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永嘉高髻麗,妝容致,一派華貴,如神習慣的那般模樣,微微昂面,立于李家門前。看見神奔了出來,眼眸一亮,臉上立刻出笑容,快步迎上,臂便將兒一下摟了懷里,口中“小心肝”“小心肝”地喚著,又道“想死阿娘了”。
“阿娘,我也想你!”
蕭永嘉笑著點頭,打量了眼神,目在上掃了一圈,笑容便消失了,眉頭皺了皺,轉向立在一旁的阿。
“怎麼伺候阿彌的?阿彌穿了這樣?”
神初來京口的時候,穿打扮還沿襲著先前在家的習慣,非不穿,非金玉不飾,出則鳴珂,則鏗玉,瓔珞琳瑯,顯貴人。
但沒幾天,就覺得自己這打扮,在李家格格不,頗有招搖之嫌,日常妝扮遂減了些。
等到了這些時日,李穆不在家,不怎麼出門,加上這幾天又和紗機紡錘卯上了勁,為行方便,穿打扮,愈發求簡。
似今日,神梳個螺髻,鬢間只簪一支玉簪,耳朵眼里塞了顆米粒大的小珍珠墜,衫也是家常的淺杏夾服。式樣雖簡單了些,但質地,又很保暖,再加輕靴羅,穿起來更是行自如,頗是喜歡——偏這裝扮,落到蕭永嘉的眼里,難免就了寒酸,自然便質問起了阿。
長公主突然來到京口,事先毫無消息,等知道的時候,人都已進了門,準備也是措手不及。
阿見不快,忙要認錯,那邊神已說道:“阿娘,和們無干,是我自己喜歡,才要穿這裳的!這里又不是建康,何必那般講究!”
蕭永嘉看著還是有些不快,只是兒這麼說了,也只好作罷,改而拉起的手,握了一握,那兩道柳眉,便又皺了起來。
神驚覺,想要手,卻已遲了,手被蕭永嘉牢牢地捉住,翻了過來,盯了掌心一眼,臉又沉了下去,再次轉向阿:“阿彌的手,怎了這般模樣?在這里,每日到底做著何事?”
神的一雙手,從小到大,真真是“不沾春水”,呵護得極是。這些日因忙著紡紗,掌心和手指被紡錘紗線不斷,難免不適,前日最嚴重的時候,幾個手指都略微腫脹了起來。拿清涼藥膏涂抹后,今日已褪,但還是留了幾道淺淺的淡紅勒痕。
阿實是有苦說不出。對著蕭永嘉,哪里還敢講神每日紡紗的事,吱嗚著,一時不知該如何回話。
“阿娘,我還能做何事?不過因了無事,為打發時辰,玩著紡了幾天紗罷了!我的手沒事!”
神回了手,看了眼外頭,見門外停著的高車和儀仗幾乎堵塞了道路,兩頭站了許多聞訊而來的街坊鄰人,都在瞧著門里,神好奇間夾雜著敬畏,和平日大不相同,急忙拉著還沉著臉的蕭永嘉的手,拖進去。
“阿娘,你快進來。我阿家眼睛有些不便,我引你去見吧……”
說話間,垂花門里傳出一陣拐杖拄地之聲,盧氏聞訊,被阿停扶著,已先匆匆迎了出來。
阿停剛喚了聲“阿嫂”,看見神邊那個中年婦,飾華麗,儀容尊貴,雙眉卻蹙著,臉瞧著不大好看,知是阿嫂的母親,當今的長公主,一愣,臉上笑容凝住,一時不敢靠近,停了腳步。
“長公主到了?”
盧氏笑著,已是開口。
“長公主遠途跋涉而來,路上必定辛苦,快些請進,先歇坐可好?”
蕭永嘉的視線掃過盧氏,沒有立刻開口回應。
氣氛沉凝了下去。
“阿娘!”
神立刻附到蕭永嘉的耳畔,低聲音:“阿家對我極好!你不要遷怒于,更不要對無禮!”
