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馬車外表看來尋常,里卻暗藏“玄機”。
茶幾之上白玉玲瓏茶甌,如鏡,晶瑩剔,一看便非尋常凡品。
但單憑此,并不足以吸引的注意——
輕拿起一只茶甌,果見底部留有悉淺藍花押。
這套茶,是早先為一位好友準備的大婚賀禮之一。
那位好友十五歲嫁京師鄭國公府魏家,這些賀禮當年便也都是送去的鄭國公府。
所以……竟有魏家人來了合州?
會是誰?
是誰本不重要,但若知曉了是魏家何人來此,便可大致判斷出此行目的何在——
的視線一寸寸打量著車陳設,不見郎之。
能隨意取用當年所贈之,必是魏氏嫡系中人。
而魏氏嫡系不過兩房而已,前鄭國公早故,長房世子魏欽早早承襲了國公之位,那位好友便是鄭國公夫人。
魏家二郎魏毓,為鄭國公同母嫡出胞弟,任大理寺卿之職。
鄭國公魏欽喜好繁花錦簇之,而車清雅簡明……
這馬車外在尋常,并無魏氏家徽,顯然無意暴份——所以,會是魏家二郎微服至此嗎?
倘若果真如此,此行必不尋常。
思量一瞬,即有了決定。
很快取出了襟那幾張折疊整齊的紙,在了方才留下的那一粒碎銀之下,而后帶著男孩跳下了馬車。
二樓臨窗,一名隨從微皺眉道:“郎君,他們離開了。”
方才便見那一大一小兩個年溜進了郎君車,他正要將人抓住驅趕,郎君卻道“不必”,且事不關己一般就此憑窗抱臂旁觀起來。
須知車之不單貴重,更有朝廷機文書在,萬一出了什麼差池可如何是好?
可偏偏正如夫人所言——郎君行事,向來病得不輕。
那“病得不輕”的青年郎君散漫地“嗯”了一聲,道了聲“走吧”,適才不急不慢地轉,帶著隨從下了樓。
初春時節,那青年郎君玉冠束烏發,著雀梅錦袍,形頎長拔,白皙而眉眼深濃。
此若玉山孤松之風儀,仿佛與周遭市井喧囂自有隔絕之氣,引得路過之人側目而視。
躲在暗,見得這樣一張好臉,又見他果然上了那輛馬車,不目思索之。
雖未曾見過魏家二郎魏毓,但也曾聽聞此人貌若潘安,生得十分標致倜儻,且正是這般二十出頭的青春年歲。
但怎莫名地,覺得有那麼一兩分眼呢?
許是見過鄭國公,而嫡親兄弟之間免不得有些相似之?
如此,便更可斷定此人正是魏家二郎沒錯了。
頗覺省心,遂帶著男孩離去。
“郎君,可了什麼東西沒有?”隨從隔著車簾,低聲音詢問——雖說縱然了也是郎君自找,但若此時去追,至還追得上。
此等只因郎君“病得不輕”而留下的奇奇怪怪的爛攤子,他這些年來已不知收拾了多個。
卻聽得車傳出一道似笑非笑的聲音:“非但沒,反是多了。”
那青年郎君手指修長,起了那顆碎銀。
旋即,將那碎銀下著的紙張徐徐展開,垂眸靜看罷,慨道:“不過暫避片刻,竟予如此厚禮,實在是過分講究了。”
片刻后,那只寬大手掌打起車簾,朝方才那兩名“年”離開的方向去。
……
正午時分,那兩名“年”在城中尋了間客棧落腳,要了兩間上房。
