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昨夜沒有睡好。下半夜才朦朦朧朧地合上了眼,卻又被怪陸離的夢所纏繞,驚醒時,滿頭滿背的冷汗,恰聽到了帳外傳的輕輕叩門之聲。
天還是黑的,屋里線昏暗。
神沒有應,只從枕上慢慢地爬了起來,擁被坐著,意識還茫然著,仿佛沒從夢中離。
剛剛過去的這個昨夜,大概是最后一次睡這張悉的刻四季錦包鑲花梨木床了。
驚夢一夜,醒來卻又什麼也記不得了。
門沒有上閂。阿和瓊枝、櫻桃們進來了。
阿端著一盞燭火。隔著層帳子,從神的角度看出去,仿佛是懷里捧了一團模模糊糊的昏黃的影,搖搖晃晃地朝著自己靠近。
那影越來越大,帳子里頭漸漸也被照亮了。
接著,那面低垂著的床帳就被掀開,悉的阿的臉出現了。
“小娘子醒了。”
回頭吩咐了一聲侍,隨即手了神的子,冰涼又汗。
蹙眉,拿了巾子,溫地去額頭和積在后背口的冷汗,又親手給換了件干爽的里,替系好帶,仿佛還是個不會自己穿的小孩兒。
侍們也忙碌了起來。
今早要宮,出來后,就是神離開建康去往京口的時刻了。
屋里的燭火陸續被點亮,明一下子驅散了黑暗,亮堂堂的,到是喜慶的,人也不,七八雙手,各自做著自己的事,卻靜悄悄的,除了偶爾發出幾聲銅盆輕輕磕的雜音,沒有半點別的聲音。
沉默得到了近乎抑的地步,倒仿佛是在預備一件喪事。
神梳好頭,穿了裳,打扮完畢。
花兒般的,面頰稍稍抹上一點兒胭脂,便足夠鮮妍明麗,百千。
胡吃了幾口東西,來到堂屋。
阿耶,阿娘,叔父、從兄,從弟……一群人全在了,只等一個人。
那麼多雙眼睛,齊齊地看向了,卻沒有一個人說話。
迎著親人的目,微笑著說:“我好了。”
……
高嶠和蕭永嘉將神送到了皇宮。
蕭永嘉今早心修飾過了妝容。
極好的桃花胭脂,也遮不住白得像雪的面孔底,襯得那兩道眉,烏得目驚心。
握住了神的手,要陪一道宮。
神說:“阿娘,我自己可以。”
蕭永嘉知道,里面,除了自己的那個弟弟和那個許家皇后,此刻大概也聚齊了全建康所有看蕭永嘉不順眼的人。
怎放心就這樣把自己的兒獨個兒投到母狼窩里?
要陪著兒。
“阿娘,我自己可以的。”
神再一次婉拒了。語氣是堅持的。
蕭永嘉有些困,更是焦急。
“不行。還是阿娘陪你……”
“一個人去吧。”
這一路上,一直沒有開口的父親,忽然了一句。
從那日之后,關系再次僵了冰的父母,在這一個多月里,相互之間唯一開口說過的,大約就是有關神婚事的話了。
蕭永嘉充耳未聞,依舊抓著兒的手。
“阿娘,我可以的!”
必須可以。
從今天起,就像告別那張睡了很多年的悉的床,的頭頂,也再沒有來自父母的時時刻刻的蔭蔽了。
倘若連這第一步都沒法自己走完,往后的,該怎麼辦?
