧,所以出來得晚。這幾天孫兒病也好了,今日城,將他帶在邊。

    那孩子很聽話,立刻過來行禮。這時一車水搬完,空桶也置換了回來,絮雨知他祖孫應當還要趕回去的,路也不近,怕耽誤他們,便說自己有事也要走了。老翁稍等,匆匆來到騾車旁,將一包從山裏帶來本要拿到這裏賣的山貨遞上。

    絮雨趕忙推拒。

    “小郎君莫嫌棄才好,又不是貴重的東西。上回若不是你幫忙拉車,說不定我人也被撞。還半路將你丟下,實在過意不去。隻是老漢的一點心意,懇請小郎君收下!”

    老翁執意遞。絮雨隻能接來,趁他過去套車的時候,忙上帶著的二三十錢,統統塞到醜兒懷裏,轉人多的地方,快步離去。

    醜兒低頭了懷,跑到老翁邊,扯扯他的袖,將懷裏的錢掏了出來。老翁急忙去追,抬眼卻已不見人了,又不知人住在哪裏,歎氣,隻好將醜兒抱到車上,趕著騾車離去。

    此時對岸一間帽肆裏衝出來一個小廝模樣的人,上橋疾奔而來。也不知何故,一隻腳上穿著鞋,另腳著,急火火地,險些撞到人。一路被他推開的紛紛衝他背影怒罵,他也不管,徑直衝到橋下這水鋪的附近,踮腳張,眼前卻隻剩下了人頭攢,哪裏還有那道他方才隔河恍惚瞥到的以為是人的影?

    又想起來,仿佛還有個送水的老翁,想問幾句,扭頭,見騾車也是走了,急忙拔去追,不料帽肆的主人也已趕到,一把扭住他的領,嚷著要送去見

    這小廝便是青頭。

    三天之前,又是一個朝會日。

    百如常那樣,在五更前齊集丹門外的待。當司宮臺宦來時,眾人以為會像此前的朝會日那般,聖人依舊不出,都準備好了要退散,不想宦竟宣聖人上朝。

    已閉關多日的皇帝在那一天的朝會上,親自召見了一個剛剛抵達長安還沒幾天的年輕人,封作金吾中軍郎將,並宣布金吾衛設陸吾司,掌司者便是這位年輕之人。

    當裴蕭元在數百雙眼目的注視下步大殿並叩謝天恩之時,大殿寂靜無聲,在場百,臺宰輔,郎中諫,眾人神各異,但有一點,所有人皆是相同。

    那便是驚異。

    事實上,此前在金吾衛告這件事落定之後,不人已慢慢回味了過來,猜測此事或許得到過聖人的默許,甚至,極有可能就是聖人授意。

    但再大膽的臆想,也不曾想到過,聖人會在這裴氏子到來後做出如此的任命。

    中軍郎將固然是個實位,階也不低,但在京城這個地方,確也稱不上特別。與裴氏子差不多同期到來的青年俊傑當中,就有好幾個也各自得封相等的職。

    此職授予年勳貴子弟,與其說是重用,不如說是聖人給予的恩封,勳榮屬更濃一些。

    但這陸吾司掌司的職不一樣。

    此司前所未有,雖聽起來隻是聖人為萬壽節特設的一個臨時衙司,但僅從其名,便能窺到幾分不同之

    陸吾,昆侖神明,司天之九部及帝之下都。

    皇帝如此命名,此衙何意,一目了然。

    更不用說,久未麵的皇帝今日上朝目的隻為召見一人這種極大的殊榮了。

    幾天已經過去,京中那些大人如今到底在想什麽,青頭並不知道,反正對於他而言,最大的區別就是一下便忙了起來,忙著替主人收送來的各種拜帖,推擋絡繹不絕的訪客。今日也是不耐煩了,記起之前花了大錢卻沒送出去的登門禮,想想心疼,放著也是沒用,便溜達來了西市,打聽若是退回能折多錢,聽到竟然連一半都不到,氣得當場掉頭就走,方才又路過橋對麵的那間鋪子,見有靴履在賣,想到腳上的鞋確是快磨平底了,便進去,正試著,無意間抬起頭,竟瞥見對岸有個小郎君正和人在說著話,乍,有點像是葉小娘子,再,更像葉小娘子。