蕭永嘉一愣,看向兒,見睜大一雙明眸瞧著自己,眸中滿是懇求,遲疑了下,終于還是勉強下心中不快,應道:“你便是李穆之母?眼睛既不便,何必出來。我自己進去便是。”
因了兒的緣故,蕭永嘉雖開口應話了,但語氣里,依然帶著掩飾不住的冷淡。
盧氏豈會聽不出來?卻笑容依舊,讓到了一旁,對神道:“阿彌,快些將你母親請。”
神應好,扯了扯蕭永嘉的袖:“阿娘,進吧。”
蕭永嘉了垂花門,穿過庭院,來到正堂,視線掃了眼四周,用憐惜的目看了眼畔的兒,角抿得愈發了,蹙著眉,一語不發。
阿命瓊樹和櫻桃去預備茶水,自己在旁陪侍。
在神數次暗示之下,蕭永嘉終于勉強座,理了理袖,開口道:“盧氏,我說話向來不打拐,若有得罪,你莫見怪。我此行來京口的目的,是為接我兒回建康。養了十六年,從無半步離開,如今遠嫁到了你這里。先前你兒子在家,也就罷了,如今他外出打仗,也不知何日歸家,我又實是思念兒,索來接去我那里過些時日。”
說完轉向阿。
“去,替阿彌收拾下,今日便隨我走。”
盧氏面上的笑容漸漸消失,沉默著,一時沒有開口。
神一愣。
嫁來這里的這些時日,盧氏雖對極好,小姑也和得如同親妹。但畢竟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食住行,生活習慣,種種與自己從前悉的一切,相去甚遠。
雖然在讓自己適應,并且到了現在,不但慢慢融,甚至還尋到了些以前沒有過的小樂趣。
但從深心而言,面對李穆這樣一個并不滿意,卻不得不面對的“丈夫”,于往后的日子,實是沒有半分的憧憬。
有時夜深人靜,聽著帳外榻上那男子傳耳中的呼吸之聲,睡不著的時候,也曾因思念父母而悄悄掉淚。
確實有點想回建康。
但卻不是以母親這種目中無人的方式。
的臉迅速地漲熱了,看了眼盧氏。
“阿娘,我先不回!”
蕭永嘉一怔:“你說什麼?”
“我不和你一道回!阿娘你來看我,我很是高興,但我暫時還不想回。”
“阿彌,你再說一遍?你回不回?”
“我暫時不回。阿娘遠道而來,不如我陪阿娘去莊子里住些時日,到時再送阿娘回去。”
蕭永嘉頓住了。
不信。當初被迫下嫁到了如此一個人家的兒,才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怎就如此護著家婆。
非但如此,竟還不肯隨自己回去?
著在外人面前和自己頂的兒,那子從這座宅院開始便積出來的惱怒和酸意,再也遏制不住,開始在心里一陣陣地翻涌。
“這里有何好?你為何不肯和阿娘回去?”
的臉極其難看,說完,冷冷掃了眼盧氏。
“若是有人以所謂孝道拘著,大可不必。我帶兒一人回去便可,剩下那些帶來的人都可留下,任憑差遣,倘若不夠,我再派個百來十人也是無妨,只要你這里能住的下!”
“阿娘!你怎如此說話?我不回,和阿家無半分干系!先前阿家便開口我回了,是我自己不回!”
神又覺恥,又是氣惱,一下站了起來。Μ.166xs.cc
蕭永嘉顯是不信,哼了一聲:“那你倒是說說,你為何不回?”
神一時語塞。
沉默著的盧氏忽輕輕咳了一聲,轉向蕭永嘉的方向,說道:“長公主息怒,且聽我一言。阿彌來我家后,行事無半分不周之,莫說我全家,便是街坊四鄰,也不無褒贊。無論氣度或是待人事,也就只有高氏這樣的門第,才能養出的如此的好兒。能來我李家,是我李家幾輩子人修來的福。此事,起因確是我考慮不周。我豈不知母連心?我這里無妨,阿彌盡管與你先回建康住些日子。長公主路上也是辛苦,不必急著立時回去,今夜何不先在莊園歇息,明早再和阿彌一道上路?”
面帶微笑,話音落下,屋里一片寂靜。
蕭永嘉了一眼,眉頭了,似想開口說話,終還是止住了。
“阿家!”