蕭永嘉定定凝視著兒。
神從母親的手里出自己的手,轉,隨著宮人走了進去。
……
長安宮里,聚了許多盛裝麗服的世婦和貴族人們。
皇帝還未現。們三五一群地圍攏在許皇后和朱霽月的邊。地位高些的,陪坐在鋪著華麗地氈的坐塌上,稍低些的,則侍立一旁。殿中氣氛愉悅,人們低聲地說著笑,眼睛不時瞟向宮門的方向,眼底里,帶著心照不宣的暗笑。
地位尊貴,號稱建康第一人,白鷺洲的主人,金如鐵,玉如泥,穿不完的華服,佩不盡的首飾,年輕時嫁了士族人人傾慕的高嶠,年長了,沒生出兒子也就罷了,還厭惡丈夫,獨居別,對丈夫不聞不問,而為宰相的丈夫,卻依然對俯首帖耳,這麼多年,竟不曾傳出過半點風流韻事。
這樣一個招妒的人,高高在上了半輩子,這麼多年間,有意無意曾得罪過的建康城里的所有貴族人們,今日大約全部聚在了這里。
環佩春風,蘭馨猗猗,臂間懸霞云披帛,霓裳如蓮花盛開。
神飄然而來,走進了殿,容彩,映得近旁那枝供于瓶里的玉芙蓉亦為之黯然失。
人們愣了,視線從上,不約而同地移向的后。
沒見到預期中那個原本可以盡幸災樂禍的人,未免失。
但很快,所有人的興趣又都回來了。
在竊竊私語聲中,在含著譏嘲和幸災樂禍的目的注視之下,神目不旁視,雙肩直,走到了許皇后的面前,向下跪行禮,謝皇舅母這些時日對自己這樁婚事的關心和諸多照拂。
許皇后漫不經心地讓起來,笑著說:“所幸順利,你今日也要去往京口了。那地方小,流民橫行,魚龍混雜,難免了些,本不適合如你這般生貴養的孩兒居住,但好在李穆也算是個人,嫁了他,你雖不能再有從前的尊貴,但也算終有了著落,皇舅母也替你高興。”
朱霽月手執一柄秋扇,扇面掩住了半張臉,打量著垂眸的神,跟著接話:“皇后說的是。照我說,子嘛,嫁個能管飽穿暖的漢子,生幾個兒子,老了有靠,一輩子也就過去了,別的呢,全是虛的,別放心上。可別像有些人,一大把年紀了,還不消停。豈不知風水流轉,這不,不但落到自己這里,還報在了骨上,這就難看了。像我們厚道的,不過也就唏噓幾句,若遇到刻薄的,還不知道怎麼笑話呢。”
許皇后說話的時候,周圍已經起了一陣竊竊私語。等朱霽月開口,就變了笑聲。
神慢慢地抬起眼,盯著朱霽月,忽道:“王妃,你欺負我年紀小,笨,倚老賣老地拿我消遣,我也就當做沒聽見。只是后頭那話,又是什麼意思?莫非是在譏諷我皇阿舅不?”
興平帝子息克乏,早年生養的皇子,大多夭折,只活下來兩個,被認養在了許皇后的跟前。去年,那個年長些的皇子染了場病,不幸又死了,興平帝又是傷心,又是恐慌,請了天師在皇宮打醮,求福禳災,當時好生折騰了一頓,人盡皆知。
四下頓時安靜了。
神笑了:“等皇阿舅來了,我阿舅評個理。”
朱霽月面尷尬,急忙看向許皇后,投去求救的目。
許皇后微微咳了一聲:“阿彌,你莫誤會。王妃只是玩笑幾句罷了,怎會有消遣你的意思?”
神冷笑:“皇舅母,你也聽到了,堂堂郁林王妃,論輩分,也算是我的妗母。我尚未出嫁呢。對著我一個孩兒,口口聲聲什麼漢子,生兒子,這是有臉的人會說的話嗎?如今我是你們笑話了,我認,但我再怎麼嫁低,也不到這樣當著我的面,說這些瘋話!”
“誰說了何話?”
一道威嚴的聲音,突然傳了過來。
興平帝到了。
許皇后連同眾人急忙起,列隊下跪相迎。
皇帝走到神面前,出笑容:“方才怎的了?阿舅聽你很是不快。”
神抬眸,眼中已含著淚:“皇阿舅替外甥主婚,本是一片好意,但因這婚事,外甥卻被人當面笑話,說什麼報應落在骨上……”
皇帝臉立刻變得難看了起來,目掃向周圍。
朱霽月下跪,叩頭在地,趴在那里,一不。
周圍雀無聲,沒人敢出一口大氣。
許皇后急忙解釋:“陛下莫誤會,方才朱王妃只是玩笑了幾句,阿彌年,聽岔了而已,絕無半點惡意。”
皇帝冷冷道:“今日阿彌出京,朕召宮,本是送別,這許多不相干的人,宮是為何意?”
