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46、第 46 章

 蘭若也就是隨口一問,聽著孟茯不知道,倒也沒在多問了。

 待回到家中,孟茯安頓好萱兒出來,但見沈夜瀾站在院子里。

 墻下的那幾棵梨樹今年孟茯又沒趕上花期,這會兒已經開門了已是茂盛的綠葉子了。

 對面的梅花就更沒看到,有些憾。

 倒是借著這門口掛著的燈籠,能瞧見那些個韭菜長得倒是不錯的。

 “你怎還不休息?莫不是酒喝多了?”可是孟茯記得沈夜瀾也沒有多喝啊?而且沈夜瀾的酒量也不至于這麼差吧?

 沈夜瀾輕輕搖著頭,“沒有,只是方才聽到蘭若的話,我想起一個人來。”

 “嗯?”孟茯有些疑不解,“想起何人?”男的的?

 就聽沈夜瀾說道:“我是不曾見過靖國公家的魏小姐,但卻見過靖國公府的世子爺,方才蘭若也說了,淺丫頭跟講的,是因為萱兒像外祖家以為表姨。那不就是靖國公府的魏小姐麼?”

 孟茯聽到這里,有些明白了,沈夜瀾的意思是,這位靖國公府的魏小姐,就是萱兒他們的親生母親?

 其實這關于靖國公府,并不是什麼好事,甚至可以說是丑聞一件了。

 靖國公府掩藏都來不及,所以即便那靖國公府的魏小姐是萱兒他們的親生母親,也不可能接他們回去。

 一來已經嫁了如意郎君,二來這件事算是的噩夢,沒有誰會愿意重復著噩夢。

 這才幾年,不可能已經從霾里走出來了。

 “不過,靖國公的世子爺跟若飛兄弟倒是相貌有幾分相似,若真是的話,那倒也應了那句外甥像舅的話。”

 孟茯知道,原著里,他們的親生母親會接他們回去,而且繼父待他們也十分的好。

 他們的繼父雖然沒有怎麼出現,不過是提了幾筆罷了,但也不難看出,他對幾個孩子的寵,與自家的孩子并無異議,甚至更縱容些。

 唯一值得憾的是,他們的繼父這樣一個好人,孩子卻天生患著心疾。

 反正還沒到那認回去的時間,孟茯連忙道:“此事,先不要再提,孩子們還小,等他們大一些,懂事了,我自然會與他們說一說,若是他們真要去尋親生母親,我也不會攔著。”

 沈夜瀾當然贊同的意思,而且若飛兄弟倆資質聰慧,如今在那書院里勤好學,先生們都十分喜歡,這個時候的確不該提世的事

 “你說的對,那邊也不知是什麼意思,也沒有想要認回孩子的意思。”他又不是養不起。

 兩人達了一致,自也就不再提及這世一事了。

 當下互道晚安,各自吹燈歇息。

 到底去了這遼國差不多半年左右,院子里雖然蘭若時常回來打掃,但終究是沒有人常住。

 所以這接下來幾日里,孟茯先是接了孩子們回來,齊聚一堂,將院子和鋪子都收拾了個干干凈凈。

 若飛若回來,孫福兄弟也回家里去。

 孫大雖然跟在韓宣云邊,但并沒有跟著去遼國,所以韓宣云去遼國的這段日子,給了他一些銀錢,在街頭擺了個小攤,賣些小皮革,外加給人補鞋。

 孟茯覺得就是賣些尋常皮革,生意只怕不見得如何好,多半是專門設這攤子給韓宣云打聽消息才對。

 不過守著這攤子,孫福兄弟倆回來,也正好能一家團聚。

 今早孟茯去買菜的時候,還遇著他們父子三人推著攤子出來,打了招呼。

 孫福倆上來給孟茯請安夫人,好孟茯十分不自在。

 回來給蘭若說起,蘭若反而贊同道:“本就該這樣的,他們兄弟倆如今到底是若飛和若的書,您是心善不愿意一定要分個主仆出來,可真到了外頭,斷不可如此的,不然到時候只怕要人笑話您,又要說這做下人的不懂規矩。“蘭若在沈家那邊的時候,都萱兒小姐呢。

 不過想著覺得孫家兄弟孟茯夫人是早了些,于是又道:“說起來您年紀還小,我覺得跟玲瓏姐姐一般姑娘也使得,也不用專門什麼夫人,覺怪怪的。”嘀咕著,“還是孟大夫最順口了。”

 孟茯手里拿著剪刀,將那新鮮撈出來的河蝦腦袋直接剪掉,扯了蝦線扔給,說起今兒的晚飯。“這蝦買的有的多了,只怕得多做幾個花樣。”說著,又將蝦撿回來,從中間剪兩片,“到時候裹些蛋面炸了,擺出好看的樣子來。”

 若飛若是請假出來的,所以孟茯也不敢多留他們,尤其是見到兄弟倆這樣好學,若是將他們的學業耽擱了,只怕到時候也要熬夜補回來。

 所以他們要走,孟茯便想著給做一頓盛的。

 這些日子蘭若在沈家那邊跟著廚子們學了不新菜,正躍試的,聽著孟茯說了,忙道:“曉得如何做,到時候還要在盤子邊上拿花兒來做點綴,好看得很呢。”

 孟茯瞥了一眼院子里,都是些蔥蒜韭菜,哪里有什麼花。“不用弄那麼花哨,自己吃無妨的。”

 這說著,不免是懷念起玲瓏來。

 昨兒聽沈夜瀾說隊伍化整為零了,走得比大部隊反而要快些。

 只怕也就是這三兩天的功夫便能到了。

 孟茯本來還打算在附近租兩間屋子來做倉庫的,但是后來一想,這五千兩的藥材也不算太多,何況那里頭也有不貴重的藥材,放在倉庫里也不放心。

 倒不如就直接放在家里算了,那藥房裝不下了,就在前面鋪子里騰出些地方來,實在不行還有自己的房間。

 擇完了菜,孟茯與蘭若進到廚房里,外頭傳來萱兒歡喜的聲音,是若飛若學了些輕功,一下躍到了梨樹上去,惹得

 不多會兒,三兄妹便過來幫忙。

 廚房里不大寬敞,孟茯只他們出去,可最后孟茯反而被若飛兄弟倆給推了出來。

 兄弟倆只拿起菜刀和鍋鏟,打算今日由著他們兄弟來做一頓晚飯。

 蘭若最后也被趕出來了,生怕今兒買的新鮮食材被他們糟蹋了,聽著那廚房里傳來的聲音,心急如焚,“他們到底會不會做?別白白浪費了咱們辛辛苦苦擇的菜。”又想著那蝦那都是新鮮的,真做壞了,可惜啊。

 孟茯也十分好奇,可沒有聽沈夜瀾說書院里還要教煮飯炒菜的事兒。

 正疑著,沈夜瀾回來了。

 聽著廚房里傳來的炒菜聲,孟茯幾人卻又在這院子里,不免好奇:“若飛他們在煮飯?”

