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5章

不到晚飯時分,謝千戶請的名醫就從京里趕了過來。

這位劉醫曾在太醫署供職,辭后就在京里開了間藥鋪,帶著自家幾個兒子坐堂,最擅長治跌打損傷。他進門先看了看崔燮的傷口,把了脈,很快開出兩個方子,一個服,一個外敷,自己從箱子里抓出草藥,配伍好給捧硯煎制。

劉醫抓完藥,又拿出一個的白瓷藥瓶給崔燮,捋著胡子說:“這是謝千戶我給你捎過來的,他們錦衛自用的傷藥。回頭把你傷口上的藥掉,換上這瓶,以后每日早晚換藥就好。等結了痂,早晚敷再我開的外藥,不會落下疤痕。”

崔燮謝過他,便崔源付診金。劉太醫只說那位謝千戶已經付過了,不肯要他們的,兩人便在隔壁給他訂了間上房,又了一桌好酒菜送過去,另外安頓了送他來的車夫,讓他們在這里過了夜再回京。

劉太醫離去后,崔燮便跟崔源商量:“謝千戶先是救了我,又替咱們請大夫、又送傷藥,還幫我跟父親說,咱們也得送些謝禮。正好劉太醫認得他,就置辦些東西讓他幫忙捎過去吧。”

崔源為難地說:“爺在家里這麼多年,統共也就積下了三十來兩月錢,雖有些香爐、擺件、玉佩之類的玩,也都是不值幾十兩的便宜貨。回鄉之后修房子的錢都還不知夠不夠,又怎麼拿得出錦衛千戶得得上眼兒的人?”

莫方,咱們雖然沒錢,但有科技啊,等我翻翻化學書。

崔源給他換好傷藥,先去了隔壁陪侍劉太醫吃酒,他自己拿夾被蒙住頭,躺在被窩里默默地翻書。

他記得憲宗皇帝特別服丹藥,還弄了一堆傳奉,讓宮里養的和尚道士都正經進了朝廷,于是就想抄個丹方給謝千戶,讓他煉出金丹來獻給皇帝。可真正看到煉丹那一章時,他對著滿眼的鉛、汞、曾青、皂礬……實在不敢下手,怕皇上吃出什麼病,反而害了人家。

再往下看,那些瓷、琺瑯、染料、日用化妝品之類的倒安全,但謝千戶一個武人八興趣。

要送男人的話,還是酒最合適。

崔燮腦中忽然閃過一道靈,立刻翻開釀酒工藝的那章,直接從清朝以后的釀酒技和配方看起,挑挑揀揀,挑出了最適合北方釀造的濃香型大曲酒。

這種酒是高梁釀造,曲是大麥混合小麥的大曲,都是北方易得的材料,本比起元代傳中國的糯米燒酒低一半兒多,釀出來的酒卻清冽醇香,自飲或送禮都合適。書上還有一副現代微生學家考證復原出來的蒸餾酒圖片,想來肯定比化年間的先進,干脆一塊兒抄下來。

他拿定主意,等捧硯端著藥過來,便問他能不能幫自己寫釀酒配方。

捧硯驚訝地說:“大哥還知道釀酒方子?可咱們家不釀酒啊?”

崔燮答道:“偶然從元人筆記里看到的,應當能用,你去拿紙筆吧,不行就等你爹回來再寫。”

捧硯拍拍脯說:“大哥放心,我跟著你聽了這麼多年的課,雖說做不出文章,寫幾個字還不問題。”

當下就去搬了張椅子放在床頭,鋪開印著一排排紅豎格的稿紙,研磨蘸筆,跪在椅子前記了起來。

崔燮拖著爬到床頭,看著捧硯的筆尖,一邊喝藥一邊念書,偶爾再加上一句兩句的注釋。

他的字寫得很漂亮,格式也規整,正文就寫頂格的大字,注釋則用小字,一格之分寫兩行,還用小圈標句讀,就像古籍版的四書五經似的。這篇釀酒法并不長,連同工藝注釋,將將寫滿一張紙。

捧硯擱下筆后,崔燮忽然覺那張紙在他眼前不斷放大,之后了一份標準的PDF文件,原本浮在眼前的化學書反而被它開。而那塊移盤也自己飄到他眼前,出存儲界面,那份PDF文件就圖標大小,存進了盤里。

天啦嚕……這了!

