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對方中誠是真看不上。他真不算個男人, 這麼長時間對孩子不管不顧,他枉為人父。
養費不養費的沈海不在乎,他不缺錢, 李霞掙的也多。可媳婦心里的火得幫出了, 將倆孩子都改了姓,想辦法讓他知道了也改不回去,氣死那個混蛋玩意。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得知方中城因為房子和娶妻欠了一屁債, 李霞當機立斷去找他要養費。其目的就為了讓他家鄰居都知道他對倆孩子不管不顧。
挑了晚上吃飯時間去,這個時間段大家都在家吃飯。他的住房是單位分的, 住的全都是同事。公務人員,如果需要肯定會秉持真相到法庭作證吧。
“咚咚咚、”
三聲敲門, 慕容丹玲從里頭打開。一見就皺起了眉, 一副不耐的模樣。“你又來干嘛?”
“方中誠出來。”李霞說完有意放大聲音, 開始發揮田間地頭的大嗓門:“方中誠, 方中誠你給我出來。”
這一喊,方中誠出來了, 吃瓜群眾也出來了。有些明正大的在樓道里, 同樓層的門里往外瞅,一個個眼眸都閃著八卦的。
方中誠對這現象立馬就惱了, 他這人偽君子一個極度面子。喜歡有事私下說。而李霞覺得心思正干嘛藏著掖著,以前為了這個他跟發了好大的脾氣。為了他高興, 后來這子改了不。
今生重來一世畢竟閱歷在那兒, 做事已經很斂。嫁給沈海后做什麼都會先顧忌沈海的面子,沈海反而經常鼓勵想說啥說啥。都是在維護這個家, 維護家人, 他不怕人笑話。
“你瘋了是不是, 又跑來鬧什麼?我們都離婚了, 我跟你已經沒關系了。”
“呵、”李霞嘲諷的冷笑一聲。“離婚跟我是沒關系了,可你沒忘了你還有倆孩子吧?這麼久時間了,養費和兒子的借讀費保育費你是不是得給我。”
“我……”方中誠語塞了,他囊中想氣氣不起來。周圍的吃瓜群眾已經開始小聲的議論,那眼神、讓他頓時惱不已。可這事是他理虧,想發作卻發作不得。
“干嘛不說話,再婚了準備再孕,這是計劃把那倆扔一邊去?”
被嘲諷的臉紅脖子,周圍的議論聲更大了,他惱的恨不能找個地鉆進去,或者拿膠布將的捂住。可這倆偏他一項都做不到,甚至連關門躲避都不行。周圍同事和家屬都在看著,他躲回去更沒理了。
“我、我手頭有些張……”
“再婚、買房、你過自己的日子是一點兒不張,到倆孩子了就手頭張?呵、敢就是沒錢養孩子唄,那你當初生他們干嘛?”
方中誠被奚落的低著頭咬牙,已經退了下去,如今只剩下惱。哦,不,已經升級了怒。怒火中燒,恨不能將這個大庭廣眾打他臉的人一把推下樓去。
可他再怒也沒法發出來,憋的臉一陣白一陣青一下又紅。渾在打擺子一樣的哆嗦。事實勝于雄辯,再說什麼都無法挽回。除非他現在將錢甩到李霞臉上,可他沒錢還欠著外債。
“我、等我有錢了給你補上。”
“呵、這麼長時間,我不來你不給,我來了依舊不給。大隊沒錢打個白條,難不你養兒子也給我打白條?”
噗呲、有人忍不住笑了出來,這人真損。不過、該。臭男人離婚了不養孩子全丟給人。自己再婚不要孩子重新開始,你沒想過帶著倆孩子的前妻該多難?要是他男人這麼干,非跟他同歸于盡不可。
“李霞、你別太過分。”方中誠不僅在哆嗦,聲音也同樣在哆嗦。眼睛通紅,像被到絕境的。可偏他無法反擊,所有的傷害都只能自己承。
慕容丹玲手里倒是有錢,可那是準備做生意的,當然不可能替他付什麼養費。自己的兒子還不管呢。當然了,沈海已經起訴剝奪了的探視權,早不把沈暉當回事兒。
“我過分?”李霞也演起來了。不再像剛才那麼厲害,而是委屈又可憐。“離婚你把倆孩子都推給我,我一天天風吹日曬撂地攤養活孩子。你如今說我過分?難道這倆是我自己生出來的?”
方中誠已經被兌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周圍人議論紛紛,全都在譴責他不負責任。不喜歡農村人,你當初娶人家干啥?不喜歡農村人,那倆孩子是咋來的?這種完全就是畜生,管不住下半的東西。
李霞看目的達到了,也不再多待。形好似慢作,轉邊走邊說:“算了,算了,我生的我養。我、養。”
走了,吃瓜群眾也散了。方中誠幽魂一樣被媳婦拉進屋子,很快里頭發出激烈的爭吵,還有東西碎裂的聲音。
那兩口子怎麼吵李霞不管,的目的已經達到。這回鬧的人盡皆知,就算之后他補上養費,這壞印象已經深人心,養費是千辛萬苦才要到的,方中誠他對倆孩子不上心。
————
一般農歷十月開始,大家開始準備過年的服。同時做小生意的多了起來,的服裝很快出貨的不剩多,收攏資金準備南下再進一批。
晚上清點了現金,那麼重一包心里都有些發憷。在這沒有電腦的時代,從銀行寄錢十分麻煩還耽誤時間,帶著現金走心里真的是七上八下。冬天了,路上更加不太平。這要是被或者被搶,這麼長時間的辛苦可要付諸東流。
“你說找韓軍幫忙跟我走一趟怎麼樣?我給傭金。要不,讓我三哥陪我也行。”
韓軍是退伍的如今還是警察,有他跟著安全系數肯定增加。可人家是在職人員,私下里做這個是不是不好?李霞說完就有些后悔,趕快找補說要不讓三哥跟走一趟。
“家里活兒還得干,主要三哥沒有出遠門的經驗。還是找韓軍吧,看他有沒有時間。”
沈海開口這麼說,李霞也跟著點頭。三哥老實,也沒有應對這些的經驗。倆人萬一路上遇到劫道的或者騙子,或者這倆結合的,那還是韓軍更能應對,他份也能鎮得住那些宵小。
說韓軍呢,翌日韓軍就來了,“嫂子,你這有沒有什麼來錢的活兒給我介紹一下,我這實在是……”
李霞和老公對視一眼,輕輕開口:“你這是、想下海?”
八十年代下海熱在后期,這時候的人還是非常保守的。不敢冒險,尤其是那些有鐵飯碗的人,更加不敢孤注一擲。他這是被生活的沒辦法了,還是看掙錢眼紅了?
“一屁的債,這日子沒法過了。管它鐵飯碗還是什麼的,我現在就想搞錢,能多一也好。”
“你最近有時間嗎?有的話跟我去趟南方,我給你一個月工資,咱們走一周左右。倒貨需要本金,你如果沒有的話先積累。”
“好,我請上十天的假。”
生活所迫,沈海也沒法多言。他如果沒有父親給的錢打底,沒有李霞掙這麼多錢,此時估計也會這個腦筋。畢竟,養活仨孩子還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想好好養,那更費錢。
畫畫在學畫,沈暉對心算好像非常有興趣,他最近在給孩子找老師。一一也那麼聰明,看孩子對什麼興趣也得好好培養。而這些全都需要錢來支撐。他父親給了金夠多,可那些也舍不得日常消耗掉。
翌日,李霞代好家里,跟韓軍帶著現金南下去進貨。老父親不知道閨忙活這些能掙多,但家里包子鋪在運作,婿對他們態度和藹,所以爺幾個實打實的賣力干活,爭取年前將該拆除的全部拆完,該做的門窗、柜子啥的都做好。來年天一暖就可以工裝修。
家里熱火朝天的拾掇房子,在韓軍的陪同下安全返回,李霞跟沈海說起路上的驚險。“搶劫啊,手里拿著刀的那種。我的天,要不是有韓軍在,我得被嚇死。”
沈海一聽這況也是一驚:“這也太危險了吧,在哪兒遇到的?對方是知道你們帶著大量現金還是盲目打劫?”
