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悔失言,方姑姑只得訕訕加以補救,「老奴只是隨口一說,聽不聽自然得看人您的意思。」
其實私心裏亦不希此事鬧得太大,這些年,魏太后與皇帝的關係越來越僵,方姑姑皆看在眼裏,著實為之著急。是自小伴著魏太后長大的,固然佩服這位主子的剛強決斷,唯獨人上缺了那麼點靈醒,一家子骨豈能弄得這樣生分?母子之間更不該有隔夜仇的。
若為了一個妾室令二人再度翻臉,方姑姑實在過意不去。何況這林人又是青眼有加、甚至暗暗有些提拔的。唉,太后老人家也是,何必要抬舉自家侄呢?這滿宮裏誰又不是的兒媳婦?
林若秋見一臉的鬱悶憂愁,因笑道:「您別急,興許太後娘娘只是聽說有我這麼個人,偶然想要見一見罷了,未必是存心與我為難——太後娘娘才智高深,懷天下,怎麼會在乎我一個區區人呢?」
這番吹捧弄得方姑姑大不好意思,卻越發認定了林若秋是個懂事的,瞧瞧,倒話里話外都幫魏太后正名呢。
「那麼陛下……」方姑姑躊躇道。
「陛下日理萬機,這等小事就不必驚了,姑姑您說是不是?」林若秋裏說著,卻悄悄使了個眼,暗示紅柳留意長樂宮中靜,若魏太后對不利,那太和殿那頭也就不必瞞著了。
在未清魏太后的用意之前,林若秋當然不會傻乎乎的去打擾楚鎮。恃寵才能生,所得的寵是虛的,自然沒有撒撒癡的資本——前提是魏太后能與好好相,否則,並不介意破罐子破摔。
長樂宮坐落在花園的南邊,地氣最好,日也足,連檐角的頭都比別砌得高些——難怪都說魏太后好富麗奢靡,此話果然不假。不過照林若秋來看,人越是缺什麼,越喜歡補什麼,只怕這位太後娘娘仍對昔年的低微境耿耿於懷,才變著法的尋求藉吧。
侍通傳過後,方姑姑便引著進殿。林若秋極其流暢地屈膝施禮,「妾人林氏參見太后,願太后長樂安康,福壽綿長。」
魏太后也沒說讓多跪一會兒好給個下馬威,只淡淡命起,「你就是永昌伯林耿的兒?」
林若秋鬆了口氣,能心平氣和的講道理,證明這位太後娘娘還是可商量好的。比起真小人,林若秋更喜歡偽君子——對而言,只要能維持表面的和平足矣,最好能一輩子和平下去。
微微垂下眼眸,輕聲而清晰的應道:「是,妾在家中行三,因選秀才得以召宮中。」
魏太后默不作聲打量著,但見舉止端莊,意態舒徐,並非魏雨萱所說的那般俗不可接近——果然嫉妒最要不得,魏雨萱連敵人的長都發現不了,又怎能取長補短。
但論起容貌,這一撥進宮的孩子裏頭,林若秋雖是個中翹楚,卻仍不及魏雨萱多矣,這一點魏太后還是有把握的,並非偏心自家侄,事實如此。
林若秋默默承對方審視的目——魏太后看的模樣就像菜市場上的大媽在挑揀豬——暗暗腹誹了一撥,林若秋亦悄然抬眸瞥了幾眼。不得不說,魏太后的確堪稱風華絕代的麗人,哪怕如今上了些年紀,亦能瞧出昔年風韻的影子,看來楚鎮優良的容貌倒有大半傳自這位生母,難怪宮人們都說昔年魏太后盛寵無比,此言果然不虛。
魏太后看夠了,方才再度開口,「哀家聽聞,魏更晉為選侍一事,是你在皇帝面前進言之故?」
林若秋謹慎的道:「臣妾不過是見魏妹妹可憐,才好心幫說幾句話,並不為別的。」
至於收賄賂一事,魏雨萱想必不會告訴姑母——那畢竟是承恩公府的銀子。
魏太後果然不知,只冷笑道:「你倒是厲害,把皇帝攥在手裏不算,滿宮裏還得你恩惠,看來一個區區人之位竟配不上你了。」
顯然以為林若秋此舉旨在邀買人心,或是故意給魏雨萱沒臉,好頑敵知難而退。
早知如此,就不該貪圖那匣財寶。林若秋心中默默嘆息,可錢都收了,總不吐出來?這會子就算倒得乾乾淨淨,魏太后也未必會饒過。