 “是呢,書院還教這個?”孟茯朝他看過去,好奇地問著。

 “書院里倒不曾教,不過有位先生口腹之最為重,偏又十分挑,因此倒是練就了一手好廚藝,他們兄弟倆過年也是留了書院里,多半是跟那位先生學的。”沈夜瀾解釋著。他到不覺得什麼君子當遠庖廚,何況原話也不是那個意思。

 因此覺得男人家,什麼都會一些才好。

 就比如他,也有那麼幾個能拿得出手的菜來。

 一面不著痕跡地朝孟茯看了一眼,可惜自己是一直沒有機會做給嘗一嘗。

 孟茯聽完他的話,反而對若飛兄弟倆充滿了期待,拉了著急守在廚房門口的蘭若過來坐著:“有人做豈不是?咱等著吃就好了。”

 然后從架子上拿了篩子過來,挑揀起里面的藥材來,分了個等次。

 沈夜瀾剛進屋子里拿了一卷書出來,見要挑選藥材,便又折回去,將書放下,走過來同一起幫忙。

 孟茯見了連忙將篩子抬開:“你在外忙了一天,就休息會兒吧!我這藥也不是急著用的,只是閑暇拿出來挑選一下罷了。”

 “人多做事快。”沈夜瀾卻只給了這麼一句,跟著一起挑揀。

 篩子差不多換了三個,若飛若的七菜一湯也出來了。

 這頭連忙收拾了桌子,蘭若和萱兒也跟著幫忙拿碗拿筷,小小的院子里,充滿著熱鬧。

 翌日,沈夜瀾送他們倆回了書院里去,便沒有再去衙門里。

 只回來收拾著行李,與孟茯說道:“我要去香木甸幾天,家里你看著一些。”

 孟茯曉得是去看那些哈青馬的,如今馬場就修建在香木甸,還沒修好,便問道:“那馬場什麼時候修完?”

 “最起碼得五月底,朝廷是砸了本的,這城里如今雇了許多人到那邊去,不得那邊要熱鬧一回。”人多就事多。也有那膽子大的遼人混在里面,只怕是賊心不死。

 沈夜瀾知道在那邊的朝廷命,自家兄長也三天兩頭往那邊去,但總是不放心,須得自己親自去。

 收拾好行李,中午吃過飯,便與韓宣云他們一起去了。

 孟茯算著到時候那使團隊伍回來了,他還要一起跟著去京里,只怕在這里也住不長久,不由得朝著沈夜瀾住的那間屋子看去。

 這人還沒走,竟然就有些不舍了。

 沈夜瀾走了兩天不到,玲瓏就回來了,還有孟茯的那批藥材也一并到了。

 玲瓏喊了幾個人來給抬到藥房里存放著,一面與說起分開后的事

 因為孟茯和沈夜瀾是從夏國繞道回來的,自然也沒有去管了李清雅,因此這會兒玲瓏便與回話:“人已經放了,只是關了這麼久,到底是有些呆頭呆腦的。”

 孟茯得了這話,忍不住問:“我給的藥,他們不會全都給李清雅吃了吧?”因為怕李清雅鬧,所以特意給了些蒙汗藥關鍵時候用。

 那東西到底是帶著些毒素的,吃多了運氣不好,不得要傷腦子的。

 這玲瓏倒是不知道,“我也不曉得,不過多半是給吃完了。”但其實那李清雅問題也不是多大,就是反應有些遲鈍,沒有怎麼變傻。

 不過可能是因為蒙汗藥吃得多了,自己竟然記不清楚到底被關在哪里,又是被誰關的?如今什麼都不曉得。

 孟茯聽罷,心說這樣才好,免得到時候跑來指認自己,反而與那惠王沒有辦法代了。

 如今因為吃多了蒙汗藥,自己記得不清不楚,也沒那底氣跑來找自己的麻煩。

 又問起李世白,“那哥哥呢?”

 “他況可不大好,還沒出城聽說就被蕭元脩打了個半死。反正還在我后頭,到底什麼景也不曉得。”那李世白能活著回來,絕對是他的命大。

 不過玲瓏倒是聽說了另外一件事,是有關那惠王的,便朝孟茯道:“您說巧不巧,我聽說惠王吃了罪,早年他負責修了一回堤壩,不知貪了多銀子,那堤壩不過一年半的時間就裂開了,使得下游村子里淹死了些人,傷亡更不在數,所以他如今已經被削了爵位,跟那尋常老百姓沒個什麼區別了,是個實實在在的庶民,不但如此還要蹲大牢,案子現在還在大理寺呢。”

 本來還指李世白能爭口氣,立下功勞。

 可李世白沒功反而險些害死孟茯,他自己又得罪人,生死都難料了。

 哪里還能管得起惠王?

 孟茯聽罷,雖覺這案子被查出的時間有些巧,但若是那堤壩的確是他負責,即便是沒貪污朝廷的銀子,做了那豆腐渣工程,也有個職罪。

 不過這樣正好,本來還擔心被惠王家暗地里報復呢。

 如今他們自己泥菩薩過江自難保,想來也心思跑來找自己的不快了。

 另外還有那拓跋箏,已經去見大嫂和二哥了,但拓跋聿在夏國如今名聲狼藉,拓跋箏又是那已經死了的人,孟茯想多半不可能再回夏國去了。

 而且他手里也沒有什麼資源,可助他們奪回大權。

 因為這是事關夏國皇室事,也就只簡單提了兩句,孟茯與玲瓏就沒有再多說了。

 反而是忙著想辦法將自己的藥給倒賣出去。

 孟茯這里不寬敞,也不能一直將藥都留下。可開生藥鋪子,自己沒有那條件一直去遼國進貨,若是就賣本地藥材,掙不了幾個錢。

 本來又只是賺些差錢罷了。

 于是便給了幾家生藥鋪子消息,打算將手里的貨都一起出了。

 當即給開出了最低價,任由他們幾家競爭。

 畢竟總堆在家里不算一回事兒。

 各家打發玲瓏讓人送樣品過去。

 原本在這玖皁城里就小有名氣的,如今又因為那哈青馬的緣故,更人敬重,所以這消息傳出去,各家的掌柜都親自上門來查貨。

 隨意查,并沒有發現次等,方回去考慮最終的價格。

 也是沈夜瀾才從香木甸回來,幾家生藥鋪子的價格也送來了。

 孟茯當然選了價格最好的一家,當天下午買家就來了七八個獨龍車,將藥給拉走。

 藥房也總算不再那麼擁了,孟茯則安心制作那養宮調息的藥丸,白日里有人問診,也看幾個病人。

 約莫過了五六天,那化整為零的使團也一一歸來了,連李世白也聽說回來了,只是如今他家里遭逢巨變,李清雅那腦子又不似從前靈,他急急忙忙帶著李清雅就去京里了,還想要為他爹的案子拼一拼。

 自然是無暇再報復孟茯。

 而沈夜瀾打算好好將這仕途走下去,為這天下老百姓盡自己的綿薄力,這一次自然也是要起京里一趟。

 臨走前不得對孟茯千叮嚀萬囑咐,“有什麼不對,就立馬人。”

 這話孟茯聽了不下十遍,但也不覺得膩。一面給他收拾行李,又同他說道:“咱們從夏國和遼國帶來的禮,衙門那邊送了一些去,我也給你裝了不,你到了京城里,不得要去你二哥家里,正好一起帶著過去。”

 沈夜瀾從前去什麼地方,歸來也從不帶什麼特產,所以聽到孟茯的這話,便想起從未給家中父母送這些東西。“既如此,剩余我的我托人帶一部分送到南州家里,另外的自己理了。”

 “我早就要提醒你了,好幾次聽人說有去南州的順風船,本想要提醒你一兩句,又怕你覺得我多事。我也曉得你父母那般份,咱買的這些東西他們不缺,可若是你送的,他們必然高興。”孟茯說著,倒沒有察覺出自己如今變得啰嗦了不

 只覺得自己還有好多要叮囑沈夜瀾的事,就是這一時間有些想不起來。

 蘭若聽著他二人在屋子里說話,著腦袋想要去看,不過被玲瓏給拎了過來,有些不服氣,“我就瞧一眼罷了。”沈先生行李又沒有多,怎麼收拾這麼久?

 “有什麼好瞧的?”看著都像是那老夫老妻的相模式了。所以玲瓏心里其實是有些著急的,想著這一趟三公子從京里回來,不管補了個什麼缺,應該都要準備跟孟大夫的婚事了吧?

