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之外,阿嫣尚且不知這些貓膩。
在西禺山舒舒服服的泡了溫泉回到府裡,四肢百骸俱覺舒適,先前那些不愉快和提心吊膽的事也都隨之消弭。 因那日學了箭,新鮮勁兒還沒過去,回府之後,還同謝淑去了幾趟外院的習武廳。
將門中幾乎都設了這種地方,各兵和弓箭等俱全,供男兒們自練習,裡頭亦有箭靶和小弩。
謝琤不在,侄兒又小,最近都空著。
阿嫣自管拿了小弩練手,謝淑在旁邊捧了話本閒看,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或是京城的奇聞軼事,或是太師門第的書香雅趣,謝淑像是對什麼都好奇,連關乎徐元娥的事都追問不休。 阿嫣每回練完了回去,都口幹舌燥,覺幾日間快把京城幾年的事都說了。
好在學有所,不負辛勞。
算起來倒頗為充實。
轉眼進了仲冬,離年底也漸漸近了。
京城裡家書陸續寄來,說父親楚元恭原打算告假來魏州看,因一直未能得允,只能往後推。 後來從徐太傅口中得知徐秉均去了魏州,說阿嫣在府裡安然無恙,覺得安心了些,暫且打消這念頭,只盼阿嫣回門時能夠相見。
也有徐元娥寄來的書信。
一封給,一封讓轉給徐秉均。
比起阿嫣婚後的如履薄冰,徐元娥的小日子依然清閒。
徐太傅是個通的人,在家中也一言九鼎,因一直沒挑中順眼的孫婿,便始終將徐元娥留在邊。 閨中子除了賞花刺繡、書法音律,可學的東西實在太多,最近徐太傅在編金石錄,常讓徐元娥打下手,還帶去了皇宮裡的用書閣。
徐元娥在信里頗為歡喜,覺得這般閨中時實在悠閒,終不嫁都樂意。
阿嫣看過,失笑之餘又暗生豔羨,覺得將來拿了和離書回京,跟著老太傅做做學問,也是條不錯的出路。
但再怎麼羨慕,終是嫁人了。
這汾王妃的重擔,也得小心翼翼的挑下去。 每日去照月堂問安,再陪婆母料理府中瑣事,看看帳本,不覺已有半月。
這日去碧風堂,武氏似頗疲憊。
據嬤嬤說是近來夜裡天氣驟然轉寒,武氏出長史府時沒太當心,不慎染了風寒,已請郎中看過,調養幾日即可。
阿嫣用心侍奉湯藥,幫著理事。
中途小謝奕興沖沖的跑進來找祖母玩,武氏怕給他過了病氣,都沒敢抱,只讓嬤嬤照看著用了晌午飯,教他讀書練字。 小傢伙顯然不盡興,在阿嫣事畢回春波苑時便纏上了,抱著不肯撒手。
他是謝袞的長孫,格外得武氏疼。
大抵是上回在西禺山的溫泉跟阿嫣和謝珽玩得高興,加之阿嫣子溫,小傢伙很喜歡這位嬸嬸,常去春波苑晃悠。
阿嫣待小孩子格外耐心,將他帶到春波苑裡,跟徐秉均送的那隻小兔子玩了好半天。 因小廚房裡送來剛出籠的糕點,謝奕饞想吃,伺候他的嬤嬤想著他晌午貪玩沒怎麼吃飯,便從阿嫣那兒分了幾塊,就著牛喂給他解饞。
等他玩夠了,才送回他住的十州春。
誰知傍晚時分那邊忽然來了人。
說謝奕回去后嘔吐不止,兼有腹瀉之症,郎中已經瞧過了,診斷是吃食裡有寒之藥。 謝瑁放心不下,已經請了太妃過去,也想請王妃親自去瞧瞧。
阿嫣聽了,忙帶玉趕過去。
......
十州春離春波苑有點遠。
——謝瑁沉,這地方是他挑的,離長輩和兄弟們的住都不近,像是要避世而居。
阿嫣過去時,武氏已經到了。
閑雜僕從都已屏退出去,床榻旁只有四人。
越氏紅著眼睛似是已經急哭了,武氏坐在旁邊圈椅裡滿面擔憂,謝瑁則拉著張沉的臉,森寒得能滴出水來。 慣常照顧謝奕的那位嬤嬤跪在椅邊上,大抵是被謝瑁怒斥過,噤若寒蟬。
郎中還在榻邊診脈。
阿嫣沒敢打攪,只等他若有所思地完脈象,才憂心道:“孩子怎麼樣? “
”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郎中起朝恭敬行了禮,因周遭並無旁人,又道:“瞧小公子這脈象,應是不慎誤服了寒之毒。 他格弱些,不住藥效,上吐下瀉的發作起來,才能治得及時。 否則,若積在里,怕是要吃大虧。 “
說罷,同越氏去側間開藥方。
阿嫣擔心謝奕,湊近了一瞧,就見他小臉兒煞白,額頭細細的一層薄汗,似是有點虛。 微眯的眼裡瞧見,小一瘪,忍不住就委委屈屈道:“嬸嬸,難。 “
後晌還活蹦跳的小傢伙,這會兒無打采的。
阿嫣聽得心疼,不由握住他手。
謝瑁的聲音就在此時響起。
“奕兒平素乖巧聽話,今日也沒出府門,好好在家待著竟也會招來黑手。 太妃,他只是個孩子! “
這話說得似有所指。
阿嫣回首,就見謝瑁盯著武氏,神鬱含怒,毫不掩眼底的鋒銳問。
武氏原就病著不適,被他這樣質問,神不免難看,“既是飯食進了髒東西,自須徹查。 “
”從今早起,他用過的所有件都得查,半個都不能。” 謝瑁瞥了眼兒子,眼底的疼惜一閃而過,又揚聲道:“劉嬤嬤! “
年近六旬的嬤嬤應聲而,屈膝為禮。
謝瑁寒著臉側頭,吩咐道:“郎中既能療治此毒,想必知道如何辨別。 你去問清楚,將奕兒今日用過的東西都查一遍,不可太聲張。 “說罷,又盯向武氏,”碧風堂那邊,還請太妃料理。 “
武氏臉上半是擔憂,半是暗怒,也喊了嬤嬤進來。
阿嫣見狀,吩咐玉陪嬤嬤去查春波苑的。
僕從陸續出去,屋裡重歸安靜。
阿嫣將小謝奕溫聲安了會兒,又頗擔憂地瞧向婆母。
看得出來,武氏臉極差。
謝奕是謝袞的嫡長孫,明眼人都知道武氏待他極好,發自心底的疼。 哪怕謝瑁與他素來疏遠,甚至初雪家宴上那般尋釁,也不曾遷怒分毫,時時心看護。 每嘗被謝奕逗得開懷大笑,都要在懷裡抱上好久。
如今謝奕忽然遭了暗算,武氏原就懸心擔憂,又被親手教養大的謝瑁這般懷疑,心中之難過可想而知。
但阿嫣不敢多勸。
畢竟今日謝奕也曾去過春波苑。
這寒之毒來得太蹊蹺,在查明來路之前,誰都不知事會如何折轉。 此刻所能做的也唯有照顧好謝奕,讓他早些康復。
......