林若秋只能低眉順目的聽候置,多說多錯,在一國太后這樣的強權面前,保持低調才是活命之道。
魏太后原想狠狠申斥一頓,孰料林若秋這樣乖覺伏罪,反而無發泄——魏太后是要臉面的人,對方既識抬舉,若不見好就收,傳出去別人就該說這太后多麼苛刻了。
強自咽下一口悶氣,魏太后凝聲問道:「哀家聽說你寫得一筆好字?」
林若秋沒法點頭,也沒法搖頭。初試的時候教習嬤嬤都要問問各人有何才藝特長,林若秋想自己一個孩子,總不能將騎馬箭寫上去,這才勉勉強強記了個書法,實則是因琴棋畫都不太擅長,唯獨一筆字算得矮子裏拔將軍,那還是穿越前練的,還好不曾落下。
魏太后見不應,只當是默認了,便吩咐人將書案抬過來,這才向林若秋道:「哀家近來常有夢魘不寧,法師說該取經文燒化以去厄,你便為哀家抄幾卷罷。」
魏太后畢竟是聰明的,並不說明著罰,可抄經這項苦差也和罰差不多了。明面上還是為太后著想,不抄便是不孝。
林若秋只得答應下來,接過方姑姑遞來的楞嚴經,方姑姑還擔憂的瞧了一眼,似是擔心能否得住。
林若秋當然得住,對而言,這樁差事除了無聊再沒別的。又不是那種風吹吹就能倒的人,抄幾卷經就能累趴下,遂溫和的朝對方出一個笑臉,「勞煩姑姑您了。」
魏太后的一雙眼睛格外敏銳,許是察覺這兩人的不一般,便囑咐方姑姑去門外守著,另了兩個侍進來。
林若秋則坐在窗前,安安分分的開始抄經。雖然那上頭有幾個筆畫繁雜的字都不認得,但照貓畫虎還是容易的,只是這項工作著實枯燥無味,林若秋不多時便有了困意,強忍著才沒打呵欠。
魏太后則冷眼旁觀,看能堅持到幾時。許是做主人的疏忽,竟沒主給客人倒茶喝,林若秋亦不好意思說自己乾。
好容易抄完了六卷經書,窗外夜已如濃墨一般。林若秋恭恭敬敬的起,正要將果拿給魏太后檢視,誰知經過紫檀桌前時,上頭的琉璃佛燈竟轟然倒地,碎數片。
林若秋雖算不上弱質纖纖,但絕對也是苗條可人,絕不至於沉重到使那張桌子晃的地步——除非,是有人故意將佛燈擺到桌沿上。
魏太後邊那金剛怒目的胖大侍立刻跳出來呵斥,「大膽!供佛用的東西你也敢毀傷?」
語氣里彷彿林若秋立刻就會被打十八層地獄。
魏太后卻淡漠道:「罷了,諒你也是無心之過。就罰你兩個月的月俸,小懲大誡,你可願領?」
顯然,在魏太后看來,罰俸已是極傷臉面的舉,林若秋但凡有點志氣,今後就該在屋裏不出來。
殊不知林若秋卻在心頭竊喜:放在不久之前,或許會因掉兩個月的月例而大為難,可有了魏雨萱送的那盒賄賂,這區區之便不在話下了。
魏太后若知道自家侄賠了夫人又折兵,沒準倒會氣得睡不著覺。
走出長樂宮,林若秋認真向方姑姑道謝一番,謝方才話里對自己多有維護之意。
方姑姑愁容滿面的擺手,「人快回去吧,往後這樣的事別再強出頭,是落不著好的。」
這一個又以為林若秋是真心同魏雨萱,才幫說話——但其實林若秋只做了筆生意而已啊,現下倒好,幫魏雨萱提升了位分,魏太后又莫名其妙跑來排揎一頓,從此兩不相欠了。
累了大半宿,林若秋原打算好好回去洗個澡,把這一的晦氣都除去,誰知遠遠地就看到瓊華殿燈火通明,看來竟是皇帝來了。
因魏太後言行還算平和,林若秋並未讓紅柳去太和殿傳話,看來皇帝是自己乘興而來。難怪宮中上下人等都將視作寵妃,林若秋自己都差點信了。
懨懨的推門進去,楚鎮果然偎在床頭,手裏捧著一本書閑閑翻看。瞅見林若秋這副遊魂般的模樣,他便笑將起來,「母后你過去做什麼?」
顯然他已聽說長樂宮來人之事。
林若秋本可以瞞不報,但想想何必忍下這口氣,雖說對著皇帝抱怨他親媽不太好,可也不該白白當人家的踏腳石。
林若秋便以儘可能平淡的口吻道:「沒什麼,不過是被太後娘娘罰了兩個月月俸而已。」
這般的心平氣和,聽起來就不能算埋怨了吧?
