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出京前雖然被謝卓夷氣得半死,恨不得將塞進里咬,但得了消息,又興,又擔心子,當晚便備馬要回京。秦王在隔壁院落聽見靜,攔都攔不住,晉王翻上馬一揮鞭便沖了出去,文曲不敢勸,只得也策馬跟上。
宮門早已落鑰,晉王揚聲門,所幸太子差人追來及時勸退了他。
慕開當時只附在晉王耳邊輕輕說了一句話:“王爺若真要強闖宮門,是害王妃。”
第二日皇帝還是得了消息,狠狠將晉王了幾鞭,被太子和秦王等人好勸歹勸,看在小皇孫的面子上,饒他這次。
晉王被抬回寢殿,秦王親自去瞧他,只見晉王趴在床上,雪白的背上幾道二指的痕,混著黑乎乎的膏藥。秦王抬手弟弟這細皮,嘖嘖道:“當初聽哥一句話,哪里用得著吃這虧?劉基歿了,咱爹正要有所表示,你在這個節骨眼上半夜不打招呼闖宮門回京看媳婦,不是找打麼?”
“嘮嘮叨叨婆婆媽媽——”晉王不耐煩道:“劉基歿了,跟咱們有什麼關系?又不沾親帶故。再說了,你沒見大哥擬的賻儀被父皇砍了多。后宮貴妃薨還有個謚號呢,開國的軍師連個謚號、追封都沒給。父皇是存心要打浙東那幫人。”
“呵,你小子整天泡在溫鄉,竟然還知道點朝政?你在教哥做事?”說著指弓在他傷口上一彈。
“嘶——滾滾滾別煩我!”
“嘿,臭小子,你看看這宮里,忙朝政的忙朝政,忙岳父的忙岳父,忙念佛的忙念佛,只有哥哥百忙之中來瞧你,你還不識好歹。”
“就你閑得蛋疼。”
“你蛋才疼——”說著秦王趁他傷趴著不能還手,給他來了一記“子拜觀音”(即“千年殺”),晉王伏在床上“嗷”地一聲慘,手臂往后猛地一揮沒打著他:“朱樉你等著!我改天不打回來我就不姓朱!”
秦王彈開遠遠的,笑道:“你安心養傷罷,反正你媳婦坐完月子才能出月子房,你早回京也見不著面。還敢不姓朱……我去告訴爹!”
秦王一走,晉王又嫌寂寞。雖然嫌寂寞,但臉皮薄,不肯央人來陪他,只好自己悶著。
獨,不得又要想那姓謝的。也不知此次早產可曾傷、子休養得如何。
他長在宮中,見多了人生育傷乃至搭上命的。怕了。
生的是男孩,都說男孩隨母親,應當是個漂亮孩兒罷?
脾氣可別隨。這孩子他要親自教養,絕對不能讓姓謝的。
姓謝的……他想著,起初心里和溫暖,后來慢慢起了。
這時“拜觀音”的痛覺猶未消散,氣得晉王想找秦王打一架。
小時候跟二哥拌不完的、打不完的架,好不容易熬到年擺二哥、娶了媳婦,媳婦又是個皮子利索、打人不手的主兒。
不過姓謝的麼……他愿意讓著點。
皇帝給晉王嫡長子取名“濟熺”,另公布已經寫好的排輩詩。
東宮位下: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秦王位下: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惇。
晉王位下:濟鐘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咸景慕,述學繼前修。
燕王位下: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頒旨時徐達和朱棣伴駕,皇帝得意洋洋拿出一卷柘黃紙,笑道:“我連月來深思慮,百般考量,終于先給年的四個崽做了四首,你們品評品評。”
朱棣自學詩于宋濂,看了,覺得這詩不通。
徐達年發跡后才請人傳授詩文,看了,也覺得不通。
朱元璋:“怎麼樣?能不能流傳后世?”
朱棣和他岳父換一個眼神,異口同聲:“能。”
徐達見東宮排輩詩里有個“允”字,不免起了心事。
皇子皇孫,便是將來的皇帝。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諱。
但將來承接皇位的嫡長孫取名“雄煐”,不參與排輩,那似乎“允”字又不必避。
躊躇間,驀然想起劉基之事,便不再猶豫,沖皇帝行禮道:“臣家犬子,不敢與皇孫排輩撞字,臣當盡快為諸子改名。”
朱元璋倒沒有推辭,笑道:“你的兒,就是我的兒。不如我親自賜名吧。”
揮毫潑墨,賜了四個大吉大利的名字:輝祖、添福、增壽、膺緒。
徐達看完心是一萬個嫌棄拒絕。
“天德,你看看我給咱兒子取的名,咋樣?”