魏州城外,謝珽披風獵獵,策馬疾馳。
目所及是巍峨聳立的城樓,心中浮起的卻是春波苑裡昏黃搖曳的燈燭,紅綃帳中安靜酣睡的小姑娘。
他忍不住夾馬腹,早些回去。
從軍之後,他沒外出辦差,莫說十天半月,便是一年半載離家的時候也曾有過。 彼時年意氣,滿腔抱負,餐風飲都是常事,甚會惦記府里的溫暖安逸。
如今,卻很想早點見到。
駿馬馳城中,已是暮四合,街上行人漸稀。 路旁華燈陸續亮起,天卻迅速暗了下去,等一行人在王府門前翻下馬時,已是皓月當空,清輝灑遍,明亮的燈籠照在門前的石獅子,侍衛們岿然而立,無需走太久就能看到春波苑的燭。
謝珽解劍扔給徐曜,徑直。
外書房暫且無事,臨近臘月的夜卻極冷,幾乎能呵氣霜。 拂地而過的夜風捲起角,月將甬道照得霜白,謝珽了袖中那方裝了珠钗的錦盒,腳步愈來愈快,到得春波苑裡,迎面卻上了面帶憂愁的盧嬤嬤。
“王妃呢?” 他問。
“還在十州春,都過去一個時辰了,還沒回來。” 盧嬤嬤屈膝為禮,眼底盡是擔憂。
謝珽聞言微怔,“去那裡做什麼? “
盧嬤嬤沒敢瞞,將後晌謝奕來春波苑玩,傍晚突然不適的事說了,因周遭並無旁人,又低聲道:”兩炷香之前,王妃派了玉回來,旁邊還有太妃跟前的嬤嬤、十州春里伺候的嬤嬤,驗了些件,又匆匆走了。 “
這般說辭,背後緣故可想而知。
謝珽神微沉,立時往謝瑁那邊趕去。
......
十州春此時的氛圍卻極冷凝。
三的件都查驗過,最後出了岔子的卻不在謝瑁懷疑的碧風堂,而在阿嫣住的春波苑——糕點等皆沒半點異樣,那桶洗過杯盞卻還沒拎出去倒的殘水裡,卻驗出了毒。 據洗碗的僕婦所言,那邊洗的都是喝茶飲水的碗盞,亦有今日謝奕喝過牛的那枚小盞。
為免波折,嬤嬤順道驗了今日用的糕點和籠屜等,皆沒什麼岔子。
結果稟到跟前,阿嫣赫然變。
就連謝瑁都面詫然,彷彿這結果全然出乎意料。
武氏病中氣很差,聞言眸微。
“你沒驗錯?”
“奴婢按著郎中叮囑的法子試的,田嬤嬤和這邊的周嬤嬤也都親眼所見。” 說話的是碧風堂的人,辦了半輩子的事,不疾不徐。
阿嫣攥錦帕,腦袋裡有一瞬暈眩。
知道這話並非造。
因方才玉回來時臉極為凝重,進屋後雖沒敢說,卻已悄悄同遞了眼,此刻嬤嬤稟報過,玉臉上憂更濃。
那盞牛顯然被人做過手腳。
阿嫣竭力鎮定,回想前後種種,還沒出蹊蹺所在,就見謝瑁催著椅到跟前,那雙森森的眼睛亦直勾勾盯了過來,“奕兒常去春波苑叨擾,確實讓王妃費心不。 不過今日之事,手段委實毒,不知王妃有何話說? “
”牛是小廚房做的,並無外人經手,郎中呢?”
阿嫣著心跳,讓嬤嬤去請郎中過來,又向武氏道:“若真是牛出了岔子,今日除了奕兒,我和玉也都喝過,不比他的。 咱們得先查明白,這髒東西是投給大家的,還是只進了奕兒的碗裡。 “
而這兩者之間,差別其實極大。
武氏知道的用意,暫且屏退旁人。
頃,側間里歇息的郎中過來,了脈象后,搖頭道:「王妃和這位姑娘脈象如常,並無半點異樣。 “
這樣說來,這東西完全是衝著孩子!
謝瑁手上骨節輕響,「查! “
牛端來之後,是玉泉親自分在碗盞里,玉端了給阿嫣,謝奕的那盞是伺候他的嬤嬤親自端過去,和糕點一道喂了吃的。 因謝奕那會兒跑到了外頭,吃飯時周遭也有灑掃的丫鬟僕婦。 不過那些人並未近,過這盞牛的就只剩嬤嬤和玉泉。
兩人俱矢口否認。
謝瑁哪會相信,原就沉的臉上幾乎籠了寒霜,怒道:“來人,拖下去給我打,看們說不說實話。 “
”不可!” 阿嫣立時阻攔。
“王妃是想護短么!”