崔燮震驚地看著盤,捧硯卻以為他正看著自己抄的酒方,等上面的墨痕干了,便雙手捧到他面前:“大哥,你看看有錯沒有。”

“……沒有。”崔燮在腦海中點開文件,和手里的紙箋相對比,竟是一字不差,就連紙上的碎纖維絮位置都完全相同。

這簡直是作弊神啊!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考試不及格了!

也不用再擔心字跡跟原主對不上了!

他好歹也跟專業老師學過幾年書法,雖然不能和古代讀書人相比,可如果是對著原主字跡仿寫,總能仿個七八分。正好他如今又挨打又傷的,有不像的地方可以推說是因為沒力氣,字跡才有變化;以后多找幾份不同書法家的字帖臨摹,到時候自然而然轉變字,也沒人能看出問題了。

他驚喜得恨不能親那塊盤兩口,在捧硯面前卻不敢太表現出來,只好低下頭假裝檢查方子,繃著角說:“你去幫我找個炭條或者眉筆什麼的,我還要畫副酒甑圖。”

捧硯擔心地說:“那你的傷……”

崔燮揮了揮手:“快去吧,我不是剛涂了好傷藥?本不覺著疼。”

捧硯離開后,他才把臉埋在被窩里,咬著手指笑了好半天,要不是上有傷,非得在床上打幾個滾兒不可。

萬萬沒想到,化學書是生活利,這個盤也是巨大的金手指啊!

他的舍友們簡直是全知全能的穿越專家,說什麼有用什麼就能用上。老二老三送的金手指他已經用上了,老大的話也得聽,好好練字畫,將來準有能用上的一天!

他悶在被窩里折騰了半天,直到捧硯推門而才繃住,僵著臉拿過炭筆,在淡黃的竹紙上畫下蒸餾圖,指點捧硯在旁邊標注名稱和用途。

晚上崔源回來,看了他的釀酒方子和蒸酒圖,也跟兒子一樣驚訝,問道:“這般詳盡的方子,爺是哪里抄來的?老奴雖不曾造過酒,但看這九蒸九曬的工藝便知,釀出來的定是醇厚無比的瓊漿玉,這方子說也值上千兩銀子。”

那是,這酒都是清后期的工藝,先進了有二三百年呢。

崔燮低調地說:“是從前在一本元人雜記里看的,說是西域那邊的釀法,跟咱們大明的不太一樣。當時我覺得酒方好,想著要自己釀,就記下了方子,后來書倒不知哪兒去了。源叔你看這方子足夠當謝禮的話,就幫我寫封書信,附上方子給謝千戶吧。”

“好。那位謝千戶不只是從白蓮教祖師刀下救了你,看見爺你傷能問一句,還愿意寫信幫咱們化解老爺的怒火,那就是好人,給這方子不為過。”

崔源嘆了一陣,撂下方子說:“這些書信往來,我當初跟在老爺邊也見過一些,待我寫好了再請爺修改。”

他寫得十分平實,沒什麼文采,不過容翔實,真意摯,看著沒病。崔燮當初也沒怎麼學過古文,給他改不出花兒來,索就這麼連著方子一并封起,給劉太醫捎回京城。

謝千戶收到信之后,轉頭就遣人給他回了一封信。信中的文字也同樣平實,沒用那些看不懂的典故,就簡簡單單道了謝,說是酒方子不錯,等釀出來會給他送幾瓶嘗嘗,還讓他等著喜事臨門。

謝家送信的人走后,通州知州傅皓也遣了位姓劉的師爺,帶著幾個書辦小吏到客棧看他。劉師爺將他好一頓夸贊,之后細細問了他配合錦衛擒下白蓮教妖人的過程,還夸獎他英睿忠義,為國忘,不愧是承繼了乃父忠孝門風。

這話自然不是說給他聽,而是說給京里那位崔郎中聽的。崔燮隨便聽過就算,反過來夸贊傅知州民如子,治下風氣淳厚,是以那些妖人行事雖如夜空中的煙花一般顯眼,空中卻沒有可以攀附燃燒的東西,那些賊人只能一時喧囂,只要府出手,輕易就都拿下了。