許皇后一下面紅耳赤,眾人也都討了個沒臉,紛紛辭拜,很快,殿人便走。
神這才拭了拭眼睛,下跪,向皇帝叩謝主婚之恩。
興平帝此前已經賞賜給了極其厚的嫁妝。
要是全部搬過去,走水路的話,船首尾相銜,大約能從穿過建康城的秦淮河西排到河東。
但是這樣,似乎還不足以表達他對外甥的喜和此刻即將離別的傷。
他命宮人抬出了一對寶熠熠的足有人高的紅珊瑚,一只據說枕了能夢游四海八方的瑪瑙枕,一只林邑王不久前為謝上國而進貢的夜明犀、還有一件采集翠羽,雜以金線而織就的孔雀裘,用期待的目,看著自己的外甥。
神再次叩謝,收下來自阿舅的這些新賞賜。
皇帝似乎終于松了口氣,親自將從地上攙了起來,端詳著,嘆息了一聲。
“阿彌,你莫怪阿舅。阿舅也是沒辦法。實在是你阿父失言在先,陸家子又考校不勝。阿舅雖是皇帝,卻也不能因私廢公,失信于天下。好在阿舅親眼見過李穆,人材不遜陸家之子,和你也算天造地設。日后待有機會,阿舅定提拔他,到時你便可妻隨夫貴,永葆榮華。”
神微笑說:“阿彌知道皇阿舅的難。今日宮,便是特意前來拜謝,拜謝皇阿舅對阿彌多年以來的護。阿彌這就走了,皇阿舅保重。”
一聲“保重”,這一刻,倒真的勾出了皇帝心中的幾許傷。
他甚至有了一后悔和自責。
在許泌極力瓦解高陸聯盟的時候,因為自己的充聾作啞,乃至推波助瀾,才讓這個他疼的乖巧外甥,只能抱憾改了丈夫。
他知道外甥和陸家大郎投意合。
但他就是不希嫁陸家。
要怨,也只能怨姓高了。
瓦解世家,伺機將皇權集中,再次扶持會對皇權恩戴德的庶族,讓皇帝真正地腳踏六合,宇八方,這是他做皇帝以來的一個夙愿。
很多年前,他因為年輕,更因為所信靠的庶族臣子的能力遠不如他的預想,以至于那一場試圖扭轉乾坤的偉業胎死腹中,他也消沉了這麼多年。
而現在,因為李穆這個橫空出世的年輕人,皇帝心底里原本已經如同僵蟲的舊念,再次慢慢地復蘇了。
他有一種覺,這個出庶族的年輕人,或許就是來日那個能幫助自己對抗士族的人。
他要觀察他,籠絡他,不聲地培植他,讓他最后為自己與士族對抗的強有力的一柄利劍。
皇帝想到多年以來,朝政被士族番把持,自己在士族爭斗的夾中艱難息的悲慘境,心里對外甥的最后一點憐憫,也徹底消失了。
“好孩子,實在是懂事,不枉阿舅疼你一場。”
皇帝看著神的目,愈發溫和了。
……
這是深秋的一個晴朗的白天。
吉時,載著神的大船,慢慢地被推離岸邊,沿著江流,朝著京口,緩緩而去。
岸邊,遠遠地站了些被吸引過來的路人,看著船漸漸遠去的影子,頭接耳,指指點點。
神站在艙房通往甲板的那扇門里,著佇立在岸邊的父母的那對影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直到化作兩只小黑點,徹底消失在了視線當中,再也忍不住了,轉撲到陪在自己邊的阿的懷里,默默垂淚。
阿將攬懷中,拍著的后背,聲安著。
越安,神越是潸然,哭得幾乎不能自已。
淚眼朦朧中,又想起了那晚上,消失在迷離夜里的陸柬之的背影。
那是他最后留給的一個背影,孤單而落寞。
這一刻,他應當也和自己一樣,正在踏上遠離建康的那條路。
只不過,是往東,而他去往西南。
從確知婚訊直到此刻,不算長的一段時日,但也不算很短,一直都沒再哭過,不管是在人前,還是一個人獨。
直到這一刻。
也不知自己為何就是想哭。
是為那已然不可再追的舊日時,還是為那前方渺不可知的茫然和無助?