    當時他什麽也來不及想,站起來就往對麵去。可恨橋窄人多,等他好不容易到對岸,人早已不見,此刻又被店主揪住不放,等他擺店主再去追,連那老翁的騾車也是走得沒了影。

    青頭一邊懷疑是自己眼花錯了人,一邊又覺不甘心,在西市周圍繼續繞來繞去地找,希能再遇到個清楚,一直找到日落西山,眼就要閉市,再不見半分蹤影,隻能下滿腹疑慮,急匆匆先朝住奔了回去。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72章

千山青黛

第 21 章(春風樓坐落在全城最為繁華…)

春風樓坐落在全城最為繁華的朱雀大街近畔。日暮街鼓早已停了,此間的歡宴和豪飲卻剛開始。遠去,華燈點點,璀璨若星,將這座供人縱樂的高樓映得如若夜幕下的一座仙宮。

    裴蕭元如約到來,承平和一眾來自不同軍率衛的子弟都已在等他了。這些年輕子弟個個出不凡,出則天子近衛,則公侯豪門,終日裏閑呼鷹犬,飛鞚鬥箭,從不擔憂明日將會如何,隻夢想他朝能夠建功立業,名傳天下。

    但是今晚,這位初歸長安的客,卻了這場筵席的中心人

    他們當中的不人,早在三年前就已聽聞神虎將軍之子的名,遙想自己若也那般策馬沙場,縱橫決斷,無不慷慨激揚,熱沸騰。此次得知他金吾衛抵京,即便是出於好奇,也要過來瞧上一瞧,到底是何等人

    當夜筵席設在東樓,鋪開了席麵,牙盤金杯,喚來撥弦陪飲的都是教坊下的頭等,華燈裏笙歌不絕。眾子弟見他容貌出眾,姿瀟灑,與人談笑自如,酒亦是千杯不醉,無不仰慕,爭相上前結,宴罷仍是未能盡興,說說笑笑地簇擁著他和承平下了東樓,有人提議,再轉去平康坊通宵宴樂。

    承平一把勾住他肩,連聲說好。

    裴蕭元見他步履不穩,狂態畢,知他已是醉酒,便笑說應承好意,但今夜已出不了坊門,不如在此宿夜,下回方便,由他做東,再去那裏請眾人飲酒。

    承平嚷自己沒醉,往襟裏胡東西,道:“你是要金吾衛的,我不你難做!早就預備了,這是我取來的路符,可保暢行無阻!”

    因聖人萬壽節的緣故,近來京中夜巡查變得比從前嚴格許多,坊雖然如舊,但出去,街道夜警加大。尤其這一帶的繁華地段,更是如此。

    據說這是金吾大將軍韓克讓的命令,閉戶之後,若無確證理由,非持證之人,不得隨意進出,如有違反,一律按律置。像他們這樣份的,運氣不好,若是事先未曾申報被捉住了,雖不至於真的會有大事,也要費一番口舌才被放行。且不從管教,置起來,也和從前不同。

    就在前些天,神武大將軍陳思達的一個婿醉酒強闖平康坊的大門,被巡夜的武候拿了,不但不服,還出言辱罵韓克讓,結果被當場笞二十,投了金吾衛監,關了好幾日,傳最後是陳思達親自去找韓克讓,才將婿保了出來。

    不過,隻要預先申報打來路符,通行便也無礙。

    眾人多已半醉,興頭正酣,豈會這麽輕易散夥。既然承平打頭不放人,便都跟著轟然起哄。

    忽然此時,隻見對麵西樓那麵梯上也噔噔噔地下來了一群人,起來和這邊一樣,應是酒宴結束要走,一群人擁著當中的人,亦是喧聲不絕。

    迎麵相遇,下去的共梯便容不下所有人,兩邊各自停了一下。

    對麵那被擁在中間正下來的也是位年輕公子,發束金冠,一錦袍,俊麵滿泛酡紅,步態虛浮,顯然也是酒醉,忽然發現梯道阻,抬目了過來,起初倒也沒有如何,他後一名隨行模樣的人卻不一樣。