伙計送了熱水進來,于山水圖屏風后沐浴罷,出了浴桶,赤足而立,取過干凈棉巾干上水珠之際,順帶打量了一遍這。
看起來不過是剛及笄的年紀,雖算得上高挑,然而四肢腰皆過于纖弱無力,雙手十指亦白皙,一看便知是養在閨閣里的弱郎。
客觀一言概之,中看不中用。
但既是白撿來的,自是不著來嫌棄。
且力氣這種東西,只要肯吃苦堅持,便總會有的。
取過那搭在屏風上、來時從鋪買來的干凈年袍,待左手臂剛穿過那雪白中時,穿作忽然一頓。
通白皙細膩,心口那顆朱痣便尤為醒目。
垂眸看著那顆朱痣,眼前閃過一幕舊時畫面——乞兒般模樣的小小娃剛勉強學會走路,撲通一下摔在泥水里,臟兮兮的小臉上滿都是眼淚。
那個被喚作阿鯉的小孩,心口也有這麼一粒紅痣。
但阿鯉今年不過四歲而已。
收起思緒,繼續穿,目不斜視系帶穿袍結扣,作練如行云流水。
邊拿棉巾著發邊自屏風后走出,此時房門被叩響:“客,您要的飯菜來了。”
“進。”平了聲音。
伙計進來時,便見那“年”正背對著他發,袍嶄新,形單薄卻筆玉立,英姿颯颯。
伙計未再細觀,只于心中暗道“這年果然是哪家的富貴郎君”,將飯菜擺好后,便出去了。
放下發的棉巾,邊走向飯桌,邊道:“進來。”
守在房外的男孩聞言這才推門進去,他也洗了臉換了干凈袍,但顯然過程很匆忙,頭發都沒來得及整理。
“你一直等在外面作何?”坐下之際問道。
“我等郎君,不能讓郎君等我……”他暫稱為郎君,是來客棧的路上商定的。
拿起雙箸:“先用飯吧。”
“我……我也一同吃這些嗎?”
抬眼:“不然再給你另點一桌?”
“不,不是!”男孩連忙搖頭:“我……我從未與人同坐用飯。”
“你救了我,將我帶出周家村……給我包子吃,給我新穿!”男孩指向隔壁客房,表激到極致,便莫名心虛起來:“還讓我睡那般的床榻……我,我要做些什麼?不然,不然……”
他絞盡腦想著自己能做什麼,但本想不出“對等”的回報足以令自己心安理得地接這一切。
便一直“不然,不然”個不停。
“不然我打斷你一條?”面無表地問:“如此總能安心了?”
男孩瞪大了眼睛,張了張,結結地道:“……如果,如果郎君當真需要……”
:“……”
倒也不是那麼需要。
而最終男孩也未能接與同桌用飯,拿了只碗,了些飯菜,蹲在一旁的墻角吃了起來……
飯后,待伙計來收拾碗碟時,也沒能閑住,幫著伙計一通收拾。
做完這一切后,又垂手目含希冀地站在那里看著,似在等待發放些什麼差事——難度越大越好的那種。
“……”對上那雙過于清澈的眼睛,沉默著移開視線。
而男孩“順著”的視線去看,只見一旁竹籃里放著兩只洗干凈的水蘿卜。
上房之備得齊全,冬春時節瓜果,水蘿卜當作瓜果來生吃是常見之事。
下一刻,即見他上前來,自懷中掏出了一只布包,布包揭開,是他那把菜刀——
再下一刻,蘿卜皮翻飛。
很快,一只被削得干干凈凈水水亮亮的蘿卜遞到了面前:“郎君,給!”