神走到了盧氏的邊,眼里還含著方才被氣出來的閃爍淚。
盧氏低聲安:“阿家真無事,有蔣家阿嫂照應。你阿母不辭辛勞,遠道來接你,眷眷之,令我容。你且安心隨回吧。”
都到了這地步,神心知自己也只能先回了,否則以母親的脾氣,只怕這邊會更難做,只能點頭。
蕭永嘉見兒肯回了,臉這才稍稍轉霽,站起,看了眼阿。
阿會意,上去道:“既如此,我便人去收拾小娘子的行裝。小娘子今夜且與長公主歇在莊園,明日吧。”
盧氏到了神的手,輕輕拍了拍手背,笑道:“去吧。待穆兒歸來之時,他再去接你。”
……
神和吧嗒吧嗒掉眼淚的阿停道了別,隨蕭永嘉去了莊園。
京口令孫寧,和本地及鄰縣士族聽聞消息,紛紛趕來拜見。
蕭永嘉怎會和這些人應酬,人統統打發了去,一個也沒見。過了一夜,次日早,便帶著兒登車去往碼頭,坐上停在那里的船,走水路回建康。
碼頭附近本就熱鬧,加上這日恰逢當地集市,路上更是車水馬龍,但有長公主儀仗開道,加上京口令親自相送,路人自是紛紛避讓。慢雖慢了些,一路倒也沒有停塞。
神因心里頭還有氣,人雖跟著蕭永嘉回了,但從昨晚起,便沒怎麼和說話,此刻坐在車上,也是如此,獨自抱膝而坐,一語不發。
蕭永嘉見兒悶悶不樂,不想起昨日和那盧氏見面時的景。
在的想象里,李穆既是如此無賴卑劣之人,生養了他的母親,自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有了這先為主的印象,加上認定兒在他家吃苦,昨日見面,態度自然不會客氣。
沒想到對方竟不似自己想象中的模樣,非但如此,頗有風度,相形之下,倒顯得自己無禮了。加上昨晚后來,問阿為何不早勸神回家,阿說了一句,道李穆離家前的一日,盧氏確曾主開口小娘子回建康,只是小娘子自己拒了。心里不有點后悔,但想想,又是生氣,忍不住抱怨:“阿娘一心為了你好,知那李穆走了,沒見你回,怕你自己臉皮薄,開不了口,索來接。你倒好,非但不領我的,還為了個外人和我置氣!這地方哪里好了?我生養了你十六年,這才幾日,難道竟比不上一個強把你從阿娘邊奪走的武夫的娘?你偏心至此,實是我傷心了……”
丈夫本就冷待自己,一向心的兒,出嫁才這麼幾日,竟也不向著自己了。
蕭永嘉心中一酸,偏過了臉。
神看了母親一眼,見扭臉過去,眼圈仿佛微微泛紅,想起平日對自己的好,心里一,如何還繃得住,轉便抱住了的胳膊。
“阿娘,你待我好,我豈會不知?我不是不想回,也不是偏心,更不是故意要氣你,只是阿家人真的很好。你一來,就說那些話,阿家聽了,會如何做想?”
蕭永嘉見兒終于肯和自己說話了,心里才舒服了些,反抱住子,摟懷里,哼了聲:“我管如何做想!怎不想想,兒子將你強行從我邊奪了去,害了你的終,我心里又是如何做想?”
神心里一團麻,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蕭永嘉輕輕拭了拭眼角,出笑容:“罷了,不說了!你這回隨阿娘回去,安心住下就是,別的不必多想……”
說話間,車忽然停了下來,不再前行。
蕭永嘉問向車窗之外:“怎的了?”
隨行道:“長公主毋躁。前頭路被堵了,稍侯便通。”
蕭永嘉開簾子,瞥了一眼,看見前方道路中央來了一架八人抬的棚頂高輿,上頭坐了個天師。
那天師臉覆白紗,遮得嚴嚴實實,只一雙眼睛在外,因有些距離,也瞧不大清楚。只看見一道袍,飄飄曳曳,卻也遮不住曼妙姿,偏又寶相莊嚴,端坐在高輿之上,一種超凡俗的模樣。后更是跟了幾十名的信眾,男老,混雜其間,口中呼著道義,浩浩,招搖過市,于街道正中,和自己相向而來。
瞧那排場,竟比自己還要大上幾分。
蕭永嘉在白鷺洲時,雖常在道觀出,有時興之所至,自己也穿道袍,但其實,一向隨了丈夫,并不奉天師教。去道觀,不過也是因那老道姑時常主來拜訪,見見多識廣,言語詼諧,為打發漫長難渡的日夜,這才漸漸有所往來。
蕭永嘉蹙了蹙眉,低低地哼了一聲:“裝神弄鬼!”隨手放下了簾子,等著對方避讓。
不料,那天師竟似自持份,不肯讓道,領著后那群信眾,停在了路的中間。
京口令孫寧見狀,趕了上去。
天師信徒如今遍布三吳,信眾奉若神明,路上倘若如此相遇,似孫寧這種普通地方員,不得已都要為之讓道。
但此刻,那頭卻是清河長公主。以長公主之尊,怎可能讓道于天師?