神不停地哭,哭得筋疲力盡,終于在阿的懷里,閉目沉沉睡了過去,眼角還噙著淚花。
……
京口是個位于建康下游的臨江小鎮,地方不大,但從皇室南渡開始,因為朝廷安置北歸流民的首要聚居點,加上水路便利,連通南北,漸漸興旺,到如今,不但戶以萬計,人口近十萬,還下轄東西南北幾個村落。
提起鎮東城隍廟附近的李穆,整個京口,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之所以有名,第一是仰仗父祖從前在江北的名。如今京口鎮里的這些居民,祖上還沒南渡之前,不都曾到過李家軍堡的庇護。李穆自己從不主對人提及父祖,但時間久了,經人之口,慢慢傳揚開來,漸漸人盡皆知,所謂前人種樹,后人乘涼,便是這個道理。
他聞名遐邇的第二個原因,便是被當地人奉為“令主”。
京口因地理特殊,居民來源復雜,民風彪悍,魚龍混雜,而府無力,當地豪紳又只顧圈地建自己的部曲,對民眾疾苦,不聞不問,早年盜匪公然橫行,居民深其害。后忍無可忍,家家戶戶自發組織團,選一令主,由此人統領練兵,遇事召聚,事后則散,平日,若遇到什麼難以解決的糾紛之事,也由令主裁決。
李穆就是現在的京口令主。
他因事公允,聲服人,三年前,雖年紀輕輕,就被京口人共同推舉為令主了。平日,他若人在軍營,京口有事,便由在府里做小吏的義兄蔣弢代為置。
蔣弢祖上也曾是太守,詩書傳家,南渡后,家道敗落,流落到了京口。蔣弢雖滿腹才學,但年過三十,依然只在衙門里做著小吏,除了刀筆之事,就是替上做歌功頌德的文章。偶和李穆相識,兩人一見如故,結為異兄弟,肝膽相照,直到如今。
月前,一個消息,迅速傳遍了京口。
大名鼎鼎的當朝宰相高嶠,要將自己的兒嫁給李穆。這門親事,據說還是皇帝主的婚。
李穆在京口雖無人不知,聲服眾,但李家如今從原來的北方世族淪為了寒門,這是不爭的事實。
士庶不通婚,這更是人人知道的一條法則。
高氏何等的高貴,據說還不是無鹽之貌,相反,貌無比。
這樣的一個士族貴,竟下嫁寒門,來到京口這種地方,能不人為之熱涌?
這一個多月來,京口人最熱議的話題,就是李穆何日娶親。
翹著脖子,等了一天又一天。
三天前,有人看到李穆回了京口。
他在江北大戰中立下奇功,得了皇帝的封賞,軍職已被提為虎賁中郎將,這個消息,此前就已傳開。
得知他回來的當天,城隍廟附近李家的門檻,差點沒被人踩斷。
然后,這一日,終于再次等到了消息,說高家送嫁的船隊,抵達了京口的碼頭,李穆親自前去迎接。
京口鎮沸騰了。
人丟下切了一半的菜,男人放下劈柴的刀,賣的鋪子關了門,挑擔的貨郎趕人堆里鉆。
無數的人,一窩蜂地涌到了碼頭,爭相觀看。
江邊沿岸,一溜下去,麻麻,全是黑的人頭。
有人嫌前頭人多,里三層外三層,擋住了看不清,干脆爬到附近人家的屋頂墻頭,惹來一陣罵。
岸邊人聲鼎沸,簡直比過年還要熱鬧。
走了幾天的水路,船漸漸靠近京口碼頭,神到的,就是如此一幕。
神也不算沒見過世面的人,但這樣的景象,生平還是頭回遇到。
而且,這一回,自己竟是那個被萬眾圍觀指點的人。Μ.166xs.cc
過舷窗,看著外頭,一時竟發憷,一種不知該如何面對的焦躁之。
“果真鄙之地,鄙之民……”
一個婆子仿佛也被這陣勢嚇了一跳,倒吸了口涼氣,嚨里嘀咕了一句。
聲音很輕,卻飄了艙中每一個人的耳中。
鄙之地,鄙之民,還有……鄙的李姓郎君……
只不過,這最后一句,不敢說出來而已。
阿轉頭,兩道目如刀,狠狠地剜了一眼婆子。婆子自知失口,訕訕低頭。
阿盯著外頭的景象,雙眉皺,面上也地出了不快之。
船漸漸停下了。
碼頭上也滿了人。
到都是人。
遠遠地,神看到堂兄高胤和禮馮衛,到了那條前引船的船頭甲板之上。
麻麻的人堆里,一眼就看見了一個肩背直的男子。
人那麼得多,那男子亦不過一布,看起來和近旁的人并無什麼區別。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立在人群中間,卻極是顯眼,很難讓人忽略掉他的存在。
前頭隔了好幾條船,有些距離,加上刺目,看不太清那人面容,只看見他從人群里出來,在后那震天般的歡呼聲中,朝著高胤和馮衛快步迎來。
岸邊波粼粼,水反到那男子的臉上,依稀可見,他眉目英,面帶笑容。
神的心口,忽然咚地一跳。
不知道為何,一種似曾相識般的覺,突然向撲了過來。
這種覺,是如此玄妙。
心口一時跳得厲害,下意識地想再看清楚些那男子的樣子,手指忍不住抓舷窗,子微微前傾,朝窗外探了探脖頸,睜大眼睛……
“小娘子當心!莫被沖撞了!”
