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仇家要尋李忘憂救命,對此李忘憂自然全不知曉。
他連夜又畫完一張素描圖,小心收起才合上榻睡覺。不過卻一晚轉輾反側,睡的非常不安生。
倒不是李忘憂認床,而是這該死的大唐本就沒有床這種傢!
唐人睡覺,窮人直接睡地上,鋪張草席就是床了。東瀛人倒是學去了,後世榻榻米便是如此。
講究一些的睡的是臥榻,也就是木製作的矮床,那滋味簡直一個酸爽,這讓李忘憂無比懷念席夢思……
原本李忘憂一直覺得大唐應該有床,因為李白那首著名的靜夜思裡面有寫,「床前明月,疑是地上霜。」……結果穿越之後他才明白「床」指的是「胡床」,也就是類似後世馬扎一樣的坐。
穿越到大唐一周多時間,李忘憂還是睡不慣這邦邦的臥榻,每天起來必是腰酸背痛筋,急需藍瓶蓋中蓋來補一補了。
好不容易到天蒙蒙亮,李忘憂正睡的香時卻又被那響徹全城的晨鼓敲得心煩意。
掏出從蘇長卿那裡借來的手錶,看了一下時間,李忘憂就忍不住想罵娘。
敲你妹啊!這才凌晨四點過不到五點!
更缺德的是這晨鼓敲起來還沒完,他也不想想長安城晨鼓三千下,那是一時半會能敲完的嗎?
總之,李忘憂睡不了。
天剛亮便頂著黑眼圈打著哈欠起床,李忘憂推門去牛家兄弟洗漱出門。
今天是楊纂所說的曲江池詩會的日子,李忘憂既然答應了楊纂,就得認命去參加。
雖然他本搞不懂詩會到底是幹嘛的,不過聽楊纂的意思應該像是場比賽,不然為何要他拿回一個頭名?
多想無用,今日去了便知,如果只是單純比做詩倒是簡單了。李忘憂不信這大唐貞觀年間,還有誰能比自己腦袋裡的唐詩宋詞更牛的。
與牛家兄弟在坊里尋了家賣早餐的小吃店鋪。
店鋪里灶下柴火正旺,一名赤膊的胡人梆梆梆地打著燒餅,蒸籠里的白氣熱騰騰上冒,剛出爐的芝麻胡餅金黃亮又香又脆,讓李忘憂看得是胃口大開。
「夥計,蒸餅、燒餅各來十個,餺飥湯三碗。」李忘憂招呼牛家兄弟坐下,又招呼店鋪夥計將吃食弄來。
這大唐包子、饅頭、花捲、燒賣、蒸餃都蒸餅,區別只是有餡沒餡以及樣子如何了。
帶餡的蒸餅一咬順流油,大碗的面片餺飥湯更是吃得李忘憂和牛家兄弟大呼過癮。
不過這牛家兄弟塊頭夠大,飯量更大,十個蒸餅十個燒餅幾乎全被兩人風捲殘雲般給消滅了,而且看樣子並沒有吃飽。
李忘憂昨天晚上才發了筆橫財,哪裡會吝嗇這些。
連忙招呼夥計再送來蒸餅和燒餅各十個,餺飥湯兩碗,這才讓牛家兄弟終於甩開膀子暢快吃了個飽。
唏哩呼嚕將餺飥湯喝了個乾淨,牛武的獨眼中都閃著滿足的芒:「好久沒吃得那麼飽了,小郎,多謝了。」
「哪裡話,兩位兄長何出此言,難道你們陪我走一趟長安城,護佑我安危,我還能讓兩位兄長肚子不。」
牛勇沒有說話,只是謝的用獨臂拍了拍李忘憂的肩膀。
「兩位兄長,有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小郎有話儘管說。」
「我看兩位兄長孔武有力,為何會吃不飽飯呢?」李忘憂這話從定周村出來就想問,卻一直沒好意思開口。
今日大家絡不,他才終於將心中疑問了出來。
牛勇沉默半響,回答道:「村中還有我兄弟戰死袍澤家眷三十七家,殘疾失去謀生能力者九家……」
他的話沒有說完,但李忘憂立刻想清楚其中含義。
原來這牛家兄弟不僅僅是要養活自己,還在救濟村中那些戰死袍澤的家眷和殘疾失去勞能力的袍澤家庭啊。
李忘憂站起來,恭恭敬敬朝牛家兄弟施以揖禮:「兩位兄長,是小子孟浪了。」
「小郎哪裡話,這和你又沒有關係。」
「敢問兩位兄長,村中那些都是與突厥人作戰時陣亡或者傷的嗎?」
牛武點點頭:「不錯,我們定周村當年徵兵六十人,都編製在一個衛府中鎮守雁門關。大業十一年與突厥人大戰後,戰死三十七人,另外二十三人各有殘疾,其中九人幾乎失去雙手雙,其餘十四人幾乎人人帶傷。」
「可惡!實在可惡!恨不能殺那群蠻族!」李忘憂重重一拳砸在桌上,想要發泄心中的憋屈,卻反將自己拳頭砸得生疼,讓他又忍不住捂著手齜牙咧。
這讓牛家兄弟二人看得莫名發笑,卻心懷。
李家小郎,有有義啊!