孫寧認得其中隨行的護使邵奉之,過去言明,道對面是長公主車駕,這邊先避讓,好讓長公主先行通過。
邵奉之迅速看了眼對面,忙到高輿前,低聲道:“阿姐,莫若先讓一讓……”
輿上的天師卻恍若未聞,低垂雙目,依舊端坐其上,一不。
道旁路人見狀,面驚異,紛紛停下,觀著這相對停在路中卻互不相讓的兩撥人馬,低聲耳語。
也不知是哪個起了頭,天師后的信眾,竟突然又齊聲高呼道義,簇擁著高輿,竟似要繼續前行,一副迫長公主先行讓道的架勢。
京口令暗吸一口涼氣,急得腦門冒汗,要再開口,那頭車輿里,突然傳出一道冰冷的婦人之聲:“天師教老道首去世后,繼首張祥,方前些日,還來建康投,要拜我夫君。你又算個什麼,見了我,不拜便罷,我也不和你計較,竟還狂妄至此!莫非真以為自己是神人下凡?”
“開道!凡擋路者,一概以忤上之罪捉拿!”
天下人都知道,高相公娶長公主。
傳言長公主悍,厲害無比。
今日雖不見其人,但聽聞其聲,果然是名不虛傳。
道旁頓時安靜了下來,眾人變得雀無聲,瞪大眼睛看著。
蕭永嘉出遠門,護衛儀仗自然同行。一聲令下,前頭那數十甲衛便齊齊應是,持著手中戟杵,繼續朝前走去。
抬著高輿的八個壯漢,平日本是威風凜凜,目中無人,此刻眼見況不對。
對面那些個甲衛,威武雄壯,手持武械,轉眼就到了面前,何來膽氣繼續作對,紛紛后退,一時高輿不穩,座上那天師坐不穩子,晃了幾下,險些一頭栽下,幸好邵奉之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急忙命人退讓到一旁。
一陣哄哄后,長公主車駕走了過去,轉眼揚長而去。
天師雖很快又坐穩了,卻未免有些狼狽。邵奉之忙放下遮幔,又忙著重新組隊,命人繼續前行。
婦人子掩于幕后,雙目卻過幕簾隙,死死地盯著前方那架漸漸遠去的高車,目中出怨恨厲,手指甲深深地掐掌心,卻毫不覺疼痛。
快要二十年了!
當年的自己,被這個姓蕭的人奪了所,也毀去了一切。
這些年來,忍辱負重,如同活在暗夜,和行尸走,全無分別。
而這個人,卻依舊擁有一切。地位、丈夫、兒,還是那麼高高在上,生殺予奪,不可一世。
這世道,何其不公!
邵玉娘發誓,終有一日,定要復仇,要顛覆這不公的世道,要把這個人碾在腳底!
發誓!
……
母親行事作風,一向如此。
何況,今日這事,確也是對面那個天師無禮在先。或許真是把自己當神人了,自取其辱。
神也沒放心上。隨蕭永嘉到了碼頭,下車,回頭最后看了一眼城隍廟的方向,轉,正要登上船只,忽聽到后一道聲音傳來:“阿嫂!”
神回頭,看見阿停和沈氏站在埠頭一角。沈氏面上帶笑,阿停躲在的后,朝著自己這邊張,似想過來,又似不敢。
神急忙走了過去,和沈氏招呼了一聲,看向阿停。
阿停出笑容,飛快地看了眼停在船頭的長公主,從后拿出自己帶來的一樣東西,遞了過來,低低地道:“阿嫂,前幾日你不是說要一個新的紡錘嗎?我姚木匠給你削的,用的是最好的黃楊木,還讓他打磨干凈,不能有一點的刺。正好今早做好了,我就拿來給你。你要不要?”
咬看著神,似有些忐忑。
神一愣,接過了紡錘,了,笑道:“這樣的好東西,我自然要的。你等我回,咱們再比,看誰紡得快。”
阿停終于松了一口氣,出歡喜笑容:“那我就在家里等你。阿嫂你要記得回來,不要把我,阿母,還有阿兄給忘了。”
不知為何,神忽然到鼻頭一酸,卻裝作若無其事,笑道:“阿停放心,阿嫂只是回去小住些時日,等過些天,便會回來的。”
阿停笑著點頭。
沈氏遞來一只用干凈巾帕覆了的竹籃。
“聽說小娘子今日要回,我也沒什麼可送的,這是家中幾只蘆花積下的蛋,還有些棗子,小娘子莫嫌棄才好。”
神忙接過,連聲謝。
沈氏笑道:“小娘子放心。這邊有我。我會照顧好阿姆的。”
看了眼船頭,低聲又道:“小娘子快去吧,免得長公主等。”
神點頭,了阿停的腦袋,轉上了船,艙。
蕭永嘉瞥了眼帶上船的那只裝滿了蛋紅棗的竹籃和手里的紡錘,皺了皺眉,似要說什麼,終還是強行忍住,只命啟船。
船離開京口碼頭,朝著建康的方向,悠悠而去。
。
蕭永嘉高髻麗,妝容致,一派華貴,如神習慣的那般模樣,微微昂面,立于李家門前。看見神奔了出來,眼眸一亮,臉上立刻出笑容,快步迎上,臂便將兒一下摟了懷里,口中“小心肝”“小心肝”地喚著,又道“想死阿娘了”。
“阿娘,我也想你!”