“並非我護短,只是們兩個人,一個是伺候奕兒的,一個跟奕兒無怨無仇,何必做這種事? 便是重刑審問,恐怕也是一樣的回答。 這件事背後,恐怕另有緣故。 “阿嫣深知玉泉品行,哪能看著挨打?
謝瑁卻沒這等善心,積攢半天的怒氣驟然發,一把掃落案上茶盞,怒道:“既不許審,就請王妃出賊人! ”
茶盞碎裂,混了謝瑁的怒吼。
阿嫣被他嚇得不輕,斜半步躲開碎裂的茶盞,心驚跳之中,忽聽一道沉厲的男聲自門口傳來——
“你兇做什麼!”
循聲看去,就見謝珽風塵僕僕,抬步走了進來。
一路疾馳,他上披著墨織金的斗篷,裡頭一玄錦,襯得姿威儀端貴。 只是晝夜趕路,下上冒出了稍許青青胡茬,尚未來得及清理,昭示出這半月的奔波勞苦。
進屋後,徑直走到的邊。
“大哥執掌魏州刑律,平素在公堂上也是這樣武斷暴戾,肆意用刑嗎!” 謝珽神冷沉,久在尊位的目如同重劍,令謝瑁為之一凜,片刻間無言以對。
武氏見他回來,神稍松了松,讓他先坐,又說了原委。
謝珽聽罷,覷向了阿嫣,“你怎麼想? “
”既是三位嬤嬤親自去驗,且旁的東西都驗看過,我也相信牛裡有髒東西。 經手牛的只有玉泉和那位嬤嬤,這東西如何進去的,我也百思不得解。 但我敢以命保證,玉泉絕不會做這種事,刑訊供絕不可行。 “
這便是劃出底線了。
謝珽頷首,又看向武氏,「母親覺得呢? “
”事確實古怪,我暫時也沒頭緒。 不過宅不比外面,輕易不好用私刑。 “風寒折磨得人頭昏腦漲,武氏這會兒也頗難熬。
謝珽頷首,心裡很快有了數。
毒. 葯不會憑空混謝奕的牛,這事給誰,都會往玉泉和嬤嬤的上猜。
但謝珽知道,這兩人並無害謝奕的機。
事背後必定另有黑手。
——畢竟春波苑裡還藏著個能瞞過侍衛,將院消息送到喬懷遠手裡的人。 此人若會些手,經過謝奕附近時,稍手腳便可將毒混牛,若手段高明些,便可神不知鬼不覺。
這種人藏得蔽,一時半刻揪不出來。
他擰眉沉,見武氏面頰微紅神疲憊,像是風寒病弱之症,此刻分明在強撐。 謝瑁又對武氏和阿嫣存有見,鷙又記掛孩子,此刻多說半句恐怕都會招致爭吵。 遂覷向阿嫣,“事既有疑,須慢慢查問。 你和母親先回去歇息,這件事我來查。 “
說罷,瞥了武氏一眼。
武氏默契頷首,放心的將事給他。
阿嫣卻不太放心,「那玉泉呢? “
”留在這裡。” 謝珽眉目間沉緩無波,見要張口,又補充道:“不會刑訊供。 “
這勉強算是個承諾,阿嫣無法,瞧出謝瑁對似也頗存見,留在此只能徒增爭執,只得先送武氏回碧風堂。
......
轉瞬之間,屋中只剩下兄弟二人。
昏暗的燭照在謝珽的側臉,英而冷,那樣巋然而立的姿態、征戰殺伐的英姿,是謝瑁這輩子做夢都難以及的。
許多往事從腦海呼嘯而過。
是他時病孱弱,困在椅里喝盡苦湯藥,只能看著謝珽在外肆意玩鬧,上躥下跳。 是父親魁偉高大,會讚賞謝珽的騎韜略、斥責謝珽的胡鬧,到了他跟前,卻只有憐悯與可惜,就連他發怒砸了藥碗,都沒出半點真實的脾氣。
而那年父親猝然戰死,二叔提議由他襲爵,卻被老將蕭邁和武家眾人駁回,說老王爺臨終言,爵位予次子謝珽。
畢竟他是個不良於行的殘廢之人,而謝珽手矯健,早經歷練,既可坐鎮王府,亦可征戰殺伐。
但序齒論份,他是嫡長。
原配正室所出的兒子,若非腳不便,原該有更廣闊的天地。
這一切,皆始於母親的難產而亡。
謝瑁的眼底浮起濃濃的蔭翳,挪開視線時,聲音也近乎冷笑,“王爺好大的威風。 “
”是大哥失態在先。”
“我自就是殘廢之,奕兒原就骨不佳,敢對他手的我死都不會放過!” 謝瑁沉沉的看向謝珽,“你支走們,莫非是有了頭緒? 或者,只是想護住那個京城來的楚氏。 “
謝珽不答反問,”大哥覺得,若有人存心投毒,究竟意何為? 是想害奕兒,還是挑撥離間? “
屋中忽然落沉默。
片刻后,謝瑁握住扶手,“我最初以為是太妃做的,直到查出春波苑,才覺得是有人存心挑撥。 “
”我與太妃素來疏遠,府裡心知肚明,但外間未必知道。 很巧,那天賞雪的家宴上,你那位王妃就在場,還裝出無辜樣子,在旁邊煽風點火。 為何被嫁過來,你比我更清楚,那個玉泉的侍有足夠的機這樣做。 “
謝瑁說罷,恻恻看向謝珽,”而你,卻要保不皮之苦。 “
”我自有打算。 倒是大哥,究竟為何對母親存有芥,竟生此等懷疑? “
謝珽站在桌邊,目攫住謝瑁。
謝瑁冷笑了起來,“繼室門,母子不合的比比皆是,我更不必恩戴德。 奕兒是我的親生骨,我哪怕對太妃再有芥,都不會把孩子架到火上,賊喊捉賊。 這一點,你大可不必疑心。 “
”大哥多心了。” 謝珽淡聲。
年時,他念著兄弟倆都是父親的脈,也曾試著去靠近謝瑁,可惜多年下來並無任何用。
熱早就徹底熄滅。
他只是不明白,那麼多年誠心育,武氏不曾苛待過半分,謝瑁究竟為何會存有那樣深的芥。 如今看來,謝瑁依舊不肯說。 既如此,兄弟之間似也沒太多話可談。 遂沉聲道:「奕兒是父親的脈,此事絕不會含糊。 人我先帶走,水落石出時會給大哥代。 “
說罷,大步往外。
謝瑁卻忽然住了他,「謝珽! “
”我雖與太妃不親,卻仍是府中嫡長孫。 你我肩上都擔著謝家的榮辱與前程,你最好記得父親是怎麼死的,別被京城那些人弄昏了頭。 這座府裡,絕不容忍背叛謝氏先祖的人! “
謝珽回首,著他一字一句。
“海深仇,我從未忘記。”
......