頭上突然被覆了一頂紫幕離,那幕離垂落,長度遮蓋到了的腳踝,瞬間將整個人掩在了里頭。
眼前一下子變了霧里看花。
再次看向那人,看見他已轉,帶著上岸的高胤,登上碼頭,影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碼頭之上,只剩下了那片反著的粼粼波。
。
神昨夜沒有睡好。下半夜才朦朦朧朧地合上了眼,卻又被怪陸離的夢所纏繞,驚醒時,滿頭滿背的冷汗,恰聽到了帳外傳的輕輕叩門之聲。
天還是黑的,屋里線昏暗。
神沒有應,只從枕上慢慢地爬了起來,擁被坐著,意識還茫然著,仿佛沒從夢中離。
剛剛過去的這個昨夜,大概是最后一次睡這張悉的刻四季錦包鑲花梨木床了。
驚夢一夜,醒來卻又什麼也記不得了。
門沒有上閂。阿和瓊枝、櫻桃們進來了。
阿端著一盞燭火。隔著層帳子,從神的角度看出去,仿佛是懷里捧了一團模模糊糊的昏黃的影,搖搖晃晃地朝著自己靠近。
那影越來越大,帳子里頭漸漸也被照亮了。
接著,那面低垂著的床帳就被掀開,悉的阿的臉出現了。
“小娘子醒了。”
回頭吩咐了一聲侍,隨即手了神的子,冰涼又汗。
蹙眉,拿了巾子,溫地去額頭和積在后背口的冷汗,又親手給換了件干爽的里,替系好帶,仿佛還是個不會自己穿的小孩兒。
侍們也忙碌了起來。
今早要宮,出來后,就是神離開建康去往京口的時刻了。
屋里的燭火陸續被點亮,明一下子驅散了黑暗,亮堂堂的,到是喜慶的,人也不,七八雙手,各自做著自己的事,卻靜悄悄的,除了偶爾發出幾聲銅盆輕輕磕的雜音,沒有半點別的聲音。
沉默得到了近乎抑的地步,倒仿佛是在預備一件喪事。
神梳好頭,穿了裳,打扮完畢。
花兒般的,面頰稍稍抹上一點兒胭脂,便足夠鮮妍明麗,百千。
胡吃了幾口東西,來到堂屋。
阿耶,阿娘,叔父、從兄,從弟……一群人全在了,只等一個人。
那麼多雙眼睛,齊齊地看向了,卻沒有一個人說話。
迎著親人的目,微笑著說:“我好了。”
……
高嶠和蕭永嘉將神送到了皇宮。
蕭永嘉今早心修飾過了妝容。
極好的桃花胭脂,也遮不住白得像雪的面孔底,襯得那兩道眉,烏得目驚心。
握住了神的手,要陪一道宮。
神說:“阿娘,我自己可以。”
蕭永嘉知道,里面,除了自己的那個弟弟和那個許家皇后,此刻大概也聚齊了全建康所有看蕭永嘉不順眼的人。
怎放心就這樣把自己的兒獨個兒投到母狼窩里?
要陪著兒。
“阿娘,我自己可以的。”
神再一次婉拒了。語氣是堅持的。
蕭永嘉有些困,更是焦急。
“不行。還是阿娘陪你……”
“一個人去吧。”
這一路上,一直沒有開口的父親,忽然了一句。
從那日之后,關系再次僵了冰的父母,在這一個多月里,相互之間唯一開口說過的,大約就是有關神婚事的話了。
蕭永嘉充耳未聞,依舊抓著兒的手。
“阿娘,我可以的!”
必須可以。
從今天起,就像告別那張睡了很多年的悉的床,的頭頂,也再沒有來自父母的時時刻刻的蔭蔽了。
倘若連這第一步都沒法自己走完,往后的,該怎麼辦?