蕭永嘉笑著點頭,打量了眼神,目在上掃了一圈,笑容便消失了,眉頭皺了皺,轉向立在一旁的阿。
“怎麼伺候阿彌的?阿彌穿了這樣?”
神初來京口的時候,穿打扮還沿襲著先前在家的習慣,非不穿,非金玉不飾,出則鳴珂,則鏗玉,瓔珞琳瑯,顯貴人。
但沒幾天,就覺得自己這打扮,在李家格格不,頗有招搖之嫌,日常妝扮遂減了些。
等到了這些時日,李穆不在家,不怎麼出門,加上這幾天又和紗機紡錘卯上了勁,為行方便,穿打扮,愈發求簡。
似今日,神梳個螺髻,鬢間只簪一支玉簪,耳朵眼里塞了顆米粒大的小珍珠墜,衫也是家常的淺杏夾服。式樣雖簡單了些,但質地,又很保暖,再加輕靴羅,穿起來更是行自如,頗是喜歡——偏這裝扮,落到蕭永嘉的眼里,難免就了寒酸,自然便質問起了阿。
長公主突然來到京口,事先毫無消息,等知道的時候,人都已進了門,準備也是措手不及。
阿見不快,忙要認錯,那邊神已說道:“阿娘,和們無干,是我自己喜歡,才要穿這裳的!這里又不是建康,何必那般講究!”
蕭永嘉看著還是有些不快,只是兒這麼說了,也只好作罷,改而拉起的手,握了一握,那兩道柳眉,便又皺了起來。
神驚覺,想要手,卻已遲了,手被蕭永嘉牢牢地捉住,翻了過來,盯了掌心一眼,臉又沉了下去,再次轉向阿:“阿彌的手,怎了這般模樣?在這里,每日到底做著何事?”
神的一雙手,從小到大,真真是“不沾春水”,呵護得極是。這些日因忙著紡紗,掌心和手指被紡錘紗線不斷,難免不適,前日最嚴重的時候,幾個手指都略微腫脹了起來。拿清涼藥膏涂抹后,今日已褪,但還是留了幾道淺淺的淡紅勒痕。
阿實是有苦說不出。對著蕭永嘉,哪里還敢講神每日紡紗的事,吱嗚著,一時不知該如何回話。
“阿娘,我還能做何事?不過因了無事,為打發時辰,玩著紡了幾天紗罷了!我的手沒事!”
神回了手,看了眼外頭,見門外停著的高車和儀仗幾乎堵塞了道路,兩頭站了許多聞訊而來的街坊鄰人,都在瞧著門里,神好奇間夾雜著敬畏,和平日大不相同,急忙拉著還沉著臉的蕭永嘉的手,拖進去。
“阿娘,你快進來。我阿家眼睛有些不便,我引你去見吧……”
說話間,垂花門里傳出一陣拐杖拄地之聲,盧氏聞訊,被阿停扶著,已先匆匆迎了出來。
阿停剛喚了聲“阿嫂”,看見神邊那個中年婦,飾華麗,儀容尊貴,雙眉卻蹙著,臉瞧著不大好看,知是阿嫂的母親,當今的長公主,一愣,臉上笑容凝住,一時不敢靠近,停了腳步。
“長公主到了?”
盧氏笑著,已是開口。
“長公主遠途跋涉而來,路上必定辛苦,快些請進,先歇坐可好?”
蕭永嘉的視線掃過盧氏,沒有立刻開口回應。
氣氛沉凝了下去。
“阿娘!”
神立刻附到蕭永嘉的耳畔,低聲音:“阿家對我極好!你不要遷怒于,更不要對無禮!”