走出十州春的時候夜已頗深。
寒風刀劍般撲面而來,竄領和袖口,似無數玄冰寒針刺過,冷意襲遍全。
謝珽撐開披風,任由冷風灌。
上忍不住打了個激靈,腦海裡卻愈發清醒冷靜。
數日奔波勞累,原以為回府后能安穩片刻,卻未料藏在春波苑的那人竟如此按捺不住,趕在他回府之前就出了這麼一手。
好在那人並不知喬懷遠的消息已然洩,或許還自以為藏得天無。
對方潛伏在春波苑,盯著他和阿嫣的靜,又借喬懷遠的手送回京城,顯然對此頗為重視。 只消夫妻倆鬧到快要分崩離析的地步,且為眾人所知,那人自會急著將消息遞出去。
這事倒是引蛇出的好由頭。
謝珽思量既定,遂命人將玉和嬤嬤帶到外書房,到徐曜手裡看押審問,而後擰眉健步而行,終至春波苑外。
靜谧月下,眾人尚不知謝奕的事,一切井然有序。
謝珽進了屋裡,就見阿嫣正對燈出神。
瞧見他,連忙站起迎了過來,「殿下,如何了? “
”已經送到了外書房,給徐曜去審。” 謝珽了眉心,似頗疲憊。
阿嫣的神擔憂而懊惱。
初雪吃暖鍋那日,就瞧出了謝瑁並非好相與的人,是以哪怕疼小謝奕,今日也盡量避著嫌疑,只讓嬤嬤喂他用飯。 誰知到頭來還是鬧出了這樣的事,讓玉泉無端累卷進去,險些遭謝瑁刑訊問。
遠嫁而來,邊原就沒什麼親人,除了從軍的徐秉均,也就盧嬤嬤和玉們三個。
如今玉泉平白惹了嫌疑,哪能不急?
偏巧這事來得突然又蹊蹺,想要洗嫌疑絕非容易的事。
也許是因夫妻間漸漸雪融冰消,不似最初那樣生疏,也許是因謝珽偶爾流的溫,阿嫣不出頭緒,多有點指謝珽這個斷案老吏能手幫忙指點。 遲疑了下,試探道:“殿下應該知道,玉泉不可能做手腳......”
“那你可有證據?”
謝珽不待把話說完,徑直打斷。
阿嫣頓時啞然。
詫然抬眸看向謝珽,只看到男人冷臉龐上的威儀與清冷。
幽微的希冀在那一瞬霎時收斂。
低低說了聲“還沒有”,甚至忘了給他寬解帶,只怔怔的回走到桌邊,秀致的眉頭蹙在一,獨自悶頭苦思對策。
謝珽自行寬,外袍解去時,上藏著的錦盒也隨之掉了出來。
他眼疾手快的撈住,悄然握。
這回辦差巡查,他去了趟海邊,瞧著那邊有極好的珍珠,一時手就給買了些,還挑著這支珠钗。 為著此事,還被同行的武將打趣,說他在外奔波這麼些年,半件東西都沒往府裡帶過,如今倒是想起給太妃帶首飾,只可惜珠钗過於豔,太妃未必喜歡。
謝珽並未解釋,只等著回來送給阿嫣,換笑靨。
誰知進門後卻到了這事。
他將錦盒放在案上,瞧阿嫣不太想理會他,整日奔波后又沒用晚飯,只好出門去尋田嬤嬤,讓找了些飯菜過來墊肚子。
等吃飽了回來,阿嫣還對燈坐著。
謝珽生生拉回邁向的腳步,自去沐浴盥洗,而後如常上榻,坐著翻書。
阿嫣沐浴回來,半聲不吭的睡了。
屋中死一般的安靜,即便玉鼎香暖,紅燭搖曳,在這樣不發一語的沉默裡,也讓人覺得周遭無端生涼。 謝珽默默看著向和而臥的背影,指腹輕之間,忽然有一點猶豫。
引蛇出這種事,知道的人越越好,尤其到有來頭的對手時,唯有眾人皆信以為真不破綻,他才能更早揪出細。
換在以前,謝珽從不會搖。
所有的謀劃,不論涉及誰,都該在事之後幡然揭曉,在那之前理應不半點風聲,以保萬無一失。 他既接手了雄踞一方的王位,握著比軍還要悍數倍的雄兵,就不得不磨礪出孤家寡人的城府,盡量不出半分差錯。
然而此刻,他看著阿嫣沉默的睡姿,忽然有點揪心。
他是想讓生氣,而後疏遠的。
可當真的心生不滿,為著此事絞盡腦,孤獨無依的獨自生悶氣,不復先前的笑意盈盈時,謝珽卻發現他心裡竟格外難。 口像是被破布堵住,悶得他有點不過氣,甚至想傾過去,溫哄開懷。
他原來那麼在乎的緒。
比他所以為的,還要在乎很多。
上回同寢時那個無人知曉的親吻忽然就浮上了心間,不自又回味無窮。
一霎時,謝珽忽然明白了什麼。
百里之外,阿嫣尚且不知這些貓膩。
在西禺山舒舒服服的泡了溫泉回到府裡,四肢百骸俱覺舒適,先前那些不愉快和提心吊膽的事也都隨之消弭。 因那日學了箭,新鮮勁兒還沒過去,回府之後,還同謝淑去了幾趟外院的習武廳。
將門中幾乎都設了這種地方,各兵和弓箭等俱全,供男兒們自練習,裡頭亦有箭靶和小弩。
謝琤不在,侄兒又小,最近都空著。
阿嫣自管拿了小弩練手,謝淑在旁邊捧了話本閒看,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或是京城的奇聞軼事,或是太師門第的書香雅趣,謝淑像是對什麼都好奇,連關乎徐元娥的事都追問不休。 阿嫣每回練完了回去,都口幹舌燥,覺幾日間快把京城幾年的事都說了。
好在學有所,不負辛勞。
算起來倒頗為充實。
轉眼進了仲冬,離年底也漸漸近了。