以楚鎮的聰明當然糊弄不過去,他含笑看了林若秋一眼,便來魏安吩咐,「多大點事兒,傳朕口諭,賞林人黃金百兩,南珠一斛,省得終日埋怨朕小氣。」
林若秋驚住了,並非因為楚鎮這隨隨便便的一道旨,而是……對向來慳吝的皇帝而言,這出手真可謂闊綽了,敢打賭宮中現有的嬪妃都未見過這份待遇。
被巨大的歡喜衝擊著,林若秋說話都有些磕磕絆絆起來,「陛下何故如此破費?妾其實……」
正要表明一下不慕榮利的決心,楚鎮卻了的臉,略顯輕佻的笑道:「自然是為了填你的月例啊,朕是你的夫婿,豈有讓你白白罪的道理?」
林若秋恍惚覺得他在勾搭自己,就好像前朝宮與太監結為對食一般,有一種不為人知的背德的快樂。
哎,其實他倆的關係也和對食差不多哩。
。
自悔失言,方姑姑只得訕訕加以補救,「老奴只是隨口一說,聽不聽自然得看人您的意思。」
其實私心裏亦不希此事鬧得太大,這些年,魏太后與皇帝的關係越來越僵,方姑姑皆看在眼裏,著實為之著急。是自小伴著魏太后長大的,固然佩服這位主子的剛強決斷,唯獨人上缺了那麼點靈醒,一家子骨豈能弄得這樣生分?母子之間更不該有隔夜仇的。
若為了一個妾室令二人再度翻臉,方姑姑實在過意不去。何況這林人又是青眼有加、甚至暗暗有些提拔的。唉,太后老人家也是,何必要抬舉自家侄呢?這滿宮裏誰又不是的兒媳婦?
林若秋見一臉的鬱悶憂愁,因笑道:「您別急,興許太後娘娘只是聽說有我這麼個人,偶然想要見一見罷了,未必是存心與我為難——太後娘娘才智高深,懷天下,怎麼會在乎我一個區區人呢?」
這番吹捧弄得方姑姑大不好意思,卻越發認定了林若秋是個懂事的,瞧瞧,倒話里話外都幫魏太后正名呢。
「那麼陛下……」方姑姑躊躇道。
「陛下日理萬機,這等小事就不必驚了,姑姑您說是不是?」林若秋裏說著,卻悄悄使了個眼,暗示紅柳留意長樂宮中靜,若魏太后對不利,那太和殿那頭也就不必瞞著了。
在未清魏太后的用意之前,林若秋當然不會傻乎乎的去打擾楚鎮。恃寵才能生,所得的寵是虛的,自然沒有撒撒癡的資本——前提是魏太后能與好好相,否則,並不介意破罐子破摔。
長樂宮坐落在花園的南邊,地氣最好,日也足,連檐角的頭都比別砌得高些——難怪都說魏太后好富麗奢靡,此話果然不假。不過照林若秋來看,人越是缺什麼,越喜歡補什麼,只怕這位太後娘娘仍對昔年的低微境耿耿於懷,才變著法的尋求藉吧。
侍通傳過後,方姑姑便引著進殿。林若秋極其流暢地屈膝施禮,「妾人林氏參見太后,願太后長樂安康,福壽綿長。」
魏太后也沒說讓多跪一會兒好給個下馬威,只淡淡命起,「你就是永昌伯林耿的兒?」
林若秋鬆了口氣,能心平氣和的講道理,證明這位太後娘娘還是可商量好的。比起真小人,林若秋更喜歡偽君子——對而言,只要能維持表面的和平足矣,最好能一輩子和平下去。
微微垂下眼眸,輕聲而清晰的應道:「是,妾在家中行三,因選秀才得以召宮中。」