蕭永嘉一愣,看向兒,見睜大一雙明眸瞧著自己,眸中滿是懇求,遲疑了下,終于還是勉強下心中不快,應道:“你便是李穆之母?眼睛既不便,何必出來。我自己進去便是。”
因了兒的緣故,蕭永嘉雖開口應話了,但語氣里,依然帶著掩飾不住的冷淡。
盧氏豈會聽不出來?卻笑容依舊,讓到了一旁,對神道:“阿彌,快些將你母親請。”
神應好,扯了扯蕭永嘉的袖:“阿娘,進吧。”
蕭永嘉了垂花門,穿過庭院,來到正堂,視線掃了眼四周,用憐惜的目看了眼畔的兒,角抿得愈發了,蹙著眉,一語不發。
阿命瓊樹和櫻桃去預備茶水,自己在旁陪侍。
在神數次暗示之下,蕭永嘉終于勉強座,理了理袖,開口道:“盧氏,我說話向來不打拐,若有得罪,你莫見怪。我此行來京口的目的,是為接我兒回建康。養了十六年,從無半步離開,如今遠嫁到了你這里。先前你兒子在家,也就罷了,如今他外出打仗,也不知何日歸家,我又實是思念兒,索來接去我那里過些時日。”
說完轉向阿。
“去,替阿彌收拾下,今日便隨我走。”
盧氏面上的笑容漸漸消失,沉默著,一時沒有開口。
神一愣。
嫁來這里的這些時日,盧氏雖對極好,小姑也和得如同親妹。但畢竟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食住行,生活習慣,種種與自己從前悉的一切,相去甚遠。
雖然在讓自己適應,并且到了現在,不但慢慢融,甚至還尋到了些以前沒有過的小樂趣。
但從深心而言,面對李穆這樣一個并不滿意,卻不得不面對的“丈夫”,于往后的日子,實是沒有半分的憧憬。
有時夜深人靜,聽著帳外榻上那男子傳耳中的呼吸之聲,睡不著的時候,也曾因思念父母而悄悄掉淚。
確實有點想回建康。
但卻不是以母親這種目中無人的方式。
的臉迅速地漲熱了,看了眼盧氏。
“阿娘,我先不回!”
蕭永嘉一怔:“你說什麼?”
“我不和你一道回!阿娘你來看我,我很是高興,但我暫時還不想回。”
“阿彌,你再說一遍?你回不回?”
“我暫時不回。阿娘遠道而來,不如我陪阿娘去莊子里住些時日,到時再送阿娘回去。”
蕭永嘉頓住了。
不信。當初被迫下嫁到了如此一個人家的兒,才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怎就如此護著家婆。
非但如此,竟還不肯隨自己回去?
著在外人面前和自己頂的兒,那子從這座宅院開始便積出來的惱怒和酸意,再也遏制不住,開始在心里一陣陣地翻涌。
“這里有何好?你為何不肯和阿娘回去?”
的臉極其難看,說完,冷冷掃了眼盧氏。
“若是有人以所謂孝道拘著,大可不必。我帶兒一人回去便可,剩下那些帶來的人都可留下,任憑差遣,倘若不夠,我再派個百來十人也是無妨,只要你這里能住的下!”
“阿娘!你怎如此說話?我不回,和阿家無半分干系!先前阿家便開口我回了,是我自己不回!”
神又覺恥,又是氣惱,一下站了起來。Μ.166xs.cc
蕭永嘉顯是不信,哼了一聲:“那你倒是說說,你為何不回?”
神一時語塞。
沉默著的盧氏忽輕輕咳了一聲,轉向蕭永嘉的方向,說道:“長公主息怒,且聽我一言。阿彌來我家后,行事無半分不周之,莫說我全家,便是街坊四鄰,也不無褒贊。無論氣度或是待人事,也就只有高氏這樣的門第,才能養出的如此的好兒。能來我李家,是我李家幾輩子人修來的福。此事,起因確是我考慮不周。我豈不知母連心?我這里無妨,阿彌盡管與你先回建康住些日子。長公主路上也是辛苦,不必急著立時回去,今夜何不先在莊園歇息,明早再和阿彌一道上路?”
面帶微笑,話音落下,屋里一片寂靜。
蕭永嘉了一眼,眉頭了,似想開口說話,終還是止住了。
“阿家!”