京城裡家書陸續寄來,說父親楚元恭原打算告假來魏州看,因一直未能得允,只能往後推。 後來從徐太傅口中得知徐秉均去了魏州,說阿嫣在府裡安然無恙,覺得安心了些,暫且打消這念頭,只盼阿嫣回門時能夠相見。
也有徐元娥寄來的書信。
一封給,一封讓轉給徐秉均。
比起阿嫣婚後的如履薄冰,徐元娥的小日子依然清閒。
徐太傅是個通的人,在家中也一言九鼎,因一直沒挑中順眼的孫婿,便始終將徐元娥留在邊。 閨中子除了賞花刺繡、書法音律,可學的東西實在太多,最近徐太傅在編金石錄,常讓徐元娥打下手,還帶去了皇宮裡的用書閣。
徐元娥在信里頗為歡喜,覺得這般閨中時實在悠閒,終不嫁都樂意。
阿嫣看過,失笑之餘又暗生豔羨,覺得將來拿了和離書回京,跟著老太傅做做學問,也是條不錯的出路。
但再怎麼羨慕,終是嫁人了。
這汾王妃的重擔,也得小心翼翼的挑下去。 每日去照月堂問安,再陪婆母料理府中瑣事,看看帳本,不覺已有半月。
這日去碧風堂,武氏似頗疲憊。
據嬤嬤說是近來夜裡天氣驟然轉寒,武氏出長史府時沒太當心,不慎染了風寒,已請郎中看過,調養幾日即可。
阿嫣用心侍奉湯藥,幫著理事。
中途小謝奕興沖沖的跑進來找祖母玩,武氏怕給他過了病氣,都沒敢抱,只讓嬤嬤照看著用了晌午飯,教他讀書練字。 小傢伙顯然不盡興,在阿嫣事畢回春波苑時便纏上了,抱著不肯撒手。
他是謝袞的長孫,格外得武氏疼。
大抵是上回在西禺山的溫泉跟阿嫣和謝珽玩得高興,加之阿嫣子溫,小傢伙很喜歡這位嬸嬸,常去春波苑晃悠。
阿嫣待小孩子格外耐心,將他帶到春波苑裡,跟徐秉均送的那隻小兔子玩了好半天。 因小廚房裡送來剛出籠的糕點,謝奕饞想吃,伺候他的嬤嬤想著他晌午貪玩沒怎麼吃飯,便從阿嫣那兒分了幾塊,就著牛喂給他解饞。
等他玩夠了,才送回他住的十州春。
誰知傍晚時分那邊忽然來了人。
說謝奕回去后嘔吐不止,兼有腹瀉之症,郎中已經瞧過了,診斷是吃食裡有寒之藥。 謝瑁放心不下,已經請了太妃過去,也想請王妃親自去瞧瞧。
阿嫣聽了,忙帶玉趕過去。
......
十州春離春波苑有點遠。
——謝瑁沉,這地方是他挑的,離長輩和兄弟們的住都不近,像是要避世而居。
阿嫣過去時,武氏已經到了。
閑雜僕從都已屏退出去,床榻旁只有四人。
越氏紅著眼睛似是已經急哭了,武氏坐在旁邊圈椅裡滿面擔憂,謝瑁則拉著張沉的臉,森寒得能滴出水來。 慣常照顧謝奕的那位嬤嬤跪在椅邊上,大抵是被謝瑁怒斥過,噤若寒蟬。
郎中還在榻邊診脈。
阿嫣沒敢打攪,只等他若有所思地完脈象,才憂心道:“孩子怎麼樣? “
”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郎中起朝恭敬行了禮,因周遭並無旁人,又道:“瞧小公子這脈象,應是不慎誤服了寒之毒。 他格弱些,不住藥效,上吐下瀉的發作起來,才能治得及時。 否則,若積在里,怕是要吃大虧。 “
說罷,同越氏去側間開藥方。
阿嫣擔心謝奕,湊近了一瞧,就見他小臉兒煞白,額頭細細的一層薄汗,似是有點虛。 微眯的眼裡瞧見,小一瘪,忍不住就委委屈屈道:“嬸嬸,難。 “
後晌還活蹦跳的小傢伙,這會兒無打采的。
阿嫣聽得心疼,不由握住他手。
謝瑁的聲音就在此時響起。
“奕兒平素乖巧聽話,今日也沒出府門,好好在家待著竟也會招來黑手。 太妃,他只是個孩子! “
這話說得似有所指。
阿嫣回首,就見謝瑁盯著武氏,神鬱含怒,毫不掩眼底的鋒銳問。
武氏原就病著不適,被他這樣質問,神不免難看,“既是飯食進了髒東西,自須徹查。 “
”從今早起,他用過的所有件都得查,半個都不能。” 謝瑁瞥了眼兒子,眼底的疼惜一閃而過,又揚聲道:“劉嬤嬤! “
年近六旬的嬤嬤應聲而,屈膝為禮。
謝瑁寒著臉側頭,吩咐道:“郎中既能療治此毒,想必知道如何辨別。 你去問清楚,將奕兒今日用過的東西都查一遍,不可太聲張。 “說罷,又盯向武氏,”碧風堂那邊,還請太妃料理。 “
武氏臉上半是擔憂,半是暗怒,也喊了嬤嬤進來。
阿嫣見狀,吩咐玉陪嬤嬤去查春波苑的。
僕從陸續出去,屋裡重歸安靜。
阿嫣將小謝奕溫聲安了會兒,又頗擔憂地瞧向婆母。
看得出來,武氏臉極差。
謝奕是謝袞的嫡長孫,明眼人都知道武氏待他極好,發自心底的疼。 哪怕謝瑁與他素來疏遠,甚至初雪家宴上那般尋釁,也不曾遷怒分毫,時時心看護。 每嘗被謝奕逗得開懷大笑,都要在懷裡抱上好久。
如今謝奕忽然遭了暗算,武氏原就懸心擔憂,又被親手教養大的謝瑁這般懷疑,心中之難過可想而知。
但阿嫣不敢多勸。
畢竟今日謝奕也曾去過春波苑。
這寒之毒來得太蹊蹺,在查明來路之前,誰都不知事會如何折轉。 此刻所能做的也唯有照顧好謝奕,讓他早些康復。
......