李忘憂心中卻覺憋屈,總覺得堵了一塊石頭般沉甸甸的,又不知該如何發泄。
全村一百二十七戶人家,出征六十人,那就是六十戶人家,半數村戶啊!
六十府兵,陣亡了半數以上,而完好的幾乎沒有。
這些前朝府兵抵抗的是草原狼,突厥人,他們護衛的是華夏民族,但如今大唐府卻將他們幾乎完全忘,何其可恨!
他想起了後世那首《忠報國》忍不住拍著桌子打著節拍,扯起嗓子嘶吼唱了起來:
狼煙起江山北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狂長刀所向
多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
他一遍吼完,只覺得心舒暢,心中那憋屈都隨著歌聲釋放了出去。但一旁的牛勇牛武卻都如遭雷擊,呆立當場。
「恨狂,長刀所向,多手足忠魂埋骨它鄉……」牛勇口中喃喃,眼中熱淚卻無法抑制下落。
牛武更是口中發出野般的嘶吼:「大兄,我好恨啊!」
小吃店周圍不人都被李忘憂這一嗓子給吼得獃滯了,如此古怪音調的歌曲眾人聞所未聞。但歌詞卻又這般熱奔放、豪氣干雲,聽得眾人熱上涌。
「好!好一個堂堂大唐要讓四方來賀!」一旁忽然有人拍手好。
原本歌詞中是「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被李忘憂一時機靈,改了大唐。
李忘憂尋聲看去,卻是名陌生華服男人,年約三十來歲。
「小郎,這歌可有名字?」
「《忠報國》。」
長安仇家要尋李忘憂救命,對此李忘憂自然全不知曉。
他連夜又畫完一張素描圖,小心收起才合上榻睡覺。不過卻一晚轉輾反側,睡的非常不安生。
倒不是李忘憂認床,而是這該死的大唐本就沒有床這種傢!
唐人睡覺,窮人直接睡地上,鋪張草席就是床了。東瀛人倒是學去了,後世榻榻米便是如此。
講究一些的睡的是臥榻,也就是木製作的矮床,那滋味簡直一個酸爽,這讓李忘憂無比懷念席夢思……
原本李忘憂一直覺得大唐應該有床,因為李白那首著名的靜夜思裡面有寫,「床前明月,疑是地上霜。」……結果穿越之後他才明白「床」指的是「胡床」,也就是類似後世馬扎一樣的坐。
穿越到大唐一周多時間,李忘憂還是睡不慣這邦邦的臥榻,每天起來必是腰酸背痛筋,急需藍瓶蓋中蓋來補一補了。
好不容易到天蒙蒙亮,李忘憂正睡的香時卻又被那響徹全城的晨鼓敲得心煩意。
掏出從蘇長卿那裡借來的手錶,看了一下時間,李忘憂就忍不住想罵娘。
敲你妹啊!這才凌晨四點過不到五點!
更缺德的是這晨鼓敲起來還沒完,他也不想想長安城晨鼓三千下,那是一時半會能敲完的嗎?
總之,李忘憂睡不了。
天剛亮便頂著黑眼圈打著哈欠起床,李忘憂推門去牛家兄弟洗漱出門。
今天是楊纂所說的曲江池詩會的日子,李忘憂既然答應了楊纂,就得認命去參加。
雖然他本搞不懂詩會到底是幹嘛的,不過聽楊纂的意思應該像是場比賽,不然為何要他拿回一個頭名?