有些意外地看著他手中握著的菜刀。
如此刀工——
這些年來竟沒拿來砍人,真是可惜了。
看著面前的男孩。
大約是時無力反抗時試過反抗,盡了反抗失敗的結果后,待到有力反抗時便不敢反抗了。
人不去反抗,多是出于心中恐懼。
曾經,在那個安排之下,也沒有反抗——
不是因為恐懼,是為了還債。
親之恩,以命還清了。
從今后,再無任何人可以任何名目要挾,只做自己想做之事,只走自己想走的路。
比如——
這個蘿卜,就不是太想吃。
“太辣,不喜歡。”
“啊……”
“你自己吃吧。”起,往床榻方向走去:“我要歇息,你若不困,便多留意著些外面的消息。”
男孩終于等到開口待事,忙不迭點頭應下來,出去替將門關好。
在床上躺下,扯過被子。
選在此落腳,并要了上房,除了睡得舒服之外,亦有別的考量。
外面找他們的人不會,不管是柳珂巷的,還是周家村的,或是周家村背后的。
但此番再折騰,在那背后之人眼中也不過是小小麻煩一個,不值得大張旗鼓不惜代價乃至節外生枝,因此至多只能暗中追查二人下落。
那些人也不會想到本該東躲西藏的人會堂而皇之地住進客棧上房,而因出手大方,言辭引導之下,此客棧的伙計很愿意將當作“與家中負氣出走,想在外頭躲一躲清凈的富家郎君”,若有人來此探尋,定會替擋回去。
此法自然也只能躲一時而不能長久。
但那些人,大約也沒什麼機會讓躲太久了。
本打算今日便趁混出城去,去隔壁涪州,將手中證據線索暗中設法送到一位故人手中。
那位故人為剛正,若知曉合州此象,必然不會袖手旁觀。
只是沒想今日誤打誤撞,遇到了那微服來此的魏家郎君,如此倒是又省事許多——周家村之事,自是越快解決越好。
而眼下,只需在這座客棧中等消息,以及好好地睡上一覺。
雙眼合上,即陷黑暗。
不知過了多久,這黑暗中出一縷極冷的白,那漸盛,白的熾目,是一片無邊際的雪地。
雪中,子青散落如瀑,寒刀劃過脖頸。
蔓延,洇紅了雪原。
眼前徹底陷一片赤紅之際,猛然張開了眼睛。
天不知何時已經暗了,于黑暗中抬手,下意識地探微涼的脖頸,又試著轉頭活了一下。
嗯,脖子還在。
遂重新閉上眼睛。
……
同一刻,有人也轉了轉脖子。
理罷公務的青年自書案后起,閉目抬起一只大手了太。
“郎君,有京師來的信。”近隨叩門而,將兩封信箋呈上。
青年隨手打開其中一封,其信紙折疊整齊,展開來看,其上卻并無字跡,而是一幅畫像。
這馬車外表看來尋常,里卻暗藏“玄機”。
茶幾之上白玉玲瓏茶甌,如鏡,晶瑩剔,一看便非尋常凡品。
但單憑此,并不足以吸引的注意——
輕拿起一只茶甌,果見底部留有悉淺藍花押。
這套茶,是早先為一位好友準備的大婚賀禮之一。
那位好友十五歲嫁京師鄭國公府魏家,這些賀禮當年便也都是送去的鄭國公府。
所以……竟有魏家人來了合州?
會是誰?
是誰本不重要,但若知曉了是魏家何人來此,便可大致判斷出此行目的何在——
的視線一寸寸打量著車陳設,不見郎之。
能隨意取用當年所贈之,必是魏氏嫡系中人。
而魏氏嫡系不過兩房而已,前鄭國公早故,長房世子魏欽早早承襲了國公之位,那位好友便是鄭國公夫人。
魏家二郎魏毓,為鄭國公同母嫡出胞弟,任大理寺卿之職。
鄭國公魏欽喜好繁花錦簇之,而車清雅簡明……
這馬車外在尋常,并無魏氏家徽,顯然無意暴份——所以,會是魏家二郎微服至此嗎?
倘若果真如此,此行必不尋常。
思量一瞬,即有了決定。
很快取出了襟那幾張折疊整齊的紙,在了方才留下的那一粒碎銀之下,而后帶著男孩跳下了馬車。
二樓臨窗,一名隨從微皺眉道:“郎君,他們離開了。”
方才便見那一大一小兩個年溜進了郎君車,他正要將人抓住驅趕,郎君卻道“不必”,且事不關己一般就此憑窗抱臂旁觀起來。
須知車之不單貴重,更有朝廷機文書在,萬一出了什麼差池可如何是好?