魏州城外,謝珽披風獵獵,策馬疾馳。
目所及是巍峨聳立的城樓,心中浮起的卻是春波苑裡昏黃搖曳的燈燭,紅綃帳中安靜酣睡的小姑娘。
他忍不住夾馬腹,早些回去。
從軍之後,他沒外出辦差,莫說十天半月,便是一年半載離家的時候也曾有過。 彼時年意氣,滿腔抱負,餐風飲都是常事,甚會惦記府里的溫暖安逸。
如今,卻很想早點見到。
駿馬馳城中,已是暮四合,街上行人漸稀。 路旁華燈陸續亮起,天卻迅速暗了下去,等一行人在王府門前翻下馬時,已是皓月當空,清輝灑遍,明亮的燈籠照在門前的石獅子,侍衛們岿然而立,無需走太久就能看到春波苑的燭。
謝珽解劍扔給徐曜,徑直。
外書房暫且無事,臨近臘月的夜卻極冷,幾乎能呵氣霜。 拂地而過的夜風捲起角,月將甬道照得霜白,謝珽了袖中那方裝了珠钗的錦盒,腳步愈來愈快,到得春波苑裡,迎面卻上了面帶憂愁的盧嬤嬤。
“王妃呢?” 他問。
“還在十州春,都過去一個時辰了,還沒回來。” 盧嬤嬤屈膝為禮,眼底盡是擔憂。
謝珽聞言微怔,“去那裡做什麼? “
盧嬤嬤沒敢瞞,將後晌謝奕來春波苑玩,傍晚突然不適的事說了,因周遭並無旁人,又低聲道:”兩炷香之前,王妃派了玉回來,旁邊還有太妃跟前的嬤嬤、十州春里伺候的嬤嬤,驗了些件,又匆匆走了。 “
這般說辭,背後緣故可想而知。
謝珽神微沉,立時往謝瑁那邊趕去。
......
十州春此時的氛圍卻極冷凝。
三的件都查驗過,最後出了岔子的卻不在謝瑁懷疑的碧風堂,而在阿嫣住的春波苑——糕點等皆沒半點異樣,那桶洗過杯盞卻還沒拎出去倒的殘水裡,卻驗出了毒。 據洗碗的僕婦所言,那邊洗的都是喝茶飲水的碗盞,亦有今日謝奕喝過牛的那枚小盞。
為免波折,嬤嬤順道驗了今日用的糕點和籠屜等,皆沒什麼岔子。
結果稟到跟前,阿嫣赫然變。
就連謝瑁都面詫然,彷彿這結果全然出乎意料。
武氏病中氣很差,聞言眸微。
“你沒驗錯?”
“奴婢按著郎中叮囑的法子試的,田嬤嬤和這邊的周嬤嬤也都親眼所見。” 說話的是碧風堂的人,辦了半輩子的事,不疾不徐。
阿嫣攥錦帕,腦袋裡有一瞬暈眩。
知道這話並非造。
因方才玉回來時臉極為凝重,進屋後雖沒敢說,卻已悄悄同遞了眼,此刻嬤嬤稟報過,玉臉上憂更濃。
那盞牛顯然被人做過手腳。
阿嫣竭力鎮定,回想前後種種,還沒出蹊蹺所在,就見謝瑁催著椅到跟前,那雙森森的眼睛亦直勾勾盯了過來,“奕兒常去春波苑叨擾,確實讓王妃費心不。 不過今日之事,手段委實毒,不知王妃有何話說? “
”牛是小廚房做的,並無外人經手,郎中呢?”
阿嫣著心跳,讓嬤嬤去請郎中過來,又向武氏道:“若真是牛出了岔子,今日除了奕兒,我和玉也都喝過,不比他的。 咱們得先查明白,這髒東西是投給大家的,還是只進了奕兒的碗裡。 “
而這兩者之間,差別其實極大。
武氏知道的用意,暫且屏退旁人。
頃,側間里歇息的郎中過來,了脈象后,搖頭道:「王妃和這位姑娘脈象如常,並無半點異樣。 “
這樣說來,這東西完全是衝著孩子!
謝瑁手上骨節輕響,「查! “
牛端來之後,是玉泉親自分在碗盞里,玉端了給阿嫣,謝奕的那盞是伺候他的嬤嬤親自端過去,和糕點一道喂了吃的。 因謝奕那會兒跑到了外頭,吃飯時周遭也有灑掃的丫鬟僕婦。 不過那些人並未近,過這盞牛的就只剩嬤嬤和玉泉。
兩人俱矢口否認。
謝瑁哪會相信,原就沉的臉上幾乎籠了寒霜,怒道:“來人,拖下去給我打,看們說不說實話。 “
”不可!” 阿嫣立時阻攔。
“王妃是想護短么!”