劉師爺眼中一亮,笑道:“不錯,公子果真聰明俊秀,見事分明。那白蓮教盤桓山東多年,徐應禎等妖人自以為基深厚,便來通州散布妖言,我民心,擴張邪教。卻不知知州大人潛心教化牧民多年,百姓依朝廷就如子父母,豈會與妖人為伍!他們在此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自然‘其亡也忽焉’。”

通州出了白蓮教妖人,他們知州可是要上折子請罪的。昨天錦衛走后,知州大人半宿沒睡,他這做幕僚的自然也心急如焚,今日來客棧探病只不過是應付差事,想不到這個小公子無心一語,倒給他挑明了自辯折子的。待他回去再推敲一番,說不定不僅能化解這次妖言案的危機,還能顯出大人的民教化之功。

他一改之前的敷衍,親親熱熱地問崔燮的業師是何人,治的哪一部經,打算何時下場應試。

這些話可說到崔燮死上了,他也不知道前的學習進度怎麼樣,只好拼命咳嗽。捧硯忙給他倒了茶,代他答道:“原先是跟著徐家舅老爺讀書,四年前舅老爺選了蘄水知縣,夫人又請了江西舉子陸仲聲陸先生教導兩位爺。中間因著陸先生要備考,大爺便自學了兩年,如今已經通讀了四書,只是還不曾正式教授過五經。”

劉師爺驚訝道:“還不曾治經?”

別說戶部郎中之子,就是一般讀書人家的孩子,也該七八歲就學了四書的,這位公子生了這麼副玲瓏通的模樣,卻才剛剛通讀四書,還沒正式讀經?

他那陣驚訝過去,又覺得失口,悄悄垂目瞟了崔燮一眼。見他眼神閃避,誤以為他是慚愧于自己學習進度太慢,便溫言安道:“科考之要義就在讀圣人經義和朱子的注釋,站在圣人角度立言。似崔公子這樣多花時間夯實基礎,中學問自可厚積而薄發,反而比那些一味求快,尚未吃經卷就學做題的,做出來的文字更沉穩扎實。”

雖是這麼說,劉師爺還是覺得自己失言,當面戮破了上之子不學無的真相。他心里十分尷尬,再待著也覺無味,留下傅知州親筆給他題的詩和一套新制的文房四寶,便匆匆離去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315章

穿到明朝考科舉

第5章

不到晚飯時分,謝千戶請的名醫就從京里趕了過來。

這位劉醫曾在太醫署供職,辭后就在京里開了間藥鋪,帶著自家幾個兒子坐堂,最擅長治跌打損傷。他進門先看了看崔燮的傷口,把了脈,很快開出兩個方子,一個服,一個外敷,自己從箱子里抓出草藥,配伍好給捧硯煎制。

劉醫抓完藥,又拿出一個的白瓷藥瓶給崔燮,捋著胡子說:“這是謝千戶我給你捎過來的,他們錦衛自用的傷藥。回頭把你傷口上的藥掉,換上這瓶,以后每日早晚換藥就好。等結了痂,早晚敷再我開的外藥,不會落下疤痕。”

崔燮謝過他,便崔源付診金。劉太醫只說那位謝千戶已經付過了,不肯要他們的,兩人便在隔壁給他訂了間上房,又了一桌好酒菜送過去,另外安頓了送他來的車夫,讓他們在這里過了夜再回京。

劉太醫離去后,崔燮便跟崔源商量:“謝千戶先是救了我,又替咱們請大夫、又送傷藥,還幫我跟父親說,咱們也得送些謝禮。正好劉太醫認得他,就置辦些東西讓他幫忙捎過去吧。”

崔源為難地說:“爺在家里這麼多年,統共也就積下了三十來兩月錢,雖有些香爐、擺件、玉佩之類的玩,也都是不值幾十兩的便宜貨。回鄉之后修房子的錢都還不知夠不夠,又怎麼拿得出錦衛千戶得得上眼兒的人?”

