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鎮的碼頭一如既往地熱鬧。
劉衡剛陪著走到涼亭那邊,就看到王氏和汐不停地跟人招呼、說話,還有人催著們快點出攤。
汐這次沒刻意畫眉,只是還是穿了一布短褐的男裝。
幾日不見,高嬸過來招呼,看了劉衡一眼,沖王氏笑道,“這是你家生老爺吧?看著就一表人才,跟汐兒好般配。”
般配?
劉衡愕然,再仔細一聽邊上那些人沖王氏兩人恭喜湊趣的話,汐居然是他的媳婦?他怎麼不知道這事?
幸好他沉得住氣,也幸好沒人敢隨便跟他這個生老爺閑聊,不然,他怕穿幫啊。
王氏聽眾人這一通話,才想起說過汐是自家的兒媳婦,連忙走到劉衡邊上,低聲解釋那日的事。
“娘就是怕汐兒吃虧,當時話趕話,這事……”
劉衡額,話趕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還能說什麼?
“娘,我倒還好,可汐兒到底是子,這事說出去,的名聲……”
“汐兒說時間長了,大家就忘記了。”
這事還能如此馬虎?
他看著茶水攤那邊說得熱鬧。
汐被眾人打趣了幾句,害地辯駁,“高嬸,你們不要說,嬸娘說了,我還小呢。以后的事……說聽我自己的,我自己拿主意。”
“你嬸娘對你可真好啊。”高嬸嘆。
汐一雙杏眼彎彎,笑了月牙,“是啊,嬸娘對我可好可好了,是好人,所以我家二郎哥才教得這麼有出息,總說孩子打小就要好好教……”
生老爺的長故事大家都聽。
話題很快跑偏了,從打趣養媳,變了王氏的慈善,然后討論慈母育兒經,又從育兒經變了農家子的讀書不易,再從農家子轉到了種田苦……
等話題轉了十萬八千里,第一壺茶出爐了,汐笑聲清脆地開始賣。
劉衡覺得教了,原來轉移話題還能轉得如此千回百轉;他總算見識到人聊天是如何離題千里的。
王氏本來想解釋解釋,看汐快忙不過來,趕回去幫忙。
到最后,這事就好像就劉衡一個人在煩惱如何圓話收場,等他坐上渡船,王氏和汐才有功夫過來送他。
王氏自然是叮囑他好好吃飯,多多休息,莫要一味省錢。
汐將之前做的油炸小魚裝了一竹筒給他帶到學館,就囑咐了一句:“二郎哥,家里你別擔心,好好考試。”
劉衡一一應了,上船離開。
汐目送渡船遠去,看看茶水攤,還是煩惱,這花錢如流水,眼看八月就是院試,錢很張啊。
劉衡帶回來那二十五兩銀子,還了今年的外債后,就只有十多兩了,劉大力遷墳、祠堂上供、家中擺席……一連串事下來,就剩了二兩。
考慮到劉衡再學館還得花銷,這二兩讓他帶去備用。
轉眼間,他們又是一個空殼窮蛋!
汐想到這些事,就想嘆氣,不行,節流是沒指,還得開源!
茶水攤的生意幾乎穩定在每日百來文賬,一月下來差不多三兩銀子。
山村一般人家,一年可能都不一定有這麼多現銀。
劉族長有個外號“敲門千”,意思是不論何時敲他家門借錢,點一千來文都是隨時能借到的。就沖這外號,就知道村中人大多家里連一兩現銀都沒有。
要是他們知道這茶水攤一月有個三兩左右賬,眼睛都要瞪紅了。
可是,相比劉衡考試的花銷來說,這每月三兩銀子實在不夠瞧。
消暑茶顧名思義是消暑的,一年最多只能賣半年;天冷了就沒人喝涼茶了。現在已經是六月,最多賣到八月末九月初,就算生意一直這麼好,也只有十兩左右的銀子。
這還得家里不吃不喝不用,全省著,才能剩下來。
汐恨不得鉆進錢眼里,做夢都是夢到自己在找客戶找貨源。
王氏也知道汐在愁什麼,又是又是慚愧,自己一個大人,要一個半大孩子發愁。也沒別的本事,只能擺攤的功夫做點兒繡活,回家就恨不得黏在織布機上。
到了六月中,這天,王氏帶著織好的一匹布打算去鎮上布坊出售,汐一個人在茶水攤忙活。
看著對面王七們在貨船上忙上忙下,上上下下的袋子上,都打了何記布坊的標記。
汐過去送王七們買的消暑茶,又看了那貨船一眼,“王七哥,我看你搬上搬下的都是布料吧?”