“不是打劫我們,他就是在工業區外觀察找人下手。我們正好趕上了,被堵在了小巷里。錢韓軍提在手里,然后他將包給了我,自己拿出了個匕首。哇,你沒看到,他好厲害的。幾下就將那些人嚇跑了。”
韓軍自小學過的,后又在部隊鍛煉,上實打實有功夫。沒跟人死磕應該是顧及帶著的現金和其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沒事就好。后來呢,后來怎麼理的?”
“報警了,可直到我們離開那伙人也沒抓住。被盯上的那倆的也是,打扮鮮靚麗提著小皮箱,一看就有錢。這不是招禍嘛,財不白都不明白。”
“太危險了,下回還是讓韓軍跟你一起去。”
李霞點頭:“我跟他說好了,以后大概倆仨月一趟。他這樣能掙外快,可就是怕時間久了單位不同意。”
再過幾年進下海大,國家加速發展而單位的工資未能及時調整,導致許多人或迫于生計或眼紅小生意人而一個個離開了曾經的工作崗位。
一路上跟韓軍也有閑聊,得知他如今況十分窘迫。母親生病住院,腦出后后癥嚴重,基本離不開藥和治療。家里倆孩子上學,妻子照顧家沒法工作,一家子重擔在他一人肩上。他那人活泛,也許要不了多久就會有選擇。
抹了晚霜鉆進被窩,把腳丫子放熱水袋上舒服的渾都舒展了。“后院修整的咋樣了?”
“院里搭建的那些拆的差不多了,接下來拆吊頂和不好的門窗。大表哥做了兩扇窗戶,說你需要做的實在多,過年他也不回家了,留在這兒加班。”
李霞笑笑,想起了自己開的清單。如今想買家比前些年容易了,可的意思是自己做一些仿古的家。純中式的四合院,搭配仿古家多好看。這里拆遷也在十幾年后了,這十幾年讓老爺子下純正的中式風。如果他不住,那就都是自己的。
貨進回來了,翌日就有好幾家來找批發。農歷十一月,年貨最先準備的就是服。這時間段是服裝的黃金期,一天天忙的腳打后腦勺。
“霞,這棉做的可真好看,還是大城市的人活的好啊!”
二嫂拿著一件綿襖,說的那話能擰出醋來。如今農村人依舊是買布做服,那款式肯定跟南方大廠做出來的沒法比。而且綿輕薄,比之松的棉花做出來更加有型,穿在上顯瘦利索。
這明顯討要的口氣李霞卻不搭茬,氣的老二媳婦放下棉襖出去做飯了。晚上跟男人念叨小姑子太不近人,結果男人不但不幫反而罵了一頓。
“非拉著我個不能干活的人來這里白吃白喝,你就幫忙給做飯而已也要一份工資,你咋還有臉討要棉襖的?馮改香,你再這麼不知進退,我就跟霞霞斷絕關系,我看你以后還怎麼占便宜。”
“李老二,到底誰才是跟你過一輩子的人,你咋啥時候都胳膊肘往外拐?”
“那是我妹子,實打實的一母同胞,咋是外了?反正,做人不能沒臉沒皮。”
“你說我不要臉,李老二你個沒良心的。我做這些都是為了誰啊……”
兩口子吵了一架,院里聽到的人沒一個過問的。小夫妻的事兒讓他們自己解決就好。李霞對此不知,不是舍不得一件棉襖,是有自己的打算。老二媳婦拿的那件兒品相非常好,能賣上價。
這時期服裝生意不嚴謹,被污染的,殘次不合格的每批都會有。是想著等賣個差不多了再給一件兒。而且要過年了,老父親和哥哥在這兒干一冬天,回家不能兩手空空。還有母親和倆嫂子,最好都照顧到。
農村人又是自家人,臟污的洗洗,殘次的修補一下都不耽誤穿。這樣盡可能的多穿幾件,過年了都穿新多好。
老二媳婦被男人罵了心里有氣,翌日冷著臉不咋說話。早飯時畫畫問醋放哪兒了,站在一旁不吭聲。老漢斜瞅一眼。趕快從柜子里拿出醋遞給外甥。
“這兒呢。剛才舅媽沒聽到你說啥。”
畫畫笑笑倒了醋到院子里吃飯,不敢面對公公,低著腦袋訕訕的。暗自后悔自己不該使子。
“不樂意待就回家去。”
簡單一句話,人頓時再次道歉。等李霞進來殷勤的趕快給大家盛飯,吃完了主說送一一去兒園。
“不用麻煩,我順道就送了。”
沈海帶著孩子們上學,李霞忙著出攤。一家人都離開了廚房,老漢了一袋煙敲敲煙鍋再次開口敲打兒媳。
“端人碗服人管,老祖宗的話沒說錯的。你要不樂意掙這錢就回家去,你嫂子和弟妹都能干。”
“爹,我沒、我好好干。”
人都走了,一個人蔫兒噠噠的洗碗收拾,再不敢跟人鬧別扭。得寸進尺的心剛升起來就被接二連三的給滅了。
接下來的日子再不敢說什麼歪歪話,也不去看李霞的那些貨了。老老實實的給做飯打掃衛生,生怕這麼好的活兒不用做。
時間來到年底,后院該拆除的全部拆完。整個房子看著禿禿的有些荒涼,老父親手拍拍笑著安。
“等開春重新收拾了就好。”
“嗯,倒是比之前敞亮多了。”
“鋪地磚、換門窗刷漆、吊頂棚,刷墻面,來年這活兒不。”
“你們顧得上來做嗎?”
“顧得上。家里找親戚幫忙下種,其他活兒你嫂子們都能干,還有你大哥在家呢,不用擔心。”
“嗯。那你們下午走吧,回家過了年再來。我這兒看況,有時間就回,沒時間的話……”
“你們忙你們的,不用惦記家里。”
“嗯,把東西都拿上。”
老漢這才知道閨給準備了兩大包袱的,他頓時就推辭不要。李霞打開給他看,告訴他這些都是有些病的。
“有的臟了有的跳線開線缺扣子什麼的,反正都有問題,賣不出去的。拿回家讓我娘們修補修補。”
“就這麼點兒小問題不耽誤穿,你留著賣。”
“賣不了。實在要賣價格的特別低,還不到本錢。不如拿回家咱自己穿。”
大表哥開玩笑說留下,實際木工活兒他也著時間做的差不多了。給自家妹子干活,一個個都上心的。臨走看表妹也給他準備了一包裳,頓時樂呵的滿臉紅,不枉費他加班加點的給干。
“表哥你別嫌棄,就是一點點小病,修補下不耽誤穿。”
“這麼好的裳嫌棄啥,你嫂子看到不知道多樂呢。行了,等過完年我們來繼續干。你別心,保證給你干好。”
老漢那兒還是過意不去,臨走將閨給的錢在了床底下。當爹的農閑來給閨幫忙還要工錢說不過去,何況臨走又給這麼多。老兩口連里頭的秋秋都置辦齊全,他咋還能再拿錢。
李霞發現了父親沒拿錢,只好又去郵局給他寄回去。年底大掃除,一家人齊上陣。等干完了沈暉不知道找什麼,從屜里翻到了戶口本。早聽爸爸說了給一一遷戶口的事兒,今兒才看到一家五口整整齊齊在一個本上。他拿著給一一看。
“瞧,咱們家戶口本,這頁是你。”
“沈如一、”一一用手指著戶口本上自己那一頁的大字,開心的一個一個念。然后抬起頭來跟沈暉炫耀:“哥哥,我也姓沈了,跟你一樣的。你高興不高興,我可高興了。”
沈暉白他一眼,看似嫌棄實際手給他里塞了塊兒糖。“多了個笨蛋弟弟有什麼可高興的?”
“我不笨,我是最聰明的。”
“好,你是聰明蛋。”
畫畫拿著戶口本看了好幾遍,抬頭著爸爸默默的笑。之前在學校有人問過為什麼不跟哥哥一個姓,為什麼是跟媽媽姓,當時不知該如何回答。這回好了,再不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爸爸我去練字了。”
小孩將戶口本給沈海,轉出去回西屋自己房間。期末考試語文還好,可數學卻不行。小姑娘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從去年開始參加學校的書法班,如今每天都會認認真真的寫大字。
畫、書、字畫自古就是不分家的。喜歡,接國畫后被深深震撼。小小的心靈下定決心以后要考院,練字從現在開始。
畫畫去寫大字了,沈暉帶著弟弟去看電視。期末考試他兩門都是滿分,沈海給他找了學心算的老師。年前就開始學了,年后等到初八再開課。這幾天還能無憂無慮的玩幾天。
“一直是小孩子就好了。”
“哥哥,你說什麼?”