莫方,咱們雖然沒錢,但有科技啊,等我翻翻化學書。

崔源給他換好傷藥,先去了隔壁陪侍劉太醫吃酒,他自己拿夾被蒙住頭,躺在被窩里默默地翻書。

他記得憲宗皇帝特別服丹藥,還弄了一堆傳奉,讓宮里養的和尚道士都正經進了朝廷,于是就想抄個丹方給謝千戶,讓他煉出金丹來獻給皇帝。可真正看到煉丹那一章時,他對著滿眼的鉛、汞、曾青、皂礬……實在不敢下手,怕皇上吃出什麼病,反而害了人家。

再往下看,那些瓷、琺瑯、染料、日用化妝品之類的倒安全,但謝千戶一個武人八興趣。

要送男人的話,還是酒最合適。

崔燮腦中忽然閃過一道靈,立刻翻開釀酒工藝的那章,直接從清朝以后的釀酒技和配方看起,挑挑揀揀,挑出了最適合北方釀造的濃香型大曲酒。

這種酒是高梁釀造,曲是大麥混合小麥的大曲,都是北方易得的材料,本比起元代傳中國的糯米燒酒低一半兒多,釀出來的酒卻清冽醇香,自飲或送禮都合適。書上還有一副現代微生學家考證復原出來的蒸餾酒圖片,想來肯定比化年間的先進,干脆一塊兒抄下來。

他拿定主意,等捧硯端著藥過來,便問他能不能幫自己寫釀酒配方。

捧硯驚訝地說:“大哥還知道釀酒方子?可咱們家不釀酒啊?”

崔燮答道:“偶然從元人筆記里看到的,應當能用,你去拿紙筆吧,不行就等你爹回來再寫。”

捧硯拍拍脯說:“大哥放心,我跟著你聽了這麼多年的課,雖說做不出文章,寫幾個字還不問題。”

當下就去搬了張椅子放在床頭,鋪開印著一排排紅豎格的稿紙,研磨蘸筆,跪在椅子前記了起來。

崔燮拖著爬到床頭,看著捧硯的筆尖,一邊喝藥一邊念書,偶爾再加上一句兩句的注釋。

他的字寫得很漂亮,格式也規整,正文就寫頂格的大字,注釋則用小字,一格之分寫兩行,還用小圈標句讀,就像古籍版的四書五經似的。這篇釀酒法并不長,連同工藝注釋,將將寫滿一張紙。

捧硯擱下筆后,崔燮忽然覺那張紙在他眼前不斷放大,之后了一份標準的PDF文件,原本浮在眼前的化學書反而被它開。而那塊移盤也自己飄到他眼前,出存儲界面,那份PDF文件就圖標大小,存進了盤里。

天啦嚕……這了!

崔燮震驚地看著盤,捧硯卻以為他正看著自己抄的酒方,等上面的墨痕干了,便雙手捧到他面前:“大哥,你看看有錯沒有。”

“……沒有。”崔燮在腦海中點開文件,和手里的紙箋相對比,竟是一字不差,就連紙上的碎纖維絮位置都完全相同。

這簡直是作弊神啊!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考試不及格了!

也不用再擔心字跡跟原主對不上了!

他好歹也跟專業老師學過幾年書法,雖然不能和古代讀書人相比,可如果是對著原主字跡仿寫,總能仿個七八分。正好他如今又挨打又傷的,有不像的地方可以推說是因為沒力氣,字跡才有變化;以后多找幾份不同書法家的字帖臨摹,到時候自然而然轉變字,也沒人能看出問題了。

他驚喜得恨不能親那塊盤兩口,在捧硯面前卻不敢太表現出來,只好低下頭假裝檢查方子,繃著角說:“你去幫我找個炭條或者眉筆什麼的,我還要畫副酒甑圖。”

捧硯擔心地說:“那你的傷……”

崔燮揮了揮手:“快去吧,我不是剛涂了好傷藥?本不覺著疼。”

捧硯離開后,他才把臉埋在被窩里,咬著手指笑了好半天,要不是上有傷,非得在床上打幾個滾兒不可。

萬萬沒想到,化學書是生活利,這個盤也是巨大的金手指啊!

他的舍友們簡直是全知全能的穿越專家,說什麼有用什麼就能用上。老二老三送的金手指他已經用上了,老大的話也得聽,好好練字畫,將來準有能用上的一天!