魏太后默不作聲打量著,但見舉止端莊,意態舒徐,並非魏雨萱所說的那般俗不可接近——果然嫉妒最要不得,魏雨萱連敵人的長都發現不了,又怎能取長補短。
但論起容貌,這一撥進宮的孩子裏頭,林若秋雖是個中翹楚,卻仍不及魏雨萱多矣,這一點魏太后還是有把握的,並非偏心自家侄,事實如此。
林若秋默默承對方審視的目——魏太后看的模樣就像菜市場上的大媽在挑揀豬——暗暗腹誹了一撥,林若秋亦悄然抬眸瞥了幾眼。不得不說,魏太后的確堪稱風華絕代的麗人,哪怕如今上了些年紀,亦能瞧出昔年風韻的影子,看來楚鎮優良的容貌倒有大半傳自這位生母,難怪宮人們都說昔年魏太后盛寵無比,此言果然不虛。
魏太后看夠了,方才再度開口,「哀家聽聞,魏更晉為選侍一事,是你在皇帝面前進言之故?」
林若秋謹慎的道:「臣妾不過是見魏妹妹可憐,才好心幫說幾句話,並不為別的。」
至於收賄賂一事,魏雨萱想必不會告訴姑母——那畢竟是承恩公府的銀子。
魏太後果然不知,只冷笑道:「你倒是厲害,把皇帝攥在手裏不算,滿宮裏還得你恩惠,看來一個區區人之位竟配不上你了。」
顯然以為林若秋此舉旨在邀買人心,或是故意給魏雨萱沒臉,好頑敵知難而退。
早知如此,就不該貪圖那匣財寶。林若秋心中默默嘆息,可錢都收了,總不吐出來?這會子就算倒得乾乾淨淨,魏太后也未必會饒過。
林若秋只能低眉順目的聽候置,多說多錯,在一國太后這樣的強權面前,保持低調才是活命之道。
魏太后原想狠狠申斥一頓,孰料林若秋這樣乖覺伏罪,反而無發泄——魏太后是要臉面的人,對方既識抬舉,若不見好就收,傳出去別人就該說這太后多麼苛刻了。
強自咽下一口悶氣,魏太后凝聲問道:「哀家聽說你寫得一筆好字?」
林若秋沒法點頭,也沒法搖頭。初試的時候教習嬤嬤都要問問各人有何才藝特長,林若秋想自己一個孩子,總不能將騎馬箭寫上去,這才勉勉強強記了個書法,實則是因琴棋畫都不太擅長,唯獨一筆字算得矮子裏拔將軍,那還是穿越前練的,還好不曾落下。
魏太后見不應,只當是默認了,便吩咐人將書案抬過來,這才向林若秋道:「哀家近來常有夢魘不寧,法師說該取經文燒化以去厄,你便為哀家抄幾卷罷。」
魏太后畢竟是聰明的,並不說明著罰,可抄經這項苦差也和罰差不多了。明面上還是為太后著想,不抄便是不孝。
林若秋只得答應下來,接過方姑姑遞來的楞嚴經,方姑姑還擔憂的瞧了一眼,似是擔心能否得住。
林若秋當然得住,對而言,這樁差事除了無聊再沒別的。又不是那種風吹吹就能倒的人,抄幾卷經就能累趴下,遂溫和的朝對方出一個笑臉,「勞煩姑姑您了。」
魏太后的一雙眼睛格外敏銳,許是察覺這兩人的不一般,便囑咐方姑姑去門外守著,另了兩個侍進來。
林若秋則坐在窗前,安安分分的開始抄經。雖然那上頭有幾個筆畫繁雜的字都不認得,但照貓畫虎還是容易的,只是這項工作著實枯燥無味,林若秋不多時便有了困意,強忍著才沒打呵欠。
魏太后則冷眼旁觀,看能堅持到幾時。許是做主人的疏忽,竟沒主給客人倒茶喝,林若秋亦不好意思說自己乾。
