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隊伍中,譚泰騎馬走在頭前,他全名是舒穆祿·譚泰,滿洲正黃旗人,現在是牛錄額真
譚泰的胞兄就是揚古利,也是正黃旗,皇太極的親信。
這次關劫掠,揚古利是甲喇額真,跟隨武英郡王阿濟格屢戰屢勝,屢立戰功。
八旗制度,一個牛錄三百兵,五個牛錄是一個甲喇,也就是一千五百人。
五個甲喇就是一個旗了,所以正常標配,一個旗是7500人。
滿洲八旗,就是六萬人左右。
這六萬滿洲八旗,是清國的銳嫡系。其他還有蒙三旗,漢軍二旗。
與后期況不同,現在還沒有蒙八旗和漢八旗,蒙三旗和漢軍,都歸在皇太極的上三旗之,歸皇太極親領。
這一次關搶劫,清軍長驅直,屢戰屢勝,賺得盆滿缽滿。
就拿譚泰的牛錄來說,三百多人的隊伍,除去旗丁和阿哈,170個騎兵四劫掠,已經搶得腦滿腸,足足一百大車!
韃子劫掠,可謂敲骨吸髓。糧食,鐵,車輛,牲口,服,書籍,棉被,針頭線腦,說是搶劫,幾乎與搬家無異。
譚泰坐在馬匹上,回頭看了看后面長長的隊伍,樂開了花。
二里長的隊伍中間,看押著兩千多奴隸人口。奴隸中男多,一個個赤,白花花的一大片。
每二十個奴隸,用一條大繩綁住雙手,一串一串的。
為什麼不給奴隸穿服,節省布料是一個主要原因。
還有三個目的;
第一,奴隸沒有服,不方便逃跑,黑天逃跑更容易抓捕,容易被看管。
第二,沒有服,就無法私藏武,不用擔心奴隸反殺。
第三;行軍時方便。
清軍關通常一年半載,很給奴隸食,喝水還是給的。奴隸喝了水,自然要小便。如果穿著服,就不方便了。
幾十個旗丁看管幾千奴隸,本沒有所謂的“解手”一說。
奴隸都是串的,如果每個奴隸都要“解手”,那韃子也不用干別的了。而且“解手”的奴隸容易逃跑,本看不過來。
所以,清軍奴隸沒有“解手”,都是就地一蹲,自行解決。
如果在行軍中,就麻煩了。奴隸沒有權利喊“停一下!”只能等歇腳時,統一解決。實在憋不住,奴隸只能邊走邊放,很容易招來看守一頓鞭子。
不穿服,凍死人怎麼辦?清軍本不在乎,奴隸數量多,可以自行淘汰,留下最壯的,帶回遼東當牲口用。
兩千多奴隸中,沒有一個老人和孩子,都是青壯年。
老人和孩子沒有使用價值,大多在搶劫時被打殺了,然后服和鞋子帶走。
那些沒被打殺的老,因為失去青壯年的照顧,也很難存活下去。
這些譚泰可不管,把這些奴隸帶回遼東,他就發財了。
遼東有大片大片的荒地,正等著奴隸耕種呢。
除了奴隸,八旗兵還搶來二百多牲口,以牛馬驢為主,一半用來
拉車。
一百大車啊!還有許多東西因為拉不,只好燒毀了。
哈哈哈,譚泰有些得意地笑了。這些東西拉起來真費勁啊,算是幸福的小煩惱吧。
譚泰見后面又落下了,大喊大起來;“讓后面走快點!拖拖拉拉的!”
后面的軍頭一聲聲傳過去,讓旗丁和阿哈們快點驅趕奴隸。
阿哈們慌了,用皮鞭打奴隸;“快點!”“快點!”
啊啊啊!奴隸們一片慘,急忙走快些。
有幾個奴隸太虛弱了,倒在地上。
幾個旗丁上前,解開“倒斃”的雙手。然后出腰刀,一個個割掉奴隸的頭發,塞進車上袋子里。
遼東布料奇缺,落后艱苦,“人發毯”也是有用的。
譚泰旁,白甲兵的頭目壯達有些憂慮,因為按照時間,前方的探哨應該回來報信了。
壯達對譚泰說道;“主子,阿昂貴幾個還沒有回來通報,會不會出了什麼事?”