他悶在被窩里折騰了半天,直到捧硯推門而才繃住,僵著臉拿過炭筆,在淡黃的竹紙上畫下蒸餾圖,指點捧硯在旁邊標注名稱和用途。

晚上崔源回來,看了他的釀酒方子和蒸酒圖,也跟兒子一樣驚訝,問道:“這般詳盡的方子,爺是哪里抄來的?老奴雖不曾造過酒,但看這九蒸九曬的工藝便知,釀出來的定是醇厚無比的瓊漿玉,這方子說也值上千兩銀子。”

那是,這酒都是清后期的工藝,先進了有二三百年呢。

崔燮低調地說:“是從前在一本元人雜記里看的,說是西域那邊的釀法,跟咱們大明的不太一樣。當時我覺得酒方好,想著要自己釀,就記下了方子,后來書倒不知哪兒去了。源叔你看這方子足夠當謝禮的話,就幫我寫封書信,附上方子給謝千戶吧。”

“好。那位謝千戶不只是從白蓮教祖師刀下救了你,看見爺你傷能問一句,還愿意寫信幫咱們化解老爺的怒火,那就是好人,給這方子不為過。”

崔源嘆了一陣,撂下方子說:“這些書信往來,我當初跟在老爺邊也見過一些,待我寫好了再請爺修改。”

他寫得十分平實,沒什麼文采,不過容翔實,真意摯,看著沒病。崔燮當初也沒怎麼學過古文,給他改不出花兒來,索就這麼連著方子一并封起,給劉太醫捎回京城。

謝千戶收到信之后,轉頭就遣人給他回了一封信。信中的文字也同樣平實,沒用那些看不懂的典故,就簡簡單單道了謝,說是酒方子不錯,等釀出來會給他送幾瓶嘗嘗,還讓他等著喜事臨門。

謝家送信的人走后,通州知州傅皓也遣了位姓劉的師爺,帶著幾個書辦小吏到客棧看他。劉師爺將他好一頓夸贊,之后細細問了他配合錦衛擒下白蓮教妖人的過程,還夸獎他英睿忠義,為國忘,不愧是承繼了乃父忠孝門風。

這話自然不是說給他聽,而是說給京里那位崔郎中聽的。崔燮隨便聽過就算,反過來夸贊傅知州民如子,治下風氣淳厚,是以那些妖人行事雖如夜空中的煙花一般顯眼,空中卻沒有可以攀附燃燒的東西,那些賊人只能一時喧囂,只要府出手,輕易就都拿下了。

劉師爺眼中一亮,笑道:“不錯,公子果真聰明俊秀,見事分明。那白蓮教盤桓山東多年,徐應禎等妖人自以為基深厚,便來通州散布妖言,我民心,擴張邪教。卻不知知州大人潛心教化牧民多年,百姓依朝廷就如子父母,豈會與妖人為伍!他們在此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自然‘其亡也忽焉’。”

通州出了白蓮教妖人,他們知州可是要上折子請罪的。昨天錦衛走后,知州大人半宿沒睡,他這做幕僚的自然也心急如焚,今日來客棧探病只不過是應付差事,想不到這個小公子無心一語,倒給他挑明了自辯折子的。待他回去再推敲一番,說不定不僅能化解這次妖言案的危機,還能顯出大人的民教化之功。

他一改之前的敷衍,親親熱熱地問崔燮的業師是何人,治的哪一部經,打算何時下場應試。

這些話可說到崔燮死上了,他也不知道前的學習進度怎麼樣,只好拼命咳嗽。捧硯忙給他倒了茶,代他答道:“原先是跟著徐家舅老爺讀書,四年前舅老爺選了蘄水知縣,夫人又請了江西舉子陸仲聲陸先生教導兩位爺。中間因著陸先生要備考,大爺便自學了兩年,如今已經通讀了四書,只是還不曾正式教授過五經。”

劉師爺驚訝道:“還不曾治經?”

別說戶部郎中之子,就是一般讀書人家的孩子,也該七八歲就學了四書的,這位公子生了這麼副玲瓏通的模樣,卻才剛剛通讀四書,還沒正式讀經?

他那陣驚訝過去,又覺得失口,悄悄垂目瞟了崔燮一眼。見他眼神閃避,誤以為他是慚愧于自己學習進度太慢,便溫言安道:“科考之要義就在讀圣人經義和朱子的注釋,站在圣人角度立言。似崔公子這樣多花時間夯實基礎,中學問自可厚積而薄發,反而比那些一味求快,尚未吃經卷就學做題的,做出來的文字更沉穩扎實。”

雖是這麼說,劉師爺還是覺得自己失言,當面戮破了上之子不學無的真相。他心里十分尷尬,再待著也覺無味,留下傅知州親筆給他題的詩和一套新制的文房四寶,便匆匆離去了。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