 反正是急在心里的。

 翌日,沈夜瀾便隨著隊伍一起登上了去京城的船。

 孟茯帶著萱兒送他,才從碼頭回來,就被沈夫人請過去賞花。

 這玖皁城的冬天來得早,又十分嚴寒,可是去得也早,如今這才三月底,那牡丹就有些開花的跡象了。

 牡丹的花期并不長,所以才開了幾朵,沈夫人就急急忙忙喊了孟茯過去瞧。

 這倒是孟茯想起了沈夜瀾說那西山下的大片野芍藥,可惜自己也沒看到,不免是心中有些憾。

 二人坐在小亭里喝茶聊天,萱兒與沈淺兒拿了大人們的團扇跑去撲蝶,時不時傳出些嬉笑聲。

 沈夫人對于薛蓉蓉的事兒很是興趣,才從家夫君那里問了幾句不清不楚的,所以就趁著這會兒的機會,跟孟茯問起。

 孟茯便與之說了個大概,沈夫人又說起沈家南州那邊的狀況,顯然是已將作弟媳來看待了一般。

 就這般在府里玩樂了差不多一天,吃過晚飯后,孟茯才領著孩子回去。

 剛到方掌柜就連忙迎上來,“今兒有客人來尋了,聽著是京城的口音,我見你們不在家,便招呼到我家這頭喝茶,打算讓伙計去府里找你們回來,沒想到他給攔住了,我又以為是找三公子的,只與他們說三公子已經去了京城,他們又說找您。”

 而孟茯哪里有什麼京城來的朋友?這一點方掌柜還是知道的,覺得不妥當,所以這會兒才跟孟茯說。

 孟茯聽罷,謝了他一回,問了人何去了。

 方掌柜答:“等了半個時辰,等不得,他們就自己走了,說明日再來尋。”

 孟茯心里好奇,想著莫不是南家的人?可南家的為何要躲躲藏藏的,不愿意去沈夫人那里?

 所以到了第二天,一早起來開了鋪子,就守在柜臺前面。

 果然,這早膳才吃過,對方就來了。

 是個四十出頭的男子,頭戴著烏角巾,穿銀灰直裰,倒像是位老爺,只是氣質欠了些。

 他見了柜臺里坐著的孟茯,便行了一禮,踩著臺階進來,“孟大夫?”

 孟茯頷首,“不知客人何許人?”口音,京城的。

 隔壁方掌柜也在跟使眼,就是昨日來找的。

 所以孟茯也懶得問他是要替誰來問診了。

 “可借一步說話?”這中年男子笑瞇瞇的,可是面相卻不像是慈善人。

 孟茯不認識他,家中后院又都是眷,怎麼可能將他招待在后院?只抬手道:“客人有什麼話,不防就在此說。”

 對方卻是看了一眼這狹小的鋪子,沒有再往前踏進一步,退而求其次,看了一眼斜對面的小酒樓:“那里借一步說話。”

 孟茯這次到沒有拒絕,“稍等。”然后喊了蘭若和萱兒過來看著,領了玲瓏便與他一起去。

 又托方掌柜帶個眼睛幫忙一起看著。

 酒樓就在這條街上,也走不了幾步路就到了。孟茯和掌柜的也是人,進去時還打了招呼。

 那中年男子尋了個樓上臨窗的雅間,“孟大夫既擔心家里,咱們就坐那里,開窗正好能看到你家的鋪面。”

 “如此甚好。”孟茯與他一前一后跟了上去,玲瓏尾隨著。

 待進了雅間,小二奉了茶水進來,又送了幾個盤子。

 不過這中年男人明顯有話要跟孟茯說,而且也才過早膳的時間,哪個還能吃得了?不過是擺在那里做樣子罷了。

 “不知先生有什麼事?”孟茯也就開門見山問。

 中年男子這才自我介紹,“我乃京城何尚書家的管事何全。”

 孟茯疑,他家有人病了,要請自己去京里上門問診?可自己名聲這千金手的名聲還沒傳到京城里去吧?

 卻見何全拿出幾封書信,遞到孟茯跟前,示意看。

 孟茯拿起,只見原來竟然是沈夫人的母親跟著靖國公夫人的來信,以及與靖國公那位已經出嫁了的魏小姐的書信。

 哪怕那日已經和沈夜瀾提過了,多半萱兒他們的生母就是靖國公府那位魏小姐。

 但現在看到與大趙氏的書信來往被遞到跟前,孟茯還是覺得這事兒有些玄乎了。

 信一開始是大趙氏與嫁到靖國公府做侯爺夫人的妹妹說起萱兒,和魏小時候長得一模一樣。

 然后那靖國公夫人就回了信,還將自家親姐姐說了一頓,說見不得侄過得好,這樣敗壞的名聲。

 然后這個魏又跟大趙氏書信里提了,的確生了三個孩子,一對雙生兒子,和一個兒,這些年總是夢里想起,百般難過,只是卻又顧及現在的夫君和孩子,不敢提。

 而且家夫君對也百般好。

 實在無開口,將三個孩子都接到眼前去。

 大趙氏便與說,三個孩子的后娘將孩子養得好,忍一忍,等往后孩子們出息了,自然好相認。

 這便是大致類容了,孟茯不知道信怎麼就到這何全的手里來,但有一點十分肯定的就是,這些寫信的人本就不曉得。

 這時只聽何全說道:“靖國公府這位嫡出的小姐,便是我們尚書府的夫人。這些信也絕非我等有意拿出來,又牽扯如此事,本該直接燒掉才是,可我們家爺心地善良,又十分寵夫人,曉得原來從前這般難過,這些年也在心里掛念著這些個孩子,便心善,讓在下跑這玖皁城一趟,找孟大夫將孩子們給在下。”

 孟茯知道,萱兒他們的繼父對他們三兄妹都十分好,犯了錯也不會責罰的那一種。

 也有可能是后爹不好管教,畢竟終究不是自己的骨

 便是前幾日,還在覺得這個什麼何爺是極其不錯的人。

 可現在總覺得哪里不對勁了。尤其是見那何全要手過來將信拿回去,便連忙住信,“如果閣下是生怕我不信你,特意拿這些信來做證據,那我現在信你。”

 目落到信上,“那麼這些信,自然就沒有留著的必要了。”說著,當即就兩手給撕了細碎。

 何全顯然沒想到會忽然手,急得攔也攔不住,“孟大夫這是作甚?”

 孟茯曉得隨便撕毀人家的信件不對,但這又不是何全的,還不曉得他們是怎麼得來的?

 這時候就見何全有些氣憤地看著這滿地的碎末,“孟大夫可曉得,這是我家爺費了多勁才得來的?”

 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樣,得來不合法,那撕了就撕了吧!孟茯也不理他的怒氣,只問道:“此番來接孩子,你家夫人可知曉?”

 “我們爺有心要給夫人驚喜,自然不會曉得。”何全回著。

 孟茯聽罷,只覺得此舉不妥。以一種傷害自以為是為你好。

 如今何尚書還健在,何爺私自將孩子接回去,說是對何夫人好,那是因為他。可何尚書呢何夫人?到時候萱兒他們兄妹的境豈不是很尷尬?

 于是便搖著頭,“既如此,我不可能將孩子給你,須得你家夫人親自點頭。”

 何全聽到這話,顯然有些覺得不可理喻,“我方才不是已經說過了麼?我們家爺對夫人萬般好,是見不得為此暗地里傷心難過,才特意讓我來接這幾個孩子回去。”

 “何管事你不用重復說,我記沒那麼差。”他這樣著急,給了孟茯一種生怕自己不放孩子的覺。而且既然只是想瞞著何夫人罷了,昨日為何不去沈家那邊找自己?