蕭永嘉定定凝視著兒。
神從母親的手里出自己的手,轉,隨著宮人走了進去。
……
長安宮里,聚了許多盛裝麗服的世婦和貴族人們。
皇帝還未現。們三五一群地圍攏在許皇后和朱霽月的邊。地位高些的,陪坐在鋪著華麗地氈的坐塌上,稍低些的,則侍立一旁。殿中氣氛愉悅,人們低聲地說著笑,眼睛不時瞟向宮門的方向,眼底里,帶著心照不宣的暗笑。
地位尊貴,號稱建康第一人,白鷺洲的主人,金如鐵,玉如泥,穿不完的華服,佩不盡的首飾,年輕時嫁了士族人人傾慕的高嶠,年長了,沒生出兒子也就罷了,還厭惡丈夫,獨居別,對丈夫不聞不問,而為宰相的丈夫,卻依然對俯首帖耳,這麼多年,竟不曾傳出過半點風流韻事。
這樣一個招妒的人,高高在上了半輩子,這麼多年間,有意無意曾得罪過的建康城里的所有貴族人們,今日大約全部聚在了這里。
環佩春風,蘭馨猗猗,臂間懸霞云披帛,霓裳如蓮花盛開。
神飄然而來,走進了殿,容彩,映得近旁那枝供于瓶里的玉芙蓉亦為之黯然失。
人們愣了,視線從上,不約而同地移向的后。
沒見到預期中那個原本可以盡幸災樂禍的人,未免失。
但很快,所有人的興趣又都回來了。
在竊竊私語聲中,在含著譏嘲和幸災樂禍的目的注視之下,神目不旁視,雙肩直,走到了許皇后的面前,向下跪行禮,謝皇舅母這些時日對自己這樁婚事的關心和諸多照拂。
許皇后漫不經心地讓起來,笑著說:“所幸順利,你今日也要去往京口了。那地方小,流民橫行,魚龍混雜,難免了些,本不適合如你這般生貴養的孩兒居住,但好在李穆也算是個人,嫁了他,你雖不能再有從前的尊貴,但也算終有了著落,皇舅母也替你高興。”
朱霽月手執一柄秋扇,扇面掩住了半張臉,打量著垂眸的神,跟著接話:“皇后說的是。照我說,子嘛,嫁個能管飽穿暖的漢子,生幾個兒子,老了有靠,一輩子也就過去了,別的呢,全是虛的,別放心上。可別像有些人,一大把年紀了,還不消停。豈不知風水流轉,這不,不但落到自己這里,還報在了骨上,這就難看了。像我們厚道的,不過也就唏噓幾句,若遇到刻薄的,還不知道怎麼笑話呢。”
許皇后說話的時候,周圍已經起了一陣竊竊私語。等朱霽月開口,就變了笑聲。
神慢慢地抬起眼,盯著朱霽月,忽道:“王妃,你欺負我年紀小,笨,倚老賣老地拿我消遣,我也就當做沒聽見。只是后頭那話,又是什麼意思?莫非是在譏諷我皇阿舅不?”
興平帝子息克乏,早年生養的皇子,大多夭折,只活下來兩個,被認養在了許皇后的跟前。去年,那個年長些的皇子染了場病,不幸又死了,興平帝又是傷心,又是恐慌,請了天師在皇宮打醮,求福禳災,當時好生折騰了一頓,人盡皆知。
四下頓時安靜了。
神笑了:“等皇阿舅來了,我阿舅評個理。”
朱霽月面尷尬,急忙看向許皇后,投去求救的目。
許皇后微微咳了一聲:“阿彌,你莫誤會。王妃只是玩笑幾句罷了,怎會有消遣你的意思?”
神冷笑:“皇舅母,你也聽到了,堂堂郁林王妃,論輩分,也算是我的妗母。我尚未出嫁呢。對著我一個孩兒,口口聲聲什麼漢子,生兒子,這是有臉的人會說的話嗎?如今我是你們笑話了,我認,但我再怎麼嫁低,也不到這樣當著我的面,說這些瘋話!”
“誰說了何話?”
一道威嚴的聲音,突然傳了過來。
興平帝到了。
許皇后連同眾人急忙起,列隊下跪相迎。
皇帝走到神面前,出笑容:“方才怎的了?阿舅聽你很是不快。”
神抬眸,眼中已含著淚:“皇阿舅替外甥主婚,本是一片好意,但因這婚事,外甥卻被人當面笑話,說什麼報應落在骨上……”
皇帝臉立刻變得難看了起來,目掃向周圍。
朱霽月下跪,叩頭在地,趴在那里,一不。
周圍雀無聲,沒人敢出一口大氣。
許皇后急忙解釋:“陛下莫誤會,方才朱王妃只是玩笑了幾句,阿彌年,聽岔了而已,絕無半點惡意。”
皇帝冷冷道:“今日阿彌出京,朕召宮,本是送別,這許多不相干的人,宮是為何意?”