“是啊,不過運過來的是細棉布,剛搬上去的是麻布。”
汐只覺得腦中靈一閃,“這都是運到哪里去啊?”
“送到縣里,也可能送到府城?”王七撓撓頭,不太確定。
自從知道汐是個的,他說話都不敢隨意了,更別說像以前一樣,拍個肩頭啥的。
汐只覺得靈一閃,請高嬸幫忙照看一下茶水攤,轉就去追王氏。
王氏正走到布坊門口問個價,就被氣吁吁的汐給拖回來。
“嬸娘,布坊說給多啊?”
“還是跟往日差不多,一匹麻布給五百二十文。”
“嬸娘,這布先別賣,讓我帶到縣里去看看吧?”汐跟王氏磨了半天,王氏想想,也就損失點坐船的渡資,答應讓去試試。
不放心汐一個人坐船出門,但是茶水攤離不開人,又舍不得再讓茶攤歇業一天,最后還是等三叔公家的劉進寶回家時,拜托他帶汐去縣城。
汐跟著劉進寶來到明水縣下船,看看碼頭還有些失。因為明水縣的碼頭,并沒比青龍鎮大多。
劉進寶跟說,這是因為青龍鎮的道連接其他兩個縣城,那兩個縣城的運貨坐船到府城去,都是到青龍鎮碼頭的。
青龍鎮,是明水縣最富裕的一個鄉鎮。
汐這個鄉下人,頭一次進明水縣城。為了不給劉進寶添麻煩,依然是一小子打扮,跟在劉進寶后,一起走進縣城城門。
進了城門,汐發現明水縣比青龍鎮還是要好上那麼一點點的,至地方大了點,人也多了點。走在路上的人,穿棉布的也比穿麻布的多。
青龍鎮的碼頭一如既往地熱鬧。
劉衡剛陪著走到涼亭那邊,就看到王氏和汐不停地跟人招呼、說話,還有人催著們快點出攤。
汐這次沒刻意畫眉,只是還是穿了一布短褐的男裝。
幾日不見,高嬸過來招呼,看了劉衡一眼,沖王氏笑道,“這是你家生老爺吧?看著就一表人才,跟汐兒好般配。”
般配?
劉衡愕然,再仔細一聽邊上那些人沖王氏兩人恭喜湊趣的話,汐居然是他的媳婦?他怎麼不知道這事?
幸好他沉得住氣,也幸好沒人敢隨便跟他這個生老爺閑聊,不然,他怕穿幫啊。
王氏聽眾人這一通話,才想起說過汐是自家的兒媳婦,連忙走到劉衡邊上,低聲解釋那日的事。
“娘就是怕汐兒吃虧,當時話趕話,這事……”
劉衡額,話趕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還能說什麼?
“娘,我倒還好,可汐兒到底是子,這事說出去,的名聲……”
“汐兒說時間長了,大家就忘記了。”
這事還能如此馬虎?
他看著茶水攤那邊說得熱鬧。
汐被眾人打趣了幾句,害地辯駁,“高嬸,你們不要說,嬸娘說了,我還小呢。以后的事……說聽我自己的,我自己拿主意。”
“你嬸娘對你可真好啊。”高嬸嘆。
汐一雙杏眼彎彎,笑了月牙,“是啊,嬸娘對我可好可好了,是好人,所以我家二郎哥才教得這麼有出息,總說孩子打小就要好好教……”
生老爺的長故事大家都聽。
話題很快跑偏了,從打趣養媳,變了王氏的慈善,然后討論慈母育兒經,又從育兒經變了農家子的讀書不易,再從農家子轉到了種田苦……
等話題轉了十萬八千里,第一壺茶出爐了,汐笑聲清脆地開始賣。
劉衡覺得教了,原來轉移話題還能轉得如此千回百轉;他總算見識到人聊天是如何離題千里的。
王氏本來想解釋解釋,看汐快忙不過來,趕回去幫忙。
到最后,這事就好像就劉衡一個人在煩惱如何圓話收場,等他坐上渡船,王氏和汐才有功夫過來送他。
王氏自然是叮囑他好好吃飯,多多休息,莫要一味省錢。
汐將之前做的油炸小魚裝了一竹筒給他帶到學館,就囑咐了一句:“二郎哥,家里你別擔心,好好考試。”
劉衡一一應了,上船離開。
汐目送渡船遠去,看看茶水攤,還是煩惱,這花錢如流水,眼看八月就是院試,錢很張啊。
劉衡帶回來那二十五兩銀子,還了今年的外債后,就只有十多兩了,劉大力遷墳、祠堂上供、家中擺席……一連串事下來,就剩了二兩。
考慮到劉衡再學館還得花銷,這二兩讓他帶去備用。
轉眼間,他們又是一個空殼窮蛋!