 還是他也想瞞著沈家

 孟茯只覺得這作有些迷

 何全得了這話,氣得不輕,“孟大夫莫要糊涂,我們也查過了,你連那姓姜的都不曾見過,還他家白白欺凌了這麼久,憑何要給他們姜家白養孩子?還不如給我帶回去京城里去,你也好嫁給那沈家三公子。”

 聽著何全這話,孟茯心底越發有些不好的覺了。他還將自己從前調查得清清楚楚。

 只是何全笑自己白給人家養孩子?那他家爺不也是如此麼?

 一時間總覺得他的目的,不單只是接走孩子那麼簡單。

 但又不好打草驚蛇,不然就不好套話了。于是便朝他安道:“你們既然已經查過了,那也應該曉得這幾個孩子跟我經歷了幾回生死,雖無緣關系,可終究是有的,要仔細想一想,還要問問他們的意愿。”

 何全本著急接孩子回去,但這會兒眼見孟茯松了些氣,也就不敢再繼續催,以免適得其反。于是便也道:“這是自然的,我們爺雖然想早些將孩子們接過去,讓夫人早日恢復,從過往舊事里走出來。既然如此,我就等著孟大夫的好消息。”

 孟茯也沒多停留,出來喊了玲瓏,便往家里去。

 路上問著玲瓏:“里頭的話你聽了多?”

 “聽了個七八,這何管事好和他家爺好生奇怪的樣子。”玲瓏不好跟進去,但是為了孟茯的安全著想,所以也就著門聽。

 一面同孟茯自告勇道:“所以覺得他不對勁,特意讓劍香跟著他。”

 當初沈夜瀾給孟茯的那六個和差不多年紀的護衛,其中一個姑娘正是做劍香。

 “如此正好。”孟茯腦子里回憶起原著,萱兒他們被何夫人接回去的時候,何尚書這個人本不存在,也就說明那時候何爺已經自己當家做主了。

 何爺也確實寵萱兒他們三人,得罪了人,還要跟在后面

 天底下能有幾個后爹可以做到這一步?

 可孟茯現在覺得,自己可能理解錯了。

 有一種好,做捧殺。

 現在就懷疑,自己可能誤會了,也許這何本就不是個好繼父。

 又或者他是好的,此舉不過是何尚書一手策劃的,反正心里已經想了好幾種可能

 于是停下腳步,“我想去衙門里。”

 去衙門里,當然不可能去報,多半是找沈夫人說些話兒,畢竟這何全手里還有沈夫人母親跟別人來往的書信。

 且不說書信這些東西就是私,更不要說里面談的容關乎何夫人的名聲。

 所以想親自去問問沈夫人,這何家何爺,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所以玲瓏和便要掉頭,去尋沈夫人。

 沈夫人見了,自然是高興,“昨日還說我這花沒盛開,沒個什麼看頭,今日怎又來了?”只是往孟茯后看去,沒見著萱兒,有些失,“怎不帶著孩子一起來?”

 孟茯卻拉了,“我有要同你說。”

 沈夫人聽口吻如此認真,生怕是什麼大事,不敢耽誤,忙引了去側廳里。

 等丫鬟上了茶水退出去后,沒了旁人迫不及待地問起:“到底是什麼事?”怎麼瞧著孟茯這臉,不大好的樣子?

 “我一個何全的人找到,他是京城里來的,給了我幾封信,是令堂與靖國公夫人和魏小姐的書信來往。”孟茯說到此,朝沈夫人看去,“想來你也知道信的容是什麼吧?”

 這消息到底是有些震撼,沈夫人沒有能馬上反應過來,一直保持著那低頭吹茶的作,片刻后才緩緩反應過來,有些擔心地看著孟茯:“你曉得了?”

 問的,當然是問孟茯曉得萱兒他們兄妹幾個,其實是自己那表妹魏的孩子。

 孟茯頷首。

 沈夫人想起魏失蹤那些年的經歷,不免是心疼難過,“你可曉得,單名一個字,正是因為生來就萬千寵集一,小時候就如同萱兒一般可伶俐,前后兩家的哥哥姐姐們,都十分喜歡,可哪里曉得命里遭了這麼一劫。也虧得是老天有眼,終于好了,找了機會逃回家。”

 這些事,都是孟茯跟著沈夜瀾去了草原后,沈夫人才從母親口里聽來的。

 也曉得當初母親頭一次見到萱兒,就起了疑心,這天底下究竟是沒有見過那沒有半點關系的人,還能長得一樣?

 尤其是若飛若還是雙生子。

 年紀和魏失蹤的時間又能對得上。

 于是到了這玖皁城后,沈夫人的母親就去信給京城的妹妹,說了此事。

 方牽扯出這些關于魏的心酸往事。

 孟茯靜靜地看著沈夫人,等整理好了緒,才說道:“但凡是個正直君子,想找一樣信來,我信服,但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拿人家的書信。”而且還不止是一兩封。

 “那信呢?”沈夫人方才顧著難過,倒是忘記了重點。

 “你放心,我自然是給撕碎了,只是不曉得這是不是他們手里全部的信了。”也正是對方拿了信,后來說那些個話,急急忙忙的,讓孟茯不得不起了疑心。

 沈夫人聽到孟茯的擔憂,任由再有怎樣良好的修養,可是親生母親的親筆信人給了去,還是自己表妹夫家的人,心里還是不高興,忍不住罵了一句。

 孟茯安,方問起:“你仔細與我說,那何公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沈夫人到沒有去懷疑孟茯為何問起何家爺的為人,只是以為幾個孩子要給他,不放心,多打聽些罷了。

 便道:“都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只是他話,從前大家一玩耍,他都躲得遠遠的,也就是我這表妹子活潑,總到他跟前去,一二來去,他倆自然比旁人稔些,等大了,兩家也將婚事給訂下來。”

 只是還沒等親,因為靖國公一個妾的緣由,魏失蹤了。

 這一失蹤便是好幾年。

 “失蹤的事,我們都不曉得,姨父姨母一直瞞著,只說是得了疾病,在廟里養病,也不許我們去打擾。”

 哪里曉得就是被靖國公的妾算計,失了記憶,讓姜大撿了這天大的便宜,用獵換回去給生了三個孩子。

 那時候不過是是=十三四歲罷了。

 沈夫人說著說著,發現自己扯遠了,都說到姨父家的那些破事上,于是又將話題收回來,繼續說那何家爺。“他不大好,表妹去養病兩年后,何家催了幾回,那頭便將婚事退了,他娶了一個小吏家的姑娘,只是才一年半,對方難產一尸兩命。然后他就沒再娶,一直等表妹回來了,嫁了過去,這才得了個哥兒,只是也不好,聽說是天生帶著心疾。”

 因為孟茯是大夫,便問道:“阿茯,這心疾有的治麼?”

 有,只是這個時代沒那醫學水平和做手的條件。

 所以孟茯搖著頭。

 沈夫人見了,不嘆了口氣:“哎,可憐琪哥兒。”

 孟茯知道原著里,何家的爺的確是羸弱不已,天生心疾,常年臥病在床榻上。

 孟茯不也嘆了口氣,“眼下那何全催得,我卻心里有些慌慌的,不想將孩子們就這樣給他。”

 沈夫人聞言,連忙道:“這事兒你可莫要答應,好歹讓我去信往京城問一問,別這何全是個別有心機的。”那人書信,就不是什麼彩的事

 萱兒幾個,說起來也是沈夫人的侄兒侄了,孟茯本來擔心會勸著自己,趕將孩子給表妹說去,所以現在聽到和自己一個意思,不由得也松了一口氣。“我就是怕幾個孩子到了那邊,過得不好。”

 為什麼帶著這三個孩子?不就是不愿意讓他們重蹈覆轍,像是原著里那樣,為反派,下場凄慘麼?