許皇后一下面紅耳赤,眾人也都討了個沒臉,紛紛辭拜,很快,殿人便走。
神這才拭了拭眼睛,下跪,向皇帝叩謝主婚之恩。
興平帝此前已經賞賜給了極其厚的嫁妝。
要是全部搬過去,走水路的話,船首尾相銜,大約能從穿過建康城的秦淮河西排到河東。
但是這樣,似乎還不足以表達他對外甥的喜和此刻即將離別的傷。
他命宮人抬出了一對寶熠熠的足有人高的紅珊瑚,一只據說枕了能夢游四海八方的瑪瑙枕,一只林邑王不久前為謝上國而進貢的夜明犀、還有一件采集翠羽,雜以金線而織就的孔雀裘,用期待的目,看著自己的外甥。
神再次叩謝,收下來自阿舅的這些新賞賜。
皇帝似乎終于松了口氣,親自將從地上攙了起來,端詳著,嘆息了一聲。
“阿彌,你莫怪阿舅。阿舅也是沒辦法。實在是你阿父失言在先,陸家子又考校不勝。阿舅雖是皇帝,卻也不能因私廢公,失信于天下。好在阿舅親眼見過李穆,人材不遜陸家之子,和你也算天造地設。日后待有機會,阿舅定提拔他,到時你便可妻隨夫貴,永葆榮華。”
神微笑說:“阿彌知道皇阿舅的難。今日宮,便是特意前來拜謝,拜謝皇阿舅對阿彌多年以來的護。阿彌這就走了,皇阿舅保重。”
一聲“保重”,這一刻,倒真的勾出了皇帝心中的幾許傷。
他甚至有了一后悔和自責。
在許泌極力瓦解高陸聯盟的時候,因為自己的充聾作啞,乃至推波助瀾,才讓這個他疼的乖巧外甥,只能抱憾改了丈夫。
他知道外甥和陸家大郎投意合。
但他就是不希嫁陸家。
要怨,也只能怨姓高了。
瓦解世家,伺機將皇權集中,再次扶持會對皇權恩戴德的庶族,讓皇帝真正地腳踏六合,宇八方,這是他做皇帝以來的一個夙愿。
很多年前,他因為年輕,更因為所信靠的庶族臣子的能力遠不如他的預想,以至于那一場試圖扭轉乾坤的偉業胎死腹中,他也消沉了這麼多年。
而現在,因為李穆這個橫空出世的年輕人,皇帝心底里原本已經如同僵蟲的舊念,再次慢慢地復蘇了。
他有一種覺,這個出庶族的年輕人,或許就是來日那個能幫助自己對抗士族的人。
他要觀察他,籠絡他,不聲地培植他,讓他最后為自己與士族對抗的強有力的一柄利劍。
皇帝想到多年以來,朝政被士族番把持,自己在士族爭斗的夾中艱難息的悲慘境,心里對外甥的最后一點憐憫,也徹底消失了。
“好孩子,實在是懂事,不枉阿舅疼你一場。”
皇帝看著神的目,愈發溫和了。
……
這是深秋的一個晴朗的白天。
吉時,載著神的大船,慢慢地被推離岸邊,沿著江流,朝著京口,緩緩而去。
岸邊,遠遠地站了些被吸引過來的路人,看著船漸漸遠去的影子,頭接耳,指指點點。
神站在艙房通往甲板的那扇門里,著佇立在岸邊的父母的那對影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直到化作兩只小黑點,徹底消失在了視線當中,再也忍不住了,轉撲到陪在自己邊的阿的懷里,默默垂淚。
阿將攬懷中,拍著的后背,聲安著。
越安,神越是潸然,哭得幾乎不能自已。
淚眼朦朧中,又想起了那晚上,消失在迷離夜里的陸柬之的背影。
那是他最后留給的一個背影,孤單而落寞。
這一刻,他應當也和自己一樣,正在踏上遠離建康的那條路。
只不過,是往東,而他去往西南。
從確知婚訊直到此刻,不算長的一段時日,但也不算很短,一直都沒再哭過,不管是在人前,還是一個人獨。
直到這一刻。
也不知自己為何就是想哭。
是為那已然不可再追的舊日時,還是為那前方渺不可知的茫然和無助?