汐想到這些事,就想嘆氣,不行,節流是沒指,還得開源!
茶水攤的生意幾乎穩定在每日百來文賬,一月下來差不多三兩銀子。
山村一般人家,一年可能都不一定有這麼多現銀。
劉族長有個外號“敲門千”,意思是不論何時敲他家門借錢,點一千來文都是隨時能借到的。就沖這外號,就知道村中人大多家里連一兩現銀都沒有。
要是他們知道這茶水攤一月有個三兩左右賬,眼睛都要瞪紅了。
可是,相比劉衡考試的花銷來說,這每月三兩銀子實在不夠瞧。
消暑茶顧名思義是消暑的,一年最多只能賣半年;天冷了就沒人喝涼茶了。現在已經是六月,最多賣到八月末九月初,就算生意一直這麼好,也只有十兩左右的銀子。
這還得家里不吃不喝不用,全省著,才能剩下來。
汐恨不得鉆進錢眼里,做夢都是夢到自己在找客戶找貨源。
王氏也知道汐在愁什麼,又是又是慚愧,自己一個大人,要一個半大孩子發愁。也沒別的本事,只能擺攤的功夫做點兒繡活,回家就恨不得黏在織布機上。
到了六月中,這天,王氏帶著織好的一匹布打算去鎮上布坊出售,汐一個人在茶水攤忙活。
看著對面王七們在貨船上忙上忙下,上上下下的袋子上,都打了何記布坊的標記。
汐過去送王七們買的消暑茶,又看了那貨船一眼,“王七哥,我看你搬上搬下的都是布料吧?”
“是啊,不過運過來的是細棉布,剛搬上去的是麻布。”
汐只覺得腦中靈一閃,“這都是運到哪里去啊?”
“送到縣里,也可能送到府城?”王七撓撓頭,不太確定。
自從知道汐是個的,他說話都不敢隨意了,更別說像以前一樣,拍個肩頭啥的。
汐只覺得靈一閃,請高嬸幫忙照看一下茶水攤,轉就去追王氏。
王氏正走到布坊門口問個價,就被氣吁吁的汐給拖回來。
“嬸娘,布坊說給多啊?”
“還是跟往日差不多,一匹麻布給五百二十文。”
“嬸娘,這布先別賣,讓我帶到縣里去看看吧?”汐跟王氏磨了半天,王氏想想,也就損失點坐船的渡資,答應讓去試試。
不放心汐一個人坐船出門,但是茶水攤離不開人,又舍不得再讓茶攤歇業一天,最后還是等三叔公家的劉進寶回家時,拜托他帶汐去縣城。
汐跟著劉進寶來到明水縣下船,看看碼頭還有些失。因為明水縣的碼頭,并沒比青龍鎮大多。
劉進寶跟說,這是因為青龍鎮的道連接其他兩個縣城,那兩個縣城的運貨坐船到府城去,都是到青龍鎮碼頭的。
青龍鎮,是明水縣最富裕的一個鄉鎮。
汐這個鄉下人,頭一次進明水縣城。為了不給劉進寶添麻煩,依然是一小子打扮,跟在劉進寶后,一起走進縣城城門。
進了城門,汐發現明水縣比青龍鎮還是要好上那麼一點點的,至地方大了點,人也多了點。走在路上的人,穿棉布的也比穿麻布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