沈暉拍下他的后腦勺:“我說我羨慕你個小傻子,什麼都不用學,每天就是玩。”
“爸爸說等明年就給我報,我也沒法玩了。”
“不是吧,爸爸也太兇殘了。咱仨一個都不放過啊。”
“哥哥,學算不好玩嗎?”
“剛開始是好玩。其實也沒什麼,好玩的。”
沈暉笑笑,拉著弟弟在椅子上坐下。小傻子的快樂時也快要過去了,以后就難兄難弟了。想到這點兒,他忽然覺得喜歡這個弟弟,有他真好,有畫畫也很好。
李霞隔著玻璃窗看閨安安靜靜的在桌前練字,咬著俏的小模樣沉穩堅毅。前世就是沉靜安穩的子,今生褪去那層自卑,如今看著落落大方。
“沈海,你說再讓畫畫學個什麼樂好不好?”
“看孩子自己的意思。”沈海笑笑,跟一起做飯。“琴棋書畫,你這是想把閨培養大家閨秀?”
“就是聽人家說音樂可以陶冶人的,增加氣質。我這輩子讀書,更不懂什麼高雅的東西。我閨我當然想能漂亮又優雅,別長我這樣的。”
“你怎麼了,你很好啊。”
老夫老妻了一下被夸一句,李霞不由的紅了臉。不過今年的績給了無限自信,著他有些不好意思,卻沒有自卑的回避。
“我今年的貨全都出完了,資金全部回籠。等元宵節一過我就南下,這回我打算進年輕人喜歡的喇叭和襯衫。”
“我就說我媳婦很好,很厲害。”
————
過年沈海需要值班,帶著仨孩子回了老家。父母看到熱的招待,親戚們圍著問東問西。怕沈暉不習慣農村,代畫畫姐弟倆照顧哥哥。
過年跟家人在一起,幾年后重聚自有一番熱鬧。初五帶著孩子們回城,元宵節一過再次南下,父親和哥哥來了后開始更換門窗,修補地面。
老二媳婦冬天干了五十天,得了兩新裳和三十二塊錢。回家這麼一換算,覺得在這里更合算,所以一過年留老二在家里收拾土地準備下種,再次來到這里想多掙幾個。
地面不太好的磚被替換,門窗換新、吊頂、墻面刷、門窗家刷漆……隨著天氣轉暖,后院有條不紊的修繕。到四月全部修繕完,整個后院被恢復原貌。褪去之前那種雜陳舊,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李霞開春后生意進淡季,一天天就那麼緩緩的賣著貨。家里有老二媳婦做飯打掃,倒是輕松的很。有時間就跟大表哥比劃做啥樣的家,做好了老漢拿著砂紙一遍遍打磨,直到如鏡才均勻的上漆。
木頭和漆李霞都是選的好的,家門窗刷漆后隨著天氣轉暖在通風良好的況下利于干燥和揮發那味道。
時間匆匆很快大家換上了單薄的衫,干活的男人甚至中午已經開始膀子。大表哥說這麼著還省裳。李霞著他被劃的出的口子,只能是給他買點兒云南白藥。
晚上吃飯,老漢敲敲煙袋跟李霞告辭。“家也都放好了,等著漆干了晾了味兒就可以住。我們也該回了,玉米攏土麥子快收割,家里一堆活兒呢。”
“行、下午讓我三哥去買票,你們準備回吧。”
年后一人做了倆月多,按照實際天數給結了工資。一個個拿到錢開心的笑,老三對著有些不好意思,手推辭著。
“年前的給的不,又給了新裳。這回的工錢就算了,親戚間幫個忙不用算這麼細。”
他這麼一說,表哥也有些躊躇,老漢本來是不要的,可過年時李霞就是給他塞進了包袱里,此時猶豫著咋說來推拒。
“拿著。一碼歸一碼,你們放下地里的活兒來幫忙,我怎麼能讓你們空手回。”
將錢塞進三哥口袋,沖表哥笑笑轉出去收拾東西。這回去南方進了許多絨絨,整理了家里人能穿的讓老爹帶回去。以往開春掉棉就穿夾或者單,早起晚上能凍的哆嗦。絨是腈綸的特別容易起靜電,皮不好的還會,但卻絕對是這時期的神。
“咚咚、”
在里頭整理東西,聽到敲門聲過來應門。來人是二嫂,著滿臉的笑。坐下挲著給的絨說著謝的話,然后話鋒一轉進正題。
“霞、你看你能不能安排我去你家包子鋪干活?”說完站起來擼起袖子補充:“我干活麻利,絕對不比們差。咱可是一家子,你不會放著掙錢的活兒給旁人不給我吧?”
“我哥和倆孩子都在家呢,你在這兒他們怎麼辦?而且,包子鋪的人干的好好的,一個蘿卜一個坑,這也沒位置啊。”
“那包子鋪是你的,有沒有位置還不是你說了算嘛。我也看出來了,你男人啥都聽你的,這點兒小事你幫幫娘家人他不會說啥。”
李霞著沉默著,然后搖頭拒絕。“還是我剛才說的,我不能無緣無故把干的好好的人趕走。”
“那我留下幫你賣服裝。”
“暫時不需要。”
“霞、我可是你親嫂子。你放心,你雇我干活我啥都聽你的。這道理我現在懂。”
“我知道,可沒合適的地方。”
“那、那等有合適地方了你得先安排我。你給我寫信,我馬上就來。”
“再說吧,這事兒沒那麼容易。”
“好,反正你記得家里人。”
沖嫂子點點頭,這才拿著絨起離開。李霞低頭思來想去。二嫂這人貪小便宜,小病一堆。可這人也很能干,就是想把日子過的更好,看有能力所以想讓幫忙。
琢磨著有合適的小生意可以讓他們做,起初自己幫扶一把。大哥兩口子年紀大些估計不會來城里,三哥他們孩子在上學,也不可能都離開。慢慢來,有合適的一家家拉吧。
這種事兒是雙贏,娘家過的好了也不用老惦記,父母也安心。倆哥哥要來了城里也能給幫忙。做什麼力上的活計,比外人方便。
送走老父親和哥嫂,們又開始了吃食堂的生活。服裝批發零售基本上了正軌,一天天除了忙但不再那麼慌。
晚上收攤回家,隔著窗戶看到沈海系著圍在灶臺前忙碌。將貨連車放到耳房與東廂相連的廊下,用塑料布苫好后進了廚房。
放水洗手,開口問:“不是說好吃食堂的嗎,怎麼又在家里做飯?”
沈海的病,讓總是提著心。吃飯而已,食堂解決不好嘛。心里有些怨他不惜,語氣自然帶了出來,眉頭也皺著。
洗了手想接手做飯,被沈海側躲開。男人溫和的五笑起來,清亮的眼眸里有點點星在流。也被染的翹起了角,著他深呼吸一口。
“對不起,我就是擔心你。”
沈海看看窗戶,然后探頭親一下。他病了,而且目前沒有有效的治愈手段。他知道擔心,給他買營養品,空就趕快將家務做好、就是怕他累。
“最近覺非常好,別擔心。今兒是一一的生日,我答應給他做長壽面。”
李霞抬手一拍額頭,著他懊惱又抱歉。“對不起,我昏了頭了。來,給我,我來做。”
白面里磕仨蛋,加清水下手攪拌。兒子的生日啊,怎麼就忘了呢。重來一回,明明想的是最重要的是好好養育孩子,怎麼好像越走越偏呢。
掙錢,掙錢,吃夠了沒錢的苦頭,一心只想著錢能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事,要抓機遇努力掙錢。
自認學識不高,能力也不強,甚至膽子也不是太大。如今敢想敢干都是因為知道未來發展,等這段時期過去也兩眼一抹黑的時候肯定就沒這麼放得開。所以抓時間掙錢,結果好像忽略了孩子們心靈所需,還不如沈海跟孩子關系更親近。
“一一最近有沒有調皮,沒連累你挨訓吧?”