多想無用,今日去了便知,如果只是單純比做詩倒是簡單了。李忘憂不信這大唐貞觀年間,還有誰能比自己腦袋裡的唐詩宋詞更牛的。
與牛家兄弟在坊里尋了家賣早餐的小吃店鋪。
店鋪里灶下柴火正旺,一名赤膊的胡人梆梆梆地打著燒餅,蒸籠里的白氣熱騰騰上冒,剛出爐的芝麻胡餅金黃亮又香又脆,讓李忘憂看得是胃口大開。
「夥計,蒸餅、燒餅各來十個,餺飥湯三碗。」李忘憂招呼牛家兄弟坐下,又招呼店鋪夥計將吃食弄來。
這大唐包子、饅頭、花捲、燒賣、蒸餃都蒸餅,區別只是有餡沒餡以及樣子如何了。
帶餡的蒸餅一咬順流油,大碗的面片餺飥湯更是吃得李忘憂和牛家兄弟大呼過癮。
不過這牛家兄弟塊頭夠大,飯量更大,十個蒸餅十個燒餅幾乎全被兩人風捲殘雲般給消滅了,而且看樣子並沒有吃飽。
李忘憂昨天晚上才發了筆橫財,哪裡會吝嗇這些。
連忙招呼夥計再送來蒸餅和燒餅各十個,餺飥湯兩碗,這才讓牛家兄弟終於甩開膀子暢快吃了個飽。
唏哩呼嚕將餺飥湯喝了個乾淨,牛武的獨眼中都閃著滿足的芒:「好久沒吃得那麼飽了,小郎,多謝了。」
「哪裡話,兩位兄長何出此言,難道你們陪我走一趟長安城,護佑我安危,我還能讓兩位兄長肚子不。」
牛勇沒有說話,只是謝的用獨臂拍了拍李忘憂的肩膀。
「兩位兄長,有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小郎有話儘管說。」
「我看兩位兄長孔武有力,為何會吃不飽飯呢?」李忘憂這話從定周村出來就想問,卻一直沒好意思開口。
今日大家絡不,他才終於將心中疑問了出來。
牛勇沉默半響,回答道:「村中還有我兄弟戰死袍澤家眷三十七家,殘疾失去謀生能力者九家……」
他的話沒有說完,但李忘憂立刻想清楚其中含義。
原來這牛家兄弟不僅僅是要養活自己,還在救濟村中那些戰死袍澤的家眷和殘疾失去勞能力的袍澤家庭啊。
李忘憂站起來,恭恭敬敬朝牛家兄弟施以揖禮:「兩位兄長,是小子孟浪了。」
「小郎哪裡話,這和你又沒有關係。」
「敢問兩位兄長,村中那些都是與突厥人作戰時陣亡或者傷的嗎?」
牛武點點頭:「不錯,我們定周村當年徵兵六十人,都編製在一個衛府中鎮守雁門關。大業十一年與突厥人大戰後,戰死三十七人,另外二十三人各有殘疾,其中九人幾乎失去雙手雙,其餘十四人幾乎人人帶傷。」
「可惡!實在可惡!恨不能殺那群蠻族!」李忘憂重重一拳砸在桌上,想要發泄心中的憋屈,卻反將自己拳頭砸得生疼,讓他又忍不住捂著手齜牙咧。
這讓牛家兄弟二人看得莫名發笑,卻心懷。
李家小郎,有有義啊!
李忘憂心中卻覺憋屈,總覺得堵了一塊石頭般沉甸甸的,又不知該如何發泄。
全村一百二十七戶人家,出征六十人,那就是六十戶人家,半數村戶啊!
六十府兵,陣亡了半數以上,而完好的幾乎沒有。
這些前朝府兵抵抗的是草原狼,突厥人,他們護衛的是華夏民族,但如今大唐府卻將他們幾乎完全忘,何其可恨!
他想起了後世那首《忠報國》忍不住拍著桌子打著節拍,扯起嗓子嘶吼唱了起來:
狼煙起江山北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狂長刀所向
多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
他一遍吼完,只覺得心舒暢,心中那憋屈都隨著歌聲釋放了出去。但一旁的牛勇牛武卻都如遭雷擊,呆立當場。
「恨狂,長刀所向,多手足忠魂埋骨它鄉……」牛勇口中喃喃,眼中熱淚卻無法抑制下落。
牛武更是口中發出野般的嘶吼:「大兄,我好恨啊!」
小吃店周圍不人都被李忘憂這一嗓子給吼得獃滯了,如此古怪音調的歌曲眾人聞所未聞。但歌詞卻又這般熱奔放、豪氣干雲,聽得眾人熱上涌。
「好!好一個堂堂大唐要讓四方來賀!」一旁忽然有人拍手好。
原本歌詞中是「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被李忘憂一時機靈,改了大唐。
李忘憂尋聲看去,卻是名陌生華服男人,年約三十來歲。
「小郎,這歌可有名字?」
「《忠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