“並非我護短,只是們兩個人,一個是伺候奕兒的,一個跟奕兒無怨無仇,何必做這種事? 便是重刑審問,恐怕也是一樣的回答。 這件事背後,恐怕另有緣故。 “阿嫣深知玉泉品行,哪能看著挨打?
謝瑁卻沒這等善心,積攢半天的怒氣驟然發,一把掃落案上茶盞,怒道:“既不許審,就請王妃出賊人! ”
茶盞碎裂,混了謝瑁的怒吼。
阿嫣被他嚇得不輕,斜半步躲開碎裂的茶盞,心驚跳之中,忽聽一道沉厲的男聲自門口傳來——
“你兇做什麼!”
循聲看去,就見謝珽風塵僕僕,抬步走了進來。
一路疾馳,他上披著墨織金的斗篷,裡頭一玄錦,襯得姿威儀端貴。 只是晝夜趕路,下上冒出了稍許青青胡茬,尚未來得及清理,昭示出這半月的奔波勞苦。
進屋後,徑直走到的邊。
“大哥執掌魏州刑律,平素在公堂上也是這樣武斷暴戾,肆意用刑嗎!” 謝珽神冷沉,久在尊位的目如同重劍,令謝瑁為之一凜,片刻間無言以對。
武氏見他回來,神稍松了松,讓他先坐,又說了原委。
謝珽聽罷,覷向了阿嫣,“你怎麼想? “
”既是三位嬤嬤親自去驗,且旁的東西都驗看過,我也相信牛裡有髒東西。 經手牛的只有玉泉和那位嬤嬤,這東西如何進去的,我也百思不得解。 但我敢以命保證,玉泉絕不會做這種事,刑訊供絕不可行。 “
這便是劃出底線了。
謝珽頷首,又看向武氏,「母親覺得呢? “
”事確實古怪,我暫時也沒頭緒。 不過宅不比外面,輕易不好用私刑。 “風寒折磨得人頭昏腦漲,武氏這會兒也頗難熬。
謝珽頷首,心裡很快有了數。
毒. 葯不會憑空混謝奕的牛,這事給誰,都會往玉泉和嬤嬤的上猜。
但謝珽知道,這兩人並無害謝奕的機。
事背後必定另有黑手。
——畢竟春波苑裡還藏著個能瞞過侍衛,將院消息送到喬懷遠手裡的人。 此人若會些手,經過謝奕附近時,稍手腳便可將毒混牛,若手段高明些,便可神不知鬼不覺。
這種人藏得蔽,一時半刻揪不出來。
他擰眉沉,見武氏面頰微紅神疲憊,像是風寒病弱之症,此刻分明在強撐。 謝瑁又對武氏和阿嫣存有見,鷙又記掛孩子,此刻多說半句恐怕都會招致爭吵。 遂覷向阿嫣,“事既有疑,須慢慢查問。 你和母親先回去歇息,這件事我來查。 “
說罷,瞥了武氏一眼。
武氏默契頷首,放心的將事給他。
阿嫣卻不太放心,「那玉泉呢? “
”留在這裡。” 謝珽眉目間沉緩無波,見要張口,又補充道:“不會刑訊供。 “
這勉強算是個承諾,阿嫣無法,瞧出謝瑁對似也頗存見,留在此只能徒增爭執,只得先送武氏回碧風堂。
......
轉瞬之間,屋中只剩下兄弟二人。
昏暗的燭照在謝珽的側臉,英而冷,那樣巋然而立的姿態、征戰殺伐的英姿,是謝瑁這輩子做夢都難以及的。
許多往事從腦海呼嘯而過。
是他時病孱弱,困在椅里喝盡苦湯藥,只能看著謝珽在外肆意玩鬧,上躥下跳。 是父親魁偉高大,會讚賞謝珽的騎韜略、斥責謝珽的胡鬧,到了他跟前,卻只有憐悯與可惜,就連他發怒砸了藥碗,都沒出半點真實的脾氣。
而那年父親猝然戰死,二叔提議由他襲爵,卻被老將蕭邁和武家眾人駁回,說老王爺臨終言,爵位予次子謝珽。
畢竟他是個不良於行的殘廢之人,而謝珽手矯健,早經歷練,既可坐鎮王府,亦可征戰殺伐。
但序齒論份,他是嫡長。
原配正室所出的兒子,若非腳不便,原該有更廣闊的天地。
這一切,皆始於母親的難產而亡。
謝瑁的眼底浮起濃濃的蔭翳,挪開視線時,聲音也近乎冷笑,“王爺好大的威風。 “
”是大哥失態在先。”
“我自就是殘廢之,奕兒原就骨不佳,敢對他手的我死都不會放過!” 謝瑁沉沉的看向謝珽,“你支走們,莫非是有了頭緒? 或者,只是想護住那個京城來的楚氏。 “
謝珽不答反問,”大哥覺得,若有人存心投毒,究竟意何為? 是想害奕兒,還是挑撥離間? “
屋中忽然落沉默。
片刻后,謝瑁握住扶手,“我最初以為是太妃做的,直到查出春波苑,才覺得是有人存心挑撥。 “
”我與太妃素來疏遠,府裡心知肚明,但外間未必知道。 很巧,那天賞雪的家宴上,你那位王妃就在場,還裝出無辜樣子,在旁邊煽風點火。 為何被嫁過來,你比我更清楚,那個玉泉的侍有足夠的機這樣做。 “
謝瑁說罷,恻恻看向謝珽,”而你,卻要保不皮之苦。 “
”我自有打算。 倒是大哥,究竟為何對母親存有芥,竟生此等懷疑? “
謝珽站在桌邊,目攫住謝瑁。
謝瑁冷笑了起來,“繼室門,母子不合的比比皆是,我更不必恩戴德。 奕兒是我的親生骨,我哪怕對太妃再有芥,都不會把孩子架到火上,賊喊捉賊。 這一點,你大可不必疑心。 “
”大哥多心了。” 謝珽淡聲。
年時,他念著兄弟倆都是父親的脈,也曾試著去靠近謝瑁,可惜多年下來並無任何用。
熱早就徹底熄滅。
他只是不明白,那麼多年誠心育,武氏不曾苛待過半分,謝瑁究竟為何會存有那樣深的芥。 如今看來,謝瑁依舊不肯說。 既如此,兄弟之間似也沒太多話可談。 遂沉聲道:「奕兒是父親的脈,此事絕不會含糊。 人我先帶走,水落石出時會給大哥代。 “
說罷,大步往外。
謝瑁卻忽然住了他,「謝珽! “
”我雖與太妃不親,卻仍是府中嫡長孫。 你我肩上都擔著謝家的榮辱與前程,你最好記得父親是怎麼死的,別被京城那些人弄昏了頭。 這座府裡,絕不容忍背叛謝氏先祖的人! “
謝珽回首,著他一字一句。
“海深仇,我從未忘記。”
......