好容易抄完了六卷經書,窗外夜已如濃墨一般。林若秋恭恭敬敬的起,正要將果拿給魏太后檢視,誰知經過紫檀桌前時,上頭的琉璃佛燈竟轟然倒地,碎數片。
林若秋雖算不上弱質纖纖,但絕對也是苗條可人,絕不至於沉重到使那張桌子晃的地步——除非,是有人故意將佛燈擺到桌沿上。
魏太後邊那金剛怒目的胖大侍立刻跳出來呵斥,「大膽!供佛用的東西你也敢毀傷?」
語氣里彷彿林若秋立刻就會被打十八層地獄。
魏太后卻淡漠道:「罷了,諒你也是無心之過。就罰你兩個月的月俸,小懲大誡,你可願領?」
顯然,在魏太后看來,罰俸已是極傷臉面的舉,林若秋但凡有點志氣,今後就該在屋裏不出來。
殊不知林若秋卻在心頭竊喜:放在不久之前,或許會因掉兩個月的月例而大為難,可有了魏雨萱送的那盒賄賂,這區區之便不在話下了。
魏太后若知道自家侄賠了夫人又折兵,沒準倒會氣得睡不著覺。
走出長樂宮,林若秋認真向方姑姑道謝一番,謝方才話里對自己多有維護之意。
方姑姑愁容滿面的擺手,「人快回去吧,往後這樣的事別再強出頭,是落不著好的。」
這一個又以為林若秋是真心同魏雨萱,才幫說話——但其實林若秋只做了筆生意而已啊,現下倒好,幫魏雨萱提升了位分,魏太后又莫名其妙跑來排揎一頓,從此兩不相欠了。
累了大半宿,林若秋原打算好好回去洗個澡,把這一的晦氣都除去,誰知遠遠地就看到瓊華殿燈火通明,看來竟是皇帝來了。
因魏太後言行還算平和,林若秋並未讓紅柳去太和殿傳話,看來皇帝是自己乘興而來。難怪宮中上下人等都將視作寵妃,林若秋自己都差點信了。
懨懨的推門進去,楚鎮果然偎在床頭,手裏捧著一本書閑閑翻看。瞅見林若秋這副遊魂般的模樣,他便笑將起來,「母后你過去做什麼?」
顯然他已聽說長樂宮來人之事。
林若秋本可以瞞不報,但想想何必忍下這口氣,雖說對著皇帝抱怨他親媽不太好,可也不該白白當人家的踏腳石。
林若秋便以儘可能平淡的口吻道:「沒什麼,不過是被太後娘娘罰了兩個月月俸而已。」
這般的心平氣和,聽起來就不能算埋怨了吧?
以楚鎮的聰明當然糊弄不過去,他含笑看了林若秋一眼,便來魏安吩咐,「多大點事兒,傳朕口諭,賞林人黃金百兩,南珠一斛,省得終日埋怨朕小氣。」
林若秋驚住了,並非因為楚鎮這隨隨便便的一道旨,而是……對向來慳吝的皇帝而言,這出手真可謂闊綽了,敢打賭宮中現有的嬪妃都未見過這份待遇。
被巨大的歡喜衝擊著,林若秋說話都有些磕磕絆絆起來,「陛下何故如此破費?妾其實……」
正要表明一下不慕榮利的決心,楚鎮卻了的臉,略顯輕佻的笑道:「自然是為了填你的月例啊,朕是你的夫婿,豈有讓你白白罪的道理?」
林若秋恍惚覺得他在勾搭自己,就好像前朝宮與太監結為對食一般,有一種不為人知的背德的快樂。
哎,其實他倆的關係也和對食差不多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