“好啊,好極了。臣謝主隆恩。”
“不錯吧。要不我再賜你家幾首排輩詩?”
“不了不了——啊不是,臣的意思是,皇上連作四首詩,作詩傷神,臣不敢輕易勞大駕。”
拉完家常,便談國事。朱元璋與徐達談起此次乃兒不花歸降。
徐達與乃兒不花打過道,深知此人狡猾,且反復無常。他私心覺得其中有詐,但看皇帝似乎頗以為自己是天下歸心,因此不便直說,盡量婉轉勸諫。
朱棣的看法與徐達不謀而合,他聚會神聽著,試探地附和幾句。
翁婿兩人在將話說破的邊緣聯手試探。
“有這等眼見識麼,才勉強配得上我儀華。”徐達別別扭扭地覺得這婿不錯。
徐達為了皇帝能接自己的意見,被迫說話前鋪后墊,一句話能說清的事,曲折迂回地說七八句,說得口干舌燥,又不敢清嚨,以免前失儀。
朱棣見了,便給祿存使眼。祿存將主子心思揣得的,收到暗示,自然殷勤奉茶。
朱元璋是何等眼力毒辣之人?他在旁若觀火,見四崽小心翼翼伺候岳父,心里這個氣啊,重重地咳嗽一聲。
朱棣連忙親自端茶倒水:“父皇請用茶。父皇多保重龍。”
朱元璋滿意。
還忍不住向老徐炫耀:“我這個四崽啊,就是孝順。心!你家輝祖還小,你會不到,這兒子起來啊,不比兒差!”我有好崽,你崽不如我崽。
老徐笑瞇瞇:“百善孝為先。能有燕王殿下為婿,是臣之幸。”您的好四崽,臣笑納了。
晉王出京前雖然被謝卓夷氣得半死,恨不得將塞進里咬,但得了消息,又興,又擔心子,當晚便備馬要回京。秦王在隔壁院落聽見靜,攔都攔不住,晉王翻上馬一揮鞭便沖了出去,文曲不敢勸,只得也策馬跟上。
宮門早已落鑰,晉王揚聲門,所幸太子差人追來及時勸退了他。
慕開當時只附在晉王耳邊輕輕說了一句話:“王爺若真要強闖宮門,是害王妃。”
第二日皇帝還是得了消息,狠狠將晉王了幾鞭,被太子和秦王等人好勸歹勸,看在小皇孫的面子上,饒他這次。
晉王被抬回寢殿,秦王親自去瞧他,只見晉王趴在床上,雪白的背上幾道二指的痕,混著黑乎乎的膏藥。秦王抬手弟弟這細皮,嘖嘖道:“當初聽哥一句話,哪里用得著吃這虧?劉基歿了,咱爹正要有所表示,你在這個節骨眼上半夜不打招呼闖宮門回京看媳婦,不是找打麼?”
“嘮嘮叨叨婆婆媽媽——”晉王不耐煩道:“劉基歿了,跟咱們有什麼關系?又不沾親帶故。再說了,你沒見大哥擬的賻儀被父皇砍了多。后宮貴妃薨還有個謚號呢,開國的軍師連個謚號、追封都沒給。父皇是存心要打浙東那幫人。”
“呵,你小子整天泡在溫鄉,竟然還知道點朝政?你在教哥做事?”說著指弓在他傷口上一彈。
“嘶——滾滾滾別煩我!”
“嘿,臭小子,你看看這宮里,忙朝政的忙朝政,忙岳父的忙岳父,忙念佛的忙念佛,只有哥哥百忙之中來瞧你,你還不識好歹。”
“就你閑得蛋疼。”
“你蛋才疼——”說著秦王趁他傷趴著不能還手,給他來了一記“子拜觀音”(即“千年殺”),晉王伏在床上“嗷”地一聲慘,手臂往后猛地一揮沒打著他:“朱樉你等著!我改天不打回來我就不姓朱!”