    那人到裴蕭元,目一定,立刻附耳過去,低語了幾聲不知是什麽的話,那公子的臉陡然大變,猛地停步,目向裴蕭元,死死地盯著他。

    裴蕭元覺察異樣,也朝對方了一眼。此時他邊那醉醺醺的承平終於發現氣氛不對,扭頭去,醉意登時散了不,麵罩冷,靠近裴蕭元道:“是宇文家的崽子!也是這幾日剛到的,拜了龍武衛中郎將,風頭不小。”

    他早在一個多月前了京,到的次日,雖未蒙聖人親自召見,但當天便拜左武衛中軍郎將之職。聽說這西平郡王府的世子宇文峙到來,也和自己一樣,做了同等地位的龍武中軍郎將,心裏便不爽快起來了。

    三年前打那一仗,若不是裴蕭元阻止了宇文慶退兵,又臨時接管西平軍參與解圍反攻,承平今日恐怕早已投胎到不知哪一道的回世界裏了,想起舊恨,本就牙,不期今夜和宇文峙遇在這裏,斜目冷哼一聲,也停下腳步。

    知對方的份後,裴蕭元心中便也了然。

    宇文慶的死訊傳出之後,裴冀出於道義,曾給西平郡王宇文守仁發去唁信,表達歉疚之意。宇文守仁非但沒有遷怒,回反而安裴冀,稱全是自己兒子的過錯,是咎由自取,當日幸有裴蕭元在,西平軍才得到將功折過的機會,挽救名聲。他甚至還不忘問被宇文慶刺傷的何晉。

    但顯然,麵前這位郡王府的世子,想法和他的父親有所不同。

    此中是非,裴蕭元已不想過多糾結,也沒必要了。當時況容不下太多考慮,如何行事,一切都是以戰局為先。

    他見宇文峙依然止步在樓梯上,雙目沉沉盯著自己,不過點了點頭,便繼續下樓而去。

    “站住!”

    後突然傳來一道喝聲,又“鏘”的一聲,宇文峙探臂已從近旁一名佩劍人的腰上一把出劍,劍尖點向裴蕭元,迅捷如電。

    “你傷我兄長,致他亡,就這麽走了?”

    那劍指著裴蕭元後背,也不知是醉酒或是怒氣太盛的緣故,劍尖微微抖

    兩邊其餘人愣怔過後,很快各種反應過來,片刻前的喧聲笑語陡然消失,伴著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的兵出鞘聲,幾十把刀劍頃刻間紛紛拔了出來,相互對峙,剎那間雪寒芒,殺氣騰騰,驚得在大堂裏展著珠的的許多歌高聲尖,隨客人紛紛棄席,躲到兩旁,唯恐遭池魚之殃。

    裴蕭元停步轉,見宇文峙麵容僵,眼底一片通紅,恨意如過劍尖,直迫而來。

    西蕃戰事後,他也聽說了一些關於郡王府的宅事。

    宇文慶有一胞弟,生有兄弟二人的王妃並不得郡王之心,早早病故。宇文慶剛愎自用,但對胞弟卻頗為照顧,兄弟深厚,故宇文慶死後,他聽聞宇文峙曾單騎來尋自己複仇,還被叮囑小心,後來不知怎的沒了下文,沒想到今夜在此倒是遇見。

    不待裴蕭元有所回應,承平如何能忍,當場也是鏘地拔刀,站到最前,橫刃相對。

    “你想如何?你那長兄當日險些害我眾多兒郎葬送在了西蕃!我沒找你算賬,你倒敢先來發難?來呀!正好許久沒有刀槍了,阿爺我來瞧瞧,今夜到底是你郡王府世子劍利,還是我手中這砍頭刀快!”