可偏偏正如夫人所言——郎君行事,向來病得不輕。
那“病得不輕”的青年郎君散漫地“嗯”了一聲,道了聲“走吧”,適才不急不慢地轉,帶著隨從下了樓。
初春時節,那青年郎君玉冠束烏發,著雀梅錦袍,形頎長拔,白皙而眉眼深濃。
此若玉山孤松之風儀,仿佛與周遭市井喧囂自有隔絕之氣,引得路過之人側目而視。
躲在暗,見得這樣一張好臉,又見他果然上了那輛馬車,不目思索之。
雖未曾見過魏家二郎魏毓,但也曾聽聞此人貌若潘安,生得十分標致倜儻,且正是這般二十出頭的青春年歲。
但怎莫名地,覺得有那麼一兩分眼呢?
許是見過鄭國公,而嫡親兄弟之間免不得有些相似之?
如此,便更可斷定此人正是魏家二郎沒錯了。
頗覺省心,遂帶著男孩離去。
“郎君,可了什麼東西沒有?”隨從隔著車簾,低聲音詢問——雖說縱然了也是郎君自找,但若此時去追,至還追得上。
此等只因郎君“病得不輕”而留下的奇奇怪怪的爛攤子,他這些年來已不知收拾了多個。
卻聽得車傳出一道似笑非笑的聲音:“非但沒,反是多了。”
那青年郎君手指修長,起了那顆碎銀。
旋即,將那碎銀下著的紙張徐徐展開,垂眸靜看罷,慨道:“不過暫避片刻,竟予如此厚禮,實在是過分講究了。”
片刻后,那只寬大手掌打起車簾,朝方才那兩名“年”離開的方向去。
……
正午時分,那兩名“年”在城中尋了間客棧落腳,要了兩間上房。
伙計送了熱水進來,于山水圖屏風后沐浴罷,出了浴桶,赤足而立,取過干凈棉巾干上水珠之際,順帶打量了一遍這。
看起來不過是剛及笄的年紀,雖算得上高挑,然而四肢腰皆過于纖弱無力,雙手十指亦白皙,一看便知是養在閨閣里的弱郎。
客觀一言概之,中看不中用。
但既是白撿來的,自是不著來嫌棄。
且力氣這種東西,只要肯吃苦堅持,便總會有的。
取過那搭在屏風上、來時從鋪買來的干凈年袍,待左手臂剛穿過那雪白中時,穿作忽然一頓。
通白皙細膩,心口那顆朱痣便尤為醒目。
垂眸看著那顆朱痣,眼前閃過一幕舊時畫面——乞兒般模樣的小小娃剛勉強學會走路,撲通一下摔在泥水里,臟兮兮的小臉上滿都是眼淚。
那個被喚作阿鯉的小孩,心口也有這麼一粒紅痣。
但阿鯉今年不過四歲而已。
收起思緒,繼續穿,目不斜視系帶穿袍結扣,作練如行云流水。
邊拿棉巾著發邊自屏風后走出,此時房門被叩響:“客,您要的飯菜來了。”
“進。”平了聲音。
伙計進來時,便見那“年”正背對著他發,袍嶄新,形單薄卻筆玉立,英姿颯颯。
伙計未再細觀,只于心中暗道“這年果然是哪家的富貴郎君”,將飯菜擺好后,便出去了。
放下發的棉巾,邊走向飯桌,邊道:“進來。”
守在房外的男孩聞言這才推門進去,他也洗了臉換了干凈袍,但顯然過程很匆忙,頭發都沒來得及整理。
“你一直等在外面作何?”坐下之際問道。
“我等郎君,不能讓郎君等我……”他暫稱為郎君,是來客棧的路上商定的。
拿起雙箸:“先用飯吧。”
“我……我也一同吃這些嗎?”
抬眼:“不然再給你另點一桌?”
“不,不是!”男孩連忙搖頭:“我……我從未與人同坐用飯。”
“你救了我,將我帶出周家村……給我包子吃,給我新穿!”男孩指向隔壁客房,表激到極致,便莫名心虛起來:“還讓我睡那般的床榻……我,我要做些什麼?不然,不然……”
他絞盡腦想著自己能做什麼,但本想不出“對等”的回報足以令自己心安理得地接這一切。
便一直“不然,不然”個不停。
“不然我打斷你一條?”面無表地問:“如此總能安心了?”