走出十州春的時候夜已頗深。
寒風刀劍般撲面而來,竄領和袖口,似無數玄冰寒針刺過,冷意襲遍全。
謝珽撐開披風,任由冷風灌。
上忍不住打了個激靈,腦海裡卻愈發清醒冷靜。
數日奔波勞累,原以為回府后能安穩片刻,卻未料藏在春波苑的那人竟如此按捺不住,趕在他回府之前就出了這麼一手。
好在那人並不知喬懷遠的消息已然洩,或許還自以為藏得天無。
對方潛伏在春波苑,盯著他和阿嫣的靜,又借喬懷遠的手送回京城,顯然對此頗為重視。 只消夫妻倆鬧到快要分崩離析的地步,且為眾人所知,那人自會急著將消息遞出去。
這事倒是引蛇出的好由頭。
謝珽思量既定,遂命人將玉和嬤嬤帶到外書房,到徐曜手裡看押審問,而後擰眉健步而行,終至春波苑外。
靜谧月下,眾人尚不知謝奕的事,一切井然有序。
謝珽進了屋裡,就見阿嫣正對燈出神。
瞧見他,連忙站起迎了過來,「殿下,如何了? “
”已經送到了外書房,給徐曜去審。” 謝珽了眉心,似頗疲憊。
阿嫣的神擔憂而懊惱。
初雪吃暖鍋那日,就瞧出了謝瑁並非好相與的人,是以哪怕疼小謝奕,今日也盡量避著嫌疑,只讓嬤嬤喂他用飯。 誰知到頭來還是鬧出了這樣的事,讓玉泉無端累卷進去,險些遭謝瑁刑訊問。
遠嫁而來,邊原就沒什麼親人,除了從軍的徐秉均,也就盧嬤嬤和玉們三個。
如今玉泉平白惹了嫌疑,哪能不急?
偏巧這事來得突然又蹊蹺,想要洗嫌疑絕非容易的事。
也許是因夫妻間漸漸雪融冰消,不似最初那樣生疏,也許是因謝珽偶爾流的溫,阿嫣不出頭緒,多有點指謝珽這個斷案老吏能手幫忙指點。 遲疑了下,試探道:“殿下應該知道,玉泉不可能做手腳......”
“那你可有證據?”
謝珽不待把話說完,徑直打斷。
阿嫣頓時啞然。
詫然抬眸看向謝珽,只看到男人冷臉龐上的威儀與清冷。
幽微的希冀在那一瞬霎時收斂。
低低說了聲“還沒有”,甚至忘了給他寬解帶,只怔怔的回走到桌邊,秀致的眉頭蹙在一,獨自悶頭苦思對策。
謝珽自行寬,外袍解去時,上藏著的錦盒也隨之掉了出來。
他眼疾手快的撈住,悄然握。
這回辦差巡查,他去了趟海邊,瞧著那邊有極好的珍珠,一時手就給買了些,還挑著這支珠钗。 為著此事,還被同行的武將打趣,說他在外奔波這麼些年,半件東西都沒往府裡帶過,如今倒是想起給太妃帶首飾,只可惜珠钗過於豔,太妃未必喜歡。
謝珽並未解釋,只等著回來送給阿嫣,換笑靨。
誰知進門後卻到了這事。
他將錦盒放在案上,瞧阿嫣不太想理會他,整日奔波后又沒用晚飯,只好出門去尋田嬤嬤,讓找了些飯菜過來墊肚子。
等吃飽了回來,阿嫣還對燈坐著。
謝珽生生拉回邁向的腳步,自去沐浴盥洗,而後如常上榻,坐著翻書。
阿嫣沐浴回來,半聲不吭的睡了。
屋中死一般的安靜,即便玉鼎香暖,紅燭搖曳,在這樣不發一語的沉默裡,也讓人覺得周遭無端生涼。 謝珽默默看著向和而臥的背影,指腹輕之間,忽然有一點猶豫。
引蛇出這種事,知道的人越越好,尤其到有來頭的對手時,唯有眾人皆信以為真不破綻,他才能更早揪出細。
換在以前,謝珽從不會搖。
所有的謀劃,不論涉及誰,都該在事之後幡然揭曉,在那之前理應不半點風聲,以保萬無一失。 他既接手了雄踞一方的王位,握著比軍還要悍數倍的雄兵,就不得不磨礪出孤家寡人的城府,盡量不出半分差錯。
然而此刻,他看著阿嫣沉默的睡姿,忽然有點揪心。
他是想讓生氣,而後疏遠的。
可當真的心生不滿,為著此事絞盡腦,孤獨無依的獨自生悶氣,不復先前的笑意盈盈時,謝珽卻發現他心裡竟格外難。 口像是被破布堵住,悶得他有點不過氣,甚至想傾過去,溫哄開懷。
他原來那麼在乎的緒。
比他所以為的,還要在乎很多。
上回同寢時那個無人知曉的親吻忽然就浮上了心間,不自又回味無窮。
一霎時,謝珽忽然明白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