神走到了盧氏的邊,眼里還含著方才被氣出來的閃爍淚。
盧氏低聲安:“阿家真無事,有蔣家阿嫂照應。你阿母不辭辛勞,遠道來接你,眷眷之,令我容。你且安心隨回吧。”
都到了這地步,神心知自己也只能先回了,否則以母親的脾氣,只怕這邊會更難做,只能點頭。
蕭永嘉見兒肯回了,臉這才稍稍轉霽,站起,看了眼阿。
阿會意,上去道:“既如此,我便人去收拾小娘子的行裝。小娘子今夜且與長公主歇在莊園,明日吧。”
盧氏到了神的手,輕輕拍了拍手背,笑道:“去吧。待穆兒歸來之時,他再去接你。”
……
神和吧嗒吧嗒掉眼淚的阿停道了別,隨蕭永嘉去了莊園。
京口令孫寧,和本地及鄰縣士族聽聞消息,紛紛趕來拜見。
蕭永嘉怎會和這些人應酬,人統統打發了去,一個也沒見。過了一夜,次日早,便帶著兒登車去往碼頭,坐上停在那里的船,走水路回建康。
碼頭附近本就熱鬧,加上這日恰逢當地集市,路上更是車水馬龍,但有長公主儀仗開道,加上京口令親自相送,路人自是紛紛避讓。慢雖慢了些,一路倒也沒有停塞。
神因心里頭還有氣,人雖跟著蕭永嘉回了,但從昨晚起,便沒怎麼和說話,此刻坐在車上,也是如此,獨自抱膝而坐,一語不發。
蕭永嘉見兒悶悶不樂,不想起昨日和那盧氏見面時的景。
在的想象里,李穆既是如此無賴卑劣之人,生養了他的母親,自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有了這先為主的印象,加上認定兒在他家吃苦,昨日見面,態度自然不會客氣。
沒想到對方竟不似自己想象中的模樣,非但如此,頗有風度,相形之下,倒顯得自己無禮了。加上昨晚后來,問阿為何不早勸神回家,阿說了一句,道李穆離家前的一日,盧氏確曾主開口小娘子回建康,只是小娘子自己拒了。心里不有點后悔,但想想,又是生氣,忍不住抱怨:“阿娘一心為了你好,知那李穆走了,沒見你回,怕你自己臉皮薄,開不了口,索來接。你倒好,非但不領我的,還為了個外人和我置氣!這地方哪里好了?我生養了你十六年,這才幾日,難道竟比不上一個強把你從阿娘邊奪走的武夫的娘?你偏心至此,實是我傷心了……”
丈夫本就冷待自己,一向心的兒,出嫁才這麼幾日,竟也不向著自己了。
蕭永嘉心中一酸,偏過了臉。
神看了母親一眼,見扭臉過去,眼圈仿佛微微泛紅,想起平日對自己的好,心里一,如何還繃得住,轉便抱住了的胳膊。
“阿娘,你待我好,我豈會不知?我不是不想回,也不是偏心,更不是故意要氣你,只是阿家人真的很好。你一來,就說那些話,阿家聽了,會如何做想?”
蕭永嘉見兒終于肯和自己說話了,心里才舒服了些,反抱住子,摟懷里,哼了聲:“我管如何做想!怎不想想,兒子將你強行從我邊奪了去,害了你的終,我心里又是如何做想?”
神心里一團麻,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蕭永嘉輕輕拭了拭眼角,出笑容:“罷了,不說了!你這回隨阿娘回去,安心住下就是,別的不必多想……”
說話間,車忽然停了下來,不再前行。
蕭永嘉問向車窗之外:“怎的了?”
隨行道:“長公主毋躁。前頭路被堵了,稍侯便通。”
蕭永嘉開簾子,瞥了一眼,看見前方道路中央來了一架八人抬的棚頂高輿,上頭坐了個天師。
那天師臉覆白紗,遮得嚴嚴實實,只一雙眼睛在外,因有些距離,也瞧不大清楚。只看見一道袍,飄飄曳曳,卻也遮不住曼妙姿,偏又寶相莊嚴,端坐在高輿之上,一種超凡俗的模樣。后更是跟了幾十名的信眾,男老,混雜其間,口中呼著道義,浩浩,招搖過市,于街道正中,和自己相向而來。
瞧那排場,竟比自己還要大上幾分。
蕭永嘉在白鷺洲時,雖常在道觀出,有時興之所至,自己也穿道袍,但其實,一向隨了丈夫,并不奉天師教。去道觀,不過也是因那老道姑時常主來拜訪,見見多識廣,言語詼諧,為打發漫長難渡的日夜,這才漸漸有所往來。
蕭永嘉蹙了蹙眉,低低地哼了一聲:“裝神弄鬼!”隨手放下了簾子,等著對方避讓。
不料,那天師竟似自持份,不肯讓道,領著后那群信眾,停在了路的中間。
京口令孫寧見狀,趕了上去。
天師信徒如今遍布三吳,信眾奉若神明,路上倘若如此相遇,似孫寧這種普通地方員,不得已都要為之讓道。
但此刻,那頭卻是清河長公主。以長公主之尊,怎可能讓道于天師?