沈海笑著在剝蔥,細長的手指做什麼都慢條斯理。“前段日子打破了暖壺,不過暖壺里是空的沒燙到他。”
“這個臭小子,我就知道他不安生。明天開始我去接他吧,他是不是還跟人打架了,你為了他沒挨訓吧。”
沈海瞅了一眼門外,一個小影子飛快的消失在門口。“誰讓他是我兒子呢。”
簡單一句話,李霞滿肚子的話不再多言。原先想堅持自己空去接兒子,此時忽然覺得那麼做就傷了他這一番意。
下手將棉絮面團,蛋攤平切、木耳切、黃花菜切一下,今兒給臭小子做臊子面,酸辣鮮香他肯定喜歡。
做飯接手了,沈海剝了蔥后出去將定的蛋糕拿回來。今年新開的蛋糕店,這新鮮玩意買的人不,想要都得提前一天預訂。
小家伙過生日有蛋糕又有喜歡的面,開心的許了愿后開始手切。“我自己來,我要給爸爸一塊兒大的。”
小家伙自己手切開蛋糕,將最大的那塊兒裝進碗里放沈海面前。“爸爸,生日快樂。”
“哈哈、”大家都想在笑他,別人跟他說生日快樂,他居然也學著跟沈海這麼說。畫畫想糾正他,他卻不以為然。小腦袋一揚十分驕傲的模樣。
“我的生日要跟爸爸一起過。”
“生日還能跟人一起過?”沈暉咬一口蛋糕白他一眼,然后轉頭跟沈海要求。“爸、明年我過生日也要蛋糕。”
“好,以后你們仨過生日都有蛋糕。”
“噢耶、爸爸最好,爸爸萬歲。”
普通的糖、餅干什麼的家里就沒斷過。出現的新鮮玩意可口可樂、蛋糕什麼的沈海也會滿足。小家伙們對爸爸熱烈歡呼,一一甚至用沾滿油的親了他一臉。
“哈哈、”
看著爸爸的模樣小家伙哈哈大笑,沈海對孩子們從來都是那副笑模樣。李霞拿了巾給他干凈,嗔了兒子一樣讓他乖乖吃別再糊。
“這麼貴的東西你給我好好吃,乖乖的別再作妖,不然媽媽揍你啊。”
“知道了。”
拿紙給大家,轉到灶臺去煮面。一一著背影小聲的說:“媽媽好小氣。”
沈海同樣學他小聲道:“給你買蛋糕的錢是媽媽給的。”
小家伙抬頭瞪大了眼眸,黑白分明的眼睛寫滿了不可置信。“真的?”
“真的。”
“那明天可以再買一個蛋糕嗎?”
李霞回頭瞪他:“給點兒就燦爛是不是?屁又了?”
“沒。”哥哥姐姐在笑他,他卻嬉皮笑臉。“那媽媽下回什麼時候才可以買?”
這臭小子,給個桿兒就往上爬。他喜歡甜食,這種香甜膩的食他很喜歡。前世想吃吃不到只能干看,從來沒跟提過這些要求。
“買普通的蛋糕,不過生日買生日蛋糕有些奇怪。”
“好。只要是蛋糕我都喜歡。”
仗著家里最小,開口爭取到了福利。轉頭跟哥哥姐姐嘚瑟,沈暉傲的一仰頭,那模樣默默的在說我要媽媽也會給。
————
小家伙過了生日好幾天了,方中誠不知哪神經忽然搭上了想起還有個兒子。傍晚放學到兒園去看兒子,結果聽到老師居然喊的是沈如一。
“沈如一?”
他兒子什麼時候改姓沈了,這簡直晴天霹靂。當即在人群中找到沈海劈頭蓋臉的質問,講話時額頭的青筋都崩了來。
“沈海,你給我解釋解釋。我方中誠的兒子,怎麼就跟著你姓了沈?你怎麼那麼大臉,你自己沒兒子嘛你搶我的……”
“噓、”大庭廣眾的,沈海覺得這麼嚷嚷不合適。方中誠激過后也很快冷靜,都是知識份子,有話找地方說,這麼不管不顧的如同潑婦一般的行為讓他也臉紅了一下。
“走,到你家去說。”
倆男人領著孩子回了沈海家里,路口的時候李霞看到了況。將攤子給小劉,也趕快跟腳步回了家。
“不管什麼原因,一一是我兒子,怎麼能改了姓呢?”
“為什麼不能改?”李霞進來瞪著他,話語說的理直氣壯。“我兒子,我生我養,我想讓他姓什麼就姓什麼。”
“李霞、你蠻不講理。自古孩子都是從父姓,我又不是上門婿,憑什麼我兒子不跟我姓?”
“憑你只管生不管養,憑你不愿將孩子的戶口遷到你名下。你自己都不愿意要,還有臉來問我憑什麼。方中誠、哪個給你這麼大的臉?”
李霞講話毫不客氣,畫畫在門外就聽到了媽媽生氣的駁斥聲。仨孩子站在院里面面相覬,沈暉著弟弟妹妹此刻有些同。
之前一直覺得他倆有個好媽媽,不論環境好壞都不拋棄自己的孩子。而他媽還是鐵飯碗有工作呢,離婚都不要他。可如今看來他倆也可憐,方中誠跟他爸爸比可差老鼻子了。
小孩子的腦回路就是這麼好玩,一對比頓時找到了共鳴。沈暉手左手牽一個右手牽一個,姊妹三人背著書包一下子關系好像更近一步。原來大家都是“難兄難弟”。
那邊方中誠被氣的臉紅脖子,想說什麼不知該從何說起。從去年他們就開始備孕想再生一個,結果到現在也沒懷上。去醫院檢查說沒病,可就是懷不上。
他心里煩躁沮喪,到兒園來看兒子,結果他兒子居然改了姓。沈如一、養權在李霞那里,姓再這麼一改,這兒子好像跟他沒任何關系了。
“不管怎麼說,我兒子你不能隨便改姓。”
“法律規定,孩子可從父姓也可從母姓。一一是我們在養,戶口落在我男人名下。他改姓沈合合理。”
“一一本來是我在養,你現在還給我吧。”
“方中誠你他娘的長點兒心行不,孩子不是小貓小狗。我跟你說幾遍了,你聽不懂人話是不是?”李霞這回真火大了,氣的抬手拿起了院里的掃把。
“你也要三十好幾快四十的人,說出的話跟他娘的臭狗屁一樣。婚姻、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該負責的事兒在你那里了過家家,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你以為你是誰,太啊,全地球都得繞著你轉?”
看怒氣發一副要打人的樣子,方中誠下意識的往后退了一步。這兩年李霞溫和許多、讓他忘記曾經也是地頭跟人打架毫不怯的主,今兒要手敲他兩下他只能干挨著。
“滾、倆孩子你想看可以,其他的沒你說話的份兒。”
“那是我兒子,我親兒子,我怎麼就……”
“養育的時候怎麼不說是你親兒子,遷戶口的時候怎麼不說是你親兒子?責任你不負,空口白話在這兒嚷嚷你的權利。你只管生不管養,戶口都不給孩子遷,你得多厚的臉皮說出這些話?”
有理有據的說完,方中誠被堵得有口難言,繼續開口奚落:“我以前以為你是讀書人,讀書人最有責任心要臉面。如今你這接二連三的作簡直震驚我的認知,沒想到這天底下還有你這樣不要臉的讀書人。”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看熱鬧的吃瓜群眾不知誰來了這麼一句,頓時大家議論紛紛。一時間說什麼的都有,但就今兒吃的這瓜,朋友覺得方中誠的確是沒道理。
“孩子媽媽在養,那姓什麼自然媽媽說了算。”
意識在覺醒,承擔家庭社會責任的同時,大家也希能有自己的權益。憑什麼孩子只能從父姓,我生我養的,既然你不管你就無權干涉孩子的姓氏問題。
“一一、”
方中誠老臉泛紅,開口喊兒子。他今兒面子丟大發了,眾人中好想拂袖而去,可那麼著就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所以他開口想從兒子這里尋求幫助。如果孩子跟他親的話,那他今兒還不算太可笑。
他想的好,可明顯高估了在兒子心里的分量。一一聽到他喊自己,跐溜一下躲到了沈海后。
小家伙這麼一來,吃瓜群眾的目更加玩味了。方中誠恨不能找個地鉆進去,或者干脆原地消失。自己怎麼就來這兒了呢,這不是腆著臉讓人家打嘛。他惱的臉漲的像豬肝,低著頭推開人群慌忙離去。
沈海著臭小子有些哭笑不得。這孩子鬼鬼的,實在是太頭,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給他們兩口子神助攻非常給力。可他也太不給他親爹面子了,方中誠今兒個面掃地,徹底了笑話。
沈海對方中誠是真看不上。他真不算個男人, 這麼長時間對孩子不管不顧,他枉為人父。
養費不養費的沈海不在乎,他不缺錢, 李霞掙的也多。可媳婦心里的火得幫出了, 將倆孩子都改了姓,想辦法讓他知道了也改不回去,氣死那個混蛋玩意。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得知方中城因為房子和娶妻欠了一屁債, 李霞當機立斷去找他要養費。其目的就為了讓他家鄰居都知道他對倆孩子不管不顧。
挑了晚上吃飯時間去,這個時間段大家都在家吃飯。他的住房是單位分的, 住的全都是同事。公務人員,如果需要肯定會秉持真相到法庭作證吧。
“咚咚咚、”
三聲敲門, 慕容丹玲從里頭打開。一見就皺起了眉, 一副不耐的模樣。“你又來干嘛?”