神不停地哭,哭得筋疲力盡,終于在阿的懷里,閉目沉沉睡了過去,眼角還噙著淚花。
……
京口是個位于建康下游的臨江小鎮,地方不大,但從皇室南渡開始,因為朝廷安置北歸流民的首要聚居點,加上水路便利,連通南北,漸漸興旺,到如今,不但戶以萬計,人口近十萬,還下轄東西南北幾個村落。
提起鎮東城隍廟附近的李穆,整個京口,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之所以有名,第一是仰仗父祖從前在江北的名。如今京口鎮里的這些居民,祖上還沒南渡之前,不都曾到過李家軍堡的庇護。李穆自己從不主對人提及父祖,但時間久了,經人之口,慢慢傳揚開來,漸漸人盡皆知,所謂前人種樹,后人乘涼,便是這個道理。
他聞名遐邇的第二個原因,便是被當地人奉為“令主”。
京口因地理特殊,居民來源復雜,民風彪悍,魚龍混雜,而府無力,當地豪紳又只顧圈地建自己的部曲,對民眾疾苦,不聞不問,早年盜匪公然橫行,居民深其害。后忍無可忍,家家戶戶自發組織團,選一令主,由此人統領練兵,遇事召聚,事后則散,平日,若遇到什麼難以解決的糾紛之事,也由令主裁決。
李穆就是現在的京口令主。
他因事公允,聲服人,三年前,雖年紀輕輕,就被京口人共同推舉為令主了。平日,他若人在軍營,京口有事,便由在府里做小吏的義兄蔣弢代為置。
蔣弢祖上也曾是太守,詩書傳家,南渡后,家道敗落,流落到了京口。蔣弢雖滿腹才學,但年過三十,依然只在衙門里做著小吏,除了刀筆之事,就是替上做歌功頌德的文章。偶和李穆相識,兩人一見如故,結為異兄弟,肝膽相照,直到如今。
月前,一個消息,迅速傳遍了京口。
大名鼎鼎的當朝宰相高嶠,要將自己的兒嫁給李穆。這門親事,據說還是皇帝主的婚。
李穆在京口雖無人不知,聲服眾,但李家如今從原來的北方世族淪為了寒門,這是不爭的事實。
士庶不通婚,這更是人人知道的一條法則。
高氏何等的高貴,據說還不是無鹽之貌,相反,貌無比。
這樣的一個士族貴,竟下嫁寒門,來到京口這種地方,能不人為之熱涌?
這一個多月來,京口人最熱議的話題,就是李穆何日娶親。
翹著脖子,等了一天又一天。
三天前,有人看到李穆回了京口。
他在江北大戰中立下奇功,得了皇帝的封賞,軍職已被提為虎賁中郎將,這個消息,此前就已傳開。
得知他回來的當天,城隍廟附近李家的門檻,差點沒被人踩斷。
然后,這一日,終于再次等到了消息,說高家送嫁的船隊,抵達了京口的碼頭,李穆親自前去迎接。
京口鎮沸騰了。
人丟下切了一半的菜,男人放下劈柴的刀,賣的鋪子關了門,挑擔的貨郎趕人堆里鉆。
無數的人,一窩蜂地涌到了碼頭,爭相觀看。
江邊沿岸,一溜下去,麻麻,全是黑的人頭。
有人嫌前頭人多,里三層外三層,擋住了看不清,干脆爬到附近人家的屋頂墻頭,惹來一陣罵。
岸邊人聲鼎沸,簡直比過年還要熱鬧。
走了幾天的水路,船漸漸靠近京口碼頭,神到的,就是如此一幕。
神也不算沒見過世面的人,但這樣的景象,生平還是頭回遇到。
而且,這一回,自己竟是那個被萬眾圍觀指點的人。Μ.166xs.cc
過舷窗,看著外頭,一時竟發憷,一種不知該如何面對的焦躁之。
“果真鄙之地,鄙之民……”
一個婆子仿佛也被這陣勢嚇了一跳,倒吸了口涼氣,嚨里嘀咕了一句。
聲音很輕,卻飄了艙中每一個人的耳中。
鄙之地,鄙之民,還有……鄙的李姓郎君……
只不過,這最后一句,不敢說出來而已。
阿轉頭,兩道目如刀,狠狠地剜了一眼婆子。婆子自知失口,訕訕低頭。
阿盯著外頭的景象,雙眉皺,面上也地出了不快之。
船漸漸停下了。
碼頭上也滿了人。
到都是人。
遠遠地,神看到堂兄高胤和禮馮衛,到了那條前引船的船頭甲板之上。
麻麻的人堆里,一眼就看見了一個肩背直的男子。
人那麼得多,那男子亦不過一布,看起來和近旁的人并無什麼區別。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立在人群中間,卻極是顯眼,很難讓人忽略掉他的存在。
前頭隔了好幾條船,有些距離,加上刺目,看不太清那人面容,只看見他從人群里出來,在后那震天般的歡呼聲中,朝著高胤和馮衛快步迎來。
岸邊波粼粼,水反到那男子的臉上,依稀可見,他眉目英,面帶笑容。
神的心口,忽然咚地一跳。
不知道為何,一種似曾相識般的覺,突然向撲了過來。
這種覺,是如此玄妙。
心口一時跳得厲害,下意識地想再看清楚些那男子的樣子,手指忍不住抓舷窗,子微微前傾,朝窗外探了探脖頸,睜大眼睛……
“小娘子當心!莫被沖撞了!”
頭上突然被覆了一頂紫幕離,那幕離垂落,長度遮蓋到了的腳踝,瞬間將整個人掩在了里頭。
眼前一下子變了霧里看花。
再次看向那人,看見他已轉,帶著上岸的高胤,登上碼頭,影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碼頭之上,只剩下了那片反著的粼粼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