 作者有話要說:四合一失敗···謝在2021-01-0923:05:10~2021-01-1023:56:3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4482099710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26章

炮灰養包子

46、第 46 章

 蘭若也就是隨口一問,聽著孟茯不知道,倒也沒在多問了。

 待回到家中,孟茯安頓好萱兒出來,但見沈夜瀾站在院子里。

 墻下的那幾棵梨樹今年孟茯又沒趕上花期,這會兒已經開門了已是茂盛的綠葉子了。

 對面的梅花就更沒看到,有些憾。

 倒是借著這門口掛著的燈籠,能瞧見那些個韭菜長得倒是不錯的。

 “你怎還不休息?莫不是酒喝多了?”可是孟茯記得沈夜瀾也沒有多喝啊?而且沈夜瀾的酒量也不至于這麼差吧?

 沈夜瀾輕輕搖著頭,“沒有,只是方才聽到蘭若的話,我想起一個人來。”

 “嗯?”孟茯有些疑不解,“想起何人?”男的的?

 就聽沈夜瀾說道:“我是不曾見過靖國公家的魏小姐,但卻見過靖國公府的世子爺,方才蘭若也說了,淺丫頭跟講的,是因為萱兒像外祖家以為表姨。那不就是靖國公府的魏小姐麼?”

 孟茯聽到這里,有些明白了,沈夜瀾的意思是,這位靖國公府的魏小姐,就是萱兒他們的親生母親?

 其實這關于靖國公府,并不是什麼好事,甚至可以說是丑聞一件了。

 靖國公府掩藏都來不及,所以即便那靖國公府的魏小姐是萱兒他們的親生母親,也不可能接他們回去。

 一來已經嫁了如意郎君,二來這件事算是的噩夢,沒有誰會愿意重復著噩夢。

 這才幾年,不可能已經從霾里走出來了。

 “不過,靖國公的世子爺跟若飛兄弟倒是相貌有幾分相似,若真是的話,那倒也應了那句外甥像舅的話。”

 孟茯知道,原著里,他們的親生母親會接他們回去,而且繼父待他們也十分的好。

 他們的繼父雖然沒有怎麼出現,不過是提了幾筆罷了,但也不難看出,他對幾個孩子的寵,與自家的孩子并無異議,甚至更縱容些。

 唯一值得憾的是,他們的繼父這樣一個好人,孩子卻天生患著心疾。

 反正還沒到那認回去的時間,孟茯連忙道:“此事,先不要再提,孩子們還小,等他們大一些,懂事了,我自然會與他們說一說,若是他們真要去尋親生母親,我也不會攔著。”

 沈夜瀾當然贊同的意思,而且若飛兄弟倆資質聰慧,如今在那書院里勤好學,先生們都十分喜歡,這個時候的確不該提世的事

 “你說的對,那邊也不知是什麼意思,也沒有想要認回孩子的意思。”他又不是養不起。

 兩人達了一致,自也就不再提及這世一事了。

 當下互道晚安,各自吹燈歇息。

 到底去了這遼國差不多半年左右,院子里雖然蘭若時常回來打掃,但終究是沒有人常住。

 所以這接下來幾日里,孟茯先是接了孩子們回來,齊聚一堂,將院子和鋪子都收拾了個干干凈凈。

 若飛若回來,孫福兄弟也回家里去。

 孫大雖然跟在韓宣云邊,但并沒有跟著去遼國,所以韓宣云去遼國的這段日子,給了他一些銀錢,在街頭擺了個小攤,賣些小皮革,外加給人補鞋。

 孟茯覺得就是賣些尋常皮革,生意只怕不見得如何好,多半是專門設這攤子給韓宣云打聽消息才對。

 不過守著這攤子,孫福兄弟倆回來,也正好能一家團聚。

 今早孟茯去買菜的時候,還遇著他們父子三人推著攤子出來,打了招呼。

 孫福倆上來給孟茯請安夫人,好孟茯十分不自在。

 回來給蘭若說起,蘭若反而贊同道:“本就該這樣的,他們兄弟倆如今到底是若飛和若的書,您是心善不愿意一定要分個主仆出來,可真到了外頭,斷不可如此的,不然到時候只怕要人笑話您,又要說這做下人的不懂規矩。“蘭若在沈家那邊的時候,都萱兒小姐呢。

 不過想著覺得孫家兄弟孟茯夫人是早了些,于是又道:“說起來您年紀還小,我覺得跟玲瓏姐姐一般姑娘也使得,也不用專門什麼夫人,覺怪怪的。”嘀咕著,“還是孟大夫最順口了。”

 孟茯手里拿著剪刀,將那新鮮撈出來的河蝦腦袋直接剪掉,扯了蝦線扔給,說起今兒的晚飯。“這蝦買的有的多了,只怕得多做幾個花樣。”說著,又將蝦撿回來,從中間剪兩片,“到時候裹些蛋面炸了,擺出好看的樣子來。”

 若飛若是請假出來的,所以孟茯也不敢多留他們,尤其是見到兄弟倆這樣好學,若是將他們的學業耽擱了,只怕到時候也要熬夜補回來。

 所以他們要走,孟茯便想著給做一頓盛的。

 這些日子蘭若在沈家那邊跟著廚子們學了不新菜,正躍試的,聽著孟茯說了,忙道:“曉得如何做,到時候還要在盤子邊上拿花兒來做點綴,好看得很呢。”

 孟茯瞥了一眼院子里,都是些蔥蒜韭菜,哪里有什麼花。“不用弄那麼花哨,自己吃無妨的。”

 這說著,不免是懷念起玲瓏來。

 昨兒聽沈夜瀾說隊伍化整為零了,走得比大部隊反而要快些。

 只怕也就是這三兩天的功夫便能到了。

 孟茯本來還打算在附近租兩間屋子來做倉庫的,但是后來一想,這五千兩的藥材也不算太多,何況那里頭也有不貴重的藥材,放在倉庫里也不放心。

 倒不如就直接放在家里算了,那藥房裝不下了,就在前面鋪子里騰出些地方來,實在不行還有自己的房間。

 擇完了菜,孟茯與蘭若進到廚房里,外頭傳來萱兒歡喜的聲音,是若飛若學了些輕功,一下躍到了梨樹上去,惹得

 不多會兒,三兄妹便過來幫忙。

 廚房里不大寬敞,孟茯只他們出去,可最后孟茯反而被若飛兄弟倆給推了出來。

 兄弟倆只拿起菜刀和鍋鏟,打算今日由著他們兄弟來做一頓晚飯。

 蘭若最后也被趕出來了,生怕今兒買的新鮮食材被他們糟蹋了,聽著那廚房里傳來的聲音,心急如焚,“他們到底會不會做?別白白浪費了咱們辛辛苦苦擇的菜。”又想著那蝦那都是新鮮的,真做壞了,可惜啊。

 孟茯也十分好奇,可沒有聽沈夜瀾說書院里還要教煮飯炒菜的事兒。

 正疑著,沈夜瀾回來了。

 聽著廚房里傳來的炒菜聲,孟茯幾人卻又在這院子里,不免好奇:“若飛他們在煮飯?”