“方中誠出來。”李霞說完有意放大聲音, 開始發揮田間地頭的大嗓門:“方中誠, 方中誠你給我出來。”
這一喊,方中誠出來了, 吃瓜群眾也出來了。有些明正大的在樓道里, 同樓層的門里往外瞅,一個個眼眸都閃著八卦的。
方中誠對這現象立馬就惱了, 他這人偽君子一個極度面子。喜歡有事私下說。而李霞覺得心思正干嘛藏著掖著,以前為了這個他跟發了好大的脾氣。為了他高興, 后來這子改了不。
今生重來一世畢竟閱歷在那兒, 做事已經很斂。嫁給沈海后做什麼都會先顧忌沈海的面子,沈海反而經常鼓勵想說啥說啥。都是在維護這個家, 維護家人, 他不怕人笑話。
“你瘋了是不是, 又跑來鬧什麼?我們都離婚了, 我跟你已經沒關系了。”
“呵、”李霞嘲諷的冷笑一聲。“離婚跟我是沒關系了,可你沒忘了你還有倆孩子吧?這麼久時間了,養費和兒子的借讀費保育費你是不是得給我。”
“我……”方中誠語塞了,他囊中想氣氣不起來。周圍的吃瓜群眾已經開始小聲的議論,那眼神、讓他頓時惱不已。可這事是他理虧,想發作卻發作不得。
“干嘛不說話,再婚了準備再孕,這是計劃把那倆扔一邊去?”
被嘲諷的臉紅脖子,周圍的議論聲更大了,他惱的恨不能找個地鉆進去,或者拿膠布將的捂住。可這倆偏他一項都做不到,甚至連關門躲避都不行。周圍同事和家屬都在看著,他躲回去更沒理了。
“我、我手頭有些張……”
“再婚、買房、你過自己的日子是一點兒不張,到倆孩子了就手頭張?呵、敢就是沒錢養孩子唄,那你當初生他們干嘛?”
方中誠被奚落的低著頭咬牙,已經退了下去,如今只剩下惱。哦,不,已經升級了怒。怒火中燒,恨不能將這個大庭廣眾打他臉的人一把推下樓去。
可他再怒也沒法發出來,憋的臉一陣白一陣青一下又紅。渾在打擺子一樣的哆嗦。事實勝于雄辯,再說什麼都無法挽回。除非他現在將錢甩到李霞臉上,可他沒錢還欠著外債。
“我、等我有錢了給你補上。”
“呵、這麼長時間,我不來你不給,我來了依舊不給。大隊沒錢打個白條,難不你養兒子也給我打白條?”
噗呲、有人忍不住笑了出來,這人真損。不過、該。臭男人離婚了不養孩子全丟給人。自己再婚不要孩子重新開始,你沒想過帶著倆孩子的前妻該多難?要是他男人這麼干,非跟他同歸于盡不可。
“李霞、你別太過分。”方中誠不僅在哆嗦,聲音也同樣在哆嗦。眼睛通紅,像被到絕境的。可偏他無法反擊,所有的傷害都只能自己承。
慕容丹玲手里倒是有錢,可那是準備做生意的,當然不可能替他付什麼養費。自己的兒子還不管呢。當然了,沈海已經起訴剝奪了的探視權,早不把沈暉當回事兒。
“我過分?”李霞也演起來了。不再像剛才那麼厲害,而是委屈又可憐。“離婚你把倆孩子都推給我,我一天天風吹日曬撂地攤養活孩子。你如今說我過分?難道這倆是我自己生出來的?”
方中誠已經被兌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周圍人議論紛紛,全都在譴責他不負責任。不喜歡農村人,你當初娶人家干啥?不喜歡農村人,那倆孩子是咋來的?這種完全就是畜生,管不住下半的東西。
李霞看目的達到了,也不再多待。形好似慢作,轉邊走邊說:“算了,算了,我生的我養。我、養。”
走了,吃瓜群眾也散了。方中誠幽魂一樣被媳婦拉進屋子,很快里頭發出激烈的爭吵,還有東西碎裂的聲音。
那兩口子怎麼吵李霞不管,的目的已經達到。這回鬧的人盡皆知,就算之后他補上養費,這壞印象已經深人心,養費是千辛萬苦才要到的,方中誠他對倆孩子不上心。
————
一般農歷十月開始,大家開始準備過年的服。同時做小生意的多了起來,的服裝很快出貨的不剩多,收攏資金準備南下再進一批。
晚上清點了現金,那麼重一包心里都有些發憷。在這沒有電腦的時代,從銀行寄錢十分麻煩還耽誤時間,帶著現金走心里真的是七上八下。冬天了,路上更加不太平。這要是被或者被搶,這麼長時間的辛苦可要付諸東流。
“你說找韓軍幫忙跟我走一趟怎麼樣?我給傭金。要不,讓我三哥陪我也行。”
韓軍是退伍的如今還是警察,有他跟著安全系數肯定增加。可人家是在職人員,私下里做這個是不是不好?李霞說完就有些后悔,趕快找補說要不讓三哥跟走一趟。
“家里活兒還得干,主要三哥沒有出遠門的經驗。還是找韓軍吧,看他有沒有時間。”
沈海開口這麼說,李霞也跟著點頭。三哥老實,也沒有應對這些的經驗。倆人萬一路上遇到劫道的或者騙子,或者這倆結合的,那還是韓軍更能應對,他份也能鎮得住那些宵小。
說韓軍呢,翌日韓軍就來了,“嫂子,你這有沒有什麼來錢的活兒給我介紹一下,我這實在是……”
李霞和老公對視一眼,輕輕開口:“你這是、想下海?”
八十年代下海熱在后期,這時候的人還是非常保守的。不敢冒險,尤其是那些有鐵飯碗的人,更加不敢孤注一擲。他這是被生活的沒辦法了,還是看掙錢眼紅了?
“一屁的債,這日子沒法過了。管它鐵飯碗還是什麼的,我現在就想搞錢,能多一也好。”
“你最近有時間嗎?有的話跟我去趟南方,我給你一個月工資,咱們走一周左右。倒貨需要本金,你如果沒有的話先積累。”
“好,我請上十天的假。”
生活所迫,沈海也沒法多言。他如果沒有父親給的錢打底,沒有李霞掙這麼多錢,此時估計也會這個腦筋。畢竟,養活仨孩子還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想好好養,那更費錢。
畫畫在學畫,沈暉對心算好像非常有興趣,他最近在給孩子找老師。一一也那麼聰明,看孩子對什麼興趣也得好好培養。而這些全都需要錢來支撐。他父親給了金夠多,可那些也舍不得日常消耗掉。
翌日,李霞代好家里,跟韓軍帶著現金南下去進貨。老父親不知道閨忙活這些能掙多,但家里包子鋪在運作,婿對他們態度和藹,所以爺幾個實打實的賣力干活,爭取年前將該拆除的全部拆完,該做的門窗、柜子啥的都做好。來年天一暖就可以工裝修。
家里熱火朝天的拾掇房子,在韓軍的陪同下安全返回,李霞跟沈海說起路上的驚險。“搶劫啊,手里拿著刀的那種。我的天,要不是有韓軍在,我得被嚇死。”
沈海一聽這況也是一驚:“這也太危險了吧,在哪兒遇到的?對方是知道你們帶著大量現金還是盲目打劫?”