    同行的那些長安子弟,平日本就快意恩仇崇尚武鬥,何況又仗酒力,更是群,他話音落下,後人便大聲呼應,對麵又豈肯示弱。一時聲震屋瓦,兩邊對峙,眼鬥毆就要一即發。

    此時裴蕭元越眾而出,拿過了承平左右手裏各自握住的刀和鞘,雙目向對麵。

    “世子待如何,裴某不敢不應,自當一力奉陪,不過不是這裏。今夜乃是諸多好兄弟給裴某臉麵,來到此。世子到此,想必也是出於快意之事。何必因你我私怨,連累其餘之人。”

    他歸刀鞘,頭也未回,揚手丟還給了後承平。

    承平隻得一把接過,抱住了。

    劍拔弩張的氣氛因他的這個舉,終於鬆弛了些,但大堂依舊是雀無聲,人人屏住呼吸,不敢發出半點的異響。

    宇文峙牙咬。

    兒臂的排燭映得四周明若白晝,照著他額角暴突出來的幾道青筋。他一,劍尖卻抖更甚。

    就這時,一串急促的遝遝腳步聲打破了死寂。酒樓大門之外衝進來一隊役夫,領頭者是本坊坊正。

    主家在此開店迎客,當然不是一般之人。似尋常長安子弟酒後為著一二陪爭風吃醋大打出手這樣的事,主人早已司空見慣應對自如。但今夜,這兩邊的人,卻不是他能應對的。

    東樓下來的那位主客,雖然還不知是怎樣的人,同行的狼庭王子,近來卻是長安的風頭人

    西樓下來的旗鼓相當,聽聞是西平郡王府的世子,當年曾經迎奉過西幸老聖人的大功臣,皇恩延綿,隆眷至今不減。

    酒樓主人方才站在門口焦急張,見狀急忙引著坊正了大堂。

    坊正奔到兩撥人的中間,向著左右團團作揖,連聲道:“尊客來此逍遙,卑職人微言輕,不敢打擾,隻是剛好前些天收到過金吾大將軍的嚴令,聖人萬壽將至,須上下一心,保坊平安。大將軍之言,字字在耳,卑職不敢不從,故鬥膽開口,懇請兩邊收起刀劍,以和為貴,遵大將軍之命,共保太平!”

    說罷不停地作揖,又朝帶來的役夫使了個眼,眾役飛快湧上,列隊擋在中間,登時將人隔離開來。

    倘若說片刻前兩撥人裏的大多數為醉酒衝的話,此刻因這坊正的一席話,不人霎時清醒不

    近來令收,就在前幾天,神武大將軍陳思達的婿都遭了那樣的置,聽聞他還隻是因了強闖坊門的緣故。今夜這裏若是刀劍加,事鬧大,過後懲治恐怕更甚。

    承平雖行事狂誕,卻也不是一味隻知打殺的無腦之人。

    今夜本是為著好接風來的,他又初來乍到,真鬧大了,也非好事。況且坊正又趕到,將韓克讓也搬了出來,再不罷手,便是不將韓克讓放在眼裏了。

    他是不願先見的,但若對麵不管不顧,他自奉陪到底,又豈會懼怕,便盯著宇文峙。

    宇文峙後之人也都麵猶豫之,紛紛著他手執的那柄利劍。

    “懇請世子以大局為重。實在是韓大將軍之言,卑職不敢不從!”坊正雙膝跪地,開始叩首。

    宇文峙的眼角赤紅若要滴,在一陣死一般的寂靜過後,鐺的一聲,撒手擲劍在地,旋即收目下樓,獨自踉踉蹌蹌地走了出去。

    和他同行的子弟見狀,紛紛收起刀劍,跟著去了。

    一場或將見的爭鬥,至此終於消弭。承平人一放鬆,酒意便又衝了上來,手中的刀也抱不住了,落而下,人往後仰去,卻終究是怒氣難消,口裏道:“你要當心!我這畜生比我還要瘋,怕是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裴蕭元不地自宇文峙的背影上收回目,探手接刀,將承平也一把扶住了。