 “是呢,書院還教這個?”孟茯朝他看過去,好奇地問著。

 “書院里倒不曾教,不過有位先生口腹之最為重,偏又十分挑,因此倒是練就了一手好廚藝,他們兄弟倆過年也是留了書院里,多半是跟那位先生學的。”沈夜瀾解釋著。他到不覺得什麼君子當遠庖廚,何況原話也不是那個意思。

 因此覺得男人家,什麼都會一些才好。

 就比如他,也有那麼幾個能拿得出手的菜來。

 一面不著痕跡地朝孟茯看了一眼,可惜自己是一直沒有機會做給嘗一嘗。

 孟茯聽完他的話,反而對若飛兄弟倆充滿了期待,拉了著急守在廚房門口的蘭若過來坐著:“有人做豈不是?咱等著吃就好了。”

 然后從架子上拿了篩子過來,挑揀起里面的藥材來,分了個等次。

 沈夜瀾剛進屋子里拿了一卷書出來,見要挑選藥材,便又折回去,將書放下,走過來同一起幫忙。

 孟茯見了連忙將篩子抬開:“你在外忙了一天,就休息會兒吧!我這藥也不是急著用的,只是閑暇拿出來挑選一下罷了。”

 “人多做事快。”沈夜瀾卻只給了這麼一句,跟著一起挑揀。

 篩子差不多換了三個,若飛若的七菜一湯也出來了。

 這頭連忙收拾了桌子,蘭若和萱兒也跟著幫忙拿碗拿筷,小小的院子里,充滿著熱鬧。

 翌日,沈夜瀾送他們倆回了書院里去,便沒有再去衙門里。

 只回來收拾著行李,與孟茯說道:“我要去香木甸幾天,家里你看著一些。”

 孟茯曉得是去看那些哈青馬的,如今馬場就修建在香木甸,還沒修好,便問道:“那馬場什麼時候修完?”

 “最起碼得五月底,朝廷是砸了本的,這城里如今雇了許多人到那邊去,不得那邊要熱鬧一回。”人多就事多。也有那膽子大的遼人混在里面,只怕是賊心不死。

 沈夜瀾知道在那邊的朝廷命,自家兄長也三天兩頭往那邊去,但總是不放心,須得自己親自去。

 收拾好行李,中午吃過飯,便與韓宣云他們一起去了。

 孟茯算著到時候那使團隊伍回來了,他還要一起跟著去京里,只怕在這里也住不長久,不由得朝著沈夜瀾住的那間屋子看去。

 這人還沒走,竟然就有些不舍了。

 沈夜瀾走了兩天不到,玲瓏就回來了,還有孟茯的那批藥材也一并到了。

 玲瓏喊了幾個人來給抬到藥房里存放著,一面與說起分開后的事

 因為孟茯和沈夜瀾是從夏國繞道回來的,自然也沒有去管了李清雅,因此這會兒玲瓏便與回話:“人已經放了,只是關了這麼久,到底是有些呆頭呆腦的。”

 孟茯得了這話,忍不住問:“我給的藥,他們不會全都給李清雅吃了吧?”因為怕李清雅鬧,所以特意給了些蒙汗藥關鍵時候用。

 那東西到底是帶著些毒素的,吃多了運氣不好,不得要傷腦子的。

 這玲瓏倒是不知道,“我也不曉得,不過多半是給吃完了。”但其實那李清雅問題也不是多大,就是反應有些遲鈍,沒有怎麼變傻。

 不過可能是因為蒙汗藥吃得多了,自己竟然記不清楚到底被關在哪里,又是被誰關的?如今什麼都不曉得。

 孟茯聽罷,心說這樣才好,免得到時候跑來指認自己,反而與那惠王沒有辦法代了。

 如今因為吃多了蒙汗藥,自己記得不清不楚,也沒那底氣跑來找自己的麻煩。

 又問起李世白,“那哥哥呢?”

 “他況可不大好,還沒出城聽說就被蕭元脩打了個半死。反正還在我后頭,到底什麼景也不曉得。”那李世白能活著回來,絕對是他的命大。

 不過玲瓏倒是聽說了另外一件事,是有關那惠王的,便朝孟茯道:“您說巧不巧,我聽說惠王吃了罪,早年他負責修了一回堤壩,不知貪了多銀子,那堤壩不過一年半的時間就裂開了,使得下游村子里淹死了些人,傷亡更不在數,所以他如今已經被削了爵位,跟那尋常老百姓沒個什麼區別了,是個實實在在的庶民,不但如此還要蹲大牢,案子現在還在大理寺呢。”

 本來還指李世白能爭口氣,立下功勞。

 可李世白沒功反而險些害死孟茯,他自己又得罪人,生死都難料了。

 哪里還能管得起惠王?

 孟茯聽罷,雖覺這案子被查出的時間有些巧,但若是那堤壩的確是他負責,即便是沒貪污朝廷的銀子,做了那豆腐渣工程,也有個職罪。

 不過這樣正好,本來還擔心被惠王家暗地里報復呢。

 如今他們自己泥菩薩過江自難保,想來也心思跑來找自己的不快了。

 另外還有那拓跋箏,已經去見大嫂和二哥了,但拓跋聿在夏國如今名聲狼藉,拓跋箏又是那已經死了的人,孟茯想多半不可能再回夏國去了。

 而且他手里也沒有什麼資源,可助他們奪回大權。

 因為這是事關夏國皇室事,也就只簡單提了兩句,孟茯與玲瓏就沒有再多說了。

 反而是忙著想辦法將自己的藥給倒賣出去。

 孟茯這里不寬敞,也不能一直將藥都留下。可開生藥鋪子,自己沒有那條件一直去遼國進貨,若是就賣本地藥材,掙不了幾個錢。

 本來又只是賺些差錢罷了。

 于是便給了幾家生藥鋪子消息,打算將手里的貨都一起出了。

 當即給開出了最低價,任由他們幾家競爭。

 畢竟總堆在家里不算一回事兒。

 各家打發玲瓏讓人送樣品過去。

 原本在這玖皁城里就小有名氣的,如今又因為那哈青馬的緣故,更人敬重,所以這消息傳出去,各家的掌柜都親自上門來查貨。

 隨意查,并沒有發現次等,方回去考慮最終的價格。

 也是沈夜瀾才從香木甸回來,幾家生藥鋪子的價格也送來了。

 孟茯當然選了價格最好的一家,當天下午買家就來了七八個獨龍車,將藥給拉走。

 藥房也總算不再那麼擁了,孟茯則安心制作那養宮調息的藥丸,白日里有人問診,也看幾個病人。

 約莫過了五六天,那化整為零的使團也一一歸來了,連李世白也聽說回來了,只是如今他家里遭逢巨變,李清雅那腦子又不似從前靈,他急急忙忙帶著李清雅就去京里了,還想要為他爹的案子拼一拼。

 自然是無暇再報復孟茯。

 而沈夜瀾打算好好將這仕途走下去,為這天下老百姓盡自己的綿薄力,這一次自然也是要起京里一趟。

 臨走前不得對孟茯千叮嚀萬囑咐,“有什麼不對,就立馬人。”

 這話孟茯聽了不下十遍,但也不覺得膩。一面給他收拾行李,又同他說道:“咱們從夏國和遼國帶來的禮,衙門那邊送了一些去,我也給你裝了不,你到了京城里,不得要去你二哥家里,正好一起帶著過去。”

 沈夜瀾從前去什麼地方,歸來也從不帶什麼特產,所以聽到孟茯的這話,便想起從未給家中父母送這些東西。“既如此,剩余我的我托人帶一部分送到南州家里,另外的自己理了。”

 “我早就要提醒你了,好幾次聽人說有去南州的順風船,本想要提醒你一兩句,又怕你覺得我多事。我也曉得你父母那般份,咱買的這些東西他們不缺,可若是你送的,他們必然高興。”孟茯說著,倒沒有察覺出自己如今變得啰嗦了不

 只覺得自己還有好多要叮囑沈夜瀾的事,就是這一時間有些想不起來。

 蘭若聽著他二人在屋子里說話,著腦袋想要去看,不過被玲瓏給拎了過來,有些不服氣,“我就瞧一眼罷了。”沈先生行李又沒有多,怎麼收拾這麼久?

 “有什麼好瞧的?”看著都像是那老夫老妻的相模式了。所以玲瓏心里其實是有些著急的,想著這一趟三公子從京里回來,不管補了個什麼缺,應該都要準備跟孟大夫的婚事了吧?