“不是打劫我們,他就是在工業區外觀察找人下手。我們正好趕上了,被堵在了小巷里。錢韓軍提在手里,然后他將包給了我,自己拿出了個匕首。哇,你沒看到,他好厲害的。幾下就將那些人嚇跑了。”
韓軍自小學過的,后又在部隊鍛煉,上實打實有功夫。沒跟人死磕應該是顧及帶著的現金和其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沒事就好。后來呢,后來怎麼理的?”
“報警了,可直到我們離開那伙人也沒抓住。被盯上的那倆的也是,打扮鮮靚麗提著小皮箱,一看就有錢。這不是招禍嘛,財不白都不明白。”
“太危險了,下回還是讓韓軍跟你一起去。”
李霞點頭:“我跟他說好了,以后大概倆仨月一趟。他這樣能掙外快,可就是怕時間久了單位不同意。”
再過幾年進下海大,國家加速發展而單位的工資未能及時調整,導致許多人或迫于生計或眼紅小生意人而一個個離開了曾經的工作崗位。
一路上跟韓軍也有閑聊,得知他如今況十分窘迫。母親生病住院,腦出后后癥嚴重,基本離不開藥和治療。家里倆孩子上學,妻子照顧家沒法工作,一家子重擔在他一人肩上。他那人活泛,也許要不了多久就會有選擇。
抹了晚霜鉆進被窩,把腳丫子放熱水袋上舒服的渾都舒展了。“后院修整的咋樣了?”
“院里搭建的那些拆的差不多了,接下來拆吊頂和不好的門窗。大表哥做了兩扇窗戶,說你需要做的實在多,過年他也不回家了,留在這兒加班。”
李霞笑笑,想起了自己開的清單。如今想買家比前些年容易了,可的意思是自己做一些仿古的家。純中式的四合院,搭配仿古家多好看。這里拆遷也在十幾年后了,這十幾年讓老爺子下純正的中式風。如果他不住,那就都是自己的。
貨進回來了,翌日就有好幾家來找批發。農歷十一月,年貨最先準備的就是服。這時間段是服裝的黃金期,一天天忙的腳打后腦勺。
“霞,這棉做的可真好看,還是大城市的人活的好啊!”
二嫂拿著一件綿襖,說的那話能擰出醋來。如今農村人依舊是買布做服,那款式肯定跟南方大廠做出來的沒法比。而且綿輕薄,比之松的棉花做出來更加有型,穿在上顯瘦利索。
這明顯討要的口氣李霞卻不搭茬,氣的老二媳婦放下棉襖出去做飯了。晚上跟男人念叨小姑子太不近人,結果男人不但不幫反而罵了一頓。
“非拉著我個不能干活的人來這里白吃白喝,你就幫忙給做飯而已也要一份工資,你咋還有臉討要棉襖的?馮改香,你再這麼不知進退,我就跟霞霞斷絕關系,我看你以后還怎麼占便宜。”
“李老二,到底誰才是跟你過一輩子的人,你咋啥時候都胳膊肘往外拐?”
“那是我妹子,實打實的一母同胞,咋是外了?反正,做人不能沒臉沒皮。”
“你說我不要臉,李老二你個沒良心的。我做這些都是為了誰啊……”
兩口子吵了一架,院里聽到的人沒一個過問的。小夫妻的事兒讓他們自己解決就好。李霞對此不知,不是舍不得一件棉襖,是有自己的打算。老二媳婦拿的那件兒品相非常好,能賣上價。
這時期服裝生意不嚴謹,被污染的,殘次不合格的每批都會有。是想著等賣個差不多了再給一件兒。而且要過年了,老父親和哥哥在這兒干一冬天,回家不能兩手空空。還有母親和倆嫂子,最好都照顧到。
農村人又是自家人,臟污的洗洗,殘次的修補一下都不耽誤穿。這樣盡可能的多穿幾件,過年了都穿新多好。
老二媳婦被男人罵了心里有氣,翌日冷著臉不咋說話。早飯時畫畫問醋放哪兒了,站在一旁不吭聲。老漢斜瞅一眼。趕快從柜子里拿出醋遞給外甥。
“這兒呢。剛才舅媽沒聽到你說啥。”
畫畫笑笑倒了醋到院子里吃飯,不敢面對公公,低著腦袋訕訕的。暗自后悔自己不該使子。
“不樂意待就回家去。”
簡單一句話,人頓時再次道歉。等李霞進來殷勤的趕快給大家盛飯,吃完了主說送一一去兒園。
“不用麻煩,我順道就送了。”
沈海帶著孩子們上學,李霞忙著出攤。一家人都離開了廚房,老漢了一袋煙敲敲煙鍋再次開口敲打兒媳。
“端人碗服人管,老祖宗的話沒說錯的。你要不樂意掙這錢就回家去,你嫂子和弟妹都能干。”
“爹,我沒、我好好干。”
人都走了,一個人蔫兒噠噠的洗碗收拾,再不敢跟人鬧別扭。得寸進尺的心剛升起來就被接二連三的給滅了。
接下來的日子再不敢說什麼歪歪話,也不去看李霞的那些貨了。老老實實的給做飯打掃衛生,生怕這麼好的活兒不用做。
時間來到年底,后院該拆除的全部拆完。整個房子看著禿禿的有些荒涼,老父親手拍拍笑著安。
“等開春重新收拾了就好。”
“嗯,倒是比之前敞亮多了。”
“鋪地磚、換門窗刷漆、吊頂棚,刷墻面,來年這活兒不。”
“你們顧得上來做嗎?”
“顧得上。家里找親戚幫忙下種,其他活兒你嫂子們都能干,還有你大哥在家呢,不用擔心。”
“嗯。那你們下午走吧,回家過了年再來。我這兒看況,有時間就回,沒時間的話……”
“你們忙你們的,不用惦記家里。”
“嗯,把東西都拿上。”
老漢這才知道閨給準備了兩大包袱的,他頓時就推辭不要。李霞打開給他看,告訴他這些都是有些病的。
“有的臟了有的跳線開線缺扣子什麼的,反正都有問題,賣不出去的。拿回家讓我娘們修補修補。”
“就這麼點兒小問題不耽誤穿,你留著賣。”
“賣不了。實在要賣價格的特別低,還不到本錢。不如拿回家咱自己穿。”
大表哥開玩笑說留下,實際木工活兒他也著時間做的差不多了。給自家妹子干活,一個個都上心的。臨走看表妹也給他準備了一包裳,頓時樂呵的滿臉紅,不枉費他加班加點的給干。
“表哥你別嫌棄,就是一點點小病,修補下不耽誤穿。”
“這麼好的裳嫌棄啥,你嫂子看到不知道多樂呢。行了,等過完年我們來繼續干。你別心,保證給你干好。”
老漢那兒還是過意不去,臨走將閨給的錢在了床底下。當爹的農閑來給閨幫忙還要工錢說不過去,何況臨走又給這麼多。老兩口連里頭的秋秋都置辦齊全,他咋還能再拿錢。
李霞發現了父親沒拿錢,只好又去郵局給他寄回去。年底大掃除,一家人齊上陣。等干完了沈暉不知道找什麼,從屜里翻到了戶口本。早聽爸爸說了給一一遷戶口的事兒,今兒才看到一家五口整整齊齊在一個本上。他拿著給一一看。
“瞧,咱們家戶口本,這頁是你。”
“沈如一、”一一用手指著戶口本上自己那一頁的大字,開心的一個一個念。然后抬起頭來跟沈暉炫耀:“哥哥,我也姓沈了,跟你一樣的。你高興不高興,我可高興了。”
沈暉白他一眼,看似嫌棄實際手給他里塞了塊兒糖。“多了個笨蛋弟弟有什麼可高興的?”
“我不笨,我是最聰明的。”
“好,你是聰明蛋。”
畫畫拿著戶口本看了好幾遍,抬頭著爸爸默默的笑。之前在學校有人問過為什麼不跟哥哥一個姓,為什麼是跟媽媽姓,當時不知該如何回答。這回好了,再不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爸爸我去練字了。”
小孩將戶口本給沈海,轉出去回西屋自己房間。期末考試語文還好,可數學卻不行。小姑娘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從去年開始參加學校的書法班,如今每天都會認認真真的寫大字。
畫、書、字畫自古就是不分家的。喜歡,接國畫后被深深震撼。小小的心靈下定決心以后要考院,練字從現在開始。
畫畫去寫大字了,沈暉帶著弟弟去看電視。期末考試他兩門都是滿分,沈海給他找了學心算的老師。年前就開始學了,年后等到初八再開課。這幾天還能無憂無慮的玩幾天。
“一直是小孩子就好了。”
“哥哥,你說什麼?”