孫寧認得其中隨行的護使邵奉之,過去言明,道對面是長公主車駕,這邊先避讓,好讓長公主先行通過。
邵奉之迅速看了眼對面,忙到高輿前,低聲道:“阿姐,莫若先讓一讓……”
輿上的天師卻恍若未聞,低垂雙目,依舊端坐其上,一不。
道旁路人見狀,面驚異,紛紛停下,觀著這相對停在路中卻互不相讓的兩撥人馬,低聲耳語。
也不知是哪個起了頭,天師后的信眾,竟突然又齊聲高呼道義,簇擁著高輿,竟似要繼續前行,一副迫長公主先行讓道的架勢。
京口令暗吸一口涼氣,急得腦門冒汗,要再開口,那頭車輿里,突然傳出一道冰冷的婦人之聲:“天師教老道首去世后,繼首張祥,方前些日,還來建康投,要拜我夫君。你又算個什麼,見了我,不拜便罷,我也不和你計較,竟還狂妄至此!莫非真以為自己是神人下凡?”
“開道!凡擋路者,一概以忤上之罪捉拿!”
天下人都知道,高相公娶長公主。
傳言長公主悍,厲害無比。
今日雖不見其人,但聽聞其聲,果然是名不虛傳。
道旁頓時安靜了下來,眾人變得雀無聲,瞪大眼睛看著。
蕭永嘉出遠門,護衛儀仗自然同行。一聲令下,前頭那數十甲衛便齊齊應是,持著手中戟杵,繼續朝前走去。
抬著高輿的八個壯漢,平日本是威風凜凜,目中無人,此刻眼見況不對。
對面那些個甲衛,威武雄壯,手持武械,轉眼就到了面前,何來膽氣繼續作對,紛紛后退,一時高輿不穩,座上那天師坐不穩子,晃了幾下,險些一頭栽下,幸好邵奉之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急忙命人退讓到一旁。
一陣哄哄后,長公主車駕走了過去,轉眼揚長而去。
天師雖很快又坐穩了,卻未免有些狼狽。邵奉之忙放下遮幔,又忙著重新組隊,命人繼續前行。
婦人子掩于幕后,雙目卻過幕簾隙,死死地盯著前方那架漸漸遠去的高車,目中出怨恨厲,手指甲深深地掐掌心,卻毫不覺疼痛。
快要二十年了!
當年的自己,被這個姓蕭的人奪了所,也毀去了一切。
這些年來,忍辱負重,如同活在暗夜,和行尸走,全無分別。
而這個人,卻依舊擁有一切。地位、丈夫、兒,還是那麼高高在上,生殺予奪,不可一世。
這世道,何其不公!
邵玉娘發誓,終有一日,定要復仇,要顛覆這不公的世道,要把這個人碾在腳底!
發誓!
……
母親行事作風,一向如此。
何況,今日這事,確也是對面那個天師無禮在先。或許真是把自己當神人了,自取其辱。
神也沒放心上。隨蕭永嘉到了碼頭,下車,回頭最后看了一眼城隍廟的方向,轉,正要登上船只,忽聽到后一道聲音傳來:“阿嫂!”
神回頭,看見阿停和沈氏站在埠頭一角。沈氏面上帶笑,阿停躲在的后,朝著自己這邊張,似想過來,又似不敢。
神急忙走了過去,和沈氏招呼了一聲,看向阿停。
阿停出笑容,飛快地看了眼停在船頭的長公主,從后拿出自己帶來的一樣東西,遞了過來,低低地道:“阿嫂,前幾日你不是說要一個新的紡錘嗎?我姚木匠給你削的,用的是最好的黃楊木,還讓他打磨干凈,不能有一點的刺。正好今早做好了,我就拿來給你。你要不要?”
咬看著神,似有些忐忑。
神一愣,接過了紡錘,了,笑道:“這樣的好東西,我自然要的。你等我回,咱們再比,看誰紡得快。”
阿停終于松了一口氣,出歡喜笑容:“那我就在家里等你。阿嫂你要記得回來,不要把我,阿母,還有阿兄給忘了。”
不知為何,神忽然到鼻頭一酸,卻裝作若無其事,笑道:“阿停放心,阿嫂只是回去小住些時日,等過些天,便會回來的。”
阿停笑著點頭。
沈氏遞來一只用干凈巾帕覆了的竹籃。
“聽說小娘子今日要回,我也沒什麼可送的,這是家中幾只蘆花積下的蛋,還有些棗子,小娘子莫嫌棄才好。”
神忙接過,連聲謝。
沈氏笑道:“小娘子放心。這邊有我。我會照顧好阿姆的。”
看了眼船頭,低聲又道:“小娘子快去吧,免得長公主等。”
神點頭,了阿停的腦袋,轉上了船,艙。
蕭永嘉瞥了眼帶上船的那只裝滿了蛋紅棗的竹籃和手里的紡錘,皺了皺眉,似要說什麼,終還是強行忍住,只命啟船。
船離開京口碼頭,朝著建康的方向,悠悠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