 反正是急在心里的。

 翌日,沈夜瀾便隨著隊伍一起登上了去京城的船。

 孟茯帶著萱兒送他,才從碼頭回來,就被沈夫人請過去賞花。

 這玖皁城的冬天來得早,又十分嚴寒,可是去得也早,如今這才三月底,那牡丹就有些開花的跡象了。

 牡丹的花期并不長,所以才開了幾朵,沈夫人就急急忙忙喊了孟茯過去瞧。

 這倒是孟茯想起了沈夜瀾說那西山下的大片野芍藥,可惜自己也沒看到,不免是心中有些憾。

 二人坐在小亭里喝茶聊天,萱兒與沈淺兒拿了大人們的團扇跑去撲蝶,時不時傳出些嬉笑聲。

 沈夫人對于薛蓉蓉的事兒很是興趣,才從家夫君那里問了幾句不清不楚的,所以就趁著這會兒的機會,跟孟茯問起。

 孟茯便與之說了個大概,沈夫人又說起沈家南州那邊的狀況,顯然是已將作弟媳來看待了一般。

 就這般在府里玩樂了差不多一天,吃過晚飯后,孟茯才領著孩子回去。

 剛到方掌柜就連忙迎上來,“今兒有客人來尋了,聽著是京城的口音,我見你們不在家,便招呼到我家這頭喝茶,打算讓伙計去府里找你們回來,沒想到他給攔住了,我又以為是找三公子的,只與他們說三公子已經去了京城,他們又說找您。”

 而孟茯哪里有什麼京城來的朋友?這一點方掌柜還是知道的,覺得不妥當,所以這會兒才跟孟茯說。

 孟茯聽罷,謝了他一回,問了人何去了。

 方掌柜答:“等了半個時辰,等不得,他們就自己走了,說明日再來尋。”

 孟茯心里好奇,想著莫不是南家的人?可南家的為何要躲躲藏藏的,不愿意去沈夫人那里?

 所以到了第二天,一早起來開了鋪子,就守在柜臺前面。

 果然,這早膳才吃過,對方就來了。

 是個四十出頭的男子,頭戴著烏角巾,穿銀灰直裰,倒像是位老爺,只是氣質欠了些。

 他見了柜臺里坐著的孟茯,便行了一禮,踩著臺階進來,“孟大夫?”

 孟茯頷首,“不知客人何許人?”口音,京城的。

 隔壁方掌柜也在跟使眼,就是昨日來找的。

 所以孟茯也懶得問他是要替誰來問診了。

 “可借一步說話?”這中年男子笑瞇瞇的,可是面相卻不像是慈善人。

 孟茯不認識他,家中后院又都是眷,怎麼可能將他招待在后院?只抬手道:“客人有什麼話,不防就在此說。”

 對方卻是看了一眼這狹小的鋪子,沒有再往前踏進一步,退而求其次,看了一眼斜對面的小酒樓:“那里借一步說話。”

 孟茯這次到沒有拒絕,“稍等。”然后喊了蘭若和萱兒過來看著,領了玲瓏便與他一起去。

 又托方掌柜帶個眼睛幫忙一起看著。

 酒樓就在這條街上,也走不了幾步路就到了。孟茯和掌柜的也是人,進去時還打了招呼。

 那中年男子尋了個樓上臨窗的雅間,“孟大夫既擔心家里,咱們就坐那里,開窗正好能看到你家的鋪面。”

 “如此甚好。”孟茯與他一前一后跟了上去,玲瓏尾隨著。

 待進了雅間,小二奉了茶水進來,又送了幾個盤子。

 不過這中年男人明顯有話要跟孟茯說,而且也才過早膳的時間,哪個還能吃得了?不過是擺在那里做樣子罷了。

 “不知先生有什麼事?”孟茯也就開門見山問。

 中年男子這才自我介紹,“我乃京城何尚書家的管事何全。”

 孟茯疑,他家有人病了,要請自己去京里上門問診?可自己名聲這千金手的名聲還沒傳到京城里去吧?

 卻見何全拿出幾封書信,遞到孟茯跟前,示意看。

 孟茯拿起,只見原來竟然是沈夫人的母親跟著靖國公夫人的來信,以及與靖國公那位已經出嫁了的魏小姐的書信。

 哪怕那日已經和沈夜瀾提過了,多半萱兒他們的生母就是靖國公府那位魏小姐。

 但現在看到與大趙氏的書信來往被遞到跟前,孟茯還是覺得這事兒有些玄乎了。

 信一開始是大趙氏與嫁到靖國公府做侯爺夫人的妹妹說起萱兒,和魏小時候長得一模一樣。

 然后那靖國公夫人就回了信,還將自家親姐姐說了一頓,說見不得侄過得好,這樣敗壞的名聲。

 然后這個魏又跟大趙氏書信里提了,的確生了三個孩子,一對雙生兒子,和一個兒,這些年總是夢里想起,百般難過,只是卻又顧及現在的夫君和孩子,不敢提。

 而且家夫君對也百般好。

 實在無開口,將三個孩子都接到眼前去。

 大趙氏便與說,三個孩子的后娘將孩子養得好,忍一忍,等往后孩子們出息了,自然好相認。

 這便是大致類容了,孟茯不知道信怎麼就到這何全的手里來,但有一點十分肯定的就是,這些寫信的人本就不曉得。

 這時只聽何全說道:“靖國公府這位嫡出的小姐,便是我們尚書府的夫人。這些信也絕非我等有意拿出來,又牽扯如此事,本該直接燒掉才是,可我們家爺心地善良,又十分寵夫人,曉得原來從前這般難過,這些年也在心里掛念著這些個孩子,便心善,讓在下跑這玖皁城一趟,找孟大夫將孩子們給在下。”

 孟茯知道,萱兒他們的繼父對他們三兄妹都十分好,犯了錯也不會責罰的那一種。

 也有可能是后爹不好管教,畢竟終究不是自己的骨

 便是前幾日,還在覺得這個什麼何爺是極其不錯的人。

 可現在總覺得哪里不對勁了。尤其是見那何全要手過來將信拿回去,便連忙住信,“如果閣下是生怕我不信你,特意拿這些信來做證據,那我現在信你。”

 目落到信上,“那麼這些信,自然就沒有留著的必要了。”說著,當即就兩手給撕了細碎。

 何全顯然沒想到會忽然手,急得攔也攔不住,“孟大夫這是作甚?”

 孟茯曉得隨便撕毀人家的信件不對,但這又不是何全的,還不曉得他們是怎麼得來的?

 這時候就見何全有些氣憤地看著這滿地的碎末,“孟大夫可曉得,這是我家爺費了多勁才得來的?”

 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樣,得來不合法,那撕了就撕了吧!孟茯也不理他的怒氣,只問道:“此番來接孩子,你家夫人可知曉?”

 “我們爺有心要給夫人驚喜,自然不會曉得。”何全回著。

 孟茯聽罷,只覺得此舉不妥。以一種傷害自以為是為你好。

 如今何尚書還健在,何爺私自將孩子接回去,說是對何夫人好,那是因為他。可何尚書呢何夫人?到時候萱兒他們兄妹的境豈不是很尷尬?

 于是便搖著頭,“既如此,我不可能將孩子給你,須得你家夫人親自點頭。”

 何全聽到這話,顯然有些覺得不可理喻,“我方才不是已經說過了麼?我們家爺對夫人萬般好,是見不得為此暗地里傷心難過,才特意讓我來接這幾個孩子回去。”

 “何管事你不用重復說,我記沒那麼差。”他這樣著急,給了孟茯一種生怕自己不放孩子的覺。而且既然只是想瞞著何夫人罷了,昨日為何不去沈家那邊找自己?