沈暉拍下他的后腦勺:“我說我羨慕你個小傻子,什麼都不用學,每天就是玩。”
“爸爸說等明年就給我報,我也沒法玩了。”
“不是吧,爸爸也太兇殘了。咱仨一個都不放過啊。”
“哥哥,學算不好玩嗎?”
“剛開始是好玩。其實也沒什麼,好玩的。”
沈暉笑笑,拉著弟弟在椅子上坐下。小傻子的快樂時也快要過去了,以后就難兄難弟了。想到這點兒,他忽然覺得喜歡這個弟弟,有他真好,有畫畫也很好。
李霞隔著玻璃窗看閨安安靜靜的在桌前練字,咬著俏的小模樣沉穩堅毅。前世就是沉靜安穩的子,今生褪去那層自卑,如今看著落落大方。
“沈海,你說再讓畫畫學個什麼樂好不好?”
“看孩子自己的意思。”沈海笑笑,跟一起做飯。“琴棋書畫,你這是想把閨培養大家閨秀?”
“就是聽人家說音樂可以陶冶人的,增加氣質。我這輩子讀書,更不懂什麼高雅的東西。我閨我當然想能漂亮又優雅,別長我這樣的。”
“你怎麼了,你很好啊。”
老夫老妻了一下被夸一句,李霞不由的紅了臉。不過今年的績給了無限自信,著他有些不好意思,卻沒有自卑的回避。
“我今年的貨全都出完了,資金全部回籠。等元宵節一過我就南下,這回我打算進年輕人喜歡的喇叭和襯衫。”
“我就說我媳婦很好,很厲害。”
————
過年沈海需要值班,帶著仨孩子回了老家。父母看到熱的招待,親戚們圍著問東問西。怕沈暉不習慣農村,代畫畫姐弟倆照顧哥哥。
過年跟家人在一起,幾年后重聚自有一番熱鬧。初五帶著孩子們回城,元宵節一過再次南下,父親和哥哥來了后開始更換門窗,修補地面。
老二媳婦冬天干了五十天,得了兩新裳和三十二塊錢。回家這麼一換算,覺得在這里更合算,所以一過年留老二在家里收拾土地準備下種,再次來到這里想多掙幾個。
地面不太好的磚被替換,門窗換新、吊頂、墻面刷、門窗家刷漆……隨著天氣轉暖,后院有條不紊的修繕。到四月全部修繕完,整個后院被恢復原貌。褪去之前那種雜陳舊,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李霞開春后生意進淡季,一天天就那麼緩緩的賣著貨。家里有老二媳婦做飯打掃,倒是輕松的很。有時間就跟大表哥比劃做啥樣的家,做好了老漢拿著砂紙一遍遍打磨,直到如鏡才均勻的上漆。
木頭和漆李霞都是選的好的,家門窗刷漆后隨著天氣轉暖在通風良好的況下利于干燥和揮發那味道。
時間匆匆很快大家換上了單薄的衫,干活的男人甚至中午已經開始膀子。大表哥說這麼著還省裳。李霞著他被劃的出的口子,只能是給他買點兒云南白藥。
晚上吃飯,老漢敲敲煙袋跟李霞告辭。“家也都放好了,等著漆干了晾了味兒就可以住。我們也該回了,玉米攏土麥子快收割,家里一堆活兒呢。”
“行、下午讓我三哥去買票,你們準備回吧。”
年后一人做了倆月多,按照實際天數給結了工資。一個個拿到錢開心的笑,老三對著有些不好意思,手推辭著。
“年前的給的不,又給了新裳。這回的工錢就算了,親戚間幫個忙不用算這麼細。”
他這麼一說,表哥也有些躊躇,老漢本來是不要的,可過年時李霞就是給他塞進了包袱里,此時猶豫著咋說來推拒。
“拿著。一碼歸一碼,你們放下地里的活兒來幫忙,我怎麼能讓你們空手回。”
將錢塞進三哥口袋,沖表哥笑笑轉出去收拾東西。這回去南方進了許多絨絨,整理了家里人能穿的讓老爹帶回去。以往開春掉棉就穿夾或者單,早起晚上能凍的哆嗦。絨是腈綸的特別容易起靜電,皮不好的還會,但卻絕對是這時期的神。
“咚咚、”
在里頭整理東西,聽到敲門聲過來應門。來人是二嫂,著滿臉的笑。坐下挲著給的絨說著謝的話,然后話鋒一轉進正題。
“霞、你看你能不能安排我去你家包子鋪干活?”說完站起來擼起袖子補充:“我干活麻利,絕對不比們差。咱可是一家子,你不會放著掙錢的活兒給旁人不給我吧?”
“我哥和倆孩子都在家呢,你在這兒他們怎麼辦?而且,包子鋪的人干的好好的,一個蘿卜一個坑,這也沒位置啊。”
“那包子鋪是你的,有沒有位置還不是你說了算嘛。我也看出來了,你男人啥都聽你的,這點兒小事你幫幫娘家人他不會說啥。”
李霞著沉默著,然后搖頭拒絕。“還是我剛才說的,我不能無緣無故把干的好好的人趕走。”
“那我留下幫你賣服裝。”
“暫時不需要。”
“霞、我可是你親嫂子。你放心,你雇我干活我啥都聽你的。這道理我現在懂。”
“我知道,可沒合適的地方。”
“那、那等有合適地方了你得先安排我。你給我寫信,我馬上就來。”
“再說吧,這事兒沒那麼容易。”
“好,反正你記得家里人。”
沖嫂子點點頭,這才拿著絨起離開。李霞低頭思來想去。二嫂這人貪小便宜,小病一堆。可這人也很能干,就是想把日子過的更好,看有能力所以想讓幫忙。
琢磨著有合適的小生意可以讓他們做,起初自己幫扶一把。大哥兩口子年紀大些估計不會來城里,三哥他們孩子在上學,也不可能都離開。慢慢來,有合適的一家家拉吧。
這種事兒是雙贏,娘家過的好了也不用老惦記,父母也安心。倆哥哥要來了城里也能給幫忙。做什麼力上的活計,比外人方便。
送走老父親和哥嫂,們又開始了吃食堂的生活。服裝批發零售基本上了正軌,一天天除了忙但不再那麼慌。
晚上收攤回家,隔著窗戶看到沈海系著圍在灶臺前忙碌。將貨連車放到耳房與東廂相連的廊下,用塑料布苫好后進了廚房。
放水洗手,開口問:“不是說好吃食堂的嗎,怎麼又在家里做飯?”
沈海的病,讓總是提著心。吃飯而已,食堂解決不好嘛。心里有些怨他不惜,語氣自然帶了出來,眉頭也皺著。
洗了手想接手做飯,被沈海側躲開。男人溫和的五笑起來,清亮的眼眸里有點點星在流。也被染的翹起了角,著他深呼吸一口。
“對不起,我就是擔心你。”
沈海看看窗戶,然后探頭親一下。他病了,而且目前沒有有效的治愈手段。他知道擔心,給他買營養品,空就趕快將家務做好、就是怕他累。
“最近覺非常好,別擔心。今兒是一一的生日,我答應給他做長壽面。”
李霞抬手一拍額頭,著他懊惱又抱歉。“對不起,我昏了頭了。來,給我,我來做。”
白面里磕仨蛋,加清水下手攪拌。兒子的生日啊,怎麼就忘了呢。重來一回,明明想的是最重要的是好好養育孩子,怎麼好像越走越偏呢。
掙錢,掙錢,吃夠了沒錢的苦頭,一心只想著錢能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事,要抓機遇努力掙錢。
自認學識不高,能力也不強,甚至膽子也不是太大。如今敢想敢干都是因為知道未來發展,等這段時期過去也兩眼一抹黑的時候肯定就沒這麼放得開。所以抓時間掙錢,結果好像忽略了孩子們心靈所需,還不如沈海跟孩子關系更親近。
“一一最近有沒有調皮,沒連累你挨訓吧?”