    “今夜多謝諸位抬,我送王子回去。下回我做東回請,到時懇請諸位務必賞臉。”他笑著和周圍人說道。

    方才那樣一鬧,眾人原本的興致此刻也全都消了,聞言紛紛應好,各自分頭散去不提。

    這一夜,絮雨睡了長長一個沉覺,醒來後,已是明晨,天大亮,竟連響起過的晨間街鼓也沒能將

    慢慢睜眼,盯著頭頂那片在晨曦裏顯現著斑駁黴印的頂板,凝神良久,從榻上翻而下,收拾了出來。

    記起了一個人。

    那人名衛茵娘。的父親衛明暉曾做過景升太子伴駕,是那時候的軍神武大將軍,而絮雨和的緣,起於們有共同的母。

    自絮雨五歲被阿公收養後,許多年來,除了三年前那一回因淋冷雨太久發燒之外,一直不錯,隨阿公走遍各地,幾乎不曾生過病。但在此之前,還是郡主的,或是被照料得太過細,反而便惹來各種小病,弱,阿娘甚是愁煩,在三歲的時候,聽聞衛家母養出來的孩子很是健壯,如今正好歇著,便將人接了過來,就這樣,絮雨認識了衛茵娘。

    或是投緣,初次見麵,絮雨便喜歡衛茵娘。比絮雨大歲,溫而婉靜,絮雨阿姐,待絮雨也若親妹。因為絮雨喜歡粘著,在得到衛家父母許可後,常來王府小住。兩年後再大些,十三歲時,被選做皇太孫李延的。就是因為絮雨舍不得,李延又寵絮雨這個堂妹,商議過後,將事推遲半年,好讓絮雨能多得些的陪伴。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半年後,變到來,衛茵娘皇太孫院的事,不得不再次中止。

    長安破的前夜,衛茵娘人也在定王府裏。

    變發生後不久,定王便追隨裴冀,趕赴到了當時最為嚴重的北方中原一帶,且並非遙領,是親自坐鎮軍帳,每有戰鬥,必單騎衝殺在前,曾箭矢中,若非鎧甲護,險遭不測。

    以皇子之而不畏死險,他的舉令前線軍備鼓舞。但與此相應,王府便隻剩殷王妃母,王妃又不得宮中王太後的歡心,衛茵娘主住了過來,陪伴王妃和絮雨。

    那個晚上,王府典軍郭縱趕回來和趙中芳帶著絮雨倉皇出府,衛茵娘也被人匆匆送回了衛家。

    找到,或是衛家之人,或許便能夠打聽到關於趙中芳的更多的消息。

    這個白天,絮雨尋到了靠近宮城的輔興坊,憑著殘存的記憶,走走停停,在坊找了大半天,最後終於找到了印象中的那所宅邸,門前有株老柳樹。

    叩開門,門房現,上下打量,問何事。

    “請問,這裏是衛府嗎?”

    對方搖頭,“你找錯了!什麽衛府!我家主人姓白!”拂了拂手便要閉門。絮雨抬手擋住:“勞煩再問一聲。我是來尋個故人的。記得這裏從前的屋主姓衛,若是已經搬走,可知道搬去了哪裏?”

    “多久前的屋主?”

    “大約二十年前……”

    那人嗤地笑了出來:“二十年前?我家主人三年前買的這所宅子,聽說之前就已換過三四個家主了。二十年前?還是老聖人的景升朝!”

    門房不再理,啪地閉了門。

    絮雨在門外的老柳下默默立了許久,轉離開,走到東南坊角的時候,空氣裏隨風飄來了一陣食的焦香味。

    在年記憶的深,長安的味道,除去王府和皇宮那無所不在的散自沉香、瑞龍腦、蘇合、茉莉的氣息,便似乎隻剩下了這一種能直人腹腸的濃鬱的焦香。

    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追著風來的方向,轉過幾道拐角,行人漸漸疏

    在一條小巷的盡頭,到了似曾相識的那個地方。

    低矮的門廬,黃泥爐,十來隻剛做好的疊得整整齊齊的胡麻餅,堆在牆角的炭。午後客人稀落,一隻癩皮老黃狗懶洋洋地著牆躺在明的春下睡覺,供客人坐的小杌子上,靠了個趁著空閑打起了盹的老嫗。