 還是他也想瞞著沈家

 孟茯只覺得這作有些迷

 何全得了這話,氣得不輕,“孟大夫莫要糊涂,我們也查過了,你連那姓姜的都不曾見過,還他家白白欺凌了這麼久,憑何要給他們姜家白養孩子?還不如給我帶回去京城里去,你也好嫁給那沈家三公子。”

 聽著何全這話,孟茯心底越發有些不好的覺了。他還將自己從前調查得清清楚楚。

 只是何全笑自己白給人家養孩子?那他家爺不也是如此麼?

 一時間總覺得他的目的,不單只是接走孩子那麼簡單。

 但又不好打草驚蛇,不然就不好套話了。于是便朝他安道:“你們既然已經查過了,那也應該曉得這幾個孩子跟我經歷了幾回生死,雖無緣關系,可終究是有的,要仔細想一想,還要問問他們的意愿。”

 何全本著急接孩子回去,但這會兒眼見孟茯松了些氣,也就不敢再繼續催,以免適得其反。于是便也道:“這是自然的,我們爺雖然想早些將孩子們接過去,讓夫人早日恢復,從過往舊事里走出來。既然如此,我就等著孟大夫的好消息。”

 孟茯也沒多停留,出來喊了玲瓏,便往家里去。

 路上問著玲瓏:“里頭的話你聽了多?”

 “聽了個七八,這何管事好和他家爺好生奇怪的樣子。”玲瓏不好跟進去,但是為了孟茯的安全著想,所以也就著門聽。

 一面同孟茯自告勇道:“所以覺得他不對勁,特意讓劍香跟著他。”

 當初沈夜瀾給孟茯的那六個和差不多年紀的護衛,其中一個姑娘正是做劍香。

 “如此正好。”孟茯腦子里回憶起原著,萱兒他們被何夫人接回去的時候,何尚書這個人本不存在,也就說明那時候何爺已經自己當家做主了。

 何爺也確實寵萱兒他們三人,得罪了人,還要跟在后面

 天底下能有幾個后爹可以做到這一步?

 可孟茯現在覺得,自己可能理解錯了。

 有一種好,做捧殺。

 現在就懷疑,自己可能誤會了,也許這何本就不是個好繼父。

 又或者他是好的,此舉不過是何尚書一手策劃的,反正心里已經想了好幾種可能

 于是停下腳步,“我想去衙門里。”

 去衙門里,當然不可能去報,多半是找沈夫人說些話兒,畢竟這何全手里還有沈夫人母親跟別人來往的書信。

 且不說書信這些東西就是私,更不要說里面談的容關乎何夫人的名聲。

 所以想親自去問問沈夫人,這何家何爺,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所以玲瓏和便要掉頭,去尋沈夫人。

 沈夫人見了,自然是高興,“昨日還說我這花沒盛開,沒個什麼看頭,今日怎又來了?”只是往孟茯后看去,沒見著萱兒,有些失,“怎不帶著孩子一起來?”

 孟茯卻拉了,“我有要同你說。”

 沈夫人聽口吻如此認真,生怕是什麼大事,不敢耽誤,忙引了去側廳里。

 等丫鬟上了茶水退出去后,沒了旁人迫不及待地問起:“到底是什麼事?”怎麼瞧著孟茯這臉,不大好的樣子?

 “我一個何全的人找到,他是京城里來的,給了我幾封信,是令堂與靖國公夫人和魏小姐的書信來往。”孟茯說到此,朝沈夫人看去,“想來你也知道信的容是什麼吧?”

 這消息到底是有些震撼,沈夫人沒有能馬上反應過來,一直保持著那低頭吹茶的作,片刻后才緩緩反應過來,有些擔心地看著孟茯:“你曉得了?”

 問的,當然是問孟茯曉得萱兒他們兄妹幾個,其實是自己那表妹魏的孩子。

 孟茯頷首。

 沈夫人想起魏失蹤那些年的經歷,不免是心疼難過,“你可曉得,單名一個字,正是因為生來就萬千寵集一,小時候就如同萱兒一般可伶俐,前后兩家的哥哥姐姐們,都十分喜歡,可哪里曉得命里遭了這麼一劫。也虧得是老天有眼,終于好了,找了機會逃回家。”

 這些事,都是孟茯跟著沈夜瀾去了草原后,沈夫人才從母親口里聽來的。

 也曉得當初母親頭一次見到萱兒,就起了疑心,這天底下究竟是沒有見過那沒有半點關系的人,還能長得一樣?

 尤其是若飛若還是雙生子。

 年紀和魏失蹤的時間又能對得上。

 于是到了這玖皁城后,沈夫人的母親就去信給京城的妹妹,說了此事。

 方牽扯出這些關于魏的心酸往事。

 孟茯靜靜地看著沈夫人,等整理好了緒,才說道:“但凡是個正直君子,想找一樣信來,我信服,但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拿人家的書信。”而且還不止是一兩封。

 “那信呢?”沈夫人方才顧著難過,倒是忘記了重點。

 “你放心,我自然是給撕碎了,只是不曉得這是不是他們手里全部的信了。”也正是對方拿了信,后來說那些個話,急急忙忙的,讓孟茯不得不起了疑心。

 沈夫人聽到孟茯的擔憂,任由再有怎樣良好的修養,可是親生母親的親筆信人給了去,還是自己表妹夫家的人,心里還是不高興,忍不住罵了一句。

 孟茯安,方問起:“你仔細與我說,那何公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沈夫人到沒有去懷疑孟茯為何問起何家爺的為人,只是以為幾個孩子要給他,不放心,多打聽些罷了。

 便道:“都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只是他話,從前大家一玩耍,他都躲得遠遠的,也就是我這表妹子活潑,總到他跟前去,一二來去,他倆自然比旁人稔些,等大了,兩家也將婚事給訂下來。”

 只是還沒等親,因為靖國公一個妾的緣由,魏失蹤了。

 這一失蹤便是好幾年。

 “失蹤的事,我們都不曉得,姨父姨母一直瞞著,只說是得了疾病,在廟里養病,也不許我們去打擾。”

 哪里曉得就是被靖國公的妾算計,失了記憶,讓姜大撿了這天大的便宜,用獵換回去給生了三個孩子。

 那時候不過是是=十三四歲罷了。

 沈夫人說著說著,發現自己扯遠了,都說到姨父家的那些破事上,于是又將話題收回來,繼續說那何家爺。“他不大好,表妹去養病兩年后,何家催了幾回,那頭便將婚事退了,他娶了一個小吏家的姑娘,只是才一年半,對方難產一尸兩命。然后他就沒再娶,一直等表妹回來了,嫁了過去,這才得了個哥兒,只是也不好,聽說是天生帶著心疾。”

 因為孟茯是大夫,便問道:“阿茯,這心疾有的治麼?”

 有,只是這個時代沒那醫學水平和做手的條件。

 所以孟茯搖著頭。

 沈夫人見了,不嘆了口氣:“哎,可憐琪哥兒。”

 孟茯知道原著里,何家的爺的確是羸弱不已,天生心疾,常年臥病在床榻上。

 孟茯不也嘆了口氣,“眼下那何全催得,我卻心里有些慌慌的,不想將孩子們就這樣給他。”

 沈夫人聞言,連忙道:“這事兒你可莫要答應,好歹讓我去信往京城問一問,別這何全是個別有心機的。”那人書信,就不是什麼彩的事

 萱兒幾個,說起來也是沈夫人的侄兒侄了,孟茯本來擔心會勸著自己,趕將孩子給表妹說去,所以現在聽到和自己一個意思,不由得也松了一口氣。“我就是怕幾個孩子到了那邊,過得不好。”

 為什麼帶著這三個孩子?不就是不愿意讓他們重蹈覆轍,像是原著里那樣,為反派,下場凄慘麼?

 作者有話要說:四合一失敗···謝在2021-01-0923:05:10~2021-01-1023:56:3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4482099710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