秦王彈開遠遠的,笑道:“你安心養傷罷,反正你媳婦坐完月子才能出月子房,你早回京也見不著面。還敢不姓朱……我去告訴爹!”
秦王一走,晉王又嫌寂寞。雖然嫌寂寞,但臉皮薄,不肯央人來陪他,只好自己悶著。
獨,不得又要想那姓謝的。也不知此次早產可曾傷、子休養得如何。
他長在宮中,見多了人生育傷乃至搭上命的。怕了。
生的是男孩,都說男孩隨母親,應當是個漂亮孩兒罷?
脾氣可別隨。這孩子他要親自教養,絕對不能讓姓謝的。
姓謝的……他想著,起初心里和溫暖,后來慢慢起了。
這時“拜觀音”的痛覺猶未消散,氣得晉王想找秦王打一架。
小時候跟二哥拌不完的、打不完的架,好不容易熬到年擺二哥、娶了媳婦,媳婦又是個皮子利索、打人不手的主兒。
不過姓謝的麼……他愿意讓著點。
皇帝給晉王嫡長子取名“濟熺”,另公布已經寫好的排輩詩。
東宮位下: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秦王位下: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惇。
晉王位下:濟鐘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咸景慕,述學繼前修。
燕王位下: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頒旨時徐達和朱棣伴駕,皇帝得意洋洋拿出一卷柘黃紙,笑道:“我連月來深思慮,百般考量,終于先給年的四個崽做了四首,你們品評品評。”
朱棣自學詩于宋濂,看了,覺得這詩不通。
徐達年發跡后才請人傳授詩文,看了,也覺得不通。
朱元璋:“怎麼樣?能不能流傳后世?”
朱棣和他岳父換一個眼神,異口同聲:“能。”
徐達見東宮排輩詩里有個“允”字,不免起了心事。
皇子皇孫,便是將來的皇帝。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諱。
但將來承接皇位的嫡長孫取名“雄煐”,不參與排輩,那似乎“允”字又不必避。
躊躇間,驀然想起劉基之事,便不再猶豫,沖皇帝行禮道:“臣家犬子,不敢與皇孫排輩撞字,臣當盡快為諸子改名。”
朱元璋倒沒有推辭,笑道:“你的兒,就是我的兒。不如我親自賜名吧。”
揮毫潑墨,賜了四個大吉大利的名字:輝祖、添福、增壽、膺緒。
徐達看完心是一萬個嫌棄拒絕。
“天德,你看看我給咱兒子取的名,咋樣?”
“好啊,好極了。臣謝主隆恩。”
“不錯吧。要不我再賜你家幾首排輩詩?”
“不了不了——啊不是,臣的意思是,皇上連作四首詩,作詩傷神,臣不敢輕易勞大駕。”
拉完家常,便談國事。朱元璋與徐達談起此次乃兒不花歸降。
徐達與乃兒不花打過道,深知此人狡猾,且反復無常。他私心覺得其中有詐,但看皇帝似乎頗以為自己是天下歸心,因此不便直說,盡量婉轉勸諫。
朱棣的看法與徐達不謀而合,他聚會神聽著,試探地附和幾句。
翁婿兩人在將話說破的邊緣聯手試探。
“有這等眼見識麼,才勉強配得上我儀華。”徐達別別扭扭地覺得這婿不錯。
徐達為了皇帝能接自己的意見,被迫說話前鋪后墊,一句話能說清的事,曲折迂回地說七八句,說得口干舌燥,又不敢清嚨,以免前失儀。
朱棣見了,便給祿存使眼。祿存將主子心思揣得的,收到暗示,自然殷勤奉茶。
朱元璋是何等眼力毒辣之人?他在旁若觀火,見四崽小心翼翼伺候岳父,心里這個氣啊,重重地咳嗽一聲。
朱棣連忙親自端茶倒水:“父皇請用茶。父皇多保重龍。”
朱元璋滿意。
還忍不住向老徐炫耀:“我這個四崽啊,就是孝順。心!你家輝祖還小,你會不到,這兒子起來啊,不比兒差!”我有好崽,你崽不如我崽。
老徐笑瞇瞇:“百善孝為先。能有燕王殿下為婿,是臣之幸。”您的好四崽,臣笑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