    絮雨凝視著這一幕。老黃狗發現了人,嗚嗚兩聲,驚醒老嫗,老嫗急忙站起幹枯的,笑著問是否吃餅,癟出一副缺牙的黃齒。

    是從前的胡麻餅娘子,角的那顆痣依然還在。隻不過在絮雨還是李嫮兒的時候,那個胡麻餅娘子的盈,麵頰飽滿,笑著攬客時,會出一副好像編貝似的漂亮的白牙。

    “小郎君?”到絮雨怔怔著自己,老嫗又喚了一聲。

    “是的。我來吃餅。”絮雨點頭。

    老嫗出歡喜的笑,蹣跚著為拿餅。絮雨坐下來,咬了一口。剛出來不久的餅,還帶著熱氣,油香麵脆,好像是絮雨曾經留在記憶裏的那種味道,又好像已經不一樣了。

    絮雨慢慢地咀嚼。

    老嫗站一旁著,目裏充滿期待,等咬了一口,咀嚼片刻,就用小心翼翼的語氣問:“客人覺得滋味如何?”

    “好吃!”絮雨咽下餅,又咬了一大口。

    老嫗出了舒心的笑,蹣跚走到的老狗旁,坐回到了小杌子上,輕輕歎了口氣:“可是長安已經沒有人喜歡我做的餅了。他們都去西市的一個胡那裏吃,說的才好吃。要不是還有一些景升年起就知道我的老客還會找來,我這個餅店早就開不下去了。”

    混濁的老眼裏流出一縷淡淡的傷

    “怎就回來後,他們覺得我的餅不好吃了?明明是我這裏最有名的,就連當年的葉鍾離也來吃過。記得那時人多,排隊才能的到,但是他若來,人人都會讓開,他先買。他還畫了一幅畫送我,天天有人糾纏,想我把畫賣給他。沒過幾年,天就變了,兵打來長安,老聖人跑了,我帶著我的畫也跑,路上遇到一夥流兵,他們真的壞啊,逢人就搶,我見一個人不肯給包袱,他們就砍斷了的手,我的畫也被搶了,他們自己又搶來搶去,一個人把另個人的頭砍歪了,脖子好像燈籠一樣晃著,半邊倒在肩上,噴了一地,人卻還是沒死,把手裏的畫撕了塞進裏,不人得,這才斷掉了氣……”

    老嫗的眼目半睜半閉,絮絮叨叨自顧說個不停,語氣沒有起伏,平淡得好像在念誦經文。

    絮雨默默聽完,問:“老阿姆,那你知道景升朝住在西南角的那所宅子的老主人嗎?他們如今去了哪裏?門前有一株老柳的那一家。”

    老嫗費神思索,半晌,就在絮雨以為也忘記了,忽然“咿——”了一聲。

    “我記起來了,那一家是姓衛的,那個時候,我記得定王府的小郡主也常來衛家……”

    老嫗忽然低聲,臉上出了神的表

    “小郎君是外地的吧?我告訴你,定王就是當今的聖人!我聽一些老客說,小郡主在當年那陣子的時候丟了,聖人後來怎麽找也找不到。”

    “對了,那個時候,小郡主最喜歡吃我的餅了!真的,我沒有說大話誆你,是真的!”

    說到這裏的時候,老嫗那幹瘦的軀裏仿佛灌了源源不絕的活水,整個人頃刻間變得神了起來,眼裏也放出異樣的彩。

    “是真的!”對著絮雨,再一次用力地強調。

    “小郡主常來尋衛家小娘子,每次來,都要吃我的餅。衛家小娘子也會一個人來買,叮囑我多灑些胡麻,每到這個時候,我就知道要去小郡主了。我總是說,讓小郡主自己來吃呀,剛出爐的才最好吃。”

    “唉……”

    老嫗從過去的記憶裏出來,長長地歎了口氣,眼底那短暫迸出的彩消失了。

    “衛家人如今去了哪裏,你知道嗎?”絮雨輕聲問。

    “軍收複長安後的第二年,我才從外麵回來,聽說衛家人參與景升太子作,男丁滿門殺頭,剩下的死的死,散的散,宅子也換了主人了。”

    絮雨凝定片刻。

    “那麽衛家的小娘子呢?你說的常和小郡主一起的那位小娘子?”