男孩瞪大了眼睛,張了張,結結地道:“……如果,如果郎君當真需要……”
:“……”
倒也不是那麼需要。
而最終男孩也未能接與同桌用飯,拿了只碗,了些飯菜,蹲在一旁的墻角吃了起來……
飯后,待伙計來收拾碗碟時,也沒能閑住,幫著伙計一通收拾。
做完這一切后,又垂手目含希冀地站在那里看著,似在等待發放些什麼差事——難度越大越好的那種。
“……”對上那雙過于清澈的眼睛,沉默著移開視線。
而男孩“順著”的視線去看,只見一旁竹籃里放著兩只洗干凈的水蘿卜。
上房之備得齊全,冬春時節瓜果,水蘿卜當作瓜果來生吃是常見之事。
下一刻,即見他上前來,自懷中掏出了一只布包,布包揭開,是他那把菜刀——
再下一刻,蘿卜皮翻飛。
很快,一只被削得干干凈凈水水亮亮的蘿卜遞到了面前:“郎君,給!”
有些意外地看著他手中握著的菜刀。
如此刀工——
這些年來竟沒拿來砍人,真是可惜了。
看著面前的男孩。
大約是時無力反抗時試過反抗,盡了反抗失敗的結果后,待到有力反抗時便不敢反抗了。
人不去反抗,多是出于心中恐懼。
曾經,在那個安排之下,也沒有反抗——
不是因為恐懼,是為了還債。
親之恩,以命還清了。
從今后,再無任何人可以任何名目要挾,只做自己想做之事,只走自己想走的路。
比如——
這個蘿卜,就不是太想吃。
“太辣,不喜歡。”
“啊……”
“你自己吃吧。”起,往床榻方向走去:“我要歇息,你若不困,便多留意著些外面的消息。”
男孩終于等到開口待事,忙不迭點頭應下來,出去替將門關好。
在床上躺下,扯過被子。
選在此落腳,并要了上房,除了睡得舒服之外,亦有別的考量。
外面找他們的人不會,不管是柳珂巷的,還是周家村的,或是周家村背后的。
但此番再折騰,在那背后之人眼中也不過是小小麻煩一個,不值得大張旗鼓不惜代價乃至節外生枝,因此至多只能暗中追查二人下落。
那些人也不會想到本該東躲西藏的人會堂而皇之地住進客棧上房,而因出手大方,言辭引導之下,此客棧的伙計很愿意將當作“與家中負氣出走,想在外頭躲一躲清凈的富家郎君”,若有人來此探尋,定會替擋回去。
此法自然也只能躲一時而不能長久。
但那些人,大約也沒什麼機會讓躲太久了。
本打算今日便趁混出城去,去隔壁涪州,將手中證據線索暗中設法送到一位故人手中。
那位故人為剛正,若知曉合州此象,必然不會袖手旁觀。
只是沒想今日誤打誤撞,遇到了那微服來此的魏家郎君,如此倒是又省事許多——周家村之事,自是越快解決越好。
而眼下,只需在這座客棧中等消息,以及好好地睡上一覺。
雙眼合上,即陷黑暗。
不知過了多久,這黑暗中出一縷極冷的白,那漸盛,白的熾目,是一片無邊際的雪地。
雪中,子青散落如瀑,寒刀劃過脖頸。
蔓延,洇紅了雪原。
眼前徹底陷一片赤紅之際,猛然張開了眼睛。
天不知何時已經暗了,于黑暗中抬手,下意識地探微涼的脖頸,又試著轉頭活了一下。
嗯,脖子還在。
遂重新閉上眼睛。
……
同一刻,有人也轉了轉脖子。
理罷公務的青年自書案后起,閉目抬起一只大手了太。
“郎君,有京師來的信。”近隨叩門而,將兩封信箋呈上。
青年隨手打開其中一封,其信紙折疊整齊,展開來看,其上卻并無字跡,而是一幅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