哈哈哈,譚泰笑了,一路的順風順水,已經讓譚泰對明軍充滿蔑視。
他們牛錄曾經追著兩千明軍大砍大殺,斬獲四百多人。
明軍遇見韃子,要麼風而逃,要麼躲進城里,能有什麼事呢?
譚泰笑道;“別瞎想了,肯定是阿昂貴那幾個鬼,又進村里快活了。這幫臭小子,我該管一管了。”
壯達聽他這樣說,哈哈笑了;“是該管管了。”
笑著笑著,壯達笑不出來了,大驚失;“主子你看!”
譚泰一驚,順著手指一看,前方遠,似乎有東西攔住一片。
“那邊也有!”壯達又指向側翼土坡。
譚泰仔細一看,大驚失!土坡上有明軍!
這下明白了,前面的陣型也是明軍,他們被兩伙明軍攔住了!
壯達道;“看來阿昂貴幾個已經戰死了!狗日的明軍,怎麼敢如此蠻橫?”
譚泰也懵了;“不應該啊!他們怎麼不跑,他們不怕死嗎?”
壯達道;“是不是他們不知道我們的消息,以為我們只有幾十人?”
“不對!看這架勢,他們已經恭候多時了。”譚泰百思不得其解,連連搖頭;“我明白了,這兩伙明軍肯定是地方上的散兵游勇。他們的將領讀書讀傻了,滿腦子忠君國,就像那些帶兵的讀書人一樣。”
哈哈哈……韃子們大笑起來,樂得前俯后仰。
“帶兵的讀書人”是八旗中流行的經典笑話。
明朝文貴武賤,以文制武,所以很多時候,指揮打仗的都是讀書人。這在真人看來,是非常可笑的事。
譚泰對前面的明軍又喜歡又煩惱,喜歡的是他們又來送東西了,煩惱的是這麼多東西,讓我怎麼拉回去啊!
譚泰對后面呼喊;“讓旗丁和阿哈停下來,看住奴隸和牲口。勇士們上馬,咱們又要發財了!”
嗷嗷嗷!韃子兵一個個怪著,紛紛上馬。
譚泰集結160騎兵,向明軍過來……
清軍隊伍中,譚泰騎馬走在頭前,他全名是舒穆祿·譚泰,滿洲正黃旗人,現在是牛錄額真
譚泰的胞兄就是揚古利,也是正黃旗,皇太極的親信。
這次關劫掠,揚古利是甲喇額真,跟隨武英郡王阿濟格屢戰屢勝,屢立戰功。
八旗制度,一個牛錄三百兵,五個牛錄是一個甲喇,也就是一千五百人。
五個甲喇就是一個旗了,所以正常標配,一個旗是7500人。
滿洲八旗,就是六萬人左右。
這六萬滿洲八旗,是清國的銳嫡系。其他還有蒙三旗,漢軍二旗。
與后期況不同,現在還沒有蒙八旗和漢八旗,蒙三旗和漢軍,都歸在皇太極的上三旗之,歸皇太極親領。
這一次關搶劫,清軍長驅直,屢戰屢勝,賺得盆滿缽滿。
就拿譚泰的牛錄來說,三百多人的隊伍,除去旗丁和阿哈,170個騎兵四劫掠,已經搶得腦滿腸,足足一百大車!