    “啊……自然是改賤籍教坊了。至於如今人在哪裏,誰知道呢,說不定早沒了,說不定轉去了平康坊的哪條曲巷,也說不定老大不小,被哪個商人中買去做了妾……誰知道呢……”

    老嫗裏嘟囔著,起蹣跚走到爐前,用火鉗攏著炭灰火,好餘炭能夠燒更長的時間。

    手中餘下的半隻殘餅漸漸涼了,變得堅口。絮雨吃完,從上帶的餘錢裏留出回程的車錢,剩的還有十來個,放在了老黃狗旁的那張小杌子上,悄然離去。

    次日開始,從早到晚,不停地穿梭於平康坊之中。

    在這座位於東市和皇城之間的坊城,分布著許多達貴人的宅邸,也雲集大片令世上男子流連忘返的風流淵藪之地,後者聚在北門東回三曲一帶。

    那裏,有門前通十字街的華和高樓,也有於北牆的被同業者也瞧不起的卑

    絮雨一家家地尋問,從北曲的陋居到堂宇寬闊的青樓。

    若真如老嫗所言,衛茵娘如今就在這個地方,容貌和當年應當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在絮雨的回憶裏,麵若銀盤,一雙目,笑起來的時候,一側邊有個小窩,這應該是個非常明顯的相貌特征。然而連著尋了數日,已經找過不下一二十家,尋人沒有任何進展。

    將近傍晚,絮雨不得不結束今日的徒勞奔走,回往住的地方。

    照舊回到西市搭車,一麵想著心事,一邊橫穿近道,沿坊那被做放生池的河岸前行。

    放生池連通著城西和城南的漕河,河上舟楫往來不絕,運送著各種貨,沿岸的店鋪更是鱗次櫛比。日常米炭布匹,貴婦人們喜的康國猧子,來自趾的瑞龍腦香,珍奇罕見的南洋珠,乃至大長安豪門歡迎的昆侖奴和羅婢。這裏能夠買到天下任何的好,隻要囊中有足夠的錢。附近一座橋上,此刻更是人車擁堵,一片嘈雜。

    忽然這時,聽到有人喊了一聲小郎君,起初以為不是自己,又聽到一聲,聲音帶著喜悅,有點耳,轉頭,發現竟是數日前剛來時在西郊遇到的曾搭過車的那位西山老翁。

    近旁就是一間收山泉的水鋪,門外停著騾車,苦力正在往下卸運水桶,起來應當是他送水來此恰又遇到。

    立刻上去招呼,解釋自己剛才沒有聽到。

    老翁忙說無妨,拱手道:“沒想到今日在這裏又遇到了小郎君!實在是巧!小郎君可落腳了下來?諸事順利?”

    絮雨笑說一切都好,又問他如何。老翁說騾車早已修好,在家歇了幾日,心定了下來,今天便又來送水。閑話兩句,就將一個害躲到騾車後的孩拉了出來,命向絮雨見禮,說是他的孫兒,名醜兒,上回就是孫兒生病,家中除他之外無人照顧,所以出來得晚。這幾天孫兒病也好了,今日城,將他帶在邊。

    那孩子很聽話,立刻過來行禮。這時一車水搬完,空桶也置換了回來,絮雨知他祖孫應當還要趕回去的,路也不近,怕耽誤他們,便說自己有事也要走了。老翁稍等,匆匆來到騾車旁,將一包從山裏帶來本要拿到這裏賣的山貨遞上。

    絮雨趕忙推拒。

    “小郎君莫嫌棄才好,又不是貴重的東西。上回若不是你幫忙拉車,說不定我人也被撞。還半路將你丟下,實在過意不去。隻是老漢的一點心意,懇請小郎君收下!”