沈海笑著在剝蔥,細長的手指做什麼都慢條斯理。“前段日子打破了暖壺,不過暖壺里是空的沒燙到他。”
“這個臭小子,我就知道他不安生。明天開始我去接他吧,他是不是還跟人打架了,你為了他沒挨訓吧。”
沈海瞅了一眼門外,一個小影子飛快的消失在門口。“誰讓他是我兒子呢。”
簡單一句話,李霞滿肚子的話不再多言。原先想堅持自己空去接兒子,此時忽然覺得那麼做就傷了他這一番意。
下手將棉絮面團,蛋攤平切、木耳切、黃花菜切一下,今兒給臭小子做臊子面,酸辣鮮香他肯定喜歡。
做飯接手了,沈海剝了蔥后出去將定的蛋糕拿回來。今年新開的蛋糕店,這新鮮玩意買的人不,想要都得提前一天預訂。
小家伙過生日有蛋糕又有喜歡的面,開心的許了愿后開始手切。“我自己來,我要給爸爸一塊兒大的。”
小家伙自己手切開蛋糕,將最大的那塊兒裝進碗里放沈海面前。“爸爸,生日快樂。”
“哈哈、”大家都想在笑他,別人跟他說生日快樂,他居然也學著跟沈海這麼說。畫畫想糾正他,他卻不以為然。小腦袋一揚十分驕傲的模樣。
“我的生日要跟爸爸一起過。”
“生日還能跟人一起過?”沈暉咬一口蛋糕白他一眼,然后轉頭跟沈海要求。“爸、明年我過生日也要蛋糕。”
“好,以后你們仨過生日都有蛋糕。”
“噢耶、爸爸最好,爸爸萬歲。”
普通的糖、餅干什麼的家里就沒斷過。出現的新鮮玩意可口可樂、蛋糕什麼的沈海也會滿足。小家伙們對爸爸熱烈歡呼,一一甚至用沾滿油的親了他一臉。
“哈哈、”
看著爸爸的模樣小家伙哈哈大笑,沈海對孩子們從來都是那副笑模樣。李霞拿了巾給他干凈,嗔了兒子一樣讓他乖乖吃別再糊。
“這麼貴的東西你給我好好吃,乖乖的別再作妖,不然媽媽揍你啊。”
“知道了。”
拿紙給大家,轉到灶臺去煮面。一一著背影小聲的說:“媽媽好小氣。”
沈海同樣學他小聲道:“給你買蛋糕的錢是媽媽給的。”
小家伙抬頭瞪大了眼眸,黑白分明的眼睛寫滿了不可置信。“真的?”
“真的。”
“那明天可以再買一個蛋糕嗎?”
李霞回頭瞪他:“給點兒就燦爛是不是?屁又了?”
“沒。”哥哥姐姐在笑他,他卻嬉皮笑臉。“那媽媽下回什麼時候才可以買?”
這臭小子,給個桿兒就往上爬。他喜歡甜食,這種香甜膩的食他很喜歡。前世想吃吃不到只能干看,從來沒跟提過這些要求。
“買普通的蛋糕,不過生日買生日蛋糕有些奇怪。”
“好。只要是蛋糕我都喜歡。”
仗著家里最小,開口爭取到了福利。轉頭跟哥哥姐姐嘚瑟,沈暉傲的一仰頭,那模樣默默的在說我要媽媽也會給。
————
小家伙過了生日好幾天了,方中誠不知哪神經忽然搭上了想起還有個兒子。傍晚放學到兒園去看兒子,結果聽到老師居然喊的是沈如一。
“沈如一?”
他兒子什麼時候改姓沈了,這簡直晴天霹靂。當即在人群中找到沈海劈頭蓋臉的質問,講話時額頭的青筋都崩了來。
“沈海,你給我解釋解釋。我方中誠的兒子,怎麼就跟著你姓了沈?你怎麼那麼大臉,你自己沒兒子嘛你搶我的……”
“噓、”大庭廣眾的,沈海覺得這麼嚷嚷不合適。方中誠激過后也很快冷靜,都是知識份子,有話找地方說,這麼不管不顧的如同潑婦一般的行為讓他也臉紅了一下。
“走,到你家去說。”
倆男人領著孩子回了沈海家里,路口的時候李霞看到了況。將攤子給小劉,也趕快跟腳步回了家。
“不管什麼原因,一一是我兒子,怎麼能改了姓呢?”
“為什麼不能改?”李霞進來瞪著他,話語說的理直氣壯。“我兒子,我生我養,我想讓他姓什麼就姓什麼。”
“李霞、你蠻不講理。自古孩子都是從父姓,我又不是上門婿,憑什麼我兒子不跟我姓?”
“憑你只管生不管養,憑你不愿將孩子的戶口遷到你名下。你自己都不愿意要,還有臉來問我憑什麼。方中誠、哪個給你這麼大的臉?”
李霞講話毫不客氣,畫畫在門外就聽到了媽媽生氣的駁斥聲。仨孩子站在院里面面相覬,沈暉著弟弟妹妹此刻有些同。
之前一直覺得他倆有個好媽媽,不論環境好壞都不拋棄自己的孩子。而他媽還是鐵飯碗有工作呢,離婚都不要他。可如今看來他倆也可憐,方中誠跟他爸爸比可差老鼻子了。
小孩子的腦回路就是這麼好玩,一對比頓時找到了共鳴。沈暉手左手牽一個右手牽一個,姊妹三人背著書包一下子關系好像更近一步。原來大家都是“難兄難弟”。
那邊方中誠被氣的臉紅脖子,想說什麼不知該從何說起。從去年他們就開始備孕想再生一個,結果到現在也沒懷上。去醫院檢查說沒病,可就是懷不上。
他心里煩躁沮喪,到兒園來看兒子,結果他兒子居然改了姓。沈如一、養權在李霞那里,姓再這麼一改,這兒子好像跟他沒任何關系了。
“不管怎麼說,我兒子你不能隨便改姓。”
“法律規定,孩子可從父姓也可從母姓。一一是我們在養,戶口落在我男人名下。他改姓沈合合理。”
“一一本來是我在養,你現在還給我吧。”
“方中誠你他娘的長點兒心行不,孩子不是小貓小狗。我跟你說幾遍了,你聽不懂人話是不是?”李霞這回真火大了,氣的抬手拿起了院里的掃把。
“你也要三十好幾快四十的人,說出的話跟他娘的臭狗屁一樣。婚姻、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該負責的事兒在你那里了過家家,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你以為你是誰,太啊,全地球都得繞著你轉?”
看怒氣發一副要打人的樣子,方中誠下意識的往后退了一步。這兩年李霞溫和許多、讓他忘記曾經也是地頭跟人打架毫不怯的主,今兒要手敲他兩下他只能干挨著。
“滾、倆孩子你想看可以,其他的沒你說話的份兒。”
“那是我兒子,我親兒子,我怎麼就……”
“養育的時候怎麼不說是你親兒子,遷戶口的時候怎麼不說是你親兒子?責任你不負,空口白話在這兒嚷嚷你的權利。你只管生不管養,戶口都不給孩子遷,你得多厚的臉皮說出這些話?”
有理有據的說完,方中誠被堵得有口難言,繼續開口奚落:“我以前以為你是讀書人,讀書人最有責任心要臉面。如今你這接二連三的作簡直震驚我的認知,沒想到這天底下還有你這樣不要臉的讀書人。”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看熱鬧的吃瓜群眾不知誰來了這麼一句,頓時大家議論紛紛。一時間說什麼的都有,但就今兒吃的這瓜,朋友覺得方中誠的確是沒道理。
“孩子媽媽在養,那姓什麼自然媽媽說了算。”
意識在覺醒,承擔家庭社會責任的同時,大家也希能有自己的權益。憑什麼孩子只能從父姓,我生我養的,既然你不管你就無權干涉孩子的姓氏問題。
“一一、”
方中誠老臉泛紅,開口喊兒子。他今兒面子丟大發了,眾人中好想拂袖而去,可那麼著就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所以他開口想從兒子這里尋求幫助。如果孩子跟他親的話,那他今兒還不算太可笑。
他想的好,可明顯高估了在兒子心里的分量。一一聽到他喊自己,跐溜一下躲到了沈海后。
小家伙這麼一來,吃瓜群眾的目更加玩味了。方中誠恨不能找個地鉆進去,或者干脆原地消失。自己怎麼就來這兒了呢,這不是腆著臉讓人家打嘛。他惱的臉漲的像豬肝,低著頭推開人群慌忙離去。
沈海著臭小子有些哭笑不得。這孩子鬼鬼的,實在是太頭,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給他們兩口子神助攻非常給力。可他也太不給他親爹面子了,方中誠今兒個面掃地,徹底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