韃子劫掠,可謂敲骨吸髓。糧食,鐵,車輛,牲口,服,書籍,棉被,針頭線腦,說是搶劫,幾乎與搬家無異。
譚泰坐在馬匹上,回頭看了看后面長長的隊伍,樂開了花。
二里長的隊伍中間,看押著兩千多奴隸人口。奴隸中男多,一個個赤,白花花的一大片。
每二十個奴隸,用一條大繩綁住雙手,一串一串的。
為什麼不給奴隸穿服,節省布料是一個主要原因。
還有三個目的;
第一,奴隸沒有服,不方便逃跑,黑天逃跑更容易抓捕,容易被看管。
第二,沒有服,就無法私藏武,不用擔心奴隸反殺。
第三;行軍時方便。
清軍關通常一年半載,很給奴隸食,喝水還是給的。奴隸喝了水,自然要小便。如果穿著服,就不方便了。
幾十個旗丁看管幾千奴隸,本沒有所謂的“解手”一說。
奴隸都是串的,如果每個奴隸都要“解手”,那韃子也不用干別的了。而且“解手”的奴隸容易逃跑,本看不過來。
所以,清軍奴隸沒有“解手”,都是就地一蹲,自行解決。
如果在行軍中,就麻煩了。奴隸沒有權利喊“停一下!”只能等歇腳時,統一解決。實在憋不住,奴隸只能邊走邊放,很容易招來看守一頓鞭子。
不穿服,凍死人怎麼辦?清軍本不在乎,奴隸數量多,可以自行淘汰,留下最壯的,帶回遼東當牲口用。
兩千多奴隸中,沒有一個老人和孩子,都是青壯年。
老人和孩子沒有使用價值,大多在搶劫時被打殺了,然后服和鞋子帶走。
那些沒被打殺的老,因為失去青壯年的照顧,也很難存活下去。
這些譚泰可不管,把這些奴隸帶回遼東,他就發財了。
遼東有大片大片的荒地,正等著奴隸耕種呢。
除了奴隸,八旗兵還搶來二百多牲口,以牛馬驢為主,一半用來
拉車。
一百大車啊!還有許多東西因為拉不,只好燒毀了。
哈哈哈,譚泰有些得意地笑了。這些東西拉起來真費勁啊,算是幸福的小煩惱吧。
譚泰見后面又落下了,大喊大起來;“讓后面走快點!拖拖拉拉的!”
后面的軍頭一聲聲傳過去,讓旗丁和阿哈們快點驅趕奴隸。
阿哈們慌了,用皮鞭打奴隸;“快點!”“快點!”
啊啊啊!奴隸們一片慘,急忙走快些。
有幾個奴隸太虛弱了,倒在地上。
幾個旗丁上前,解開“倒斃”的雙手。然后出腰刀,一個個割掉奴隸的頭發,塞進車上袋子里。
遼東布料奇缺,落后艱苦,“人發毯”也是有用的。
譚泰旁,白甲兵的頭目壯達有些憂慮,因為按照時間,前方的探哨應該回來報信了。
壯達對譚泰說道;“主子,阿昂貴幾個還沒有回來通報,會不會出了什麼事?”
哈哈哈,譚泰笑了,一路的順風順水,已經讓譚泰對明軍充滿蔑視。
他們牛錄曾經追著兩千明軍大砍大殺,斬獲四百多人。
明軍遇見韃子,要麼風而逃,要麼躲進城里,能有什麼事呢?
譚泰笑道;“別瞎想了,肯定是阿昂貴那幾個鬼,又進村里快活了。這幫臭小子,我該管一管了。”
壯達聽他這樣說,哈哈笑了;“是該管管了。”
笑著笑著,壯達笑不出來了,大驚失;“主子你看!”
譚泰一驚,順著手指一看,前方遠,似乎有東西攔住一片。
“那邊也有!”壯達又指向側翼土坡。
譚泰仔細一看,大驚失!土坡上有明軍!
這下明白了,前面的陣型也是明軍,他們被兩伙明軍攔住了!
壯達道;“看來阿昂貴幾個已經戰死了!狗日的明軍,怎麼敢如此蠻橫?”
譚泰也懵了;“不應該啊!他們怎麼不跑,他們不怕死嗎?”
壯達道;“是不是他們不知道我們的消息,以為我們只有幾十人?”
“不對!看這架勢,他們已經恭候多時了。”譚泰百思不得其解,連連搖頭;“我明白了,這兩伙明軍肯定是地方上的散兵游勇。他們的將領讀書讀傻了,滿腦子忠君國,就像那些帶兵的讀書人一樣。”
哈哈哈……韃子們大笑起來,樂得前俯后仰。
“帶兵的讀書人”是八旗中流行的經典笑話。
明朝文貴武賤,以文制武,所以很多時候,指揮打仗的都是讀書人。這在真人看來,是非常可笑的事。
譚泰對前面的明軍又喜歡又煩惱,喜歡的是他們又來送東西了,煩惱的是這麼多東西,讓我怎麼拉回去啊!
譚泰對后面呼喊;“讓旗丁和阿哈停下來,看住奴隸和牲口。勇士們上馬,咱們又要發財了!”
嗷嗷嗷!韃子兵一個個怪著,紛紛上馬。
譚泰集結160騎兵,向明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