    老翁執意遞。絮雨隻能接來,趁他過去套車的時候,忙上帶著的二三十錢,統統塞到醜兒懷裏,轉人多的地方,快步離去。

    醜兒低頭了懷,跑到老翁邊,扯扯他的袖,將懷裏的錢掏了出來。老翁急忙去追,抬眼卻已不見人了,又不知人住在哪裏,歎氣,隻好將醜兒抱到車上,趕著騾車離去。

    此時對岸一間帽肆裏衝出來一個小廝模樣的人,上橋疾奔而來。也不知何故,一隻腳上穿著鞋,另腳著,急火火地,險些撞到人。一路被他推開的紛紛衝他背影怒罵,他也不管,徑直衝到橋下這水鋪的附近,踮腳張,眼前卻隻剩下了人頭攢,哪裏還有那道他方才隔河恍惚瞥到的以為是人的影?

    又想起來,仿佛還有個送水的老翁,想問幾句,扭頭,見騾車也是走了,急忙拔去追,不料帽肆的主人也已趕到,一把扭住他的領,嚷著要送去見

    這小廝便是青頭。

    三天之前,又是一個朝會日。

    百如常那樣,在五更前齊集丹門外的待。當司宮臺宦來時,眾人以為會像此前的朝會日那般,聖人依舊不出,都準備好了要退散,不想宦竟宣聖人上朝。

    已閉關多日的皇帝在那一天的朝會上,親自召見了一個剛剛抵達長安還沒幾天的年輕人,封作金吾中軍郎將,並宣布金吾衛設陸吾司,掌司者便是這位年輕之人。

    當裴蕭元在數百雙眼目的注視下步大殿並叩謝天恩之時,大殿寂靜無聲,在場百,臺宰輔,郎中諫,眾人神各異,但有一點,所有人皆是相同。

    那便是驚異。

    事實上,此前在金吾衛告這件事落定之後,不人已慢慢回味了過來,猜測此事或許得到過聖人的默許,甚至,極有可能就是聖人授意。

    但再大膽的臆想,也不曾想到過,聖人會在這裴氏子到來後做出如此的任命。

    中軍郎將固然是個實位,階也不低,但在京城這個地方,確也稱不上特別。與裴氏子差不多同期到來的青年俊傑當中,就有好幾個也各自得封相等的職。

    此職授予年勳貴子弟,與其說是重用,不如說是聖人給予的恩封,勳榮屬更濃一些。

    但這陸吾司掌司的職不一樣。

    此司前所未有,雖聽起來隻是聖人為萬壽節特設的一個臨時衙司,但僅從其名,便能窺到幾分不同之

    陸吾,昆侖神明,司天之九部及帝之下都。

    皇帝如此命名,此衙何意,一目了然。

    更不用說,久未麵的皇帝今日上朝目的隻為召見一人這種極大的殊榮了。

    幾天已經過去,京中那些大人如今到底在想什麽,青頭並不知道,反正對於他而言,最大的區別就是一下便忙了起來,忙著替主人收送來的各種拜帖,推擋絡繹不絕的訪客。今日也是不耐煩了,記起之前花了大錢卻沒送出去的登門禮,想想心疼,放著也是沒用,便溜達來了西市,打聽若是退回能折多錢,聽到竟然連一半都不到,氣得當場掉頭就走,方才又路過橋對麵的那間鋪子,見有靴履在賣,想到腳上的鞋確是快磨平底了,便進去,正試著,無意間抬起頭,竟瞥見對岸有個小郎君正和人在說著話,乍,有點像是葉小娘子,再,更像葉小娘子。

    當時他什麽也來不及想,站起來就往對麵去。可恨橋窄人多,等他好不容易到對岸,人早已不見,此刻又被店主揪住不放,等他擺店主再去追,連那老翁的騾車也是走得沒了影。

    青頭一邊懷疑是自己眼花錯了人,一邊又覺不甘心,在西市周圍繼續繞來繞去地找,希能再遇到個清楚,一直找到日落西山,眼就要閉市,再不見半分蹤影,隻能下滿腹疑慮,急匆匆先朝住奔了回去。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